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焕读书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抗语文》读后感

方文焕

《对抗语文》作者叶开,头衔:作家,《收获》杂志编辑。

一看吓了一跳,光看看他推荐书单和对推荐书单的点评就有足够的理由让人相信,他以一人之力对抗语文是有底气的,而绝非为赚取眼球和声誉之辈。读完本书后,不得不承认,这位“局外人”是有真知灼见。根据书目,也给孩子买了《哈利波特》、《林格伦作品集》、《吹小号的天鹅》、《夏络的网》等儿童读物。

其中有些观点的确值得我反思,我们有时讲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更多的时候我自己本身的教学就已经异化成“工具”。

一、“强烈抗议三聚氰胺版课文”

三聚氰胺毒牛奶毒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伤害他们的心灵,而这些,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揭露出来,普通人都是懵懂无知的。喝惯三聚氰胺牛奶的人,还觉得这种牛奶口感好呢。脑子里塞满了垃圾课文的人,也会误以为所有的作品都是这样无趣。

认为教材剽窃和删改别人的作品是教材编辑界的惯例,有些人认为窜改过的作品更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叶开强烈反对这种硬要做代表,好像只有编教材者才懂得小孩子,才能代表小孩子一样。有一批人,不知道出于何种心理,总是故意贬低小孩子的智力,打击小孩子的理解力,认为这些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能理解,似乎只有经过他们用非常低级的手段窜改过的课文,才是一种合适的饲料,更好地塞进小孩子的胃里。不仅如此,我们的教学手段,求同不存异,无论什么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小孩子说出不同的看法,就会遭到批评和压制。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还热衷于打击小孩子的自信心,破坏小孩子训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泯灭小孩子的个性发展。实际上,小孩子的天性是纯净善良的,他们的理解力和感受力,都远远超过自以为是掌握了什么真理的大人。在生活中和学习里的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感受力,都比大人强。大多数大人都只懂得工作上那一点点可怜的技能,此外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扪心自问,有时编入教材的课文,何尝对细究过其原本模样呢,是否已经过一次“画皮”处理呢?

二、语文里的“好词好句”实际上是陈词滥调

汉字和词语,作为造句单位,大多数并无特别的褒贬倾向。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这些词按照拼音顺序排列,显示出了词语与词语相互平等的观念。每个词语在形态和表达意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一个词不比另一个词更好,词与词之间也没有特殊的等级差。一些常用的成语,也不比其它普通的词语更有价值。有独特文学追求的优秀作家,都回避俗语,研求新句。被选入中学课文里现代文学名家作品,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荷塘月色》,开头就极“平淡”,无奇特的词语。

朱自清是一名有追求的散文大家,他在行文中,精心择取情感色彩很淡,语气相对平和的中性词语,尽量排除华丽、高亢的词语,营造一种内敛的气氛:不偏倚、不渲染、不煽情、不造作,不激进,不颓丧。这是一位审美个性卓绝的文学家,他因为不随流俗,不入媚语,不喊口号,他的作品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工具性”思维,让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到的只是一个个死词死句,并且规定这些脱离了“文学”肥沃的土壤,被折断下来的、枯干了的词句才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他们或许以为,用这些“好词好句”堆砌到一起,就会变成为他们所认同的好文章。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都是教材编写员自己想当然地用“好词好句”堆砌起来的“黑板报”,既无真情实感,又充满了空洞的道德教化。

中小学生在这种死板的语文教育逻辑下,变成了可怜的词语垃圾收集者。他们每天忙于寻找散落在地上的词语碎片,把枯枝败叶扫到作业本这个垃圾筐里,为变成词语的垃圾大王而白费功夫,而不去好好阅读前人的杰作,体味其中的独特文学魅力,也不去学习观察、欣赏、体味生机盎然的树木,去感受这些自然万物婆娑、高洁、挺拔之美。一个孩子的健康心灵,需要从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培养。只有丰沛的精神和敏锐的趣味,才能激活那些平淡词语身上的光彩。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严重模式化,开头、中间、结尾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根据主题都已筛选好现成的语段,那已不是说真心话的作文了,人表达的欲望已被条条框框束缚“死”了。

三、民国国语课本让我们至今蒙羞

《南都周刊》今年第44期的报道《语文教材:从民国到现在》里说到一句让人感慨的话:“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货。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这些国语课本,定位和目标都极为明确,以母语教育为本,传递传统核心文化价值,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精髓及新式教育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进行有机融合。这些教材不仅着眼于传达传统的核心价值,而且宽宏地容纳了世界最新的人道主义思想。对学生不是训诫和管教,而是引导和培育。并不以单一而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能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从而在国家仍然积弱时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大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语文教材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材料,不仅要传达出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而且要通过基本的识字教育过渡到美德教育和修辞教育。这里的美德,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历史深处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并且把这些历久弥新的道德,用美好的修辞表达出来。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三十年来核心价值不明确,虚浮的道德到处飘忽,教材编写一再变更,几十年过去了仍在试验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扭捏作态和主题单一可谓是语文教学的致命伤,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才是美丽的,语文教材也只有足够丰富,才会有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