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进度、成本难以控制,被承建商牵着鼻子走: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工期一拖再拖,不同承建商之间相互埋怨,“窝工”、“返工”不断;建设方被承建商牵着鼻子走,承建商不断要求增加预算、延长工期,不答应就以停工相威胁,建设方无力判断其合理性,只能无奈接受;建设过程中材料供应不及时,材料的数量、型号与合同不一致,所供货品质量优劣无法查验等等。
信息化建设
1
【导读】信息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包括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机房、监控安防等各类系统,其稳定、可靠,是信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基础。但在国内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曝露出很多问题……
信息化基础设施泛指数据中心机房(包括场地、空调、通风、配电、通信线路等)、智能楼宇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系统、安防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防雷系统等)、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的内容。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一个单位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的基础,其稳定、可靠运行的能力,将直接影响上层信息系统的使用。然而,现实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却曝露出很多问题…
(2)缺乏严格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项目管控措施,只能让承建商牵着鼻子走,进度、质量、成本都无法有效控制。对承建商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尤其是多个承建商,常导致其相互扯皮、推诿。施工质量缺乏控制,常常造成质量隐患,而很多问题只有真正使用时才能充分曝露出来。
(3)缺乏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和应急响应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使用、维护,需要建立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专业的运维人员队伍,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缺乏科学有效的运维,导致系统更新不及时、变更无记录、故障无预防、事故无应急、问题无解决。造成运维人员如同救火队员,疲于奔命,而系统依然问题不断,用户埋怨,领导一再批评。
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分析,要基于信息化建设现状、单位的战略规划,重点分析内容包括:
(1)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建设单位业务需求,规划分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需求。通常包括计算机机房或场地、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十余个子系统。
每个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单独进行,但同时还要兼顾到与其他系统间的关系。比如计算机机房的功能需求分析,不仅要考虑配电、照明、防雷、动力配电、接地等电气工程,空调、新风等空调通风工程,灭火、报警等消防工程,以及环境工程和弱电工程,还需要考虑到与楼宇综合布线的衔接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机房内的机柜布局、线缆走向、通风效果。又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布局,两者如果不一致,将给网络设备的安装、使用带来困难。
Fra Baidu bibliotek2.1
2.2
大部分信息化建设单位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重视不够,常常让施工单位出套方案就完事,而施工方多基于自身商业利益设计方案,根本不考虑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且对建设单位的未来需求缺乏预估,导致建设后出现一系列问题。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完成建设需求与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产品选型、投资预算等工作。基于建设需求,结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定义组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规划出基础设施的架构,全面地、系统地指导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1.1
建设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很多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才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计算机机房面积余量不足,难以满足信息系统不断增加的需要;计算机机房空调制冷效果不好;房间内网络接口不够用,无法新布网线;网络不稳定,经常上不去网,或者上网很慢;楼宇内监控系统存在盲区,某些部位被入侵却无法获得有效监控图像;远程召开视频会议时视频、声音断断续续等等。大量的问题总在工程验收、系统投入使用后才曝露出来。
运维管理混乱,使用不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设备使用维护成了大问题。制订了许多管理制度,很难得到真正执行;原来的机房布线由于几次调整,线标更新不及时、脱落,已经很难理得清;交换机上有用、没用的线一大堆混在一起,动了一根,很多人来找说上不去网;设备灰尘、老化、故障,更换的设备一大堆,搞不清楚哪台能用、哪台不能用;网络时慢时快,原因难以排查;视频监控时好时坏,不知是设备还是线路有问题;监控图像存了几十千兆,想查个历史图像,费时费力,想要的查不着,无用的存了一大堆。设备出现问题,更是麻烦,维护人员查找多时不能查明原因,设备出现问题后找不到承建商,找到了也推三阻四,不愿上门服务,维修困难;安全问题更是严重,水灾火灾等一旦发生,才发现员工束手无策,更不知道发生灾难后的营救措施或如何求救了。
1.3
面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尝试从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检测验收、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建设的全生命周期角度,找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导读】信息化基础建设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检测验收、运行维护等过程。控制好各个过程中的活动和质量,正确处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正确道路。
(2)可用性需求分析
作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可用性的需求。例如,计算机机房建设中,对配电系统的可用性就要求较高,在动力方面要能保证信息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又如,部分对安全性较高场合,必须采取物理环境保护、电磁屏蔽等措施,以加强安全防护。
根据业务的重要程度、对不间断运行的要求程度,从而确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可用性级别,据此规划设计各系统、设备的冗余能力。比如可靠性要求为A级和B级的机房,要求必须为两个独立电源供电,而C级机房则可以是1个电源、2个回路供电。又如网络系统,可用性要求较高时,可以是所有链路、设备皆采取冗余措施,要求不高时,则可以仅做核心设备冗余即可。
1.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什么产生的效益远未达到预期,为什么使用过程中还是问题不断,对其原因简要分析如下:
(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进行信息化基础设计时,普遍对未来信息化应用情况缺乏预测和详细的需求分析,所有的规划、设计都是主观臆断和设想,导致系统投入使用后出现不适用、不好用等现象;规划设计人员习惯于套用以前其它地方的设计,设计图千篇一律,施工图针对性不强,没有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层次、定位等方面认真思考,来定位基础设施系统设计目标,导致布局混乱、容量不足、选型不准、针对性不强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