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电路设计(第一章)

合集下载

射频电路设计 第一章

射频电路设计 第一章

目 录
1、 引言 、 2、 传输线分析 、 3、 Smith圆图 、 圆图 4、 单端口网络和多端口网络 、 5、 射频滤波器设计 、 6、 有源射频元件 、 7、 有源射频电路器件模型 、 8、 匹配网络和偏置网络 、 9、 射频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 10、振荡器和混频器 、
第1章 引 言 章
横电磁模: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mode
m/s (1.3)
300MHz,30GHz 在自由空间电磁波的 例1.1 计算 f = 30MHz,300MHz 波阻抗、相速和波长。 自由空间的相对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等于1 解:自由空间的相对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等于 波阻抗: 波阻抗: Z 0 = 相 速: v p =
1.2 量纲和单位
电磁波为: 电磁波为: E x = E 0 x cos (ω t − βz ) V/m 为了理解频率上限,在自由空间, 为了理解频率上限,在自由空间,向正 z 方向传播的平面
H y = H 0 y cos (ω t − βz ) A/m
是x方向的电场矢量 是y方向的磁场矢量
平面电磁波的主要性质: 平面电磁波的主要性质: 1. 电磁波是横波,E和H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电磁波是横波, 和 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都与传播方向垂直; 2. E和H互相垂直,且同相位。 互相垂直, 和 互相垂直 且同相位。
一般射频系统方框图
天线
语音 信号 经过 抽样 量化 编码 处理 或计 算机 信号
混频器 切换开关
DAC 数 字 电 路
数-模变换器 模变换器
PA OSC
本地振荡器 发射功率放大器
ADC
模-数换器 数变换器
LPF
低通滤波器
PA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第1章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第1章

1.2.4 集肤效应
在电路中信号是通过导体传输的,导体存在集肤
效应。所谓集肤效应是指当频率升高时,电流只集中在
导体的表面,导体内部的电流密度非常小。集肤效应使 导线的有效导电横截面积减小,交流电阻增加。集肤效 应如图1.3所示。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 (第2版)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第1 章 引言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在射频频段,电路出现了许多独 特的性质,这些性质在常用的低频电路 中从未遇到,因此需要建立新的射频电 路理论体系。射频电路理论是电磁场理
论与传统电子学的融合,它将电磁场的
2

l
(1.2)
图1.1 终端短路的传输线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式中Z0为常数,Z0的取值范围一般为几十到几百 之间。式(1.2)改变了低频电路理论的观点,因为低频 电路理论会认为Zin=0。下面对式(1.2)加以数值分析。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为了有效地传输信息,无线通信系统需要采用高 频率信号,这种需要主要由下面3个因素导致。 (1)工作频率越高,带宽越大。 (2)工作频率越高,天线尺寸越小。 (3)射频电路中电感和电容等元器件的尺寸较小, 这使得射频设备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众多,对频谱的划分有多种方式,而今较为通用的频谱
分段法是由IEEE建立的,见表1.1。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表1.1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表1.1(续)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射频电路 第一章选频与阻抗匹配

射频电路 第一章选频与阻抗匹配
2010-9-16
Z=
V IS
,而 I S 为常数 )
《高频电子线路》 11/42
讨论谐振频率附近的选频特性( ω ≈ ω0 ) 近似条件:
ξ = Q(
(ω + ω 0 )(ω ω 0 ) 2ω (ω ω ) 2(ω ω 0 ) ω ω0 ≈Q 0 2 0 =Q )=Q ω0 ω ωω 0 ω0 ω0
Is / G V (ω0 ) V (ω0 ) = = V (ω ) ≈ e jφ 公式: 2(ω ω0 ) 2Δω 2 Δω 2 1 + jQ 1 + jQ 1 + (Q )
ω0
ω0
ω0
其中:
= arctgQ
2Δω
ω0
2010-9-16
《高频电子线路》
12/42
(1)幅频特性(归一化选频特性)
定义:支路
Q
Xs 串联支路 Q = rs RP 并联支路 Q = XP
《高频电子线路》
两者相等
X s RP Q= = rs XP
18/42
2010-9-16
(2)实际并联回路分析 根据谐振的定义计算:
Y (ω ) = G + jB = 1 1 + ( jωC ) j RP ωLP
1 jB = jω P C j =0 ω P LP
谐振时回路总的储能 CV 2 2π T= Q = 2π = 2π 2 ω0 谐振时回路一周内的耗能 TV / R
R R Q= = = G ω0 L ρ
2010-9-16 《高频电子线路》 8/42
ω0C
4.电流特性 电感电流
IsR IL = = = jQI S jω 0 L jω 0 L
电容电流

射频电路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

STUCC K.H. Cheng
1.2 射频通信电路应用简介
GSM900 频段范围 上行频带/MHz(手机发射) 下行频带/MHz(基地台发 射) 双工间隔/MHz 占用频谱/MHz 通道数 ARFCN 同时用户数 通道间隔 调变方式 数据传输速率 Bit rate持续期 P band 935~960 890~915 45 2X25 124 1~124 992 G1abnd 880~890 925~935 55 2X10 49 975~1023 392 200KHz GMSK(BXT)=0.3 270.88kbps 2.69uS GSM1800 Lband 1710~1785 1805~1880 95 2X75 374 512~885 2992
射频电路设计 (RF Circuits Design) Chapter 1 简介
STUCC K.H. Cheng
Chapter Outline
1.1 射频概念 1.2 射频通信电路应用简介 1.3 无线通道中的电波传播 1.4 无线通道的特徵 1.5 干扰与噪音 1.6 射频电路的特点
STUCC K.H. Cheng
1.4 无线通道的特徵
多径效应 对抗措施
抗多径干扰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措施: (1)提高接收机的距离测量精度, 如窄相关码 相关码跟踪环,相位测距,平滑伪距 平滑伪距等; 相关码 平滑伪距 (2)抗多径天线:智慧天线 智慧天线利用多个天线阵元 智慧天线 的组合进行信号处理,自动调整发射和接收方 方 向图,以针对不同的信号环境达到最优性能. 向图 (3)抗多径信号处理与自适应抵消技术等. 多径干扰是由於在多用户系统中采用传统单用户接收方案而造成的恶果.单用 滤波器作为相关判决的工具,并不考虑多址干扰的存在,每 户接收机采用匹配滤波器 滤波器 个用户的检测都不考虑其他用户的影响,是一种针对单用户检测的策略.一般说 来,单个用户传输时不存在多址干扰,但在多用户环境中,当干扰用户数增加或 者他们的发射功率增加时,多径干扰 多径干扰将不容忽视.因此多用户检测技术应允而生, 多径干扰 其演算法有最优检测演算法和次优检测演算法.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1.1.1 无线电远程通信起始于意大利人马可尼从1895年
开始的室外电磁波通信实验, 最初的目的是实现无 线电报。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无线电远程通信从无 线电报发展到无线电广播、 电视、 移动通信等, 逐步覆盖了陆地、 海洋和太空, 从固定通信发展到移动通信, 从模拟通信发展到数 字通信。 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使用的无线 电频率为300kHz~3000 MHz。 图1.1.2给出了无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1.1 虽然射频电路系统的具体设备多种多样, 组成和复杂程度不同, 但系统的最基本结构相 同, 如图1.1.1所示, 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两 个主要部分。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图1.1.1 射频电路系统的最基本结构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图1.1.1中, 信道即无线电波的传输媒质, 如空气、 真空、 海水、 地表。
iC=a0+a1(u1+u2)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上式是转移特性曲线以Q为中心, 在Q附近的一阶泰勒级数展 开式。 其中, a0是ICQ, a1是晶体管在Q处的交流跨导gm。 上 式可写为
iC a0 a1 (u1 u2 ) a0 a1u1 a1u2
a0 a1U1m cos1t a1U 2m cos2t
第一章 射频电路导论
1.1.3 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 GHz工业、 科学和医
学(ISM) 频段, 采用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 利用时分 双工传输方案, 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 Mb/s, 最大 传输距离为10m, 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 通过 采用跳频、 短数据包和自适应发射功率来进行调节 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系统最大跳频速率为1600跳/s, 在2.402~2.480 GHz之间采用79个间隔1 MHz的频点。

Chap1_绪论

Chap1_绪论
射频电路设计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1
射频?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2
数字: 模拟: 射频: 微波: 毫米波: 太赫兹波: 红外: 光波: 紫外: X射线: γ射线:
0 频谱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3
0 频谱
频段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频谱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40
在多数情况下导体的μr=1,故趋肤厚度随着频率 的升高迅速降低。
1
0.9
σCu=64.516×106S/m
0.8 0.7
Al
σAl=40.0×106S/m
0.6 0.5
σAu=48.544×106S/m Au
0.4 0.3
0.2 Cu
铜、铝、金的趋肤厚 度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VHF/UHF为典型的电视工作波段,其波长已经与电子系统的实际尺寸 相当,在有关的电子线路中必须考虑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性质。
RF范围:VHF—SHF波段。MW范围:X波段及以上。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4
美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图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图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6
射频电路设计Chap1 # 32
我们的学习
集成电路基础:
➢ 器件基础
• 无源器件: • 有源器件:
➢ 理论及工具
• 传输线理论: • Smith圆图: • 散射参数:
➢ 设计方法
• 偏置网络: • 匹配网络:
射频单元电路分析
➢ 滤波器: ➢ 振荡器: ➢ 放大器: ➢ 振荡器: ➢ 混频器:
射频IC工程分析、设计和 测试

射频电路设计1-绪论

射频电路设计1-绪论
用于测量信号的功率。
频谱分析仪
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功率和失真等参数。
阻抗匹配器
用于确保测试系统的阻抗匹配,减少信号反 射和损耗。
测试方法与流程
1 2
测试准备
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仪器和设备,搭 建测试环境。
测试步骤
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测试,记录各项参数和数据。
3
测试结果分析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电路性能,找出潜在 问题。
变压器
要点一
总结词
变压器是射频电路中实现电压转换和阻抗匹配的重要元件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磁耦合原理实现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 的电子元件。在射频电路中,变压器常用于信号的放大、 变频和传输等功能。变压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变比、效率、 绝缘电阻和温升等。在选择变压器时,需要考虑其工作频 率、额定电压和电流等因素,以确保其在射频电路中的正 常工作和稳定性。
05
射频电路的测试与验证
05
射频电路的测试与验证
测试环境搭建
信号源
用于提供射频信号,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功率计
用于测量信号的功率。
频谱分析仪
用于测量信号的频率、功率和失真等参数。
阻抗匹配器
用于确保测试系统的阻抗匹配,减少信号反 射和损耗。
测试环境搭建
信号源
用于提供射频信号,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功率计
02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选择 合适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拓扑结 构,并利用电路仿真工具对电 路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
03
电路级设计还需要考虑电路的 稳定性、噪声、失真等因素, 以确保射频电路的性能稳定可 靠。
电路级设计
01
电路级设计是射频电路设计的 核心环节,主要任务是根据系 统要求,设计和优化射频电路 的各个组成部分。

射频电路设计--第1章 引言

射频电路设计--第1章 引言
3、过孔的设计 (1)RF电路板常用过孔实现层间连接。通常孔直径为 0.05mm至0.20mm。 (2) 过孔一般分盲孔(blind via)、埋孔(bury via)和通孔 (through via)三类。 盲孔位于印刷线路板的顶层和底层表面,具有一定 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 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 埋孔是指位于印刷线路板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 伸到线路板的表面。 通孔穿过整个线路板,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组 件的黏着定位孔。
分贝表示法
• 绝对电压的分贝表示
⎛ V ⎞ V ( dBμV ) = 20 log10 ⎜ ⎟ ⎝ 1μV ⎠
表 2-3 使用 dBμV 表示的一些典型电压值 V V(dBμV) 0.01μV -40dBμV 0.1μV -20dBμV 1μV 0dBμV 10μV 20dBμV 100μV 40dBμV 1mV 60dBμV
λ /8 设计准则
例1
例 1-3:某 CPU 的内部核心电路尺寸为 5mm 左 右,时钟频率达到了 2GHz。请判断 CPU 内部电路设 计是否需按照传输线理论进行分析和设计。 解:2GHz 信号对应的波长为
c λ = = 0.15 ( m ) f
计算得到
l = 5mm <
λ
8
≈ 19mm 。 按 照 λ/8 的 设 计 准 则 ,
BW ( Hz ) = f H − f L
以频率作为单位表示的带宽是指绝对带宽。 例如: 射频放大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GHz— 2GHz,则带宽为1GHz PAL制式的电视广播的图像信号带宽为 6MHz
相对带宽
– 百分比法
• 定义为绝对带宽占中心频率的百分数
– 倍数法(又称覆盖比法) – 定义为高端截止频率fH与低端截止频率fL的比 值

wu汉大学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wu汉大学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wu汉大学射频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射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掌握射频电路中关键参数的计算与测量方法。

3. 掌握射频电路的阻抗匹配、传输线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射频电路。

2. 能够分析和解决射频电路中常见的问题,如信号干扰、阻抗不匹配等。

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如ADS、Multisim等)进行射频电路的仿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射频电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项目实践中学会沟通、分工与协作。

本课程针对五汉大学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旨在使学生掌握射频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其在射频领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为后续深造或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射频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射频信号特性、射频电路的分类及基本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射频电路概述2. 射频电路关键参数:频率、带宽、增益、噪声、线性度等参数的定义与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 射频电路关键参数3. 阻抗匹配与传输线理论:介绍阻抗匹配的重要性,传输线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阻抗匹配与传输线理论4.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基于ADS、Multisim等软件进行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

教材章节:第四章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5. 射频电路实验与调试:实验操作步骤,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射频电路实验与调试6. 射频电路应用案例:分析典型射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六章 射频电路应用案例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进行,确保学生能够系统、科学地掌握射频电路相关知识,为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射频电路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是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它与无线通信的性能和特性直接相关。

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高、低功耗等性能优异的无线通信系统。

一、的基本概念射频电路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调制、解调、放大、滤波和发射、接收无线信号的电路。

由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的频率一般在几百万赫兹到几千兆赫兹之间,因此射频电路工作在高频范围内,其特点是频率高、电压小、电流大、噪声大、传输距离短等。

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信号的滤波、放大、混频、调制等操作,从而完成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一般来说,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1.频段和带宽:确定射频电路工作的频率范围和工作带宽。

2.信号处理的功能:确定射频电路要实现的信号处理功能,如滤波、放大、混频、调制等。

3.电路结构和拓扑:确定射频电路的具体拓扑结构和电路元件,并进行系统级的优化设计。

二、中的关键技术1.滤波技术:滤波是射频信号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所需的信号从噪声和干扰中分离出来。

滤波器一般分为低通、带通、高通和带阻滤波器。

在设计射频电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滤波器选择和设计。

2.放大技术:放大器是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将信号增强到足够的水平以便在后续处理中进行正常传输。

在中,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拓扑结构和参数。

3.混频技术:混频器用于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相乘,产生出新的频率,这个过程叫做混频。

在接收端,混频器主要用于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同时滤波器用于去除混频后的高频信号。

4.调制技术:调制用于将基带信号(低频)和射频信号(高频)结合起来。

在通信系统中,调制技术是实现高效传输的关键。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5.射频功率放大技术:射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射频信号的放大器,通常要求具有高效、大功率、尽可能小的失真等特点。

在中,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射频电路设计一》课件

《射频电路设计一》课件
设计匹配网络
为确保信号传输效率,设计合适的信号源和负载 匹配网络。
3
设计滤波器、功分器等辅助电路
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相应的滤波器、功分器等辅 助电路。
电路版图绘制与仿真验证
使用专业软件绘制电路版图
使用专业软件,如Cadence、Mentor Graphics等,绘制射频电路 的版图。
进行电磁仿真验证
《射频电路设计一 》ppt课件
目 录
• 射频电路概述 • 射频电路的基本元件 • 射频电路的分析方法 • 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 • 射频电路的调试与优化 • 案例分析
01
射频电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射频电路是指工作在射频频段的 电子电路,通常用于无线通信、 雷达、导航等领域。
特点
射频电路具有高频率、高带宽、 高灵敏度等特点,能够实现高速 、远距离的无线信号传输。
具有通直流阻交流的特性,常用于滤波、 振荡、延迟等电路中。
种类
包括空心电感、磁芯电感、变压器等。
应用
在射频电路中,电感常用于调谐、匹配、 滤波等电路中。
电阻
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R。
特性
具有消耗电能的作用,常用于限流、分压等电路中。
种类
包括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
传输线近似分析法
总结词
传输线近似分析法适用于分析传输线和微波网络,通过将电路简化为传输线模型 ,便于理解和计算。
详细描述
传输线近似分析法主要应用于传输线和微波网络的射频电路设计。该方法将电路 简化为传输线模型,通过求解传输线和微波网络的参数来分析电路性能。该方法 计算简便,精度较高,适用于对信号传输特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第1章引言1 1 射频设计的重要性1 2 量纲和单位1 3 频谱1 4 无源元件的射频特性1 4 1 高频电阻1 4 2 高频电容1 4 3 高频电感1 5 片状元件及对电路板的考虑1 5 1 片状电阻1 5 2 片状电容1 5 3 表面安装电感1 6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传输线分析2 1 传输线理论的实质2 2 传输线举例2 2 1 双线传输线2 2 2 同轴线2 2 3 微带线2 3 等效电路表示法2 4 理论基础2 4 1 基本定律2 5 平行板传输线的电路参量2 6 各种传输线结构小结2 7 一般的传输线方程2 7 1 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表示式2 7 2 行进的电压和电流波2 7 3 阻抗的一般定义2 7 4 无耗传输线模型2 8 微带传输线2 9 端接负载的无耗传输线2 9 1 电压反射系数2 9 2 传播常数和相速2 9 3 驻波2 10 特殊的终端条件2 10 1 端接负载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2 10 2 短路传输线2 10 3 开路传输线2 10 4 1/4波长传输线2 11 信号源和有载传输线2 11 1 信号源的相量表示法2 11 2 传输线的功率考虑2 11 3 输入阻抗匹配2 11 4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2 12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3章 Smith圆图 3 1 从反射系数到负载阻抗3 1 1 相量形式的反射系数3 1 2 归一化阻抗公式3 1 3 参数反射系数方程3 1 4 图形表示法3 2 阻抗变换3 2 1 普通负载的阻抗变换3 2 2 驻波比3 2 3 特殊的变换条件3 2 4 计算机模拟3 3 导纳变换3 3 1 参数导纳方程3 3 2 叠加的图形显示3 4 元件的并联和串联3 4 1 R和L元件的并联3 4 2 R和C元件的并联3 4 3 R和L元件的串联3 4 4 R和C元件的串联3 4 5 T形网络的例子3 5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4章单端口网络和多端口网络4 1 基本定义4 2 互联网络4 2 1 网络的串联4 2 2 网络的并联4 2 3 级连网络4 2 4 ABCD网络参量小结4 3 网络特性及其应用4 3 1 网络参量之间的换算关系4 3 2 微波放大器分析4 4 散射参量4 4 1 散射参量的定义4 4 2 散射参量的物理意义4 4 3 链形散射矩阵4 4 4 Z参量与S参量之间的转换4 4 5 信号流图模型4 4 6 S参量的推广4 4 7 散射参量的测量4 5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5章射频滤波器设计5 1 谐振器和滤波器的基本结构5 1 1 滤波器的类型和技术参数5 1 2 低通滤波器5 1 3 高通滤波器5 1 4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5 1 5 插入损耗5 2 特定滤波器的实现5 2 1 巴特沃斯滤波器5 2 2 切比雪夫滤波器5 2 3 标准低通滤波器设计的反归一化5 3 滤波器的实现5 3 1 单位元件5 3 2 Kurodac规则5 3 3 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实例5 4 耦合微带线滤波器5 4 1 奇模和偶模的激励5 4 2 带通滤波器单元5 4 3 级连带通滤波器单元5 4 4 设计实例5 5 小结c参考文献习题第6章有源射频元件6 1 半导体基础6 1 1 半导体的物理特性6 1 2 PN结6 1 3 肖特基(Schottky)接触6 2 射频二极管6 2 1 肖特基二极管6 2 2 PIN二极管6 2 3 变容二极管6 2 4 IMPATT二极管6 2 5 隧道二极管6 2 6 TRAPATT,134BARRITT和Gunn二极管6 3 BJT双极结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cTransistor) 6 3 1 结构6 3 2 功能6 3 3 频率响应6 3 4 温度性能6 3 5 极限值6 4 射频场效应晶体管6 4 1 结构6 4 2 功能6 4 3 频率响应6 4 4 极限值6 5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6 5 1 结构6 5 2 功能6 5 3 频率响应6 6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 第7章有源射频电路器件模型 7.1 二极管模型7.1.1 非线性二极管模型7.1.2 线性二极管模型7.2 晶体管模型7.2.1 大信号BJT模型7.2.2 小信号BJT模型7.2.3 大信号FET模型7.2.4 小信号FET模型7.3 有源器件的测量7.3.1 双极结晶体管的DC特性7.3.2 双极结晶体管的AC参量的测量7.3.3 场效应晶体管参量的测量7.4 用散射参量表征器件特性7.5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8章匹配网络和偏置网络 8 1 分立元件的匹配网络8 1 1 双元件的匹配网络8 1 2 匹配禁区.c频率响应以及品质因数8 1 3 T形匹配网络和π形匹配网络 8 2 微带线匹配网络8 2 1 从分立元件到微带线8 2 2 单节短截线匹配网络8 2 3 双短截线匹配网络8 3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偏置网络8 3 1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和效率8 3 2 双极结晶体管的偏置网络8 3 3 场效应晶体管的偏置网络8 4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9章射频晶体管放大器设计 9 1 放大器的特性指标9 2 放大器的功率关系9 2 1 射频源9 2 2 转换功率增益9 2 3 其他功率关系9 3 稳定性判定9 3 1 稳定性判定圆9 3 2 绝对稳定9 3 3 放大器的稳定措施9 4 增益恒定9 4 1 单向化设计法9 4 2 单向化设计误差因子9 4 3双共轭匹配设计法9 4 4 功率增益和资用功率增益圆9 5 噪声系数圆9 6 等驻波比圆9 7 宽带高功率多级放大器9 7 1 宽带放大器9 7 2 大功率放大器9 7 3 多级放大器9 8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第10章振荡器和混频器10 1 振荡器的基本模型10 1 1 负阻振荡器10 1 2 反馈振荡器的设计10 1 3 振荡器的设计步骤10 1 4 石英晶体振荡器10 2 高频振荡器电路10 2 1 固定频率振荡器10 2 2 介质谐振腔振荡器10 2 3 YIG调谐振荡器10 2 4 压控振荡器10 2 5 耿氏二极管(Gunncdiode)振荡器10 3 混频器的基本特征10 3 1 基本原理10 3 2 频域分析10 3 3 单端混频器设计10 3 4 单平衡混频器10 3 5 双平衡混频器10 4 小结参考文献习题附录A 常用物理量和单位 附录B 圆柱导体的趋肤公式附录C 复数附录D 矩阵变换 附录E 半导体的物理参量附录F 长和短的二极管模型附录G 耦合器附录H 噪声分析附录I MATLAB简介附录J 本书中英文缩写词。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课后答案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课后答案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课后答案【篇一:射频电路仿真与设计】>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的需要,使用射频eda 软件工具进行射频电路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射频领域主要的eda 工具首推的是agilent 公司的ads 。

ads 是在 hp eesof 系列 eda 软件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大型综合设计软件。

由于其功能强大,仿真手段和方法多样化,基本上能满足现代射频电路设计的需要,已经得到国内射频同行的认可,成为现今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研发过程中最常用的辅助设计工具。

关键词:射频电路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过程,仿真方法,展望未来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所用频率日益提高,射频(r f )和微波( mw )电路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高频电路设计领域得到了工业界的特别关注,新型半导体器件更使得高速数字系统和高频模拟系统不断扩张。

微波射频识别系统( rfid )的载波频率在915mhz 和 2450mhz 频率范围内;全球定位系统( gps )载波频率在 1227.60mhz 和 1575.42mhz 的频率范围内;个人通信系统中的射频电路工作在1.9ghz ,并且可以集成于体积日益变小的个人通信终端上;在 c 波段卫星广播通信系统中包括4ghz 的上行通信链路和6ghz 的下行通信链路。

通常这些电路的工作频率都在1ghz 以上,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

但是,处理这种频率很高的电路,不仅需要特别的设备和装置,而且需要直流和低频电路中没有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这对射频电路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正文:1.射频电路设计原理频率范围从 300khz ~30ghz 之间,射频电流是一种每秒变化大于10000 次的称为高频电流的简称。

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

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无源元件、有源器件和无源网络组成的,高频电路中无源线性元件主要是电阻 (器 )、电容 (器)和电感(器 ) 。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第1章 引言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第2版) 第1章 引言

1.2.1 频率与波长
众所周知,在自由空间工作频率与工 作波长的乘积等于光的速度,也即 fλ= c = 3×108m/s (1.1)
式中,f为工作频率;λ为工作波长;c 为光的速度。式(1.1)的结论是:频率越 高波长越短。射频频段有很高的频率,所 以射频的工作波长很短。
在电路设计中,当频率较高、电路电路。
本书有配套的ADS射频电路仿真教材, 由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1.《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 2.《ADS射频电路仿真与实例详解》
1.4 本书安排
本书共分3大部分。 第1部分为射频电路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内容包括第1章引言和第2~4章,主 要介绍射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参数、 图解工具和基本研究方法。
对于电磁频谱,按照频率从低到高 (波长从长到短)的次序,可以划分为不 同的频段,电子通信的发展历程,实际上 就是所使用的载波频率由低到高的发展过 程。电通信的容量几乎与所使用的频率成 正比,对通信容量的要求越高,使用的频 率就越高。
一般认为,当频率高于30MHz时电路 的设计就需考虑射频电路理论;而射频电 路理论应用的典型频段为几百MHz至 4GHz,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电路需要考虑 分布参数的影响,低频的基尔霍夫电路理 论不再适用。
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 (第2版)
第1 章 引言
在射频频段,电路出现了许多独特的 性质,这些性质在常用的低频电路中从未 遇到,因此需要建立新的射频电路理论体 系。射频电路理论是电磁场理论与传统电 子学的融合,它将电磁场的波动理论引入 电子学,形成了射频电路的理论体系和设 计方法。
1.1
射频概念
射频电路的特点
第2部分为射频电路设计。内容包括 第5 ~ 11章的谐振电路设计、匹配电路设 计、滤波器设计、放大器设计、振荡器设 计、混频器设计和检波器设计。

射频电路设计第一章

射频电路设计第一章

噪声系数
01
噪声系数
描述了电路内部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程度,通常用噪声系数表示。
灵敏度
描述了电路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信号 强度,通常用灵敏度表示。
03
02
信噪比
描述了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信噪比表示。
选择性
描述了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选择 能力,通常用选择性表示。
04
05
射频电路的设计流程
系统指标分析
动态范围
描述了电路能够处理的信号强度范围,通常 用动态范围表示。
功率增益
功率增益
描述了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能力,通 常用功率增益表示。
效率
描述了电路将直流功率转化为射频功率的能 力,通常用效率表示。
稳定性
描述了电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通常用稳定性表示。
可靠性
描述了电路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寿命和可靠 性,通常用可靠性表示。
匹配网络
为避免信号反射和能量损失,需要 设计合适的匹配网络,使元件与传 输线之间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
元件稳定性
考虑元件在射频频率下的稳定性, 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元件 性能的影响。
电路仿真与优化
电路模型建立
根据实际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建立精确的电路模型。
仿真分析
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模型进行分析,预测电路性能。
感谢观看
THANKS
射频电路的应用领域
无线通信
雷达与导航
广播
物联网
手机、基站、无线局域 网等。
气象雷达、卫星定位系 统等。
电视广播、调频广播等。
传感器节点、智能家居 等。
射频电路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电感的等效电路
1.4.3 高频电感-射频特性2
• 一个射频线圈的阻抗绝对值与频率的关 系如右图所示:当频率接近谐振点时, 射频线圈(RFC)的阻抗迅速提高,当 频率继续提高时,寄生电容Cs的影响则 成为主要的,线圈的阻抗降低。 • 线圈电阻的影响通常用品质因数Q来表 示
Q X Rs
式中,X是电抗;Rs是线圈的串联电阻。 品质因数表征无源电路的电阻损耗,通常 希望得到尽可能高的品质因数。
1.4.1 高频电阻-射频特性
• 一个电阻器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右上图所示, 图中,两个电感L等效为引线电感;电容Cb表 示电荷分布效应,Ca表示为引线间电容,与 标称电阻相比较,引线电阻常常被忽略。 从图可见,在低频时电阻的阻抗是R;随着频 率的升高,寄生电容的影响成为引起电阻阻 抗下降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频率的进一步 升高,由于引线电感的影响,电阻的总阻抗 上升。在很高的频率时,引线电感会成为一 个无限大的阻抗,甚至开路。 一个金属膜电阻的阻抗绝对值与频率的关系 如右下图所示:
• 上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言 –射频电路设计基础
1.1 射频电路系统简介 1.2 量纲和单位 1.3 频谱 1.4 无源元件的射频特性 1.5 片状元件及对电路板的考虑
1.1 射频电路系统简介
一般射频系统方框图: 射频电路的工作频率: 通常高于1GHz 随着频率的升高、相应的电磁波 的波长变得可与分立元件的尺寸相 比拟时,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元 件的电响应将开始偏离它们的理想 频率特性。这时,普通的电路分析 方法已不适用。 射频电路的主要部件:
• 从图等效电路可看出,石英晶体谐振器有两个谐振频率,串 联谐振频率fs和并联谐振频率fp。

Lq Cq
1 2 Lq Cq
1 2 Lq Cq Cq C0 C0 Cq C0
fs

在等效电路中,Lq、Cq组成串联谐振回路,串联谐振频率fs为 Lq、Cq与C0组成并联谐振回路,并联谐振频率fp为: 由于C0 》Cq,所以fs≈fp
射频电路设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纲要、参考教材
• 本课程通过讲授射频电路设计基础理论,分析了普通低频电路和元件 当工作频率升高到射频波段(通常指30 MHz ~ 4 GHz)时所遇到的 困难和解决办法,并避开电磁场理论繁杂的处理方法,而采用分布参 量等效电路的方法讨论射频和微波电路的设计问题,同时运用Agilent 公司(原HP公司)的专业电子设计仿真软件ADS平台加以仿真实践, 让学生全面掌握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了解专业电子设计 软件工具ADS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
1.4.3 高频电感-射频特性
• 线圈通常时用导线在圆柱体上绕制而成, 相邻位置线段间有分离的移动电荷,寄 生电容的影响上升。如右图 • 一个电感器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电容Cs为等效分布电容,Rs为等 效电感线圈电阻,Cs和Rs分别代表分布 电容Cd和电阻Rd的综合效应。 • 从图可见,分布电容Cs与电感线圈并联, 这也意味着,一定存在着某一频率,在 该频率点线圈电感和分布电容产生并联 谐振,使阻抗迅速增加。通常称这一谐 振频率点为电感器的自谐振频率(SRF, Self Resonant Frequency)。当频率超 过谐振频率点时,分布电容Cs的影响将 成为主要因素,线圈的阻抗降低。
– – – 低频时电阻的阻抗是R; 当频率升高并超过10MHz时,寄生电容的影响便 成为主要的,它引起电阻的阻抗下降; 当频率超过大约20GHz的谐振点时,由于引线电 感的影响,总的阻抗上升(引线电感在很高频率下代 表一个开路线或无限大阻抗)
一个500Ω金属膜电阻的阻抗绝对值与频率的关系


1.4.1 高频电阻-类型
1.4.2 高频电容-射频特性
• 一个电容器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图 中,电感L等效为引线电感,电阻Rs表示 引线导体损耗,电阻Re表示介质损耗。 • 由图可见,电容器的引线电感将随着频率 的升高而降低电容器的特性。如果引线电 感与实际电容器的电容谐振,这将会产生 一个串联谐振,使总电抗趋向为0 。由 于这个串联谐振产生一个很小的串联阻抗, 所以非常适合在射频电路的耦合和去耦电 路中应用。然而,当电路的工作频率高于 串联谐振频率时,该电容器将表现为电感 性而不是电容性。 • 一个电容器的阻抗绝对值与频率的关系如 右下图所示。

• •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引言 传输线分析 Smith圆图 单端口网络和多端口网络 有源射频器件模型 匹配网络和偏置网络 射频仿真软件ADS概况 射频放大器设计 射频滤波器设计 混频器和振荡器设计
课程教学计划
• 目前,在射频电路中主要应用的是 薄膜片状电阻,该类电阻的尺寸能 够做得非常小,可以有效地减少引 线电感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 片状电阻的形式有0603、0805、 1206、2010、2512,功率范围为 1/10W~1W,阻值范围为0.1~ 10M。 • 例如,0603的封装尺寸仅为 1.60mm(长)×0.8mm(宽) ×0.45mm(高)。
一个射频线圈的阻抗绝对值与频 率的关系
1.4.3 高频电感-类型
• 目前片式电感也在射频电路中被广泛使用。片式 电感器有绕线型片式电感器、陶瓷叠层片式电感 器、多层铁氧体片式电感器、片式磁珠等多种形 式。 • 例如一种FHW系列的绕线型片式电感器有0603、 0805、1008、1210、1812形式,电感范围为 3.3~100 000nH,0603的封装尺寸为1.70mm (长)×1.16mm(宽)×1.02mm(高)。
• 理论讲授:34学时
第一部分.介绍射频传输的特点、传输线基本原理及作为 射频和微波分析工具的Smith圆图、网络参量和信号流图; (12学时) 第二部分.介绍各种有源射频器件模型及匹配网络的原理 分析 (8学时) 第三部分.专业的射频仿真软件ADS介绍。 (2学时) 第三部分.射频滤波器的原理分析和设计指导。 (4学时) 第四部分.射频放大器的原理分析和设计指导。(4学时) 第五部分.混频器和振荡器的原理分析和设计指导。(4学 时)
– – – – 传输线 滤波器 功率放大器 混频器和振荡器
1.2 量纲和单位
在自由空间,向z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EM)波,
当E⊥H⊥传播方向时,即为横电磁(TEM)波: 特性阻抗(波阻抗):电场和磁场分量的比
波相速:
1.3 频谱

1.4 无源元件的射频特性
• 在射频频段,集总电阻、集总电容和集总 电感的特性是不具有“纯”的电阻、电容 和电感的性质,这是在射频电路设计、模 拟和布线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Lq (1 1/ 2 Lq Cq ) Lq 1 1/ Lq
Cq C0 Cq C0 2 p 1 2
– 当=s时,Lq、Cq支路产生串联谐振,Z=0; 当=p时,产生并联谐振,Z→; – 当< s或>p时,Z=jx,等效阻抗Z呈容性; – 当s<<p时,Z=+jx,等效阻抗Z呈感性。
1.5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射频特性
• 如右图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和符号: Lq为动态 电感(等效电感);Cq为动态电容;rq为动态电阻; C0为晶片与金属极板构成的静态电容。 • 石英晶体谐振器由石英晶体薄片加上电极构成。石英 晶体薄片具有正、反压电效应。当石英晶体薄片的几 何尺寸和结构一定时,具有一个固有的机械振动频率。 当高频交流电压加于晶片两端时,晶片将随交变信号 的变化而产生机械振动,当信号频率与晶片固有振动 频率相等时,产生了谐振。 •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感Lq非常大,而Cq和rq都非 1 Q 常小,所以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非常高的Q值,其Q rq 值为
s2 1 j 1 C0 2
• 阻抗特性如右图所示。 • 实际使用时,石英晶体谐振器工作在 频率范围窄的电感区,等效为一个电 感。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阻抗特性
1.5 片状元件及对电路板的考虑
无源元件在射频印刷电路板上的可实用性, 主要体现在其片状外形便于安装在专用板材 上。 片状电阻: •功率额定值为0.5W的片状电阻的尺寸可小 到40X20mil(1mil=0.001inch),功率越大, 尺寸越大,当功率额定值为1000W时,尺寸 增到1x1 inch,常用的片状电阻尺寸如右表: •电阻值的范围从1/10Ω 高到几 MΩ ,高阻 值电阻不仅难以制造,还导致高的容差,并 易于产生寄生场,影响电阻频率特性的线性 度。 •如右图为常用的片状电阻的结构
fp
fs 1
1.5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射频特性
• 石英谐振器的阻抗特性 • 忽略rq(设rq= 0),石英晶体谐振器的 等效阻抗Z为右式 • 从式可见:
Z j( Lq 1/ Cq )( j / C0 ) j( Lq 1/ Cq 1/ C0 ) 1 j C0
一个电容器的阻抗绝对值与频率的关系
1.4.2 高频电容-类型
•片状电容器有高频用(高Q)多层陶瓷片状电 容器、X7R介质片状电容器、NPO介质片状电 容器、Y5V介质片状电容器、固体钽质片状电容 器等多种形式。 •目前,多层陶瓷片状电容器在射频电路中广泛 使用,它们可用于射频电路中的各个部分,使用 频率可以高达15GHz。 •例如一种型号为CDR系列的片状电容器,最小 封装尺寸仅为2.00mm(长)×1.25mm(宽) ×1.30mm(高),电容值范围从0.1~470 000pF,电压为100V。
• 教材: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 美Ludwig,R. 徐承和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05 2、ADS应用详解——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 陈艳华等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参考书: 1、射频电路设计 黄智伟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04 2、射频电路设计 美W.Alan.Davis 李福乐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0-09 3、射频与微波通信电路——分析与设计 美Devendra K.Misra 著 徐承和等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