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过这么一句话:“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国务院温总理2009年1月4日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过:“对于教学改革,要减轻学生负担,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教是为了不教,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可见,“探索新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话题,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我们作为践行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要接受这个新理念,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呈现出来的弊端
我国教育模式虽然历经了不计其数的变革和更新,成绩斐然,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对我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模式,并形成了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忽略了。
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这种教育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发展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利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绝对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主体性受到极大的抑制。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与“听众”即我们曾经常调侃的“厅级干部”,教师的“独脚戏”表演也屡见不鲜,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结果是老师喉干舌苦、学生白纸一张。
对于学生发展来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主见得不到表达,实践得不到培养,情商得不到提高,致使学生缺少思想、缺少创见、情商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传统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获得发展的过程,忽视了对教育目的的本身及教育本质的追问,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发生的教育意义的构建,使“教会学生学”只是成了一句“口号”。以下三个现象应该值得我们教育中人思考。
我国中学生参加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每年都能拿到许多金牌,这从某种层面上说明我们的教育优势;但是一直以来,我国还没有独立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传统教育的不足。
在教育圈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平时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同学,走上社会后大多表现平平,而那些事业上大有作为的人,却往往学习成绩不怎么理想。无独有偶,更让人费解的是,让老师倾尽心血的优生,往往对老师不理不睬,倒是那些差生,对老师尊敬有加。有专家学者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用“智育”的眼光来衡量,这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现象,让人觉得反常,与我们所预料的相去甚远,但从“情育”的视角来看,这样的结果,是合乎情理的。因为最新研究表明:“就大多数人而言,智商的确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功于智商,80%则应归公于情商。也就是说智商不是人成才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情商才是制胜的关键。”
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最近两会期间,求解“钱学森之问”仍是两会代表、委员的热点话题,答案都指向了校园文化建设。
二、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要认识到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沉迷于“教学大纲”,其必将导致新课程的实施失去人力基础,课改也只能流于空谈。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应变“传授知识”为“发展创新能力”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的知识的“容器”,只能接受知识的客体,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不要用老一套单向信息传递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整体性和差异性,采用个性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这就是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
教学观念的构建同教学实践同步并行,相辅相成。长期积极地参加教改实践并从中观察、感受、概括、检验,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观念清晰、完善,不脱离实践,不脱离现实,立足新课程改革,才是我们素质提高的基础。
三、近几年全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
中小学教育面临为未来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原来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符合新课标的做法保留,对不符合新课标的做法进行剔除,再有创新性的渗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前身是“指导——自主学习”法。“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启动于1995年,是《福建省中学数学“目标——掌握”10年跟踪教改实验》(1986年—1995年)的逻辑生长和发展,是福建省长期研究中小学教育的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三位学者在个别成功的数学教学经验基础上提炼、升华出来的教改实验课题。
1997年,“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当时,正式参加此课题实验的中小学有33所,与此课题建立密切联系的有50多所,主动邀请课题组负责人讲学与指导教改实验的各类学校近百所,全省自觉参与实验研究的中小学老师近千人。
2001年课题探索性实验研究成果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鉴定。新课程改革启动以后,许多学校把它作为了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2007年,余文森教授应广大课题实验学校的要求,组织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并获得批准。从此,此课题进入深化研究阶段,课题成果进入全面推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