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质量通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施工质量通病
钢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向来是最易发生各种质量问题的项目之一,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以下8种问题:
一、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
(一)现象
接头处轴线弯折或轴线偏心过大,焊包不匀,并有咬边、夹渣、未熔合等现象;钢筋夹持处烧伤。
(二)原因分析
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清理不干净或端面不平;钢筋安装不正,轴线偏移,机具损坏,造成钢筋晃动和位移;焊接完成后,接头未经充分冷却;
2、焊接工艺方法应用不当,焊接参数选择不合适,操作技术不过关;
3、焊剂装填不匀,或受潮。
(三)防治措施
1、焊接前应矫正或切除钢筋端部过于弯折或扭曲的部分,并予以清除干净,钢筋端面应磨平;
2、钢筋加工安装应由持证焊工进行,安装钢筋时要注意钢筋或夹具轴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钢筋是否安装牢固,过长的钢筋安装时应有置于同一水平面的延长架,如机具损坏,特别是焊接夹具垫块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经验收合格后方准焊接;
3、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CJ18)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焊接完成后,应视情况保持冷却1~2min后,待接头有足够的强度时再拆除机具或移动;
4、焊工必须持有上岗证。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5、焊接完成后必须坚持自检。对接头弯折和偏心超过标准的及未焊透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或采取补强焊接措施;对脆性断裂的接头应按规定进行复验,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二、直螺纹丝扣加工缺陷
(一)现象:
丝扣缺损、数量不够、丝头端部不平整等(如图)。
(二)原因分析:
1、操作工人未经培训,现场交底不清;
2、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加工机械维护不到位;
3、丝头加工后未及时加戴保护帽进行保护;
4、钢筋端部直接采用切断机切割。
(三)防治措施:
1、钢筋接头丝扣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现场须配备通规、止规等检测工具,对加工的丝头要经常性抽查;
3、合格的丝头应及时加装保护帽;
4、钢筋端头应采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钢筋端部平整。
三、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一)现象
箍筋末端未按规定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二)原因分析
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及应用范围;现场配料及钢筋加工管理混乱。
(三)防治措施
1、熟悉半圆(180°)弯钩、直(90°)弯钩、斜(135°)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如图);
2、对于已加工成型而发现弯钩形式不正确的箍筋,可做如下处理:斜弯钩可代替
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但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不能代替斜弯钩。
四、柱子纵向钢筋偏位
(一)现象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部分常发生偏位情况。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如图5、图6)。
图5 柱纵向钢筋间距偏差大,移位
图6柱纵向钢筋间距均匀、无移位
(二)原因分析
1、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纵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
2、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
3、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
4、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
5、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
6、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
7、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少定位箍筋约束,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三)防治措施
1、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如柱、墙比梁边宽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的发生;
2、按设计图纸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
2、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用定位箍筋固定;
3、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应牢固,绑点不得遗漏;
4、柱、墙钢筋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5、在梁柱交接处应用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五、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
(一)现象
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处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使该部位柱箍筋绑扎困难。因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像经常发生(如图7、图8)。
图7 梁柱核心区箍筋数量不足
图8 梁柱核心区箍筋绑扎规范
(二)原因分析
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处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处钢筋较为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核心部位钢筋绑扎困难的局面,因此在绑扎时经常遗漏柱箍筋的现象。
(三)防治措施
1、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处钢筋绑扎顺序;
2、纵横向框架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框架梁下部钢筋。若横梁比纵梁高,
先将横梁下部钢筋套上箍筋置于横梁底模上,并将纵梁下部钢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应的梁底模上。再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一一套入节点部位的纵向钢筋进行绑扎。然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框架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若纵梁断面高于横梁,则应将上述横纵梁钢筋绑扎顺序颠倒,即按“先纵后横”进行绑扎即可;
3、当梁柱节点处梁的高度较高,或实际操作中个别部位确实存在绑扎节点柱箍困
难的情况时,可将此部分柱箍做成两个相同的两端带135度弯钩的“L”型箍从柱子侧向插入,钩住四角柱筋,或采用两相同的开口“U”型箍,套入后焊牢箍筋搭接接头。
六、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一)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的1.3l内,所存在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二)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合理搭配原材料的下料长度;
2、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错误取用连接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
4、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三)防治措施
1、配料时钢筋编号要清晰,注明各个区段的搭配情况,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
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2、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3、若分不清钢筋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考虑。
七、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
(一)现象
在梁的支座处,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位置抵触。
(二)原因分析
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和构造角度看是合理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连续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钩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