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谈中国诗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谈中国诗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熟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文意;
3、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重点:
积累基础知识,初步了解文意。
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学习过程:
【导读】:
目标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1、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
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2、钱钟书著作: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长篇小说:《围城》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3、题目解说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
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
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导练】:
目标二:积累基础知识
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统精suǐ()一cù()而就
shùo()见不xiān()逻ji()叫xiāo()
轻yuān()剪掠颦cù()峨眉单bó()
不liǎo()liǎo()之遥思远chàng()kǎi()叹 hǎ()巴狗了不足qí( )
【导思】:
目标三: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通读全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至段):
第四部分(第段):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2、品味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重点:
1、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2、品味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过程:
【导思】:
目标一: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一)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2、“他能辨别”这句话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
3、“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为什么不能?
4、“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对“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作者的态度怎样?
目标二:品味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二)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
需要。”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其本体、喻体。这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请指出其本体、喻体。这个比喻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导练】:
(三)阅读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西洋读者认为中国诗歌富于暗示性。请阅读以下诗句,你能读出诗句后面的暗示内容吗?
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课堂小结:
导学案答案:
(一)1、(1)他能辨别,他只能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2)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避免概论,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
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3)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2、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3、(1)他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Blake)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2)假如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
4、暗含讽意,对他象科学家那样避免概论的做法。作者持一种否定的态度。
(二)1、本体:鞋子,喻体:诗体。亦即诗歌的形式。本体:脚,喻体:诗心。亦即诗歌的内容。这个比喻说明:诗歌的内容决定了形式,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两种是一个辨证统一的关系。
2、本体:中国诗,喻体: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
本体:中国诗人,喻体: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雕刻的雕刻者。这个比喻说明:与外国诗比较而言,中国诗篇幅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