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道德与法治》评课

合集下载

2019-初中思品课评课-word范文模板 (12页)

2019-初中思品课评课-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思品课评课篇一:初中思品课评课稿初中思品课评课稿本次90学时培训观摩了绣山中学开设的几堂公开课,其中欧淑央老师《维护受教育权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借鉴作用,本课老师希望通过情景教学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我认为本堂课上得比较成功,她能够贯彻生本教育的新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营造了轻松、愉悦,相对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教学目标:欧淑央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去选取材料和开展活动:如学校手机报里赴文成结对助学报道,大学生杨芳的案例,身边人物金昌建木工学徒的案例等设计都体现了这一点。

二评教学重难点:课标给出的重点是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难点是如何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欧淑央老师在教学中能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处理,注重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这类实际问题是如何进行处理的训练,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的点拨,加上各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欧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融为一体,通过了情景、案例分析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更多的社会实际问题。

四评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老师很好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手机报关于赴文成结对助学的报道,实现贫困地区的儿童受教育权利,引出主题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2、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深入浅出,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观点对对碰栏目,大学生杨芳的案例,促进学生去思考当前教育面临的认识误区问题,从而为学生及家长对教育权利实现提高思想认识,从而为下面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作了铺垫。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需要整体性把握教材核心主题,灵活把握教材内容,清晰目标,深化体验,注重生活智慧的培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欢迎大家参考!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一非常荣幸听了了《大家排好队》第一课时。

听完两位学科带头人的新教材解读讲座和研修班成员的交流指导,也进一步加深对部编版新教材的理解。

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整体性把握教材核心主题面对新教材的内容,作为教师首先应从整体上认识教材,明确教材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每一课教材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定的单元主题,而单元的主题也是围绕一定的教材编写理念。

比如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材,整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公共意识、培养公共能力,分散到四个单元的教学中。

所以在教学中,要弄清一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联系单元甚至整册教材的整体目标。

比如,教师在备《大家排好队》这一课时,一开始简单地认为排好队仅仅是个人文明好习惯的培养,但在仔细读了新教材的教参解读和教学师父的指点之后,突然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教学还要有长远的眼光,更要懂得整体性架构和理解教材,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潜润学生成长的目的。

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两位学科带头人的单元教材解读与建议中,无一不提到教材中的各个版块内容使用问题,教材仅仅提供一个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个学校、地区的学情来创造性使用。

教材的内容怎么用、何时用,还取决于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比如说教材中的副版教材,有的是补充教材内容,有的是递进深化目标,在使用时必须有目标意识。

三、清晰目标,深化体验一堂课应明确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为什么教”指向的是教学的目标,一堂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在备课时叫应该明确,在上课时要牢牢记住这一。

“教什么”是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怎么教”的是教学的具体手段和策略。

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通过观看视频来体验,可是却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无法从视频中感同身受,也就不会对排队的意义有深入了解。

初中《品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品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品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
馈稿
评课反馈
课堂内容
本次评课的课堂内容主要围绕《品德与法治》展开,教师通过
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
观和道德观念。

课堂内容设计合理,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讨论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研究和探究。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学资源
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展示了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法治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教学资源的运用增
加了课堂的活跃度,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效果。

总结
通过评课观摩,我们认为本节《品德与法治》课堂是一堂优质
的课例。

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了教学效果。

课堂内容设计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
道德观念。

教学资源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治的实际应用。

希望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并改进这种优质的教学水平。

道德与法治评课

道德与法治评课

道德与法治评课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沉重?乍一听,好像是那种让人昏昏欲睡的课程,讲的都是一些“道德规范”“法律条文”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可是,实际上啊,这门课可有意思了!它不光是讲道理,教你法律,更多的是在帮我们做个更好的人,教我们如何跟这个社会和谐相处。

讲到这里,或许你会想:“怎么可能,听起来好像有点无聊?”别急,接着往下听!这课上,你会发现原来有很多事是你从来没注意过的,或者说是你小时候根本没意识到的事情。

比方说,那些老一辈总说的“做人要有道德”之类的话,其实不仅仅是空口号,背后还有很多法律和道德的深刻含义呢!就像我们常说的,“不是你不懂法律,而是法律难懂”。

但这门课从头到尾都在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你讲清楚,怎么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怎么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二、大家肯定都听过“行得正,坐得直”这种话吧?道德与法治的课,就是在告诉你,什么叫做“行得正,坐得直”。

这个“行得正”,不仅仅是指你要做个好人、遵纪守法这么简单。

它还包括了你做人要有原则、有底线,不会为了眼前的小便宜就抛弃了自己的良心。

举个例子吧,你可能去过餐馆,看到服务员不小心把盘子摔了,结果你没去怪她,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她:“没事,大家都能理解。

”这就是一种道德的体现。

有时候你并不需要做什么伟大的事情,只要你的心态够宽容,能体谅他人,做到不以小失大,这就是你内心的道德在发光!而法治这一块,也就是告诉你,做事得讲规则,不能只是觉得自己“好人做到底”,就可以随便触犯法律。

你看,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总会犯一些“小错误”,比如乱丢垃圾,超速驾驶,这些都是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

可你如果知道了道德和法治的真正含义,就会意识到,自己每一次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影响。

三、别以为道德和法治的东西很高深,实则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就拿你出门的时候,看到路上乱停车的车子,或者是随便插队的人,你肯定心里会想:“这人怎么这么不讲道德!”但讲道德的我们也要遵循法治。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精选20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精选20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精选20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篇1(一)采用多种方式生动的引出教学主题。

第一、用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第二、用周围的新鲜事导入,贴近生活;第三、用时事导入,让学生多了解时事,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第四、用问题导入,让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第五、用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多读课外书,多看新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资料鲜活、生动、真实、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

七年级的学生所见的东西有限,有些东西说了以后他们有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只有亲眼所见才明了,这样就有必要让我们借助一些现代教学手段来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选择切合教材内容的音像、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仿佛亲临现场,缩短距离感,激发了解事件原委的愿望及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在教学中再创设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妙趣的益智游戏等,把学生带进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其会学、愿学和乐学,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课堂的高效性。

(三)师生互动,巧妙引导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句话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考,质疑问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

我们必须要做到: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

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评课

道德与法治评课

道德与法治评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懂法守法的公民。

以下是对一堂道德与法治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合。

例如,在“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教师设定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辨别违规行为,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公共精神。

通过课堂教学的展开,这些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在实践中提高了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丰富、准确且贴合实际。

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并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和补充,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

在讲解“法律保障生活”时,教师引入了近期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教师能够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教学节奏,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述“做守法的公民”时,先从什么是违法行为入手,再分别介绍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谣言”这一问题时,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总结和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在讲解“维护国家安全”时,播放了一段有关国家安全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责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中道德法治教案评价语

初中道德法治教案评价语

初中道德法治教案评价语初中道德法治教案评价语:1. 教案设计合理,结构清晰,内容充实。

教案中明确了教学目标,通过引入、展开、归纳、拓展等环节,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法治知识。

2.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开展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案中融入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示范、讨论、小组合作等。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4.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情感教育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道德情感。

5. 教案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6. 教案评价部分设计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评价等,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7. 教案中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道德法治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8. 教案中注重跨学科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道德法治知识的同时,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

通过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9. 教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观点、比较不同案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0. 教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初中道德与
法治课评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1. 课堂氛围营造良好,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认真负责。

2. 课堂内容生动有趣,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3. 教师讲解清晰、条理分明,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4.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

5. 课堂设计合理,内容紧扣教材要求,突出重点、难点,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 课堂练习丰富多样,能够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教师注重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8. 课堂评价全面客观,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纠正。

9. 教师注重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10. 课堂资源丰富,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希望能够对您进行评课提供一些帮助。

祝您评课顺利!。

【精选】2019-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评课稿

【精选】2019-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评课稿

【精选】2019-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青春有格》评课稿今天观看了《青春有格》观摩课,受益匪浅。

在这节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教态自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总体感受是整节课教学流畅、目标明确、层次明晰,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提高。

同时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导入语充满诗意,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利用阿根廷作家激情的话语直接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人生当中缺少不了优秀的品质,进而引出“青春的书”……2、递进过渡。

通过朗读卷首语《致年轻的你》,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继而引出本课课题《青春有格》。

3、研讨探究感悟。

(1)回忆感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小时候写字从田字格练起,达成共识:字如其人。

引导学生们思考:正处在青春期成长的我们是不是也要规范我们的言行、严守规则呢?适时出示多媒体出示古人做人准则,学生们在渲染的课堂环境中再一次体会到了做人的标准。

(2)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在我们生活当中,哪些行为是可耻的,并说明理由。

此环节让学生体会合作探讨、交流。

学生在交流汇报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从而明白了日常生活、学习点滴当中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感受到了生活中也有“田字格”在约束着我们,达到教育目的。

(3)升华感悟。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对规范行为的体会,师生共同总结:学会终身读书,学无止境。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4)身边影响。

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自己身边的人是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着眼于身边的“田字格”,把教育重点进行范围拓展。

(5)情境再现、教育拓展。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3个情境,学生直观感受情景。

3个情境教育学生在没有外在监测的情况下学会自控能力的培养。

例如:自习课、网课、作息等。

(6)总结概括、写给未来的自己。

教师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至善,有质感。

学生用书信形式“写给未来的自己”,着眼未来,未来打算如何做到“青春有格”。

总之,整节课层次清晰,引导学生把对青春的关注从身体、心理上升到精神层面。

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三篇

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三篇

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三篇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一篇1、授课王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出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

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

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

课堂活动开展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王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王老师来描述,然后学生再通过回忆王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维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要是授课王老师的表情更丰富一点就更完美了。

2、X王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

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矗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4、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

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

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

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6、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初中道法教研员评课语(3篇)

初中道法教研员评课语(3篇)

第1篇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初中道法教研活动,并对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课。

首先,我要对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评析。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次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 知识目标:各位老师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道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技能目标: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老师们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法庭中体验法律实践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各位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弘扬道德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1. 突出重点,难点分明:各位老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老师们对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2. 灵活运用教材,拓展延伸:老师们在教学中,不仅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老师们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各位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将道法知识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老师们将法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评课优缺点语言

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评课优缺点语言

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评课优缺点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4.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5.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6.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7.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8.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9.有“创新”和“创意”。

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

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2.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13.老师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用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评课1. 本节课内容丰富,涵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各个方面,教学内容紧扣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3.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浓厚兴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 老师重视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质,教育效果显著。

5.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增强了遵纪守法的意识。

6. 课堂上,老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了道德法规的重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7. 课堂设计合理,情节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8.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既有讲解又有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9. 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10.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道德与法治知识,也懂得了如何去应对各种道德困境,提高了综合素质。

内容丰富有举例:在本次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老师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

案例是关于一个中学生小明在校园欺负同学的事情。

老师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解释,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审视。

比如,为什么小明会欺负同学?欺负他人的行为对同学有什么影响?该如何规避类似情况发生?通过讨论,学生们分析了案例中的各个要素,理清了事情的始末,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除了案例分析,老师还通过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比如,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友谊与诚信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友谊和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

通过这次课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道德与法治知识,也深刻认识到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提高了综合素质。

同时,学生们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浓厚兴趣,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道德与法治《这些是每个人的》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这些是每个人的》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这些是每个人的》评课稿一、简介《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关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公民。

本文将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二、课程内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

首先,课程介绍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强调个人的道德选择对社会的影响。

其次,课程探讨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此外,课程还包括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三、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兼顾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教师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教师还组织了一些角色扮演和模拟法庭活动,提供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评价与展望《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规则和道德价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此外,学生还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机制,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课程也有改进的空间。

首先,可以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和生活经验的引入,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和现实生活。

其次,可以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特点。

总结起来,《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这门课程将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公民。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3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3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3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3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1今天有幸聆听了__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第一次备课后是在我班试讲的,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讲,让人有一种这就是一节干巴巴的要传授些知识,要学生懂一些必须懂的道理的课堂,一方面我班的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都不足,但也从其中看出学生对于这样的平淡并且充满了一种无感情的课是缺少感触的。

或许也可以换句话说,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对于他们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又怎么会有感想呢?这次试讲后,我们都发现了课件的页面太过灰暗,并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感触,同时,道德与法治课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与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趣厌烦,而只有调动更多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也才会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老师展现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之中,也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

换句话说,谁说形式不重要呢?我们很多事情的失败孰不知都是因为不注重形式忽视形式的结果呢?接下来刘老师又经过了第二次备课,我们共同交流后,又在二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讲,通过此次试讲,你分明就感觉到这节课因为形式的多样化分明变得更加饱满,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我想不仅仅因为学生本身学习兴趣的原因,因为改变,让课堂变得立体化,也让学习的`内容更具研究性更具趣味性。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如果在学生书写时加上一个舒缓的古音乐,那么更能让学生有一种愿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书写优美的汉字中的感受。

经过两次试讲后,刘老师对于课堂的脉络更加清晰,她在本班上课时,你分明感受到她的那种对于课堂把握的轻松自由度,同时,你也分明感受到她们班学生的那种积极学习与交流的开放性,老师与学生分明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学生的思考透彻通透理解深入具体,你简直觉得他们就是一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接。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分享我的“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这门课程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并教导他们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和遵守规则的公民。

在本次课程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施:首先,我注重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和案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我认为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呈现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会使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

例如,我会用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社会道德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再比如,我会选择一些有趣和有启示性的案例让学生们产生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巩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其次,我注重在课堂语言和教学资源方面的策略。

我会选择一些容易理解和适合学生们的课堂教材和资源来教学。

比如,我会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PPT教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道德和规则。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也会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运用交互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也可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最后,我注重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我会安排一些和课堂内容有关的任务和练习,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创造性地运用它们。

总的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模范公民意识和行为规范建立的重要推动。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坚信我们教师能够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完整的公民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公民。

谢谢您的聆听。

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集合6篇

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集合6篇

道德与法治课听课评语集合6篇评语:这篇评语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经验进行了肯定,尤其是在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做得比较好。

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能够有效开展分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教师认真备课,课堂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由浅到深,易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师生互动活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

小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启发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能力。

整节课老师与学生关系融洽,互相配合,默契度非常高,让不同学生有不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讨研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课程。

这节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整个课程流程流畅,任务直接,学生清晰明白老师的教学流程和研究任务。

这表明老师的教学设计具有科学性,也反映出老师的教学专业素质高。

整节课程有活动在支撑,自始至终的活动教学,梯度有序的研究过程,自始至终的形成性评价,有效的奖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积极尝试。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我认为这节课很成功,它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三维目标。

具体来说,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点评:第一大点是教学目的。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效果好。

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表达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培养了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课文阅读教学目标如scanning、skimming都能很好地完成。

此外,这节课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第二大点是教学过程和方法。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从开头的Free talk导入课文,通过图片启发提问到Quiz测试,再到词汇Paraphrase和Reading阅读、Dialogue对话、n讨论,完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特别是反馈形式多样,如小测试、词汇解释、提问、填空、对话、预测等设计有坡度,并且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检测(词汇研究时注重部分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讨论时分为上海组、漓江组、香港组、XXX,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和个性差异。

初中《德行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德行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德行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评课反馈-------本次评课活动围绕初中《德行与法治》课程展评展开,从课例中选取了优质的课程进行评价。

以下是对评课过程的反馈。

首先,评价上课教师。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很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教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很好地将法律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

其次,评价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设计很合理,内容贴合课程要求,并且注重实际应用。

课程中引入了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对德行与法治的理解和兴趣。

再次,评价学生参与情况。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他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

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课堂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交流能力。

最后,评价评课结果。

经过本次评课活动,从教师的表现、课程设计和学生参与情况来看,本节课在德行与法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机会增加更多案例分析,加强实践性教学,并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融合。

总结---通过本次评课活动,我们发现该课程在德行与法治教育方面表现出色。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值得肯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贴合要求。

学生在研究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研究态度。

待改进之处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和跨学科融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期待在今后的评课活动中继续发现更多优质的课程,并为教师们提供更多支持和指导。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评课反馈第一课:认识和履行道德义务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教学设计很巧妙地融合了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整节课的氛围非常活跃和积极。

第二课: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讲解方式也很引人入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第三课: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法治现象,并进行解读和分析,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课堂上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探讨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进来。

整节课教学内容紧凑而富有启发,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研究状态。

第四课:模拟法庭审理这节课通过模拟法庭审理的形式,真实再现了法庭的场景和流程,让学生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法律的公正。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轮流扮演法官、律师和证人等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的过程,并从中领悟到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总结与建议整体来看,这堂《道德与法规》的优质课例展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规的知识。

教学设计合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评课的基础上,建议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加案例研讨等实践性的环节,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评课

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评课

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评课一、整体感受这堂“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课啊,真的很有看头。

从一开始就感觉像是一场很有趣的探索之旅。

讲课的老师就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导游,带着我们在认识自己这个神秘的领域里到处逛。

二、亮点之处1. 内容方面老师把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啊,讲得特别生动。

比如说讲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时候,没有直接说那些干巴巴的大道理,而是举了好多生活中的例子。

像我们平时买衣服的时候,要是不了解自己的身材,就可能买到不合身的衣服,这就像我们要是不认识自己,就可能在生活中做出错误的选择。

这些例子特别接地气,一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那些原本很抽象的概念。

在讲认识自己的不同角度的时候,老师还结合了一些小故事。

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小男孩,他一直觉得自己很笨,因为他数学不好。

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认识自己要从多方面去看,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不足。

2. 教学方法老师特别注重互动。

不是那种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老模式。

老师会时不时地提问,然后让我们小组讨论。

比如说问我们“你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然后我们小组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深刻了,而且还能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感觉特别新鲜。

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呢。

播放了一些小视频,有个视频是关于不同人对自己的评价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看了之后我们就很直观地感受到了认识自己有时候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三、不足之处1. 时间把控感觉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时间有点长了。

有些小组都讨论偏题了,老师没有及时拉回来。

这样就导致后面有些内容讲得有点仓促,像是认识自己的方法那块,感觉还可以再深入一点的。

2. 内容深度虽然讲了很多例子和故事,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感觉还是有点浅尝辄止。

比如说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没有深入挖掘。

四、总结这堂课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就像是一道菜,虽然有点小瑕疵,但是主菜的味道还是很可口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今年秋季,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究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9月28——29日在市墨子中学隆重举行“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活动”。

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秀教师经过充分准备,为全市品德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视听盛宴,使广大老师深受启发。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美”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在听课中要不断汲取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要力求避免别人出现的一些瑕疵,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综合11节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有:
1.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变成“学堂”,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2.教学设计新颖实用。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体现,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学设计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

多数教师都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实用。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
者游戏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如刘焕敏、张发芹、孙雪春等老师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究学习;李敏、李立伟、李莹等老师通过创设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

3.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既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和活动,又创造性地进行补充鲜活的材料,使课堂充满时代感和新鲜感。

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

5.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课堂评价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情怀”,及时恰当的评价既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机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

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及时扑捉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温度、有情感的。

如孙雪春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偏差,并及时进行纠错;李敏、李莹老师不断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注意避免。

1.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不够。

如个别老师学习目标的展示只体现知识目标而忽略了情感、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而忽视了情感的提升;在情境问题的设计时缺乏思辨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不能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变化。

如七年级“我们悄悄长大”,应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过程是悄悄进行的,成长的感觉是快乐的,但是一些教师却只关注教材知识点,以及学生成长中的遇到的困惑和烦恼,而忽略了学生的切身体会,显然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与教材意图相违背。

八年级“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交往从“内圈”向“外圈”不断发展的方式和意义,但是一些老师没有正确区分什么是“内圈”和“外圈”,或者对网络交往的认识出现偏差,没有让学生正确把握网络交往及国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和做法。

3.教学情境、活动的选择及设问科学性不强。

教学情境和活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是仅仅为了“吸人眼球”或者“标新立异”,而应该密切联系情境和活动进行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些教师选取的材料或活动“跑偏”,不能更好地位教学服务,反而适得其反。

听评课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常态,我们必须端庄态度,虚心学习,既不能“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机械模仿”,也不能“文人相轻”、
“互相诋毁”。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他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技巧,避免别人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