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新版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一般来说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由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配线间及工作区设备安装等4部分组成。
1、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建筑物主干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围,主要是从设备间到建筑物各个楼层配线架之间的主干路由上所有缆线的施工。
它的施工环境全部在室,且在建筑中已有电缆竖井或专用房间等客观条件。
因此,现场环境的施工条件较室外要好。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是所的综合布线系统中必有的组成部分,它与建筑和室其它管线系统关系密切,因此,在安装施工中必须加强与有关单位协作配合,互相协调,以求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所有缆线敷设和安装顺利进行,且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因本项目只设一个配线间,因此主干子系统也即为水平子系统的垂直部分。
1)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缆线敷设的基本要求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缆线条数较多,且路由集中,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骨干线路。
因此,在安装敷设前和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以保证敷设缆线的施工质量。
a) 为了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敷设缆线前,应在施工现场对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核对,尤其是对主干路由中所采用的缆线型号、规格、程式、数量、起迄段落以及安装位置,要重点复核,如有疑问量,应及早与设计单位和主管建设的部门共同协商,予以研究解决,以免耽误工程开展,影响施工进度。
b) 在敷设缆线前,应对已运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缆线进行清点和复查。
其容有缆线的型号、规格、长度、起始端和终端地点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端正和正确,以便按施工顺序、对号入座进行敷设施工。
c) 为了减少缆线承受的拉力和避免在牵引过程中产生扭绞现象,在布放缆线前,应制作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合格牵引端头和连接装置,把它装在缆线的牵引端。
由于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缆线一般长度为几十米,应以人工牵引方法为主。
为了保证缆线本身不受损伤,在缆线敷设时,布放缆线的牵引力不宜过大,应小于缆线允许力的80%,在牵引过程中为防止缆线被拖、蹭、刮、磨等损伤,应均匀设置吊挂或支承的支持物间距不应大于1.5m,或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标准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建筑内部的通信、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提供了基础设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的标准和要点,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特点、布线系统的需求以及未来的扩展性。
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后期的改动和维护成本,确保系统的可持续运行。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其他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包括布线材料的选用、安装方式、连接方法等都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
特别是对于电力供应和数据传输部分,需要确保安全可靠,防止出现短路、电气火灾等安全问题。
此外,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另外,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收。
对于数据传输部分,需要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数据传输速率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电力供应部分,需要进行电气安全测试、负载测试等,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验收,系统才能投入使用。
最后,施工结束并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定期的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同时,及时更新和升级系统,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技术发展。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建筑的通信、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质量的提升。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建筑物内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时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标准。
良好的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通信、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综合布线施工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其次,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施工人员应当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布线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具备良好的施工实践经验。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另外,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要求施工现场应当保持整洁有序。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施工材料和设备应当摆放整齐,通道应当畅通无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此外,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还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当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了解施工任务和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线、接线和安装等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还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当进行验收和测试。
验收应当包括外观质量检查、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网络连接测试等内容。
通过验收和测试,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通信、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才能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以上就是关于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标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版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
新版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综合布线施工规范标准一、管道材料选择和施工要求1、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走线管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层楼内放置水平传输介质的总线槽,另一部分是将传输介质引向各房间信息接口的分线管或线槽。
总线槽与分线槽或线管之间需要有过渡连接。
总线槽的宽度与高度比例应为3:1,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不应超过三层。
线槽中放置的双绞线密度过大会影响底层双绞线的传输性能。
在水平线槽的转弯处,应有垫衬以减小拉线时的摩擦力。
根据EIA/TIA569标准,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线径的8倍。
最新标准认为,弯曲半径大于线径的4倍已可以满足传输要求。
但是,保持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可以保证系统的传输性能。
因此,在转弯处应留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双绞线有充分的弯曲半径。
线槽或线管应采用镀锌铁槽或铁管。
双绞线和光纤对安装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需要传输高速数据的超五类线,垂直竖井内的线槽应仔细考虑双绞线的固定,以避免牵拉力过大导致影响线缆的传输性能。
2、缆线的敷设和保护方式检验缆线应按以下要求敷设: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曲、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暗管或线槽中缆线敷设完毕后,应在信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系统安装①安装流程图:布线系统安装流程内容详见图:②线缆敷设在该阶段工程实施,专业公司需按照专业施工规范要求,但不仅限以下内容进行:★垂直线槽中,每隔1m-2m在线槽上捆扎一下。
★每一根线缆两端统一编号,编号标签统一打印。
★线缆在终端出口处拉出不小于30cm的接线余量,盘好放在预埋盒内。
防止其它工序施工时损坏线缆。
★布线时遇到阻力较大时不用力过猛,防止线缆芯线拉断。
★布线缆时从配线柜至终端出口,线缆中间任何地方不得剪断和接续。
③信息插座安装按以下安装要求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进行施工:★安装在墙体上,需结合装修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内净高尺寸。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采用扩张螺钉方式。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产生松动现象。
★按照设备厂商的安装指导书进行设备的接线、安装。
④设备安装控制点系统设备安装控制点内容详见表:按其控制点要求内容但不仅限于其内容组织。
设备安装控制点⑤缆线的端接专业公司需按以下要求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进行施工:★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⑥系统接地在安装的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桥架与接地体间保持良好的连接,压接牢固。
系统测试关键控制点专业公司需按以下要求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进行组织。
①光纤测试★测试前对光纤连接器查头、插头进行洁净处理,测试仪设置衰减量阈值。
★测试仪在850nm和1300nm波长下进行A—B方向衰减测试。
★换向重复操作,进行B-A方向衰减测试。
②电缆测试对于布线电缆,逐条进行连通性和指标测试, 专业公司需采用国家认证产品厂家认可的测试仪进行线路性能测试。
从而确认水平电缆、分配线架、设备连接电缆、信息模块和终端连线等部分的信息传输性能和指标,保证整个布线系统有良好的性能,为今后的高速信息传输打下基础,在此阶段过程中作好有关资料。
最新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最新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流程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在建筑物内或其他工程场地,通过有线和无线电缆网络,实现音频、视频、数据和其他信息的传输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设备管理,而施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前期准备工作方案设计在施工前,需要根据施工区域和需要传输的信息类型来制定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包括工程图纸的制定,材料清单的确定和工艺要求的规定,以及相关文件的审核和批准。
材料和设备采购针对方案设计的要求,需要采购相应的材料和设备。
这些材料包括电缆、线槽、插座、配线架、连接器、标签等。
设备包括测试仪、扫描器、工具等。
建设资质审批根据国家建设标准和相关规定,需要进行建设资质审批,包括施工许可证、建设项目审批和相关机构的审核等。
在获得相关许可后,才能开始施工。
施工流程布线路径的确定首先需要确定布线的路径,以及不同类型的信息传输所需要的布线方式和布线长度。
通常,布线需要进行地面铺装、进隧道、上吊架等方式,同时需要注意布线的转弯半径和拉伸力。
打孔、槽、管道根据布线路径,需要在地面或墙面进行打孔、槽或建立管道,以便正确地安装电缆和插座等设备。
搭建屋顶和墙壁支架对于安装在屋顶和墙壁上的设备,需要搭建支架,保证设备稳固。
支架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和位置来进行,同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散热问题。
安装电缆和连接器在进行电缆安装前,需要对电缆进行测试和标记。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连接器,同时需要留足足够的长度来应对设备移动或更换的需求。
配置配线架和配线盒配线架和配线盒的配置需要考虑到布线类型和数量,以及设备的位置和安装要求。
在安装时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并且进行分类标志和编号,以便维护和管理。
检测和调试在完成布线和设备的安装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测试包括连通性测试、性能测试、电视信号测试等,以保证布线系统的安全和功能性。
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从方案设计开始,依次进行相关准备工作,确定布线路径、打孔、搭建支架、安装电缆和连接器、配置配线架和盒子等步骤,并最终进行调试和测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与标准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与标准要求一、施工前的环境检查标准布线严格遵守建筑相关的布线安装工艺标准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
本项目应遵守的规定主要有:《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T 50311)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交接间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房屋预留地槽、暗孔、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
4、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5、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二、施工前的器材检验1、器材检验一般要求(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线缆器材规格、程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证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2、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验要求:(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2)管材采用钢管、硬聚氯乙烯管、玻璃钢管时,其管身就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中相关规定。
(4)各种铁件的材质、规格均应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有歪斜、扭曲、飞刺、断裂或破损。
(5)铁件的表面处理和镀层均应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3、线缆的检验要求:(1)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2)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合用于强电与弱电改造)一、一般规定1 、本章合用于住宅单相人户配电箱户表后的室内强弱电电路布线及电器、灯具安装。
2 、配电箱户表后应根据室内用电设备的不同功率分别配线供电;大功率家电设备应独立配线安装插座。
3 、配线时,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一住宅相线(L )颜色应统一,零线(N )宜用蓝色,保护线(PE )必须用黄绿双色线。
4 、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 Ω。
5 、各弱电子系统均用星型结构。
6 、进线穿线管2~3 根从户外引入家用信息接入箱。
出线穿线管从家用信息箱到各个户内信息插座。
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 管)。
7 、直线管的管径运用率应为50%~60% ,弯管的管径运用率应为40%~50% 。
8 、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规定期,应采用钢管。
9 、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 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
10、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15 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 弯。
连续弯曲超过2 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毕,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严禁的三通四通等。
11、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 倍。
12、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13、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14、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交*距离不应小于100mm 。
15、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涮锡并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16、暗盒均应当加装螺接以保护线路。
二、重要材料质量规定1、电器、电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①电源线:根据国家标准,单个电器支线、开关线用标准 1.5 平方毫米线,主线用标准 2.5 平方毫米线;空调插座用4 毫米平方线;②背景音乐线:标准2 ×0.3 平方毫米线③围绕音响线:标准100-300 芯无氧铜④视频线:标准AV 影音共享线⑤网络线:超五类UTP 双绞线⑥有线电视线:宽带同轴电缆2 、电器、电料的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1 端接设备安装及续接1.1 双绞线端接的一般要求*线缆在端接前,必需检察标签颜色和数字的含义,并按顺序端接;*线缆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线缆端接处必需卡接牢靠,接触良好;*线缆端接处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双绞电缆与连接硬件连接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所有需要端接的设备必须采用独立封装;系统端接前应确认电缆敷设已经完成,设备间土建及装修工程完成,具有清洁的环境和良好的照明条件,配线架已经安装好,核对电缆编号无误;剥除电缆护套时应采用专用开线器,不得刮伤绝缘层,电缆中间不得产生断接现象;端接前须准备好配线架端接表,电缆端接依照端接表进行。
1.2 六类模块化配线架的端接首先把配线架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每个配线架需配有1个2U的水平理线架。
(1)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
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
(2)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3)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4)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5)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6)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模块的分开点上。
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7)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模块后板相对应的索引条中,色码依次为棕、棕/白、橙/白、橙、绿/白、蓝、绿、蓝/白;(8)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斜口钳将伸出的导线头剪断。
(9)用模块专用压接工具将模块后板压入模块基座。
(10)将模块装到配线架上。
(11)将标签贴到配线架上,以标示此区域。
1.3 接插式配线架的端接(1)第1个110配线架上要端接的24条线牵拉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双绞线。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1、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操作工艺1)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流程2)器材检验:(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现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注:有关器材检验具体要求,请参见《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关部分。
2、设备安装1) 机架安装要求:(1)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
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2)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3)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4)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散热和气流交换。
(5)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为800mm。
2)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要求:(1)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2)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要求:(1)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接地要求: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
3、缆线敷设1)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与标准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与标准要求一、综合布线施工遵守的规范标准布线严格遵守建筑相关的布线安装工艺标准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
本施工细节应遵守的规定主要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16)《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二、施工条件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交接间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2、房屋预留地槽、暗孔、孔洞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
4、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5、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三、施工前的器材检验1、器材检验一般要求(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线缆器材规格、程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证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2、型材、管材与铁件的检验要求:(1)各种型材的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变形、断裂。
(2)管材采用钢管、硬聚氯乙烯管、玻璃钢管时,其管身就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
3、线缆的检验要求:(1)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2)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3)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电气性能检验报告。
(4)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三盘中截出100m长度进行抽样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工艺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1.1施工要点1.1.1线缆1.线缆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2.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3.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距信息点最近的一个过线盒穿线时应留有不小于15mm的余量。
从配线架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端口4对对绞电缆的长度不应大于90m。
5.线缆敷设拉力及其他保护措施应符合产品厂家的施工要求。
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6.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
线缆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1-1的规定;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1对绞电缆与电力线最小净距注: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
表1-2电、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7.暗管或线槽中线缆敷设完毕后,宜在通道两端出口处用填充材料进行封堵。
室内光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8.线缆敷设施工时,现场应安装稳固的临时线号标签,线缆上配线架、打模块前应安装永久线号标签。
9.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保证线缆紧贴底部,且不应悬空、不受牵引力,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取绑扎或其他形式固定。
1.1.2面板模块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SGBZ-0704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1、范围22.1YDJ39—902.1.6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7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
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2.1.8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9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
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2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2.2.1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2.2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子、鱼尾钳。
2.32mm,地33.1器材检验——管线敷设——盒箱稳住——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线缆终端安装——系统调试——竣工核验3.2器材检验:3.2.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3.2.2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2.3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依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及相关标准, 制定了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4.1.2 本章适用于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施工。
4.2 材料及设备要求4.2.1硬质/半硬质阻燃塑料管(PVC)及配套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要求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应具有产品检验报告和产品出厂合格证;2 管外壁应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管子内、外壁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及气泡,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内外径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3管附件必须是配套的阻燃塑料制品。
4.2.2 塑料阻燃型可挠(波纹)管及配套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及其附件必须阻燃,其管外壁应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产品应有合格证,其管壁厚度均匀,无裂缝、孔洞、气泡及变形现象。
管材不得在高温及露天场所存放;2 管箍、管卡头、护口应是配套的阻燃型塑料制品。
4.2.3镀锌钢管、电线管及配套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壁应均匀,焊缝应规则,应无劈裂、沙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镀锌钢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表层应完整,无剥落现象;2 管箍丝扣应是通丝,丝扣清晰,无乱扣现象,两端光滑无毛刺;3 护口应完整无损;4 铁制接线盒的壁厚度应符合工程要求,镀锌层无剥落,无变形开焊,敲落孔完整无缺,面板安装孔与地线连接孔齐全;5 面板、盖板的规格、安装孔距应与底盒配套,外形完整无损,板面颜色均匀。
4.2.4 紧定式钢管及配套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管及其连接套管和附件应采用同一金属材料制作,其原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产品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2 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表面应有明显、不脱落的产品标识;3 管材的内、外壁镀层应均匀、完好,应无剥落、锈蚀现象;4 管材、套管及附件内、外壁表面应光洁,无毛刺、飞边、沙眼、气泡、裂纹、变形等缺陷;5 管材、套管及附件等壁厚应均匀,管口边缘平齐、光滑;6 连接套管的长度应在管外径2~3.5倍的范围内;7 连接套管中心凹槽弧度应均匀,位置垂直、正确,凹槽深度与钢管管壁厚度一致;8 紧定螺钉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螺纹整齐、光滑、配合良好,顶针坚固,旋转螺钉脱落的“脖颈”尺寸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方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所承接的所有系统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1人员架构:项目负责人电话现场施工负责人电话
2安全培训:施工人员安全防护培训施工安全培训
3 材料,设备:
1 传输部分:线缆、光缆、连接头等
2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3 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4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5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6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
线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4 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齐全。
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技术交底。
5施工面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可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信息终端设备及相应的适配器、连线组成。
6线槽、桥架敷设
1线缆桥架、线槽宜距离地面2.2m以上安装,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强电桥架,消防等)不应小于30cm。
2线缆桥架、线槽垂直敷设时,在线槽或者桥架上端下端每隔1.5M进行固定
3线缆桥架平行敷设时要求每隔2m进行固定,水平垂直不的大于5cm
4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m。
5丝杆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6线缆桥架、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70%。
7桥架及线槽的安全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8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9线缆桥架、线槽水平,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处进行桥架接地
10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7 管线的敷设
1暗管敷设:暗管敷设宜选用阻燃硬质PVC管或镀锌钢管,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40%~50%。
2暗敷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70%。
线槽高度不宜超过25mm。
线槽的长度超过6m或线槽拐弯处宜设置过线盒。
3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25mm,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易大于4cm。
8 线缆敷设
1缆线布放两端应贴有标签,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2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4非屏蔽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5屏蔽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6~10倍。
6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10倍。
7光缆与线缆同管敷设时,宜用塑料管保护。
塑料管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
8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9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10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11对绞线连接终端设备时应尽量保持原始扭绞状态,端接完毕后线缆护套与设备之间长度不得大于5mm。
12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连接终端设备时终端处屏蔽罩接触可靠,线缆屏蔽层应与连接终端设备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的跳接。
13 线缆预留,墙面预留:线缆出墙面安装点预留1.5m到2m,地面预留:出地面到信息点位后可预留2m左右(桌面),(如地插信息盒可预留1m),天花预留:出吊顶以后预留2m左右。
若有管的话比如(投影机吊架),线缆要从吊架中空管穿下来,出中空管再预留1.5m,机房内的线缆预留,进机房线缆到机柜摆放点,如上进线,下至地面再预留2m,如下进线出地面最少预留5m, 如有特殊要求的应加长预留长度。
9 信息插座的安装
信息插座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需要可以安装在墙体上、地面和活动地板上。
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安装在墙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地面300mm。
如有活动地板的工作区,墙体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活动地板300mm。
2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地面内接线盒里,接线盒盖可开启,并有防水、防尘要求。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3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图形或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4 信息插座应以标准正确端接。
10 质量标准
1 线缆敷设和端接的检测要求:
2 线缆的弯曲半径;
3 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以及桥架的安装
4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6线缆端接要符合标准,规范。
7光纤连接损耗值。
8机柜、配线架的安装检测应符合要求: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线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T568A或T568B端接标准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9 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密防水、防尘。
10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线缆屏蔽接地线截面,色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
11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其内容包括设备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线缆端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13 线缆在端接前,必须检查标签编号,并按顺序端接;
14 线缆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15 线缆终端安装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16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本标准
17 各类跳线的插件间接触良好,接线无误,标识齐全。
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18 各类跳线长度应依据现场情况确定,一般对绞线线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
19 机柜、配线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20 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应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应与活动地板高度相同,然后铺设活动地板,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应大于2mm。
21背板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接线管理架安装在可靠的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
22壁挂式机柜底面积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
23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入机架或机柜内。
24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25光纤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11 质量记录
1 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安装技术文件及“CCC”认证及证书复印件。
2 材料、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3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4 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记录。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 预检记录。
7 工程安装质量及感观质量验收记录。
8 系统试运行记录。
9 线缆、线缆导管以及线槽敷设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 线缆通断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12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预埋管线、盒应加强保护,及时安装保护盖板,防止污染阻塞管路或地面线槽。
2 施工前按图纸核查线缆长度是否正确,使其衰减符合设计要求,以免信号衰减严重。
3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核对色标,防止因系统接线错误不能正常运行。
4 线缆的屏蔽层应可靠接地,同一线槽内的不同种类线缆应加隔板屏蔽,以防出现信号干扰。
13 成品保护
1系统设备安装时,不得损坏建筑物,并保持墙面清洁。
2安装在吊顶内的线缆、线槽时,不得损坏龙骨和吊顶。
3 应对安装完毕的设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及污染。
地面线槽出现口应加强防水措施。
14 安全操作要求
1 搬运设备、器材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不损伤器材,还要注意不要碰伤人。
2 施工现场要做到活完场清,现场垃圾和废料要堆放在指定地点,并及时清运,严禁随意抛撒。
3 操作工人的手头工具应随手放在工具袋中,严禁乱抛乱扔。
4 采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时,严禁用肉眼直接观测。
15 环保措施
1 施工现场的垃圾如线头、包装箱等,应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严禁随意抛撒。
2 现场强噪声施工机具,应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声。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