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
教案的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教案的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教案是一份教师用来指导教学的重要文档,而其中的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是教案编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情分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差异,从而指导教学设计的制定。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进行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学情分析1. 学生的背景信息分析学生的背景信息包括年级、班级、学生人数、性别比例等。
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生群体的管理。
2. 学生的先验知识分析学生在学习某一课程之前,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其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选择和组织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先验知识相匹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灵活运用,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4. 学习资源的利用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
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的设计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可以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
高中化学教案学情分析
高中化学教案学情分析
年级:高中
学情分析范本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化学思维方式;
2. 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概念混淆;
2.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较差;
3. 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4. 缺乏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 强化实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4. 提倡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鼓励学生多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评估方式:
1. 定期进行笔试和实验报告评分,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2. 随堂互动问答,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维方式;
3. 实验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 课堂小组活动评价,考核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师生互动:
1. 师生互动密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2.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表达观点;
3. 教师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和策略,能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
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和方案。
学情分析是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交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其中,观察法是较为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
同时在做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学生的年龄是备课或授课时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学习特点和需求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制定教学计划。
例如,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中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对更高,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扩展和提高。
学生的性别也是备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男女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举例来说,男生更注重实用性、兴趣性强,容易接受竞争式的学习;而女生更加注重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倾向于合作式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文化背景也是学情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教育背景,需要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西方文化中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需要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是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对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采用讲解详细、反复演示、练习辅导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课上内容、设置难度适当的习题、挑战竞赛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个人学情分析
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个人学情分析
今年是我第三个授课学年,我将继续教授高中数学课程。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没有很强的兴趣,并且在解决问题时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针对他们的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采用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我还将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题中感受数学的美妙。
另外,我会定期组织小测验,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及时进行辅导。
在家庭作业批改和复习指导上,我会给予学生更加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运用能力。
另外,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我会更加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我也会经常与班主任、学科组长以及其他老师交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和生活指导。
总的来说,通过对学生学情的深入分析,我将通过多种手段和策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
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篇一:备课之做好学情分析备课之做好学情分析安庆市第十一中学李晓玲【摘要】备课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备课的重要环节就是备学生,也就是要做好学情分析,本篇就是讲述备学生所要注意的方面.【关键词】备课,学情分析,逻辑起点,现实起点,内驱力备课,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规划教学内容.因此备课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是对学生的研究和关注.备课包含很多环节,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等.对于一个老师,吃透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研究其系统性并不难,难就难在结合学生的情况定制合适学生的大餐.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备课时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设置问题情境,一味地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备课,这样忽略了学生的主动需求,从而变〝我要学〞为〝要我学〞,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做好学情分析在备课中是尤为重要的,笔者就如何做好学情分析谈谈拙见.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1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2因此学情分析不仅仅是把学习者认知基础的分析单纯理解【】为知识点的罗列,而是具体分析每一类学生在面临新的教学内容时已经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可能会有什么困难与障碍,并设计解决对策.笔者将围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相关的阐述.一 .只重视教材分析,缺乏学生起点状态分析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应重复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1. 重新认识学生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比如网络,报刊杂志,他们在学习新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已知的知识中找到切入点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而知新〞2. 钻研教材,把握好〝逻辑起点〞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所学内容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真正做到沟通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只有把握了〝逻辑起点〞,教学中才能大胆取舍,灵活施教.反之,则很难创造性地搞好教学.3. 要关注〝现实起点〞,机智调整〝教学进程〞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探底,以便及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实现教学的自如化.比如:上课过程中,解释一些概念时,应关注学生的反应,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应该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倾听中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我们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句懂不懂,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整预设的教学过程,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这是一堂好课的关键.二 .只有教学内容传授分析,缺失学生接受能力分析传统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内容的填鸭式传授,忽视学生的有意义接受,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往往关注教师教的内容,很少关注学生能不能接受,而且碰到学生听不懂的情况时,往往埋怨学生的接受能力差.不仅如此,在接受能力上,常常发生这种现象:同一个内容,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积极地和老师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而接受能力稍慢一点的学生却还懵懵懂懂.因此需要教师分层设计,帮助每个层次的学生获得发展,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层次的练习,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力求使优生吃得饱,中差生学得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接受能力上获得发展.在生物教学当中,在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教学过程当中,反应快的学生会很快掌握,而反应慢的学生仍然一知半解,这就需要教师设置不同层次的分析.比如一些遗传类的题目,可以用棋盘法,也可以用乘法原则,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要用棋盘法进行点拨,慢慢过渡到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解题.三.侧重学生年龄特征,轻视个体差异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尽量做到分层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个性化.要以教材为凭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确定出〝最近发展区〞,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目标起到分层激励的作用,让其潜在的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四.注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前提.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学生应该具有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因而,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学习目标.生物是一门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讲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节时讲述DNA指纹技术,在讲化学元素作用的时候讲述如何养花,在讲三大有机物的代谢时讲如何减肥,这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笔者在短短的两三年当中有着一些感触,由于教授班级过多,对很多学生都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眼中只有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没有真正做好学情分析,一堂课下来,有不少同学不知我所云.另,没有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认为生物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学情分析很重要,不仅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还应清楚知道他们的感兴趣的地方,不仅要知道他们的智力水平,还应知道他们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希冀在以后的教学中设计多个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参考文献:【1】陈旭远贺成立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陈旭远贺成立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篇二: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教学设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的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用于实践的依据.1.学情分析的理解.1.1学情的内含.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1.2 学情分析的必要性.学情的内含较广,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学生现有的成绩分析,这里的成绩是指:各类测试的成绩质量分析,学生在即将要学习新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学生现有成绩的成因分析,这里的成因指的是:造成学生现状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学生现状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这里包含:家庭.性格.特长.爱好等的综合考虑.这里提到的只是简单的几个方面,其实在做学情分析的时候,分析越全面,就会越准确,对于教师采取更叫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加有利.学情分析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打好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老师们在使用教材教学生,不要理解为老师是在教教材.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确定是没有具体的方向,只有针对具体的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才能够确定每个部分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情分析才能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我们在教案中有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但是我们在课堂实践的时候,肯定有较多的生成,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确定的重难点,不断地调整我们的生成,使得这些生成要为解决重点和难点服务,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得到顺利的实现.2.教师如何学会做好学情分析.每个老师在学习新知识前,针对本节知识或者是本单元大的知识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也要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生活的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数学上有一章内容是不等式,在不等式中要讲一个重要不等式,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以一个顾客到金店买金项链为例引入,这样的例子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一是看到商人都好像是奸商,不能公平对待所有顾客.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没有几个有到金店买过金项链的经历,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说得更加直白一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故弄玄虚,三维目标没有达成.每一个老师在接手一个陌生的班级的时候,都应该向以前的该班教师请教该班学生的该学科的学习状况,学生在认知方式与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新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教师授课方式的建议,了解学生在该学科的知识储备等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本应该做到:备课之前通过学生的座谈或是个别的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详细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学生所需学习的东西,换句话说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通过学生的作业留言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追问.交流.讨论〞等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带饿学习动态.学情分析具体而言,主要可以是分析下面的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不具备时,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弥补,如果弥补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具备了,应该回忆什么?)(2)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新课的有关内容,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教师在课堂上要如何点拨和引导才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何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4)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明白的是:哪些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亮点或学生的兴趣.3.关于学情分析的一点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很重要而且很必要.教师的每一堂课一定要认真做好,并落到实处.只有有了详实的学情分析,才有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许我们有不少老师会说:我都教书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做过学情分析,看我还是教出了比较优秀的学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老师是做了学情分析的,以前不是在提〝备课时一定要备教材.备学生〞的说法,其中被学生就是学情分析的意思.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师生一起成长,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改中不断地获取自己学要的养分.篇三:_湖北教师招聘面试指导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_湖北教师招聘面试指导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用于实践的依据.1.学情分析的理解.1.1学情的内含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1.2 学情分析的必要性学情的内含较广,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学生现有的成绩分析,这里的成绩是指:各类测试的成绩质量分析,学生在即将要学习新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学生现有成绩的成因分析,这里的成因指的是:造成学生现状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学生现状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这里包含:家庭.性格.特长.爱好等的综合考虑.这里提到的只是简单的几个方面,其实在做学情分析的时候,分析越全面,就会越准确,对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加有利.学情分析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打好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老师在使用教材教学生,不要理解为老师是在教教材.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确定时没有具体的方向,只有针对具体的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才能够确定每个部分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学情分析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我们在教案中会有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所以我们在课堂实践的时候,肯定有较多的生成,教师根据学情所确定的重难点,不断地修正和引导我们的生成,使得这些生成要为解决重点和难点服务,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得以顺利实现.2.教师如何学会做好学情分析每个老师在教授新知识前,针对本节知识或者是本单元大的知识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也要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生活的经验.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数学上有一章内容是不等式,在不等式中要讲一个重要不等式,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以一个顾客到金店买金项链为例引入,这样的例子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一是看到商人都好像是奸商,不能公平对待所有顾客.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没有几个有到金店买过金项链的经历,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说得更加直白一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故弄玄虚,三维目标没有达成.每一个老师在接手一个陌生的班级的时候,都应该向以前的该班教师请教该班学生的该学科的学习状况,学生在认知方式与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新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教师授课方式的建议,了解学生在该学科的知识储备等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本应该做到:备课之前通过与学生的座谈或是个别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详细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学生所需学习的东西,换句话说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通过学生作业留言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追问.交流.讨论〞等方式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学情分析具体而言,主要围绕下面的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不具备时,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弥补,如果弥补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具备了,应该回忆什么.(2)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新课的有关内容,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教师在课堂上要如何点拨和引导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何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4)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明白的是:哪些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亮点或学生的兴趣.3.关于学情分析的一点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很重要而且很必要.教师的每一堂课一定要认真做好,并落到实处.只有做到详实的学情分析,才会有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许我们有不少老师会说:我都教了这么多年书了,从来就没有做过学情分析,你看我不还是教出了很多比较优秀的学生?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老师是做了学情分析的,以前不是在提〝备课时一定要备教材.备学生〞的说法么,其中备学生就是学情分析的意思.眼下处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师生一起成长,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改中不断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以上为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师备课学情分析范文
幼儿园教师备课学情分析范文# 《[课程名称]学情分析》## 一、班级幼儿基本情况我班共有[X]名幼儿,年龄在[X]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整体上看,幼儿们天真活泼,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能够自己穿衣、洗手等,但在一些精细动作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 二、认知发展水平1. 注意力- 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
一般来说,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大约在10 - 15分钟左右。
例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活动形式单一或者内容不够有趣,幼儿很容易分心。
- 但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能够表现出相对较长时间的关注。
比如在观察小动物或者玩拼图游戏时,他们可以持续20 - 30分钟甚至更久。
2. 观察力- 幼儿开始学会有目的地观察事物,但观察的深度和准确性还不够。
他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在进行植物角观察活动时,幼儿能够很快地说出植物叶子的颜色是绿色,但对于叶子的纹理、大小等细节则较难发现。
-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观察力能够得到逐步提高。
例如,当教师提问“这朵花和那朵花有什么不一样”时,幼儿会开始比较花朵的花瓣数量、花朵的大小等特征。
3. 思维能力- 这个阶段的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多地依靠具体的事物和表象来进行思考。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通过摆弄实物教具(如小木棍、积木等)来理解数的概念,对于抽象的数字运算则较难掌握。
- 幼儿的思维还缺乏逻辑性和灵活性。
在解决问题时,他们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出发,难以考虑到多种可能性。
比如在搭积木时,如果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搭建失败了,幼儿很难快速调整思路,尝试其他搭建方法。
## 三、语言发展情况1. 表达能力- 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用简单的词语和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例如,他们会说“我要喝水”“我想玩玩具”等。
但是在表达较为复杂的情感和经历时,幼儿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句子结构可能会比较混乱。
备课过程中如何分析学情
备课过程中如何分析学情教学设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的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用于实践的依据。
1.学情分析的理解。
1.1学情的内含。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
1.2 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学情的内含较广,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学生现有的成绩分析,这里的成绩是指:各类测试的成绩质量分析,学生在即将要学习新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学生现有成绩的成因分析,这里的成因指的是:造成学生现状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学生现状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这里包含:家庭、性格、特长、爱好等的综合考虑。
这里提到的只是简单的几个方面,其实在做学情分析的时候,分析越全面,就会越准确,对于教师采取更叫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加有利。
学情分析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打好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
老师们在使用教材教学生,不要理解为老师是在教教材。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确定是没有具体的方向,只有针对具体的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才能够确定每个部分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才能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我们在教案中有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但是我们在课堂实践的时候,肯定有较多的生成,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确定的重难点,不断地调整我们的生成,使得这些生成要为解决重点和难点服务,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得到顺利的实现。
2.教师如何学会做好学情分析。
每个老师在学习新知识前,针对本节知识或者是本单元大的知识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也要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生活的经验。
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经验。
备课过程中如何分析学情(1)
备课过程中如何分析学情教学设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的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用于实践的依据。
1.学情分析的理解。
1.1学情的内含。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
1.2 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学情的内含较广,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学生现有的成绩分析,这里的成绩是指:各类测试的成绩质量分析,学生在即将要学习新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学生现有成绩的成因分析,这里的成因指的是:造成学生现状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学生现状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这里包含:家庭、性格、特长、爱好等的综合考虑。
这里提到的只是简单的几个方面,其实在做学情分析的时候,分析越全面,就会越准确,对于教师采取更叫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加有利。
学情分析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打好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
老师们在使用教材教学生,不要理解为老师是在教教材。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确定是没有具体的方向,只有针对具体的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才能够确定每个部分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才能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我们在教案中有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但是我们在课堂实践的时候,肯定有较多的生成,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确定的重难点,不断地调整我们的生成,使得这些生成要为解决重点和难点服务,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得到顺利的实现。
2.教师如何学会做好学情分析。
每个老师在学习新知识前,针对本节知识或者是本单元大的知识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也要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生活的经验。
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经验。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了解学
生的学习状况、需求和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查问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可以收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信息,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
2. 学习档案: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平时作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等信息,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教
学提供参考依据。
3. 课堂观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课堂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
学习困难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4.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辅导
措施,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支持,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5. 家长沟通: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
情况和生活状态,协同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通过以上方式,中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系统全面的学情分析,更好
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教师工作计划学生学情分析
教师工作计划学生学情分析一、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学情是指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习情况的综合表现。
了解学生的学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和进行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进行学生学情分析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长、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充分了解。
1. 学习情况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方面。
对于学习成绩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了解学生成绩的基础上,还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等方面,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特长及兴趣爱好其次,学生的特长及兴趣爱好也是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方面。
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特长和兴趣爱好包括学科特长、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等方面,这些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3. 学习习惯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方面。
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性格与性格最后,学生的性格与性格也是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性格与性格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了解学生的性格与性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指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情感性目标和价值观教育目标。
1. 知识性目标在知识性目标方面,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目标。
一般来说,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来确定知识性目标,使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提高。
2. 能力性目标在能力性目标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来确定相应的目标。
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
教学工作计划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因材施教,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小学生通常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中学生则开始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更高的要求。
家庭背景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其学习资源、学习氛围和家长的教育观念都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家庭重视教育,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支持;而有的学生可能缺乏家庭的有效监督和指导。
二、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途径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讲状态、参与度以及对知识的接受速度。
有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互动良好;而有些学生可能反应较慢,理解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作业完成情况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认真完成作业、正确率高的学生,通常学习能力较强;而作业拖拉、错误较多的学生,可能在学习方法或知识理解上存在问题。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能仅仅依据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综合分析学生在不同科目、不同题型上的表现,找出学生的优势和薄弱环节。
三、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而消极被动的态度则会阻碍学习的进展。
观察学生是否对学习充满热情,是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有些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而有些学生则对学习缺乏动力,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和激励。
学情分析――有效备课不可或缺的环节
学情分析――有效备课不可或缺的环节摘要: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为每一位教师这几个教学环节每天上课都必须要进行的。
那么每个环节是不是都做得那么完善呢,以我从教多年的经历、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教师做得却并不是那么完美。
比如备课环节,现在大多数教师并不是真正在"备课",而是抄教案,或是从网络上提取教学设计。
特别是刚出道的青年教师更甚,不管它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拿来就用。
下面是我从教师课堂教学上节选的教学案例。
案例:苏教版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词:学情分析;有效备课1 导入新课(略)2 教学新课(一)师出示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
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师指名学生读题。
(2)师提问:谁能说一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生1:知道长方形长8米,扩建后长增加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
生2:求原来花圃的面积。
(二)谈话: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易看出,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
师引导学生画示意图,并标示数据。
师提问: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求原来花圃的面积。
师: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生: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已知道了什么条件,你认为这道题怎样解,学生尝试,并指名两人板演。
(学生乙做得正确,而甲生不知怎么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明显是抄他人教案生搬硬套教学(已从《教学设计》一书上找到这一教案)。
姑且不论教学效果怎样,单从备课环节来看,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地方,其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忽略了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基础较好的学生能认识到右边长方形的长即原长方形的宽,而基础差的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进行思维转换,根本原因是老师在备课时没备好学生。
现在大部分教师备课备的是怎样教,怎样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去学,怎么去理解掌握知识,怎么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研活动学情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对学情的关注日益增强。
学情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组织了一次针对某学科的教学学情分析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学情分析报告。
二、学情分析的目的1. 了解学生学科学习的基本情况,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2. 分析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的内容1. 学生基本情况本次学情分析的对象为某年级某学科的学生。
通过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了解,发现以下特点:(1)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2)学生家庭背景多样,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一般。
(3)学生的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自律性强,学习目标明确;而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不佳。
2. 学科学习现状(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a. 部分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概念、公式、定理等。
b.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足。
(2)学科能力发展情况a. 部分学生在学科能力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潜力,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
b. 部分学生在学科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
3. 学生学习心理(1)学习兴趣a. 部分学生对学科学习充满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b. 部分学生对学科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学习枯燥乏味。
(2)学习态度a. 部分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认真负责。
b. 部分学生具有消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敷衍了事。
四、学情分析的结果1. 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能力不足。
2. 学科能力发展不均衡,部分学生潜力较大,部分学生能力不足。
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
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逐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学情分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背景、兴趣、需求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石,它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习难点和疑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情分析还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指导。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分析,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深入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从学情分析的概念、意义、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教学设计参考。
研究背景:探讨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当今教育领域,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创新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这一过程中,学情分析作为一种旨在深入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学情分析,顾名思义,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知识水平、情感态度等方面。
这一分析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可以识别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了解,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学情分析
教案学情分析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案学情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案学情分析1一、教后反思(再备课)的基本活动项目一般说来,教后反思(再备课)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
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
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二)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发问题的处理教学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也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性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因势利导加以探究,教后更应从科学性、严谨性与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去反思、审视它们,分析学生思维的火花及认识错误形成的原因,总结因势利导的优化方法和处理突发发现问题的灵活技巧,然后加以整理记录(再备课),使以后的教学胸有成竹。
(三)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法设计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得当。
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有效--是启发讲授还是激励探讨,是讲练结合还是指导自学,是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操作……采用的教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这些在教后反思中也会得到较为清楚的回答。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
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因素,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从而有针对
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生的知识基础分析:了解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包括词汇量、句型掌握
程度、阅读能力等。
通过考试成绩、作业表现和平时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
是否扎实,是否掌握了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喜好,以及对不同文学作品、题材的喜爱程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来了解学生
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兴趣水平,从而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习积极
性。
3. 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包括学习习惯、自主学
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表现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学情的全面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
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也有助于教师发现
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情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有着
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的学情分析
一、背景在开展教学设计之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
以下是针对某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的学情分析。
二、学生基本情况1. 知识水平:本节课面向的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基础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他们对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如函数、几何等。
2. 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课堂参与度较高。
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3. 学习习惯: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但部分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有待提高,如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较多等。
4. 兴趣爱好: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而部分学生对数学较为抵触,学习积极性不高。
5. 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习持有积极态度,愿意接受新知识,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需要教师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中的其他部分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学情分析,一切教学目标的实施都不可能真正实现,只能是空中楼阁。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体,一切教学活动是围绕这一主体的主动参与学习展开的,只有当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学习前的各种情况分析,才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各项学习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学情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原有知识的分析。
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
二、学生现有认知能力的分析。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这些能力状况,弄清楚教材中哪些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归纳的内容,教师可少讲,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机会,对学生不易理解、不能分析的问题便可多费些工夫讲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分析。
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
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四、学生的情感分析。
情感因素,是教学设计环节中一个重要成分。
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五、学生的身心特征的分析。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但遇困难又易灰心丧气,幼稚与成熟并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对初中生既要尊重又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
备课中的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与分析教材不是对立的,但是分析学情比分析教材更有意义.分析学情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是依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而分析教材则更利于建构知识体系,因此,两者的基本出发点有区别.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是经常会出现有教无学的,但是,建立在学情分析上的教学就有效避免了上述现象.许多年轻教师最怕的不是教材分析,而是学情分析,为什么,就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实践经验积累,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将新的教育理念引进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每一次教学的学情分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更了解教育的对象.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进行,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不关注学生的课堂是无效课堂,备课中不进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将无立足之地。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
:写教案是我们教师一生中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一件事。
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一份好的教案应该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呢?“学情分析”必须有吗?在这些栏目中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
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
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提到备课,很多老师都认为把课准备好就是备好课了。
其实不然,如果只是把眼光盯到课上,我相信,所备的课未必是好课。
为什么呢?首先,所谓的“课”是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
宾市一中郑达平
教学设计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的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将教学设计用于实践的依据。
1.学情分析的理解。
1.1学情的内含。
学情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体现出来的个性的差异。
1.2 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学情的内含较广,具体包括的内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学生现有的成绩分析,这里的成绩是指:各类测试的成绩质量分析,学生在即将要学习新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学生现有成绩的成因分析,这里的成因指的是:造成学生现状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学生现状的非智力因素的分析,这里包含:家庭、性格、特长、爱好等的综合考虑。
这里提到的只是简单的几个方面,其实在做学情分析的时候,分析越全面,就会越准确,对于教师采取更叫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更加有利。
学情分析是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打好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领域和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
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
老师们在使用教材教学生,不要理解为老师是在教教材。
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内容确定是没有具体的方向,只有针对具体的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才能够确定每个部分的教
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学情分析才能指导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我们在教案中有一些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但是我们在课堂实践的时候,肯定有较多的生成,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确定的重难点,不断地调整我们的生成,使得这些生成要为解决重点和难点服务,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得到顺利的实现。
2.教师如何学会做好学情分析。
每个老师在学习新知识前,针对本节知识或者是本单元大的知识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也要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生活的经验。
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知识和经验。
例如:在数学上有一章内容是不等式,在不等式中要讲一个重要不等式,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以一个顾客到金店买金项链为例引入,这样的例子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一是看到商人都好像是奸商,不能公平对待所有顾客。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没有几个有到金店买过金项链的经历,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故弄玄虚,三维目标没有达成。
每一个老师在接手一个陌生的班级的时候,都应该向以前的该班教师请教该班学生的该学科的学习状况,学生在认知方式与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新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的教师授课方式的建议,了解学生在该学科的知识储备等情况。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备课本应该做到:备课之前通过学生的座谈或是个别的谈话的形式了解学生详细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知识框架,学生所需学习的东西,换句话说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通过学生的作业留言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追问、交流、讨论”等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带饿学习动态。
学情分析具体而言,主要可以是分析下面的几个问题:
(1)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学生如果不具备时,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弥补,如果弥补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如果具备了,应该回忆什么?)
(2)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新课的有关内容,了解了多少,达到什么程度,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教师在课堂上要如何点拨和引导才达到较好的效果,如何确定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明白的是:哪些内容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亮点或学生的兴趣。
3.关于学情分析的一点说明。
在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很重要而且很必要。
教师的每一堂课一定要认真做好,并落到实处。
只有有了详实的学情分析,才有高效课堂的构建。
也许我们有不少老师会说:我都教书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做过学情分析,看我还是教出了比较优秀的学生。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老师是做了学情分析的,以前不是在提“备课时一定要备教材、备学生”的说法,其中被学生就是学情分析的意思。
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师生一起成长,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课改中不断地获取自己学要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