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古代史课件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 明朝时期

专制统治的措施
废行省 设三司
15省 府 州 县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军政
省
都指挥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
监察、司法
作为中央差遣的巡抚和总督
专制统治的措施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
专制统治的措施
军事制度
卫、所制度 一般5600人设一卫,长官为指挥使,下辖5千户所; 每千户1120人,长官为千户,下辖10百户所。 卫所制有唐府兵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色彩。
三、在西南地区
设立了乌斯藏和朵干两个都司,宗喀巴在西藏 创立格鲁派,他们戴黄帽,俗称黄教,它主张 严守戒律,禁止喇嘛娶妻生子,崇尚苦修,学 行并举,不与世俗争权,成祖时征宗喀巴,他 派弟子释迦也失赴京朝见,成祖封他为“大国 师”,其两大弟子被追称为一世达赖和一世班 禅。 明初在云贵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
专制统治的措施
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
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 阁票拟逐渐成为制度。 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 闻朝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 关白”的限制。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影响和左右 皇帝的决策。
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 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 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 权力广泛。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 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明太祖时,曾铸铁牌臵宫门内: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明代中期的危机与改革
七、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最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熊 三拔和德人汤若望 。 给当时腐朽没落的中国社会吹进了新鲜 的空气,使人耳目一新,他们努力介绍 传播西方文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 很大有作用,如利玛窦同徐光启合译了 欧里几得的《几何原本》,汤若望著有 《远镜说》等 。
北大课件—中国古代史之十

——《书史会要》 ——《书史会要》卷八
现在能见到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学 现在能见到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 者一般认为是女真大字。它以契丹、 者一般认为是女真大字。它以契丹、 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或取 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 其义,增减笔划,形成新的文字。 其义,增减笔划,形成新的文字。
一、金 一、金
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 帝寨”、“国相寨”、“太子庄”, 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建为上 京。… 京。…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 马杂遝,自前朝门直抵后朝门,尽 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 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
《大金国志》 大金国志》
一、金 一、金
1114年 1114年 金太祖起兵反辽 1118年 1118年 北宋使节访金 1125年 1125年 金擒辽天祚帝,辽亡 金初次攻宋
(朱熹与门徒的对话)
一、金 一、金
⑤世宗雍 (1161~89) 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 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 十年几致太平。… 十年几致太平。…议者以为有汉 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 太子允恭 ⑦卫王永济 (1208~13) 之盛也! 章宗… 章宗…政令修举,文治烂然, 金朝之盛极矣。然… 金朝之盛极矣。然…颇好浮侈, ⑧宣宗珣 (1213~23) ⑥章宗璟 (1189~1208) 崇建宫阙,外戚小人多预政,且 无志圣贤高躅,阴尚夷风,大臣 惟知奉承,不敢逆其所好,故上 下皆无维持长世之策,安乐一时, ⑨哀宗守绪 (1223~34) 此所以启大安、贞祐之弱也…… 此所以启大安、贞祐之弱也……
一、金 一、金
大
一 一 一 四 年 完 颜 阿 骨 打 在 此 誓 师 反 辽 乡 店 家 徐 市 原 松 林
完颜部
金 得 胜 陀 颂 碑
现在能见到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学 现在能见到的女真文字只有一种, 者一般认为是女真大字。它以契丹、 者一般认为是女真大字。它以契丹、 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或取 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 其义,增减笔划,形成新的文字。 其义,增减笔划,形成新的文字。
一、金 一、金
国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 帝寨”、“国相寨”、“太子庄”, 后升“皇帝寨”曰会宁府,建为上 京。… 京。…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 马杂遝,自前朝门直抵后朝门,尽 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 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禁制……
《大金国志》 大金国志》
一、金 一、金
1114年 1114年 金太祖起兵反辽 1118年 1118年 北宋使节访金 1125年 1125年 金擒辽天祚帝,辽亡 金初次攻宋
(朱熹与门徒的对话)
一、金 一、金
⑤世宗雍 (1161~89) 世宗天资仁厚,善于守成,又 躬自俭约以养育士庶,故大定三 十年几致太平。… 十年几致太平。…议者以为有汉 文、景风,此所以基明昌、承安 太子允恭 ⑦卫王永济 (1208~13) 之盛也! 章宗… 章宗…政令修举,文治烂然, 金朝之盛极矣。然… 金朝之盛极矣。然…颇好浮侈, ⑧宣宗珣 (1213~23) ⑥章宗璟 (1189~1208) 崇建宫阙,外戚小人多预政,且 无志圣贤高躅,阴尚夷风,大臣 惟知奉承,不敢逆其所好,故上 下皆无维持长世之策,安乐一时, ⑨哀宗守绪 (1223~34) 此所以启大安、贞祐之弱也…… 此所以启大安、贞祐之弱也……
一、金 一、金
大
一 一 一 四 年 完 颜 阿 骨 打 在 此 誓 师 反 辽 乡 店 家 徐 市 原 松 林
完颜部
金 得 胜 陀 颂 碑
北大课件—中国古代史之七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三子:太子承乾 魏王泰 晋王治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三子:
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 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 勣、褚遂良,谓曰:“ 勣、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 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 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 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 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 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 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立 晋王。”无忌曰:“ 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 议者,臣请斩之!” 议者,臣请斩之!”
《资治通鉴》卷181炀帝大业六年正月 资治通鉴》 181炀帝大业六年正月
一、隋朝的兴亡
炀帝… 炀帝…登基之初,即建洛邑, 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 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 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 百余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 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 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 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 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 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 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
翻阅一下《贞观政要》这部书,就可以突出地感觉到,贞观一朝二十余 年中,君臣之间几乎每天都在研究、探讨“治道”,甚至可以说他们举 办了一个常设的政治理论研究班…… 胡如雷《李世民传》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 若己有之。 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 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 取其所长。 取其所长。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 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 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 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 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 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 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 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 未尝黜责一人。 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 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北大 中国古代史 课件13

辽的崛起: 943年的形势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 (辽史· 营卫志) 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 (辽史· 太祖纪)
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 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 南京析津府=北京 东京辽阳府=辽宁辽阳 西京大同府=大同
辽疆域辽阔,但统治重心主要在东南部的辽河(潢水)流 域。对距离较远的鞑靼、女真诸部,控制并不十分牢固。
第十三章 两宋与辽、夏、 金、蒙的对峙
一 辽、西夏的统治及其与北宋 的关系 二 南宋与金朝、蒙古的对峙
一 辽、西夏的统治及 其与北宋的关系
辽朝统治概况 北宋与辽的关系 西夏建国及其与北宋的和战
阿尔泰语系诸民族
突厥语族
蒙古语族
通 古 斯 ——满 语 族
匈奴
铁勒
东胡
肃慎
突厥
回纥
鲜卑
契丹
室韦
靺鞨
维吾尔
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 发现时未经盗掘 陈国公主(图中上方):辽景宗孙女、圣宗侄女 驸马萧绍矩(图中下方):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 契丹贵族只有耶律、萧两大姓氏,形成两大通婚集团,为 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权所仅见。
金 面 具
陈 国 公 主 墓 葬 具
银 丝 护 身 网 络
六月己巳 七月癸未
西夏书事卷十二以韵分类的西夏文字典文海夏汉文对译词典番汉合时掌中珠3637黑水城遗址黑城哈剌浩特内蒙古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38敦煌西夏壁画西夏琉璃瓦当39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形成后的宋金蒙关系南宋的内政40宋金对峙时期的形势41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军第二次南下闰十一月东京失陷州任河北兵马大元帅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四月宗于应天府即位十月高宗逃至扬州北宋四京
李纲《御戎论》
中国古代史 讲义 北大

中国古代史讲义北大北大中国古代史讲义第一章:古代中国的起源与发展1.1 中国古代史的时期划分1.2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1.3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1.4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与变革1.5 秦汉时期的统一与繁荣第二章:中国古代帝国的崛起与辉煌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文化交融2.2 隋唐时期的统一与开放2.3 宋辽金元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文化成就2.4 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与社会变革第三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3.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3.2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与士人文化3.3 宗法制度与家族礼仪3.4 农耕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与变革第四章:古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成就4.1 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4.2 古代中国的哲学与思想4.3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发明4.4 古代中国的教育与科举制度第五章: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国际交往5.1 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外交手段5.2 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5.3 古代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贸易5.4 古代中国的民族融合与多元文化第六章:中国古代史的评价与启示6.1 中国古代史的特点与价值6.2 古代中国的伟大成就与局限性6.3 古代中国对现代中国的启示与借鉴结语: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
古代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与伟大的成就,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古代中国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与挑战,这些经验与教训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一章——商、西周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
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孟子 《逸周书· 世俘》载武王战果 (据顾颉刚校定本): 馘 177 779人
厥角稽首……
《孟子· 尽心下》 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 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浦 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 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 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 遂土崩而下… 《淮南子· 泰族》
二、商(前17~11世纪)
二、商(前17~11世纪)
二、商(前17~11世纪)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辆, 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 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 尽信《书》不如无《书》。吾 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三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骊山烽火台遗址
陕西临潼县南
《仪礼》: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礼仪职业手册。早期《五经》中 的《礼》经专指此书。
《周礼》:原名《周官》,一部理想化的官制著作,分天、地、春、 夏、秋、冬六部分。或以为“周公致太平之书”,或以为“六国阴 谋之书”,或以为西汉刘歆为佐王莽篡位伪造之书。
《礼记》:战国至秦汉儒家所作礼制资料汇编,共49篇。或记制度, 或述思想,内容较杂。后代《五经》中的《礼面的区分。
国
《说文解字》: “国,邦也。” “野,郊外也。”
西周的点有丰镐、成周及各诸侯 国所在的大邑等。点与点之间存 在着广大的面。 点就是国,面就是野。
点与面之间的对立,点对面的控
《诗经· 大雅· 民劳》:
“惠此中国,绥彼四方。”
北大 中国古代史 课件11

岑仲勉《隋唐史》
肆予小子,获缵鸿业,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 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 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 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 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赍居送,众庶劳止。或一 日屡交锋刃,或连年不解甲胄。祀奠乏主,室家靡依。生 死流离,怨气凝结。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命峻于诛求, 疲氓空于杼轴。转死沟壑,离去乡闾。邑里丘墟,人烟断 绝。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至乱阶, 变兴都邑。贼臣乘衅,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逼。 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辱于祖宗,下负于黎庶。痛心腼 貌,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深谷。……兵兴累年,海 内骚扰,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灾。朕实不君,人则何罪!
吴慧 著
管仲· 商鞅· 桑弘羊 刘晏· 王安石· 张居正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 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 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于戏!若悉应其命,州县破 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 元结《次山集》卷四《舂陵行》诗序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 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 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 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 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 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 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 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 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肆予小子,获缵鸿业,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 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 穑之艰难,不察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 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 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赍居送,众庶劳止。或一 日屡交锋刃,或连年不解甲胄。祀奠乏主,室家靡依。生 死流离,怨气凝结。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命峻于诛求, 疲氓空于杼轴。转死沟壑,离去乡闾。邑里丘墟,人烟断 绝。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至乱阶, 变兴都邑。贼臣乘衅,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陵逼。 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辱于祖宗,下负于黎庶。痛心腼 貌,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深谷。……兵兴累年,海 内骚扰,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灾。朕实不君,人则何罪!
吴慧 著
管仲· 商鞅· 桑弘羊 刘晏· 王安石· 张居正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 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 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于戏!若悉应其命,州县破 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 元结《次山集》卷四《舂陵行》诗序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 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 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 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 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 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至是,(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 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 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 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北大课件中国古代史00.原始社会史

南部
•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 的南方
北京大学考古系苏秉琦先 生著,三联书店,1999
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
1.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主 要 遗 址
渭河流域:老官台文化 黄河中游: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
黄河下游:北辛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粮食遗骸 储存粮食的窖穴 铲、刀、镰等农业生产工具 用于谷物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
五帝及其以前的历史为传说时代。
二、传说时代
考古发现 山东龙山文化,包含四个不同的文化 区。说明龙山文化是一个大的人们共 同体,其中包含若干小的人们共同体 古史传说 少昊包含许多氏族或胞族,各以一种鸟 为图腾,分布于今山东各地 太昊分布于今河南淮阳
中原龙山文化,分布在中原地区,包 含许多文化类型
炎帝族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 界处 黄帝族在今北京一带
现代类人猿
一、史前史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框架
3. 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铜石并用时代 以石器为主,兼用铜器 使用磨制石器 石器细小化 使用打制石器
一、史前史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框架
4.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研究对象
论
二、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3. 旧石器时代晚期
社会形态:母系氏族公社 主要特征:妇女居于支配地位 婚姻形态:族外婚(普那路亚) 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 世系按母系计算
财产由母系继承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类型: •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
北大课件—中国古代史之四

东汉…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 东汉 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 荐举征辟 盖其时轻生尚气, 之。…盖其时轻生尚气,以成习俗,故志节之士好为苟难, 盖其时轻生尚气 以成习俗,故志节之士好为苟难, 务欲绝出流辈,以成卓特之行…… 务欲绝出流辈,以成卓特之行
—— 赵翼《廿二史札记 · 东汉尚名节》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 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 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 《后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 周福,及帝即位,擢福为尚书。时 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 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 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 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 流言转入太学,诸生三万余人, 郭林宗(泰)、贾伟节(彪)为其 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 重。学中为之语曰:“天下楷模李 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 王叔茂。”… 王叔茂。”…自公卿以下,莫不畏 其贬议,屣履到门。 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持, 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 为登龙门。 郭泰字林宗。… 郭泰字林宗。…归乡里, 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 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 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身 长八尺,容貌魁伟,襃衣博 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 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 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 巾”,其见慕如此…… 巾”,其见慕如此……
昭帝时眭弘奏
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 下教我此道。
成帝时甘忠可上言
惟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 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 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 圣刘太平皇帝!
汉哀帝下诏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七章——隋朝唐朝ppt课件

《通典·食货典》
2019
-
大乔木
扬州观音寺
隋
《元和郡县图志》
代
煬帝此舉,為其國促
运
數年之祚,而為後世
河
開萬世之利,可謂不
图
仁而有功者矣!
—— 顾炎武
2019
-
大乔木
11
一、隋朝的兴亡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 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数多者 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 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 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
近臣郑译等矫诏引坚辅政 七月,平定相州尉迟迥等反抗 十二月,进爵随王 581年 正月加九锡,二月篡位
2019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赵翼《廿二史札记》
-
3
一、隋朝的兴亡
八路平陈示意图 公元589年
大乔木
2019
-
4
一、隋朝的兴亡
大乔木
西突厥
东突厥
吐谷浑
隋
室
韦靺Leabharlann 鞨高 丽契 丹
2019
-
5
《资治通鉴》卷181炀帝大业六年正月
2019
-
15
一、隋朝的兴亡
炀帝…登基之初,即建洛邑, 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 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 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 百余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 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 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 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 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 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 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
所未有!杜佑《通典》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
每为治史者所艳称…… 钱穆《国史 大纲》
中国古代史全套课件课件

人类婚姻形态的演变:从杂婚到血缘群婚到族外 婚再到对偶婚最后演进成一夫一妻制。
15
一、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猿类 化石的发现
• 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之前,我国大地上 已经生存着作为人类远祖的几种古猿。 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这些古猿的化石。 这些古猿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人类 遥远的直系祖先或其旁支,研究他们 演化发展的谱系,探讨人类起源等问 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第一编中国的原始社会 (约 200万年前~前2070
年)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 一,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发现的众多的石器时代的 文化遗址, ( 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 , 犹如满天星斗分布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些灿烂的石 器时代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 他们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生活。中国先民用他们的勤 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13
大同世界
• “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 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狐独废疾者皆有养, 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世 界
14
• 三是指历史学科,即通过史料中介,在历史记 录的基础上,再现还原历史过程,对历史事件 作出解释说明,并探寻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6
2、什么是《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古代史是指中国的先民在中国的土地上繁 衍、发展进化的过程,习惯上把1840年鸦片战 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中国古代史,它占据全部 历史的绝大部分,越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发展、衰亡的历程。
15
一、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猿类 化石的发现
• 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之前,我国大地上 已经生存着作为人类远祖的几种古猿。 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这些古猿的化石。 这些古猿化石的发现,对于了解人类 遥远的直系祖先或其旁支,研究他们 演化发展的谱系,探讨人类起源等问 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第一编中国的原始社会 (约 200万年前~前2070
年)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 一,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 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发现的众多的石器时代的 文化遗址, ( 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 , 犹如满天星斗分布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些灿烂的石 器时代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 他们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生活。中国先民用他们的勤 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13
大同世界
• “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 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狐独废疾者皆有养, 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世 界
14
• 三是指历史学科,即通过史料中介,在历史记 录的基础上,再现还原历史过程,对历史事件 作出解释说明,并探寻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6
2、什么是《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古代史是指中国的先民在中国的土地上繁 衍、发展进化的过程,习惯上把1840年鸦片战 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中国古代史,它占据全部 历史的绝大部分,越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发展、衰亡的历程。
北大 中国古代史 课件01

三 商朝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殷墟甲骨文
C.贞,我受黍年? 贞,我不其受黍 年? D.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 自东来雨,其自 北来雨,其自南 来雨? 左右对贞,一 事两决 郭沫若《殷契粹 编》:殷人一 事必数卜,或 卜其正,或卜 其反,或卜如 此,或卜如彼。
第一章 早期华夏文明的形成
一 史前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
二 早期国家:夏与商
三 商朝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一 史前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古史传说
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简表
直立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周口店) (猿人) 人 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 许家窑人 丁村人 马 (古人) 坝人 长阳人
顾颉刚先生(1893~1980)
对“古史辨”派的批评:说有容易说无 难
刘掞藜:因一事不可信,便随便
说他事俱不可信;因一书一篇不 可信,便随便说他书他篇皆不可 信。 徐旭生: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 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 代无此观念。 谢维扬:把许多可能的情况中的 一种当成了唯一的事实(而且并 没有真正的证据)
中国上古的部族集团
华夏集团 (河洛民族)
东夷集团 (海岱民族)
苗蛮集团 (江汉民族)
二 早期国家:夏与商
夏朝的有关记载 对夏文化的探索 商朝的兴衰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 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 者无数。禹亲自操耒耜,而九杂天 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 栉疾风,置万国。 ——《庄子· 天下》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 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 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 利黔首。——《吕氏春秋· 古乐》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 而不入。——《孟子· 滕文公上》 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 微禹,吾其鱼乎!” ——《左传· 昭公元年》
北大课件—中国古代史之六

二、南朝:宋齐梁陈
二、南朝:宋齐梁陈 刘 宋 前 期 与 北 魏 的 对 峙
二、南朝:宋齐梁陈
元 嘉 北 伐 的 失 败
二、南朝:宋齐梁陈
二、南朝:宋齐梁陈
• 宋武九子,四十余孙,六七十曾孙,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且无一 有后于世者。…宋武以猜忍起家,肆虐晋室,戾气所结,祸流于后 有后于世者。… 嗣。孝武、明帝又继以凶忍惨毒,诛夷骨肉唯恐不尽,兄弟子姓悉 草薙而禽狝之,皆诸帝之自为屠戮,非假手于他族也。卒至宗支尽, 而己之子孙转为他族所屠! 《廿二史札记》卷十一“宋子孙屠戮之惨” 宋子孙多不得其死,犹是文帝、孝武、废帝、明帝数君之所为。至 齐高、武子孙,则皆明帝一人所杀,其惨毒自古所未有也。… 齐高、武子孙,则皆明帝一人所杀,其惨毒自古所未有也。…建武 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帝辄先烧香火,呜咽流涕,人以此知其 夜当有杀戮…… 夜当有杀戮…… 同上书卷十二“齐明帝杀高武子孙” 古来荒乱之君,何代蔑有,然未有如江左宋、齐两朝之多者。…统 古来荒乱之君,何代蔑有,然未有如江左宋、齐两朝之多者。… 计八九十年中,童昏狂暴,接踵继出,盖劫运之中,天方长乱,创 业者不永年,继体者必败德。是以一朝甫兴,不转盼而辄覆灭,此 固气运使然也。 同上书卷十一“宋齐多荒主”
—— 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 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
二、南朝:宋齐梁陈
张岱…弟恕,诛吴郡太守刘遐。 张岱 弟恕,诛吴郡太守刘遐。太祖 弟恕 岱曰: (齐高帝)欲以恕为晋陵郡,…岱曰: 齐高帝)欲以恕为晋陵郡, 岱曰 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 “若以家贫赐禄,此所不论;语功推 臣门之耻! 事,臣门之耻!” 张岱传》 《南齐书·张岱传》 南齐书 张岱传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 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 至于谚云: 上车不落则著作, 中何如’则秘书。 无不熏衣剃面, 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 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屣, 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屣,坐 棊子方褥,凭斑丝隐囊, 棊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 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篇》 勉学篇
北大—中国古代史之八PPT课件

756年 唐借兵回纥平叛 757年 安庆绪杀安禄山 唐收复两京 史思明降唐 758年 史思明复叛 759年 九节度兵败邺郡 史思明杀安庆绪 叛军重占洛阳
2020年9月28日
7
一、唐朝后期政治
761年 史朝义杀史思明 762年 唐肃宗卒、代宗即位 唐再借回纥兵平叛 唐收复洛阳 763年 史朝义自杀 安史之乱平定
第八讲 唐后期·五代十国·辽
一、唐朝后期政治 二、五代十国 三、辽
2020年9月28日
1
一、唐朝后期政治
安禄山
2020年9月28日
2
一、唐朝后期政治
五察贞
道区观
,。初
各开年
置元在
采二全
访十国
处一划
置年分
使分十
为道
十监
2020年9月28日ຫໍສະໝຸດ 3一、唐朝后期政治
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 少孤,随母嫁虏将安延偃,…乃冒姓 安。《新唐书·安禄山传》 营州
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
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
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
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
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
尊玄宗为上皇天帝 七月二十八日 玄宗抵达成都
2020年9月28日
肃宗…乃太子叛父,何以讨禄山也!唐有天下几三 百年,由汉以来,享国最为长久。然三纲不立,无 父子君臣之义,见利而动,不顾其亲,是以上无教 化,下无廉耻。…唐之父子不正,而欲以正万事, 难矣。其享国长久,亦曰幸哉! 范祖禹《唐鉴》
6
2020年9月28日
7
一、唐朝后期政治
761年 史朝义杀史思明 762年 唐肃宗卒、代宗即位 唐再借回纥兵平叛 唐收复洛阳 763年 史朝义自杀 安史之乱平定
第八讲 唐后期·五代十国·辽
一、唐朝后期政治 二、五代十国 三、辽
2020年9月28日
1
一、唐朝后期政治
安禄山
2020年9月28日
2
一、唐朝后期政治
五察贞
道区观
,。初
各开年
置元在
采二全
访十国
处一划
置年分
使分十
为道
十监
2020年9月28日ຫໍສະໝຸດ 3一、唐朝后期政治
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 少孤,随母嫁虏将安延偃,…乃冒姓 安。《新唐书·安禄山传》 营州
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
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
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
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甚而兵将愈俱骄。由
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
尊玄宗为上皇天帝 七月二十八日 玄宗抵达成都
2020年9月28日
肃宗…乃太子叛父,何以讨禄山也!唐有天下几三 百年,由汉以来,享国最为长久。然三纲不立,无 父子君臣之义,见利而动,不顾其亲,是以上无教 化,下无廉耻。…唐之父子不正,而欲以正万事, 难矣。其享国长久,亦曰幸哉! 范祖禹《唐鉴》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十 六 国
民族发育
匈奴
羯
鲜卑
氐
羌賨
汉
汉 北 夏 后 前 后 南 南 西 前 后 后 成 前 北 西 ·凉 赵 燕 燕 燕 凉 秦 秦 凉 秦 汉 凉 燕 凉 前 赵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2、十六国北朝的汉化政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发育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迁都洛阳(494年)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改说汉语,朝中禁止说鲜卑语 鲜卑贵族死后不能归葬 改汉姓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文化整合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 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 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文化整合
南 朝 陶 牛 车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文化整合
东晋王丹虎墓出土墓志及丹丸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文化整合
《颜氏家训》卷四《涉务》: ‚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 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 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坺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 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 办,皆优闲之过也。‛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 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及侯景之乱,肤 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 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歕 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 乎?’其风俗至此。‛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文化整合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二《江左世族无功臣》条: ‚而所谓高门大族者,不过雍容令仆,裙屐相 高。……此江左风会习尚之极弊也。‛
南 朝 青 瓷 羊 尊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北朝的雄健之风
文化整合
北 周 甲 马 骑 俑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李波小妹歌》 :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 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 如此,男子那可逢!‛ ——《魏书》卷五三
文化整合
无论从服饰和风度上,都显示了汉人 生活中所受鲜卑文化的影响。河北境 内骑射之风的流行,反映了晋末以来 北方民族对汉族的巨大影响 。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文化整合
《周书》卷一五《李弼传》 : ‚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 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 乎。‛
敦 煌 西 魏 壁 画
《隋书》卷二九《地理志》上 四川盆地‚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 也‛ 。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六 朝 都 城 建 康 遗 址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一、北方的四次统一 1、曹操统一北方
民族发育
赤壁之战(208) 淝水之战(383) 瓜步之战(450)
2、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3、北魏拓跋焘统一北方 4、北周宇文邕统一北方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一、国土开发 二、民族发育 三、文化整合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时间 西汉末年 东汉
人口 5950万 超过6000万
西晋
3500万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北方, 南北方经济差距相当大。魏 晋南北朝的国土开发主要是 指江南地区的开发。
国土开发
孙权像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九雍徐青豫冀兖梁荆扬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土上上上中中中下下下 质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
--《尚书· 禹贡 》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南方: 《史记· 货殖列传》: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总之,楚、越 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北方: 《史记· 货殖列传》: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 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故关中之地,于 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 什居其六。‛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南朝的衰糜之气
文化整合
《梁书》卷三七《何敬容传》: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 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以上, 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逮乎江 左,此道弥扇,……望白署空,是称清贵; 恪勤匪懈,终滞鄙俗。是使朝经废于上,职 事隳于下。小人道长,抑此之由。‛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北方南下的大量移民,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 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
水利的兴修,发挥了江南水利资源的优势。
东晋: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 荻塘“溉田二百余顷” 宋:吴兴塘“灌田二千余顷” 梁:豫州 “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南齐景帝安陵陵前左右天禄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梁武帝、修陵、天禄
魏晋南北朝为隋唐的历史准备
国土开发
《宋书》卷五四: 扬州(略当江南大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约相当今宁绍平 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 直一金‛。 ‚荆城(今湖北江陵)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 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