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调研地主要内容
第03讲-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外 业 调 绘 阶 段
地 类 调 绘
线状地物调绘
外业调查要求:
1.走到、看到 2.调准、测准 3.查清、记清 4.客观、准确
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飞地的调绘
A、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具体调查的内容是:
1、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查清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 用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3、查清公路、铁路等权属状况 • • 对于界址明确,界线分明,没有争议的 ,共同确认签
展大比例尺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 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地类和面积等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主要完成城市市区以及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的城镇地籍调查。
基本农田调查
在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 )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汇总统计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 况,并登记上证、造册。
E、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地物补测是将实地相对 DOM 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到 DOM上。 量距丈量精度要求。 用皮尺或钢尺丈量距离时,测 量单位为米(m),保留1位小数。往返或单程两次 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 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 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 ,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国家
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
在农村土地调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基础上,建立国家、省、
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
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数据 库管理系统。
土地现状调研报告

土地现状调研报告土地现状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前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对土地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主城区和周边农村地区。
调研团队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现场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主要发现1. 城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主城区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其中,商业用地占比最高,占总用地面积的30%,住宅用地占比为25%,工业用地占比为20%,公共设施用地占比为15%。
此外,还有一部分用于交通用地和绿地公园。
2. 周边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情况对于周边农村地区,农田仍然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田占用了该地区总用地面积的60%以上。
此外,还有少量用于农田集市、农村居民点和道路。
3. 存在的问题(1)城市主城区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
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占据了较大比例的土地面积,导致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相对不足。
(2)农村地区土地闲置情况严重。
由于农业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很多农田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四、建议措施1. 均衡城市主城区土地资源利用。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各类土地利用,并加强土地规划,合理调控土地利用比例。
2. 加大农村土地开发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引入农业创新技术和改革农业经营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激发农村地区土地价值,促进其合理利用和开发。
五、总结通过本次土地现状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主城区和周边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能根据调研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

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闲置土地的利用状况调查一、研究目的和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土地闲置状态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闲置土地的利用状况,探索解决闲置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调研方法1. 资料收集:收集有关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文件和报告,以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2. 实地调查:随机选择多个地区,对闲置土地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和利用状况等。
3. 调查问卷:编制调查问卷,针对土地拥有者和开发商等相关方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闲置土地的看法和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三、调研结果1. 闲置土地的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闲置土地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和老旧工业区,也有少量分布在市中心区域。
2. 闲置土地的面积情况:闲置土地面积各不相同,大部分为小块的几十到几百平方米,少数为大面积的数千平方米。
3. 闲置土地的利用状况:部分闲置土地被用作停车场、临时仓库或者种植蔬菜等,但绝大部分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长期处于荒废状态。
4.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调查问卷显示,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有政策不明确、土地所有权繁杂、不可开发的地形条件以及经济效益不显著等。
四、结论和建议1. 政府方面应该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闲置土地的有效利用。
2. 加强对闲置土地管理的监管,对长期闲置的土地进行合理处置和利用。
3. 建立土地利用信息平台,提供闲置土地的信息和人才资源信息,便于有意向的开发商和投资者获取信息。
4. 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在老旧工业区和城市边缘地区进行土地重新规划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为闲置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报告

乡村振兴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报告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规划下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特进行了一次基于实地调研的综合性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内容。
一、乡村背景和土地资源概况调查所属乡村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土地资源面积广阔,多样性丰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类型。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2.1 耕地利用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耕地利用程度较高,大部分农田被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少部分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
2.2 林地利用状况该乡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利用主要分为经济林和生态林两类。
经济林主要用于木材和竹子的经营,而生态林则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3 草地利用状况草地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被充分利用。
调查结果显示,该乡村的草地利用较为合理,主要用于放牧和饲养家畜。
三、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例如,部分农田存在小规模的荒地和秸秆焚烧习惯,这对于土壤的保护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草地过度放牧、禁止砍伐的林地却出现乱伐的现象,也反映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和盲目的行为。
四、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
应当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乡村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同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技创新等措施,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
六、生态林的保护和经济林的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生态林的保护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同时,加大经济林的培育和经营力度,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七、草地管理与畜牧业发展草地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因此,应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管理,控制过度放牧的现象,提高草地的恢复和再生能力,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 引言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土地是有限资源,合理的土地利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变化趋势和问题,对于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2. 调查目的及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各类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信息;2.实地调查:采用抽样方法对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3.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3. 土地利用分布情况3.1 农用地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用地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
农用地主要用于粮食种植、蔬菜种植和畜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3.2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居民用地、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调查结果显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用地集中在城市居住区,商业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商业中心区。
3.3 生态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是指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的土地。
调查结果显示,生态保护用地主要位于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这些地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生态保护用地的划定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4.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4.1 农用地减少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用地面积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
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这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农地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

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闲置土地的利用现状与问题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城市中闲置土地的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1. 现场考察:我们选择了市区内四处闲置土地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工业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及城郊地区的闲置农田;2.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土地利用状况。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笔者发现,大量的工业用地闲置。
工业用地的闲置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地区,原因有:部分企业资金短缺,无法用于新项目开发;部分企业特殊情况下暂时无法继续运营,导致土地空置。
2. 农村宅基地闲置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民在城市购房安家,将宅基地空置下来。
而农村居民对宅基地的使用限制较多,导致闲置情况普遍存在。
3. 城郊农田闲置现象较易发生。
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大量人口流入,城郊农田不断被征用或划为新城市开发区,从而导致原先农田闲置。
四、存在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资源浪费:大量闲置土地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使得有效的土地资源被闲置而无法利用。
2. 城市负担加重:闲置土地在城市内占据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难度。
3. 经济利益受损:闲置土地无法为社会经济创造价值,导致相关利益无法实现。
五、建议与措施:为了合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 政府引导: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将闲置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居住用地供应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对闲置土地进行开发利用。
2. 宅基地改革:对于农村宅基地的问题,政府可以探索宅基地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农民将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利用。
3. 转变观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观念,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4. 加强监管:加大对闲置土地的监管力度,对长期闲置土地进行问责,督促其合理利用。
六、结论:闲置土地的存在及其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政府引导、改革措施以及意识的转变,可以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问题,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 调研报告

国土调研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们对国内的国土资源进行了一项调研,主要针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进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一、土地利用1. 现状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国内土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林地和草地占比较大。
耕地面积约为133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3.8%。
林地总面积为2072万公顷,占比21.5%。
而草地总面积为3088万公顷,占32.1%。
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土地利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保护与建设,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
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造林绿化的力度,增加森林资源面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水资源1. 水资源分布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国内水资源总量为2836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衡。
东北、西南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华北和西北地区则相对贫乏。
此外,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水源短缺,加剧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2.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应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要加强水土保持、水源净化等方面的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污染。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引导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三、森林资源1. 森林资源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国内森林覆盖率约为22%,总蓄积量达到1584亿立方米。
其中,有林地面积约为2.1亿公顷,无林地面积为2.4亿公顷。
森林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工作,严厉打击非法砍伐行为。
同时,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高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推动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籍调查与土地现状调查

地籍调查的目的 1、核实宗地的权 属; 2、确认宗地界址 的实地位置; 3、掌握土地利用 状况、宗地形状 及其面积的准确 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1、查清单位之间的行政管 辖界与土地权属界; 2、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其 分布; 3、汇总各分类面积与总面 积; 4、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 权属界线图等; 5、总结土地利用方面的经 验与教训。
地籍调查的内容 1、土地权属调查 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线 绘制宗地草图 调查土地用途 填写地籍调查表 2、地籍测量 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 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线 计算其面积 绘制地籍图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 1、准备工作 2、外业调绘与补测 3、内业工作 4、成果归档
地籍调查工作的程序 1、准备阶段 2、权属调查 3、地籍测量 4、总结验收 5、地籍调查表 6、地籍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 土地条件调查构成了土地调查 的内容,为查清土地的数量、 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利状况 而进行的调查。只是在不同的 发展阶段,土地调查的侧重点 是不一样的。
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主要是以 县为单位,以 土地利用现状 分类为基础, 查清各类用地 的分布、面积、 和利用状况为 主要内容的调 查。
地籍调查是以 宗地为基本单 位,以土地权 属、位置、类 别、等级、地 界和面积为主 要内容的调查, 它包括权属调 查和地籍测量 两部分。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1、分县查清全国各种土地 利用类型的分布位置及其 地利用经验教训 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 利用土地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调研题目: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不少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土地。
这些土地面积广泛,资源丰富,但却没有有效利用起来,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本次调研将围绕闲置土地的现状、原因和可行的利用方式展开。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农村闲置土地的面积和分布情况;2. 探究造成农村土地闲置的原因;3. 分析可行的利用方式,提出有效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闲置土地利用的研究成果;2. 现场调研:选择代表性的农村地区,实地考察农村闲置土地的现状;3. 采访调研:与当地政府部门、农民、村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土地闲置的原因和可能的利用方式;4. 数据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四、调研内容1. 农村土地闲置的现状:调查相关地区的闲置土地面积、分布情况,分析土地闲置程度和发展潜力;2. 造成农村土地闲置的原因:了解导致农村土地闲置的因素,如城市化进程、农民外出务工等;3. 可行的利用方式:探讨可行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田流转、发展农村旅游、兴办农业产业园等;4. 相关政策支持:研究当地和国家对于闲置土地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5. 经济效益评估:对于可行的利用方式,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其投资回报和可持续性。
五、调研结论根据调研结果,在充分了解了闲置土地的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推动农田流转,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 发展农村旅游,利用闲置土地进行农村旅游项目建设,激发农村经济增长点;3.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园建设,鼓励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通过合作集体经营和合作社经营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4. 加强相关政策制定,为闲置土地的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
通过本次调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农村土地闲置的现状和原因,为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暑假期间,我对××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XX年8月9日——15日调查人员:×××调查地点:××××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调查内容:土地资源使用状况一、××村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村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庄,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159亩。
经调查,××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一等、二等、三等,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
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单位:亩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太小,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集约性差,严重束缚了劳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耕地使用不规范情况较多目前,由于我国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广大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土地下户时农户、人口的分配土地订立承包合同,明确30年不变的。
调研报告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调研报告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农村土地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农民生计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农村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本次调研以某省农村地区为样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搜集了大量的农村土地利用相关信息。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规模、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保护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土地规模分布: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农村地区的土地规模较为分散,以小规模农户为主。
大多数农户面积在不到1亩(0.0667公顷)的范围,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农村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地碎片化现象。
2. 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农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据了大部分的农村土地面积。
此外,还有部分土地用于农村居民住宅、农村工矿企业和农村公共设施等。
3. 土地利用方式:农村土地利用方式以耕种和养殖为主。
样本农村地区的农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
养殖业主要以畜牧为主,以养殖猪、牛、羊等为主要经济来源。
4. 土地保护措施:为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样本农村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土地保护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农田进行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条件。
此外,农田防护林、荒山绿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1. 土地碎片化问题:由于农村土地规模较小,土地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
这给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建议加强土地整合和规划,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
2. 农田水利条件落后:部分样本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较为简陋,导致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不足。
建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指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过程,旨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并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结果四个方面来介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目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等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面积、土地利用结构等情况。
2.土地利用变化调查:调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等情况。
3.土地利用影响调查:调查土地利用变更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4.土地利用规划调查: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三、调查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1.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测量等方式,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
2.遥感影像解译: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3.统计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统计数据,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4.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了解群众对土地利用变更的看法和意见。
四、调查结果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结果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情况的客观描述和分析。
调查结果可以用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具体包括:1.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分布图:展示不同类型土地的分布情况和面积占比。
2.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土地利用功能的变化趋势。
3.土地利用影响评价:评价土地利用变更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4.土地利用规划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议和措施。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变化调查、土地利用影响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调查,旨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调查目的、内容、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调查目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变化趋势,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变化情况和原因等,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土地利用管理建议。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类型:调查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
2. 土地利用面积:调查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和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
3.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包括新增、扩大、减少、调整等。
4. 土地利用变化原因: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5. 土地利用规划: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情况,包括规划的内容、目标、任务等。
三、调查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踏勘,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
2. 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和分类,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3. 文献调查:查阅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变更记录等文献资料,获取土地利用变更的历史数据。
4. 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对各类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四、调查应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
2. 土地管理:通过对土地利用变更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超标用地等问题,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
闲置土地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闲置土地利用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城市郊区,有大量闲置土地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闲置土地的利用情况,我们展开了一次相关调研。
调研范围包括了城市郊区的一些典型地区,主要包括几次都市化进程中形成的闲置土地以及一些因为整体规划而未得到利用的土地。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调研结果表明,闲置土地利用率普遍低下。
大部分闲置土地被作为农用地或荒地使用,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调研中还发现,一些闲置土地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是由于其地段偏僻或者周围环境较为恶劣。
为了解决闲置土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部门可以对闲置土地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土地位置、用途、周边环境等相关情况,为下一步闲置土地利用提供依据。
二、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对一些成片的闲置土地进行整合,将其划归为城市规划用途,在保证农民生活权益的同时,改善土地利用率。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针对一些地段偏僻或者环境恶劣的闲置土地,进行资源整合,发展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比如,发展生态旅游,利用旅游资源带动经济。
四、健全班子建设,强化社会共治,政府部门可以制定规划,策略回应,引导和鼓励各种参与者积极参与到闲置土地利用中来,上传关注和智慧,实现监督、反馈、调整和评价的闭环,推动闲置土地的高效利用。
总之,闲置土地的利用对城市化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只有政府、市民各竭所能,共同推动闲置土地的利用,才能更好地挖掘城市空间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引言: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土地利用的研究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一、国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1. 通过土地利用调查和遥感技术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国内许多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解译,可以揭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内研究者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构建模型,分析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3. 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和管理:国内许多研究关注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综合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压力,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的建议,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国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1. 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外学者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表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气候变化,进而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国外研究者通过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气候效应,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建议。
2. 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农业是土地利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国外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对农业发展政策和农地规划提出了科学建议。
3. 基于模型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研究:国外研究者通过构建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研究者能够预测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并提供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方案。
2024年土地调查报告6篇

土地调查报告6篇土地调查报告篇11、根本环境中断如今,全县地皮流转面积已达17000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触及29个乡镇112个村314个组8500余户33940余人。
全县从事地皮承包策划的业主共有108个,此中地皮承包策划范围达1000亩以上的业主共有个,承包策划面积达5000亩的个,业主共投资1326万元,年创设产值5060万元,年收益3100万元,农户年获益896万元,年人均增收29元。
地皮流转的年限平常为30年,短的2、三年,最长的到达50-70年(紧张是荒山、荒坡),此中,地皮流转年限30年以上的约占地皮流转总面积的%。
2、紧张式样1、转包。
经村社赞成,在农民集体经济构造内部,承包农户将地皮策划权以不超出残剩年限转包给第三方,本身仍保存承包权,转入方具有益用权,两边签订合同,明了各方权力与任务,而承包方与发包方仍按原承包公约践诺两边的权力、任务。
这类方法如今较为广泛,触及农户1500户,5000余人,地皮面积20__余亩(紧张是田),约占流转面积的12%。
2、租赁。
集体经济构造或承包农户,将地皮利用权出租给社外的业主从事农业开辟,并与之签订响应的地皮租赁和谈,由业主向农户或集体付出房钱。
全县最具代表性的是##镇南阳片区(原3#乡)的南阳村、川山村、石桅村、南峰村和凤阳村,地皮被成都桃园实业有限公司租赁,现租赁面积亩,公司筹划三年间在%%片区租凭地皮1万亩,独资策划50年,成长伏季生果、种草养畜和成长旅游业。
本地农民不但可以直接从地皮上每亩收益100-300元房钱外,还可在该公司务工,人平年劳务收益可达3000--5000元。
该种流转式样触及农户6000余户,20000余人,地皮面积14000亩,约占流转面积的82%。
3、借用。
承包农户将地皮承包策划权无偿借给他人利用,借用人无需向出借人付出地皮承包策划权的利用费,农业税仍由原承包人负担。
触及农户500余户,1500余人,地皮面积1000余亩,约占流转面积的6%。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土地利用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本次调研主要针对X地区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
根据调研结果,该地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民用地和生态用地四大类。
其中,农业用地面积最广,主要用于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种植方式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且还有一部分农民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
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该地区的工业园区,用于建设工厂和仓储设施,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居民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和乡村地区,用于建设住宅和公共设施,一部分居民还进行自留地种植。
生态用地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其次,我们还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用地的利用效果较为满意,他们认为农作物产量稳定,质量较好。
但也有少部分农民反映农用地的肥力下降,农作物收成不如过去。
关于工业用地的利用效果,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工业用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就业提供了机会,但也有一些受访者担心工业用地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涉及居民用地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居住环境较为满意,认为居住用地安全、便利、宜居。
生态用地的利用效果受访者普遍认为比较好,提供了自然风景和生态保护的场所。
最后,我们也意识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农业用地方面,农民普遍反映土壤质量下降、农药使用过多等问题,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工业用地方面,部分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居民用地方面,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导致部分农田被占用,农民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在生态用地方面,生态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里面生物资源的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该地区土地利用基本符合发展需要,但在保护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标题:土地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拟就当前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目的及方法1. 调研目的:了解当前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调研方法:结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土地利用现状1. 用地类型: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各类土地用途的占比,如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对土地利用总体情况进行描述。
2. 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评估土地利用的效率,包括农田利用率、建设用地利用率等,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四、土地利用问题1. 土地过分利用问题:描述土地过分利用及其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土地肥力下降、农田水资源紧张等。
2. 土地闲置浪费问题:分析土地闲置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低效用地、土地拆迁后闲置等,并说明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土地利用不平衡问题:描述各地区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如城镇与农村土地利用差异、滨海与内陆土地利用格局等。
五、建议与措施1.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合理规划和布局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利用和浪费。
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鼓励农业用地合理集约利用,加强农田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动农业现代化。
3. 加强土地资源评估和监管:建立土地资源评估机制,监测土地利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利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结论通过本次土地利用调研,我们了解了当前土地利用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土地利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只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简述土地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简述土地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一、引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条件调查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和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
本文将从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方面全面详细地介绍土地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目的1.了解土地资源状况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了解所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2.评估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通过对土壤质量、水资源供需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所研究区域内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耕作层深度、肥力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措施和施肥技术提供参考。
三、调查范围1.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土壤特征等方面。
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3.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
四、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对所研究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了解。
2.遥感与GIS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大量的空间数据,对所研究区域内的土地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所研究区域内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五、调查内容1.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方面。
通过对气候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所研究区域内的气候类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提供依据。
2.水文特征包括河流水文特征、水资源供需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水文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所研究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和利用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3.土壤特征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量、耕作层深度等方面。
通过对土壤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所研究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质量和利用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耕作措施和施肥技术提供依据。
4.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容: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围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容的调查例如,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良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技术工作,要有规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在室外对实地的地类、界线、权属等土地信息加以辨认和判定,在工作底图上进行标绘、注记,在外业手簿上做好记录,对工作地图上未得到反应的地物,采用测量的方法进行补测。
外业调查阶段分为: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又包括资料与工具的准备和整理调查区的航(卫)片。
室判读在室根据航片上的资料,可以较有规律及把握的判读调查区的地理特征,把握土地的诸多属性,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外业调绘就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取得最现实的土地利用信息资料的工作,即把工作地图上作业面积围的调查容全部调查清楚,并加以正确的调绘。
其中,外业调绘包括:地类图斑调绘,地类图斑是调绘工作、业成图、面积量算的基本单位。
其主要的工作是在实地对照着调绘片上的影像,调查访问,将不同的土地类型和图斑界线判辨清楚,并将它们准确的标绘出来,做相应的记录和注记。
其中,地类图斑界线必须闭合,不应有大于0.3mm的断缺点。
界线标绘的点位精度要求偏离不大于0.3m,调绘困难地区或片上影像不明显处可放宽至1.0mm.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界线、各省的界线、地界线、县界线、乡界线。
土地权属界线是指村、农牧渔场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界线。
从行政管理角度,权属界低于行政区域界。
行政区域界调绘是要求调绘出调查围所有一切行政区域界,因此,调绘中最基本的在于准确的判定最基层一级的行政区域界位置,在此基础上弄清楚每段界线是属于哪一级的行政区域界。
线性地物现状调绘线性地物是指河流、铁路、公路、固定沟渠、林带、道路、管道用地等。
按国家规定,现状地物的宽度北方》=2m,南方》=1m时,需要进行调绘并实地丈量其宽度。
不足上述宽度的不作为线性地物,归入所在图斑。
零星地物调绘零星地物是指小于国家规定的最小上图图斑规模的土地。
对于零星地物的调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要求不一样。
基本农田调绘基本农田是最为宝贵的农田,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基本物质保证,必须要落到实处。
外业补测案工作测量的要求,补测与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误差应放在下列围:平坦地区、丘陵地区不得超过图上的0.5mm,山区和四周明显地物点少的地区明显地点少的地区不得超过图上1.0mm。
土地面积量算量算方法1.以求积仪法、方格法、网点板(点距1.0毫米)法、图解法等为主。
2.采用任何方法均需量算二次,其误差在允许围,用其平均值。
3.用求积仪量算面积,需选用质量合格并经过校正的仪器。
量算分区控制面积时,应变换极位。
图上面积小于100平方毫米,或呈狭长图形时,应用图解法或方格法。
4.方格法量算面积,需变换方向,估读到0.1平方毫米。
亦可透绘在方格纸上计算面积。
5.图解法以三角形计算面积时,应变换底和高的位置。
线状地物面积量算1.线状地物一般按矩形计算面积,宽度用外业实测值,长度在工作底图上量取。
2.线状地物的图上宽度大于等于5.0毫米时,按图斑编号,单独量算面积,参加平差;图上宽度小于5.0毫米者,不做单独图斑处理,将其面积归入相邻地类图斑量算。
3.由于线状地物的归属原因,以其中心线做图斑界线量算时,则应从两侧的图斑中扣除线状地物的相应面积。
量算记录与统计1.土地面积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亩”,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其后数字按四舍五入处理。
2.面积量算数据直接填入规定表格,不许涂改。
错字用水平线划掉,在其上方或旁边重记,并注明原因。
3.土地利用现状面积统计表等需认真核算,准确无误。
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调查报告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容及比例尺1.以分幅工作底图为基础,根据不同比例尺的综合要求,分别编制县、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2.比例尺根据辖区面积大小、形状、地类复杂程度和便于使用等因素确定。
一般乡一级可用1:1万~1:2.5万,县级用1:2.5万~1:5万。
如辖区面积过大,可适当缩小比例尺。
3.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表现各种地类分布状况,对其它容进行适当综合。
图中应包括境界线、地类界及符号、线状地物等。
等高线的表示,丘陵山区用同比例尺地形图上的计曲线,平原区适当注记高程点。
此外还应有图廓线、图名、比例尺、指北针等容。
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编制程序一般为(1)展绘数学基础;(2)拼贴编绘底图;(3)编绘地图;(4)清绘;(5)照相晒兰;(6)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上色。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由县调查专业队负责编写,主要容包括: 1.调查地区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概况;2.调查工作情况,包括人员组成、日程安排、经费、资料、技术,工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3.调查成果及质量;4.土地利用经验与问题,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表; 6.土地利用现状图; 7.其它调查成果。
检查验收严格检查制度为保证调查成果质量,每道工序都要进行认真检查,采取自检互检相结合,建立作业小组和检查员检查制度,把差错消灭在第一线。
工序检查合格后,检查员签字,工作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分别情况予以补课或返工。
验收标准与步骤1.检查验收以本规程的各项规定为准。
凡按规程调查,作业项目达到规定精度要求的即为合格。
2.县调查专业队写出成果检查说明,连同调查成果一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县提交的成果进行检查验收,质量合格者发给合格证。
3.县调查专业队应积极配合省级验收部门的工作,提供工作条件。
4.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指导组对各省的调查工作进行抽查。
检查验收报告1.县级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后,省级检查验收部门填写验收报告,写出鉴定。
2.调查成果不合格或部分不合格的县,省级验收部门,在阐明成果存在问题后,应提出需要补课、部分返工或全部返工的具体意见。
地籍调查的容1、权属调查。
对宗地权属来源及其所在位置、界址、数量、用途和等级等情况调查。
包括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和等级、填写地籍调查表。
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3、地籍勘丈。
目的是勘丈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
4、绘制地籍图。
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准备制定计划地籍调查前必须制定周密计划,包括调查的围、方法、经费、时间、步骤、人员、组织等。
确定围在1:2000~1:10000(个别地区1: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预先标绘调查围,其围应以图上已有的实地地物为界,整个调查围的标绘要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
收集资料 a.经过初审的土地申报材料,现有的地籍资料 b.控制点资料,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摄资料c.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d.房屋普查及工业普查中有关土地的资料e.其他有关资料。
技术设计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踏勘的情况进行地籍调查项目技术设计,包括下列容:a.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用地特点b.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c.地籍控制网点的布设和施测方法,以及与城镇平面控制总体布局的关系,坐标系统的选择d.地籍图的规格、比例尺和分幅方法e.选用的地籍勘丈方法f.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标准、精度要求和依据。
表册及仪器准备所需表格及簿册,置备地籍调查所需仪器和用品。
人员培训地籍调查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地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要求和操作要领,确保调查工作质量。
权属调查调查工作图用已有地籍图或大比例尺地形图复制图做为调查工作图;无上述图件的地区,应按街坊或小区现状绘制宗地关系位置图,做为调查工作图,避免重漏。
划分调查区根据调查围,在调查工作图上依行政界或自然界线划分调查区。
编制地籍号依据国家规定,调查前逐宗预编地籍号,通过调查正式确定地籍号。
指界通知按调查工作计划,分区分片公告通知或邮送通知单,通知土地使用者按时到场指界。
现场调查核实核实各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地籍号和实际用途等。
界址调查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
单位使用的土地,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明和法人代表明书,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明和户籍簿。
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并出具明及委托书。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明。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一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要查清各自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
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a.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b.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c.将确界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a、b两条确界自动生效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记载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应在现场记录于地籍调查表上,并绘出宗地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