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VI环境保护]3[1].1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课件: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课件: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2)鼠、松鼠、兔和鹿 二 (3)6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澳大利亚大陆本来是没有兔子的,人们要看兔子只能到动 物园去。1859 年,墨尔本动物园从欧洲运来了 24 只兔子 供人们观赏。1863 年的一天,动物园发生了一场大火,幸 存的兔子逃到草原上成了野兔。澳大利亚优越的自然条 件,十分适宜兔子的生存,不到 100 年它们的后代就已遍布 澳大利亚,总数达到 40 亿。越来越多的兔子在草场上打 洞安家,使草原牧场满目疮痍,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和荒漠化。人们不得不对兔子“宣战”,全副武装的军队开 出营房,对兔群发动了在兵团作战式的“围剿”。 为什么澳大利亚会发生严重的“兔灾”?
(1)图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最高级消费者是

(2)图示中初级消费者是
,是第
营养级。
(3)该食物网中共
条食物链。
1 2 3 45 6
解析:第(1)题,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最高级消费者是指营养级别最高的动 物。第(2)题,初级消费者是直接食用绿色植物的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第(3) 题,在确定食物链数量时必须注意能量流动经过每个营养级。 答案:(1)草和树 狮
机物,再归还到环境中去的功能。
答案:C
1 2 3 4 56
4.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发展初期,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就 是生态平衡 B.生态系统是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过程中,维持生态系统的发展 C.氮肥厂废液入河,因废液使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缺氧死亡,这是生态平衡失 调的表现 D.要保持森林生态平衡,就必须保证不动森林生态系统的一草一木 解析:生态系统发育初期,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生 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了这种限度,生态平衡就被打 破,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受损甚至崩溃。 答案:C

高中地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教案1湘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教案1湘教版选修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1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系统分析问题的思路。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基本规律,从而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同学们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明确生态平衡的概念,懂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学会用生态学观点认识自然界分析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包括系统组成、食物网、食物链、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4.生态平衡的概念,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建立生态系统概念。

2.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3.理解生态平衡机理及生态平衡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投影片、板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谈“生物圈2号”小资料。

【讨论】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原因。

【结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人类对单学科的研究技术水平已相当高,但缺乏的是把这些独立技术的知识有机组合在一起,探究系统发展的能力。

举例:人类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准确地分析一只辣椒的组成成分乃至含量多少,有哪些微量元素等。

但当把这些所有组成要素放在一起,却不能组合出一支新的辣椒,合成有机物是非常困难的,这与人类系统分析问题水平不够不无关系。

【过渡】生物圈2号失败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必须学会用系统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界,深刻认识其中各要素相依存的和谐的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成功地模拟建立仿自然的人造的生存环境。

上节课学习了生物圈的基本知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生物圈。

【讲授新课】【提问、讨论】(1)生物圈概念。

(2)生物圈组成。

(3)生物圈组成成员间的关系。

(4)各成员间怎样建立的关系(答:通过物质能量交换)。

【总结过渡】通过以上讨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物圈有自身的结构特点(组成结构),也有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特征即生物与生存环境两大要素连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所以说生物圈是一个系统,属于生态系统,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学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ppt资料

学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ppt资料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 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 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 小,更不会灭绝。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 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感谢观看
感谢观看
5.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和危害
(1)生物变化 直接原因--开垦、捕猎,使某些生物灭绝或涉临灭绝 间接原因--外界环境变化得不适于原有生物生存
(2)非生物环境变化 滥垦、滥伐、施肥、污染等
人类活动对池塘生态环境的破坏
藻类过 排入
养分
工厂废液 池塘 渡生长 剧增 间接原因--外界环境变化得不适于原有生物生存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大量耗氧, 使水中缺 氧;导致 鱼类窒息 而大批死 亡。
认识自然规律,注意生态系统的变化,使
之向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能量金字塔
生产者
碳的循环过程
食 物 链 和 食 物 网
二、生态平衡
1.表现
(1)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 和数量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特点 ----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湘教版】2016年高二地理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

【湘教版】2016年高二地理选修六: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

3 新课堂· 互动探究 要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几个概念 (1)种群: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同一个物种在一定 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 (2)生物群落:在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构 成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5.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人类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是( A.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剧增 B.物种增加 C.冬季平均气温升高 D.雾日增加
)
【解析】 热带雨林具有调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热带 雨林遭到破坏后可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增加,生 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A
6.读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探究 1.生态系统中生物受到环境的哪些影响?
提示:生物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着生物的生理过程、形态构 造和地理分布,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 都与其生存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2.为什么说复杂的食物链有利于生态平衡?
提示:如果食物链单一,某一环节受损,整条食物链就会遭到破 坏,从而导致生态失衡;反之,复杂的食物链能形成食物网,食物来 源多元化,某一环节受损,可由其他环节代替补充,生态系统受到影 响较小,较稳定。
二、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即持续性的动态平衡。 2.一个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 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 互相交叉形成食物网;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 级关系。 三、受损生态系统 当健康的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后,使系统的结构、功能 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2 新知识· 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掌握生态平衡的概念。 3.能够以某种生态环境为例,描述其形成的过程。

高中地理选修6【湘教版】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精选P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6【湘教版】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同步精选PPT课件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生态系统的组成
地球上的水主要以连续状态存在,构成各种水体。 水生生态系统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①绿色植物(生产者) 以阳光为能源,将无机物(CO2、H2O等)合成为有机物,以构成 本体并供动物食用;②动物(消费者) 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 为生;③微生物(分解者) 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排泄物或尸体, 把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CO2、NH3等)返回环境, 再为绿色植物所利用;④非生命物质 包括阳光、空气、水和无 机物及有机物质,它们是水生生物活动的场所,也是生命体能量 的最初来源。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活动指导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澳大利亚牧区有几百万的草场,养着 4 500万头牛,每天排出成千上万吨牛粪, 牛粪覆盖草场,使草无法生长,又引来吸吮 牛血的蝇类,使养牛业大受挫折。于是,澳 大利亚有关专家便从我国“邀请”了喜爱牛 粪的屎壳郎,帮助清扫牧场。它们到澳大利亚勤奋工作,把遍地 牛粪埋掉,使牧草繁茂,牧业兴旺。“昆虫诗人”法布尔的《昆 虫记》中第一篇就是赞美屎壳郎的,他称屎壳郎为“大自然的清 道夫”。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教材P42~43活动 提示:1.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2.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的所有草原犬鼠应是一个生物种群。因 为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1.教材P42“图3-1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组织层次” 提示:犬鼠个体→犬鼠种群→含有犬鼠的生物群落→含有犬 鼠的生态系统。

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第1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湘教版选修6

3.森林破坏以后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பைடு நூலகம்林破坏以后可能产生哪些具体后 果?
【提示】 化→森林减少。
不良连锁反应:森林减少→生态退化→部分物种消失→气候恶
具体后果: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增 多、恶性杂草繁生、温差发生变化、降水减少、相对湿度下降、雾日趋少、环 境日趋恶化。
2.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说明生态系统为什么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什么样的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为什么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提示】
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对系统发
出的信号。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食叶昆虫数量增多导致林木受害,这种信号 传递给食虫鸟类,促使其大量繁殖,捕食昆虫,从而使昆虫数量得到控制,于 是,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逐步得到恢复。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越多样化,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失衡, 乃至生态系统的破坏。
●教学流程设计
课 标 解 读 1.了解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受损生态系统的含义。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特征。 3.认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以及受 损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 4.了解研究生态平衡的意义。
重 点 难 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及 受损生态系统的形成过 程。(重难点)
【答案】 (1)生物个体 (次级)消费者
(2)是。文中有生物成分(苇秆、鱼、翠鸟)和非生物成分(水),加上隐含的大 气、阳光、分解者、养分等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各个术语间具有的包含关系
说明:①生态系统,②生物群落,③生物种群,④生物个体。
2.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就 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湘教版高中地理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课件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生态系统的含义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是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 包 括生命系统)和其生存环境(包括非生命系统) 的集合。如下图所示。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三、受损生态系统
1.原因 :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 2.表现 :原有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使系统的结构、 功能发生障碍, 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思考讨论生态系统处于持续的动态平衡中,我们就可以 任意开发自然资源吗 ? 提示:不可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靠其自身的调节作用实现的,但 这个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开发自然资源的程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 会引起生态失衡。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二、生态平衡
1.概念 :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的种类、 各种群的 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 续性的动态平衡叫生态平衡。 2.特征 (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 (2)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 (3)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
第三章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教案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教案湘教版选修6

1.在图3-1括号内标出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等术语。

2.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所有草原犬鼠是不是一个生物种群说一说你判断理由。

〔〕
〔〕
〔〕〔〕
【点拨】1.
〔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
2. 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所有草原犬鼠是一个生物种群。

因为这是一定区域一样物种集合。

【启发提问】生态系统由四局部组成,你知道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分别指什么?
【学生答复】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化学能。

消费者是指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维持生命动物。

分解者是。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同步课件:第3章 第1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3)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 会引起生态失衡,乃至生态系统的破坏。
4.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特征 (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 (2)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 (3)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 (4)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
(1)兔子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的原因是什么? (2)兔子对澳大利亚牧羊业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 (3)澳大利亚不引进兔子的天敌对付兔子的原因是什么? (4)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品价格高,因此 被大量捕杀,出售袋鼠皮制品和肉制品,这合理吗?
(1)澳大利亚没有兔子的天敌,没有严寒的冬天,有 利于兔子的繁殖。
解析:要清楚生态平衡的标志及特点,同时,要掌握一些破 坏生态平衡的典型事例。
答案:A
受损生态系统 1.形成“受损生态系统”的原因 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干扰,主要是人为干扰。 2.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 (1)原有动态平衡被打破。 (2)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障碍。 (3)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课前自主预习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种群:①__同__一__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 群。 2.生物群落:一个区域内所有②_不__同___的生物种群生活在 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③__生__物__群__落__及其④_环__境___的统一整体就是 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 机物中储存着来自太阳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 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 的生产者。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ppt 湘教版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ppt 湘教版

(1)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 和数量相对稳定
1.表现
(2)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特点
----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 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 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 小,更不会灭绝。
指 微 生 物
2.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陆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
能量金字塔
碳的循环过程
食 物 链 和 食 物 网
二、生态平衡
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的。其中 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 新利用。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态系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非生物环境 无 生 命 物 质 和 能 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主 指 绿 色 植 物
指 各 种 动 物
(2)非生物环境变化
滥垦、滥伐、施肥、污染等
人类活动对池塘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厂废液
(含P.N2) 营养源 排入
池塘
养分 剧增
藻类过 渡生长
浮游生物 过渡繁殖
积累
有机物过剩
大量耗氧, 使水中缺 氧;导致 鱼类窒息 而大批死 亡。
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
结 认识自然规律,注意生态系统的变化,使 论
之向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课件

【合作学习】
1以森林生态系统 为例说明生态系 统为什么具有自 我调节能力? 什么样的生态系 统调节能力最强?
森林破坏后会 引起哪些连锁 反应?森林破 坏后可能产生 哪些具体的后 果?
2
【互动探究】
(2017全国III卷) 人们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砍伐热带 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 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2017全国II卷)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受人为干扰,地表 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 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 好的原因。
【学以致用】
• 2018年3月10日 新华社济南: 从山 东省林业厅获悉,山东今年将推进“ 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 并启动森林城市建设。结合今天所学 ,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受损生态系统 的例子,谈谈如何践行保护生态系统 ?
生态文明建设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THANK YOU
天然林物种丰富,树冠 的密度高,而人工种植 的橡胶林树种单一,密 度低,截留水分能力弱; 地表缺少草木、灌木的 保护,水分易散失; 土壤裸露,土壤的蓄水 能力差。 天然林植被茂密,蒸腾作用更强烈; (涵养水源、增加下渗截留水分能力 更强)
【互动探究】
碳的循环过程
【反思归纳】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动相 态对 平稳 衡定 自 然 和 人 为 干 扰
3.什么是生态平衡?平 衡的生态系统表现出哪 些特征?
生态系统
空气

土壤

湘教版选修六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湘教版选修六第三章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 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 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 小,更不会灭绝。
健康的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 态平衡状态。当受到自然和人为 干扰后,原有生态系统的动态平 衡则会被打破,使系统的结构、 功能发生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 或恶性循环,这就是受损生态系 统。
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和危害
(1)生物变化 直接原因--开垦、捕猎,使某些生物灭绝或涉临灭绝 间接原因--外界环境变化得不适于原有生物生存
(2)非生物环境变化 滥垦、滥伐、施肥、污染等
人类活动对池塘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厂废液
(含P.N2)
排入
池塘
养分 剧增
藻类过 渡生长
营养源
浮游生物 物 链 和 食 物 网
二、生态平衡
1.表现
(1)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 和数量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特点: 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 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 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 的营养关系。
2.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陆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级消费者 (1千焦)
次级消费者 (10千焦)
初级消费者 (100千焦)
生产者 (1000千焦)
食物链中的能量金字塔
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 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5、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和危害
(1)生物变化
直接原因--开垦、捕猎,使某些生物灭绝或涉临灭绝 间接原因--外界环境变化得不适于原有生物生存
(2)非生物环境变化
1.表现
(2)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特点
----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 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 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 小,更不会灭绝。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地理新课改选修环境保护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1.组成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 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 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 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所 以,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滥垦、滥伐、施肥、污染等
人类活动对池塘生态环境的破坏
工厂废液
类过 渡生长
浮游生物 积累 有机物过剩 过渡繁殖 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
大量耗氧, 使水中缺 氧;导致 鱼类窒息 而大批死 亡。
认识自然规律,注意生态系统的变化,使 之向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2.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陆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
能量金字塔
碳的循环过程
食 物 链 和 食 物 网
二、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 和数量相对稳定
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的。其中 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 新利用。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态系统
空气

土壤
微生物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主 指 绿 色 植 物 非生物环境 无 生 命 物 质 和 能 量
指 各 种 动 物
指 微 生 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