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

合集下载

美丽河湖典型案例

美丽河湖典型案例

美丽河湖典型案例: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与保护1. 案例背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约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长江流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修复和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决定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2. 案例过程2.1 制定整体规划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之前,中国政府先制定了整体规划。

该规划包括了对整个长江流域的水环境、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了一系列具体的修复和保护措施。

2.2 水污染治理针对长江流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加强工业企业和农业排污源的监管,推动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减排。

其次,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投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此外,还加强了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2.3 水资源保护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区域,为了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水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河流湖泊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乱占乱用河湖水资源行为。

其次,推广节水技术和意识,提高社会各个领域的用水效率。

此外,还加强了对地下水开采、河道改造等活动的规范管理。

2.4 生态修复为了修复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

首先,在沿江地区建设生态廊道,恢复并保护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

其次,在重要湖泊周边建设生态屏障带,减少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在长江主要支流上进行河道修复,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3. 案例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水质明显改善,重要河段水质达到或超过国家考核标准。

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生态修复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湿地面积逐渐恢复扩大,部分湖泊的生态系统恢复良好。

同时,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水源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规划案例研究

水源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规划案例研究

水源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规划案例研究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水源地,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规划。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探讨水源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规划的实施效果和经验教训。

二、案例一:美国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美国科罗拉多河是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其流域覆盖面积广阔,涉及多个州的水资源供应。

为了保护科罗拉多河的水源地,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科罗拉多河流域的保护区,限制了人类活动对水源地的破坏。

其次,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水源地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此外,美国政府还鼓励农业和工业部门采取节水措施,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源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水资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源地保护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流域范围广阔,不同州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仍然存在困难,导致水资源管理的不一致性。

其次,由于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源地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源地保护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案例二: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管理规划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之一,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该工程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规划。

为了保护水源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区,限制了人类活动对水源地的破坏。

其次,加强了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投入,推动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管理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

20180829海口市美舍河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20180829海口市美舍河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案例2海口市美舍河流域综合治理案例一、流域概况美舍河是海口市绿色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性、基础性的廊道。

上游连接沙坡水库,下游连接海甸溪入海,流经龙华、琼山、美兰3个区,是海口市府城的母亲河。

美舍河全长23.86公里,流域面积52.95平方公里。

旱天常水位状态下,上游沙坡水库下泄流量为0.3立方米/秒,可基本保障凤翔闸以南河段的生态基流;河道中游自南渡江司马坡岛补水3.0立方米/秒,用以保障下游河段的生态补水需求。

下游入海口段受潮水涨落影响较大,水体含盐度较高,多年平均潮位为1.0米,多年平均高潮位为1.3米。

20年一遇洪水位状态下,沙坡水库泄流91立方米/秒,城区河道区间入流80立方米/秒,河道断面基本可满足20年一遇的过洪能力。

图1 美舍河流域概况图二、排水系统概况美舍河所在的主城区近9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城区最北侧的白沙门污水处理厂。

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万吨/日,现状实际运行已达到满负荷状态。

主干管网近16.6公里处于满管状态,图2红色管道为主干管满管状态分布情况。

图2 海口市主城区现状污水系统及管网满管分布图美舍河流域排水管网布局情况主要如下:上游沙坡水库至凤翔桥段,周边为城郊村庄,未建设污水管道;中游段凤翔桥段至流芳桥,周边为府城老城区,排水管道以合流管为主;流芳桥至长堤路入海口段,主干管网以分流制系统为主,但支路及小区管道基本为合流制管网,且存在大量混接、错接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污水直排,水体黑臭严重美舍河沿河排污口130个,直排入河污水量约5.0万立方米/日。

加之河道局部水动力条件不足,造成中下游河段大量底泥沉积,水体黑臭现象严重。

美舍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较差,各项水质指标均为劣V类,其中氨氮为15.2毫克/升、溶解氧为0.87 毫克/升、COD为61.5毫克/升,全河段被列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范围。

2、外来水混入,管网运行效率低由于污水经长距离管网输送至污水厂,管网破损、渗漏问题严重,大量地下水、河水、海水等外来水倒灌入污水系统,导致现状污水管道及污水厂进水浓度较低。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的保护与恢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水生态系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两个成功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以期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案例一:长江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水利与生态区域之一,也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该地区的湿地受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三角洲湿地,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湿地的管理和监测。

设立了湿地保护区,增加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了监测系统来监控湿地水质和生态状况。

同时,加强了对非法开发和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违法行为的成本和风险,确保了湿地的持续保护。

其次,开展了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

通过恢复湿地植被,改善水质和水资源管理,促进湿地的生态功能恢复。

此外,还开展了湿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适合长江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策略和方法。

最后,加强了公众的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组织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开展科普教育和社区参与,提高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度。

激发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江三角洲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湿地的面积明显增加,湿地植被和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

这个案例成功地证明了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是完全可行的。

案例二: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河流域的修复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河流域曾经是一个受到严重污染的地区。

由于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该地区的河流受到了巨大的负荷压力。

为了修复该地区的水生态系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改善工业和农业废水处理设施。

加强了对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的监测和管理,规范了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流域治理不仅关乎国家生态安全,还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

为此,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流域治理力度,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

本文将介绍三个流域治理景观案例,分析其治理策略、技术手段和设计理念,以期为我国流域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二、流域治理景观案例概述1.案例一:XX流域综合治理工程XX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涵盖水资源调配、水土保持、水质改善等多个方面。

项目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如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生态护岸等,实现了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案例二:YY流域生态修复项目YY流域生态修复项目针对流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

项目采用了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物种保护等手段,提升了流域的生态功能。

同时,项目还通过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提高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

3.案例三:ZZ流域景观提升计划ZZ流域景观提升计划以流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依托,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

项目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景观质量、强化地域特色,提高了流域的景观价值。

三、案例分析1.综合治理策略三个案例均采用了综合治理策略,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和民生改善等多目标的协同实现。

在治理过程中,各案例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生态修复技术在案例中,生态修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生态护岸等手段有效提升了流域的生态功能,为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3.景观设计理念景观设计理念在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团队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注重生态与人文的融合,创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

同时,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提升景观质量,提高了流域的整体美感。

四、案例成果与评价1.生态环境改善通过综合治理,三个案例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改善成果。

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1. 东江河道生态治理案例:东江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河流,长约493公里。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污染,东江河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治理河道环境,广东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

他们修建了河岸防护工程,采取了生物工程和景观绿化措施,种植抗风沙和土壤保护植被,修建湿地公园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对污水排放进行了监管,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东江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了河道的景观价值,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案例: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长期以来受到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

为了治理长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他们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修建了堤坝和植被覆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对污水排放进行了严格监管,并建立了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减少了长江的污染物排放。

另外,政府还加大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力度,增加了湿地的面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长江的生态环境状况,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淮河流域生态修复案例: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面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河流。

为了治理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综合治理措施。

他们修建了河道防护工程,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

同时,政府加大了黑臭水体整治的力度,对河道中的污染点进行了整治。

另外,政府还修建了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增加了湿地的面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些措施改善了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了河道的景观价值,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邕江是过境河流郁江在南宁市的一段,穿越南宁市城区中心,为南宁市最大河流。

邕江河段全长134km,流域面积6120km2,是南宁市城市及工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通向区内外的航运干线。

一、明确问题邕江水域具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航运、渔业、娱乐和纳污等功能。

随着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经济发展比较快,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不断增加。

除市区固定用水人口80万、非农业用水人口74万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

因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成为邕江南宁段的首要功能。

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水量会越来越多,纳污也成为邕江的重要功能。

如何协调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是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确定规划目标与水域功能区划分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保证邕江的多种水体功能的达到。

为此,首先需要进行水体功能的划分。

根据水域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邕江水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将邕江水域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心圩江以上流域为Ⅱ类,心圩江至二坑为Ⅱ-Ⅲ类,大坑至青秀山风景区为Ⅲ类,青秀山至莲花为Ⅱ-Ⅲ类,莲花至六景为Ⅲ类,邕江各支流、心圩江、竹排冲为Ⅲ-Ⅳ类,大坑、二坑、水塘江为Ⅳ-V类,良风江为Ⅲ类,八尺江Ⅲ-Ⅳ类。

控制各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规划的具体目标。

三、确定规划方法1. 混合区划分规划中常用的混合区标准有两类,一类是面积控制标准,另一类是距离控制标准,后者应用较广泛。

距离控制标准允许排污口下游若干距离内水质超标,允许距离的长短,视河段的功能和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而定。

邕江混合区的划分采用距离控制标准。

以竹排冲河段为例,由于数十公里范围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吸水口,排污口下游2000米处的岸边污染物最大浓度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即可满足要求。

2. 水质模型与水质指标的确定南宁市污水是通过几条排污沟流入邕江的,因此,控制排污沟与邕江入口处的排放量是水污染控制的关键。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有:
1.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花田酒地景区:在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清溪河的蜕变是泸州市纳溪区着力打造“中国最美小流域”示范样板的实践。

因为工业企业排污,清溪河名不符实,常年水质居于劣V类,沿岸百姓怨声载道。

2012年,泸州市纳溪区关闭了流域内12家工业企业,同时以国家3000万元专项资金为撬点,拉开了清溪河蜕变的序幕。

如今,数百亩花海如同波浪一般层层漾开,铺满半个河谷,行走在金安区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项目区域内,随处可见如此美景。

2.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镇:该镇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项目,打造了朱家湖、月儿湖、宝塔湖三大景观节点,在道路和水系之间设置十余处观景台,方便群众欣赏水系美景。

同时,在月儿湖畔建设了农耕文化体验园和廉政教育基地,让群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

这些案例都是流域治理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美丽的景观。

2021年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1年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1年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2021年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1. 案例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开展了“清洁水源,美丽淮阴”行动,通过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加强河道清淤和水质治理,成功恢复了淮阴区境内的淮河水质,实现了河水清澈、岸边环境整洁的目标。

2. 案例二: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管理委员会积极开展湖泊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减少湖泊周边建设活动,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治理,实施湖泊沉积物清理等措施,成功改善了西湖水质,保护了西湖生态环境。

3. 案例三: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政府开展了“美丽闽江,靓丽鼓楼”计划,通过加大河岸整治力度,改善了闽江河岸的环境面貌,增加了河岸绿化带和步行道,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4. 案例四: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实施了“绿色珠江,美丽番禺”工程,通过治理珠江水质和岸边环境,建设了一批生态湖泊和湿地公园,改善了番禺区的水环境质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5. 案例五: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政府积极推进青山湖水环境治理工作,通过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河道治理力度,成功降低了青山湖的水质污染指数,保护了青山湖的生态环境。

6. 案例六: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实施了“美丽长江,绿色汉阳”计划,通过加强长江水质监测和治理,推进河岸绿化和景观改造工作,成功改善了汉阳区的生态环境,打造了一片美丽的长江岸线。

7. 案例七: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政府开展了“美丽泺水,绿色历下”行动,通过治理泺水河道和增加湖泊绿化带,成功改善了泺水的水质,提升了历下区的生态环境。

8. 案例八: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政府实施了“绿色锦江,美丽青羊”工程,通过加强锦江水质监测和治理,建设了一批湿地公园和沿江绿化带,成功改善了青羊区的水环境质量。

9. 案例九: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政府开展了“保护蓝色记忆,建设美丽莲湖”行动,通过减少湖泊周边建设活动,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治理,成功保护了莲湖的生态环境,保留了历史文化遗迹。

10. 案例十: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政府实施了“绿色栾城,美丽裕华”计划,通过加强栾城湖水质监测和治理,建设了湿地公园和生态景观带,成功改善了裕华区的湖泊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信息,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包括以下几个案例:
1.大连旅顺河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采取多项措施,对旅顺河进
行综合治理,包括河道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使旅顺河水质明显改善,水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2.武汉东湖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湖泊水污染治理、湖区绿化、
景观建设等措施,成功改善了东湖的水质,提升了湖区的生态环境,使东湖成为武汉市的重要生态景观。

3.南京江北新区夫子庙段江岸景观整治项目:通过对夫子庙段
江岸进行景观整治和生态修复,提升了江岸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更美丽的休闲空间。

4.广州珠江整治项目:通过综合治理珠江水域,包括治理河道、修复湿地、提升岸线等措施,改善了珠江水质,提升了水域生态环境,使广州市民享受到了更美丽的河湖环境。

这些案例是生态环境部在美丽河湖建设中评选出的优秀案例,它们的成功经验和措施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河湖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河流生态修复的案例分享

河流生态修复的案例分享

河流生态修复的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我国许多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对于生物多样性和人民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修复这些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河流生态修复案例,并讨论其对我们今后的生态保护工作所带来的启示。

深圳河:水污染治理与湿地修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深圳河的修复案例。

深圳河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排放和乱排乱放的行为,导致该河流的水质严重恶化,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对于工业污水的治理,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并对污水排放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检测。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深圳河的水质,并促进了沿河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为了修复河流的生态系统,政府在深圳河沿岸建设了大面积的湿地保护区。

湿地具有良好的自净效果,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政府还引入一些湿地植物,如芦苇和菖蒲等,来稳定岸线,抑制泥沙的沉积,并提供栖息地给各种水生生物。

这些努力使得深圳河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了恢复。

此外,政府还在河畔修建了生态步道,并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这些措施不仅让人们亲近自然,了解河流生态的重要性,也起到了监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乌鲁木齐河:生态水文调控与植被恢复另一个值得分享的案例是乌鲁木齐河的生态修复。

乌鲁木齐河是新疆的一条重要河流,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条河流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严重的挑战。

为了解决乌鲁木齐河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政府积极进行了生态水文调控。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文条件,政府研究出了一套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调配方案,以保证河流的生态供水和水环境的稳定。

同时,政府还进行了植被恢复工作。

在河岸和河流周边种植了大面积的湿地植物和水生植物,如芦苇、红柳等,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体,提供栖息地给各类野生动植物。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优秀案例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优秀案例

水环境综合工程优秀案例该工程主要针对河流进行水质改善及生态景观改造,主要施工内容为长度约1.92km的景观绿化改造、公园景观改造(改造范围约31.2万m)及相关的绿化给水、喷灌、水土保持、水质改善、景观照明、电气等。

其上、中游贯穿小镇,流经工业区,下游穿过商业区。

该工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景观性和创新性景观性:改造以表现特色水岸景观与丰富水生植物景观为主,营造了一个静态休闲空间,丰富物种,体现生物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充满野趣、生机勃勃的生物乐园;在植物配置上,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将各种植物自然搭配,乔、灌木、花草高低错落、合理搭配,形成小型“生态圈”。

配置上兼顾多样性和季相变化原则,整体上突出品种多样化,种植层次丰富,色彩绚烂,以达到丰富空间、强化功能及创造景观的效果。

创新性:河道景观水位上部,采用三维土工网垫,种植草和灌木,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

通过植物的生长活动达到根系加筋、茎叶防冲蚀的目的,经过生态护坡技术处理,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土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让两岸水泥块的边坡再现松软的土壤和鲜艳的绿色。

另外,沿河增设亲水平台、亭廊、景观桥及自然式山石驳岸,水石叠景,促进河岸生态系统恢复,形成美丽的景观,提供水岸休憩活动空间,满足市民的亲水赏景要求。

该工程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点工程,是治污保洁的关键工程,对治理深圳市河水污染、改善城市河流水质有重要意义。

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建设,布吉河水质清澈,碧波荡漾,两岸鲜花飘香,四处生机盎然,构成了一幅“水在城中,楼在水中,人在景中”的和谐画卷。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摘要:1.流域治理景观案例背景2.案例一:某城市河流生态修复3.案例二:某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4.案例三:某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建设5.案例总结与启示正文:流域治理景观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环境问题。

流域治理作为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景观案例则是流域治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不仅展示了治理成果,还为其他流域治理项目提供了借鉴。

以下将从三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某城市河流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河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为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启动了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包括截污治污、河道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河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城市景观得到美化。

案例二:某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某湖泊湿地曾因过度开发、污染排放等问题,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当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与恢复措施,包括退耕还湿、污染源治理、湿地生态恢复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水质改善,吸引了大量候鸟栖息,成为了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案例三:某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建设某地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政府积极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建设、植树造林、生态农业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案例总结与启示:通过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流域治理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其次,治理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优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最后,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理方案。

河流生态修复几个案例

河流生态修复几个案例
北京河流生态修复几个案例
转河:2003
历史文化园
生态公园
生态的方向
四岁的转河(2007)
夏的记忆
雨的记忆
秋的记忆
冬的记忆
长河观柳
“野”
转河:生态河槽,恢复河道自然属性
生态河床、生态护岸(为之后用地受限的城市河道治理 积累了经验)
卵石缓坡护岸 条石护岸 山石护岸 木桩护岸 仿木桩护岸 干垒挡土墙护岸 种植槽护岸 旧物利用、保护环境
北京2008年奥运水上运动中心 向阳闸库区环境整治工程
既有砼衬砌上覆土植生
向阳闸库区:生态覆盖后
改变平直河道为自然生态河道
现状河道
“半挖半填”
整治后河道
活体枝条捆——活体木桩系统生物固坡
运用在坡度小于1:2~1:1.5的河坡,加以 辅助工程措施可以用在达到1:1的河坡 活体木桩材料尺寸:直径大约为1.2-3.7厘米, 长为60-90厘米。 活体木桩之间的距离(三角形距离)应该保 持在0.6---0.体情况做轻微的调整。
博客:/autotools
邓卓智
E_mail:13501012183@
水质维护水生植物系统水生植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人工水草人工水草水流微循环系统水流微循环系统管理调度手段管理调度手段改硬质岸顶为植物护坡改硬质岸顶为植物护坡建水中绿岛建水中绿岛下游段减少闸坝建设鱼道下游段减少闸坝建设鱼道浅水湾构筑蜿蜒岸线有利于冬季防冰满足了亲水的安全要求便于种植水生植物有供水生动物栖息和避难的场所有利于防浪或船行波浅水湾废物利用化腐朽为神奇改硬质岸顶为柔性护坡建水中绿岛改硬质岸顶为柔性护坡建水中绿岛燕莎流金燕莎流金燕莎流金燕莎流金火树银花火树银花北京北京20082008年奥运水上运动中心年奥运水上运动中心向阳闸库区环境整治工程向阳闸库区环境整治工程北京北京20082008年奥运水上运动中心年奥运水上运动中心向阳闸库区环境整治工程向阳闸库区环境整治工程既有砼衬砌上覆土植生既有砼衬砌上覆土植生向阳闸库区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典型案例《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典型案例》你知道吗,在咱们这片土地上,有一个神奇的小流域建设项目,就像一场拯救大地的魔法正在悄然上演。

这就是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

就拿老张的村子来说。

以前,村子周边的小山沟里,那水真叫一个浑浊!每次下雨,山上的泥沙就会跟着雨水一股脑儿地冲进小河,就好比一群毫无纪律的调皮孩子在泥地里打滚,然后冲进干净的游泳池。

那河的样子,整个儿一邋遢大王。

老张看着就忍不住叹气:“哎呀,这地儿怎么就越来越糟啦!”后来,这个水土保持的项目来了。

那些技术人员就像是治水的魔法师。

他们先是给山坡做起了“防护衣”,种上了好多树,像是杨树、松树之类的,那些树就像忠诚的卫士整齐地排列着,山风一吹,飒飒作响,似乎都在对泥土说:“不许乱跑哦!”之后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还修了好多小型的储蓄水坝呢。

这些水坝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水盆”,把雨水先攒起来。

储蓄水坝一修好,不仅留住了水,还把水里的泥沙都给沉淀下来了。

水变得清澈了,小河流淌起来都欢快了许多,像一个获得了新生命的精灵。

再说说老李头,他以前可没少为自己地里的事发愁。

每次下大雨,土里的肥料就被冲走了不少。

“这化肥可都是钱啊,就这么流走了,真心疼啊!”他总是这么抱怨。

现在呢,项目组给他们规划了合理的排水渠和坡面的防护工程。

这排水渠修得那叫一个妙,既能把多余的水排走,又不会带走土壤里的养分。

老李头高兴得直拍大腿:“嘿,这下可好啦!”还有村边的那块大草地,以前好多垃圾到处乱丢,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脸上突然长满了雀斑,丑得很。

现在呢,村里组织大家一起清理,还专门规划了垃圾回收区域。

大家也都变得文明起来了,慢慢地草地又恢复了绿意盎然的模样,像一块绿色的绸缎重新铺展在了大地之上。

从老张的村子,我们能看到这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的效果有多棒!在我看来,这就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一个典范,它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大工程,而是实实在在贴近咱们生活的大好事。

流域水环境治理建造方案范本(二篇)

流域水环境治理建造方案范本(二篇)

流域水环境治理建造方案范本坂里乡地处长泰西北部,面积___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___亩,耕地___万亩,林地___万亩。

全乡辖___个行政村,人口___万人,境内有坂里溪、高层溪直流九龙江北溪,森林覆盖率达___%,是“全国环境优美乡”。

坂里溪是九龙江北溪上游支流,该溪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九龙江下游的___、两地市三百万群众饮用水安全,因此开展九龙江流域(坂里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坂里乡是全国环境优美乡,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坂里乡目前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畜禽养殖污染。

据统计,坂里乡共有生猪存栏数___头,粪便等废弃物每天产生量约___吨,未经处理的排放物___吨,部分养殖户未建设沼气池,禽畜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利用,大部分养殖户虽建有沼气池,但是沼液排放不科学,不合理,造成除中心村外的一些自然村水沟、渠道脏、乱、臭现象。

二是生活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及粪便造成地表水污染,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全乡生活污水日产量达___吨,由于还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各类生活污水随意倾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水沟、渠道,水污染直接威胁着九龙江流域的饮用水安全,严重影响了___、两地三百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危及到了群众的身心健康。

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试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党的___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大卫生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工作内涵,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九龙江水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卫生水平。

项目建设目标以禽畜养殖业、村容整洁、造林绿化为主要任务,通过九龙江流域(坂里溪)水环境综合治理,使农村环境卫生得以明显改善。

环卫基础设施、环卫保洁队伍、环卫制度与措施配套健全,村容村貌整洁,坂里溪水质良好,排水系统畅通,垃圾日产日清,畜禽养殖规范有序,公厕清洁卫生,个人卫生良好。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邕江是过境河流郁江在南宁市的一段,穿越南宁市城区中心,为南宁市最大河流。

邕江河段全长134km,流域面积6120km2,是南宁市城市及工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通向区内外的航运干线。

一、明确问题邕江水域具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航运、渔业、娱乐和纳污等功能。

随着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经济发展比较快,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不断增加。

除市区固定用水人口80万、非农业用水人口74万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

因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成为邕江南宁段的首要功能。

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水量会越来越多,纳污也成为邕江的重要功能。

如何协调不同层次的用水需求,是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

二、确定规划目标与水域功能区划分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保证邕江的多种水体功能的达到。

为此,首先需要进行水体功能的划分。

根据水域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方法与步骤,以及邕江水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将邕江水域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心圩江以上流域为Ⅱ类,心圩江至二坑为Ⅱ-Ⅲ类,大坑至青秀山风景区为Ⅲ类,青秀山至莲花为Ⅱ-Ⅲ类,莲花至六景为Ⅲ类,邕江各支流、心圩江、竹排冲为Ⅲ-Ⅳ类,大坑、二坑、水塘江为Ⅳ-V类,良风江为Ⅲ类,八尺江Ⅲ-Ⅳ类。

控制各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规划的具体目标。

三、确定规划方法1. 混合区划分规划中常用的混合区标准有两类,一类是面积控制标准,另一类是距离控制标准,后者应用较广泛。

距离控制标准允许排污口下游若干距离内水质超标,允许距离的长短,视河段的功能和所处位置的重要性而定。

邕江混合区的划分采用距离控制标准。

以竹排冲河段为例,由于数十公里范围内无集中供水水源吸水口,排污口下游2000米处的岸边污染物最大浓度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即可满足要求。

2. 水质模型与水质指标的确定南宁市污水是通过几条排污沟流入邕江的,因此,控制排污沟与邕江入口处的排放量是水污染控制的关键。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流域治理是指对地表水流域内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综合管理和治理的活动。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在流域治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提供给其他流域治理项目参考和借鉴。

以下是一份关于流域治理景观案例的示范性文档,供参考。

流域治理景观案例:某地区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一、项目背景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为了改善流域的水资源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当地政府决定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水源保障能力。

2. 修复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植被恢复和土地保护。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田产量。

4.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三、项目措施1. 构建水资源调配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2. 开展生态恢复工程,大力推进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3. 推广高效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项目成果1. 水资源治理:通过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建设,成功解决了当地农田灌溉难题,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大大增加了水源保障能力。

解决了很多农田缺水的问题,农田产量大幅度提高。

2. 生态环境治理:通过生态恢复工程,当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土地退化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部分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农业发展:实施高效农业灌溉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农田产量,推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4. 经济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丰富了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五、项目启示1. 流域治理需要综合施策,多方参与,多管齐下。

水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等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各方利益相关,需协调各方的利益。

2. 流域治理需要科学规划,突出可持续发展。

案例:伊通河中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案例:伊通河中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案例:伊通河中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伊通河是***的母亲河,***市城区河段(新立城水库坝下段至万宝拦河闸)自然长度约47.137km,中段河道(四化闸至南绕城段,图1)长度约15.88kπι,河道平均宽度140m,最窄处Ilon1,中段河道平均坡度约为0.5%o,平均水深约为2.5m,水体总容量约为630万m3o自1986年以来,***市对伊通河开展了多次整治,基本完成了城区段河道的绿化和防洪建设。

上游的新立城水库建成后,伊通河失去了稳定的源水补给,已成为承载天然降雨和城市排水的主要通道,水体污染、河道淤积、水生态功能丧失,伊通河中段成为了黑臭水体。

为此,***市对污染严重的伊通河水体提出了水质断面整治计划,明确治理目标,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推进治水提质攻坚战。

按照《某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伊通河水体在20**年到达V类标准(氨氮3.0~5∙Omg/L)。

水污染状况及成因分析伊通河流域中段水体污染严重,COD、氨氮、TP等指标远超过地表水V类限值标准,属于黑臭水体。

生态基流严重缺陷,上游东南污水厂为其唯一稳定补水水源,现状补水量约为6.1万吨/天,河道水动力差,且补水水质不能满足目标要求;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体基本丧失自净能力。

导致伊通河水体成为黑臭水体的原因主要有:(1)点源污染:截污干管系统虽已建成,个别吐口旱季仍有污水进入河道;吐口闸门不能满足污染控制要求,雨停后未及时关闭,污水直排入河。

(2)面源污染:合流溢流污染控制尚未展开,合流溢流污水是水质恶化的最主要因素,且分流制区域亦存在初期雨水污染。

(3)内源污染:河道底泥未按照生态标准清淤,底泥内源污染加重污染趋势。

(4)生态水量过低:水体体积过大,补水量过小,水动力差,换水周期长,污染产生叠加效应。

(5)自净能力丧失: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无生态保持、恢复能力。

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路线的选择应遵循“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和安全性”等原则,结合伊通河流域中段的实际情况,本工程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补给、生态修复”为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其中控源截污及内源治理是其他工作的前提和根底,各项具体内容如下:控源截污:针对伊通河流域中段的具体情况,一是确保旱季污水全部截留,控制合流溢流污染;二是对面源污染开展整治。

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

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

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的青藏高原上,是中国的重要水源保护区之一。

青海流域治理一直备受关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多方力量积极介入,推动流域治理工作。

下面将介绍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探讨相关经验和启示。

一、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青海省境内的重要湿地。

为了保护青海湖水质,改善湖泊生态环境,青海省政府实施了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湖泊水质监测、河道治理、湿地恢复等多个方面。

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

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位于青海西部的黑河流域是青海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

为了保护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青海省政府开展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该工程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农田防渗等多个方面。

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黑河流域的生态恢复明显,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三、金沙江流域生态修复青海省东南部的金沙江流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青海省的重要水源地。

为了改善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省政府启动了金沙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湿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措施,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四、流域间的协同治理在青海省的流域治理工作中,不同流域之间的协同合作尤为重要。

各流域之间水资源、生态环境存在着密切联系,需要共同推动治理工作。

青海省政府建立了跨流域的合作机制,促进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利用。

通过协同治理,青海省各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为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看,青海流域治理的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

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为流域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青海省将继续加大流域治理的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环境规划案例——邕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1.现状邕江是过境河流郁江在南宁市的一段,穿越南宁市城区中心,为南宁市最大河流。

邕江河段全长134km,流域面积6120km2,是南宁市城市及工农业的主要水源,也是通向区内外的航运干线。

随着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经济发展比较快,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也不断增加。

除市区固定用水人口80万、非农业用水人口74万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流动人口。

因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成为邕江南宁段的首要功能。

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水量会越来越多,纳污也成为邕江的重要功能。

2.目标与指标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保证邕江的多种水体功能的达到。

为此,首先需要进行水体功能的划分。

控制各河段水质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是规划的具体目标。

污水排放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工程措施使断面均匀混合排放,二是岸边直接排放。

前者的控制排放量可通过全江段一维模型进行计算,后者的控制排放量可通过污染带模型进行计算。

根据南宁市水系分布特点,确定可能纳污点为马巢河口、可利江口等(共10个)。

根据邕江的污染特点,确定代表性水质指标为COD和BOD。

3.水域功能区划将邕江水域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心圩江以上流域为Ⅱ类,心圩江至二坑为Ⅱ-Ⅲ类,大坑至青秀山风景区为Ⅲ类,青秀山至莲花为Ⅱ-Ⅲ类,莲花至六景为Ⅲ类,邕江各支流、心圩江、竹排冲为Ⅲ-Ⅳ类,大坑、二坑、水塘江为Ⅳ-V 类,良风江为Ⅲ类,八尺江Ⅲ-Ⅳ类。

4.水环境容量允许排放量的计算(1)断面均匀混合允许排放量的计算(a )BOD 允许排放量的确定 BOD 模型采用S —P 模型:t K d e L L -=0 (7-9)要求距纳污断面最近的下游水质控制断面的BOD 最大浓度(L )不能超过要求的水质标准值,可得L 0,max ,并由式:W + Q s L s = L 0max (Q s +Q w ), 求得允许排放量W (式中,Q s 为上游来水量;L s 为上游来水BOD 浓度;Q W 为污水量;W 为BOD 允许排放量)。

(b )DO 约束 根据L 0,max ,由下式计算:tK t K t K d a d s a a d e D e e K K L K O O -------=00)( (7-10)计算控制断面的DO 值O L ,若O L <DO 0(溶氧水质标准),则减小L 0,max 的数值,直至O L≥DO 0为止,再计算对应的W 值。

(c )取BOD 约束与DO 约束下控制排放量的较小值,即为该纳污断面的BOD 允许排放量。

根据测定的BOD 与COD 的关系,估计BOD 允许排放量对应的COD 值。

5.排放量分配方案允许排污量的分配方法采用非数学优化分配的VPDT 法来进行各控制单元的允许排放量在各用户之间的分配。

VPDT 法的计算公式为:j i ij j ijij p ij P V K T D W ⨯⨯+⨯=)1( (7-11)式中:W pij ——i 单元j 排污用户所分配的允许排放量系数;D ij ——i 单元j 排污用户的行业排污系数;T ij ——i 单元j 排污用户的单位污染治理投资,元/吨T ij =M Rij /W Rij ,其中,M Rij 为现状污染治理投入费用,W Rij 为现状排污量;K j ——j 排污用户所在行业单位污水平均治理投资,元/吨;V ij ——i 单元j 排污用户的利税值;P ij ——i 单元j 排污用户的就业人数。

则i 单元k 用户的允许排放量为:∑=p ij p ij m ik W W C W (7-12)式中,C m ——分配系数。

(2)各控制单元排污用户允许排放量及削减量分配方案以竹排冲单元为例,采用上述VPDT 方法,计算出单元各用户的允许排放量如表7-2:表7-2 竹排冲控制单元用户允许排污量与削减量 公斤/日龙岗河坪山河两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坪山河篇)1.现状污水处理设施流域内目前已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 1 座:上洋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 20 万 m3/d,2015年实际处理量 14.9 万 m3/d,污水厂工艺信息详见表 2-2-3-1。

基于 2015 年监测的各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和出水浓度(表 2-2-3-2),发现,进水的 COD和 NH3-N 均为劣 V 类。

出水的 COD 为 IV 类,氨氮为 V 类。

虽然分析显示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但出水水质并不乐观,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工艺依然存在改进空间。

河岸带景观生态工程坪山河流域已建设有坪山河河滩湿地,以坪山河干流为轴线呈带状分布,西起燕子岭附近,东至上洋污水厂附近兔岗岭水陂,总面积约 4km2,主要包括坪山河干流和干流两岸河滩地,以及支流河口区域,其中河道控制范围、现状河滩与河口低洼地及市政走廊用地面积占本公园总面积的 70%以上。

2.目标总体目标:从根本上构建“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保障流域水安全,维系或恢复全流域的良好水环境,打造具有生态人文特质、示范作用及辐射价值的生态海绵型流域综合治理典范。

分项目标:1)水质提升2017 年,消除黑臭水体,重点河段部分水质指标基本达Ⅳ类,NH3-N 指标达到 V 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2020 年,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交接断面(上洋断面)达标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即达到地表水 IV 类标准,重金属指标达到 III 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100%;2025 年,流域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达到地表水 III 类标准(水质再上一个档次),打造水清、岸绿、健康的坪山河流域名片。

(2)防洪排涝2017 年,消除中心城区主要内涝点、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风险区;2020 年,全面达到城市设防标准, 即干流防洪标准达到 100 年一遇,支流防洪标准达到 20~50 年一遇,基本消除洪水隐患和内涝点。

2025 年,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定位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

(3)生态修复2017 年,形成干流及主要支流绿色生态走廊;2020 年,流域河流干、支流生态基本恢复;2025 年,生态系统实现重建和良性循环。

(4)资源保护通过对流域内蓄水工程、雨水利用设施、再生水供水节点等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充分利用无供水功能的水库、合理调整有供水功能水库的运行规则、最大限度发挥市内雨水调蓄能力、科学布局再生水供水节点,最终形成本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等多水源协调同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在保障社会经济用水的前提下,增加河道生态水量。

实现对坪山河干支流水体的生态补水。

根据坪山河生态水文节律,设定坪山河干支流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

在仅利用再生水资源的前提下,保障 75%来水频率下个生态需水断面最小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 90%以上。

在再生水和水库联合调度情况下保障 75%来水频率下适宜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 90%以上。

(5)文化彰显构筑健康、活泼、宜人的滨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

(6)管理高效建成现代化、智能化水环境监测与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预测未来水平年污染源及交接断面的水质预测根据现状供用水情况,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下污染入河量进行预测,未来2017和2030年坪山河污染物入河量如表4-4-2-1所示。

表4-4-2-1坪山河入河污染物预测控制单元2017 年入河量(t/年) 2020 年入河量(t/年)COD 氨氮总 P COD 氨氮总 P17 215.81 14.33 3.64 239.7 15.92 4.0418 90.56 5.31 1.52 100.62 5.90 1.6819 291.82 22.38 5.68 323.52 24.74 6.2920 112.58 6.51 1.63 125.09 7.23 1.8121 2590.08 203.27 50.85 2723.8 213.69 53.3622 412.93 33.32 8.36 456.63 36.94 9.223 62.15 5.08 1.37 69.06 5.64 1.5224 156.28 12.57 3.43 171.06 13.78 3.7425 63.94 4.19 1.28 71.05 4.65 1.4226 301.57 24.04 6.15 335.07 26.71 6.8327 183.01 16.05 3.8 203.35 17.84 4.2228 181.19 16.72 5.44 198.06 18.20 5.8合计 4661.92 363.78 93.15 5017.01 391.25 99.91采用模型模拟未来不采取措施、治水提质方案条件下交接断面水质预测,结果如表4-4-2-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情景下龙岗河西湖村断面水质多年平均为V类,需要增加其他措施。

表4-4-2-2上洋断面水质浓度预测污染类型2017年规划年水质 2020年规划年水质平均浓度(mg/L)水质类别平均浓度(mg/L)水质类别COD 21.7 IV类 22.2 IV类NH3-N 1.69 V类 1.71 V类TP 0.39 V类 0.40 V类4.规划布局流域治理总体工程布局:坪山河流域大部分水系属山区雨源型河流,现状大部分河道已经完成或即将开张综合整治工程,防洪达标率较高,干支流同步治理,洪涝问题易解决,本次规划重点是围绕交接断面达标为主要目标,工程总体布局为:“一个中心目标,三个体系联动”:截污限排与两个分流相结合的雨污分流体系;以水环境提升为中心的达标排放污水处理体系;基于海绵循环的生态治污、生态修复体系。

三个体系功能各一,相互联动、相辅相成,具体阐述如下。

(1)坚持雨污分流制排水,实行两个分流相结合的雨污、雨洪分流体系。

①构建沿河截污-调蓄-转输-处理-回用系统。

工业园区污水预处理或达标处理后,严禁直排河道,杜绝偷排漏排,所有污水均需接入城市污水系统入污水厂二次处理。

坪山河下游(赤坳河口~交接断面)6km 河段取消拟建截污箱涵,中游旧城区强化截污,沿河布置 DN1200~2400 加强截污管共 19km。

近期沿坪山河干流在河口位置新建 6 个调蓄池,总规模 24.5 万立方米。

中远期结合各支流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新建 9 座支流调蓄池,总规模 14.5万 t/日。

②推进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网改造新建城区推行完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旧村旧城逐步进行分流制改造,改造一片达标一片。

结合新规划的沙湖再生水厂及水质净化站,沿现状及规划道路完善市政分流制系统污水干管,确保污水厂进厂水量。

结合河道防洪整治河截污系统的建设,对于已分流的雨水系统进行截污,有效收集初期雨水,降低面源污染。

坪山河流域根据规划拟建分流制市政污水管道约 120km,雨水管渠约 115km,分流制管网改造共建设污水管网约 46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