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4-09-30 03:09:04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民生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工作理念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工作思路上,明确“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在工作措施上,提出“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这些重要论述,以简明通俗、朴实真情的表述,阐明了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方法和路径,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让全社会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凝聚改革共识,提振改革信心。可以说,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切入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有力举措,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是要下硬功夫、真功夫、实功夫。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落实,用开阔的思路找到破解难题的路径,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要深入基层,把握群众期盼,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把民生实事找
准、抓实、办好。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愿望,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所在,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事。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化解产能过剩可能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也可能影响到增加民生投入。面对这种形势,必须关注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做好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等各方面工作。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重点搞好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近年来,广东积极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全面实施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民生改革深入推进,惠民效应充分显现。同时也要看到,我省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乏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制约民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亟待破解。对此,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必须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抓住民生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任务来抓,发扬“钉钉子精神”,更加深入推进民生社会领域改革创新,加紧形成保障改善民生制度性安排,切实增强民生事业发展活力;要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集中财力解决民生急需,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要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普惠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合理、普惠性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及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