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

合集下载

ASTM D1298-99密度、相对密度_比重_或API重度的标准方法

ASTM D1298-99密度、相对密度_比重_或API重度的标准方法

ASTM名称:D1298-99API MPMS章节号:9.1IP:160/99密度计法测定石油产品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重度的标准试验法本标准按固定名称D1298进行发布,后面紧跟的数字指的原标准被采纳的年限或修订年限。

括号内的数字指的是最近推荐的年限。

黑体e指自从最后修订或推荐后版本存在变化。

1 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试验室使用玻璃密度计测定原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石油产品或通常条件下Reid蒸汽压小于等于101.325kPa(14.696psi)的液体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重度。

1.2本标准可测指定温度或其他任意温度下的密度,测定结果可通过石油换算表修正成为指定温度下的密度,非指定温度下所得到的示值是密度计读数而不是测定密度。

1.3通过石油换算表密度、相对密度或API重度值可转换为其他温度下相当的单位。

1.4附件A1包含本测试方法所用仪器校验的步骤。

1.5本标准未涉及使用本方法过程中的安全考虑(如果有)。

建立和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是采纳本标准用户的职责。

在采纳本标准前用户应确定采用本标准的局限性。

2 参考文档2.1 ASTM标准D97 石油产品倾点测试法D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法(Reid法)D1250 石油换算表指南D2500 石油雾点测试法D3117 蒸馏原油析蜡点测定法D4057 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D4177 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法D5854 石油和石油产品液体样混合和处置方法E1 ASTM温度计规范E100 ASTM密度计规范2.2石油标准协会IP 389 差热分析(DTA)或差热扫描(DSC)法中度蒸馏石油的析蜡点(WAT)的确定IP标准方法手册,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范2.3ISO标准ISO 649-1 一般用途玻璃密度计——第一部分:规范3 术语3.1本标准特定术语的定义3.1.1密度,n:15℃、101.325kPa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单位为kg/cm3。

输油工_初级

输油工_初级

标题描述用时题干1.原油主要是由( )元素组成的。

2.原油中硫、氮、氧含量之和占到( )。

3.石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指,( )。

4.原油按其含硫量分类,当含硫量为0.5%~2.0%时,该原油属于( )。

5.原油按其含硫量分类,当含氮量高于0.25%时,该原油属于( )。

6.原油按其含蜡量分类,当含蜡量高于10%时,该原油属于( )。

7.原油按其含胶质分类,当含胶质量为5%~15%时,该原油属于( )。

8.我国国家标准规定( )时的密度为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

9.在( )温度范围内,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可近似地按公式ρ20=Pt+γ(t-20)计算。

10.压力对液体油品密度的影响( )。

11.原油的相对密度d一般为( )。

12.随着馏程升高,油品的密度加大,粘度( )。

13.一般原油的密度越小,含硫量越( )。

14.在输油生产中,常常要测定的是原油的( )粘度。

15.在SI单位中,运动粘度用( )单位表示。

16.在CGS制单位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

17.SI制中动力粘度的单位为( )。

18.P力粘度的( )单位。

19.cP是动力粘度的( )单位。

20.原油含蜡越多,则其凝固点( )。

21.原油中( )馏分中含蜡最多。

22.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润滑油和柴油馏分中分离出来的,呈大片白色状或带状结晶的( )。

23.原油中含水率增大,管壁结蜡速度( )。

24.影响管道结蜡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原油的( )。

25.我国原油大都是“三高”原油,“三高”是指( )。

26.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原油和油品,其凝固属于( )凝固。

27.含蜡的原油和油品,其凝固属于( )凝固。

28.含蜡原油凝固的主要原因是( )。

29.原油的比热容大约是水的比热容的( )倍。

30.当原油通过加热炉的温升一定时,原油的比热容越大,管道加热炉消耗的燃油( )。

31.在其他条件相等时,原油的比热容越大,管道输送时管中原油温降( )。

32.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升高温度,逸出的油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当与火焰接触时能发生瞬间闪火(闪火时间少于5s)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油品的( )。

ASTM D4052-18 数字式密度计标准 中文

ASTM D4052-18 数字式密度计标准 中文

名称:D4052-18用数字式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标准以固定名称D4052发布;紧接在指定之后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如果是订正,则表示最后订正的年份。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上次重新批准的年份。

上角标(')表示自上次修订或重新批准后的编辑更改。

这个标准已经被美国国防部的机构批准使用。

该标准已被美国国防部的机构批准使用。

1.范围1.1 本试验方法包括使用手动或自动进样设备,测定石油馏分油和稠油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和在试验温度下可作为液体正常处理的稠油。

本试验方法的应用仅限于在试验温度下,总蒸汽压(参见测试方法D5191)通常低于100kpa,粘度(参见测试方法D445或者D7042)通常低于15000mm2 /s的液体。

然而,总蒸汽压限制可以扩展到> 100kpa,前提是首先确定U形振荡管中没有气泡形成,这可以影响密度测定。

本方法可测试的产品包括:汽油和汽油-氧合混合物、柴油、煤精、碱性燃料、蜡和润滑油。

1.1.1蜡和高粘度样品未纳入1999年实验室间研究(ILS)样品集,用来确定该方法的当前精度声明,因为分析了当时在15°C的测试温度下评估的所有样品。

蜡和高粘性样品需要一个升温的温控过程,必须确保引入液体试样以进行分析。

有关1999年ILS的更详细信息,请参阅该方法的精度和偏差部分和注9。

1.2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参照6.3或6.4中手动引入样品的仲裁方法,视样品类型而定。

1.3检测不透明样品时,以及不使用能够自动检测气泡的设备时,应制定适当的程序,以确定样品池中是否存在气泡。

原油样品中密度的测定采用D5002试验方法。

1.4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以SI单位表示的值为标准。

密度的公认计量单位为克/毫升(g/mL)或千克/立方米(kg/m3)。

1.5本标准并非旨在解决与使用本标准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如果有的话)。

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健康和环境规范,并在使用前确定法规限制的适用性。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及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及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

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

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

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平安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平安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2.1 ASTM标准: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2.2 API标准MPMS Chapter 8.1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057〕MPMS Chapter 8.2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177〕MPMS Chapter 8.3石油及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方法〔ASTM Practice D 5854〕2.3 石油学会标准IP 389 中间馏分燃料油蜡出现温度〔WAT〕的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CS〕测定法IP Standard Methods Book,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格2.4 ISO标准ISO 649-1 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密度比重计—Part 1:规格3 术语3.1此标准特指术语的定义:API比重,n—以60℉时的比重为函数的特殊方程如下:ºAPI = 141.5/〔60℉时的比重〕- 131.5〔1〕.1 Discussion—没有规定参考温度,定义中包含了60℉。

油品计量工技能鉴定中级试卷

油品计量工技能鉴定中级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油品计量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分,满分60分。

) 2. 随机误差是指( )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A 、测量结果 B 、测量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 修正结果是指( )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B 、相对误差C 、系统误差D 、粗大误差 SY -05型密度计测量不透明液体视密度时,密度计上的读数是( )。

、测量结果 B 、未修正结果 C 、已修正结果 D 、被测量 算术平均值是一个量的n 个( )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商。

、测量结果 B 、测量值 C 、测量系统 D 、被测量 随机误差可用( )减少。

、修整值法 B 、替代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 、利用莱因达准则判断剔除 、0.312和0.4三位数相加,最后结果应取( )。

0.92 B 、0.9 C 、1.0 D 、0.90在油品计量过程中量值进行有效数字的加减运算时,应以不影响( )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为原则。

、测量结果 B 、测量数据 C 、计量结果 D 、计量数据 9. 动力粘度的计量单位是由SI 组合形式的单位构成,其符号为( )。

A 、Pa s B 、m 2/s kgf ·s/m 2P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或明渠横断面的流体量称为( )。

、流量 B 、平均流量 C 、流速 D 、时均流量 11. 润滑油按( )分为以下四种:发动机润滑油、机械油、电器用油、专用润滑油。

A 、润滑的机器种类 B 、使用特性 C 、润滑的结构部件 D 、用途12.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

A 、泊B 、二次方毫米每秒C 、沲D 、厘泊 13.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计量准确度一般为( )级。

API度比重指数

API度比重指数

API度比重指数美国石油学会(简称API)制订的用以表示石油及石油产品密度的一种量度。

美国和中国以API 度作为原油分类的基准(见原油评价) 其标准温度为15.6℃(60°F),它和15.6℃时的相对密度(与水比)的关系:由上式可知,API 度愈大,相对密度愈小。

目前,国际上把API 度作为决定原油价格的主要标准之一。

它的数值愈大,表示原油愈轻,价格愈高。

API 度,也叫比重指数,用来表示液体的相对密度。

油品尤其是原油的相对密度通常可用比重指数来表示,其称为API 度,定义为:' T7 C! Y Q# ^& o5 ^, t' E+ C) O API 度=141.5/d-131.5,其中d 为15.6 摄氏度时的相对密度。

一般原油可以按其分类:8 K! [. j/ k& O$ u5 G API 度〉=32 为轻质原油" [: N4 c# N7 S API 度=20-32 为中质原油9 c, Y( }; u" P7 F! ?& K ) r+ L API 度=10-20 为重质原油$ s( B9 k. u- S7 o- D& _ API 度<10 为特重原油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在真空中的质量,g/cm3,kg/m3- t! j7 m( V3 X 我国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ρ20 在一定条件下,以一种液体的密度与另一种参考物质密度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相对密度,又称比重4 T7 H" V2 }3 q3 O 常用的有d420(我国),d15.615.6(欧美) 8 Q( s: t" l# }# v! N( u" b API 度=141.5/d-131.5,其中d 为15.6 摄氏度时的相对密度。

0 T( p4 L3 u/ |2 F$ ?. j( b - R API 度>31.1 的原油为轻质原油;API 度在31.1~22.3 之间,为中质原油;/ T+ z8 z, I2 T4 x" l- L/ @* rAPI 度在22.3~10.0 之间,为重质原油;' API 度<10.0,为特重原油。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2)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2)

油品分析知识考试(习题卷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5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使用( )个光源经单色器获得不同波长。

A)1B)2C)3D)4答案:A解析:2.[单选题]对于蒸气压小于35kPa,重复测定同一试样蒸气压,两次试验结果之间的差数不应超过()kPa。

A)0.7B)1.7C)2.1D)2.8答案:A解析:3.[单选题]高处作业 坠落高度基准面是( )m。

A)2B)5C)3D)4答案:A解析:4.[单选题]BB011 吸收池外壁的水或溶液,可先用( )擦干,再用镜头纸擦拭。

A)绸布B)吸水纸C)滤纸D)纱布答案:B解析:5.[单选题]AD025 碳数相同的单烯烃与环烷烃互为官能团异构,其通式为( )。

A)CnH2n+2(n≥2)B)CnH2n-6(n≥6)C)CnH2n(n≥3)D)CnH2nO2(n≥2)答案:C解析:6.[单选题]在21℃时滴定管放出10.03mL水其质量为10.04g查表得知在21℃时每1mL水的质量为0.99700g由此可算出答案:A解析:7.[单选题]BD041 GB/T 259-1988(2016)《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中使用的分液漏斗为( )或500 mL。

A)100mLB)200mLC)250mLD)300mL答案:C解析:8.[单选题]微库仑分析法的电流与时间的测量准确度和灵敏度都很高,一般误差可控制在( )左右。

A)0.1%B)0.5%C)1.0%D)2.0%答案:B解析:9.[单选题]AD003 硫的常见化合价是( )。

A)+2、+4、+6B)-2、+4、+6C)+2、+4、+8D)-2、+2、+4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化验员必须在入职、离职前参加( )。

A)任意体检B)健康体检C)职业体检D)职业健康体检答案:D解析:11.[单选题]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原始数据须经( )审核。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答案:B解析:12.[单选题]AD003 铁的常见化合价是( )。

astm 标准中密度测定

astm 标准中密度测定

ASTM标准中,密度测定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ASTM D792:这是一种用于测定透明和不透明液体运动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同时也用于计算动态粘度。

2. ASTM D1505:这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物质被放置于有不同密度的液体量筒中,里面配有浮球(已知密度的玻璃球)。

物质务必浮于两个浮球之间。

根据物质在量筒中的位置和玻璃球的密度,物质的密度能够被计算出来。

3. ASTM D4883:这种方法使用超声波来测定聚乙烯的密度。

在树脂中的无机物对超声波密度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这种方法用于测量基础树脂的密度。

4. ASTM D1298-17:这是一种使用比重计法测定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重力的标准试验方法。

5. ASTM D792、ISO 1183、GB/T1033:这些方法分别用于测定无空洞外型或挤压成型的非泡沫塑料和粉末,片状和颗粒密度。

总的来说,ASTM标准中提供了多种密度测定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应用场景。

在进行密度测定时,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试目的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2021修订版)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2021修订版)

ASTMD1298-99є2名称:160/99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一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

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标准通过的年份。

上标є表示最近一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є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都做了编辑和修订。

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є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1.1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在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101.325kpa 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1.2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在标准温度下的也是在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可以在标准温度下测定也可以在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

在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在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1.3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1.4在Annex 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1.5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平安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与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平安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

因为确定标准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2.引用标准D97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2D323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2D1250石油计量表指南2D2500石油浊点检测法2D3117石油馏分浊点测定法3D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见API MPMS 8.1节〕3D4177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法〔见API MPMS 8.2节〕3D5854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混样法〔见API MPMS 8.3节〕4E1ASTM 温度计标准5E100ASTM密度计标准56MPMS8.1石油石油产品手工取样〔ASTM D4057〕MPMS8.2石油石油产品自动取样〔ASTM D4177〕MPMS8.3液体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手工混样〔ASTM D5854〕组成7IP389石油中馏馏分结晶蜡点测定法〔热重-差示扫描量法〕IP标准法读本,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说明。

SH-T 0604-2000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SH-T 0604-2000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SH/T 0604-2000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2185:1996《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对SH/T 0604-94《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ISO 12185:1996在技术内容上有以下主要差异:1. 由于“蜡析出温度”的方法在我国目前较难实现,所以本标准未采用“蜡析出温度”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2. 为了使用方便,本标准将ISO 12185:1996附录A中内容改为标准正文。

3. 为了使用方便,将英国石油学会(IP) 《石油和相关产品分析和试验方法标准汇编》(1999)附录G中的水密度表和附录H中的空气密度表作为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对SH/T 0604-94的技术内容作以下修订:1. 标准名称由原来的《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测定法(数字密度计法)》改为《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

2. 增加了用数字密度计测定原油密度的相关内容。

3. 删除了相对密度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薄艳红、林庆。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4年10月。

1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e(U形振动管法)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U形振动管密度计测定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试验温度和压力下可处理成单相液体,其密度范围为600kg/m3~1100kg/m3的原油和石油产品。

本标准可用于任何蒸气压的液体,但要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样品在处理及密度测定过程中,保持成单相并没有轻组分损失和组成及密度改变。

注:如果使用石油计量表将测定的密度换算到标准温度下的密度,测定密度的温度应尽可能地接近标准温度。

这样可以将由于使用通用表而带来的不确定度减少到最小值。

本方法不能用于在线密度计的标定。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概念1.1密度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称为密度,单位g/cm³、kg/m³、g/mL,由于密度和温度有关,通常用ρ表示t温度时的密度。

国家标准规定20℃时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为标准密度,其他t温度下测得密度为视密度。

根据GB/T1885《石油密度表》,可由测得的视密度查表或换算出标准密度。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20-t=ρ+γ()20tρ-----油品在20℃时的密度,g/cm³;式中20ρ-----油品在温度t时的密度,g/cm³;tΥ-----油品密度的平均温度系数,即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率,g/cm³·℃;t-----油品的温度,℃1.2相对密度油品的相对密度是某温度下液体油品密度与规定温度下纯水的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各种油品的相对密度大约是:原油0.65—1.06;汽油0.70—0.77;煤油0.75—0.83;柴油0.82—0.87;润滑油0.85以上。

2测定油品密度的意义2.1用于油品计量2.2用于指导生产2.3判断油品质量2.4判断燃料使用性能3测定油品密度的方法测定油品密度的方法通常有密度计法、比重瓶法和密度测定仪法。

生产分析中液体石油产品通产使用密度计法。

密度计法测定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是按GB/T1884《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的试验方法进行的,该方法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675:1998。

国家标准规定了使用玻璃石油密度在试验测定通常为液体的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产品和非石油产品混合物的20℃密度的方法。

这些液体的雷德蒸汽压小于100kpa。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易流动透明液体上弯月面与密度计干管相切处读数。

4密度计法的原理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它静止。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刻度读书和试样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换算成标准密度。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基础知识

一、原油1、定义我们习惯上把尚未开发的埋在下地的石油称原油,是一种流动或是半流动的液体。

颜色从褐色到暗黑色。

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

相对密度在0.91-1.0的称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轻质原油。

基本指标: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

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分类:由于原油是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烷烃。

按其中的烃类的不同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

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1、石油的化学组成1.1 颜色与密度石油(俗称原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由于含有硫等其它物质,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750~950kg/m³之间,也有个别原油的密度在1000 kg/m³以上或在800 kg/m³以下。

1.2 元素组成一般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3~87%,氢——11~14%,硫——1~3%(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等),氮——低于1%(以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为主),氧——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低于1%(镍、铁、钒、铜、砷等)。

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小于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和高硫原油(硫含量大于2.0%)三类。

碳/氢原子比(有时也称氢/碳原子比)是反映原油属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与其原有的化学结构有关系。

1.3 烃类组成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些烃类组成是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化合物存在。

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原油也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原油中的烃类含量因为产地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相对密度较小的轻质原油中烃类含量可能大于90%,而相对密度较大的重质原油中的烃类含量甚至可能小于50%。

炼油厂加工的的原油通常为液态。

原油中含的液体状态烃按其沸点不同,可以分为低沸点馏分、中间馏分以及高沸点馏分。

低沸点馏分,如在汽油馏分中含有C5~C10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单环芳香烃(苯系)。

中间馏分,如在煤油、柴油馏分中含有C10~C20的正异构烷烃、带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双环及三环环烷烃、双环芳烃。

高沸点馏分,如在润滑油馏分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异构烷、环烷烃和芳香烃。

ASTMD7797-18脂肪酸甲酯

ASTMD7797-18脂肪酸甲酯

ASTM D7797−18标准试验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快速筛选法的流量分析测定航空涡轮燃料脂肪酸甲酯含量本标准以固定名称D7797发行。

名称后紧跟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如果是修订版本,则表示上次修订的年份。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上次批准的年份。

上标(ε)表示自上次修订或重新批准以来的编辑更改。

1.范围1.1此测试方法指定了一种快速筛选方法,该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A-FTIR)光谱和偏最小二乘(PLS-1)处理进行流动分析来测定航空涡轮机燃料(A VTUR)中脂肪酸甲酯(FAME)的含量,范围从10 mg/kg到150 mg/kg。

注1:属于该测试方法范围的规范是:规范D1655和国防标准91-91。

注2:按照标准D6751和EN 14214的规定,该测试方法可检测所有FAME组分,并具有约1749 cm-1的红外吸收峰和C8至C22分子。

该方法的准确性基于分子量C16至C18 FAME 组分;其他分子量不同的FAME组分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准确性。

注3:添加剂,例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和腐蚀抑制剂,是通过FTIR光谱仪用FAME 测量的。

但是,这些添加剂的作用已通过流动分析过程消除。

注4:可以测量的FAME浓度范围为150 mg/kg至500 mg/kg,以及低于10 mg/kg,但精度会受到影响。

1.2以SI单位表示的值应视为标准值。

本标准不包括其他计量单位。

1.3本标准并不旨在解决与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

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健康和环境规范,并在使用前确定法规限制的适用性。

1.4本国际标准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贸易壁垒技术委员会(TBT)发布的《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制定原则决定》中确定的国际公认的标准化原则制定的。

2.参考文件2.1 ASTM标准:D1298用比重计法测试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重力的测试方法D1655航空涡轮燃料规范D4052数字密度计测试液体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力的测试方法D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动采样规范D4177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采样规范D63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测试方法中使用的精度和偏差数据的确定规范D6751中间馏分燃料用生物柴油燃料共混原料(B100)规范E1655红外多元量化规范分析2.2 CEN标准:EN 14214规范汽车燃料—柴油发动机的脂肪酸甲酯(FAME)—要求和测试方法2.3能源研究所标准:IP 58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流动分析快速测定航空涡轮燃料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试验方法2.4其他标准:国防标准91-91第7版(DERD 2494)涡轮燃料,航空煤油型,喷气A12.5 ASTM附件:ADJD6300(D2PP)用于石油产品测试方法的精度和偏差数据的确定3.术语3.1定义:3.1.1 FAME,n-脂肪酸甲酯,也称为生物柴油。

职业鉴定教材--输油工考试题库(含初中级)

职业鉴定教材--输油工考试题库(含初中级)

输油工考试题库理论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一般原油中的平均含碳量为( D )。

(A)11%~14% (B)40%~45% (C)65%~71% (D)83%~87%2、原油主要是由( A )元素组成的。

(A)C,H,S,N,O (B)C,O,S,Ni,Fe(C)H,S,O,N,Cu (D)S,O,C,Fe,Cu3、原油按其含硫量分类,当含硫为0.5%~2.0%时,该原油属于( B )。

(A)低硫原油(B)含硫原油(C)高硫原油(D)特高硫原油4、原油按其含蜡量分类,当含蜡大于10%时,该原油属于( C )。

(A)低蜡原油(B)含蜡原油(C)高蜡原油(D)特高蜡原油5、我国国家标准规定( D )时的密度为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

(A)0℃(B)15.6℃(C)10℃(D)20℃6、我国常用的石油相对密度指的是t℃时油品密度与( C )水密度之比。

(A)0℃(B)15.6℃(C)4℃(D)20℃7、原油含蜡越多,则其凝固点( A )。

(A)越高(B)越低(C)不变(D)变零8、当管道中心油温一定时,壁温愈低,管壁结蜡( D )。

(A)不变(B)变化但无规律(C)越少(D)越多9、原油中含水率增大,管壁结蜡速率( A )。

(A)降低(B)不变(C)变化但无规律(D)越多10、影响管道结蜡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原油的( D )。

(A)析蜡点(B)凝固点(C)蜡熔点(D)结蜡高峰区11、我国原油大都是“三高”原油,“三高”是指( D )。

(A)高凝固点、高闪点、高重度(B)高凝固点、高闪点、高粘度(C)高凝固点、高重度、高含蜡(D)高凝固点、高含蜡、高粘度12、含蜡的原油和油品,其凝固属于( D )凝固。

(A)物理凝固(B)化学凝固(C)粘温凝固(D)构造凝固13、含蜡原油凝固的主要原因是( B )。

(A)粘度大(B)蜡结晶(C)温度低(D)水分大14、1㎏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总热量,称为该燃料的( B )。

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炼制工程

石油的化学组成-石油炼制工程

柴油 1.60~1.80 沥青 1.10~1.20
轻质油 1.80~2.0 石油焦 0.30~0.40
三、石油的馏分组成
1.馏分 :是指用分馏方法把原油分成的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
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每个组分有其各自不同
的沸点 ,其沸点范围很宽
用分馏的方法,可以把石油馏分分成不同温度段,如
C15H32
如:在混合物中各化合物所占摩尔数为1/3。
则:CA%=32.6%
CN%=32.6% CP%=34.8% RA=1.0 RN=1.0
RT=2.0
(1) 石油中间馏分及高沸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n-d-M法
烃类的物性与其结构单元密切相关 测定中间馏分或高沸点馏分的相对密度(d)、折射 率(n)和分子量(M),就可以用表2-9中的公式算出 各结构参数(% CA、 % CN、 % CP、RT 、RA 、 RN)
不同结构烃的性质比较
烃类 正己烷 环己烷 苯 d204 0.6594 0.7785 0.8789 η20D 1.3749 1.4262 1.5011 M 86.17 84.16 78.11 C 6.0 6.0 6.0 MC 14.36 14.03 13.02 MC/d 21.78 18.02 14.81
19.7 17.5 14.9 21.5 19.9 25.1 26.0 24.5 30.6 27.6 30.2
26.0 27.5 27.2 29.2 34.9 23.2 29.9 23.2 23.2 25.4 24.8
42.8 47.4 51.8 39.9 39.1 32.3 29.7 31.6 14.7 18.0 33.1
大多数原油的相对密度(d204)>0.86,属较重原油; 凝点(CP)高,含蜡量高,庚烷沥青质含量低;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 Ni含量大大高于V含量,Ni/V>100。

油品计量工技能鉴定中级试卷

油品计量工技能鉴定中级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油品计量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60分;1. 使用SY -05型密度计测量不透明液体视密度时所进行的弯月面的修正是对密度计的 误差进行的修正;A 、随机B 、系统C 、相对D 、粗大 2. 随机误差是指 与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 A 、测量结果 B 、测量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3. 修正结果是指 修正后的测量结果;A 、随机误差B 、相对不 准 超 过 此误差 C 、系统误差 D 、粗大误差4. 使用SY -05型密度计测量不透明液体视密度时,密度计上的读数是 ;A 、测量结果B 、未修正结果 C 、已修正结果 D 、被测量5. 算术平均值是一个量的n 个 的代数和除以n 而得的商; A 、测量结果 B 、测量值 C 、测量系统 D 、被测量6. 随机误差可用 减少; A、修整值法 B 、替代法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 、利用莱因达准则判断剔除 7. 0.21、0.312和0.4三位数相加,最后结果应取 ;A 、0.92B 、0.9C 、1.0D 、0.908. 在油品计量过程中量值进行有效数字的加减运算时,应以不影响 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为原则; A 、测量结果 B 、测量数据 C 、计量结果 D 、计量数据9. 动力粘度的计量单位是由SI 组合形式的单位构成,其符号为 ; A 、Pa s B 、m 2/s C 、kgf ·s/m 2D 、P 10.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或明渠横断面的流体量称为 ;A 、流量B 、平均流量 C 、流速D 、时均流量 11. 润滑油按 分为以下四种:发动机润滑油、机械油、电器用油、专用润滑油;A 、润滑的机器种类B 、使用特性C 、润滑的结构部件 D 、用途12.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 A 、泊 B 、二次方毫米每秒 C 、沲 D 、厘泊13.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计量准确度一般为 级;A 、0.1B 、0.5C 、1D 、0.05 14. 工业用压力表的指示值是被测参数的 ;A 、动压B 、全压C 、静压D 、绝压 15. 液压秤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A 、杠杆B 、阿基米德 C 、帕斯卡 D 、弹性元件变形16. SH/T0316规定,SY-02、SY-05和SY-10三个系列的固定质量的密度计用于测定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 ℃密度;A 、15B 、20C 、25D 、15.6 17. 测量高粘度油品或是在容器底上有明显数量锈片或沉淀物时,应使用带有 kg 的量油尺; A 、轻型尺铊0.7 B 、重型尺铊 1.6 C 、重型尺铊1.4 D 、轻型尺铊0.6 18. 应用GB/T9110标准计算,某原油罐的参照高度为21.832米,检尺时测得下尺读数为7.403米、浸油高度为20毫米,7-9米对应量油尺修正值为-2毫米,14-16米对应量油尺修正值为-3毫米,此时罐内油高为 米;A 、14.451B 、14.446 C 、14.409 D 、14.44919. 轻油罐收油后,应 ;A 、先检尺,后测温B 、先测温,后检尺C 、测温检尺不分先后D 、检尺测温必须同时进行 20. 在温度仪表中,结构简单、坚固,使用方便,热惯性较小,但精度较低的是 ;A 、工业玻璃温度计B 、双金属温度计 C 、压力式温度计 D 、热电阻21. 在测立式金属罐内汽油温度时,用杯盒温度计最少浸没时间为min;A 、5B 、10C 、20D 、30 22. 对有蒸汽加热盘管的油罐 ,要在蒸汽切断 小时后,才能进行温度测量;A 、2B 、1C 、3D 、5 23. 当使用分读值为0.5 ℃的1号和2号油罐温度计,如果估读温度为73.3℃,则取温度 ℃报告结果;A 、73.25B 、73.0C 、73.5D 、74 24. 铁路、公路罐车的取样方法是把取样器降到油罐车 的二分之一处,以急速的动作拉动绳子,打开取样器的塞子,待取样器内充满油后,提出取样器; A 、罐的高度 B 、罐的长度 C 、车的长度 D 、罐内油品深度25. 当管线输油量超过1000 m 3~10000m 3时,其流量比例样是 且把所采取的样品以相等的体积掺合成一份组合样;A 、只在输油结束时采1次B 、只在输油开始时采1次C 、在输油开始时采1次,以后每隔1000m 3采一次D 、每隔1500m 3采一次 26. GB/T1884规定在用玻璃石油密度计测密度时, 液体的雷德蒸气压应小于 ;A 、100PaB 、100MPa C 、100kPaD 、100mPa测定密度时,试样应 量筒;、沿壁倾入 B 、用玻棒引流至 C 、快速倒入 、用温度计引流至28. 应用GB /T260测定样品的水分,需同时加入 毫升溶剂与试样蒸;、400 B 、300 、200 D 、100 GB/T260规定,从开始加热至圆底烧瓶的内容物将近沸腾时,应调整降低加热强度,其作用是 ;、防止突沸 、防止接收器变形、避免蒸汽逸出 、防止烧坏圆底烧瓶应用GB/T 260测定样品的水分,如果接受器中有不超过 毫升水但溶剂浑浊,则应将接受器放入热20~30分钟;、0.3 B 、0.5 C 、0.7 D 、1.0 31. 如果接受器中收集水的体积为0.5毫升,试样量为100克,则试样的水分重量百分含量是 %; A 、0.3 B 、0.5 C 、5.0 D 、50 32. 应用GB/T8929测量水的含量时,要缓慢加热蒸馏烧瓶的初始阶段是由于原油的类型能较大地改变 混合物的沸腾性质;A 、原油-原油B 、原油-硫 C 、原油-溶剂 D 、原油-氮33. 应用GB/T8929测量水的含量时,接受器的最小刻度值为0.05mL,但体积要估读至接近 mL; A 、0.01 B 、0.02 C 、0.025 D 、0.05 34. 某汽油罐内汽油温度是32℃,小张测得该罐的液位是10.005m,该高度对应的量油尺的检定修正值是-1mm,则该罐的实际液位是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A 、10.005B 、10.006C 、10.007D 、10.00435. 0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5℃,检定修正值为0.1℃,某职工用温度计测量油品温度三次,数值如下:25.2℃;25℃;25.5℃;则其试验温度为 ℃;A 、25.3B 、25.1C 、25.25D 、25.6 36. 用SY-02型密度计对原油进行密度测量读数为980.0kg/m 3,密度计检定修正值为0.1 kg/m 3,则其视密度值为 kg/m 3;A 、980.1B 、979.9C 、980D 、980.4 37. 已知某原油40℃用玻璃密度计测得的视密度为805.7kg/m 3,查原油标准密度表59A,该视密度804.0 kg/m 3和806.0 kg/m 3,分别对应的标准密度是818.7 kg/m 3和820.6 kg/m 3,则该原油的标准密度为 kg/m 3;A 、820.6B 、820.0C 、820.3D 、820.5 38. 已知某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为764.5 kg/m 3,油品温度为40.25℃时,查GB/T1885石油计量表得, 40.25℃时的体积修正系数为0.9771和0.9775对应的标准密度分别是764.0 kg/m 3 和766.0 kg/m 3;则该产品的体积修正值是: ;A 、0.9771B 、0.9772 C 、0.9773 D 、0.977539. 已知某原油15℃密度为800.6kg/m 3,查GB/T1885石油计量表得, 15℃时,密度800.0 kg/m 3和802.0 kg/m 3分别对应的的标准密度为798.2kg/m 3和799.5 kg/m 3,则该原油的标准密度为 kg/m 3;A 、798.2B 、798.5C 、798.6D 、799.540. 已知汽油15℃密度为745.6kg/m 3,查GB/T1885石油计量表得,15℃密度744.0kg/m 3和746.0 kg/m 3分别对应的桶/t 系数为8.45和8.55,则该汽油的桶/t 系数为 ;A 、8.55B 、8.45C 、8.52D 、8.5341. 1000t/m 3等于 kg/m 3; A 、1000 B 、10000 C 、106 D 、10942. 油品的总计量体积是指 ; A 、对应油品液位下的空罐体积 B 、对应液位下空罐体积与水静压力作用下容积膨胀值之和 C 、油罐容量表中对应高度下的标定容积D 、对应液位下空罐体积同油罐在液体静压力作用下容积膨胀值与体积修正系数的乘积之和43. 立式金属罐附表的编制是以 1 为间隔;A 、mmB 、cmC 、dmD 、m 44. 某卧罐油品高度为 2.854m,查该罐容量表得,液位高度285.0cm和286.0cm 对应的容量分别是50.384m 3和51.468m 3,则该罐内液位高度下的表载体积是 m 3; A 、50.384 B 、50.818 C 、51.034 D 、51.46845. 某罐车标号为A747,油高是2.435m,该高度为非常装高度,查罐车容量表A700-799得, 2.430m 对应的基础容积和系数分别是52.485m 3和25.8505,2.440m 对应的基础容积和系数分别是52.267m 3和25.7424,则该罐车内装油量是 m 3;A 、53.948B 、52.376 C 、53.750D 、53.73746. 某装有渣油的汽车罐车,测量其空高为258mm,查罐车空高容量表得, 25cm 和26cm 高度下对应的容量分别是4904L 和4854L,则该罐车内渣油的体积是 L;A 、4854B 、4864C 、4879D 、4895 47. 应用GB/T19779计算油量时,净标准体积是由 乘以沉淀物和水的修正值得到; A、毛计量体积 B 、总计量体积C 、液体静压膨胀容积D 、毛标准体积48. 作为原油交接计量用的流量计及密度计等计量仪表,实行 检定;A 、在线实液B 、强制C 、首次D 、一次性 49. 已知90汽油在某试验温度下的视密度和罐内的油品在计量温度下的体积,要确定标准体积应查 求体积修正系数;A 、表59A 和表60AB 、表60A 和表59BC 、表59B 和表60BD 、表60B50. 应用GB9109.5原油动态计量油量计算时,原油压缩系数F 计算公式中的密度值为计量温度为 ℃时的密度;A 、30B 、25C 、20D 、1551. 某库以油罐计量发汽油,发油前油罐存油3023262kg,发后存油2174506kg,发前管线为空,发油后管线内存油3543kg,对方实收843.264t,此作业过程中损耗率是 ;A 、0.231%B 、0.230% C 、0.410% D 、1.07%52. 下列油品损耗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储油设备选择不合理 、调合工艺落后 、设备泄漏 、内浮顶油罐顶部通气孔的存在 对地面金属拱顶油罐进行淋水可以降低损耗;、自然通风 B 、计量差 C 、小呼吸 、大呼吸浮顶罐和内浮顶罐可以减少油品损耗是因为 ;A 、由于罐顶通气孔的存在,罐内压力减小B 、减少了蒸发自由表面积和气体空间体积 、由于浮顶的存在,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小 D 、浮船的运动,减少了罐壁挂油大呼吸损耗产生的原因是 ;、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 、罐内气体空间体积改变 、罐内油品温度的变化 D 、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56. 化学清洗是针对仪器玷污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 通过化学作用能有效地洗净仪器;A 、水B 、沙子C 、风D 、洗涤液 57. 量油尺使用后应擦净,收卷好,放在 ; A、工具橱内B 、固定的尺架上C 、操作室门外通风处D 、易于工作的地方58. 密度计的标刻线和标准的纸条应为 色;A 、黑B 、红C 、白D 、黄 59. 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 ; A 、可以用高温将大量溶剂从玻璃容器中赶出 B 、必须确认自动控温装置可靠C 、温度高低不限D 、可不用温度显示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60. 调试电子天平平衡时,若气泡式水准器的气泡不在圆圈的中心,则天平处于位置;A、不水平B、水平C、测定D、未测定二、判断题第61题~第10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0.5分,满分20分;61. 在测量时计量员读错了数据或测错量时,产生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62. 修正值是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随机误差的值;63. 油品检尺时,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就是测量结果;64. 压力的单位符号为帕斯卡;65. 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的计量单位都是帕斯卡秒;66. 流量对时间的积分称为“累积流量”;67. 雷诺数表征了流体流动时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的无量纲数;68. 沥青的性质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及韧性;69. 我们常用的凡士林属于石蜡的一种;70. 转子流量计可以水平安装;71. 超声波流量计既能测量导电介质的流量,又可以测量非导电介质的流量;72. 电磁流量变送器和管道紧固在一起,可以不必再接地线; 73. 为了保证涡街流量计漩涡列有规律性,必须在允许的流量测量范围内使用即雷诺数的范围; 74. 测深量油尺尺砣可以不带刻度;75. 涡轮流量计在启动时,要缓慢的先开流量计下游阀,再开上游阀;76. 常压容器如果使用计量管,为改善测量准确度,必须使用带有槽孔的计量管;77. 测空量油尺应靠在检尺口上的参照点旁边下降到容器中; 78. SY/T5317可用于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自动取样; 79. GB/T4756规定的取样方法不适用于特殊石油产品的特殊性质分析的取样;80. 如果单个包装物料是不均匀的,就取足够数目的点样,合并它们做为代表性样品;81. 输油开始时,指罐内油品流到取样口时;82. 为了在转移或细分样品之前均化样品,必须使用手工搅拌; 83. 用密度计法测定油品的密度时,量筒应放在打开通风的通风橱内; 84. 应用GB/T8929测量水的含量时,在烧瓶中加入足够的溶剂是指溶剂量越多越好;85. 对于透明液体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对密度计的弯月面进行校正;86. 应用密度计法测定样品的密度,可以根据测得的温度和视密度查石油计量表得样品的标准密度;87. 某职工用标准密度查表E1进行密度换算,得出的密度是15℃的密度;88. 浮顶罐的容量表上必须注明以下内容:浮顶重量、浮顶起伏高度;89. 通常情况下,温度会影响油罐的静压力修正值的大小; 90. 如果卧式罐油品高度介于容量表的表载值之间,则按内插法计算出该高度下的容量值;91. 单舱容量小于300m3的油轮计量时按实际高度查舱容表,一般可不做纵倾修正;92. 应用GB/T19779计算油船油量时,当进行纵倾和横倾的组合修正时,可使用UT=Um×L 2+ T 21/2/L ×cosθ+Z×tanθL 2+ T 21/2/L±T/L×LT/2-K;93. 损耗量是指液体化工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洒漏而减少的量;94. 浮顶油罐几乎没有气体空间,因而蒸发损耗小;95. 小呼吸损耗是指因罐内气体空间体积改变而产生的损耗; 96. 在水分分析试验中,各连接处的玻璃磨口塞要配套使用方可密封;97. 调整质量流量计零点时必须将仪表先通电预热60分钟; 98. 调整质量流量计零点时应切断下游阀,并确保无泄漏;99. 电磁流量计要单独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100. 电磁流量计要确保变送器和转换器使用同一相电源;三、多项选择第101题~第12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20分;101. JJF1001中系统误差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A、恒定系统误差B、可变系统误差C、相对误差D、测量误差102. 流量的计量单位是由SI组合形式的单位构成,其符号可为;A、t/hB、kg/hC、m3 /hD、m/s103. 在测量时间内流量的平均值,称为;、流量 B 、平均量 C 、流速 、时均流量104.电器用油一般主要用于电工,目的是 ;A 、密封B 、冷却 、保护 D 、绝缘105. 按照使用性能,沥青分 ;、道路沥青 B 、建筑青 C 、专用沥青 D 、氧化沥青106. 石蜡的牌号是按照石蜡的性质命名的;、安定性 B 、熔点 、凝点 D 、含油量 107. 容积式流量计适用于 的体积流量计量;A 、原油B 、汽油 、柴油 D 、煤气108. 电子轨道衡应注意检查 ;、秤台是否灵活 B 、配套仪器相互连接是否正确C 、接插件连接是否牢固D 、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规定 109. 下面的铁路罐车表号属于G60型车表号的是 ;A 、A342B 、FG565C 、A223D 、TQ223 110. 从事铁路罐车作业的计量员,其工作程序分为 ;A 、计划阶段B 、准备阶段 C 、测试阶段 D 、处理阶段111. 立式金属罐测温应选用 温度计装置;A 、充溢盒B 、双金属C 、热电D 、杯盒式112. 下列内容属于采样方案的基本内容是 ; A 、确定样品数 B 、确定采样单元 C 、物料的价值D 、规定采样工具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113. 应用密度计法测定油品密度,所用温度计分度值为 ℃的全浸水银温度计;A 、0.01B 、0.1C 、0.2D 、1 114. 用同一支密度计测定油品密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管浸入试样越深密度越大B 、干管浸入试样越深密度越小C 、相同条件下,干管浸入试样越深密度越大D 、相同条件下,干管浸入试样越深密度越小 115. 下列装置属于水分测定器组成部分的是 ;A 、蛇行冷凝管B 、圆底烧瓶 C 、直管式冷凝管 D 、接受器116. 应用GB/T8929测量水的含量时,为使冷凝液容易洗下来冷凝液要尽量保持在冷凝管冷却水的位置是 ;A 、出口处B 、冷凝器的上限 C 、冷凝管的1/2处 D 、进口处117. 某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5℃,则温度报告结果正确的是 ; A 、90.2 B 、90.5 C 、90.8 D 、110.25 118. GB/T 1885标准中的石油计量表有哪几个表组成 ; A 、标准密度表 B 、体积修正系数表 C 、特殊石油计量表 D 、其他石油计量表119. 用毛标准体积Vgs 乘以 可以计算出油品的毛表观质量;A 、表观质量换算系数B 、体积修正系数C 、沉淀物和水的修正系数D 、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修正值 120. 应用GB9109.5油量计算时,可用下列 公式计算原油在空气中的净质量;A 、mgMF ×C pi ×Fa ×C WB 、mgMF ×Fa ×C WC、Vi×ρ20×MF×Cpi×Cti×Fa×CWD、Vi×ρ20×MF×Fa×CW。

输油工理论题库(初级)

输油工理论题库(初级)

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AAO01原油主要是由()元素组成的。

(A)C,H,S,N,O (B)C,O,S,Ni,Fe (C)H,S,O,N,Cu (D)S,O,C,Fe,Cu2.AAO01原油中硫、氮、氧含量之和占到()。

(A)O.O%~0.5% (B)0.6%~2.4% (C)2.5%~10.0% (D)1%~3%3.AAO01石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指,()。

(A)硫化物、氧化物、烷烃、沥青质 (B)硫化物、氧化物、胶质、沥青质 (C)烷烃、环烷烃、芳烃、混合烃 (D)硫化物、氧化物、芳烃、胶质4.AA002原油按其含硫量分类,当含硫量为0.5%~2.0%时,该原油属于()。

(A)低硫原油 (B)含硫原油 (C)高硫原油 (D)特高硫原油5.AA002原油按其含硫量分类,当含氮量高于0.25%时,该原油属于()。

(A)低氮原油 (B)含氮原油 (C)高氮原油 (D)特高氮原油6.AA002原油按其含蜡量分类,当含蜡量高于10%时,该原油属于()。

(A)低蜡原油 (B)含蜡原油 (C)高蜡原油 (D)特高蜡原油7.AA002原油按其含胶质分类,当含胶质量为5%~15%时,该原油属于()。

(A)低胶原油 (B)含胶原油 (C)多胶原油 (D)特高胶原油8.AA003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时的密度为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

(A)O℃ (B)15.6℃ (C)lO℃ (D)20℃9.AA003在()温度范围内,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可近似地按公式ρ20=Pt+γ(t-20)计算。

(A)任意 (B)0±5℃ (C)15±5℃ (D)20±5℃10.AA003压力对液体油品密度的影响()。

(A)大 (B)小 (C)无 (D)不一定11.AA004原油的相对密度d一般为()。

(A)0.5~0.7 (B)0.7~0.9 (C)0.9~1.0 (D)1.0以上12.AA004随着馏程升高,油品的密度加大,粘度()。

石油化工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化工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化工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已建成的炼油厂按产品结构可以分为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燃料-化工型和燃料-润滑油-化工型四类。

2.石油主要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此外,还含有硫、氮、氧及微量元素。

3.蜡又分为石蜡和地蜡。

4.环烷烃是饱和的环状碳氢化合物,也是石油的一种主要组分。

石油中主要含五员环和六员环的环烷烃及其同系物。

5.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

6.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为碱性氮和中性氮两类。

7.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以酸性氧化物为主,其中环烷酸和酚类最重要。

8.我国规定 20 ℃时密度为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标准密度,以ρ20表示。

9.油品的闪点愈低表明其着火危险性愈大。

10.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当到达临界点时,表面张力为零。

11.烃类与溶剂分子结构愈相似,其溶解度越高;升高体系温度,也能增加溶解度。

12.汽油按用途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类。

我国车用汽油以研究法辛烷值作为其牌号。

1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进气、压缩、点火燃料和膨胀做功和排气。

14.影响汽油使用的主要性能有抗爆性、气化性能、安全性、腐蚀性、清洁性等。

15.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

在石油和直馏产品中含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一般不含稀烃。

16.芳香烃是含有苯环的烃类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之一。

石油中除含有单环芳香烃外还含有双环、多环和稠环芳香烃。

17.烯烃按双键数目和结构不同,分为单烯、双烯和环烯烃。

18.石油中含硫量小于0.5%的称为低硫石油、大于2.0%的称为高硫石油,介于0.5%-2.0%之间的为含硫石油。

19.石油中的氧均以有机化合物形式而存在,可分为酸性和中性氧化物两类。

20.随石油馏分沸点升高所含各族烃类的分子量随之增大、碳原子数增多,环状烃的环数增加,分子结构趋于复杂化。

21.随着油品沸点升高,密度增大。

相同碳数的不同烃类,其密度有明显差别,各种烃的密度大小顺序为正构烷烃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环烷烃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芳香烃。

石油基础知识培训

石油基础知识培训
低硫环烷中间基
孤岛
2.06
0.891 (K=10.7)
0.936 (K=11.4)
环烷基
含硫环烷基
2.1.5.2 几种原油的加工过程特点
一、大庆原油 低硫石蜡基原油。 加工过程的特点 (1)含蜡多,凝点高,含硫少,轻直馏产品不需要精制或只需要简单 精制。 (2)降压馏分油是催化裂化的好原料,同时也是生产润滑油的好原料 (3)含蜡多,是生产石蜡的好原料。 (4)轻馏分油的饱和烃含量高,作为化工裂解原料,乙烯收率高。 (5)减压榨油的残炭低,杂质少,一般的重油加工方法都适用。
d420=0.8723~0.9035 APIº=20~30 (K=11.5~12.2)
d420>0.9305 APIº<20 (K<11.5)
*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
编号

石蜡基
石蜡基
石蜡基
2
石蜡基
中间基
石蜡-中间基
3
中间基
石蜡基
中间-石蜡基
4
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5
中间基
以原油的化学组成为基础,
如特性因数分类、关键馏分特性分类等。
*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将原油用简易精馏装置切取两个轻重关键馏分,分别测定其相对密度,对照分类标准表确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基属,然后根据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确定原油的类别。 第一关键馏分指原油常压蒸馏250~275℃的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相当于原油常压蒸馏395~425℃的馏分,即 在减压40mmHg下取得的275~300℃的馏分
大庆原油汽油馏分的馏程
平均沸点: 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 平均沸点的定义五种: 体积平均沸点tV(℃): tV=(t10+t30+t50+t70+t90)/5 ℃ tV是由馏程测定的10%,30%,50%,70%,90%这五个馏出温度计算得到。 用于求取其他难于直接求得的平均沸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

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

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

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2.1 ASTM标准: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2.2 API标准MPMS Chapter 8.1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057)MPMS Chapter 8.2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177)MPMS Chapter 8.3石油及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方法(ASTM Practice D 5854)2.3 石油学会标准IP 389 中间馏分燃料油蜡出现温度(WA T)的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CS)测定法IP Standard Methods Book,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格2.4 ISO标准ISO 649-1 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密度比重计—Part 1:规格3 术语3.1此标准特指术语的定义:3.1.1 API比重,n—以60℉时的比重为函数的特殊方程如下:ºAPI = 141.5/(60℉时的比重)- 131.5(1)3.1.1.1 Discussion—没有规定参考温度,定义中包含了60℉。

3.1.2 浊点,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冷却试样的过程中,蜡晶体出现使试样变得浑浊的温度,即为浊点。

3.1.3 密度,n—在15℃,101.325kPa下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以kg/m3作为标准单位。

3.1.3.1 Discussion—可能有一些产品或一些地方选用其他参考温度(如20℃)。

如kg/L 或g/mL,很少作为首选单位。

3.1.4 观测值,n—在某温度,而不是参考温度下的观测值。

这些值仅仅是液体比重计读数,并不是其他温度下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值。

3.1.5 倾点,n—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试样在冷却过程中,能够连续流动的最低温度。

3.1.6 相对密度(比重),n—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液体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相同或不同温度下的质量之比。

两个参考温度应明确说明。

3.1.6.1 Disccusion—常用参考温度包括60/60℉、20/20℃和20/4℃。

可能能找到废除使用的术语比重。

3.1.7 蜡出现温度(WA T),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冷却过程中,蜡固体开始形成的温度。

4 试验方法概要4.1 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中,将合适的液体比重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其静置下来。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液体比重计的读数和试样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液体比重计读数换算为参考温度下的密度。

如果需要,在试验过程中,可将液体比重计量筒及内装的试样一起放入恒温浴中,以避免在测定期间温度变动太大。

5 意义和应用5.1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精确测量,对于密闭输送情况,从测量体积转化为参考温度下的体积或质量或者体积和质量,是必须的。

5.2 此试验方法非常适合测定低粘度透明液体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

如果允许足够长的时间使液体比重计达到平衡,也适用于粘稠液体的测定。

如果进行合适的弯月面修正,还可以用于测定不透明液体。

5.3 当用于散装油测量时,通过观测与散装油温度接近的试样的液体比重计读数,体积修正误差会减到最少。

5.4 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是影响原油质量和价格的因素。

然而,石油的此项性质并不能完全确定石油质量,除非与石油其他性质一起综合考虑。

5.5 密度是汽车、航空和航海燃料质量的重要指示,能影响存储、处理和燃烧。

6 仪器6.1 液体比重计:玻璃制,按照要求在比重计上刻有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的单位,应符合E 100或ISO 649-1的技术规格,有关要求见表1。

表1 推荐液体密度计单位范围刻度弯月面总范围每个单位间隔误差修正值密度,kg/m3(15℃)600 – 1100 20 0.2 ±0.2 +0.3 600 – 1100 50 0.5 ±0.3 +0.7 600 - 1100 50 1.0 ±0.6 +1.4相对密度(60/60℉)0.600 – 1.100 0.020 0.0002 ±0.0002 +0.0003 0.600 – 1.100 0.050 0.0005 ±0.0003 +0.0007 0.600 – 1.100 0.050 0.001 ±0.0006 +0.0014相对密度(60/60℉API)0.650 – 1.100 0.050 0.0005 ±0.0005 -1 - +101 12 0.1 ±0.16.1.1 使用者应确定本试验所用液体比重计的材料、尺寸、刻度误差能满足要求。

如果仪器上带有公认的标准化组织的校准合格证,则仪器应按照合格证进行分类,观察到的读数应按照合格证的规定进行合适的修正。

仪器应满足此试验方法的要求,如果仪器没有进过公认的标准化组织认证为合格,则将该仪器划为未认证仪器。

6.2 温度计:测量范围、刻度间隔、最大允许刻度误差见表2,应符合技术规格E 1或IP Appendix A。

6.2.1 可能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温度测量设备或系统,如果校准系统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总不确定度。

6.3 液体比重计量筒:由透明玻璃、塑料(见6.3.1)或金属制成,其内径至少比比重计外径大25mm,其高度应使应使液体比重计在使用中漂浮时,液体比重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间距至少有25mm。

6.3.1 塑料制液体比重计量筒应不褪色、抗油样冲击,且材料不能受试样影响。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不会变得模糊。

6.4 恒温浴:如果需要,其尺寸大小应能容纳装有试样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使试样完全浸没在恒温浴液体表面以下,在试验期间,温控系统应能保持试验温度在±0.25℃以内。

6.5 搅拌棒:可选,玻璃或塑料制,长约400mm。

表2 推荐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刻度表格刻度误差℃-1 - +38 0.1 ±0.1℃-20 - +102 0.2 ±0.15℉-5 - +215 0.5 ±0.257 取样7.1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非挥发性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取样应按操作规程D 4057(API MPMS Chapter 8.1)和D 4177(API MPMS Chapter 8.2)。

7.2 挥发性原油或石油产品取样,更适合按照操作规程D 4177(API MPMS Chapter8.2),用体积可变的取样器使轻组分的损失减到最少,而轻组分的损失会影响到密度测量的准确度。

将样品移出取样器,包括取样后转移试样到冷冻容器,需要特别小心使损失最少。

7.3 样品混合—混合试样是使用于试验的试样尽可能地代表整个试样所必须的步骤,但在混合操作中,应始终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

对含水或沉淀物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混合,或含蜡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加热时,可能会引起轻组分损失。

7.3.1-7.3.4给出了一些保持样品完整性的指南。

7.3.1 RVP大于50kPa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为减少轻组分的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Note 1—在开口容器中混合挥发性试样,会引起轻组分的损失,从而影响所测密度值。

7.3.2 含蜡原油—如果石油的倾点高于10℃,或浊点(或W AT)高于15℃,在混合样品前,要加热试样到高于倾点9℃,或高于浊点(或WAT)3℃。

只要可能,为减少轻组分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7.3.3 含蜡馏分油—样品在混合前,应加热到浊点3℃以上。

7.3.4 残渣燃料油—在样品混合前,把它加热到试验温度(见8.1.1和Note 4)。

7.4 有关液体试样的混合和处理的其他信息,见操作规程D 5854(API MPMS Chapter8.3)。

8 试验步骤8.1 试验温度8.1.1 把试样加热到使它能充分地流动,但温度不能高到引起轻组分损失,或低到样品中的蜡析出。

Note 2—用液体比重计法测定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在参考温度或接近参考温度时最精确。

Note 3—石油计量表中的体积、密度、相对密度、API密度的修正值,是基于许多典型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率得到的。

由于对每个计量表采用相同的系数编制,试样材料系数和标准系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差别引起的误差,因而相同温度间隔的修正可使误差减到最少。

试验温度偏离参考温度的影响更大。

Note 4—要在被测样品物化性质合适的温度下试验得到密度计读数,这个温度最好接近参考温度。

当密度值是用于散装石油计量时,在接近散装石油±3℃下测定密度。

8.1.2 对原油样品,要加热到接近参考温度,或倾点9℃以上,或高于浊点3℃以上较高的一个温度。

Note 5—对原油样品,用50μL±5μL的试样进行修正,按照IP 389可以测出WAT。

按照IP 389得到的原油W AT准确度还没有确定。

9 仪器检定9.1 液体比重计和温度计的检定按照Annex A1的试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