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歌诀:承气汤类方歌

合集下载

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 g) 枳实炙,五枚(12g ) 芒硝三合(9g)【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方解】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

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

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燥屎结聚肠中,则腹痛拒按,按之坚硬;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四肢皆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时,热结于里,郁蒸于外,故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津伤,燥实内结之征。

前人将本方证的证候特点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

所谓“痞”,即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实热内结,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潮热谵语,脉实等。

至于“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除而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

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受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或热盛伤津劫液,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浊热上扰心神,神明昏乱等所造成。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大承气汤"是中医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方剂之一,它是以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为主要药材,配以人参、桂枝、大枣、生姜等多种辅助药材煎煮而成的。

这个趣味歌诀是对大承气汤而创作的,当你唱着这首歌诀时,就能够记住大承气汤方剂的主要成分和应用范围。

大承气汤趣味歌诀:
黄芪白术茯苓,
甘草入煎炖,
桂枝姜汤加大枣,
气虚补益无疑疑。

胸郁不舒不顺,
饮食欠佳肢体不轻,
一剂大承气开颜,
痊愈如初人生鲜。

黄芪、白术、茯苓、甘草是具有益气、健脾、利水、补益等功效的中药材,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失调,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大承气汤中,这些主要药材的功效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桂枝、大枣、生姜等辅助药材,则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温暖身体,推动药效的吸收,加强大承气汤的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上,桂枝可以助阳去寒,提高体温,使气血畅通;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生姜可以温中散寒,除痰止咳。

大承气汤的适应症状非常多,主要是用于治疗气虚不足、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乏力等症状,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孕妇和虚弱体质的人群。

同时,在中医药的实践中,大承气汤还可以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头晕、失语、肌肉强直、腹胀、痛经等多种疾病。

总之,大承气汤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方剂,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促进身体的健康。

无论是医生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这个趣味歌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承气汤的应用范围和效果,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191个方剂歌诀趣味记忆口诀!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191个方剂歌诀趣味记忆口诀!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191个方剂歌诀趣味记忆口诀!医学教育网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191方趣味记忆口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如有疑问请到医学教育网答疑板进行提问。

1.麻黄汤:【干妈贵姓】。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2.桂枝汤:【桂枝三药】。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3.九味羌活汤:【羌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4.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5.香苏散: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6.止嗽散:【陈梗借钱百草园】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7.桑菊饮【桑甘河人锯韦接桥】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杏仁桔梗生甘草苇根8.银翘散【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鲜苇根9.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10.柴葛解肌汤【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柴胡葛根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甘草黄芩石膏11.升麻葛根汤【升麻哥炒芍药】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败毒散【活熊身伏草梗,二虎只可讲和】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桔梗茯苓人参甘草生姜薄荷13.参苏饮【申诉目前只服半个红柑桔】人参紫苏叶干葛橘红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甘草14.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生葳蕤生葱白淡豆豉苏薄荷桔梗东白薇炙甘草红枣15.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16.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大黄厚朴枳实芒硝17.大黄牡丹汤【丹东黄桃小】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18.大陷胸汤【陷胸汤妙,大黄随笑】甘遂大黄芒硝19.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20.温脾汤【姜大人父子笑当干(杯)】大黄附子干姜人参芒硝当归甘草21.麻子仁丸【姓黄的麻子要朴实】麻子仁芍药杏仁枳实厚朴大黄22.济川煎【止泻当(用)生牛肉】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23.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24.黄龙汤【大承气+人参当归甘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人参当归甘草25.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26.大柴胡汤【胡大将“室早”,勤下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枳实芍药大枣(无甘草)27.蒿芩清胆汤【蒿芩如碧玉,只服拌虾皮】青蒿黄芩竹茹半夏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28.达原饮【后母要吃槟榔甘果治(痢疾)】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29.四逆散【四逆只烧干柴】枳实柴胡芍药炙甘草30.逍遥散【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31.痛泻药方【臣要住房】白术白芍陈皮防风3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三人练琴】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33.白虎汤【白虎拾草治母惊】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34.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35.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36.清营汤【乔连花选升丹麦主席】犀角(水牛角)生地黄麦冬元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37.犀角地黄汤【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犀角(今用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38.黄连解毒汤【三黄治(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39清瘟败毒饮【石母勤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生石膏生地犀角(今用水牛角)川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40.凉膈散【竹竿支帘,皇笑拨琴】川大黄芒硝甘草山栀子仁黄芩连翘竹叶薄荷41.普济消毒饮【陈胜巧拦截牛马,才将秦国老连报(凯)旋】黄芩黄连连翘牛蒡子薄荷僵蚕板蓝根马勃玄参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甘草42.防风通圣散【将军执勤住草房,高桥当归划船忙。

中医必背歌诀-经典大全

中医必背歌诀-经典大全

..甘肃中医药大学.. 目录药性赋 (1)第一章寒性药 (1)第二章热性药 (1)第三章温性药 (2)第四章平性药 (3)(附:必背中药歌诀) (4)濒湖脉学 (6)浮脉 (6)沉脉 (6)迟脉 (6)数脉 (6)滑脉 (7)涩脉 (7)虚脉 (7)实脉 (8)长脉 (8)短脉 (8)洪脉 (8)微脉 (9)紧脉 (9)缓脉 (9)芤脉 (9)弦脉 (10)革脉 (10)牢脉 (10)濡脉 (10)弱脉 (11)散脉 (11)细脉 (11)伏脉 (11)动脉 (12)促脉 (12)结脉 (12)代脉 (12)四言诀 (13)经脉与脉气 (13).. 部位、诊法 (13)五脏平脉 (13)辨脉提纲 (13)诸脉形态 (13)诸脉主病 (14)杂病脉象 (14)妇儿脉法 (15)奇经八脉诊法 (15)真脏绝脉 (15)汤头歌诀 (15)一、补益之剂 (15)二、发表之剂 (16)三、攻里之剂 (17)四、涌吐之剂 (18)五、和解之剂 (18)六、表里之剂 (19)七、消补之剂 (20)八、理气之剂 (20)九、理血之剂 (21)十、祛风之剂 (22)十一、祛寒之剂 (23)十二、祛暑之剂 (24)十三、利湿之剂 (25)十四、润燥之剂 (26)十五、泻火之剂 (27)十六、除痰之剂 (29)十七、收涩之剂 (30)十八、杀虫之剂 (31)十九、痈疡之剂 (31)二十、经产之剂 (32)附:(一)便用杂方 (33)附:(二)幼科 (33)医学三字经 (34)医学三字经卷一 (35)医学三字经卷二 (37)中医内科汤证歌诀 (25)中医诊断歌诀 (34).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36)中药顺口歌诀 (45)... 四小经典校对药性赋第一章寒性药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

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

(完整版)中医方剂歌诀

(完整版)中医方剂歌诀

方剂学歌诀1 解表剂1。

1 辛温解表1。

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4。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5。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咳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7.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1。

2 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5.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1.3 扶正解表1。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芩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2。

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4.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2 泻下剂2。

1 寒下1。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瘀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歌诀完整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歌诀完整版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小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卸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人参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桔枳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大乘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且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秘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通,苔黄脉数服之康。

泻热逐水为峻剂,芒硝甘遂大黄供。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用高。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执业医师方剂歌诀汇总

执业医师方剂歌诀汇总

方剂学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桂枝)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虚证。

3、九味羌活汤(羌活)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4、香苏散(苏叶)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5、小青龙汤(麻黄、桂枝)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证候: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6、止嗽散(紫菀、百部)功用: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主治证候:风邪犯肺证。

辛凉解表1、银翘散(银花、连翘)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证候:温病初起。

2、桑菊饮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证候:风温初起。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石膏)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4、柴葛解肌汤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证候: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5、升麻葛根汤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证候:麻疹初起。

扶正解表1 、败毒散(羌活、独活)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2、参苏饮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证候: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4、加减葳蕤汤(生葳蕤、薄荷)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证候:阴虚外感证。

二、泻下剂寒下1、大承气汤(大黄)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证候:阳明腑实证。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皮)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证候: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2、大陷胸汤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证候: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温下1、大黄附子汤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证候:阳虚寒积里实证。

2、温脾汤(大黄、附子)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证候:阳虚寒积证。

润下1、麻子仁丸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证候:脾约(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证)2、济川煎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证候: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

逐水1、十枣汤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证候:悬饮。

大承气汤组成,加减,方歌方解,大承气汤的临床运用

大承气汤组成,加减,方歌方解,大承气汤的临床运用

大承气汤组成,加减,方歌方解,大承气汤的临床运用【大承气汤原文】1.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208)2.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209)3.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曰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2)4.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5)5.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

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

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7)6.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0)7.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恼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8)8.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虐状。

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

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

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240)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

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1)10.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2)1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251)1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2)13.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14.发汗不解,腹满急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中医必背150方歌

中医必背150方歌
100、百合固金汤
101、大青龙汤
102、柴葛解肌汤
103、参苏饮
104、麻黄细辛附子汤
105、大黄附子汤
106、麻子仁丸
107、济川煎
108、黄龙汤
109、增液承气汤
110、痛泻要方
111、犀角地黄汤
112、普济消毒饮
113、左金丸
114、泻白散
115、玉女煎
116、当归六黄汤
51、一贯煎
52、肾气丸
53、牡蛎散
54、四神丸
55、固冲汤
56、易黄汤
57、天王补心丹
117、清暑益气汤
118、六一散
119、吴茱萸汤
120、黄芪桂枝五物汤
121、暖肝煎
122、防风通圣散
123玉屏风散
124、八珍汤
1Hale Waihona Puke 5、左归丸 126、益胃汤
127、右归丸
128、真人养脏汤
129、桑螵蛸散
130、朱砂安神丸
131、甘麦大枣汤
132、瓜蒌薤白白酒汤
133、橘皮竹茹汤
30、葛根黄芩黄连汤
31、芍药汤
32、白头翁汤
33、青蒿鳖甲汤
34、香薷散
35、理中丸
36、小建中汤
93、保和丸
94、健脾丸
95、乌梅丸
96、杏苏散
97、桑杏汤
98、清燥救肺汤
99、麦门冬汤
44、完带汤
45、四物汤
46、当归补血汤
47、归脾汤
48、炙甘草汤
49、六味地黄丸
50、大补阴丸

宣白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宣白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宣白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宣白承气汤【正宗配方组成剂量】生石膏15克,生大黄10克,杏仁6克,瓜蒌皮10克。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便再服。

【方歌速记歌诀】宣白承气用膏黄,杏仁蒌皮喘促商;右寸脉实痰壅滞,上开肺痹下宽畅。

【功用】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主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热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

【方论】本方所治证属肺气失于肃降,导致腑气不通而病,故治以宣通肺气,泄热通便立法。

方中石膏、杏仁清宣肺气;瓜蒌皮清热化痰;大黄泻下热结。

诸药合用,共奏宣上通下,开肺通腑之功。

正如《温病纵横》说:“肺在五行属金,在五色与白相应,故名“宣白”即宣肺之意。

宣白承气汤用石膏清热宣肺,杏仁肃降肺气,更有润肠之功,瓜蒌皮清化痰热。

三药相配,宣降肺气,以平肺气之逆,大黄攻下热结,四药配伍,开.脉通肠,相互为用”。

【医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又表现喘促不宁,痰热壅滞,右寸实大者,这是由于肺气失于肃降,导致腑气不通造成的。

其病机有两个方面:一是痰热壅滞上焦,肺气不降;二是阳明胃肠里实,腑气不通。

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壅盛而失于肃降,则脏塞而腑气滞,大肠的传导功能自然受到影响。

反之,热结于肠,腑气不通,肺气势必壅热。

吴氏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及肺与大肠皆以通降为顺的理论,取肃肺与通腑并用,使肺气肃而腑气通,腑气通而肺气肃,达到两皆通调之目的。

故《温病条辨》自注曰:“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实,故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阳明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

【今用】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种类很多,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感染。

多数急性期表现有身热,咳嗽,痰多气急,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数或滑实等热象。

按中医辨证属外感病中的“温病”。

可用宣白承气汤加减:生石膏15克,生大黄10克,杏仁6克,桔梗10克,橘红10克,全瓜蒌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白茅根20克。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方歌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方歌

内科方歌感冒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若需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用银翘,厚朴扁豆五药妙,暑温初起复感寒,温凉并用暑自消。

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咳嗽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薄荷甘草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桑杏汤: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枙豉与梨皮,干咳鼻燥右脉大,辛凉甘润燥能医。

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平胃散: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肺热吃,芩草蒌仁与山栀,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黛蛤散:青黛+蛤蚧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哮病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平喘固本汤:平喘固本五味参,冬虫夏草苏坎脐,胡桃沉香灵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红.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生脉地黄汤:生脉汤+六味地黄汤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条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

金匮方歌——大承气汤

金匮方歌——大承气汤

金匮方歌——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泻下方,必知燥屎腹中藏。

腹中硬满身洪热,大汗亡津神已伤。

利下仍知存结满,阳明实证必须详。

硝黄枳朴最攻下,得下而停救急汤。

附: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伤寒】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澉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伤寒论:208)【伤寒】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

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

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

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伤寒论:209)【伤寒】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伤寒论:212) 【伤寒】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能食者,但硬耳。

宜大承气汤下之。

(伤寒论:215) 【伤寒】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

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

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

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217)【伤寒】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220)【伤寒】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

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

增液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增液承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增液承⽓汤的正宗配⽅组成剂量、⽅歌速记歌诀、⽤法⽤量增液承⽓汤【正宗配⽅组成剂量】⽞参30克,麦冬24克(连⼼),细⽣地24克,⼤黄9克,芒硝5克。

【⽤法⽤量】⽔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歌速记歌诀】增液承⽓参地冬,更加硝黄⼒量雄;热结津亏⼤便秘,滋阴泻下肠⾃通。

【功⽤】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阳明热结,阴液亏损,燥屎不⾏,下之不通。

症见⾝热腹满,便秘,⼝⼲唇裂,⾆质红绛,⾆苔焦燥,脉沉细。

【⽅论】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者,下法宜慎,此乃津液不⾜,⽆⽔⾈停,间服增液汤,即有增⽔⾏⾈之效,再不下者,然后再与增液承⽓汤缓缓服之,增液通便,邪正兼顾。

本⽅即增液汤加硝、黄⽽成。

取增液汤之⽞参、⽣地、麦冬以滋养阴液,润肠通便,更⽤⼤黄、芒硝泻热软坚,攻下腑实。

合为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剂,使阴液来复,热结俱除,⾃然邪去正安。

【医论】温热病邪,最易伤津耗液。

邪热⼈⾥,热盛伤津,热结肠胃,津液不⾜,燥屎不⾏,即所谓“⽆⽔⾈停”;邪热⽆出处,则阴愈伤,阴愈伤则热更甚津液渐竭,故虽下之亦不通,形成热结胃肠,阴液亏虚,燥屎不⾏,正虚邪实之证。

阳明腑实,热邪内结,则腹满便秘;阴液亏损则咽⼲燥;腑实阴伤则脉沉细。

吴鞠通认为: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应掌握如下要点:阳明温病在运⽤下法以后,⼤便依然不通,这是因为阳明⼤热,津液枯涸,好⽐⽆⽔⾈停,结粪不能畅通,可以先取增液汤,则⼤便当⾃下;如果因腑⽓燥热太甚,服增液汤后,⼤便仍然不通的,可以在增液汤内加⼈⼤黄、芒硝,缓缓与服。

此⽅名增液承⽓汤,既能养阴,⼜下热结,吴⽒称为“⽓⾎合治法”。

吴鞠通所说“⽆⽔⾈停”⽤滋阴润肠法,是“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因其津亏,不任苦寒攻下,所以“⽆腑实证,只可与增液,不可与承⽓,”若津亏⽽见腑实,症见便秘⼝⼲,唇裂⾆⿊⼲燥,或阳明下证复现,脉不甚沉或沉⽽⽆⼒,此即所谓“⼟燥⽔⼲”,服了增液汤后,经过⼀昼夜的观察,如果⼤便仍然不下,这说明胃肠热结未除,还需复合调胃承⽓汤微和胃⽓,若单予增液滋阴,亦不济于事。

【中医】伤寒论方剂歌诀总结版

【中医】伤寒论方剂歌诀总结版

【中医】伤寒论方剂歌诀总结版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伤寒论方歌二画1.十枣汤F70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水留胸胁痛,水肿胀满实证佳三画2.大青龙汤F33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发表清里此方良3.大承气汤 F61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4.大柴胡汤F143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明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5.大陷胸汤F62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未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6.大陷胸丸 L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7.大黄黄连泻心汤S119大黄+黄连+黄芩8.三物白散 W三物白散贝桔巴,涌吐痰实寒积下9.土瓜根(方阙)10.干姜附子汤 S9111.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S275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12.小承气汤F61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13.小建中汤F129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14.小青龙汤F80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五味同15.小柴胡汤F80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16.小陷胸汤 F329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散结涤痰优痰热内结痞满痛,苔黄脉滑此方求四画17.五苓散 F304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18.文蛤散 W文蛤散文蛤五两19.乌梅丸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五画20.甘草汤 S26221.甘草泻心汤方88 甘草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辛开苦降效如神22.甘草干姜汤 S9523.甘草附子汤L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24.四逆散方84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25.四逆汤 S241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26.四逆加人参汤 S309 四逆汤+人参27.白虎汤 F92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苔燥退28.白虎加人参汤 F92 白虎汤+人参29.白头翁汤 F111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30.白通汤W白通汤为干姜附,加葱四茎分再服31.白通加猪胆汁汤 W 白通加胆汁一合,尿五合同白通汤32.生姜泻心汤 S125 生姜+半夏泻心汤33.瓜蒂散方354 瓜蒂散中赤小豆,豆鼓汁调酸苦凑逐邪涌吐功最捷,胸脘痰食服之瘳34.半夏泻心汤方88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辛开苦降效如神35.半夏散及汤W半夏散及夏桂草,等分合寸匕日三六画36.芍药甘草汤S9537.芍药甘草附子汤S9738.当归四逆汤F136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寒厥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39.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S280 当归四逆汤+吴茱萸+生姜40.竹叶石膏汤F93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珍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烦热渴脉虚寻七画41.赤石脂禹余粮汤S131赤石脂+太一禹余粮42.吴茱萸汤F130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43.附子汤 C附子汤生附二枚,术宜四两主斯方芍苓三两人参二,背冷脉沉身痛详44.附子泻心汤S121附子+大黄黄连泻心汤45.牡蛎泽泻散牡泽散漆栝楼根,葶苈商陆海藻均八画46.抵当汤 C大黄三两抵当汤,里指冲任不指胱虻蛭桃仁各三十,攻其血下定其狂47.抵当丸 C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48.苦酒汤总结+C苦酒汤鸡子一枚,夏十四枚加苦酒刀环棒壳煎三沸,咽痛频呑绝妙哉49.炙甘草汤 F163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与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九画50.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S8751.枳实栀子豉汤S31552.栀子豉汤 S6853.栀子甘草豉汤 S6854.栀子生姜豉汤S6855.栀子厚朴汤S70栀子+厚朴+枳实56.栀子干姜汤 S7257.栀子柏皮汤F295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58.茯苓四逆汤 S92茯苓+四逆汤+人参59.茯苓甘草汤 Z茯苓甘草汤桂姜60.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S8361.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S8562.茵陈蒿汤F295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十画63.桂枝汤 F36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64.桂枝人参汤 C人参汤即理中汤,桂枝+理中汤(参姜术草)干姜65.桂枝加芍药汤 S231同桂枝汤,芍药由三两改为六两66.桂枝加大黄汤S231桂枝汤+大黄67.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汤+人参 S3768.桂枝加附子汤S33桂枝汤+附子69.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S31桂枝汤+厚朴+杏仁70.桂枝加桂汤S82同桂枝汤,桂枝由三两改为五两71.桂枝加葛根汤 S35桂枝汤+葛根72.桂枝甘草汤 S787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S7974.桂枝去芍药汤 S35桂枝汤去芍药7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S36桂枝汤去芍药+附子76.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S81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7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S142桂枝汤去桂枝+茯苓+白术78.桂枝附子汤P36桂枝去芍药+附子79.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S146桂枝附子汤去桂枝+白术80.桂枝麻黄各半汤 S54麻黄汤+桂枝汤71.桂枝二麻黄一汤 S56麻黄汤+桂枝汤82.桂枝二越婢一汤S58桂枝汤+越婢汤越婢麻石姜草枣 Z83.桃花汤 Z桃花汤米赤石姜(无桃花)84.桃核承气汤 F243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85.桔梗汤 S262桔梗+甘草86.真武汤 F311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水肿保安康87.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Z柴胡龙骨牡蛎汤,半夏柴芩合大黄桂苓参枣并生姜,再加龙牡与铅丹88.柴胡加芒硝汤 S216小柴胡汤+芒硝89.柴胡桂枝汤S210小柴胡汤+桂枝汤90.柴胡桂枝干姜汤L柴胡桂枝干姜汤,瓜蒌芩草牡蛎襄小便不利胸胁痛,寒热心烦服之康91.调胃承气汤 F61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92.通脉四逆汤S242炙甘草二两,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93.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S307 四逆汤+猪胆汁94.烧裈散kūn S313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方剂歌诀[完整版]

方剂歌诀[完整版]

一、解表剂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风寒外束饮内停,散寒蠲饮平喘佳。

5.香苏散香苏散用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6.正柴胡饮正柴胡饮景岳方,芍药防风陈草姜;清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0.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11.人参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益气解表效力宏。

12.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二、泻下剂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痞满燥实皆可消。

2.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少芒硝,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治肠痈,桃仁瓜仁芒硝冲。

3.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治法代表方;冷积内结成实证,腹痛便秘服之康。

4.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归草人参硝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5.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芍药枳朴杏黄蜜;润降消导相结合,肠燥便秘最相宜。

6.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年老肾虚便不通,寓通于补法堪宗。

7.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宏;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8.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胁下悬饮腹肿满,三药为末枣汤下。

调胃承气汤方证

调胃承气汤方证

调胃承气汤方证调胃承气汤方:大黄(清酒洗)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温服之。

〖方解〗此于大承气汤去消胀行气的枳实、厚朴,而加安中缓急的甘草,既不足以消胀去满,又缓硝黄的急下,故以调胃名之。

方中大黄、芒硝攻实下热,甘草安中缓急,故治胃不和、发潮热而大便不通者。

【歌诀】调胃承气用甘草,安中缓急调胃好。

芒硝软坚大黄下,阳明里实无晚早。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伤寒脉浮,治应发汗,今见自汗出、小便数、心烦,为津液虚于外和内,而呈阳明内结的情况。

脚挛急,已是津液虚竭的明徵,故此时见微恶寒、脉浮等症,表还未解,亦不可用桂枝汤再攻其表,若与之则重亡津液,出现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是因津伤激动里饮,故宜用甘草干姜汤缓急逐饮以止烦逆,所谓以复其阳,是指用甘草干姜汤调理胃气以恢复失去的津液。

若厥愈足温,再给以芍药甘草汤亦重在和中,津血恢复正常,则脚活动正常。

若见胃气不和而谵语证候,这是阳明里热,则用小剂量调胃承气汤,使胃气和则愈。

〖按〗本条冠以伤寒,并在太阳篇讲述,有其重要意义:一者,疾病发展规律是由表及里,病不愈则传里;二者,不论正确治疗和错误治疗,汗出伤津即有可能导致阳明内结,而调胃承气汤方证是其常见的腑实证,也即阳明腑证较轻者。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解读〗发汗表解身和,则不应发热或恶寒。

若无热而恶寒者,是已陷于阴虚证(?);若不恶寒但热者,则已传为里实的阳明病,此当和其胃气,即清阳明里热,宜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

背方歌(63):今天,我们来背诵桃核承气汤!

背方歌(63):今天,我们来背诵桃核承气汤!

背方歌(63):今天,我们来背诵桃核承气汤!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继续带大家讲解和背诵方歌。

背一背桃核承气汤。

此方,出自《伤寒论》,基本配伍是桃仁12克,桂枝6克,大黄12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它能治啥呢?就是所谓“下焦蓄血证”。

这个词儿,听起来很迷糊,对吧?没关系,我一会儿给你解释。

你来看它的方歌吧——核桃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在讲这方歌之前,你先听我讲一段医案故事。

它是用桃核承气汤治病的例子。

话说有一个男子,当时20岁出头。

一开始啊,他不慎着凉感冒了。

感冒之后,好多医生给他治。

前前后后,几次更改方药,最后就把病给治坏了。

坏到什么程度呢?等他爸爸带他就医的时候,患者整个人已经不正常了。

当时,患者坐在医家面前,面色微微发黄,自觉少腹胀满,身上没有寒热之感了,但是坐下来片刻就突然之间怒目而视,拳头紧握,样子好像要打人。

这时候,当爹的马上在一旁安抚。

这么的,患者很快又平静下来,但过一会儿,他又做出要打人的样子。

当时看病的医家,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医家,萧伯章。

刻诊,见患者脉沉涩,舌苔暗黄,底面露鲜红色。

当时,萧伯章就说了,这是下焦蓄血,热淤膀胱。

于是就给开了桃核承气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这张方子。

结果如何?两剂下去,患者病好了。

这是《遯园医案》里记载的故事。

读者朋友,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下焦蓄血证。

其实,这个病也不算难理解。

患者最初啊,是外感了。

结果呢,没治好,病邪往里头传。

这就是传到了人体下焦。

下焦哪儿呢?众说纷纭,有说肠子,有的说膀胱。

但是无论怎样,患者下焦热邪和血分相搏,成了淤热互结的状态。

淤热互结,患者少腹急结胀满。

由于病在血分,不在气分,患者膀胱气化如常,所以小便自利,不受太大影响。

心主血,藏神。

血分有了淤热,上扰于心神,所以患者可能“如狂”、“谵语”,还有在淤热影响下,入夜以后发热。

也有的,在此影响下会经闭痛经。

此时,患者的脉象,多是沉实或者涩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背歌诀:承气汤类方歌
一、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

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

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

潮热蒸蒸氵戢氵戢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

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 (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

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惊奇。

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相宜。

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见效奇。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

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

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

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

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

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

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

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

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

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

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

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

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

日晡潮热胸胁满,调和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

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

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

减去甘草铅要裹,胸满烦马敬小便难。

七、四逆散:
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

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