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出自《庄子》的成语
出自《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

三一文库()〔出自《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作者要阐述的虽然是玄虚的天道﹐但由于其“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所以“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书中充满了很多成语寓言故事。
今天小编就收集了出自《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出自《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
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
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
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
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这个故事出于《庄子*逍遥游》。
北冰洋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
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
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
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
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出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成语

出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成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出自庄子的《庄子•外篇•秋水》,其中包含的成语有:濠梁观鱼。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的《庄子•外篇•秋水》,其中包含的成语有:鹏程万里、扶摇直上、春秋笔法、鱼乐之辩。
濠上观鱼:后以此典形容辩言机敏:或形容人寄情物外,逍遥快乐。
出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滚染之上》。
鱼游濠上:纵情山水、逍遥遨游,出自《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
濠梁之上: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出自《庄子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濠梁观鱼:濠:水名;梁:桥梁。
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
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庄子,即庄周,字子休或子沐,宋国人。
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文采更胜老子。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达生》:不上不下(bù shàng bù xià):词意:上不来下不去的。
比喻进退都不能。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也作——蠢若木鸡、呆若木偶:词意:呆得像一只木头做的鸡。
原指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也作——神工鬼斧:词意:形容技艺十分高超、精妙,不是人力能达到的。
款启寡闻(kuǎn qǐ guǎ wén),也作——款学寡闻:词意:指学识短浅,见闻寡陋。
视为畏途(shì wéi wèi tú):词意:看作可怕的道路。
比喻看成困难可怕、不敢从事的事情。
昭然若揭(zhāo rán ruò jiē):词意: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
《大宗师》:虫臂鼠肝(chóng bì shǔ gān):词意:小虫的胳膊,老鼠的肝。
指形体小。
后比喻身份低贱。
也可比喻微笑而无价值的东西。
方外之人(fānɡ wài zhī rén):词意: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也指僧道等出家人。
附赘悬疣(fù zhuì xuán yóu):词意: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尻轮神马(kāo lún shén mǎ):词意:用臀为车,用精神驾马遨游于自然。
指不借外物的神游。
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词意:指情投意合,感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骑箕尾(qí jī wěi):词意:箕、尾二星宿间有一傅说星,传为殷王武丁贤相傅说死后升天所化。
出自庄子秋水的成语

出自庄子秋水的成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庄子》和《南华经》。
其中,庄子的语言优美、深奥,常常使用寓言、比喻等文学手法来表达哲学思想。
他讲究隐喻、寓言、比喻和用典,所以他的语言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魅力,他的语言也很具有成语化的特点。
以下,就让我们从庄子的著作中,了解一些出自他笔下的成语,拓宽我们的中文词汇。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意思是说,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与规范。
庄子认为,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和规则,如果没有规矩,就无法成就完整的事物。
2. 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一篇寓言,意思是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为外界所限制、束缚。
因此,逍遥游也成为自由自在地生活或者游戏人生的意思。
3. 鸟兽散鸟兽散是庄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自然之物按照自己的本性行动,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人为的约束和控制。
4.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是庄子比较著名的名言之一,意思是如果发现有问题或错误,就要改正。
如果没有错误,还要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5. 捉影法三章捉影法三章是庄子的一篇寓言,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捉虚无、得到真谛的故事。
这个寓言常被引用来说明追求真理、发现智慧的道理。
6. 所以然所以然是庄子的一个概念,指人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判断和理解。
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而这些因素的关系和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7.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一种治理方法,指不用强制手段,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使之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这种治理方法来源于庄子的哲学思想。
他认为,自然之物本来就是自我运作,人应该尽量减少干扰,帮助事物自行发展。
8.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句话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的一句话,意思是要用对方习惯的方法来攻击对方。
他的意思是在斗争中,要善于掌握对方的弱点,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9. 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的意思是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品质,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缺陷。
庄子提倡人们要常常进行自我反省,吸取教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你知道出自《庄子,逍遥游》的成语吗?(一)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你知道出自《庄子,逍遥游》的成语吗?(一)
原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 译文:《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 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成语: 1、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比喻前程远大。 2、扶摇直上:扶摇,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鬼斧神工成语的出处、原文解读和含义

【庄子成语】鬼斧神工
出处与原文
“鬼斧神工”这一成语出自于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外篇·达生》。
原文如下:“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这句话描述的是梓庆这位工匠雕刻木器时技艺之高超,所制成的物品看起来就像是由鬼神之斧所雕刻而成,让人惊叹不已。
原意
“鬼斧神工”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非人力所能达到。
它是对技艺高度精湛的赞美,也是对工匠们辛勤付出和创造力的肯定。
从另一方面来看,“鬼斧神工”也传达出一种对艺术和美的极致追求。
它鼓励人们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断探索、创新,追求更高的境界。
运用与示例
在实际运用中,“鬼斧神工”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赞美各种技艺高超的作品。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座设计巧妙、施工精细的建筑时,可以用“这座建筑真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来表达我们的赞叹之情。
同样地,当我们欣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或一尊雕刻精美的雕塑时,也可以用“这幅画作/这尊雕塑真是鬼斧神工,展现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来赞美它们。
此外,“鬼斧神工”这个成语还可以用于形容某些自然现象或奇妙景观。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座山峰奇特而险峻的形状时,可以说
“这座山峰犹如鬼斧神工般雕刻而成,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出自庄子齐物论的成语

不知利害读音:bù zhī lì hài释义: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出自:《庄子·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 利害乎?”沉鱼落雁读音:chãn yú luî yàn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造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近义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鸱鸦嗜鼠读音:chī yā shì shǔ释义: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出自:《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麋鹿食荐, 且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存而不论读音:cún ãr bù lùn释义:存:保留。
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出自:《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造句:其源虽出于《洪范》,然既为术数之学,则治经者存而不论可矣。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尚书》)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暂时不讨论的问题近义词:姑置勿论避而不谈反义词:无所不谈大梦初醒读音:dà mâng chū xǐng释义: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
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出自:《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造句:从一九年以来,她才仿佛从大梦初醒似的,又从事于版画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用法:从一九年以来,她才仿佛从~似的,又从事于版画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槁木死灰读音:gǎo mù sǐ huī释义: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
成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出处

成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出处
(最新版)
目录
1.成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含义
2.成语的出处及背景
3.成语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正文
一、成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含义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学业或技能之所以能精通,是由于勤奋努力;如果过于贪玩,就会导致学业荒废。
这个成语强调了勤奋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而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工作。
二、成语的出处及背景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经典,作者为庄子。
在这部书中,庄子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和议论,阐述了道家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
其中,《养生主》这一篇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养生、如何保持身心健康,从而引出了这个成语。
三、成语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无论我们是在学校求学,还是已经步入社会工作,都需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和进步。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
如果过于沉溺于享乐,就会导致学业和工作的荒废,最终一事无成。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自己沉溺于嬉戏,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

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这是一篇关于庄子的成语大全,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与民更始更始:重新开始。
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
后比喻改革旧状。
以火救火用火来救火灾。
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运斤成风运:挥动;斤:斧头。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
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以沫相濡沫:唾沫;濡:沾湿,湿润。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异名同实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溢美溢恶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
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迎来送往走的欢送,来的欢迎。
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以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
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饮冰内热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内行人笑话。
饮河满腹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
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摇尾涂中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
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
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
见《庄子·秋水》。
曳尾,犹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
常含贬意。
一晦一明一暗一明。
常指昼夜循环。
溢美之言过分夸奖的话。
溢美之语过分夸奖的话倚强凌弱倚:仗恃;凌:欺凌。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

庄子中的成语及解释出自庄子的成语有哪些?出自庄子的成语安常处顺]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先秦·庄周《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爱人利物]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案剑瞋目]出自先秦·庄周《庄子·盗跖》:“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安时处顺]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来;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安室利处]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安危相易]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呆如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绠短汲深]出自先秦·庄周《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肝胆楚越]出自庄周《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妇姑勃谿]出自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妇姑勃溪]出自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废然而返]出自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废然而反]出自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方外之人]出自庄周《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得心应手]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出自庄子天道的成语

不徐不疾读音:bù xú bù jí释义:徐:慢。
疾:快。
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造句:起初犹乍翱乍翔,不徐不疾,后来乐声促奏,她便盘旋不已。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用法:起初犹乍翱乍翔,~,后来乐声促奏,她便盘旋不已。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大本大宗读音:dà běn dà zōng释义:本:根本;宗:本,主旨。
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出自:《庄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得心应手读音:dã xīn yìng shǒu释义: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自:《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造句: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近义词:心手相应游刃有余反义词:不文不武呼牛呼马读音:hū niú hū mǎ释义:呼:称呼。
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出自:《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造句:呼牛呼马,无关轻重也。
(清·俞樾《七侠五义序》)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近义词:呼牛作马轮扁斫轮读音:lún biǎn zhuï lún释义: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
指精湛的技艺。
出自:《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造句: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
(宋·黄庭坚《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诗)用法:丹青妙处不可传,~如此用。
《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成语出自《庄子》的成语1、望洋兴叹出处:《庄子·秋水》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现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朝三暮四出处:《庄子·齐物论》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
后指变化无常。
3、薪火相传出处:《庄子·养生主》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
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4、探骊得珠出处:《庄子·列御寇》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点。
5、越俎代疱出处:《庄子·逍遥游》原文:“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6、螳臂当车出处:《庄子·人间世》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处:《庄子·山木》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8、屠龙之技出处:《庄子·列御寇》原文:“朱平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释义: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9、以强凌弱出处:《庄子·盗跖》原文:“自是以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释义: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10、运斤成风出处:《庄子·徐无鬼》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出自《庄子》的经典成语

出自《庄子》的经典成语1、巢林一枝——《庄子·逍遥游》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
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
2、从容无为——《庄子·在宥》天地看似“无为”,却化育万物。
“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3、道在屎溺——《庄子·知北游》宇宙精神的本原无所不在,甚至存于最卑微的东西中。
道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不分贵贱高低,都体现道本身。
每一个生物值得爱护,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
4、得心应手——《庄子·天道》技巧来源于心灵对道的体悟和把握,通常说“以艺求道”,所有技术、艺术最终都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5、得意忘言——《庄子·外物》登舟舍筏,得鱼忘筌,一些东西,包括语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达到新的境界,原来的工具就应该舍弃。
因为工具仅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6、断鹤续凫——《庄子·骈拇》把鹤的腿截短,把野鸭的腿接长,都是破坏了它们的自然本性,对两者都是伤害,腿长的与腿短的都符合自然,都各有所用,人为的改变只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带来危害。
7、非愚则诬——《庄子·秋水》世界上正是因为有愚蠢,才给欺骗提供了市场。
骗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人性的优点,善良,怜悯,同情心等等;一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欲望,贪婪,占小便宜等等。
8、颔下之珠——《庄子·列御寇》龙的颔下有珍珠,取来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是龙的颔下也有危险。
世间都是居高位往往高处不胜寒,获厚利常常有灾害伴随,切勿贪慕利益而忘了风险!9、畸人侔天——《庄子·大宗师》“畸人”或许受俗人排斥,与世俗格格不入,却获得了生命性灵的自由与完整。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有时候,和别人保持一致还挺可怕的,因为世界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活出自己的精彩,很重要。
《庄子》成语 释义 出处

出自《庄子·逍遥游》的成语:材大难用释义: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
后形容怀才不遇。
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尘垢秕糠释义: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出自:《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樗栎庸材释义:比喻平庸无用的人。
常用作谦词。
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绰约多姿释义: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子。
形容女子体态的美。
出自:《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唐·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大而无当释义:当:底。
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出自:《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相径庭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大有径庭释义: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扶摇直上释义: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形容上升很快。
比喻仕途得意。
出自:《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姑射神人释义: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
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
后泛指美貌女子。
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鹪鹩一枝释义:鹪鹩:小鸟名,以麻发为窝,系于树枝。
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
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出自《庄子》的成语及解释1. 胡越之音(出自《庄子·外物》)解释:形容声音之美妙动听,如音乐般悦耳动人。
2. 水车之忧(出自《庄子·天道》)解释:比喻人们担心过多的琐事,忧虑烦恼而无法安心。
3. 黄粱一梦(出自《庄子·逍遥游》)解释:比喻美好的梦境或幻想,往往是虚幻而短暂的。
4. 蝴蝶梦(出自《庄子·齐物论》)解释:比喻人生短暂如梦,一切皆为虚幻。
5. 弃如敝屣(出自《庄子·齐物论》)解释:比喻对某人或某物毫不在乎,像抛弃旧鞋子一样漠不关心。
6. 鸿鹄之志(出自《庄子·人间世》)解释:比喻追求高尚理想的志向和雄心壮志。
7.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秋水》)解释: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困难。
8. 浮名虚誉(出自《庄子·天下》)解释:指虚假的名誉和声誉,没有实质的价值和意义。
9. 空谷足音(出自《庄子·天下》)解释:比喻心境宁静,内心充实,没有外界干扰和杂音。
10. 虚与委蛇(出自《庄子·齐物论》)解释:比喻虚伪狡诈,表面上态度友好,实际上心怀鬼胎。
通过学习《庄子》,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其中包括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这些成语不仅用语精炼,形象生动,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从《庄子》中提炼出来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智慧。
其中,“胡越之音”形容的是音乐的美妙动听,让人心生愉悦;“水车之忧”则告诉我们要摒弃琐事的烦恼,专注于内心的宁静;“黄粱一梦”和“蝴蝶梦”都是对人生的警示,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沉浸于虚幻和幻想中;“弃如敝屣”教导我们要珍惜和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鸿鹄之志”鼓励我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相濡以沫”告诉我们在困境中要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浮名虚誉”提醒我们不要追逐虚假的名誉和声誉;“空谷足音”让我们学会宁静和充实;“虚与委蛇”警示我们要识别真假,不要被表面的伪装所蒙蔽。
《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

《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庄子》书中的成语故事小编收集了《庄子》里面最常见的成语故事,比如:朝三暮四、鹏程万里、无中生有、越俎代庖。
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
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
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
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方法使人上当。
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
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
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
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成者英雄败者贼这个故事出于《庄子*盗跖》。
在春秋这个社会(其实不限于春秋),小的盗贼被抓起来,而窃国大盗却成了诸侯。
齐桓公小白杀了他的哥哥才当上齐国的国君,当上国君后又把嫂子据为己有。
对这样的人,著名的贤人管仲却心甘情愿地辅佐他。
齐国的大臣田常杀死了齐王,窃取了齐国,自己当了齐王。
对这样的窃国大盗,圣人孔子也毫无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给他的钱。
要是议论起来,这种事情真是让人不足挂齿,可是连圣贤都对他们没有非议。
其实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书》上说:“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指担任主祭的人,超越职责,代替厨师下厨。用来比喻踰越职分代人办事。
游刃有余
比喻做事能胜任愉快,从容不迫。
槁木死灰
形体寂静如枯槁的木头,没有生气,精神凝聚犹如冷却的灰尘,不能重新起火。形容人清虚寂静,对外物无动于衷。后用来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
学富五车
读过的书可以装满五大车。形容人书读很多,学识广博。
从容不迫
沉着镇定不慌张。
望洋兴叹
望洋,抬头看的意思。形容因惊奇而仰视发出惊叹。后用来比喻因能力不足而自叹不如或感到无可奈何。
望尘莫及
只能远望前面车马扬起的尘土,而无法赶得上。比喻远远落在他人之后。
莫逆之交
莫逆,相契而无所违逆。「莫逆之交」指心意相投的朋友。
逍遥法外
犯罪者逃避了应受的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
鹏程万里
大鹏飞行的路程数万里。后用来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踌躇满志
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
如同高举着日月般地明白清楚。形容含义或真相非常清楚,显而易见。
相濡以沫
泉水干涸,鱼儿以口沫互相润湿。后用以比喻同处于困境,互相以微力救助。
害群之马
比喻危害大众的人。
师心自用
师心,以自我之意为师。「师心自用」指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捉襟见肘
形容人衣衫破败,才抓住衣襟蔽胸,又露出了手肘。后用以比喻短缺不足、穷于应付的窘态。
朝三暮四
喂养猴子时,早晨给三升橡树果实,晚上给四升,但亦可改变为「朝四暮三」。本为养猴人诈骗猴子的故事。原用以比喻只变名目,不改实质。后用来比喻人心意不定、反复无常。
虚与委蛇
心境空虚寂静,随物变化。后用「虚与委蛇」形容假意殷懃,敷衍应付。
贻笑大方
贻笑,遗留笑柄。「贻笑大方」指被识见广博或精通此道的内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所讥笑。
每下愈况
况,因比拟而明显、显著。「每下愈况」指估量猪只肥瘦,要从最不易长肉的小腿部分去试;因为愈是下部细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别就愈见明显。后转用于比喻情况愈来愈坏。
沉鱼落雁
鱼、鸟不辨美丑,即使看见美女也同样赶紧潜水高飞。后用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出众。
姑妄言之
姑且随便说说,表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话。
东施效颦
瞠乎其后
瞠,音ㄔㄥ,张大眼睛直视。「瞠乎其后」比喻落后很多,追赶不上。
栉风沐雨
以风梳发,以雨沐浴。后用来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
螳螂捕蝉
螳螂只顾着捕蝉,不知有大鸟在身后正要啄食牠。后用以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后隐藏的危险。
螳臂当车
当,音ㄉㄤ。置于……之中。「螳臂当车」指螳螂立于车道中,举起双臂,妄想要阻挡车子前进。比喻不自量力。后来,或把语义转解为「螳臂挡车」,把「当」视为「挡」之假借,遂另读ㄉㄤˇ音。
出自《庄子》的成语
成语
释义
一日千里
一日能行千里之远。形容良马跑得很快。后亦用于形容速度极快。亦用于比喻进步极快或进展迅速。或比喻人才出众。
大同小异
形容事物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
大惑不解
十分胡涂、迷惑,不懂道理。后用于指对事物感到非常疑惑,无法了解。
井底之蛙
住在井底的青蛙。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分庭抗礼
指分处庭中,相对设礼,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地位相当。后亦用以比喻两者对立。
栩栩如生
栩栩,生动可喜的样子。后用以形容貌态逼真,彷佛具有生命力。
鬼斧神工
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技艺精巧,达到鬼神灵妙的境界。
张口结舌
结舌,舌头打结。「张口结舌」形容恐惧慌张,或理屈说不出话的样子。
得心应手
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熟练,运用自如。后亦用来比喻做事顺利。
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得鱼忘筌」指捕到鱼后,便忘掉了捕鱼的器具。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后亦用来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
竖立锥子的地方。比喻极微小的地方。常用以表示无可容身之处。
亦步亦趋
指学生追随老师的脚步。后用以形容事事追随或仿效别人。
呆若木鸡
木鸡,木头制成的鸡,任何情况下皆纹风不动,比喻修养深厚、态度沉稳。后用来形容愚笨或受惊吓而发愣的样子。
扶摇直上
随急遽的旋风,盘旋而上。后用以比喻快速上升,亦用来比喻仕途得意。
春秋越国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捧心皱眉,然却更见其丑。比喻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结果却适得其反。
空谷足音
居于荒野,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高兴。后用于比喻难得的人物、言论或事物。
虎口余生
侥幸的从老虎口中逃出来,保全了性命。比喻冒大险而不死。
邯郸学步
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昭然若揭
以管窥天
透过竹管看天,仅见天的一小部分。比喻见识片面而狭窄。
失之交臂
交臂,走路时胳膊相碰触。两人擦肩而过,错失见面的机会。后用「失之交臂」指错失机会。
白驹过隙
指快马从缝隙一下子就奔驰过去。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目无全牛
眼中没有整头牛的形体,比喻道的修养不受外形限制的境界。后用来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