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本》ppt课件

合集下载

秋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11 论民本(共37张PPT)

秋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11 论民本(共37张PPT)

知识梳理
加点字
粢.盛.
走圹.
鹯.也
载胥.及溺
数.罟.

三年之艾. 自怨自艾.

牲畜. 畜.养
读音 zī chéng kuàng zhān xū cù gǔ ài yì chù xù
加点字
洿.池
狗彘.
庠.序
孝悌.
饿莩.

不可胜.食 胜.利

君王. 王.天下
读音 wū zhì xiáng tì piǎo shēnɡ shènɡ wánɡ wànɡ
学以致用 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以“成熟”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50字以 内) 写作示例: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 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 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 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 突围》)
背景助读
相关知识
知识梳理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 的学说,被尊为“亚圣”。他提出以“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 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具有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 辩论是非。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文白对照
目标一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本内容 1.本文节录的孟子言论,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请用简明 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提示:第一部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第 二部分:主要谈“得民心”与“得天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孟子 与梁惠王的对话,论述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 2.“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突出了梁惠王的自矜,为引出下文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设 喻作铺垫。

论民本ppt1 通用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论民本ppt1 通用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第一部分: 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的民本思想。
文中意思是说,不论是诸侯还是社稷神灵,在百姓面前都不足 论起,即使贵为天子,也需得到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而 诸侯一旦危害社稷就要撤换他;若社稷之神不能保佑邻国,也要换 掉它。唯一不可变的是百姓,其他无论地位多么显贵,他的存现都 要以是否得民心,合民意为取舍标准。孟子这一思想极具平民意识, 它揭示了民众是立国根本的真理,充分肯定民众在社会生活、国家 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老子的名言“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三十九章),从哲理层面诠释了贵与贱、高与下的本末 关系。先秦哲人明确指出:“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 年》),“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吕氏春秋·用众》)。 正因为君由民立、国由民兴,所以孟子才有这“民贵君轻”的震古 铄今之论;荀子还曾将民与君形象地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思考:你同意孟子说“得民心者 得 天下”吗?
• 刘备得民心为什么不能得天下? •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得民心为什么都以失
败告终? • 朱棣篡位为什么得天下?
思考:你同意孟子说“得民心者 得 天下”吗?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但 在个别情况下,得民心的君主如果能力 不足、决策失误、用人不当,也会失掉 天下 。
民不加多 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 百步
梁惠王 其他王 否定梁惠王 的治国策略
(比 喻) 理想社会
齐读文章五、六节,从孟子的 高见看孟子的理想社会.
民不加多
五十步笑百步
(比 喻)
五十步 百步 梁惠王 其他王
否否定梁定惠王 的暴治国政策略
理想社会
不违农时……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不可胜食也

论民本学习课件PPT

论民本学习课件PPT

无,通“毋”,不要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无 . 无,通“毋”,不要 失其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鸡豚狗彘之畜,无 . 颁,通“斑”,花白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颁 . 涂,通“途”,道路 有饿莩而不知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涂 .
三、一词多义
四、词类活用 ①今之欲王 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敲起鼓 ②填然鼓 之 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种植 ③树 之以桑 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作动词,穿上 ④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_________________ .
走圹 nɡ) .(kuà 驱爵 ) .(què 庠 nɡ) .序 (xiá
王好 战(hà o) . 衣 ) 鸡豚 n) .帛 (yì .(tú 弃甲曳 兵(yè ) . 洿 池(wū) 孝悌 (tì ) . .
二、通假字 者 ①为丛驱爵 .
爵,通“雀”,鸟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文学常识 1.走进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 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幼年丧父, 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 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曾三迁其家,最后与 一所学堂为邻,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 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晚年时孟子回到故 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⑦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____________

《论民本》ppt课件2

《论民本》ppt课件2

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论 民 本
孟 子
பைடு நூலகம்年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 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 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 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 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 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 格 的 管 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家以后 , 便 十 分 认 真 读 书 , 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 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 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 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孟 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 成材。
探究 拓展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 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 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 第二,批判性。孟子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 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 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 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 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 可见,孟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 个非常进步的政治家,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 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论民本》课件

《论民本》课件

六、特殊句式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_判__断__句_
②此之谓也 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判__断__句__
④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_断__句___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句 ____________
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
⑦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
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门有弟子三千,有贤人七十二 位,但是在思想上,他们与孔子的关系, 都不能与孟子相比。孟子晚于孔子大约 一百年,他继承与发扬了孔子思想,对 儒家思想的发展贡献巨大。所以,虽然 他不是孔子的弟子,却被后人尊为“亚 圣”。
_百__姓__归__顺__
五、古今异义 ①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古义:祭__祀__用__的__牲__畜____。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②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古__代__国___君__称__自__己__的__谦__词__。
今义: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③请.以战喻 古义:请__允__许__我__。 今义: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 导”让对方做指导。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_可__”_是__“_可__以__”_,__“_以__”_是__“_凭__借__”___________。
[文脉·探究]
从第二部分的选文看,孟子是如何论证“得 民心”和“有天下”的关系的?
【提示】 孟子认为君王要施仁政,才能吸 引天下百姓的心。他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指出, 那些不修仁政的暴君,就像为渊驱鱼、为丛 驱爵(雀)一样为有道的明君驱赶百姓。以此 提醒国君要“志于仁”。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 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是深远的,

论民本精选教学PPT课件

论民本精选教学PPT课件
幸福、甜蜜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悲 伤、失 落就度 日如年 ;在感 情的世 界,你 变的多 变,变 得敏感 。但是 不论怎 么改变 ,那份 美好的 恋情, 我们却 饮鸩止 渴。 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感动于心 的爱情 小故事 吧!也 许那份 真情就 隐与其 中。 ——题记
1、16岁,她向他表白,他拒绝了,毕 业后各 奔东西 。他们 经历了 不同的 爱情。 26岁时 ,人群 中,他 向她求 婚。她 问他, 当初你 为什么 不答应 。他说 ,我想 成为你 的归宿 而不是 初恋。 现在我 们才懂 得什么 是爱情 。 2、婚礼上,“新郎,你有什么话对新 娘说吗 ?”主 婚人问 。“首 先,我 要感谢 你的爸 妈,生 了一个 如此完 美的女 儿并把 你交付 于我。 然后, 我要感 谢你的 前男友 ,如果 不是他 ,我又 怎么遇 见你。 最后, 我要感 谢你, 我亲爱 的新娘 ,谢谢 你给了 我陪伴 你一生 的机会 。”他 似乎是 毫不 犹豫的 说。
四、语言运用 14.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给孟子写一段颁奖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积累 1.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为丛驱爵者 B.涂有饿莩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解析】选D。A.“爵”通“雀”;B.“涂”通“途”, “莩”通“殍”;C.“颁”通“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名 轲 ,字子舆 战国 时期邹国人,儒 家学派代表人,后人 把他与孔子合称 孔孟 并尊称他为 亚圣 ,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 著作。
• • •
第一部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 想的集中体现。它的意思是说,不论是诸侯还是 社稷神灵,在百姓面前都不足论起,即使贵为天 子,也需得到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而 诸侯一旦危害社稷就要撤换他;若社稷之神不能 保佑邻国,也要换掉它。唯一不可变的是百姓, 其他无论地位多么显贵,他的存现都要以是否得 民心,合民意为取舍标准。孟子这一思想极具平 民意识,它揭示了民众是立国根本的真理,充分 肯定民众在社会生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 用。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仁 政
王道 之始
王道 之成
不违农时(农) 不 可 保护鱼类(渔) 胜 食
不可胜用 按时砍伐(林) 鼓励养蚕(纺) 繁兴六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
初步 措施
保 民
根本 措施
教 民
• •
本文的特点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 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探究 拓展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 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 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 第二,批判性。孟子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 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 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 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 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 可见,孟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 个非常进步的政治家,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 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论 民 本
孟 子
童年
孟 子 名 轲 , 邹 人( 今 山 东 邹 县 ), 三 岁 时 父 亲 逝 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 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 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 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 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 格 的 管 教, 据 说 他 自 从 搬 家以后 , 便 十 分 认 真 读 书 , 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 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 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 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 布 般 , 变 成 一 团 废 物。 孟 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 成材。

孟子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始终是被剥削、 被压迫的对象,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这是因为中国古 代的民本思想只是产生了重民、贵民的思想萌芽,并没有 真正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也没有在政治统治中 得到体现。其理想目标是使统治者成为“民父母”,把君 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转化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 系。 • 同时,孟子毕竟是封建士大夫,他的学说客观上对 百姓有利,但其出发点仍是为了巩固君王的政权。对他的 一些学说应一分为二地看,比如孟子认为,百姓与士人不 同,士人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常之心;而一般百姓则是无恒 产便无恒心。这其中虽有唯物的一面,但歧视百姓的一面 也是很明显的。
作业
• 导学案及课后练习
• • • • • • • • • • • • •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 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 序》 径直、直接
• •
第二部分: 主要谈“得民心”与“有天下” 间的关系。孟子认为君王要施仁政, 才能吸引天下百姓的心。他用两个形 象的比喻指出,那些不修仁政的暴君, 就像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雀)一样 为有道的明君驱赶来百姓。以此提醒 国君要“志于人”。
• • • •
第三部分
首先,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 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 •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 “谨庠序”的主张。 •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 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 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 责任。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 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 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 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 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 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 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 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 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 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 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找出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句子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
成年与晚年
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 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 治国之道。 可 惜 邹、 鲁 这 样 的 小 国 , 很 难 实 施 孟 子 “ 仁 政 ” 的 抱 负 。 他 决 定 带 着学 生 到 东 方 大国齐国去。 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 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 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 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 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 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 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 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 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 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 书 建 立 学 说。
青少年
被 想 决 孔 深 是 思 学 孔 来 是 子 孟 子 长 大 后 , 孔 子 的 儒 家 思 所 吸 引 , 于 是 定 离 开 邹 国 到 子 的 家 乡 鲁 国 造 , 其 老 师 正 孔 子 的 孙 子 子 的 徒 弟 。 通 过 习 , 孟 子 认 为 子 是 有 人 类 以 最 伟 大 的人,于 他 立 志 发 展 孔 的 思 想。
• 5.胜 •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 • • • • • • • • • • • • •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 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孟子的仁政思想
1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邦国的主权在民:应由百姓决定立谁为君
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4 政事以民为归宿 5 用人以民意为准:选拔、杀掉某些人,应以国人的意见 为出发点,不能只听大臣、大夫之言 6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不扰民、与民同乐 7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8 反对不义的战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