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的规划52页PPT

合集下载

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乾隆年间属二十八都浒茂保。民国28年12月属龙溪县第
六区乐群乡仁和保。民国36年属浒茂乡仁和保。1950年
与巽玉、会魁、合兴和金定合并为龙溪县第四区金定乡。
1956年为龙溪县平宁区金定乡。1958年撤区并乡属城内
乡,9月属海鹰公社金定耕作区。1959年3月属紫泥公社
金定大队。1961年从金定大队拆出成立仁和大队。1969
• 政区沿革

金定村始创于清乾隆初年间,属龙溪县二十八都浒茂保。
民国28年12月属第六区乐群乡金定前、金定后两保。民国
36年属浒茂乡金定保。新中国成立初为第四区金定乡。
1955年属城内区。1956年3月属平宁区金定乡。1958年属海
鹰公社。1959年3月属紫泥公社金定大队,辖有金定、仁和、
合兴、会魁、巽玉自然村。1962年与巽玉、仁和、合兴、会
紫泥镇辖紫泥、下楼、溪乾、世甲、锦田、南书、西 良、安山、城内、溪洲、溪霞、新洋、仁和、金定、 巽玉等15个行政村及1个镇办农场;全镇有耕地3.3万 亩,水面5.38万亩,滩涂2.8万亩。
人口 方言
5.8万人 闽南语
下辖地区
紫泥村、溪墘村、下楼村等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政府驻地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代码
• 气候
• 紫泥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 温度适宜,终年无霜,一年多熟。年平均气 温21~21.5,降雨量1350~1370毫米。主要 自然灾害为台风和大潮,台风年平均3.5次, 每年6~10月为台风季节,雨量集中在雨季 和台风季节。
PPT课件
7
各村调研分析
• 金定村
• 金定村地处九龙江下游北港南岸,浒茂岛末端。东邻紫泥军 垦农场,西接仁和村,南与巽玉村毗邻,北靠九龙江北港。 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总户数280户人口4800人。其中岸 头340户1293人,顶寮270户1024人,下寮350户1315人, 新寮320户1168人。

漳州海滨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漳州海滨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漳州海滨新城规划方案简介漳州海滨新城是福建省漳州市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城市发展计划,为满足市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一个城市规划方案。

海滨新城最初的规划面积为16.5平方公里,其中约3.5平方公里为南澳湾保护区,不能用于城市开发,因此实际开发面积为13平方公里。

规划中,海滨新城将成为一个以休闲、旅游为主,兼顾商务、住宅、文化、教育、生态的多功能城市。

规划方案城市规划漳州市政府将海滨新城规划为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商务贸易、文化艺术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将实行“两主体、四区域、六中心、九层次”的布局结构:•两主体:南端主体区为城市繁华商务区,北端主体区为宜居宜游生态区。

•四区域:即南澳湾区、科技创新区、区中心商务区、综合生态保护区。

•六中心:包括城市中央商务区、青少年科技与文化活动中心、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地铁交通枢纽中心、创意产业园区、国际航运中心。

•九层次:即城市门户、城市中心、城市繁华商务区、科技创新区、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宜居宜游生态区、国际航运中心、南澳湾海岸生态保护区、城市绿廊与生态廊带。

交通规划海滨新城交通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通规划的基本策略是规划全市快速路网,并实施城市快速路网、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

具体规划如下:•快速路网:主城快速路网与连接城市主要节点的枝干干道网构成了包容性的新型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共设主干道6条,枝干道32条,总长297.7公里。

•轨道交通:海滨新城将建设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其中1号线从南澳湾出发,贯穿城市中心,向北延伸至科技创新区;2号线贯穿城市中心,从西部新城延伸至南澳湾。

•公交系统:规划建设完善的公交系统,涉及18个公交区域枢纽,建设便利快捷、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分享单车等短途出行方式。

园林景观海滨新城在规划中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绿化面积不低于30%,公园绿地达到35公顷,并要求各景观节点均有标识系统。

漳州总体规划刚要精编版

漳州总体规划刚要精编版

漳州总体规划刚要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台海网7月1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沈华铃)昨天,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审查会召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汇报了规划方案。

据了解,新一轮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编制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承担,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去年1月完成规划方案,去年6月完成规划纲要初稿,预计近期将完成规划成果报批。

此前,漳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按照“主动对接、深度融合、环湾延伸、同城发展”的要求和从滨江城市到滨海城市的发展趋势,来完善城市空间布局;要突出漳州的个性,突显对台、邻厦、滨江、滨海、生态、历史文化等方面特色。

▲都市区空间结构示意图市域城镇结构?两区、两群、两带根据规划纲要,漳州城市目标定位为:“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千园绽秀的田园都市、万径流彩的生态之城”,城市性质为:“海峡两岸合作引领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田园都市”,城市职能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的旅游服务基地、临港产业的新兴基地、漳州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战略为:“漳厦一体、文化对台、区划调整、拥江达海、交通通达、生态宜居”。

规划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两区、两群、两带”,两区即东南部的滨海城镇发展区、西北部内陆生态经济区;两群即中心城市城镇主群、泛东山湾城镇主群;两带即厦漳龙一体化发展带和滨海人口产业成长带。

在市域交通方面,提出的目标是中心城市到市域内的主要城镇要一个小时内可达,市域内的主要城镇要半小时内上高速,市域内的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要一个小时内到主要港口。

在市域旅游开发方面,提出“一心、三核、五区、多点”的发展结构。

一心即中心城区,是旅游中心;三核即土楼、东山国际休闲岛、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五区即不同的旅游特色,即都市文化、宗族文化、祖根文化、闽南文化、山水文化;多点是指加快旅游发展和周边合作。

龙海现状分析PPT

龙海现状分析PPT
娱乐设施
龙海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娱乐设施,包括电影院、 KTV、健身房等,满足了群众的多样化娱乐需求。
3
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龙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企业和品牌。
04
生态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状况
地理位置
龙海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南与漳州市区接壤, 北临厦门湾。
社会治理创新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 强社区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保护展望
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能源结 构优化,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 性循环。
生态修复与治理
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 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服务业创新发展
03
龙海市积极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03
社会现状分析
教育状况
教育资源
龙海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方 面都有一定的保障。
教育政策
近年来,龙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例如,实施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推行素质教育等。
医疗政策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龙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政策,如加强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医保制度等。
03
医疗需求与供给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龙海地区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然
而,医疗供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
均衡等。

城市规划作业_漳州市城市总体规1

城市规划作业_漳州市城市总体规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都市区 一中心、六组团

规划区的空间结构为漳州市 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中心、 六组团”。不过,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还提出了一个远 景构想,即“两轴三带、双城 多片”,两轴即厦门湾北岸发 展轴和厦门湾南岸发展轴,三 带即滨海发展带、北溪发展带 和西溪发展带,双城即中心城 区和滨海新城。
中心城区 一主两辅、一轴两带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根据漳州市委、市政府要求 ,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按照 “主动对接、深度融合、环湾延 伸、同城发展”的要求和从滨江 城市到滨海城市的发展趋势,来 完善城市空间布局;要突出漳州 的个性,突显对台、邻厦、滨江 、滨海、生态、历史文化等方面 特色。
市域城镇结构 两区、两群、两带
规划的市域城镇体系空 间结构为“两区、两群、两 带”,两区即东南部的滨海 城镇发展区、西北部内陆生 态经济区;两群即中心城市 城镇主群、泛东山湾城镇主 群;两带即厦漳龙一体化发 展带和滨海人口产业成长带。
在市域交通方面,提出的目标是中心 城市到市域内的主要城镇要一个小时内 可达,市域内的主要城镇要半小时内上 高速,市域内的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要 一个小时内到主要港口。 在市域旅游开发方面,提出“一心、 三核、五区、多点”的发展结构。一心 即中心城区,是旅游中心;三核即土楼 、东山国际休闲岛、滨海火山地质公园 ;五区即不同的旅游特色,即都市文化 、宗族文化、祖根文化、闽南文化、山 水文化;多点是指加快旅游发展和周边 合作。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漳州市城市远景用地规划图
城市规模

漳州市近期(2005年)人均 城市用地指标采用90M2,中期 (2010年)人均城市用地指标 为95.5 M2,远期(2020年) 人均城市用地指标为96.7 M2, 根据漳州市人口规模预测,漳州 市2005年为36万人;2010年 为40万人,2020年为60万人, 则漳州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2005年:32.4平方公里; 2010年:38.3平方公里; 2020年:58平方公里。

龙海市角美镇总体规划(2010-2030)(草案)公示文本

龙海市角美镇总体规划(2010-2030)(草案)公示文本

附件1:《龙海市角美镇总体规划(2010-2030)》(草案)公示文本一、概况1、项目名称《龙海市角美镇总体规划(2010-2030)》;2、规划编制单位及资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设计资质为规划甲级;3、规划范围角美镇行政辖区:规划范围160.71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区、角美开发区、凤山工业集中区、文圃工业集中区;角美中心城区:规划范围29.1平方公里,西起角泰路,东至角海路,北自旧324国道,南滨江大道,涵盖6个街道和12个村。

4、规划期限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2030年以后为规划远景。

二、镇域镇村体系规划1、城镇发展目标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发展汽车电子、金属制品、光电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并以此为依托,重点发展商贸、商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将角美打造成:“工业重镇、商贸强镇、休闲名镇”。

2、发展策略用地发展策略:总体策略是“北保护、南开发”。

切实保护农业用地,严格控制土地投放量,促使镇域土地利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本次规划以现有沈海高速为界,北边以保护为前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用地,适当发展生态型、观光性的绿色农业及闽台农业合作园等,提升农业产业价值。

南边以城镇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为主体。

交通发展策略:重点对接、完善区域、厦漳综合交通体系,为加快厦漳城市一体化进程作出贡献;理顺交通干道网络,对各主要道路尽快分级;加快建设各项交通配套设施,包括高铁客运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公交枢纽站等;加快区域性快速路建设,缓解国道、主干道交通压力。

经济发展策略:单一的延续以往发展产业发展的方式,不仅会受到资源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会面临环境恶化、产业发展空间等问题。

如果不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不利于角美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规划认为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发展特色农业。

由传统低效的种养业向开放型、高效型、观赏休闲型农业过渡,由此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二是优化现有的工业产业,推动产业链发展,壮大主导工业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调整二产与三产的比例,优化产业结构,尽快让第三产业成为角美经济新的增长点。

龙海现状分析ppt课件

龙海现状分析ppt课件

南太武山 福兴寺
隆教湾
镇海卫古城 角灯塔+旗尾山
牛头山古火山
5
5
发展现状:2010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7348万元, 比增28.6%,其中:工业总产值23958万元,比增52.9%,农 业总产值13390万元。
• 大型项目:
1.后石电厂。 2.隆教湾的中海油龙海隆教LNG:无污染、科技含量高、 含税高的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4.5亿元。 3. 龙海白塘湾国际旅游度假城:预计年接待游客300万人 次 4.高端旅游复合地产项目——世茂·健康谷:投资200亿元, 含医疗旅游、商务旅游度假、生态养生社区。 5.度假区高端综合项目——“首钢·隆教湾”:2013年12 月份开工,48ha,位于关头村,投资28亿元。 6.龙海国际健康养老城项目:投资32亿元。 7.毅宏游艇工业项目:占地275亩,总投资2亿多元,将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游艇工业城。
海门岛 田头、霞威工业聚集区
云盖山风景区 霞兴、霞圳工业聚集区
美山郑氏古宅院
4
4
隆教镇
• 资源条件:
1.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以花岗岩、高岭土和石英 沙储量为最多,是发展建材等建筑行业的理想之地。
2.旅游资源:隆教湾、国家地质公园——形成于2200万 年前牛头山海底古火山口、南太武山、兵戎故垒——镇海卫 古城、华东第一灯塔、福兴寺、旗尾山。
• 文化基因:
1.畲族乡的风土人情:服装:女性的“凤凰装”,和男 子的青色或蓝色的大襟布衫。风俗习惯:立夏,要蒸年糕, 并在糕面上印五个手指印,祈祷平安吉祥;正月十八抛新婚、 吃酒令、神跳火,八月中秋浮针、卜卦、偷听话、拜东施娘, 抢孤棚等活动。美食:火山地瓜。
2.深厚建筑文化 3.华侨文化

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金定村始创于清乾隆初年间,属龙溪县二十八都浒茂保 。民国28年12月属第六区乐群乡金定前、金定后两保。民国 36年属浒茂乡金定保。新中国成立初为第四区金定乡。 1955年属城内区。1956年3月属平宁区金定乡。1958年属海 鹰公社。1959年3月属紫泥公社金定大队,辖有金定、仁和 、合兴、会魁、巽玉自然村。1962年与巽玉、仁和、合兴、 会魁分离,独立成为一个大队。1984年为紫泥乡金定村。 1992年为紫泥镇金定村,分为新寮、下寮、顶寮、岸头四个 角落,有16个村民小组。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建设
• 全村以农业为主,渔业及其它业为辅。耕地 面积1209亩,原主要种植水稻、甘蔗,1992 年实行双田制(口粮田、责任田)后,逐步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0年进行坪南围农业 结构调整后,拓展五坪围、万石围、沛芝围 ,主要改为种植、养殖,有莲藕、水稻、香 蕉、鱼虾池等。村股份企业有1家机砖厂、7 家水产育苗场、5家水产加工场,常年搞建 筑13队,季节性下海捕文昌鱼船只200艘。 经营本地河沙2场,种植蘑菇5万平方米,全
气候条 件
火车站
车牌代 码
350681 110
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漳州站 闽E 16个
地图位置
卫星地图位置
建制沿革
紫泥镇宋属龙溪县永宁乡海洋上里。 清属龙溪县二十八都。据清乾隆《龙溪县志》载,紫泥“昔称三洲 ,乌礁、紫泥、许茂也,按紫泥与乌礁相连,昔日犹隔一小港,今 则合而为一矣。” 解放后原称龙海县海鹰人民公社,1958年更名紫泥人民公社,1984 年改为乡,1992年改为镇。
各村调研分析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建设
金定村以农业为主,全村有3000多亩耕地,以养鸭业辅之。1998年后,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全村3000多亩水田及河塘均改为鱼塘养鱼、 养虾、养鸭并举。现有鱼塘3000亩,每年产鱼虾300万斤;养鸭100万头, 每年总产值为8000万元;外出做工600人;村里两座机砖厂,每年创下产值 850万元。锦财食品公司每年加工金定鸭咸蛋、双黄蛋200万粒,主要销往日 本,年创产值150万元。村内建有金定农贸市场,村民在村内开食杂店30家, 杂修店11家,饮食店5家,理发店6家。200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6亿元,村 民人均纯收入4105元。

漳州 龙海

漳州  龙海

瑞竹岩,位于龙海榜山镇,为五代高僧楚熙所辟。庙左石室内有石禅床,传 系五代高僧楚熙入定处。岩上原有寺庙四座,后大部坍塌,20世纪90年代按
原址重建,经多次扩建,现今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岩上有摩崖石刻十
多处,另有石榜、舍利塔等珍贵历史文物。抗日战争时期近代名僧、艺术大 师李叔同(弘一法师)曾居于此并撰书寺志。瑞竹岩寺依山傍水,东邻福建 四大古石桥之一的江东(虎渡)古石桥,西接漳东雄关万松关,面临九龙江西北 两溪合流处,位于漳厦、漳龙高速公路交汇之地,交通便利(新修公路可直 达寺前),气势磅礴,景致峻秀,草木四季常青,全年皆可旅游。
色餐厅、温情酒吧等娱乐休闲项目, 是娱乐休闲、旅游度假、会务交流 的理想圣地。
云盖寺,位于龙海市浮宫镇田头村,始建于宋朝,是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 年重建庙宇,创办云盖山佛光文化事业,有佛光文化城、法华院、云盖山旅游风景 区等。云盖寺庙宇分为中、左、右三殿,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释迦摩 尼佛。寺后高山群立,奇石巍然,树木青翠。其南面有座白云水库;西北侧山上有
八景。
南太武山,位于港尾镇东南 十余公里处,与“姐妹山” 金门北太武山隔海相望,山 上有古刹“福兴寺”,古时 曾是军事要地。山峰拔自海 面,独傲群山,古迹荟萃, 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 胜地,是登山、攀岩、滑翔 等运动之佳境。南太武山又 地生公园
是一座天然中草药库,其中
名贵的“太武香菇”驰名海 内外。
休闲、户外活动于一体,是充满异国风情的观光旅游圣地。

紫云公园,位于市区石码镇南郊,
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寺庙人文景 观为特点,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 以休闲、健身、观景、娱乐为主要 功能的综合性公园。紫云公园山体 绵延起伏,层峦叠嶂。其山形独特, 峰峰不同,谷谷相接,是城市极佳 的背景与屏障。山中林木茂盛,植

某地产价值评析及规划建议报告(PPT41张)

某地产价值评析及规划建议报告(PPT41张)
9
Contents 目 录
区域开发价值研判
区域市场情况分析 本案地块属性分析 本案地块规划建议 本案地块整体定位
10
区域市场整体供求分析
2011年新港城片区(招商局、南太武滨海新城)商品房总供应量为31万㎡,总成 交量为17.5万㎡,呈供大于求状态。
主要是招商卡达凯斯 成交,拉高价格
11
区域市场潜在开发分析
客群来源
主要为厦门、漳州、龙岩客户 部分开发区、省外客户 主要为厦门、三明、晋江客户 主要为厦门、龙岩客户, 部分为三明、南平、漳州(龙海)客户 主要为厦门、龙岩、三明、温州客户 部分为开发区客户
置业目的
大部分以投资为主 投资和自住各占50% 基本为投资兼自住
职业特征
外地投资投机客 厦大教师 外地投资投机客 外地 投资投机客 外地投资投机客 开发区居民、企业中高层、泛公务员
漳州新港城
本案
3
漳州新港城的城市功能定位
漳州新港城是:漳州市重要的临港产业发展地区,现代生产服务业为主的宜居 滨海新城。
招银港区
漳州新港城范围
招商局 漳州开发区
漳州新港城发展规划 区域 范围 发展 定位 招商局漳州开发区 港尾镇(南太武滨海新城) 承担临港产业发展以及高端服务业发展职 能,是漳州市重要的临港产业发展地区, 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为主的宜居滨海新城。 近期(2010-2015年):进一步发展招银港 区及其临港产业,加快南太武滨海新城、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漳州开发区四区和双 鱼岛建设,支撑城市经济、产业发展; 中期(2016-2020年):全面开发后石港区; 远期(2021-2030年):依托港口及临港产 业发展,拓展漳州新港城。
0.58
2.33 3.19 0.52 1.88 3.80

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漳州市龙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水田2140亩,鱼塘100亩。2000年以前以种植水稻
为主,2000年以后综合开发,70%水田改为养殖对
虾。在本村开店有30家,做流动生意10家;新办机
砖厂2家,肉制品厂2家,从事运输有汽车、农用车
30部,水上机砖运输船10只;种植蘑菇15万平方米
,养金定鸭10万只,劳动力转移400多人,劳务输出
国外有10人。200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7900万元,其
中农业总产值为1200万元,工业总产值为2400万元
,村民年人均收入4000元。

全村普及电力供应,电视普及率达90%,电话普
新洋村,位于紫泥镇浒茂岛 中部。东与仁和村接壤,西邻
溪洲村,西南部毗邻溪霞村,
南邻九龙江中港,北邻平方公里, 有1440户5360人,其中新洋 500户1920人,吉贝220户840 人,草洪380户1300人,金峨 头200户780人,关武刀140户 520人。
围、沛芝围,主要改为种植、养殖,有莲
藕、水稻、香蕉、鱼虾池等。村股份企业 有1家机砖厂、7家水产育苗场、5家水产加 工场,常年搞建筑13队,季节性下海捕文 昌鱼船只200艘。经营本地河沙2场,种植
仁和村位于九龙江北港出海口处
,浒茂岛东部。东邻金定村,西北
邻新洋村的草洪社与金峨社,南邻
九龙江、巽玉村及甘文业开发区。 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共 有830户,3379人,其中仁和社 410户1671人,会魁社250户 1050人,合兴社170户659人。 政区沿革
头四个角落,有16个村民小组。
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建设
金定村以农业为主,全村有3000多亩耕地,以养鸭业 辅之。1998年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实施,全村 3000多亩水田及河塘均改为鱼塘养鱼、养虾、养鸭并举。 现有鱼塘3000亩,每年产鱼虾300万斤;养鸭100万头, 每年总产值为8000万元;外出做工600人;村里两座机砖 厂,每年创下产值850万元。锦财食品公司每年加工金定 鸭咸蛋、双黄蛋200万粒,主要销往日本,年创产值150万 元。村内建有金定农贸市场,村民在村内开食杂店30家, 杂修店11家,饮食店5家,理发店6家。2005年全村社会总 产值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105元。

(企业管理战略)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企业管理战略)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序言海洋是蓝色国土,巨大资源宝库。

加快发展港口及海洋经济,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宝贵经验,是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现实需要,也是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漳州地处海峡西岸南部,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1.5倍,占福建的13.7%。

海岸线682公里,占福建的20.5%,有5个县(市)在沿海,是典型的海洋资源大市。

未来漳州要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潜力在海洋,后劲在海洋,希望也在海洋。

编制和实施《漳州市依港立市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发挥海洋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实施“依港立市”发展战略,建设港口大市和海洋经济强市,凸显漳州在海西的位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牵头各县(市、区)、有关开发区、市直涉海部门共同编制《规划》。

《规划》以市第九次党代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主要阐述规划期政府发展港口及海洋经济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方向,是规划期内我市港口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指导,是统筹港口及海洋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依港立市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漳州港口及海洋资源状况1、港口岸线和综合资源优越。

拥有厦门湾(南岸)、东山湾、诏安湾、浮头湾、佛昙湾等20多个天然港湾,其中厦门湾(南岸)和东山湾为深水港湾(全省深水港湾6个)。

规划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云霄、东山、诏安七个港区,近期规划码头岸线50.5公里,可建各类泊位254个,其中深水泊位138个(5-10万吨级35个,10-20万吨级10个,20万吨级以上13个),中小泊位116个,港区陆域总面积4357万平方米,可形成吞吐能力货运4亿吨,客运840万人次/210万辆。

特别是招银、古雷两个深水港区(古雷港为国际第19号停泊点)靠近国际主航道,港湾不淤且避风条件好,水深和锚地条件可满足建设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码头需要。

漳州龙海旅游概念性规划

漳州龙海旅游概念性规划

漳州龙海旅游概念性规划1.规划背景龙海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与厦门接壤,是漳州的东大门。

滔滔东去的九龙江水滋润着两岸1128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养育着八十多万勤劳勇敢的龙海人民。

龙海历史悠久,人文蔡荟萃,山青水秀,风光绮丽,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海滨邹鲁”、“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更是驰名中外的“凌波仙子”—水仙花的故乡。

同时,作为国家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海峡西岸对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之一,龙海连续蝉联闽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基本竞争力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百强。

天然优越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地灵人杰的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文明传承,迅猛发展的经济,使龙海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无疑是龙海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

龙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规划,因此,目前尚未形成较好的旅游效应。

2.旅游资源特色分析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天一总局、白礁慈济宫、林氏义庄、江东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镇海卫古城遗址、木棉碑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国家地质公园—2200万年前的古火山口,隆教湾海滨浴场、红树林湿地等自然景观,南太武高尔夫俱乐部、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紫云山城市公园等旅游设施配套,海门岛、双第农场、南太武山生态风光以及程溪、东泗、港尾温泉等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景区。

十大旅游景点: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白礁慈济祖宫,紫云公园,普照禅寺,镇海卫城,马崎连氏宗祠,江东桥,龙佳生态温泉山庄,南太武山,国家地质公园牛头山古火山口景区。

新增“海丝”之路:2012年漳州龙海“海丝”遗迹月港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

龙海市作为“海商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列入漳州市“海丝”重要史迹的就有12个,包括海商文化遗址、新发现的水下文化遗址及重要对外贸易商港码头等。

中国四大名卫“龙海镇海卫”,天南锁钥“南太武炮台”等,是今年漳州游新的主旋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