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质课件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同志作报告
一 四 探究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2年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内容: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 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C.中共十三大上
D.中共十四大上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 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3.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 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 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战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改革开放后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方谈话
提出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 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 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 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最终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_3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学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方法:诱导、讨论、讲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短片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春风般吹向祖国大地。
从视频中大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个短片展示了继毛泽东以来的又一伟人,他是谁呢?(邓小平)他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正是他带领我们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他的这一理论叫邓小平理论,那么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安排学生先阅读一、二段,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
)1.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2.“四项基本原则”的四个“必须坚持”是什么?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教师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3.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邓小平为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大会根据他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温饱--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根据49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复习巩固二十五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复习巩固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
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②刘援朝③张跃进④季开放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农业合作化运动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高指标、瞎指挥泛滥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与这样的事情相关联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三大改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
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 )①“一五”计划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根基和砥柱。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新人教版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7年。 2.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 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 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82年。 (2)内容: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 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87年。 (2)内容: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2012年。 2.内容: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 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 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 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 中央总书记。
(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邓小平指出不断发展生产力,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三
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与践踏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答案】:
【解析】:
国庆60周年前夕,邓稼先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因为他( )
材料中“FAW”的创建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请再列举该时期的一项成就。
【成长篇】人生几度风雨
材料二: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期间,FAW的发展急于求成、忽视科学态度所犯的错误,造成设备失修、质量下降,企业管理严重削弱。
依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说说FAW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三年发展中所造成的损失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1979年以后一汽汽车逐步“闯出了一条老企业自主换型改造的路子”。这是在党的哪一伟大决策的指引下完成的?
【展望篇】怒放的生命
材料四: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一汽客车有限公司和一汽技术中心等总部均设在长春。
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到一汽集团的变化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材料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宣传画?简要分析该历史运动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中的歌谣赞扬了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重大调整中,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变革和调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习题精选二十三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巩固辅导第十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巩固辅导第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C、“三大改造”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一运动中?( )A、土地改革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D、农业合作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
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①土地改革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完成三大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开展整风运动D、发展社会生产力【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09年10月31日,中国火箭、导弹和太空技术奠基人钱学森逝世。
下列人物中与钱学森一样因自己的科学成就使中国国防力量强大的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袁隆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30张PPT)
邓小平理 论的主要 内容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分子,各族人民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 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思想和模式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毛泽东
邓小平
农村包围城市
苏联模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
欧美模式
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 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课后拓展:关注社会,关注发展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白猫黑猫论是 邓小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在1958年由于“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之后 邓小平提出了白猫黑猫论。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说,允许通 过一切形式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它的形 式。这个理论在九十年代的时候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 是随着时代的推进,它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比如说环境污 染,资源短缺等造成人地矛盾激化,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而不 重视长远的环境效益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需要了。相应的,我 们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全面发展。
二、邓小平理指导地位的确立
2、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四大”
1992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习课件新人教版
科学发展观
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新能源汽车、水污染处理再循环利用┅┅
一次性筷子、化工厂污染┅┅
3.列举中共十八大的内容。
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 部署。 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十三大内容: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 上
阅读材料及教材,说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材料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 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 步。这个重要讲话,不仅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而且也标志着中国 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 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对21世纪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仍将产生不可估量的 推动作用。 材料2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赶快改,新问题出来加紧解决。
中共十九大时
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
5.列举中共十九大的内容。
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 的指导思想。
6.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什么,并说出其意义。 意义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docx
2019年精选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习题精选十七第1题【单选题】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标志是()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浮夸风④〃共产〃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弯学生对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史实的识记。
依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r第一子目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的内容中:■党中央又发动决趺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r主是肓指标. 音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据此可知r故选①②③④f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r主要考亘学生对^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r还可以考童■大趺iT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的原因.影响。
第2题【单选题】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②人民公社食堂③土地改革④小岗村吩田到户〃字据A、①②④③[分析】①农民加入合作社是1953——1956^ ;②人民公社食堂是在1958年;③土地改革是195——1952年;④d'岗村”分田到户”字据是在197舞以后;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列是③①②④.故答乗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3题【单选题】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 20世纪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长江流域洪灾频繁B、土地改革中,农民垦荒造成的C、人口急剧增长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童学生对“大趺迸”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史实的识记。
题中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从20®纪50年代初的20%下降到60 年代初的9%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I年级下册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f第二子目"大趺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内容:"'大趺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r主要标志是旨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肓速度.与此同时f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可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大跃迸"运动中大炼钢铁r故选D。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和提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
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时间线索。
2.史料实证: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针对以上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通过更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专注,积极参与讨论。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减少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依赖。
3.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我将组织专门的课堂训练,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更加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教案2川教版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世界经济的奇迹》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改革开放的相关图像、数据和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例如,可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就的图表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的成果。
2. 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软件和在线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机会。例如,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布改革开放的相关资料和案例,让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板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明确:板书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改革开放的原因、措施、成果和意义,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 结构清晰: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改革开放的意义。每个部分都采用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使学生能够条理清楚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2)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
(3)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4)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1)改革开放的原因和背景:学生对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状况的理解,以及为何要进行改革开放的原因和背景可能不够清晰。
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复习特训第十
2019-2020年冀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复习特训第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社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电影《活着》中有一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
这一情景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B、一五计划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
这些资料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大跃进B、三大改造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他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这里的“他”是指( )A、焦裕禄B、孔繁森C、雷锋D、王进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大致出现在( )A、解放战争期间B、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C、“大跃进”运动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哪种现象和下图中的“公社”最为吻合(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 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 急于求成③ 自然灾害④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图为1958年《人民日报》上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第10课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教学⽬标知识与能⼒1.了解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知道中国特⾊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2.清楚中共当代⼏次重⼤的党代会的内容。
过程与⽅法1.运⽤列⼤事年表⽅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平是中国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
2.利⽤领导⼈的图像,让学⽣了解他们对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起为祖国的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导⼊新课图⽚反映的是2012年11⽉召开的党的⼗⼋⼤,它像⼀盏明灯为民族复兴指明了⽅向,40年前的中共⼗⼀届三中全会则像⼀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江两岸,⼏⼗年笼罩中华⼤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
1979年,邓⼩平到南⽅视察,1980年中国第⼀批经济特区诞⽣了,欧风美⾬徐徐⽽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
1992年,改⾰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平到南⽅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谈话,从此神州⼤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万紫千红。
《春天的故事》这⾸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平倡导的改⾰开放政策给中国⼈民带来的物质⽣活的改善,精神⽣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课。
⼆、新课讲授⽬标导学⼀:邓⼩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1.图⽚展⽰: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莲花⼭顶为邓⼩平塑像揭幕2.教师讲述:塑像的竖⽴,表达了对这位改⾰开放的总设计师、建⽴经济特区的倡导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和全国⼈民⾼举邓⼩平理论伟⼤旗帜,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_1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教学难点】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人物——邓小平师: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
(边播放歌曲老师边讲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
1979年,邓小平南巡,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
二、教学过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根据导学提纲的问题:a、实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什么原则?b、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什么理论?c、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什么理论?学生自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勾画知识点。
2 师生共同探讨,深入了解:师: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呢?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0课建设之路的探索冀教版课后练习五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图为1958年某报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D、科学种田,成果丰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 )
①中共七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
奶奶说:‘很久以前,大家都很穷。
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
A、“一五”计划期间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为克服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大跃进”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
C、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D、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
【解析】:
宣传壁画烙上时代的印记。
图中所示内容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 )
A、瞎指挥
B、浮夸风
C、共产风
D、高速度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自然灾害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古到今,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
”——龚忠武:《中国向农村的贫穷开战》(1)革命时期,“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
请以你了解的历史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2)在建设时期,“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
请举正反两面例子印证此结论的正确性。
(3)这个论断在今天的中国是否还适用?如果你认为适用,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如果你认为不适用,请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2)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3)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谁在什么场合说的?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什么方针?5)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
这次会议简称什么?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扩大会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现职。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专题知识结构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材料二为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社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在材料三“知知识结构图”上A,B且两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
实现转折后,我党探索出一条什么新的社会义建设道路?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如果对你所学了的这段探索历史进行简单小结的话,你会发现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哪些成就的取得?
“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
“出现失误”指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两次重大的失误?请你分析一下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有哪些?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至少写两点)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答案】:无
【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