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合集下载

微生物 医学细菌

微生物 医学细菌
荚 膜 肺炎链球菌荚膜
细菌S型和R型
(二)细胞膜
细胞膜又称质膜,紧贴细胞壁肽 聚糖的内侧,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功 能 ①选择性渗透和转运作用 ②细胞呼吸作用 ③生物合成作用 ④分泌水解酶和致病性蛋白 ⑤形成中介体(mesosome)
中介体(中体/中间体):
又称为拟线粒体。细菌细胞膜折皱内陷而形成
极体
白喉棒状杆菌经亚甲蓝染色后的形态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细菌的遗传物质称为核质(区)或拟核,无核 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1~2个 化学组成:DNA、RNA、蛋白质 功能: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相似。 结构: 裸露双股DNA分子反复回旋卷曲盘绕组 成松散网状结构。
核质也称细菌染色体
菌毛
鞭毛
基本结构
1.细胞壁 (cell wall)
主要功能:
(1)维持细菌外形; (2)抵抗低渗外环 境;(3)协助鞭毛运动;(4)参与物质交换; (5)决定菌体的免疫原性;(6)与细菌革兰氏染色反 应相关。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G+
G-
革兰阳性菌(G+):肽聚糖(黏肽)、磷壁酸、特殊蛋白质 革兰阴性菌(G-): 肽聚糖、外膜层
第二节 细菌的增殖与培养
细菌要进行增殖,产生子代细胞,需要哪些营 养物质呢?
提供代谢介质 直接参与代谢 降低胞内温度 维持大分子构象

营养物质
氮源
碳源
生长 因子
合成细胞结构, 提供能量
生长必需 自身不能合成
合成含氮物质 提供能量
无机盐
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 嘌呤、嘧啶等 流感嗜血杆菌 : X因子 (高铁血红素)、 V因子(辅酶Ⅰ或Ⅱ)
内容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白色葡萄球菌 (Staphylcoccus albus)
(二)杆菌(bacillus)及其排列状态
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因菌种不同,菌体细胞的长 短、粗细等都有所差异。 杆菌的形态:短杆状、长杆状、棒杆状、梭状杆状、分支 状等;按杆菌细胞繁殖后的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状、 “八”字状等。
梭状芽孢杆菌 短杆菌 长杆菌
磷壁酸 (teichoic acid) 又名垣酸,是一种由核 糖醇 (ribitol)或甘油 (glycerol)残基经磷酸二酯键 相互联接而成的多聚物,并带有一些氨基酸或糖。磷壁 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特异的表面抗原。
(2)G-菌的细胞壁
较薄,约10~15nm,其结构和成分较复杂,由外膜 (outer membrane)(外胞壁)、肽聚糖层(内胞壁) 和周质间隙(periplasmic space)组成。 外膜由脂多糖、磷脂、蛋白质和脂蛋白等复合构 成,内层是一层薄的肽聚糖,约仅占细胞壁的10%~ 20%。 最外面是脂多糖,即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 和侧链多糖三部分组成。其中的脂类A是内毒素的主 要毒性成分,多糖具有抗原性,即O特异侧链。
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1) G+细菌的细胞壁
G+细菌细胞壁 厚,约2080n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结构分 化,主要由肽聚 糖和磷壁酸等组 成。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又称黏肽 、糖肽或胞壁质,是细菌细胞壁所特 有的物质。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聚糖 链支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的复杂 聚合物, 占G+菌的40%—60%。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讲课讲稿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讲课讲稿

(5)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 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染色性: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含脂类物质少,不易酒精脱 色,革兰氏染色成紫色;反之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
膜的周围,组成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 而异。 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G+)(菌体呈蓝紫色) 革兰氏阴性菌(G-) (菌体呈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组分:
肽聚糖、 磷壁酸、蛋 白 质
③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是革兰氏阴 性菌的内毒素;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脂质A(Lipid A): 糖磷脂。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
分,无种属特异性。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 主要组分。
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 位于脂质A的外层,由己糖、庚糖、2-酮基-3-脱氧辛酸
第1章-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概念
细菌(bacterium):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 核微生物.
广义细菌: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 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狭义细菌: 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三种:
球菌(coccus); 杆菌(bacillus) 螺形菌(spiral
肽聚糖化学组成:
G(+)菌
G(-)菌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谷、丙、赖、丙)
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 四肽侧链 (谷、丙、二氨基庚二酸、丙)

细菌形态与结构课程PPT

细菌形态与结构课程PPT

脂多糖 (LPS)
脂多糖由三部分组成:
脂质A
一种糖磷脂,是内毒素的毒性 成分,无种属特异性 具有属的特异性,同一菌属 细菌核心多糖相同 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 (O抗原),具有种特异性
脂多糖
核心多糖
(由内向外)
特异多糖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革兰阳性菌 较坚韧 20-80nm 可多达50层 占细胞壁干重50%-80% + 革兰阴性菌 较疏松 10-15nm 1-2层 占细胞壁干重5%-20% —
脂质双层 脂蛋白
脂多糖
— —

+ +
+
细胞壁结构的医学意义: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
不同,致使两类菌在染色性、致病性、抗原性、及对药物敏感性等 方面有较大差异。选择合适用药。
N-乙酰葡糖胺 N-乙酰胞壁酸
溶菌酶作用点
青霉素作用点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 L型细菌 (bacterial L form):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 一般只在动物体外才能形成,其形成条件因菌种而异。有 的要在需氧条件下形成(如炭疽芽胞杆菌),有的则相反 (如破伤风杆菌);多数芽胞形成是在营养缺乏时,但也 有例外(如苏云金杆菌)。 • 遇适宜环境可发育成新的菌体 • 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胞,一个芽胞发芽也只生成一个菌 体,细菌数量并未增加,因而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大 中 小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杆菌(bacillus)
杆菌的形态多样
炭疽芽胞杆菌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篇微生物的基本知识第一章细菌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了解这些特性,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疾病的诊断、细菌的致病性与抗原性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一、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个体微小,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才能看到。

通常使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细菌的大小,以微米(μm)作为测量单位。

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很不一致,即使是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可能差别很大。

一般球菌的直径约为0.8~1.2μm;杆菌长1~10μm,宽0.2~1.0μm;螺旋菌长1~50μm,宽0.2~1.0μm。

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的青壮龄培养物(指对数期)为标准。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具有明显特征,可以作为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同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如动物体内、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大小会有所变化,测量时的制片方法、染色方法及使用的显微镜不同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测定细菌大小时,各种条件和技术操作等均应一致。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排列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并据此将细菌分为球菌(图1-1,图1-2)、杆菌(图1-3,图1-4)和螺旋菌(图1-7)三种。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不同细菌分裂后其菌体排列方式不同,有些细菌分裂后单个存在,有些细菌分裂后彼此仍通过原浆带相连,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

1.球菌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根据球菌分裂的方向和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将其分为:双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两相连,其接触面扁平或凹入,菌体有时呈肾形,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时呈矛头状,如肺炎双球菌。

链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三个以上的菌体呈短链或长链排列,如猪链球菌。

葡萄球菌沿多个不同方向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排列不规则,似一串葡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一章 细菌

第一章 细菌
第一章 微生物学概论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细菌形体微小,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按其外形分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型菌(弧菌、螺菌) 三.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各种细菌共有的结构 特殊结构:将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特有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1.细胞壁: ⑴成分: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又称黏肽,为细菌细胞壁所特有。 ⑵细菌的革兰染色: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①革兰阳性菌: 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丰富,有 15-50 层;尚有大量特殊组分磷壁酸。磷壁酸分磷壁酸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磷壁酸 的功能:抗原性很强、再调节离子通过黏肽层中起作用;与某些酶的活性有关;某些细菌的磷酸壁,能粘附在人类细胞的表 面,起作用类似菌毛,可能与致病性有关。 ②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较薄,还有特殊成分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组成。 ⑶细胞壁的功能: ①使细菌保持其固有形态并保护细胞,细胞细胞壁坚韧而富有弹性,保护细菌承受胞内巨大渗透压而不被破坏; ②与细胞膜共同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壁课允许水分及直径小于 1nm 的可溶性小分子自由通过; ③细壁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与细菌的抗原性有关 ⑷L 型细菌: 指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可自然发生,也可经理化因素人工诱变。 (用青霉素货溶菌酶处理可完全除去细胞壁,原生质 仅一层细胞膜包裹,称为原生质体,一般由 G+ 形成) 2.细胞膜: ⑴组成:又称细胞质膜,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的具有弹性的半渗透性生物膜,约占细胞干重的 10%,主要 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⑵功能: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膜上有多种合成酶,参与生物合成过程; ⑶细菌细胞膜的其他结构: ①中介体:由细胞膜向胞浆内陷、折叠、弯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②质周间隙:再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有一空间,称为质周间隙; 3.细胞质: 又称原生质,为无色透明黏稠的胶状物,基本成分是水、糖、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无机盐,是细菌的内环境。 ⑴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游离于细胞质中,为闭环双链 DNA 分子,质粒能进行独立复制,非细菌生存所必需, 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⑵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 ⑶胞质颗粒:大多数为营养储藏物, 4.核质:又称拟核,类核,由裸露的双链 DNA 缠绕而成,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决定细菌的遗传特征。细菌的核质 多集中在菌体中部,无核膜、核仁。 (二).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 1.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折光性强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主要由革 兰阳性菌产生。但芽孢的形成是由细菌的芽孢基因决定的。在合适的营养和温度条件下,芽孢萌发成一个新的菌体,一个芽 孢形成一个菌体,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体,只是处于代谢相对静止的休眠状态。 2.荚膜: 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向细胞壁外分泌的一层黏液性的物质,厚度在 0.2 微米以上称为荚膜,在普通显微镜下可 以看到;有的厚度在 0.2 一下的称为微荚膜。 ⑴成分:一般为多糖或多肽。荚膜不易着色,要用墨汁负染色法法; ⑵功能:抗吞噬作用;抗干燥作用;储存养料;可使菌体附着于适当的物体表面 3.鞭毛:在某些细菌菌体上具有细长而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化学组成是蛋白质,被称为鞭毛蛋白。 ⑴功能:①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功能 ②可用以鉴别细菌,鞭毛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通常称为 H 抗原 ③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關 4.菌毛:菌毛是許多革兰阳性菌和少数的革兰阴性菌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纤细、短而细、直的丝状物。 ①普通菌毛:普通菌毛短、細、直,遍佈于菌毛表面,能与宿主黏膜表面的手提相互作用,因此具有黏着细胞核定居 于细胞表面的能力,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无菌毛的细菌则易被黏膜细胞的纤毛运动、肠蠕动或尿液冲洗而被排除。 ②性菌毛: 性菌毛由质粒携带一种致育因子的基因编码, 故性菌毛又称 F 菌毛。 带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 F+菌或雄性菌, 无性菌毛的细菌称为 F-菌或雌性菌。性菌毛能在细菌之间传递某些遗传性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组成:鞭毛蛋白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的功能: 1. 运动器官; 2. 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穿过小肠黏液层; 3. 细菌的分类鉴定:具有抗原性,H抗原。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三、菌毛 pilus
1. 菌体表面短、细、直硬的丝状物,光学显微镜下 看不到。多见于G-菌,与运动无关。2. 化学组成:菌毛蛋白
1. 无完整的核结构、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等。 2. 单一闭合环状DNA,含少量蛋白质。 3. 特点:DNA量少,多为单拷贝形式,少重复序列。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 capsule
细胞壁外的一层较厚、黏性、胶冻样物质 ≥0.2 μm 荚膜
<0.2 μm 微荚膜 化学组成:多数为多糖,少数是多肽 形成条件:营养丰富(活体内,含血清培养基) 染色:不易着色
其中含有的一些结构:
1. 核糖体ribosome:70S(30S + 50S)
2. 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闭合环状DNA(以后讲)
3. 胞质颗粒:储存营养物质(如白喉杆菌的异染颗粒)
异染颗粒
质粒(EM照片)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或拟核nucleoid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大小
以微米(m)为测量单位,使用光镜观察。
二、形态:细菌按其外形分三类
球菌(coccus):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杆菌(bacillus):如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
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弧菌(霍乱弧菌)、 螺菌(幽门螺杆菌)
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质:核酸、酶、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 可发芽成繁殖体:1个细菌→1个芽胞→1个细菌 特点:壁厚,折光性强,不易着色。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脂多糖(LPS)
LPS是G-菌的内毒素 类脂A:毒性部分 核心多糖: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种特异性
G+ 菌与G- 菌细胞壁的比较
细胞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革兰阳性菌 较坚韧
20-80nm 可多达50层 50%-80%
有 无
革兰阴性菌 较疏松
10-15nm 1-2层 5%-20% 无 有
5.质粒是细菌的 A 核质DNA B 胞质DNA C 核质RNA D 胞质RNA E 胞质核蛋白质 6.青霉素抗菌作用机制是 A 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 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C 破坏菌细胞膜通透性 D 破坏菌细胞核酸的代谢 E 干扰菌细胞器的合成
7.与接合有关的细菌的结构是:
A 微绒毛 B 普通菌毛 C 性菌毛
炭疽芽胞杆菌
肉毒梭菌
破伤风梭菌
形成条件:营养缺乏 保存全部生命必需物质 可发芽:1个芽胞→1个细菌→1个芽胞
细菌——繁殖体 芽胞——休眠体
芽胞的功能
鉴别意义:根据芽胞位置、大小等 抵抗力强。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 最可靠方法为高压蒸气灭菌 致病性:不直接引起疾病,发芽后形 成繁殖体后致病
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 要的鉴别意义
(一) 细胞壁 (Cell Wall)
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绕在细胞膜周围
1.细胞壁的功能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维持菌体形态 —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决定菌体抗原性
(一) 细胞壁 (Cell Wall)
2.主要成分 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 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共有组分
肽聚糖(粘肽)mucopeptide
肉毒梭菌
破伤风梭菌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兽医微生物学-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 培养条件、制片方法、染色方法及使 用显微镜型号的不同,细菌大小也有 差异。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 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单,仅有三种 基本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和 某些其它形态
• 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 旋状菌。
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的一些特殊形态
1、球菌(coccus)
• 多数球菌呈正球形,有的呈肾形、豆 形等。按其分裂方向及分裂后的排列 情况,又可分为:
丹毒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Gram stain of Gram - E. coli cells
乳酸杆菌lactobacilli
大肠杆菌 E. coli (0157:H7
志贺氏痢疾杆菌 (x 22,400)
杆菌的分裂图
细菌细胞的裂殖
↑ 示正在分裂, ↑↑ 示已经分裂。
3、螺旋状菌(spirillum)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动物病原微生物学
Animal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细菌(bacterium)——是一种具有细胞壁 的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单细胞微生物,其个 体微小、形态简单,具有DNA和RNA,主 要靠二裂法繁殖,并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 长繁殖。 广义的细菌除细菌外,还包括立克次体、 衣原体、霉形体、螺旋体及放线菌等。
少数杆菌分裂后呈铰链样粘连,形成栅栏 状样、V、Y、L字样等特殊的排列如马棒 状杆菌。
鼻疽杆菌
细直、微弯两端钝园的G-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在动物体内的形态
炭疽杆菌

生物 第一节 细菌(共17张PPT)

生物 第一节 细菌(共17张PPT)
枯草杆菌
寄生 :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自养
:蓝细菌的呼吸类型
好氧性细菌:结核杆菌、根瘤菌
有氧呼吸
厌氧性细菌:乳酸菌、甲烷螺旋菌
无氧呼吸

六、细菌与生活
净 化 污 水 , 分 解 动 植 物 遗 体 等

生病
食品制作
食品腐烂
产生甲烷照明的路灯
制药
1 细菌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营养 2 细菌可用于食品加工 3 细菌可用于制药
作业布置:
1. 细菌的主要特征
2 画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微生物的世界
第一节 细菌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2、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自主学习:
一 、细菌的形态
1.个体:十分微小,一粒小米=10亿个细菌、单细胞生物
2.形态:
球形
肺炎双球菌
杆形
大肠杆菌
螺旋形
甲烷螺旋菌
二、细菌的结构
拟核(DNA)
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荚膜的作用( A )
A.保护和营养 C.遗传作用 B.运动作用 D.生殖作用
课堂效果检测
3.细菌的休眠体是( D )
A.荚膜
B.鞭毛
C.拟核

D.芽孢
4.细菌的叙述错误是 ( C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对人有害
B.都是单细胞个体
D.分裂繁殖
5.下列各项均为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D )
A 芽孢 细胞核 细胞质 B 荚膜 细胞核 液泡
C 鞭毛 芽孢 细胞质
D芽孢 鞭毛 荚膜
课堂效果检测
5.细菌的生殖方式( D )

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结构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1.球形细菌(coccus) 2.杆状细菌(bacillus) 3.弯曲形细菌(spiral bacterium)
第二节 细菌细胞的结构
(structures of bacteria)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s of bacteria)
基本结构: 都具有的结构。
(三)菌毛(pili): 1.与致病性有关: 2.性菌毛与细菌间遗传物质转移有关:
(四)细菌的芽胞(spore)
1.结构(从内到外):
(1)芽胞原生质
皮质
(2)内膜
(3)芽胞壁
(4)皮质
(5)外壳
(6)外壁
2. 芽胞的形成和发育
营养缺乏的条件下, 编码繁殖体成分的基因组受到 抑制, 编码芽胞成分的基因组被激活, 繁殖体开始消失, 芽胞成分迅速合成。
先在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formis)观察到细菌L型。
(二)细胞膜(cell membrane), 又称胞浆 膜(cytoplasmic membrane)
1.结构: 2.功能 (1)物质交换 (2)酶系活动的场所
(三)中间体(mesosome) (四)细胞浆(cytoplasm)
(一)细胞壁(cell wall)
丹麦病理学家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 在1884年介绍了脱色后再进行复染的差别染色法,
后来被称为革兰染色法。
革兰阳性菌
涂片
结晶紫 碘液 染色 媒染
酒精 脱色
复红 复染
革兰阴性菌
1.革兰阳性菌的胞壁: 肽聚糖: 层数多,含量高,占细胞壁干重的 50-
(1) 维持细菌的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2) 防止溶菌酶等酶系的消化, 阻止抗生素透过。 (3) 构成染色反应的差别。 (4) 决定抗原性。 (5) 与致病有关。 (6)物质交换。 胞壁缺损的菌细胞: 没有胞壁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L是英

第二章第一节_细菌的形态结构临床班2

第二章第一节_细菌的形态结构临床班2
微荚膜:厚度﹤ 0.2μm,不能在光镜下直接 看到。
黏液层:疏松地粘附于菌体表面,其界限不
清而易被洗脱者。
化学组成:多数细菌荚膜的成分为多糖,
少数为多肽。
荚膜的形成
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但也与细菌所处 的环境有密切关系。能产生荚膜的病原菌, 如炭疽杆菌常需在动物组织中才能形成荚 膜,在人工培养基中则往往不形成或不明 显。
质粒并非细菌所必需,失去质粒的细菌仍 能正常存活。
3、胞质颗粒
异染颗粒:是普遍存在的贮藏物,其主要 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可随菌龄的延长而 变大。多聚磷酸盐颗粒对某些染料有特殊 反应,产生与所用染料不同的颜色,因而 得名异染颗粒。如用甲苯胺蓝、次甲基蓝 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棒状杆菌和 某些芽孢杆菌常含有这种异染颗粒。
荚膜的功能:
不是细菌的主要构造,失去它,并不影响细菌的 生长繁殖,
与细菌的毒力有关—— ①保护: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 ②抗有害物质:抵抗体液因子(溶菌酶、补体、 抗体等)和药物的杀菌作用 ③免疫原性
④粘附作用。 ⑤增加其侵袭力
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flagellum):某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
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 的幼龄培养物为标准,虽然同一个菌落中的个体, 其大小也不完全相同,但在一定范围内,各种细 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而且具有明显特征。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外部形态比较简 单,仅有三种基本类型, 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并据此而将细菌分为: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芽胞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比其繁殖体要坚强得 多,特别能耐受高温、干燥和渗透压的作用,一 般的化学药品,也不易渗透进去。
芽胞强抵抗力的原因: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染色法
① 初 染:结晶紫溶液染色1-3 min,水洗;
(1)美兰染色
② 媒 染:革兰氏碘液1min, 水洗;
③ 脱 色:95%酒精,脱色时
(2)革兰氏染色: 间根据涂抹面的厚度灵活掌
握,多在15-30s之间,水洗;
④ 复 染:沙黄或复红溶液染
(3)抗酸染色 色1min,水洗;
⑤ 吸干或自然干燥;
周毛菌
(3)菌 毛 Pilus或Fimbria
① 一些G-菌和少数G+菌,菌体上生有一种比鞭毛 数量多、更为纤细、短而直的丝状物,也称为纤 毛。在电镜下才能看到。
② 菌毛与运动力无关。
普通菌毛
性菌毛
③ 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
• 普通菌毛:较纤细较短,数量较多,每菌可有100~500条,
能使细菌黏附于动、植物细胞上,与致病性有关。
• 是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决定细菌的遗传特 性。
细菌的核体
2、特殊构造
(1)荚膜 (2)鞭毛 (3)菌毛 (4)芽胞
与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
(1)荚 膜(Capsule)
① 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在细胞壁的外面产生 一种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厚度通常 200nm以上,称为荚膜.通过特殊染色法可看见。
与基本的生命活动没有多大关系;
特殊构造 如: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等。
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这些特殊结构
细菌结构示意图
细胞壁Leabharlann 细胞膜细胞质荚膜 菌毛 鞭毛
核质
1、基本结构
(1)细胞壁(Cell wall) 在细菌细胞的外层,是一层无色透明、坚韧
而具一定弹性的网状结构,可承受细胞内强大 的渗透压而不被破坏。
溶菌酶能切断N-乙酰葡萄糖 胺和N-乙酰胞壁酸的β-1.4糖 苷键,破坏肽聚糖支架,引起细 菌裂解。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③ 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是革兰氏阴 性菌的内毒素;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脂质A(Lipid A): 糖磷脂。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
分,无种属特异性。是细菌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 主要组分。
核心多糖(core polysaccharide): 位于脂质A的外层,由己糖、庚糖、2-酮基-3-脱氧辛酸
4. 荚膜的染色特点: 不易着色,通常用负染色法染色后观察。 5. 荚膜的医学意义: 细菌的毒力成分; 可用来作细菌分型(荚膜肿胀试验)
荚膜
(二) 鞭毛
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 物。根据鞭毛的数量、位置可将鞭毛菌分 成四类:
单毛菌;双毛菌;从毛菌;周毛菌。 有鉴别意义
(5)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 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染色性: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致密,含脂类物质少,不易酒精脱 色,革兰氏染色成紫色;反之革兰阴性菌染成红色;
抗原性:
革兰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之一是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的 核心多糖和O抗原多糖是为重要表面抗原;
毒性:
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即为内毒素,革兰阳性菌无此成分;
Bacteriology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本章要点:
1. 细菌的形状、大小、如何检查细 菌? 2. 细菌细胞有哪些结构成分?
这些结构与医学有何联系及意义?
概念
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 细胞微生物.
广义细菌: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 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狭义细菌: 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
溶菌酶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

微生物学第一章

微生物学第一章

细胞膜( membrane) 细胞膜(cell membrane)
或称胞质膜 细胞壁内侧,包绕细胞质 结构:磷脂、蛋白质, 不含胆固醇 功能: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分泌和呼吸、信号 转导等
中介体(mesosome) 中介体(mesosome)
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 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 于革兰阳性细菌。
最外层,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重复单位所构 成的多糖链。 菌体抗原(O抗原),种特异性 缺失,细菌变为粗糙型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G+ 菌与G- 菌细胞壁的比较 细胞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革兰阳性菌 较坚韧 20~80nm 可多达50层 50%~80% 有 无 革兰阴性菌 较疏松 10~15nm 1~2层 5%~10% 无 有
I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 -
M
+ -
Vi
+
C试验 C试验
+
(二)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pyrogen) 热原质(pyrogen)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 应的物质。本质:LPS –耐高温 –去除方法:250℃干烤、蒸馏、吸附剂等 –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无菌操作 毒素与侵袭性酶 色素 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 杀死某些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细菌素 维生素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capsule) 荚膜(capsule)
概念: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一层黏液性物质, 为疏水性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 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化学组成:多糖/多肽。 形成条件:营养丰富。 染色:不易着色,负染(墨汁)。
光学显微镜下荚膜
电子显微镜下荚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l丙
溶菌酶的 作用部位
G
M
M
L丙
青霉素的
L丙
D l谷 作 用 部 位
D l谷 L 赖l
-甘
-甘
-甘
-甘
-

- 甘G
-
L 赖l D l丙
D l丙
M N -乙 酰 胞 壁 酸
G N -乙 酰 葡 糖 胺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肽聚糖结构模式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B 磷壁酸 (Techoic acid )
X120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淋病奈瑟球菌
Gonococcus
X1500
返回至目录
霍乱弧菌
V.cholerae
X15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淋病奈瑟球菌
Gonococcus
X19300
返回至目录
霍乱弧菌 V.cholerae
X255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乳酸杆菌
Lactobacillus
X1500
返回至目录
多糖骨架
四肽侧链 G
DAP 二氨基庚二酸
M
L丙 D谷
G DAP
D丙
M-L 丙 -D 谷 - D A P -D 丙 D 丙 -D A P - D 谷 -L 丙 - M
G
M
L丙 D谷
G
DAP D丙
M
-L

-D

-
DA D丙
P -D 丙 -D A P
-
D

-L

-
M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肽聚糖结构模式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含肽聚糖少, 并有外膜的保护故一般不受上 述抗菌物质的影响 。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模式比较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2 .细胞膜 (Cell membrane)脂质双层
3 .细胞质 (Cytoplasm)
核糖体:
蛋白质合成场地
胞质颗粒:
如异染颗粒
质 粒 (Plasmid)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肺炎双球菌荚膜
X1500
返回至目录
X12000
意义
1 .抗吞噬*,抗干燥
2 .细菌鉴别与分型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鞭 毛 (Flagella) 概念 伸出菌体表面细长歪曲的蛋白质丝状物
伤寒杆鞭毛
X15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意义
1.运动器官*
3.细菌鉴定与分类
MG M
MG
M
脂蛋白 磷脂 细
胞 蛋白质 膜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细胞壁结构模式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3)意义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不同. 而使它们的染色性. 抗原性. 毒性. 以及对某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故易受溶菌酶.青 霉素.杆菌肽等抗菌物质破坏。
双球菌 球 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杆菌
弧菌 螺 形 螺菌 菌
弯曲菌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X1500
返回至目录
链球菌 Streptococcus
X15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X13500
返回至目录
链球菌
Treptococcus
(2)化学组成与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G+菌)化学组成与结构
A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主要结构
多糖骨架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肽聚糖结构
返回至目录
多糖骨架 四肽则链
M
五肽交连桥
LM丙
L丙
D l谷
D l谷
L 赖l
G
L 赖l - 甘 - 甘 - 甘 - 甘 - 甘 - 甘G - D l丙
返回至目录
概念 某些G+在生活的某一阶段,菌体内出现一个折 光性强的圆形或卵圆形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破伤风杆菌芽胞
X1500
返回至目录
X204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a 抗原性
b 黏附作用
膜磷壁酸
M
G
M
MG
M
磷壁酸
壁磷壁酸


MG
M
壁 肽聚糖
MG
M
蛋白质 细 胞
磷脂 膜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细胞壁结构模式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革兰氏阴性菌(G-菌)化学组成与结构
A 肽聚糖(少) 多糖骨架 四肽侧链
* 无五肽交联桥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肽聚糖结构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浆 4.核 质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返回至目录
1.细胞壁 ( Cell Wall )
[1] 功能
a 维持细菌外形 b 抵抗低渗 c 参与物质交换 d 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内容
1.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2. 细菌的结构 3.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要求
1. 掌握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及其医学意义 2. 熟悉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意义及其组成 3. 熟悉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一、大小与基本形态
测量单位:微米 [ um ]
基本形态: 球形,细菌形态与结构
B 外膜( Outer membrane) 主要结构 脂蛋白 脂多糖 脂质双层
* 脂多糖G-菌内毒素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G-菌细胞壁结构
返回至目录
外膜 细 ( 主要结构 ) 胞 壁
肽聚糖
特异性多糖
核心多糖 脂 质 A*
脂多糖
(LPS 内 毒 素 )
脂质双层 (屏障作用 )
2.抗原性(H-Ag)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菌 毛 (Pill)
概念
许多G-菌和个别G+菌菌体表面有较鞭毛更纤细,短而直的蛋白质
,数目多丝状物
大肠杆菌菌毛
X49000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意义
1.普通菌毛是黏糊器官* 2.性菌毛与遗传物质传递有关*
返回至目录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芽胞 (Spore)
概念 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特点 (1) 自我复制
(2) 控制遗传性状
(3) 转移
4 .核质 (Nuclear material) DNA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二)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胞
第一节细菌形态与结构
返回至目录
荚膜 (Capsule)
概念 某些细菌生长繁殖过程 中合成的并向细胞壁外分泌一层 疏松透明的黏液状物[大于或等 于200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