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收入分配问题(一)

合集下载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维普资讯
经济 众 说
党 政 干 部论 坛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 关 进 礼
收 入 是 民生 之 源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以来 的 2 9年 ,
而 十 七 大报 告 对 此 又 进 一 步进 行 丰 富 、发展 和完
善 , 调 : “ 化 收 入 分 配 制度 改 革 , 加 城 乡 居 民 收 强 要 深 增
我 国 的 改 革 开 放 和 现 代化 建 设 事 业 取 得 了 巨 大 成 就 。
十六 大 以来 的 5年 , 国城 乡居 民生 活 质量 明 显提 高 , 我
入 。”初 次 分 配 和 再 分 配都 要 处 理 好 效 率 和公 平 的关 “
系 , 分 配更 加 注重 公 平 。” 再 这是 我 国收 入 分 配 制度 内

出 、发展 与完 善 的。党 的 十 四大 就 第 一次 明确 提 出收 入分配要“ 兼顾 效 率 与 公 平 ” 。党 的 十 四届 三 中全 会 又
指 人格 上 的平 等 。 就 与 效 率 的关 系来 讲 , 平 可 以理 仅 公 解 为 经济 竞 争 的机 会 平 等 、竞 争 过 程 平 等 以及 收入 分
到 20 0 5年 的五 年 问 ,城 镇 居 民 中 1 %最 高 收 入 组 与 0 1 %最低 收入 组 的收 入 之 比从 46倍 上 升 到 92倍 , 0 . . 扩 大 了 一倍 。因 此 , 化 收 入 分 配 制度 改 革 , 加 城 乡 居 深 增
和 原 则 。所 谓 效率 , 要 是 指 经 济 效率 , 指 生 产 要 素 主 是 的投 入 与 产 出 之 间 的对 比关 系 。 场经 济 中 的效 率 , 市 要 求 以尽 量 少 的 资源 耗 费生 产 出尽可 能 多的 符 合 市 场需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善方法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善方法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善方法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尤为突出。

一方面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另一方面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如何改善收入分配,实现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已成为社会各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表现1.贫富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是衡量收入不均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数据显示,部分地区的富裕家庭收入占比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而一些地区的低收入家庭收入占比却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种巨大的差距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从而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2.劳动报酬与资本收益不均在当前的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和资本收益的不均衡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的从业者收入高,而其他行业的劳动者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资本收益的不均也表现在一些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利润丰厚,而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较低。

3.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在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差别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的不平等性,导致了农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这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二、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分析1.制度性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在收入分配中依然存在一些制度性原因。

比如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利润过高,而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此外,政府在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

2.规则性原因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规则性因素也对收入分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行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高技能、高职位的从业者相对于其他劳动者拥有更高的谈判能力和话语权,从而导致了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不均衡。

3.结构性原因我国收入不均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原因。

比如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而城市化进程中机会不平等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也是导致收入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我国收入分配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缓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分配现状,收入差距,政策建议一、收入分配背景及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定了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的政策。

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分配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是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明确参与分配,收入差距明显拉开。

而且由于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的财产关系开始出现,人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并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那么,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究竟有多大呢?国际上衡量贫富收入差距一般采用基尼系数来表示。

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收入分配过分均等;0.3~0.4属于收入分配正常差异状态;高于0.4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超过0.45则反映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极易出现社会不稳定。

据统计,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合计的收入基尼系数为0.458,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属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国家。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回顾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较以往有了质的飞跃。

而反观广大的农村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样一来,不仅拉大了农村内部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而且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得更大,从而使得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两极化趋势异常严重。

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众多因素的结果,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人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比较平均,差距不是很大。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篇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效率就是要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在收入分配领域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使特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出,什么是公平简单来讲就是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大致存在两种公平观,一是以分配功能为衡量标准,判定依据是分配过程中能否做到机会均等,等量要素投入能否获得等量收益;二是以人的平等为衡量标准,对公平与否的判定依据是分配结果,或者说最终的收入差距状况。

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于1905年提出的,旨在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与财富的平等情况。

洛伦兹把社会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为10个等级,每个等级有10%的人口,再将这10%的人口的收入除以国民收入,得出每一等级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的比重,然后,以累计的人口百分比为横轴,以累计的国民收入百分比为纵轴,画出一个正方形图。

最后,根据一国每一等级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体数字,描绘出一条实际收入分配曲线,这就是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一个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

把洛伦兹曲线图中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用A 表示,将洛伦兹曲线与完全不平等曲线之间面积用B来表示,那么基尼系数就可以表示为:G=A/(A+B)。

基尼系数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基尼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越不平等。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公的实际情况和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的运转过分依赖于非规范性收入。

我国大量的非税收入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导致企业负担加重、分配秩序混乱,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金融学教程课件 第五章 收入分配问题

金融学教程课件 第五章  收入分配问题
第五章 收入分配问题
一. 几种主要分配形式 二. 按劳分配 三.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 四. 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 五. 收入分配的调节
一、几种主要分配形式
1、按资分配 2、按劳分配 3、按需分配
二、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 第一,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在全 社会范围内,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 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惟一的 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和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第二,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如土地、机 器等生产资料的影响,只包括劳动者自身脑力与体力的支 出。 第三,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不是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别劳 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 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
(4)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思路 • 第一,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这是指 导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 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现实依据。 • 第三,生产决定着分配,分配的合理性是受生产 发展的需要制约的。
(5)“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初级阶段处理效率与 公平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从微观还是社会 宏观来看,效率、效益、质量都不高,经济增长方式还没 有转变,发展仍然是首要的任务; 第二,把公平摆放在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妥善的处理好社会 公平问题也事关重大,它关系到发展理念、公民权利、社 会安定,也关系到发展和效率,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性 质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根本问 题。 第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 系的基本原则,并不排斥在某个特定时期和条件下可以把 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摆在更突出和更重要的位置上。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1)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

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具体地说,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2)经济学中的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经济学中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概念在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宜的公平观。

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

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

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

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

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

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

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3)我的理解: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地强调让人们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即机会平等,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收入平等。

新形势下对国企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

新形势下对国企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

新形势下对国企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摘要]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凭借其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政府行政干预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承担了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责任,使其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实现了基本的公平。

国有企业在破解收入分配问题时,应正确处理其与国家、其他企业以及内部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明确国家与企业各自的权益,解决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分配关系,引入外部机制对国企内部员工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予以监督和解决。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

到2011年底国民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

但是当前经济领域仍然存在诸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经济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发展、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急需解决。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可能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注不够,但对关系到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却非常敏感,其中感受最清晰、最直接的就是日益突出的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度最高,最容易引起社会波动的迫切性和关键性问题。

本文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都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而这一观点正是破解当前中国一系列涉及民生领域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一、国有企业能够承担破解收入分配问题的责任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收入分配都是关系到全体成员切身利益的关键性问题,因此选择承载研究分配问题的具体对象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前提。

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能够很好的承担这种角色和发挥相应作用。

这个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国有企业承担责任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要在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发挥作用,首先要解决的是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是否具有关键性影响力的问题。

如何有效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如何有效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如何有效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格局是: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按劳分配是主体,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

由于我国所有制结构不仅包括国有、集体经济本身,还包括一切混合经济中公有制经济成分。

所以我国个人收入呈现出多种收入方式并存的状况,这是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分配向企业和政府倾斜。

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比重过低,这种状况延续至今,一直未能得以改变。

这种分配结构实际上是一个不公平的分配结构,它不是按照对人们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进行分配,其分配份额不是由参与分配者对生产的贡献,而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

从这一现象的成因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根源于社会产权结构失衡,少数人(政府与资本所有者)为所有者、受益者,而多数人(劳动者与居民)为无产者、受损者。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就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积极采取各种具体政策措施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又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权力结构,特别是产权结构,构造新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分配格局也从过去的平均主义转变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基尼系数上升。

收入差距扩大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会导致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是要把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调节全社会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突出问题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且有扩大趋势。

2、地区间收入差距过大。

3、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

4、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反映出未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摘要: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想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

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

关键词:和谐社会;发展经济;改革创新;解决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

它明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西方经济学(经济学(本)》形考任务1-6终结性考试题库及答案形考任务1:理论分析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答:现实的收入差别可分为七种情况。

第一种源于诚实劳动中努力程度和辛劳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是由“多劳多得”而来。

这种收入差别,是改革开放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后必然有所扩大的合理差别。

第二种是源于个人禀赋和能力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

第三种是源于要素占有的状态、水平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比如决定于先天的继承关系,因而个人在资金、不动产、家族关联、社会人脉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形成收入差距。

第四种是源于机遇不同而形成的收入差别。

比如买股票、中彩票等行为使人一夜暴富或血本无归,其中某些机遇因素不可否认。

第五种是源于现行体制、制度不够合理的“明规则”而形成的收入差别。

比如,一般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明显高于非垄断行业。

其规则即使“对内一致”,对社会其他群体却有明显的“不公”O第六种是源于现行体制、制度中已实际形成而不被追究,或暂时不被追究的“潜规则”而形成的收入差别,大体上相当于人们所说的“灰色收入*透明度很低,这些“潜规则”大都是不公正的,亟须整改。

最后一种是不法行为、腐败行为所获得的“黑色收入”。

不用说,这种行为是犯罪。

以上几种情况,第一种和第二种,政策应该予以鼓励,或以鼓励为主加上再分配的人为微调。

第三、四种,政策应作适当调节,但不能做抹平处理,否则市场经济所需的首创、冒险精神将受到极大的抑制。

而第五、六种则必须调节,关键是同时进行机制、政策转变。

最后一种则必须坚决取缔、惩处。

政府的作用应更多体现为:通过再分配手段抑制、缓解收入悬殊。

对高收入应通过税收等规范手段适当调低;低收入阶层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缺口,应通过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措施填补。

对于由于特殊原因,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一定要以“应保尽保”的原则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答:(1)就中国的现行的发展状况来说,李稻葵认为在全球化的压力下,经济社会体制和政策应向左转,更加强调分配的公平性,强调对市场机制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约束,同时,对社会高收入人群的税收也会有所加强。

李杨认为,中国经济如果想有所突破,要完全调整旧的经济结构,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结构。

郭熙保认为,将注意力转移到收入分配上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但必然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

但为了社会的和谐和中国长期发展,牺牲暂时的增长速度也是必要的。

因为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为增长而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张占斌等认为,为了顺应发展趋势。

经济的增长速度应由高速向中速转换,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

魏杰和谭伟认为政府部门“权钱交易”的存在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降低社会福祉。

高帆认为,就经济运行方式而言,单纯强调公有制、平均分配和中央计划经济的“苏联范式”在短期内可以实现赶超战略,但长期来看会无法解决信息发现,经济激励和资源配置,从而导致低效率。

因此中国制定出适合自己国情的收入分配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十分有意义。

一、中国发展与收入分配1.1中国发展模式与收入分配在收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是正确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温饱问题未得解决时,经济增长须放在首位,那时促进经济增长比收入分配公平和保护生态环境更重要。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30年之后,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在这种形势下,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就必须要转变到增长与公平并重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重视社会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2中国现行发展模式中由收入分配引发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两个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不公是指人们获得收入的机会和过程不公平。

假如人们取得收入的机会不均等,可利用一些特权或初始资源禀赋的不同获得额外收入,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可为此例证。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善方法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善方法

收入分配问题与改善方法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成为了社会热议话题之一。

尽管经济中发生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却不断加剧,导致社会矛盾日趋严重。

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了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收入差距。

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

2.职业收入差距。

在不同的行业中,收入水平相差也很大,例如,金融、IT和高层管理等职业收入往往比服务业和制造业等低技术工作的收入要高。

3.教育和技能层次决定的收入差距。

拥有高学历或高技能的人相对于普通公民的收入要更高。

4.收入来源的非公平性。

有些人的收入来源是非法渠道,如贩毒、抢劫、赌博等,这些人的不义之财应当遭受国家的严惩。

二、收入分配问题的改善方法为了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扩大就业和提高工资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人力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有劳动力就业空间的经济活动。

这样能够降低就业率,增加劳动力供给,为困难群体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除此之外,政府应该也给做好公司人员资质的平台,为提高工资水平做出贡献。

2.严格收入分配纪律,打击非法收入来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非法经营的打击力度,将精力放在震慑暴力、毒品、赌博、抢劫等非法收入的形成源头,使不义之财被严厉地打击。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地区间、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弥补城乡差距和职业收入不平等现象,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保障。

4.加大税收改革力度,取消过度的财政过程。

政府应该取消一些过度的税收负担,减少税收差异,让每个人都能够公平的享有社会资源。

三、结论在当前亟需改善收入分配的背景下,为了使社会更加公平和稳定,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国内经济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也应严格制止非法的财富来源和不正当的知识产权等,要加大对税收负担的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

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分配中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分配中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收入分配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

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

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

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同时,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十六大报告和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三者关系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在明确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做到两个防止,才能真正使三者利益相互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构建和谐社会不成为空话。

十多年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政策的调整,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激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精选5篇)

如何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精选5篇)

如何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精选5篇)第一篇:如何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1)洛伦兹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3)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初次分配是指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分解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企业营业盈余三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质是要素价格决定问题。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初次分配领域,首先应保证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完善要素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坚决根除涉及权钱交易的腐败收入和寻租收入;打破行政垄断与资源垄断,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造各类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应当指出的是,由劳动和资本各自特点所决定,劳动与资本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证劳动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市场竞争地位上的平等,政府有责任通过就业政策和集体谈判制度等增强劳动者的博弈能力,通过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现阶段的重点是,促进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理顺资本所有者、经理层与一般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以间接税方式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还要求政府通过税种、税率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的调整,协调好政府、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间接税比重高达70%以上。由于间接税会直接进入市场价格,间接税比重高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会通过税收转嫁,加重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此外,我国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过低,一些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福利侵蚀企业利润;还存在少数人无偿或低价占有、使用公共资源等问题。因此,深化初次分配领域改革,应在保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改革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严格征收资源占用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的收益分配机制。

我国收入分配的问题与改革思路2012.09.10

我国收入分配的问题与改革思路2012.09.10

差距过大。

东中西部已有的 收入差距,由于 倾斜式发展战略 而被进一步扩大, 不同地区收入相 差大,没有体现 同工同酬。
2011年各省(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序(元)
2011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和农 村)分别是河南的2倍、2.4倍,是甘肃的 2.42倍和4倍。 中国富豪高度集中于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 2011胡润财富报告:北京富豪最多,分别 有17万个千万富豪和1万个亿万富豪;广 东第二,千万富豪15.5万,亿万富豪有 9000人;上海第三,千万富豪有13.2万个, 亿万富豪7800个。北京、广东、上海千万 富豪人数占全国总数的一半。

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策因素:地区优惠政策;非公有制优 惠政策;行业优惠政策。 市场化因素的“马太效应”

第三,再分配调节力度弱
首先,对高收入的调节不力主要体现为 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不够。 其次,对低收入者的保障力度不够。

其三,收入分配政策缺位,分配管
理能力建设滞后。

第三,要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分配结果公平,就是使全体社会成
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强化税收调节”。 ——“扩大转移支付”。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 会保障体系”。 ——搞好社会第三次分配即慈善事 业。
“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提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这是基础性工作。 “扩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高”——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打非”——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保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重视发展慈善事业。
首先,收入有适
度合理差距是必 须的,但差距不 能过大。
收入差距过大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市场机制政府财政论文摘要:文章分析讨论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一、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充分显现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如一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取得了过高收入。

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3、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目前的再分配领域中,无论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还是对低收入者的保护都还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较大差距缓解比较慢。

4、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由于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给非法收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特别是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等现象。

三、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一)、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1、打破行业垄断。

对于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国家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强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

同时加强对这类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人工成长增长串的考核。

严重违反国家工资政策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制定《反垄断法》来有效制约垄断经营行为和对某些自然垄断性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

2、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服因就业选择限制而产生的收入差别。

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缩小收入差距。

3、完善市场规则,构造竞争机制,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努力塑造文明的市场行为主体,严肃法纪,取缔非法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和侵吞国家财产的不法分子,制止利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作者:孙思模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伴随改革开发30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提速,收入分配层面的矛盾凸显。

收入分配不均,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热点问题。

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

要保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将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强国,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和路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公平;效率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财富变动分享方面的反映,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长过程和大格局中来研究和把握;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热点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改革收入分配、强化对经济主体的激励切入的。

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问题突出体现在为居民收入低、收入差距大。

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收入分配不公更多的是强调收入分配机会和过程的不平等,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更多的是反映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平等。

收入分配不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使这一差距不断加大,这又集中体现在分配公平和分配效率问题。

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寻找公平与效率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

要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深入分析收入分配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普惠性不够,导致收入分配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伴生、交织;二是改革和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诸多可以避免和难以避免的问题,导致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叠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确立,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存在差异,把握机遇、利用资源的能力有所不同,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扩大。

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西方经济学--作业二: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答:1、效率和公平(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马克思.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1 .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 2.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 3.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 4.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问题(一)
摘要: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矛盾的加剧,是近年来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这一问题必须冷静思考、分析和处理。

我们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但不要搞民粹主义;调节收入分配,关注弱势群体,实现贫富和谐,首先是政府的职责。

国家和社会应当关注社会公平,只有公平了才能实现贫富和谐,但关注公平,实现贫富和谐,绝不能向效率开刀。

我们不能一般地反对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是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激励效率的重要杠杆。

而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社会不是要消灭收入差距,而是要调节收入差距,取缔非法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平抑社会矛盾。

关键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社会弱势群体,贫富和谐,初次分配,市场机制一、理性分析收入差距与贫富矛盾
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矛盾的加剧,是近年来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这一问题必须冷静思考、分析和处理。

(一)关于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世界上用来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指标。

首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尼系数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为0.18,现在已接近0.5,而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0.35─0.4。

这成为媒体炒作最热的问题之一。

作为清醒的学者、官员和媒体对此都应该冷静点。

首先应当认识到,与改革开放前普遍贫穷条件下的绝对平均主义相比,我国的基尼系数逐步增加,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其次,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还不是全局的,“奔腾式”的甚至是“对抗性”的矛盾。

其三,对于已经存在的收入分配方面不合理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度拉大严重的问题,国家绝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必须高度关注。

其四,面对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但在舆论上切不可盲目和过度渲染,因为过度渲染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会对现存的问题和矛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但不要搞民粹主义
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协调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实现贫富和谐,关键是要解决好社会弱势阶层的过低收入和贫困状况。

同情社会弱势阶层,是社会公众一般的心理趋向,也是中华民族自古具有人文关怀优良传统的表现。

但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要谨防“民粹主义”倾向。

民粹主义(Populism,也可译为平民主义)是在19世纪俄国出现的一种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其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极端强调平民的利益、意见、公决、创制权等。

这里在分析收入分配关系中借用“民粹主义”的概念,是指反对收入分配差距、绝对“妖魔化”富人、否定市场竞争、崇尚平均主义等逆市场机制的思潮。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实现贫富和谐的目标,必须把握好两点:一是收入分配的公正原则,而公正首先来自符合效率原则的初次分配;其次是收入分配的机会均等原则,而机会均等原则首先是市场竞争机会的均等。

只有牢牢把握这两个原则,才能确保财富持续充分涌流的源泉永不衰竭。

如果国家政策过度向社会弱势阶层倾斜,让“怀弱”极端为“民粹主义”,必然会影响经济效益,减少财富增长,最终不利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

(三)调节收入分配,关注弱势群体,实现贫富和谐,首先是政府的职责
政府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有大的作为。

而政府要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不能“东按葫芦西按瓢,眉毛胡子一把抓”,首要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制度。

我在1999年提出了“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人跟着利益走,利益跟着制度走”的观点,一个良好的、有效的制度不仅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财富分配、协调利益关系、促进贫富和谐的关键。

这就要全力打造全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这种机制包括利益表达的机制,利益的谈判和博弈机制,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等。

从我国现实存在的严峻问题来看,首先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要为解决官民的利益矛盾进行有效的制度化安排。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制度上解决廉政问题,从而在民众思想深处消除“仇官”心理(实际上是“仇腐”心理);二是从制度上解决各级官员的勤政问题,真正为民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带来看得见的利益。

第二个方面是要为解决城乡利益矛盾进行有效的制度化安排。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制度上使社会主义农新村建设真正取得实效;二是从制度上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农村人口平稳有效地向城市转移。

第三个方面是要为解决行业间的利益矛盾进行有效的制度化安排,着力解决行业垄断问题,切实打破行业间的收入分配不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