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精神的表征_史诗情节剧_一江春水向东流_与_乱世佳人_艺术审美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精神的表征

———史诗情节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乱世佳人》艺术审美比较

何春耕

(湖南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湖南长沙410082)

关键词:文化精神;情节剧电影;艺术审美比较摘

要:史诗情节剧电影

《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乱世佳人》分别是中西情节剧电影发展史上最闪亮的艺术明珠。这两部影片都以史诗性的视角,以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宏大的叙述结构展示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与必然的历史趋势,并各自折射了中西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影片都严格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设置戏剧性冲突,《乱世佳人》运用单线索的叙述方式,以主人公婚姻变化为叙事主体,是一部描写“历史故事”的战争浪漫史诗,是西方英雄传奇情节剧电影的艺术珍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则运用多线索和跨时空的顺序结构,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叙述了苦难现实状态下国恨家仇的悲剧故事,是一部富有政治与伦理深度的民族寓言史诗,成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样式的艺术典范。

中图分类号:J9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4-0026-03

收稿日期:2006-01-03;修订日期:2006-06-06

基金项目:2005年国家艺术类年度课题《中西情节剧艺术比较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为05BC024

作者简介:何春耕(1962-),博士,现为湖南大学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文化传播。

社会科学家

SOCIALSCIENTIST

2006年7月(第4期,总第120期)

Jul.,2006

(No.4,GeneralNo.120)

如果说中西电影艺术发展史好比是一个竞秀争

奇的山系,那么美国的《乱世佳人》和中国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是当时中西电影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们便成为这一山系里遥遥相对、耸然并峙的双峰。这两部史诗情节剧影片无论是在故事内容、叙述结构或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对照。如果从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角度,探讨这两部艺术杰作在审美追求方面的异同,那么,不仅可以欣赏其精湛的艺术表现,而且可以领悟不同民族文化精神和社会特征的真谛。

一、“历史故事”与“现实故事”的叙

述视角

1939年由美国维克多・弗莱明导演的《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获普立策小说奖的《飘》改编拍摄而成的经典之作。影片的叙述角度主要以斯佳丽以及家庭的种种遭遇为叙事中心,来展现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故事”。

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是一次规模最大而又极为残酷的内战,这场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无法避免的历史悲剧、社会悲剧和家庭悲剧。影片《乱世佳

人》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用电影语言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遭到战火焚劫的亚特兰大城的混乱而残破景象:四处逃难的百姓、

伤痕累累的士兵,以及火光冲天、断壁残垣的可怕场面等,这些恢弘的规模和逼真的造型,形象地展示了南北战争的真实情景。

编导把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作为文化背景,表现战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表现人的命运。人物的悲剧不仅是性格的悲剧,而且是历史和时代的悲剧。影片首先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战争前后塔拉庄园和奥克斯庄园的不同景象,以及人物的不同命运。战前的塔拉庄园十分气派和富足:广阔无边的田野充满了生机,羊欢马叫,鸡犬相闻,主人与仆人和睦相处。可是,战争彻底毁灭了他们的平静而安宁的生活。战争不仅摧毁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奥克斯庄园变成废墟,塔拉

庄园洗劫一空,而且也造成了人们的心灵创伤。

正如阿希礼所说的:“战争毁灭了一切,我是活下来了,但过去的生活回不来了。今天的生活没有我的地位,所以我害怕。”阿希礼这些软弱和无能的话,既表明了他内心的痛苦,也反映了战争对人的精神的消极影响。同样,斯佳丽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战争给她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而且是个性的消磨,人性的泯灭。她虽然曾经是塔拉

【文艺论丛】

26

庄园单纯而高傲的公主,但是,战争的影响使得她一方面坚强泼辣,敢于与命运抗争,另一方面又变得自私贪婪、冷酷无情。战争在造就斯佳丽的勇敢与坚强的同时,也造成了她变态的一面。她为了追求财富,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如她为了摆脱贫困,可以不择手段,凶狠地对待自己的亲人与奴隶;她甚至不顾舆论的影响,廉价雇佣犯人。

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首映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连映三个月上座不衰,观众人次达80万,创下了中国影坛前所未有的票房记录。它不仅是中国电影“第一个高潮期”的代表作,而且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名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时有影评人把它称赞为“标志了国产电影的前进道路”,观众则誉之为“一部中国式的《乱世佳人》巨作”。

影片以上海一个普通人家的悲惨命运为主要线索,沿用我国传统电影中常用的方式——

—把主人公作为不同社会力量的代表,集中反映了抗战前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的不同精神面貌。影片的主体是以张忠良、素芬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枢纽,主要展示其家庭和爱情婚姻的纵向变化过程,并且分别以张忠良和素芬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价值指向,体现了各自在不同生活空间形成的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历史命运。一方面,广大贫苦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蹂躏下痛苦地呻吟,另一方面,一些奸商和政客却趁机大发“国难财”,躲在大后方过着醉生梦死的腐化生活。这些内容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景况的生动缩影。

影片的主要编导蔡楚生是我国成就卓越的电影艺术家,也是我国现实主义电影艺术的奠基者之一。蔡楚生处于20世纪中国最苦难的年代里,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了解,其艺术的探索,体现了以家庭私人空间伦理化表述折射社会公共空间的叙述方法。其作品在对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上,通过对大时代动荡的社会现实的平实而生动的描述,赋予影片以相当厚重的历史感。

二、西方英雄传奇与东方家国故事的文化表征

《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作为不朽的艺术形象,其主要的内核是美国民族的精神象征,是西方传奇故事中真正英雄的写照。斯佳丽是位聪明、热情、坚毅的女强人,无论在任何逆境中,或者是在孤立无援的任何时刻,都体现出一种执著的信念和坚忍不拔勇气。斯佳丽身上所展现的这种英雄气质,凝聚着人们的希冀和理想,集中体现了西方人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和行为模式,

不仅激活了他们的生命活力,而且代表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方向。斯佳丽的人格和人生策略,凝聚了美国历史和精神的文化积淀,折射了历代美国人民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追求。因此,由斯佳丽这一人物活动所展示的美国民族的群体个性,成为西方以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进取精神为特征的创作路向。在斯佳丽身上所具备的坚强不屈、个人奋斗,以及不达到目的不摆休的个性特征,正是美国民族普遍具有的心理素质。

斯佳丽这个银幕形象,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善恶并存、多重性格组合。她具有生命的活力,以及富有竞争与敢于追求的精神,既有聪明、真诚、热情、坚强、平和、利人的一面,也有狡黠、虚伪、冷酷、怯弱、疯狂、利己的一面。斯佳丽这种圆形人物性格,超越了时代、阶级和民族的局限,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斯佳丽由于人性中的善恶并举,心灵中的两极矛盾并存,所以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斯佳丽在“爱而不得其所爱,被爱而又不爱对方”的痛苦中挣扎,她的欲望和追求是无止境的,她的痛苦也是无法摆脱的。因此,在斯佳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的痛苦与挣扎的真实过程,不仅是美国民族人格素质的标志,为西方英雄传奇故事中增添了新的艺术形象,而且她的情感冲突与精神矛盾,容易激起观众的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普遍具有的本性与情感特点。

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则以素芬一家人的苦难遭遇为缩影,十分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广大百姓的悲惨命运,集中地反映了具有东方伦理情调的家国故事的文化特征。女主人公素芬的不幸命运,几乎浓缩了中国妇女在战乱中可能遭遇的一切苦难。她“是一个聪敏而又文静善良的姑娘”,“是个温婉但又好强的人”。在她的身上凝聚了中国妇女纯朴、贤惠、坚韧等性格,是一位极富代表性的“长女”形象——

—不仅具有传统妇女的优美品德——

—上敬公婆、下爱子女、体贴丈夫、忠孝坚贞等传统女儿性的象征,而且是一位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深明大义的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为了维护家庭的安宁和民族的生存,她毅然同意丈夫参加救护队,一人主动承担孝敬公婆、维持家庭生活的重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默默忍受,即使在绝望的处境中也满怀着幸福生活的希望,她唯一的目的就是盼望着抗战的胜利和自己丈夫的凯旋归来。但是,素芬却在战乱中被丈夫无情地遗弃,并受到上流社会的歧视,最终在希望破灭之后绝望地丢下她梦想团圆的“家”,含恨投江自尽,以死来表示对张忠良这亡恩负义者的痛恨和对万恶的社会的极大愤慨。

影片在展示群魔乱舞的魑魅魍魉世界,以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悲惨情景的同时,又满怀激情地叙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正面揭示了极其尖锐的民族矛盾。无论是表现张老爹的牺牲,还是描写张忠民等人的抗日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