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武汉市清洁生产中心郭学荣
20113>.1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
第一篇
清洁生产概述
一. 清洁生产的涵义;
二.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三. 实施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意义;
四. 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工具;
一. 清洁生产的涵义
UNPE(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6)定义为: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定义为: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定义的解读
思想本质:创新性的环境战略;
核心要素:源削减、污染预防;
实施对象: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运用要求:对生产过程—节能、降耗、减量、降毒、替代、淘汰;
(全过程)
对产品—防治整个生命周期可能产生的危害;
(全周期)
对服务—将一切可能产生的危害,纳入环境保护范畴;
(全范围)
工作宗旨:环保设计、节约、替代、再利用;
过程控制;
提高生态效率,减少环境风险。

基本特征:预防性、系统性、实用性。

创新:与企业成本控制有机结合的环境风险防治模式。

二.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1.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

典型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

这次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因为空气污染而丧生,并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

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

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当时在正在伦敦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只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

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

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

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

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

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种病状,其后附近其他地方也发现此类症状。

经调查研究,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
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

20世纪后期:
环境问题已由局部性、区域性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酸雨、
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森林破坏等,
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最大隐患。

长江某段污染
废弃物场
水质破坏
湖泊绿潮
烟尘排放
空气污染
酸雨
沙尘暴
森林过度采伐
湖泊干凅
光污染
怀宁血铅事件
安徽怀宁血铅超标儿童在医院接受救治
本报合肥1月9日电 (记者何聪朱磊)安徽省政府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安徽省怀宁县血铅事件调查处理结果:
截至1月5日,该县共有307名儿童到省立儿童医院进行血铅检查,228名儿童血铅含量超标。

经过监测确认,怀宁县博瑞电源有限公司违法排污是造成此次事件的主因。

通报指出,怀宁县环保部门对博瑞电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把关不严,对企业长期违法试生产未采取有效措施,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

目前,怀宁县政府已对县环保局局长赵一平进行停职处理。

怀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该企业北边卫生防护距离(500米)内开发规划确定的工业用地,变更为居住用地。

将被追究责任。

2. 传统治污方式(末端治理)的弊端
(我国现行环保法规的主体---以排放标准为依据的排污收费制度
先污染、后治理)
1) 末端治理的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

企业承担着生产成本和治污费用的双重负担。

在环保问题上,如何处理好环境效益与企业效益之间的
矛盾?成为企业可持续经营一大难题。

2) 由于治理技术发展的局限性,末端治理往往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换介质的排放或污染物的转移,不仅不能根除污染。

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3) 末端治理不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也没有考虑企业的成本因素。

使企业在环保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3.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与联系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治污费用减少
费用
生产成本增加
生产成本降低
与末端治理相容并存
联系
耗用增加(治理污染消耗)
资源耗用减少
间接可推动减少
废弃物明显减少
环境效益
环境效益和企业效益
效果
先污染,后治理
污染物消除在源头和生产过程
方式
事后控制
源头削减,事先控制
思路
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
比较项目
4.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
1976年:欧共体“无废工艺与无废生产工艺研讨会”,提出“消除造成
污染的根源”的思想,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
1979年: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
1984-87年:欧共体环境事务理事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l IE/PAC)制定《清洁生产计划》;
1990年起:UNEP先后举办了多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4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199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新“清洁生产”的定义;
1999年,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汉城)发布: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相继尝试运用:
如“污染预防”、“废物最小化”、“减废技术”、“源削减”、
“零排放技术”、“零废物生产”和“环境友好技术”等方法和措施,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削减污染物,以减轻对环境和公众的危害。

美国:
1984年国会通过《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有害和固体废物》,
首次将“废物最小化”作为环保国策;
1990年国会通过《污染预防法》;
1991年EPA公布“污染预防战略”计划与具体行动;
欧洲国家:
瑞典: 1987年最早开展“废物最小化评价”活动;
德国、荷兰、丹麦等国:
清洁生产评估活动、“财政资助与补贴”等供给政策、
清洁生产审计手册的应用、推广;
国际组织:
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联合国(环境署、开发署):
“国家清洁生产中心计划”、
“国际清洁生产会议”、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

国际环境治理方式发展过程
清洁生产在中国
80年代: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方针、工业污染防治中的一些预防思路与提法的产生。

(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92年: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国家环保总局-UNEP IE/PAC我国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
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确定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作用与地位(国家经贸委、环保局,上海)——工业污染防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199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设立“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方案领域,清洁生产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国家经贸委与环保局利用世界银行技术援助贷款,进行“推行中国清洁生产”项目研究,选定2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范(B-4项目);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规定所有新、扩、改项目采用能物耗小、污物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7年:国家环保局《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
1998年:国务院(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工业项目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1999年:国家经贸委《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通知》选择北京、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5个试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试点;
1999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将《清洁生产法》的制定列入立法计划;
2000年:国家经贸委公布《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5个行业57项技术);
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
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16)号令《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151)号文:
《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
2008年: 环境保护部环发〔2008〕60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2009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69-2009:
《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制定技术导则》
2010年: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54号文: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
我国清洁生产的成果
企业示范 1994年以来全国开展或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涉及化学、轻工、建材、冶金、石化、电力、造纸、化肥、飞机制造、医药等十几个行业、数千家企业,取得良好效果。

宣传与培训截至2008年,已组织700多期清洁生产培训班,2万多人次接受培训。

使不同层次的管理者了解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技术人员获得专门的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训练。

机构建设 1994年底,国家环保局成立国家清洁生产中心。

全国陆续成立一批行业清洁生产中心和地方清洁生产中心。

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清洁生产网络。

法制建设 1995年以来,清洁生产陆续写入有关环保法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取得效益初步统计:从1994年试点以来,企业COD排放量平均降低20%、试点企业平均增加经济效益100万元/年以上。

成功案例:
三. 实施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意义
1.实施清洁生产的目标:
1)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a. 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
b. 实施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
c. 节约原材料;(从环保角度)
d. 使用无毒无害材料;
e. 减少使用稀有材料;
f. 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2)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a. 减少有毒有害物料使用;
b. 采用少废或无废技术;
c. 减少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排放;
d. 现场废物循环利用;
e. 采用可回收可降解包装材料;
f. 合理利用产品功能.
3)环境治理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a.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b. 采用高效技术和工艺;
c. 提高产品质量;
d. 减少废弃物的数量;
e. 培养高素质人才;
f. 加强环保战略管理和控制;
g. 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2.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
1)实行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环境战略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环境战略的基点:
“既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发展造成危害。


(建设环境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造福后代,不遗患后代;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
推动循环经济的基础。


2)实行清洁生产
是控制环境污染的创新性防治模式;
理念: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末端治理→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

清洁生产是在回顾和总结工业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产品和生产过程预防污染的一种全新战略。

它综合考虑了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风险(资源和环境容量)、成本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企业)经济发展和环境对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3)实行清洁生产是完善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a. “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审核、科学改进、循环
上升”,促进企业管理不断完善;
b. “源头控制废弃物的产生、致力于原材料投入的节约和循
环利用”,促进企业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c. “把资源节约的理念引入产品设计”,促进企业优化产品
结构,抢占市场先机;
d. “采用适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提升企业工艺技术水平“,
促进企业技术改造。

4)实行清洁生产是减轻末端治理负担的有效方法;
a. 追根寻源,全员参与,广聚无/低费方案;
b. 预防为主,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

开展回收利用
和循环利用,减少待处理废弃物的数量;
c. 进行废弃物的预处理和减量化处理;(清污分流、
脱水、浓缩、包装、焚烧)
d. 采用先进适用环保技术,提高排放关口的技术经济
性水平。

四. 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和工具
1.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1)实施源削减,实现源头控制;
(改进产品设计、改革原材料投入、改造工艺和设备、
改善企业管理)
2)废物循环利用,建立生产闭合圈;
(排放物实质是: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副产品、废品、
废料)
3) 发展环保技术,优化末端治理。

(清污分流、综合利用、预处理和减量化处理)
2.实施清洁生产的工具:
1)组织工具:环境管理体系(EMS)与ISO 14001标准、
环境绩效评价、环境审核、环境会计、
生态管理及审核规则(EMAS)等;
2)产品工具: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环境标志、
产品标准中有关生态/环境/资源方面的指标等;
3)方法工具: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方法学;
具体运用形式——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评估、清洁生产审计);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备工作
1)确立企业清洁生产战略计划;
2)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3)持续清洁生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