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趋势与出路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趋势与出路王小鲁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浪长安讲坛第51讲,长安讲坛总第182期,做客专家是论坛特邀专家、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他演讲的题目是,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趋势与出路。
以下为演讲实录:谢谢大家来听演讲。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趋势与出路。
今天一共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争取1个半小时以内讲完,然后给大家留出时间来自由讨论,或者是提问题,或者是发表评论都可以。
一、解决收入差距要靠制度变革(一)从国际视角看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收入分配的国际视角。
我们现在面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发达国家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遇到的老问题,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收入差距过大,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也产生了很多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且由于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也带来了比如说像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等等这样一些尖锐的问题。
由此也导致很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这种情况在20世纪的时候逐步改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是明显缩小了。
马克思在1867和1894年的《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出版的时候,提出一个论点,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使得劳动者的报酬被压低,收入两极分化,导致了绝对贫困化,从而导致了大众消费需求的不足。
他认为这是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基本原因。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论断,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间,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一个没有办法克服的矛盾。
他认为是无法解决的。
而且这种危机会越演越烈,关键是收入分配产生的问题。
而收入分配问题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
所以他认为,只有采取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解决这样一个社会矛盾。
但是,到了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来一个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
他认为,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这一点和马克思的分析差不多。
但是他主要强调的是有效需求不足在于投资小于储蓄,因此,当投资等于储蓄的时候,整个社会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也面临着改革的迫切需求。
既要确保公平合理,又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革方向。
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现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是指对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待遇进行安排和分配的制度安排。
在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长期以来都以均等主义为基础,即按照岗位、职级等因素来确定收入。
然而,这种均等主义的分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均等主义分配方式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种类众多,职务层次复杂,如果一味地以岗位、职级等因素来确定收入,就容易出现同一岗位收入相差悬殊的情况,这将进一步加大收入差距。
其次,均等主义分配方式缺乏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主要与职级、工作年限等因素相关,与个人的工作绩效和贡献关系不大。
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竞争性,进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绩效和发展。
最后,均等主义分配方式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工资待遇没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容易导致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动力不足,给单位带来一定的管理困难。
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方向为了解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供参考:1. 引入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
可以考虑按照职务、绩效、工作贡献等因素,来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水平。
这样既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鼓励人们多做贡献,提高单位整体的绩效。
2. 优化福利待遇体系。
除了基本工资外,可以适当增加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等激励性待遇。
同时,加强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让人们看到明确的晋升渠道和发展前景。
3.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个人的工作绩效、能力素质等因素纳入考核范畴,以此来确定收入水平。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一、概述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国家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和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改革的思考进行探讨。
回顾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
这一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格局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四阶段是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分配结果的监管,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
分析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劳动力供需不平衡、行业垄断、个人禀赋差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思考。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强化税收调节等。
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研究背景与意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基尼系数长期处于国际警戒线以上,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及改革思路摘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居民收入整体、城乡之间、行业间以及地区间等方面正在呈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收入分配政策,以解决由分配不公平带来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公平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这表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各个环节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尤其是收入调节及再分配机制的缺乏,使得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变得越来越严重,不公平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较大程度上有损于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最终也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一、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1、居民收入整体差距进一步扩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差异状况,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我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0上升到2008年的0.45,大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基尼指数的估计在0.45和0.5之间。
有的甚至认为已超过0.5,远高于0.4的世界警戒标准。
如此大的收入差距也将中国和东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分配结构区分开来,与金砖四国(BRIC)相比,中国的收入差距也仅仅略低于巴西,而高于俄罗斯和印度。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实教授指出,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这样的速度是世界上少有的,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差距正不断拉大。
并且这种扩大的趋势似乎仍在持续。
2、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一个特点。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于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一度出现了缩小的情况。
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虽然若干年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过缩小。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如何解决我国财政收支存在的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一、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分析1.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呈现出明显的放缓趋势。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为6.2%,较2017年的7.4%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了税收收入的增速放缓,从而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2. 财政支出增速加快与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我国的财政支出增速却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2018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速为8.7%,高于财政收入增速。
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增加速度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导致财政赤字规模扩大,财政运行压力加大。
3. 财政结构失衡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财政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
一方面,财政支出中,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足,导致民生领域的短板依然存在;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持等领域的投入过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二、改革对策建议1. 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为应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财政收入来源来提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优化税收政策,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支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财政收入。
可以加大对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升财政收入水平。
2.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针对财政支出增速加快的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财政支出规模,避免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控制目标,限制财政支出总规模的增长。
可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减少对不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持投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科学性。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
另外,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了0.4的警戒线,高达0.45以上。
由此看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经济数据可知,中国行业最高收入与行业最低收入的比值是6倍,而国际上的收入差距标准大约为3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而最主要的高收入行业集中在金融、电力、电信、保险、烟草等领域,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业的收入高出2~3倍。
这仅仅是实际工资的对比,如果将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等相加起来,则这种差距将会扩大到6~10倍。
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
不难看出,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
再次分配机制落后。
当前,我国的再分配机制相对落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税收制度残缺,“偷、漏、逃、抗税”等非法现象普遍,执法部门打击力度不足等。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税收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税收流失额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措施最先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方面的公平缺失,但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而言,却有着“逆向调节”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高收入群体缴纳的个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总体收入的一小部分,而中低收入者则是纳税主体,很多高收入者却没有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区域收入差距显著。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经济、文化特色。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尤其是近年来,东西部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还在不断上升。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及财政调节措施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及财政调节措施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比重偏低、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建议采取积极的财政手段调节收入分配问题,主要措施为:一是保增长、扩收入。
二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三是强化税收调节。
四是调整经济结构。
【关键词】收入分配财政调节税收工资增长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财政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着预期方向发展。
这既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迫切要求。
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比重偏低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约为9.5%,而同一时期内,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只有6.9%。
导致居民未能享受经济高增长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和企业的分配收入挤占了居民的分配收入。
多年来政府和企业的收入趋势不断上升,而居民的收入趋势却在波动中下降。
我国2006年政府收入份额为14.2%,企业收入份额为45.2%(包括折旧),而居民收入份额仅为40.6%。
资料显示,全球多数国家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普遍都在54%~65%。
相比之下,我国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而居民收入比重偏低。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而劳动者报酬是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二是居民经常转移净收入增长大大放缓。
政府对居民的社会保障支付投入不足导致居民经常转移收入减少,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又导致居民经常转移支出的增加;三是地方政府考核机制的弊端和财税分权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招商引资,扩大生产规模以创造更多税收;四是资本报酬比重偏高,导致企业收入因此大步上扬。
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进入90年代以后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2000年时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0.45左右。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根据现有国情,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
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调整、确定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结构形式。
在这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与所有制结构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新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倡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所有制性质和结构所决定的。
自此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以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然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
在经济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也出现了分化的趋势。
1、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分析分配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能否认,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是分配制度改革中出现的负效应。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改革目前正处于规律性的改革负效应释放期。
任何经济改革,一定会有一个正效应释放期和负效应释放期,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中,社会经济集中体现的主要是正效应,如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等,一些负效应还处于积累阶段,并没有集中释放。
但是到近两年,我们的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的一些负效应开始显现和释放,尤其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些负效应的释放可能会比较显著,中国的总体经济改革开始进入负效应释放期,分配制度表现出的一些问题是这些负效应的表现之一。
2、分配制度改革中应该坚持效率优先,注重社会公平。
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在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坚持“各种生产要素参加分配”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起点、机会、过程的不公平。
论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
论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一、概述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现状与调整对策,是一个深刻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历程,分析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以期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演变历程方面,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分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存在一些问题。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导致社会公平感降低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资本所得占比过高,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民生福祉。
它不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分配格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果分配格局失衡,将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消费动力不足,进而制约经济的增长潜力。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当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时,社会不满情绪将积聚,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当前,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但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就指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
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充分显现我国收入差距拉大过程,如果从1985年算起,已经持续20年了,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到目前为止,差距拉得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居民收入情况看,基尼系数已从1995年的0.389上升到2002年的0.435,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城乡差距从1985~2003年的18年间快速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3%,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
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l,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达到6∶1。
尽管去年中央采取了多项重大措施,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00元,但城市人均收入增加900元,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从地区差距看,2003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91倍和2.38倍。
公务员的工资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差别也太大。
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如一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取得了过高收入。
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3、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目前的再分配领域中,无论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还是对低收入者的保护都还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较大差距缓解比较慢。
4、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由于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给非法收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摘要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并分析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1. 引言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面临着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收入分配问题。
2.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的收入分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2.1 基本收入不平等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地区。
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
2.2 高收入人群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在增加,这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
2.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3.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3.1 社会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增加,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2 消费能力不足较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3.3 增加税收压力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富人税收负担减少,从而增加了穷人的税收负担。
4.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4.1 提高基本收入水平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社会救助等方式,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孔伟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2年第11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推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之际,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建议,对于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供分配的收入总量总体增加,GDP从2012年的53858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43670亿元,人均GDP从39624元增加到80962元。
按照2021年1美元兑换6.3477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达到12755美元,已经超过世界银行2018年高于12055美元为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成为高收入国家。
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始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高歌猛进。
(一)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从初次分配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持续提高。
2012—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9.5元提高到35128元,平均每年名义增长8.75%,与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8.73%基本同步。
2012—2019年,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比分别从25.4%和58.8%提高到25.9%和61.4%,广义政府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比从15.8%下降到12.7%;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占比分别从21.3%和57.4%提高到21.9%和60.3%,广义政府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占比从21.4%下降到17.8%。
(二)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从再分配看,收入差距总体下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下降,基尼系数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从2012年的0.474下降到2020年的0.468。
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
收入分配现状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动向
收入分配现状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动向收入分配可以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分配。
再分配是政府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次调节,主要措施包括征收收益税,比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对居民进行转移支付等。
初次分配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再分配主要由政府开展。
此外,慈善事业等也是一种形式的收入分配活动,被称为三次分配。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现状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收入法gdp,可以推算出各地加总后的收入法gdp及其分项。
若仅考察2005年以来的数据,可以发现,近几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在上升,企业盈余所占比重在下降,生产税净额所占比重基本稳定。
若与消费率在60%左右的90年代相比,当前,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而生产税占比偏高。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是最主要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1998—2003年,农民收入增速远低于城镇居民;2004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差距缩小。
2009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一直快于城镇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在持续扩大。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多14833元,差距较2005年和2000年分别增加7595元和10806元。
三、收入分配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总体上,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有三个。
一是财政收入占比偏高。
1996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一直快于gdp名义增速。
二是收入分配秩序混乱。
三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其原因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由历史和国情决定并长期存在的原因。
比如,自然条件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
第二类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原因。
比如,经济发展不可能绝对均衡,改革开放必然有先后次序等。
第三类是体制和政策失当的原因。
比如,始终有强化财政的倾向,始终维护国有企业的强势市场地位,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赠与税、遗产税等调节个人资产存量的税种尚未开征等。
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为何难产“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国社会的传统。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调整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调整正文: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普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人均收入持续增加,但同时也存在几个问题:收入分配不公,财富差距加大,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低,较高收入人群收入占比较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发展。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于:1. 维护社会公平和谐。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较大的阶级差距,若不加以改变,将会导致不同阶层之间的冲突加剧,导致社会不公平以及社会稳定性下降。
2. 促进消费扩大,带动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逐渐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够协助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3. 鼓励创新创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在于以创新创业驱动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可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催生出更多的创业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是指政府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使得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和合理,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1. 劳动报酬调整。
政府应该合理规范劳动报酬的比例,确保高管和专业人士的收入不会过高,避免普通工人的收入过低,影响其创造积极性。
2. 收入分配方式调整。
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对社会公共福利的支持,增加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
这样可以以各种方式调整收入的分配,带来更加公平有序的收入分配。
3. 财产税调整。
通过设立专门的财产税,可以对富人和企业的财富进行适当税收,从而达到可以平衡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的目的,缓解贫富差距。
三、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是指调整对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和依据。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是建立在对收入分配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的。
有一个较为公平、各方满意的收入分配机制是社会谐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探究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一、收入分配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但增速不均;二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三是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部分行业员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四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富裕阶层财富积累速度较快。
这些特点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仍面临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二是政策导向,政府的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都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三是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水平是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四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收入分配。
三、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制约了整体收入分配水平的提高;二是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和矛盾;三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加大,可能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均衡增长。
四、对策与建议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完善税收制度: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等措施,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024年浅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与对策
2024年浅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与对策一、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国民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过程。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明显失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尽管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相对较低。
这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迅速,而财政支出增长相对缓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空间,加剧了收入分配失衡。
资本收益占比较高: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资本收益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这导致一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加剧了贫富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农村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相对较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失衡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机制不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
然而,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垄断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收入分配失衡。
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有时政府干预过多或过少,导致职能定位不准确,影响收入分配格局。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收入分配缺乏制度保障和监管。
这导致一些人利用制度漏洞获取非法收入,加剧了收入分配失衡。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覆盖面有限,保障水平不高,导致一部分人在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负面影响分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需求不足:劳动报酬占比偏低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滞后,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
这制约了内需的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和改革思考
国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和改革思考王小鲁当前,收入差距过大和不公平分配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引起社会冲突、不稳定和广泛不满的,主要不是合法收入导致的收入差距,而是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公。
改革的关键,是需要从制度上解决与腐败相关的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导致的不公平分配。
〖图片〗宽300×高392一、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和问题近一个时期,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出现了若干积极的变化。
这包括:近年来全国职工工资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2年从上半年的情况看,继续保持了居民收入较快提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全部县级行政区,全国农村已有4.31亿人参保,1.17亿人领取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将在2012年底基本实现(除农民工外)全覆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了(除农民工外)全覆盖。
在此之前,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前全国城镇和农村分别有约2100万人和5200万人领取低保金。
这些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居民收入方面,城乡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与几年前相比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社会保障方面,尽管保障水平仍然很低,但已经使参保居民获得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这些使我们看到了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曙光。
但是我国收入分配方面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是严重的。
以上这些变化,还不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还面临着更严重的挑战,不能盲目乐观。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第一,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分配不公的现象大量发生,引起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激化。
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降到过0.26的低点,主要因为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了城乡差距。
以后持续上升,20世纪90年代中期突破了0.4的警戒线,近年来已接近或达到0.5的水平。
在世界上已经是高收入差距的国家。
中国过去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上。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思考
二 主 义政 策 出来后 ,这个 问 题在 某种 程 度上 是可 ( )收 入 分 配 制 度 的 国 外 实 践 在 过 去 这 么多 年 的 发展 过程 中 ,不 同国 家 以解 决的 。 但仍 然存在问题 , 就是经 过多 年实践 ,
一
个 相 当有 效 的 手段 ,就 是通 过 扩 张 性 政 策 , 老百 姓 ,所 以 ,会 造 成收 入 分配 严重 不 均 ,而
可 以在很 大 程度 上减 轻经 济 危机 的影 响 ,缩短 通过 这种 政 治 民主化 的 改革 ,使 得社 会各 个 阶 危机 影 响的 时 间 ,使 经济 运行 相 对平 稳 。马克 层获 得 了参 与政 治 、监督 政府 的 权利 ,这 在相 思早 期 的判 断是 ,总 需求 不足 这个 根 本矛 盾是 当程度上 改善 了收 入分配 。 资本 主 义 国家没 法解 决 的。实 际 上 ,从 凯 恩斯
一
第 一 位是 马 克思 。马克 思 在 《 资本 论 》第 恩斯 主要 是侧 重 于投资 ,他 认为 当有 很 高的储 卷 和 第 三 卷 中 (8 7年 和 19 16 8 4年 ) ,多 处 蓄 ,但投 资小于储蓄 时就会造 成有 效需求不足 。
国内智库 前沿 9
因 此 ,他 提 出政 府 可 以 采 取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 化的 政治 体 制改 革 ,因为 这些 国 家大 部分 在发
但 是 ,到 了 2 O世 纪 ,这 个 问题 出现 了 一 需求不 足 问题有密 切 的关系 。我 国面 临的有效 系 列变 化 。第 二位 要提到 的是 凯恩斯 。12 9 9年 需 求 不足 ,直 接 的影 响 因素 是 国 际 金融 危 机。 到 2 O世纪 3 年 代 ,美 国爆 发 了大 萧条 ,英 国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国经济的最大挑战仍然是收入分 配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是体制 的问题 ”
——林毅夫(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 首席经济学家)
主要内容: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二、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基尼系数) 三、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四、收入分配失衡的影响 五、纠正收入分配失衡的对策
* 我国的情况实际上就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刘易斯模型描述 的情况。
刘易斯城乡二元结构: 上世纪5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城乡二
元结构模型。他从美国历史数据研究中发现,当大量劳动 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这个过程中 由于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即劳动力无限供应,抑制了工资 水平上涨。本来应该是经济增长,人均收入也增长,但那 个时期工资没有相应增长,因为源源不断的新劳动力到城 市,都在竞争就业岗位,抑制工资水平上升。
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 2007年的0.48,近两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 过了0.5,这是十分严重的信号。
俄罗斯、东欧
俄罗斯2000年是0.45,和我国不相上下; 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等较低,0.3左右。
拉美:
拉美国家上世纪50年代:0.4或0.5,到2000年 以后变高了,大部分在0.5以上,智利、阿根 廷、委内瑞拉也在0.5左右。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
课前背景资料:
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位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8万亿元,比1978
年增长18倍。按2010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 汇率1:6.7704折算,约合5.879万亿美元。中 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5.474),成为全球第二大 经济体。 经济总量前12位:美国、中国、日本、德国、 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西班牙、加拿大、 印度、俄罗斯。
1995 2000 2005 2007 2008
政府 16.5 19.2 20.0 21.9 21.3
企业 16.2 16.6 20.8 20.6 21.6
居民 67.2 64.2 59.2 57.8 57.1
资料2:
现阶段,电力、电信、石油、金融、水电气供 应、烟草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其工资和工资外 收入总额估算相当於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 55%;然而这部分人占据的比重,不到全国职 工人数的8%。
•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 深入,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一是改革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实行企业工资总 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制度;
二是改革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行结构工 资制;
三是开征个人收入调节税。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
管整个改革时期人均收入在迅速增长,但1984年 以 后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
90 年代初期--超过了0.4 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收入分
配失衡。
收入分配现状: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
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 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 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2011年,“十二五规划”: “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 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 差距扩大趋势。”
出现“拉美陷进”
小资料:“拉美陷进”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出现“发展 风险期”。当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处于人均 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时,增长与问题、发展与矛盾 交织在一起,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矛盾最易激化的时 期。
拉丁美洲的不少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 发展速度加快,到21世纪初,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 这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各种 社会矛盾凸现和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群众的抗争此起 彼伏。
上述发达国家中,北欧国家收入差距是最小 的,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当然,也有人说起效率 低,但也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公众都补担心 明天失业怎么办,老了怎么办,病了怎么办,大 家生活心态非常平和,而且这个社会没有穷人, 社会相对比较和谐、稳定。
东亚国家基尼系数
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地 区,差距最大的是我国大陆。
1997 年,十五大报告指出: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结合起来”,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属于个人的 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 分配结合起来。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党的十六大提出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指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
入,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贡献参 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 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2010 年“两会”期间,温总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三:体制因素
主要是两方面: 再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
尤其是收入再分配体系不健全。 财税体制问题
*再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问题
个人所得税设置不合理 转移支付效率偏低 社保体系覆盖不全问题 公共服务不到位,特别是医疗、教育和廉租房
*财税体制问题: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我国传统的收入分配政策: 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表现:低工资、低收入、低消费—“三低” 实质表现:平均主义分配政策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分配制度改革(1978~198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针对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 方式造成劳动者缺乏积极性,导致生产力发展缓 慢的状况,决定首先以农村为突破口,切实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 。
二、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 伦茨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 标。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收入分配程度指标。
基尼系数
0
1
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就是所有的人收入 分配是完全一样的;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 均,就是说所有收入都集中到一个人手里。 一般0.4是收入分配警戒线。
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 程中,同时,又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到市 场体制的转轨,这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 的扩大。
城镇人口30 年中从1.7亿上升到了6亿,现在 还有1.4 亿农民工在城镇打工,每年几百万新 增农村劳动力到城市里来,这样一种劳动力供 求状况,长时期压制了工资水平上升。但同时 经济在高速增长,增长的成果主要转化为非劳 动收入的增长,工资增长相对较慢。这就导致 了收入差距扩大。
此外,由于市场化趋向的改革提高了资本和人力资本 的回报,也扩大了收入差距。改革之前,大家工资都 差不多,收入水平相当均等。改革开放后,分配方式 过渡到通过市场调节,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由于 人力资本供给稀缺,高素质人才、管理人员、工程技 术人员的回报迅速上升;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 相应大幅度上升,因此,拉开了收入差距。
以上四大失衡导致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 会矛盾愈加尖锐。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 0.4是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4,表明财 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 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 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两 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这是十分严 重的信号。
2、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
影响改革以来收入分配的因素,归纳起来有 三个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 区域发展不平衡 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
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
有三方面原因:
原因一:发展阶段和体制转轨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
原因二:政策因素 原因三:体制因素
原因一:发展阶段和体制转轨对收入 分配的影响。
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 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
“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 原则”
首次提出了在分配制度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
缺乏合理的资源税、垄断利润调节税等 土地流转制度问题 垄断行业的问题 公共资金管理体系不健全
资料3:
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 的1.8 : 1扩大到2007年的3.33 : 1。
截止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 者达1.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 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27.5%,参加失 业保险者占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 33.5%。
我国目前基尼系数
二、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
3、各国基尼系数: 发达国家:
美国在过去50年中,从0.36上升到0.4以上; 其他,都在0.4一下,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在
0.3左右;其中法国原来的收入差距达0.49, 现在下降到0.32。
北欧国家基尼系数:
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收入差距在上 世纪50年代都在0.4以上,挪威还到了0.55, 经过50年的变化都下降到0.25左右。
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失衡,有四大表现:
政府积累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人收入占比越 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