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素质

合集下载

建设“学者型编辑”队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建设“学者型编辑”队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建设“学者型编辑”队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张辉洁1,唐秋姗1,罗 萍1,冉明会1,王维朗2(1.重庆医科大学期刊社,重庆 400016;2.重庆大学期刊社,重庆 400044)[摘要] 科技期刊是传播学术前沿信息的重要平台。

论文学术水平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编辑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学者型编辑”队伍是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掌握科技话语权的关键。

文章阐述了“学者型编辑”对科技期刊学术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作用,倡导“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将专职编辑职责细化,尊重个性,积极营造编研结合的环境,鼓励有学术追求的编辑“走出去”参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将高水平科研人员“引进来”从事编辑工作,提高其编辑业务素养,同时尊重其学术理想及追求,创新办刊。

由此,可促进“学者型编辑”队伍建设和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科技期刊;科研人员;编辑队伍;自我提升[中图分类号] G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12-0112-04科技期刊是传播学术思想、学术动态的媒介,是展示科研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科技信息安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科研人员在国际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提升科技文化国际交流话语权等至关重要。

当前,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创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培养既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能力又有较高编辑业务素养的“学者型编辑”成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分析目前科技期刊编辑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帮助编辑提高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鼓励科研人员转型为科技期刊编辑,推动“学者型编辑”队伍建设,共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一、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学者型编辑”队伍的必要性(一)我国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战略目标的提出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是每个学术期刊的要务,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是提高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关键。

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

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

科技期刊编辑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作者:李海华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23期摘要多元的社会格局呼吁客观、权威的舆论导向。

科技期刊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主动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政治性是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第一要求,出版物的政治方向与编辑政治责任意识强弱直接相关。

当前,科技期刊的编辑应该增强导向意识,自觉担当舆论引导的责任,时刻绷紧政治责任这根弦,在组稿和编校过程中均要避免政治性错误,时刻保持清醒,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正确政治导向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200-0059-02当今中国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多元特征,尤其是社会思潮多元共存。

多元的社会格局呼吁客观、权威的舆论导向。

科技期刊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主动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编辑政治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出版物的政治方向,政治性是对科技期刊编辑的首要要求。

1 增强政治导向意识,自觉担当舆论引导的责任科技期刊正确的导向性事关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局。

一个国家要国泰民安、一个社会要和谐有序,离不开客观的信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利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很多媒体工作者都挖空心思来吸引大众眼球,一些媒体放弃了正确导向,放弃坚持正确导向的一些工作方法。

然而期刊媒体具有天然的导向属性,科技期刊也同样如此。

每一个文章背后都有编辑对于文章主旨的选择,他们的选择标准代表着他们的主观立场、价值判断、政治倾向,并通过选题、表达和呈现等得到体现,最终影响受众和整个社会。

一个负责任的科技期刊工作者应该对于自己的政治立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对自己的选择、判断和表达负责,增强自我的导向意识,自觉担当舆论引导的责任。

科技期刊的编辑肩负着向大众传播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科学文化知识、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崇高使命,思想政治素质对于编辑是至关重要的。

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

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

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王 妮,蒋永忠[摘要]文章聚焦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分析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现状以及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急需紧缺的人才类型,提出以学术型编辑为核心,以新媒体型编辑、新技术型编辑为支撑,以高层次经营管理型人才为主导的科技期刊高素质人才队伍战略性重组方案,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提出新方向。

[关键词]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编辑;新媒体;新技术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人员学术成果的权威平台,对国家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1]。

人才是一个国家或行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国家战略需求下,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对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目前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5]。

第一,以编辑类人才为核心。

编辑作为保证期刊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其素质高低对期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早在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就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

”第二,以专业能力为重点。

目前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科技期刊人才的学科专业能力,对编辑的要求越来越学者化:不仅要熟练掌握编校规范,还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甚至是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

第三,以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关键。

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科技期刊对编辑的新媒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期刊编辑的评价新指标。

2019年8月,中国科协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围绕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激励、发挥企业人才建设主体作用,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

以人为本,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点第一要义。

高校期刊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好的编辑队伍,编辑队伍的建设之所以重要,是与编辑工作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的。

保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就要增强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体现在期刊的质量和创新上,只有高素质且较稳定度编辑队伍,才能在稿件质量和创新上把好关,做出好的期刊。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报编辑队伍建设;学报创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点第一要义。

高校期刊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好的编辑队伍,编辑队伍的建设之所以重要,是与编辑工作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的。

在由编辑、印制、发行三个环节所组成的整个出版活动中,编辑工作是首要的中心的环节,这项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出版活动中其他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完成这些工作的编辑队伍则是由人来组建的,所以以人为本,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当今高校期刊必须遵循的。

保证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就要增强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体现在期刊的质量和创新上,只有高素质且较稳定度编辑队伍,才能在稿件质量和创新上把好关,做出好的期刊。

学报编辑工作是一种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创造行的学术劳动,他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专门的学问。

做好学报编辑工作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富于科学的创造力,还要有较强的编辑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而目前具备这这样高素质的编辑人员并不多,编辑队伍整体参差不齐,不利于期刊的发展。

高校期刊编辑队伍素质的好坏又决定了期刊的发展。

因此要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

而如何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如何让学报发展?成为现在编辑部要解决的问题。

现就以上问题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1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布开的。

换言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为了学报更好的发展,而学报的发展则依靠学报编辑人员。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袁 璟[摘要]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编校是期刊生产周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抓手。

因此,期刊有效提高编校质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从提高编辑素质、强化编辑部制度管理、发动作者参与编校工作、加强期刊审读工作、采用专业软件辅助编校工作五个方面,探究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编辑素质;期刊管理;审读;编校软件科技期刊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技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1]。

以期刊质量建设为抓手,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印发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

该规定对报纸、期刊的编校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并将报纸、期刊质量纳入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2]。

这彰显了国家对期刊质量的高度重视。

期刊质量涵盖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个方面。

其中,内容质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科技期刊的核心和灵魂,编校质量是对内容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编辑加工文稿可以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而控制好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3]。

同时,编校质量也关系到期刊和编辑的形象,如果期刊论文格式混乱、语句不通、错别字随处可见、标准规范不统一,会使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印象和信任度大打折扣,不利于吸引高质量论文。

科技期刊作为连接作者、读者、编辑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共同体,需要各方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技能优势,从而打造高质量的期刊。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也离不开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同心协力。

文章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从提高编辑素质、强化编辑部制度管理、发动作者参与编校工作、加强期刊审读工作、采用专业软件辅助编校工作五个方面,探究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

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探讨

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探讨

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探讨作者:张译允来源:《科技传播》 2017年第12期摘要科技新闻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普通大众获取科技信息、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

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新闻常常出现“科技性”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把握不准不实、报道内容不深不专、报道角度不巧不透、报道效果不广不新等方面。

以媒体从业人员为分析主体发现,科技新闻“科学性”缺失的原因包括新闻价值的直接干扰、记者编辑缺乏科学素养、相关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的态度问题等。

本文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层面探讨造成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科技新闻;科学性;缺失;新闻价值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19-03“科技新闻”是指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新发现、新动态的报道,是科学技术领域或自然界发生的、具有认识价值的事实[1]。

一般情况下,科技新闻包括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和科技政策类新闻。

科技新闻中的“科学性”,是指稿件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实验材料、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等[2]。

对于我国科技新闻“科学性”缺失的问题,一些研究者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吴平认为,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偏重于科技含量比较低的应用性科技,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尖端科技,相关论述则报道率偏低。

且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新闻多为编译稿,援引发达国家的最近研究成果[3]。

张玮荣认为,目前,由于传播者自身科学素质等因素的局限,导致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价值取向把握不准不实、报道内容不深不专、报道角度不巧不透、报道效果不广不新等方面的问题[4]。

一篇科技新闻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关乎到其所传播的科技成果和科技现象是否真实可信、有理有据,否则将会在传播“假科学”“伪科学”的过程中误导受众、降低媒体公信力。

以媒体从业人员为分析主体,造成科技新闻中“科学性”的缺失有以下原因。

浅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

浅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

浅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
吴惠娟
【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2)6
【摘要】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作为学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职业健康会影响出版行业发展长久的生命力。

本文从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特点和职业健康入手,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状况,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希望社会加强对编辑职业健康的重视,建立编辑职业健康评价的完善体系,优化编辑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

此外,编辑也应采取科学的外部干预和合理的内部调适方法,防护职业健康。

【总页数】4页(P107-110)
【作者】吴惠娟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8
【相关文献】
1.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健康危害及其对策
2.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问题浅论
3.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健康与职业焦虑分析
4.英文科技期刊编辑职业意识探赜——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为例
5.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培养浅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期刊应对稿源不足的策略

科技期刊应对稿源不足的策略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60 -2019年第10期 总第77期科技期刊应对稿源不足的策略严秀丽,院金谒,林 静(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摘要]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布平台,是科技工作者及时掌握科研动态的信息参考。

稿源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稿源质量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水平。

文章分析科技期刊稿源不足的原因,提出应重视组稿约稿工作、以优质服务吸引潜力作者、培养基层科研人员以扩大作者队伍、提高期刊装帧设计及印刷质量、加强刊物宣传、运用奖励措施等应对稿源不足的措施。

[关键词] 科技期刊;稿源;对策[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10-0060-02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布平台,是科技工作者及时掌握科研动态的信息参考,在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科技人员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对稿源特别是优质稿源的获取上[1]。

稿源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科技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源头和基础,稿源建设无疑是科技期刊质量建设的重中之重[2]。

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稿源不足、高质量稿源匮乏的现状下,如何努力维持数量稳定的稿件来源且争取更多优质稿源是我们每个科技期刊编辑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稿源不足的原因科技期刊稿源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如:专业相近或相似的期刊较多,期刊征稿范围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稿件的来源;主办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在单位制定的某些政策上,不够重视本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导致本单位的科研人员将优质稿件投到别的刊物上等。

另一个是内部因素的影响。

如:编辑业务素质与综合业务能力有限,在组稿约稿、对外宣传方面存在局限性;编辑服务质量不佳,与作者沟通稿件修改事宜时态度不好,没能给作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使作者感受到不良的投稿体验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4.03•【文号】新广出发[2014]46号•【施行日期】2014.04.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新广出发[2014]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期刊主管部门,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服务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品种数量迅速增长,出版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也得到了较快提升,已初步形成学科门类齐全、基本满足科研学术交流需要的学术期刊出版体系,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品牌期刊。

但是,目前学术期刊出版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分散弱小、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整体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还不能适应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现行的科研人才评价机制造成论文发表需求过旺,学术期刊功能出现异化现象;一些学术期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审核把关,造成学术质量下降;特别是一些不具备学术出版条件的期刊超越业务范围或一号多版,出租、出售、转让出版权给个人及中介公司,刊发质量低劣学术论文牟利,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优化学术期刊出版环境,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规章,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研究

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研究

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研究1. 引言高校科技期刊是高校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高校科技期刊的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稿件评审流程不规范、编辑团队素质参差不齐等。

本文将从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

2. 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重要性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良好运行对于保证期刊的正常运转和提高期刊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可以确保稿件评审流程的规范。

通过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评审制度,可以有效避免潜规则、人情主义等问题的出现,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次,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可以提升编辑团队的素质。

编辑是期刊的灵魂,编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期刊的水平和影响力。

通过加强编辑工作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编辑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可以提高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3. 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稿件评审流程不规范一些高校科技期刊的稿件评审流程不够规范,存在未科学设计的情况。

例如,一些期刊的评审流程存在环节冗余、时间过长的问题,导致稿件处理周期过长,不利于科研人员及时获得反馈和发布成果。

3.2 编辑团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编辑团队的组建较为复杂,存在一些困难。

一方面,一些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团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导致编辑工作水平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吸引高水平编辑加入期刊较为困难,难以形成合理的编辑团队。

3.3 学术道德问题一些高校科技期刊出现学术不端的现象,例如重复发表、抄袭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期刊的学术声誉,也损害了学术界的整体利益。

4. 改进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高校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4.1 规范稿件评审流程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稿件评审流程,明确评审环节和责任人。

参加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做好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几点体会龙源期刊网 .cn做好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几点体会作者:李剑来源:《科技传播》XX年第22期摘要编校质量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项关键性内容,编校质量较低成为不少期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提高编校质量,一直是各个期刊编辑部努力的方向。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几点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几点体会:保持崇高的责任感,克服职业倦怠;严格落实编校制度,提升编校质量;创新学习形式,始终跟上业务的新要求;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旺盛活力关键词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XX)127-0036-01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也是学术期刊研究的永恒主题。

而在这其中,下面我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校工作实际,就提高期刊编校质量谈几点体会。

1 保持崇高的责任感,克服职业倦怠编辑工作繁杂、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劳动易使编辑产生职业倦怠。

我刊通过老编辑讲座、加强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做好编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这样的基础性认识之上,进一步引导编辑人员将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贯穿到编校的全过程。

在接收作者来稿时,首先查阅稿件是否存在抄袭剽窃、拆分发表、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重复率较高的稿件直接退稿。

在回修、编校过程中沉心宁静、细细修改,对优秀的稿件精益求精,对质量稍差的稿件,加大编校工作力度,反复修改,对每一校次的稿件都做到心无旁骛的审阅[1]。

2严格落实编校制度,提升编校质量编校质量的提高与审稿、改稿、校稿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密不可分。

为确保编校质量,我编辑部严格落实三审制、三校一读制及作者自校制。

责任编辑初审稿件时格筛选,对达不到发表要求的稿件坚决退稿。

外审专家审稿时实行双盲法,确保审稿质量并约定审回时间。

同时建立了审稿专家激励评价制度,对不能胜任审稿工作的专家及时更换。

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7 5
性, 从思想上排除情感的 、 权势的 、 利益的干扰 诱惑 , 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倡导学术民主和公正,
把 自己的言 行 和对 他 人学术 成 果 的评价 始终 置 于理 性 的基 础之上 , 受理 性 的检 验 和审 视 。 经 ( )科 技期 刊 编辑 应 具有质 疑精 神 二
质载体 , 是公众了解科学的主要渠道之一 , 科技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 也是物质产品, 而精神产品是其根 本属性 。因为人们购买 、 阅读科技出版物主要是需要其精神内容 , 即科学知识 、 技术 、 思想、 方法等, 而不 是它的物质外壳。抛开精神产品的属性 , 人们看到的就不是科技出版物 , 而是某种物质产 品, 这说明科 技出版物必须具有科学性 、 知识性 、 学术性等属性 , 而要实现这一点 , 无疑需要科技编辑 的科学精神, 否
科学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任何学术成果都是对某种既有理论 的修正和规律的理论探索和说 明。同时又会受 到新的研究成果的修正和挑战。编辑活动的过程 , 就是向文稿提 出质疑 的过程。作为

名科技工作者 , 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 , 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别人没有阐明的新 的科学问题 , 但
是在科技编辑 日常接触的大量文稿中, 总是有一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有的是由于选题视角存在问 题; 有的是 由于作者综合 、 分析、 写作方面有欠缺 ; 有的是作者的思维方法 、 逻辑推导 、 实验手段出现错误 或偏差 ; 的则是作者学术思想 、 有 学术道德出现 了问题等等。所 以对一篇文稿 , 编辑必须从理论价值 、 学
J n. 2 0 u ,0 6
文章 编 号 :0 5—29 (0 6 0 10 9 22 0 )3—0 7 0 4—0 4

浅析提高地方科技期刊的质量及编辑水平

浅析提高地方科技期刊的质量及编辑水平
“ 三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 科 学 发 展 观 ” 指 导 思 想 , 重 “ 为
化科学素质 、 编辑专业素质 、 职业道德素质 。强化 服务意识 , 做作者 和读者 的知心朋友 , 坚持贴近时
代 , 近 实 际 , 近 读者 。其次 , 究 学 习优 秀期 刊 贴 贴 研 的办 刊经 验 , 别是 认 真调 查 并 分析 研 究 知名 期 刊 特
承前 人 优 秀 文化 的基 础 上创 造 新 的科 技 知识 , 并及 时 将 之 转 化 为 物 质 生 产 的 巨 大 力 量 。科 技 知 识 的 转 化 和 应 用 与 知 识 的 生 产 同 等 重要 。科 技 期 刊 作 为传 播 科技 信 息 的工 具 , 科 技转 化 为现 实 生产 力 是 的 重 要 环 节 之 一 。科 技期 刊 所 介绍 的科 技 知 识 有
22 地方 科技 期 刊与 知识 创新 . 科 技期 刊是 知 识 创 新 体 系 中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智 慧的论坛 、 中青年专家展示 才华的舞 台 , 基层科
技 人 员 学 习交 流 的 园地 。编 辑 人 员 要 积 极 开 展 调 查研究 , 注重 选 题 的前 瞻 性 和 创 新 性 , 证 期 刊 的 保 思 想 性 和 理 论性 ; 合 行 业 发 展 的热 点 、 点 问 题 结 焦
肩负着继承 、 传播和应用科技知识 的重任 。知识 的
生产 、 传播 和 应 用必 须 通过 传 播媒 介 和 载体 才 能实 现 。科 技 期 刊 是 广 大 科 研 工 作 者 进 行 学术 交 流 和 学 术 争 鸣 的园地 , 将 科 技成 果 转化 为 生产 力 的 中 是 介 和 桥梁 , 在 知识 传 播 与应 用 上 具有 不 可替 代 的 它

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

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

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摘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和重要保证。

期刊编辑只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认知能力,才能保证科技期刊沿着正确的办刊方向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肩负着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双重任务的中国出版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科技期刊是我国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对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术创新,以及推广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工作经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传播知识、学术评价、学科建设等本位功能与价值之外,科技期刊的特有属性也使其逐渐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阵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科技期刊必须坚守国家意识形态阵地,坚定不移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科技思想宣传,期刊编辑部背负着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使命和责任。

《中亚信息》杂志作为报道中亚国家科技、经济信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既要有所坚守,又要有所创新发展。

一、科技期刊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关键和重要保证。

目前,科技期刊出版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的迅猛发展,大数据的商业价值正逐渐体现。

作为一种空前的技术改革,大数据目前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对各行业的组织决策和业务流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必然对科技期刊出版理念、经营模式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产生重大影响。

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因此,当前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存在以下隐患:(一)稿件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不够坚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体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利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很多媒体工作者都挖空心思来吸引大众眼球,一些媒体放弃了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弃坚持正确导向的一些工作方法。

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与技能分析

新媒体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与技能分析
界得到净化和保护[4]o 3.2新媒体编辑应该具备甄别新闻内容价值的
能力 新媒体节目内容形式以及发展方向都受到新媒体
编辑工作的影响,节目内容的题材、内容制作更是由 新媒体编辑工作决定,因此,新媒体编辑工作至关重 要。而这些因素将对新媒体行业能否具备强大的核心 竞争力以及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产生影响 ,所以新 媒体编辑应该具备甄别新闻内容价值的能力,并且在 工作中积极改变错误的工作认识 ,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 新媒体编辑需要对新闻内容的制作和加工过程有深刻 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在新闻信息内容中搜寻出能够 满足观众和新媒体节目内容需要以及社会需求的信 息。另外,新媒体编辑在筛选新闻信息内容的过程中 需要仔细评估新闻内容的价值,判断是否可以对社会 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这样, 才可以对信息内容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保证新媒体编 辑工作内容的高质量,为观众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新闻 信息,增加新闻节目的点击率和关注度,提高新媒体 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4创新创意素质 新媒体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选择素材、加工 编辑、排版输出等,因此,新媒体编辑人员在工作过 程中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创意 和想象,从而确保新媒体工作质量。因此,编辑人员 应该运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尽最大可能提高新闻内容
119
THE FRONT-LINE ► 一线
质量,展现出新闻媒体工作的价值。如果想要提高新 闻媒体内容的质量,那么就应该正确认识新媒体工 作,深入了解编辑工作的发展情况。在提升自身的专 业技术能力水平的前提下,满足党和观众的需要和要 求,改革创新新闻编辑模式,确保新媒体服务工作的 高质量叫
才智,2015(29):349. [8] 段文杰,李勇.新媒介下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研
究[J].魅力中国,2017(19):83. ⑼寇拴民.融媒体时代纸媒编辑职能的女亶

新时期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新时期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

新时期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作者:田甜来源:《新媒体研究》2019年第02期摘; 要;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前沿科技知识传播的载体。

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工作者科研成果的贡献和价值,而编辑工作则是科学成果走向社会、应用于实践的必要环节,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综合素养。

文章主要从职业素养、编辑责任、专业能力、学术能力、融合发展几方面分析新时期学术期刊编辑所应具备的素养。

关键词; 学术期刊;编辑素养;编辑责任;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 G2;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2-0116-02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主要取决于刊登出来的论文学术水平,而编辑工作者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工作贯穿于期刊的整个制作出版过程之中,编辑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对科技期刊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行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应致力于全面反映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不断扩大交流与传播,以立足行业科技前沿,助力科技发展为己任,面对出版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科技实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编辑作为刊物出版的关键组织者,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1)高尚的道德素养。

期刊出版物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编辑作为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者,其政治素质与政治意识,将直接影响刊物的价值取向。

学术期刊编辑要紧跟时代脚步,选择能反映时代特色、引领时代发展的学术作品。

编辑应注重科研成果,而非作者背景;应注重文章的价值,而非作者的身份。

要自觉执行著作权法,努力维护作者的权益。

审理稿件时,做到只看质量不问来源,只讲原则不徇私情,要对刊物负责、对学术负责。

对待人情稿件,应坚持把稿件质量和学术观点摆在首位,并送交行业专家进行匿名评审,从专业角度指明其缺点和不足,做到“稿件面前、人人平等”。

2)强烈的责任意识。

科技期刊如何落实“三审三校”制

科技期刊如何落实“三审三校”制

科技期刊如何落实“三审三校”制国家新闻出版署今年5月印发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其中第九条明确写道:“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应当落实‘三审三校’等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保证出版质量。

”目前,我国每年出版期刊上万种,其中,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占到了近一半。

由于历史的原因,科技期刊大多是由学会或者高校主办,具体的编辑工作则由其下属的小型编辑部来完成。

因受到经费、人员编制等条件的限制,这些编辑部大部分都由2—3人组成,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

因此,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因地制宜,制定了适合自己的“三审三校”制度,以保证期刊的整体质量。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部都按照国际惯例,将“同行评议”作为“三审”中的一级审次,在保证审稿科学性、公正性的同时,还弥补了编辑部因为人员限制造成的不足。

除“同行评议”外,责任编辑初审和主编终审是科技期刊编辑部普遍采用的另外两级审次。

尽管不同的编辑部会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的审稿流程和方式,如聘请一线的科技人员作为责任编辑,或聘请学科主编进行稿件终审等,但总体来看,期刊稿件的三级审理是完全能够得到保证的。

此外,由于无法聘用专职的校对人员,我国很多科技期刊编辑部采用了“编校合一”的模式,即由编辑兼做校对工作。

这一做法一方面是由于经费或人员编制所限无法聘用专职校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技期刊对于校对人员科学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很难找到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兼职校对人员。

据笔者所知,现在采用最多的方式是不同稿件的责任编辑互校两个校次,再由主编审核。

也有编辑部有幸聘请到相关科技人员来帮助完成其中一个校次,再由责任编辑和主编来完成另外两个校次。

不论哪种方式,三个校次是可以基本保证的,只不过不全是专职校对人员在校对。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优化主编人才培育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优化主编人才培育机制

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14],标志着湖南在全国率先启动科技期刊建设工程。

2020年12月陕西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陕西省科技期刊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5]及《科技三秦卓越科技期刊发展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16],按不同类别期刊提出科技期刊建设标准,制定精准建设方案。

中央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的落实落地将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外部环境。

这些推动国家顶层设计落地的实施项目,提升的着力点在每一个科技期刊,主要的责任担当就在主编。

主编作为科技期刊灵魂的工程师,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应义不容辞担起期刊振兴、走向国际的历史重任,主编的职能发挥对科技期刊的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

因此,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主编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1)掌舵定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催人奋进,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和顶层设计已经基本成形,已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

主编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按照党和国家制定的科技期刊行动纲领和改革发展路线图,吸收国际一流同行的经验,避免办刊因“唯评价”迷失方向而偏离了促进科技发展的初心,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朝世界一流强刊出发。

(2)守关强刊。

稿件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主编要“把好质量关,争取话语权”,紧贴社会需求、行业痛点,刊登重大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的首发原创论文,把握该学科内最新且权威的前瞻性研究动态,引领学科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同时,遵守国际评议规范,做到严格公正的同行评议,杜绝“人情稿”“利益稿”“关系稿”,严格守关,发表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提升公信力和认可度。

(3)作“领头雁”。

中国一流科技期刊定位于国际化,主编应认真借鉴国际知名期刊的办刊理念和经验,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领头雁”。

主编作为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有较强的联络能力和个人号召力,能够带领和引导编委会和编辑部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发挥好主编的“头雁效应”,就能在期刊顶层设计上形成思想引领、战略思维、发展目标、资源聚合的态势,使编委会、编辑部、专家学者步调合谐,一致向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素质
摘要:学术期刊是各学科领域研讨交流的导航站,其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学术环境是促进学术规范共识的形成的重要保证,而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素质对学术期刊的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编辑应具备宏观的视野、相当广度的知识水平及认同科学精神的能力,树立公正、公平、批判、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科学精神素质
出版界对编辑的素质已多有论述,如“四素质说”[1]、“多素质说”[2]等,但对科学素质的关注不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期刊作为定期出版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载体,对专职编辑科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除了需要掌握具体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对基本科学问题进行判断,与科学家交流,拓展与学术团体多方面交往的同时,还要在科学家群体中推广和宣传期刊,把期刊的优秀稿件、重要研究成果尽可能地介绍给科学界,以引起更多关注并提高期刊影响力。

1 期刊编辑应建立的科学精神
目前,学术研究存在抄袭严重、文章粗糙、重复率高、引用率低及创新性不高等问题。

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需凭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评判、鉴定和发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维护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公正性、纯洁性及严肃性。

期刊编辑活动中充满着崇尚道德、追
求真理的灵魂,蕴含着追求科学的科学精神。

1.1 公正的精神
任何的科学研究结果和发现,要想实现其社会价值,获得社会认可,都需发表出刊,其作为一种个体化的精神结晶,需经编辑辨认、选择和传播才能高倍率地体现其潜在价值。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在《物理学学报》中出版后才使“相对论”的潜在价值高倍放大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鲁迅认为“办刊物应多量吸收新作家,范围要放大,不可老驮在几个人身上,否则要拖死的”[3],因此期刊编辑评审研究成果应持客观、公正的科学精神,做到文稿质量第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应以作者及其单位的知名度决定文章质量的好坏,不应有门户之见,更不能歧视无名之徒,认真审阅稿件,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公平公正地决定稿件的取舍。

1.2批判的精神
即怀疑的精神,只有经过怀疑的知识才更具完美性和完整性。

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以开放的方式审视稿件,由于人类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和阶段性,理论需要不断的探讨和反复的验证才能成为权威的理论,只有自觉低进行反思、审视和批判知识,发现不足,提出问题,才能促进知识的进步,期刊编辑尤其应当持强烈的批判精神,处理正误并存、假说如林的学术结果。

1.3求实的精神
实事求是是科学的根本,毛泽东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研究就应求实的精神探索未知领域。

科技期刊出版文章就是为了真实地反应有实践依据的科研成果,促进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建设和科学的发展。

期刊编辑在处理众多稿件时,应以严谨严密、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辨别真伪、剔伪存真,追求真谛。

辨别文章的科学性,需要抽象和鉴别的理论思维分析文中使用的资料,郭沫若说:“鉴别材料是是判断研究成果真实性的基础阶段,因为错误的材料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4]。

编辑应深入了解研究使用的资料,研究的背景,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处理稿件。

1.4 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探索,科技期刊编辑在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均应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处理稿件,在促进文化累积和传播的同时,主动改造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时代新生文化的诞生。

2 编辑缺乏服务意识
学术质量是衡量科技期刊水平的主要标准,建设一支高科学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证。

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国情和体制下,科技期刊做为一种稀缺资源,导致一些编辑缺乏服务意识。

具体表现在:
2.1 利用工作之便窃取作者的学术成果
一篇论文中如果有三行关键性文字与已经发表的论著一模一样,而又未注明出处,即可视为抄袭;而剽窃则是指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的大段抄袭。

抄袭和剽窃是学术腐败的典型表现,很多高校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仅仅是编辑,更是研究者,因为职业的关系,每天审查大量的未发表论文,原创作者的一些观点、甚至数据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编辑自己的科研方向或结果,在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建设学术诚信的同时不自觉得“窃取”了未发表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化与作者之间的矛盾,因此,科技期刊编辑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其科学素质尤为重要,不能有任何特权思想和行为,否则影响的是整个期刊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健康稳步发展。

2.2 把编辑看做一种指挥权
编辑界一直存在四忌”的说法,即一忌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二忌修改作者的文字风格,三忌使用校对符号改稿,四忌用黑墨水涂抹原稿[3]。

科技期刊的文章学术性、专业性都很强,在达到发表要求前需要修改的内容较多,如统计学、量和符号、图表、公式、参考文献部分等等,对于一些刚刚步入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来说,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不够熟练,责任编辑向作者提出修改要求后,经作者反复修改后尚达不到出版要求的情况较多见,这时编辑四忌便与实际工作产生了矛盾,是坚持发现问题、弥补缺陷还是让作者“文责自负”、将稿件交付出版部门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大量的出版任务下编辑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有一种指挥权,要求作者完全按照自己的要
求修改,有读者反映退修信中都能读到藐视的目光。

这种情况下科技期刊编辑应发扬“为人做嫁衣裳”的崇高职业目标、抱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客观、科学的妥善处理稿件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在获得读者群、作者群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期刊的良性循环和连续性发展。

2.3 选择作者指出的回避人做审稿人
让作者指出希望回避的审稿人,对科技期刊来说是一种进步,是尊重作者主权的表现,如果作者已经指出需要回避的审稿人,编辑仍要选择回避人做审稿人,美其名曰想“看看反面意见”,这是不道德的,因为作者选择回避的原因往往是其研究的领域或问题和审稿人的研究点存在重叠,即使审稿人可以事实事求、客观公正的评论稿件,但也有可能受自己现在研究的兴奋点左右,作出误判。

因此尊重作者、尊重作者的申请也是尊重科学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林琳.论科技编辑人文素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 147
[2]马腾.学刊编辑素质与学刊质量辩证关系简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5( 4) : 91-92
[3] 许广平.关于鲁迅的生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