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9fb62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0.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引言本规范旨在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规范网络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路由器等)的配置。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网络安全设备的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3:术语定义3.1 网络安全设备:指用于提供网络安全防护的硬件或软件,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软件等。
3.2 防火墙:指用于控制网络流量、实施安全访问控制和监控网络活动的设备。
3.3 入侵检测系统:指用于监视和检测网络中的恶意行为、攻击行为和异常行为的设备。
3.4 路由器: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的设备。
4: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要求4.1 防火墙配置4.1.1 准确识别网络边界,并设置合适的防火墙策略。
4.1.2 防火墙策略应采用最小权限原则,仅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
4.1.3 禁止使用默认密码和弱密码,定期更换防火墙密码。
4.1.4 配置防火墙日志记录功能,并定期审查和分析日志。
4.1.5 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和固件版本。
4.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4.2.1 配置入侵检测系统以监视并检测网络中的恶意行为和攻击行为。
4.2.2 设置合适的入侵检测规则和策略。
4.2.3 定期更新入侵检测系统的规则库和软件版本。
4.2.4 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的日志记录功能,并定期审查和分析日志。
4.3 路由器配置4.3.1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接口,仅开放必要的端口。
4.3.2 配置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ACL)以限制远程访问。
4.3.3 定期更新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和固件版本。
4.3.4 配置路由器的日志记录功能,并定期审查和分析日志。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无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信息安全法:是我国的一部法律,旨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使用合法性。
6.2 防火墙法:指相关法律规定和条款,规范防火墙的使用和配置以保障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b01e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3.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 引言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各组织必须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保护其敏感信息和资产。
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规范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规范,以确保组织网络的安全性。
2. 安全设备分类网络安全设备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每个设备都有其特定的配置要求,下面将对每种设备进行规范。
2.1 防火墙配置规范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首要防线,其配置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网络拓扑规划在配置防火墙之前,需要对网络进行合理的拓扑规划。
首先,确定内外网的界限,将网络划分为信任区、非信任区和半信任区。
其次,根据企业的安全策略,在防火墙上配置访问控制规则,限制各区域之间的通信。
2.1.2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访问控制列表是防火墙的核心功能,用于过滤数据包并控制访问权限。
配置ACL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明确规定允许通过的网络流量和禁止通过的网络流量。
- 限制不必要的协议和端口的访问。
- 配置ACL时使用最少特权原则,即只开放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根据企业的安全需求,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并在防火墙上进行配置。
安全策略包括: - 允许或禁止特定IP地址或IP地址范围的访问。
- 允许或禁止特定应用程序或服务的访问。
- 设置防火墙日志,以监控网络流量并检测潜在的攻击。
2.2 入侵检测系统(IDS)配置规范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和攻击,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是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规范:2.2.1 网络监测规则配置根据企业的安全需求和网络特点,配置适当的监测规则。
监测规则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网络流量监测规则:监测不正常的流量模式,如大数据传输、频繁的连接请求等。
-异常行为监测规则:监测异常登录、账户权限变更等异常行为。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正规范本(通用版)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正规范本(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6000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c.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 简介信息安全是现代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规范是企业保护敏感信息和防止网络攻击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提供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规范,以确保信息安全。
2. 配置规范2.1 防火墙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负责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是防火墙的配置规范:•安装最新的防火墙软件和补丁,并定期进行更新。
•配置强密码以保护防火墙管理账户。
•启用日志功能以记录防火墙活动,便于网络安全审计。
•配置合适的策略,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阻止潜在的恶意流量。
2.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是用于监控和识别异常网络活动的重要设备。
是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配置规范:•定期更新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软件和规则库,以确保对新型威胁的有效防御。
•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日志功能,记录所有的安全事件和警报信息。
•配置警报机制,及时通知安全管理员发生的安全事件。
•配置适当的防御规则,阻止已知的攻击类型,并监控和分析未知攻击的行为。
2.3 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络(VPN)用于在公共网络上创建加密通道,安全地传输敏感信息。
是VPN的配置规范:•选择安全可靠的VPN协议,如IPsec或SSL/TLS。
•配置合适的身份验证机制,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使用双因素身份验证。
•使用强加密算法和安全密钥,保护VPN通信的机密性。
•配置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只允许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访问VPN服务。
2.4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常常容易被忽视,但却是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
是无线网络的配置规范:•配置无线网络的加密功能,使用WPA2或更高级别的加密算法。
•禁用无线网络的广播功能(SSID隐藏),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发现无线网络。
•设置强密码来保护无线网络的访问。
•定期更改无线网络密码,防止恶意用户猜测密码并访问网络。
2.5 安全更新和维护及时安装安全更新和维护网络安全设备是保持网络安全的关键步骤。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034d1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0.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单位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信息系统、网络设备、计算机终端、移动存储设备等涉及信息安全的设备和设施。
第三条本规范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依规,保障信息安全;(二)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三)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四)技术保障,管理规范。
第二章信息安全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第五条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安全办公室,负责信息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各岗位应当明确信息安全职责,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
第七条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第八条加强信息安全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信息安全氛围。
第三章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一)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网络设备、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二)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三)定期对网络设备、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四)禁止非法接入网络,禁止在网络上传播有害信息。
第十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一)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和保护措施;(二)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确保信息系统符合安全要求;(三)加强信息系统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四)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十一条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一)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等级和保护措施;(二)加强数据加密,防止数据泄露;(三)定期对数据进行清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四)禁止非法复制、传播、删除、篡改数据。
第十二条移动存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禁止使用非本单位提供的移动存储设备;(二)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病毒、恶意软件;(三)禁止将敏感数据存储在移动存储设备上;(四)定期对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清理,确保设备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b7c01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4.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要求,以保障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网络安全设备是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网络资源、防范各类网络威胁具有重要作用。
2.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类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也日益增多和复杂化。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威胁,必须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确保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
3.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在于建立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确保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符合最佳实践,以提供最高水平的安全保护。
4.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要求4.1 管理策略和准则- 确定网络安全设备的管理策略,包括设备的访问控制、认证和授权等。
- 制定网络安全设备的管理准则,包括设备的日志管理、备份和恢复等。
4.2 防火墙配置规范- 配置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禁止未授权访问。
- 配置防火墙的应用代理,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检查,防范应用层攻击。
- 定期更新和维护防火墙的软件和签名库,及时修补安全漏洞。
4.3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配置规范- 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基线策略,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 对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补丁更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告警机制,及时通知安全管理员进行处理。
4.4 安全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规范- 配置安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网络流量的传输。
- 启用端口安全功能,限制未授权的设备接入网络。
- 采用安全协议,如SSH和HTTPS等,保证设备的远程管理安全。
4.5 无线网络设备配置规范- 配置无线网络设备的SSID隐藏,减少网络被发现的风险。
- 采用WPA2-PSK认证方式,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 配置无线网络设备的访问控制,限制未授权设备接入网络。
5. 配置规范的执行与评估5.1 执行- 在购买和部署网络安全设备时,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配置。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fcd710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c.png)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XXXXX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XXXXX系统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化网络、计算机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XXXXX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在XXX的统一领导下,由XXXXX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所有成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管理工作包括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资料管理、培训等内容。
第二章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管理第五条信息化网络及设备按个人分配使用。
分配到个人的设备由单位的工作人员负责,单位应指定一名熟悉计算机技术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六条凡使用信息化网络及设备的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
对违反规定使信息化网络及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造成重大事故者,追究其相应责任,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严禁在信息化设备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未经广泛验证为安全的软件程序。
严禁带电拔插计算机内部配件。
移动非便携式信息网络设备应断电后进行。
离开工作场所前,须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关闭的,须征得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第八条非指定的技术人员不得擅自打开信息化网络设备外壳,进行任何配置和检测。
不得擅自将信息网络设备(包括报废设备)的配件私自拆卸,移植到其它设备。
第九条未经单元卖力人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信息化网络设备,不得随意外借、处置信息网络设备。
外部人员如需使用本单元的信息网络设备,需经本单元主管领导赞成,并在现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第十条对计算机进行硬盘格式化和删除操纵系统文件,须事先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并由本单元信息化管理员进行操纵。
第十一条各单位信息化网络设备的使用人、保管人、责任人等情况的变更,应及时报办公室和财务部门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重要的信息化网络设备,由本单位办公室集中统一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的要求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5c811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2.png)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日益重要。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对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合理规划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在规划网络设备配置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网络规模、业务需求、安全等级等。
合理规划网络设备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首先,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确定网络设备的数量和类型。
不同的业务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同时,根据网络规模确定设备分布的位置和布线方案,确保设备的连接和拓扑结构合理可靠。
其次,根据信息安全等级的要求,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
对于涉密信息的网络,需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包括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
对于普通网络,则可采取适度的安全措施,避免过度限制影响正常使用。
二、设备配置的权限管理网络设备配置管理要求设备配置的权限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对设备进行配置修改。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权限分配和管理流程,确保配置管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首先,网络管理员应根据人员职责和权限设置不同的用户角色。
例如,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部配置;普通管理员只能进行部分配置;操作员只能查看设备状态等。
通过角色权限的划分,限制了非授权人员对设备的操作。
其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严格的授权流程和记录。
对于每一次配置修改,应有专门的授权人员进行授权,并记录下配置修改的时间、人员和内容等信息。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障配置修改的合法性,也有利于事后的审计和追溯。
三、配置备份和更新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设备配置管理也要求进行配置备份和定期更新,以应对配置丢失、漏洞利用等问题,提高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定期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备份。
配置备份可以帮助快速恢复设备配置,避免因误操作、故障等原因导致配置丢失的风险。
备份的频率和保存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一般建议每周备份一次,并至少保存三个月的配置备份。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0be59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8.png)
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及检验方法研究——以云南
为中心
杨煜达
【期刊名称】《历史地理》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在清代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存留有大量的气象
资料。
一般说来,清代档案中的气象资料可分为几个大类:一类是逐日详细的晴雨记录,称作"晴雨录";一类是地方官员对各地雨雪情况的奏报,称做"雨雪分寸";一类是对各地农业栽插情况和收成、粮价的奏报;还有一类即是对各地的各种天气灾害如水、旱、
【总页数】17页(P172-188)
【作者】杨煜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清代抱告制度在州县民事诉讼中的实践——以清代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J],
张晓霞
2.清代云南矿业中的内地移民及其作用——以铜矿为中心的考察 [J], 马晓粉
3.清代四川南部县民事诉讼中的妇女与抱告制度——以清代四川《南部档案》为中
心 [J], 吴佩林
4.清代女性在婚姻形态中的地位探析
——以62件嘉庆刑科题本档案资料为中心 [J], 易金浩
5.清代档案中的气象资料 [J], 张瑾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9c7ff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7.png)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五篇_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信息安全是指通过各种策略保证公司计算机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内部网络系统及erp、crm、wms、网站、企业邮箱等)、电子数据等的安全、稳定、正常,旨在规范与保护信息在传输、交换和存储、备份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供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1.计算机设备安全管理1.1员工须使用公司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特殊情况的,经批准许可的方能使用自已的计算机),不得私自调换或拆卸并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使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
1.2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任何人不允许私自拆卸计算机组件,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和维修。
1.3员工对所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暂时离开座位时须锁定系统,移动介质自行安全保管。
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使用他人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不得私自将计算机等设备带离公司。
1.4因工作需要借用公司公共笔记本的,实行“谁借用、谁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到为工作所用,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还回公司。
2.电子资料文件安全管理。
2.1文件存储重要的文件和工作资料不允许保存在c盘(含桌面),同时定期做好相应备份,以防丢失;不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下载、游戏等行为,定期查杀病毒与清理垃圾文件;拷贝至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的相关资料,使用完毕须注意删除;各部门自行负责对存放在公司文件服务器p盘的资料进行审核与安全管理;若因个人原因造成数据资料泄密、丢失的,将由其本人承担相关后果。
2.2文件加密涉及公司机密或重要的信息文件,所有人员需进行必要加密并妥善保管;若因保管不善,导致公司信息资料的外泄及其他损失,将由其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2.3文件移动严禁任何人员以个人介质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将公司的文件资料带离公司。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8212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4.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第一章总则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并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网络安全设备的组织和个人。
1.3 定义(在此列出本文档中使用到的相关术语的定义和解释)第二章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要求2.1 网络设备安全要求2.1.1 所有网络设备必须采用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固件,并及时更新。
2.1.2 配置设备时,提供最小化的权限和访问控制规则,限制不必要的操作和访问。
2.1.3 禁止使用默认的账号和密码,必须修改为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2.1.4 开启设备的日志记录功能,并定期备份和存储日志文件。
2.1.5 设备的管理接口必须使用加密协议进行传输,且只允许授权人员访问。
2.1.6 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扫描和漏洞检测,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2 防火墙配置要求2.2.1 防火墙必须启用基本的安全功能,包括包过滤、访问控制和入侵检测等。
2.2.2 根据实际需要配置适当的安全策略和规则,限制非必要的网络流量。
2.2.3 定期审查和更新防火墙的配置,保持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2.2.4 防火墙必须安装并启用最新的防软件和恶意软件检测工具。
2.3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配置要求2.3.1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必须及时更新,保持对最新威胁的识别和防护能力。
2.3.2 配置系统进行自动化的安全事件检测和响应,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事件。
2.3.3 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和更新系统。
第三章设备配置管理3.1 设备配置备份与恢复3.1.1 配置文件必须进行定期备份,并妥善保存备份文件。
3.1.2 配置恢复必须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恢复正常。
3.2 设备异常监测与处理3.2.1 设备必须安装监测软件,并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设备状态和性能。
3.2.2 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
信息安全设备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cbcab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信息安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降低或阻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安全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及报废等环节。
第三条公司信息安全设备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确保信息安全设备具备必要的防护功能,能够抵御各种安全威胁;2. 实用性:根据公司业务需求,选用合适的信息安全设备;3. 可靠性:确保信息安全设备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4.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信息安全设备成本。
第二章信息安全设备采购第四条信息安全设备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1. 需求分析: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分析所需信息安全设备的功能、性能、兼容性等指标;2. 市场调研:对市场上同类信息安全设备进行调研,比较价格、性能、售后服务等因素;3. 选型论证:组织相关部门对选型方案进行论证,确保选型符合公司需求;4. 采购申请:根据选型方案,填写采购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批后进行采购;5. 采购验收:对采购到的信息安全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第三章信息安全设备安装与使用第五条信息安全设备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规范:安装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2. 安全性:确保安装过程中不破坏现有网络安全环境;3. 可靠性:安装完成后,设备应稳定运行。
第六条信息安全设备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操作规范:使用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2. 保密性:对涉及公司机密的信息安全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保密;3. 维护保养:定期对信息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信息安全设备维护与报废第七条信息安全设备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2. 及时性: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3. 经济性:在保证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维护成本。
第八条信息安全设备报废应遵循以下程序:1. 评估:对设备性能、寿命、成本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报废;2. 报批:将报废申请报公司相关部门审批;3. 报废处理:对报废设备进行技术处理或回收利用。
公司网络安全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
![公司网络安全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6454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f.png)
公司网络安全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一、概述网络安全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是指公司为了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的信息资源不受非法侵入和恶意破坏,保证公司的业务运营和信息安全。
二、网络安全责任制1.公司高层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人,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网络安全责任人要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及时更新网络安全技术和标准,确保全员具备必要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3.全员要积极配合网络安全责任人的工作,共同维护公司的网络安全。
三、设备管理1.公司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对所有使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2.设备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设备清单,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权限和限制,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4.公司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
5.对于报废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除和设备销毁,以防数据泄露和安全隐患。
四、网络安全保障措施1.公司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系统等,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公司要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评估,发现漏洞和隐患及时修复,防止网络遭受未授权访问和攻击。
五、安全意识培训1.公司要定期组织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范、信息保护要求等。
3.公司要建立网络安全培训档案,记录培训情况和培训效果。
六、安全事件处理1.对于发生的安全事件,公司要建立及时响应和处理机制。
2.安全责任人要迅速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隔离、修复、追查等。
3.安全事件要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防范类似事件提供参考。
七、监督检查与处罚1.公司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网络安全以及设备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对于违反网络安全及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包括警告、记过、停职、解雇等。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03a4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8.png)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审视信息系统网络的安全性,降低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确保网络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特制订此制度。
第二章网络设备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某部门。
该部门的信息安全小组负责对网络设备进行维护监控等工作。
网络设备的登录口令必须足够强壮,保障口令难以被破译。
网络设备当前的配置文件必须进行备份,并在计算机上保存备份文件。
网络设备的拓扑结构、IP地址
等信息文档属于机密信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予以保密。
网络整体的拓扑结构需进行严格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一经确定,不能轻易更改。
定期每月检查网络设备的日志,及时发现攻击行为。
网络设备的软件版本应统一升级到较新版本。
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变更、撤销等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执行。
对
重要网段要进行重点保护,要使用防火墙等安全设备以及VLAN或其他访问控制方式与技术将重要网段与其它网段隔离开。
网络结构要按照分层网络设计的原则来进行规划,合理清晰的层次划分和设计,可以保证网络系统骨干稳定可靠、接入安全、便于扩充和管理、易于故障隔离和排除。
定期对网络的性能进行一次分析,以充分了解系统资源的运行情况及通信效率情况,提出网络优化方案。
第三章用户和口令管理
需对网络设备登录帐号设置权限级别,授权要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保证用户身份标志的唯一性,即不同的个人用户必须采用不同的用户名和口令登录,并且拥有不同的权限级别,不同用户的登录操作在设备日志文件上均有记录,便于追查问题。
网络管理员拥有网络设备的超级用户权限,网络管理员不得私开用户权限给其它人员。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636a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e.png)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信息网络的秩序,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管理行为,制定的具体管理规定。
二、管理原则1.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是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2. 科学合理使用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网络安全;3.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用户信息安全保护能力;4. 强化机构和个人的责任意识,落实信息网络安全责任。
三、安全保护措施1. 网络设备安全保护安装防火墙,策略性地开放、关闭端口;设置强密码,定期修改密码;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漏洞,并及时修补。
2. 网络访问控制采用身份认证机制,确保用户合法访问;限制非法访问,禁止网络欺诈、网络攻击行为。
3. 信息安全防护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恢复;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处理漏洞和风险。
4. 网络安全监控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用户行为,及时发现异常;建立事件响应机制,快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四、安全事件处置1. 安全事件的等级划分一级: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产造成严重威胁的安全事件;二级: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产造成较高风险的安全事件;三级: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产造成一定风险的安全事件;四级: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产造成较低风险的安全事件。
2. 安全事件的报告和记录对于一级和二级安全事件,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对于所有安全事件,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事件类型、影响程度、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3. 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确认安全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立即采取措施阻止事件扩大,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分析事件原因,追查责任,制定防范措施。
五、违规行为的处罚1. 一般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警告或批评教育;对行为进行监督和整改;要求赔偿损失。
2. 严重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暂停或取消网络服务权限;暂停或终止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合作;追究法律责任。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20200420164410)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20200420164410)](https://img.taocdn.com/s3/m/47206366ed630b1c58eeb512.png)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XXX2011年1月文档信息标题文档全名版本号 1.0版本日期2011年1月文件名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所有者XXX作者XXX修订记录日期描述作者版本号2011-1 创建XXX 1.0文档审核/审批(此文档需如下审核)姓名公司/部门职务/职称文档分发(此文档将分发至如下各人)姓名公司/部门职务/职称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防火墙1.1防火墙配置规范1.要求管理员分级,包括超级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日志管理员等,并定义相应的职责,维护相应的文档和记录。
2.防火墙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
3.对防火墙管理的限制,包括,关闭telnet、http、ping、snmp等,以及使用SSH而不是telnet远程管理防火墙。
4.账号管理是否安全,设置了哪些口令和帐户策略,员工辞职,如何进行口令变更?1.2变化控制1.防火墙配置文件是否备份?如何进行配置同步?2.改变防火墙缺省配置。
3.是否有适当的防火墙维护控制程序?4.加固防火墙操作系统,并使用防火墙软件的最新稳定版本或补丁,确保补丁的来源可靠。
5.是否对防火墙进行脆弱性评估/测试?(随机和定期测试)1.3规则检查1.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是否和防火墙策略一致?应该确保访问控制规则集依从防火墙策略,如严格禁止某些服务、严格开放某些服务、缺省时禁止所有服务等,以满足用户安全需求,实现安全目标。
2.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是否有次序性?是否将常用的访问控制规则放在前面以增加防火墙的性能?评估防火墙规则次序的有效性。
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的一般次序为:反电子欺骗的过滤(如,阻断私有地址、从外口出现的内部地址)用户允许规则(如,允许HTTP到公网Web服务器)管理允许规则拒绝并报警(如,向管理员报警可疑通信)拒绝并记录(如,记录用于分析的其它通信)防火墙是在第一次匹配的基础上运行,因此,按照上述的次序配置防火墙,对于确保排除可疑通信是很重要的。
3.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中是否有保护防火墙自身安全的规则4.防火墙是否配置成能抵抗DoS/DDoS攻击?5.防火墙是否阻断下述欺骗、私有(RFC1918)和非法的地址标准的不可路由地址(255.255.255.255、127.0.0.0)私有(RFC1918)地址(10.0.0.0 –10.255.255.255、172.16.0.0 –172.31..255.255、192.168.0.0 –192.168.255.255)保留地址(224.0.0.0)非法地址(0.0.0.0)6.是否确保外出的过滤?确保有仅允许源IP是内部网的通信通过而源IP不是内部网的通信被丢弃的规则,并确保任何源IP不是内部网的通信被记录。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e89e3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d.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成为了企业和组织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网络安全设备的合理配置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篡改或破坏,制定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一、网络安全设备概述网络安全设备是指用于保护网络系统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防病毒软件、VPN 设备、漏洞扫描器等。
二、网络安全设备配置的基本原则1、最小权限原则只授予网络设备和用户完成其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避免权限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2、深度防御原则采用多种安全设备和技术,形成多层防护,增加攻击者突破安全防线的难度。
3、实时监控原则对网络安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4、定期更新原则及时更新网络安全设备的软件、固件和特征库,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三、防火墙配置规范1、访问控制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访问控制策略,明确允许和禁止的网络流量。
例如,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敏感服务器的访问,只开放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2、网络地址转换(NAT)合理配置 NAT 功能,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 IP 地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3、日志记录启用防火墙的日志记录功能,并定期对日志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4、安全区域划分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如外网、DMZ 区和内网,对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
四、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配置规范1、检测规则更新定期更新 IDS/IPS 的检测规则,确保能够检测到最新的攻击手法和威胁。
2、实时报警配置实时报警功能,当检测到可疑的入侵行为时,及时向管理员发送报警信息。
3、联动防火墙与防火墙进行联动,当 IDS/IPS 检测到攻击时,能够自动通知防火墙进行阻断。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da85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c.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 引言为了确保组织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保护关键业务的正常运作,本文档旨在规范组织内部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
2.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网络安全设备成为组织保障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工具。
但是,若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不当,就可能无法有效防御各种网络攻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保网络安全设备的正确配置,以提供对抗外部和内部威胁的能力,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
4. 配置规范4.1 防火墙4.1.1 确保默认策略为拒绝防火墙的默认策略应为拒绝,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数据包可以通过。
只允许必要的端口和协议通过,减少未经授权的访问。
4.1.2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根据组织的业务需求,配置访问控制列表以限制网络流量。
ACL应精确明确,只允许特定的IP地址、协议和端口通过。
4.1.3 实时监控和记录防火墙应配置实时监控和记录功能,记录所有入站和出站的网络连接和访问请求,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进行调查。
4.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4.2.1 安装在关键网络节点IDS/IPS应安装在关键网络节点,以便及时检测和阻止潜在的入侵行为。
可以通过监测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协议和签名等方式进行入侵检测。
4.2.2 及时更新规则和签名库IDS/IPS的规则和签名库应及时更新,以保持对最新威胁的识别能力。
定期检查更新情况,确保设备的持续可用性和有效性。
4.2.3 配置告警机制IDS/IPS应配置告警机制,及时向管理员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告警应包括入侵类型、时间、IP地址等详细信息,方便管理员快速定位问题。
4.3 虚拟专用网络(VPN)4.3.1 使用安全协议VPN连接应使用安全的协议,如IPsec或SSL,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3.2 用户认证和授权VPN应配置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只允许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5e9d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d.png)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 引言网络安全设备是信息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安全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确配置和使用网络安全设备是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关键环节。
本规范旨在规范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要求,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网络安全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并且应当与其他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结合,确保整体的信息安全。
3. 配置规范3.1 配置备份为了防止因网络安全设备的故障或设置失误而导致的信息丢失,应定期对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进行备份。
备份的频率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至少不得低于每周一次。
备份文件的存储应进行加密,并通过合适的措施保护备份文件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备份文件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离线存储介质或受访问控制的网络存储设备。
3.2 身份认证网络安全设备的访问应使用强密码进行身份认证,禁止使用默认密码或者弱密码。
密码应符合密码策略要求,包括密码长度、复杂度要求等。
密码应定期更换,并且不得与其他系统或服务使用的密码相同。
针对不同的角色设置不同的权限,授权策略应根据安全需求进行设置,最小化权限原则应得到遵守。
3.3 网络防火墙配置网络防火墙是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威胁的重要设备。
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网络防火墙,实现功能:•策略访问控制:根据组织的安全策略设置适当的访问控制规则,禁止不必要的直接访问。
•应用层过滤:对传输层的数据进行深度检测,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网络地质转换:实施网络地质转换技术,隐藏内部网络拓扑,提高安全性。
•入侵检测和防御:配置入侵检测和阻断系统,及时发现和防御网络中的入侵行为。
•安全日志记录:启用安全日志功能,记录网络防火墙的活动情况,并且确保日志文件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4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入侵检测系统是主动监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及时发现和阻止攻击的重要设备。
应根据安全需求,配置入侵检测系统以实现功能:•网络流量监测: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分析异常行为。
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d264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7.png)
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信息化设备安全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规范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惯例,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
信息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打印机等。
三、安全管理责任1. 本单位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制度,协调、推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对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负有最终责任。
2. 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4. 全体员工都是信息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参与人,负责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并积极参与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
四、信息化设备的安全控制措施1. 信息化设备的接入控制(1)所有信息化设备的接入必须经过授权,并分配唯一的账号和密码。
(2)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本单位的网络。
2. 信息化设备的访问控制(1)信息化设备必须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2)对丢失或损坏的信息化设备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禁止私自安装或卸载软件,必须经过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批。
(4)禁止私自更改设备配置,必须经过信息化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的审批。
3. 信息化设备的存储控制(1)对于存有重要数据的信息化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备份,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2)禁止将机密、敏感数据存储在非加密的设备或移动存储介质上。
4. 信息化设备的网络安全控制(1)所有信息化设备必须安装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
(2)禁止随意连接未知网络,必须根据实际需求经过授权。
(3)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网络接入本单位的网络。
(4)禁止访问未经授权的网站、下载未经授权的软件。
(5)禁止在信息化设备上进行非法的网络攻击行为。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6a05f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8.png)
一、总则为保障我单位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2. 设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监督和检查。
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 网络设备管理(1)网络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维修等环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网络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禁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网络设备。
2. 网络安全管理(1)网络访问控制:严格控制用户权限,确保用户只能访问授权范围内的信息。
(2)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3)安全审计: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漏洞管理:及时修复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存在的安全漏洞。
3. 网络内容管理(1)禁止传播、下载、存储、使用非法信息。
(2)对网络内容进行审查,确保网络内容合法、合规。
4. 网络事件处理(1)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培训与宣传(1)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
(2)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四、责任与奖惩1. 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监督和检查。
3. 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4. 对违反本制度的个人或单位,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XXX2011年1月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防火墙1.1防火墙配置规范1.要求管理员分级,包括超级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日志管理员等,并定义相应的职责,维护相应的文档和记录。
2.防火墙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
3.对防火墙管理的限制,包括,关闭telnet、http、ping、snmp等,以及使用SSH而不是telnet远程管理防火墙。
4.账号管理是否安全,设置了哪些口令和帐户策略,员工辞职,如何进行口令变更?1.2变化控制1.防火墙配置文件是否备份?如何进行配置同步?2.改变防火墙缺省配置。
3.是否有适当的防火墙维护控制程序?4.加固防火墙操作系统,并使用防火墙软件的最新稳定版本或补丁,确保补丁的来源可靠。
5.是否对防火墙进行脆弱性评估/测试?(随机和定期测试)- 3 -1.3规则检查1.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是否和防火墙策略一致?应该确保访问控制规则集依从防火墙策略,如严格禁止某些服务、严格开放某些服务、缺省时禁止所有服务等,以满足用户安全需求,实现安全目标。
2.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是否有次序性?是否将常用的访问控制规则放在前面以增加防火墙的性能?评估防火墙规则次序的有效性。
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集的一般次序为:✧反电子欺骗的过滤(如,阻断私有地址、从外口出现的内部地址)✧用户允许规则(如,允许HTTP到公网Web服务器)✧管理允许规则✧拒绝并报警(如,向管理员报警可疑通信)✧拒绝并记录(如,记录用于分析的其它通信)防火墙是在第一次匹配的基础上运行,因此,按照上述的次序配置防火墙,对于确保排除可疑通信是很重要的。
3.防火墙访问控制规则中是否有保护防火墙自身安全的规则4.防火墙是否配置成能抵抗DoS/DDoS攻击?5.防火墙是否阻断下述欺骗、私有(RFC1918)和非法的地址✧标准的不可路由地址(255.255.255.255、127.0.0.0)✧私有(RFC1918)地址(10.0.0.0 –10.255.255.255、172.16.0.0 –172.31..255.255、192.168.0.0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192.168.255.255)✧保留地址(224.0.0.0)✧非法地址(0.0.0.0)6.是否确保外出的过滤?确保有仅允许源IP是内部网的通信通过而源IP不是内部网的通信被丢弃的规则,并确保任何源IP不是内部网的通信被记录。
7.是否执行NAT,配置是否适当?任何和外网有信息交流的机器都必须经过地址转换(NAT)才允许访问外网,同样外网的机器要访问内部机器,也只能是其经过NAT 后的IP,以保证系统的内部地址、配置和有关的设计信息如拓扑结构等不能泄露到不可信的外网中去。
8.在适当的地方,防火墙是否有下面的控制?如,URL过滤、端口阻断、防IP欺骗、过滤进入的Java或ActiveX、防病毒等。
9.防火墙是否支持“拒绝所有服务,除非明确允许”的策略?1.4审计监控1.具有特权访问防火墙的人员的活动是否鉴别、监控和检查?对防火墙的管理人员的活动,防火墙应该有记录,并要求记录不能修改,以明确责任,同时能检查对防火墙的变化。
2.通过防火墙的通信活动是否日志?在适当的地方,是否有监控和响应任何不适当的活动的程序?- 5 -确保防火墙能够日志,并标识、配置日志主机,确保日志安全传输。
管理员通过检查日志来识别可能显示攻击的任何潜在模式,使用审计日志可以监控破坏安全策略的进入服务、外出服务和尝试访问。
3.是否精确设置并维护防火墙时间?配置防火墙使得在日志记录中包括时间信息。
精确设置防火墙的时间,使得管理员追踪网络攻击更准确。
4.是否按照策略检查、回顾及定期存档日志,并存储在安全介质上?确保对防火墙日志进行定期存储并检查,产生防火墙报告,为管理人员提供必需的信息以帮助分析防火墙的活动,并为管理部门提供防火墙效率情况。
1.5应急响应1.重大事件或活动是否设置报警?是否有对可以攻击的响应程序?如适当设置入侵检测功能,或者配合使用IDS(入侵检测系统),以防止某些类型的攻击或预防未知的攻击。
2.是否有灾难恢复计划?恢复是否测试过?评估备份和恢复程序(包括持续性)的适当性,考虑:对重要防火墙的热备份、备份多长时间做一次、执行备份是否加密、最近成功备份测试的结果等。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2交换机2.1交换机配置文件是否离线保存、注释、保密、有限访问,并保持与运行配置同步2.2是否在交换机上运行最新的稳定的IOS版本2.3是否定期检查交换机的安全性?特别在改变重要配置之后。
2.4是否限制交换机的物理访问?仅允许授权人员才可以访问交换机。
2.5VLAN 1中不允许引入用户数据,只能用于交换机内部通讯。
2.6考虑使用PVLANs,隔离一个VLAN中的主机。
2.7考虑设置交换机的Security Banner,陈述“未授权的访问是被禁止的”。
2.8是否关闭交换机上不必要的服务?包括:TCP和UDP小服务、CDP、finger等。
2.9必需的服务打开,是否安全地配置这些服务?。
2.10保护管理接口的安全2.11s hutdown所有不用的端口。
并将所有未用端口设置为第3层连接的vlan。
- 7 -2.12加强con、aux、vty等端口的安全。
2.13将密码加密,并使用用户的方式登陆。
2.14使用SSH代替Telnet,并设置强壮口令。
无法避免Telnet时,是否为Telnet的使用设置了一些限制?2.15采用带外方式管理交换机。
如果带外管理不可行,那么应该为带内管理指定一个独立的VLAN号。
2.16设置会话超时,并配置特权等级。
2.17使HTTP server失效,即,不使用Web浏览器配置和管理交换机。
2.18如果使用SNMP,建议使用SNMPv2,并使用强壮的SNMP communitystrings。
或者不使用时,使SNMP失效。
2.19实现端口安全以限定基于MAC地址的访问。
使端口的auto-trunking失效。
2.20使用交换机的端口映像功能用于IDS的接入。
2.21使不用的交换机端口失效,并在不使用时为它们分配一个VLAN号。
2.22为TRUNK端口分配一个没有被任何其他端口使用的native VLAN号。
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2.23限制VLAN能够通过TRUNK传输,除了那些确实是必需的。
2.24使用静态VLAN配置。
2.25如果可能,使VTP失效。
否则,为VTP设置:管理域、口令和pruning。
然后设置VTP为透明模式。
2.26在适当的地方使用访问控制列表。
2.27打开logging功能,并发送日志到专用的安全的日志主机。
2.28配置logging使得包括准确的时间信息,使用NTP和时间戳。
2.29依照安全策略的要求对日志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的事件并进行存档。
2.30为本地的和远程的访问交换机使用AAA特性。
3路由器1.是否有路由器的安全策略?明确各区域的安全策略物理安全设计谁有权安装、拆除、移动路由器。
设计谁有权维护和更改物理配置。
设计谁有权物理连接路由器设计谁有权物理在Console端口连接路由器设计谁有权恢复物理损坏并保留证据- 9 -●静态配置安全设计谁有权在Console端口登录路由器。
设计谁有权管理路由器。
设计谁有权更改路由器配置设计口令权限并管理口令更新设计允许进出网络的协议、IP地址设计日志系统限制SNMP的管理权限定义管理协议(NTP, TACACS+, RADIUS, and SNMP)与更新时限定义加密密钥使用时限●动态配置安全识别动态服务,并对使用动态服务作一定的限制识别路由器协议,并设置安全功能设计自动更新系统时间的机制(NTP)如有VPN,设计使用的密钥协商和加密算法●网络安全列出允许和过滤的协议、服务、端口、对每个端口或连接的权限。
●危害响应列出危害响应中个人或组织的注意事项定义系统被入侵后的响应过程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收集可捕获的和其遗留的信息●没有明确允许的服务和协议就拒绝2.路由器的安全策略的修改●内网和外网之间增加新的连接。
●管理、程序、和职员的重大变动。
●网络安全策略的重大变动。
●增强了新的功能和组件。
(VPN or firewall)●察觉受到入侵或特殊的危害。
3.定期维护安全策略访问安全1.保证路由器的物理安全2.严格控制可以访问路由器的管理员3.口令配置是否安全Example :Enable secret 5 3424er2w4.使路由器的接口更安全5.使路由器的控制台、辅助线路和虚拟终端更安全控制台# 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CNTL/Z.(config)# line con 0- 11 -(config-line)# transport input none(config-line)# login local(config-line)# exec-timeout 5 0(config-line)# exit(config)#设置一个用户(config)# username brian privilege 1 passwordg00d+pa55w0rd(config)# end#关闭辅助线路# 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config)# line aux 0(config-line)# transport input none(config-line)# login local(config-line)# exec-timeout 0 1(config-line)# no exec(config-line)# exit关闭虚拟终端# config t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CNTL/Z.(config)# no access-list 90(config)# access-list 90 deny any log(config)# line vty 0 4(config-line)# access-class 90 in(config-line)# transport input none(config-line)# login local(config-line)# exec-timeout 0 1(config-line)# no exec(config-line)# end#访问列表1.实现访问列表及过滤拒绝从内网发出的源地址不是内部网络合法地址的信息流。
(config)# no access-list 102(config)# access-list 102 permit ip 14.2.6.00.0.0.255 any(config)# access-list 102 deny ip any any log(config)# interface eth 0/1- 13 -(config-if)# description "internal interface"(config-if)# ip address 14.2.6.250 255.255.255.0 (config-if)# ip access-group 102 in●拒绝从外网发出的源地址是内部网络地址的信息流●拒绝所有从外网发出的源地址是保留地址、非法地址、广播地址的信息流Inbound Traffic(config)# no access-list 100(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4.2.6.00.0.0.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27.0.0.00.255.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0.0.0.00.255.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0.0.0.00.255.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72.16.0.00.15.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92.168.0.00.0.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92.0.2.0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规范0.0.0.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169.254.0.00.0.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224.0.0.015.255.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deny ip host255.255.255.255 any log(config)# 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14.2.6.00.0.0.255(config)# interface eth0/0(config-if)# description "external interface"(config-if)# ip address 14.1.1.20 255.255.0.0(config-if)# ip access-group 100 in(config-if)# exit(config)# interface eth0/1(config-if)# description "internal interface"(config-if)# ip address 14.2.6.250 255.255.255.0 (config-if)# end入路由器外部接口阻塞下列请求进入内网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