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调查.ppt
合集下载
中药资源学ppt课件
![中药资源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175ea88e9951e79a892747.png)
育、施肥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种子处理、地膜覆盖、合理轮作 2、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中药资源
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包括器宫、组织、细胞、细胞器和遗传物 质)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3、借助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展中药资源
在荒山绿化中,可以选择沙棘、杜仲、黄皮树、厚朴、酸枣、苦楝等药用 植物进行造林,
中药材SOP: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s)的简称,是遵循中药材GAP 的基本要求,根据所栽培或养殖的中药品种的生产实际,在总结传统 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或在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加工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分析,针对各个生产环节制定出科学、合理、 可行的生产操作规程,用于指导该药材的生产。
一、名词解释 中药材GAP :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内容 涵盖了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从选地(适宜的生产环境道地性确定), 育种(药材种质资源的选育研究 ),质控(药材质量规范化研究)到绿 色药材(严格控制农药和重金属),规范的栽种加工方法(田间管理 及加工贮运标准化),直至采收加工及运输储藏等整个生产环节,生 产人员及其档案管理。
共五十七条
2.中药材GAP认证的的简要程序
程序:由申请企业提交有关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材GAP认 证的资料初审,将初审合格项目的申请资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申请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 的予以受理,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认证 中心制定检查方案,派出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
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包括器宫、组织、细胞、细胞器和遗传物 质)发展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3、借助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展中药资源
在荒山绿化中,可以选择沙棘、杜仲、黄皮树、厚朴、酸枣、苦楝等药用 植物进行造林,
中药材SOP: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s)的简称,是遵循中药材GAP 的基本要求,根据所栽培或养殖的中药品种的生产实际,在总结传统 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基础上,或在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加工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分析,针对各个生产环节制定出科学、合理、 可行的生产操作规程,用于指导该药材的生产。
一、名词解释 中药材GAP :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内容 涵盖了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从选地(适宜的生产环境道地性确定), 育种(药材种质资源的选育研究 ),质控(药材质量规范化研究)到绿 色药材(严格控制农药和重金属),规范的栽种加工方法(田间管理 及加工贮运标准化),直至采收加工及运输储藏等整个生产环节,生 产人员及其档案管理。
共五十七条
2.中药材GAP认证的的简要程序
程序:由申请企业提交有关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由省、自治
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材GAP认 证的资料初审,将初审合格项目的申请资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国 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申请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 的予以受理,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认证 中心制定检查方案,派出检查组进行现场检查。
第14讲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
![第14讲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3a8a2f770bf78a652954f6.png)
精品课件
7-1 中药资源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
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 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精品课件
7-1 中药资源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
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 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常用取样方法:
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 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精品课件
7-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区域性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位置、经纬度、地貌、 交通、气候、土壤、植被等
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劳动力情况、从事中药产 业的劳动力数量、专业教育程度等
精品课件
7-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区域性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资源背景调查:
中药产品的种类、结构、产量、 市场情况,资源保护与更新等
精品课件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药材资源储量的调查
药材蓄积量调查方法(见教材P216-217) 投影盖度法估算蓄积量 样株法估算蓄积量
精品课件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药材蕴藏量的计算
蕴藏量=单位面积蓄积量×总面积
经济量=蕴藏量×比率
指达到采收质量标准而又有经济效益的药材量
年允收量R是指平均每年可采收药材的经 济量(波里索娃)→ R=经济量P
及整枝等抚育措施
采收与产地加工调查: 入药部位、采收时间、加工技术
和方法、品质标准等。
精品课件
7-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人工种植药材资源调查研究方法
药用植物栽培研究观测项目: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生物量与药材蓄积量测定 见教材P218-219
7-1 中药资源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
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 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精品课件
7-1 中药资源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
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 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常用取样方法:
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 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精品课件
7-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区域性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位置、经纬度、地貌、 交通、气候、土壤、植被等
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劳动力情况、从事中药产 业的劳动力数量、专业教育程度等
精品课件
7-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区域性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资源背景调查:
中药产品的种类、结构、产量、 市场情况,资源保护与更新等
精品课件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药材资源储量的调查
药材蓄积量调查方法(见教材P216-217) 投影盖度法估算蓄积量 样株法估算蓄积量
精品课件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药材蕴藏量的计算
蕴藏量=单位面积蓄积量×总面积
经济量=蕴藏量×比率
指达到采收质量标准而又有经济效益的药材量
年允收量R是指平均每年可采收药材的经 济量(波里索娃)→ R=经济量P
及整枝等抚育措施
采收与产地加工调查: 入药部位、采收时间、加工技术
和方法、品质标准等。
精品课件
7-2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人工种植药材资源调查研究方法
药用植物栽培研究观测项目: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生物量与药材蓄积量测定 见教材P218-219
第三章 中药资源调查
![第三章 中药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ee8a35e10a6f524ccbf854c.png)
(10)调查工作完成单位及参加人员名单等。
第二节 中药资源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
一、抽样调查的目的和特点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调查地区的资源情
况进行每株测量记录。因此,在资源调查过程中通 常都是采用抽取样方测量,然后再推算总体情况的 方法进行,也就是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在调查的对象中,按照调查的精 度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地,进行测量进而推 算出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3.具有特殊目标的资源调查
其目标是对调查地区内某个特殊的资源种类的 有无、分布和贮量情况的详细调查。
具有特殊目标的资源调查,是这三种调查类型 中效果最好的,所提供的数据也是最有价值的。这 些资料数据的获得是单一目标的,是仅针对某一种 中药资源情况而言的。因此,不受其它种类资源情 况的干扰,也不致于分散调查工作者的注意力。这 种调查所需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数量均小于综合调查, 并可以获得优于综合调查的数据资料。
贮 量
45
6
7
8
9 10
样 地 数
4 16
48 240
118 236 708 1652
148 1184
22 198
6 60
合 计
582 4058
平均样地贮量
kg
2. 标准差及方差 标准差是说明每个单元的观测值对平均数的离
散情况。标准差越大,离散程度也越大,说明平均 数对总体的代表能力越弱。反之,代表能力越强。 标准差的平方叫做方差,它也是说明每个单元的观 测值对平均数的离散情况。
2.探查性的资源考察野外
其目标在于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大致情况或 对其中某些资源种类的大致分布和贮藏情况进行粗 略的调查。
探查性的野外考察与全面的综合性的资源调查 相比,不仅工作易于开展,而且所需时间和经费也 少。但这种调查不能提供详细和准确的资源数据, 只能提供有关中药资源的大致情况。它的调查方法 是在调查的地区设置一些必要的考察路线,请一些 有关的专家,沿各线路对资源情况进行踏查,以此 来得到有关的材料。
第二节 中药资源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
一、抽样调查的目的和特点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调查地区的资源情
况进行每株测量记录。因此,在资源调查过程中通 常都是采用抽取样方测量,然后再推算总体情况的 方法进行,也就是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在调查的对象中,按照调查的精 度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地,进行测量进而推 算出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3.具有特殊目标的资源调查
其目标是对调查地区内某个特殊的资源种类的 有无、分布和贮量情况的详细调查。
具有特殊目标的资源调查,是这三种调查类型 中效果最好的,所提供的数据也是最有价值的。这 些资料数据的获得是单一目标的,是仅针对某一种 中药资源情况而言的。因此,不受其它种类资源情 况的干扰,也不致于分散调查工作者的注意力。这 种调查所需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数量均小于综合调查, 并可以获得优于综合调查的数据资料。
贮 量
45
6
7
8
9 10
样 地 数
4 16
48 240
118 236 708 1652
148 1184
22 198
6 60
合 计
582 4058
平均样地贮量
kg
2. 标准差及方差 标准差是说明每个单元的观测值对平均数的离
散情况。标准差越大,离散程度也越大,说明平均 数对总体的代表能力越弱。反之,代表能力越强。 标准差的平方叫做方差,它也是说明每个单元的观 测值对平均数的离散情况。
2.探查性的资源考察野外
其目标在于对调查地区中药资源的大致情况或 对其中某些资源种类的大致分布和贮藏情况进行粗 略的调查。
探查性的野外考察与全面的综合性的资源调查 相比,不仅工作易于开展,而且所需时间和经费也 少。但这种调查不能提供详细和准确的资源数据, 只能提供有关中药资源的大致情况。它的调查方法 是在调查的地区设置一些必要的考察路线,请一些 有关的专家,沿各线路对资源情况进行踏查,以此 来得到有关的材料。
第二章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中药资源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ba76c0aba1aa8114431d97c.png)
对调查的资料应进行分析和验证,保证资料的准 确性。
11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药用植物访问记载表
总号:
采集地点: 植物学名: 生态环境:
标本号:
日期:
年
月
日
土名:
植株量估计:
发育阶段: 市场销售情况及加工处理: 防治的病名和症状: 利用部分:
药方剂量和使用方法:
治疗时间及结果: 使用者或推荐者:
响,因此,在中药资源调查中,必须对土壤进行调查和 分析。
(四)图像资料及其他
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要注意绘制、拍摄各种图
表、照片等这些直观的资料可用于建立数据库和种类鉴
定等。 34
第三节 药用动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一、药用动物资源调查方法
路线统计法
样方计数法
动物资源 调查
捕尽法 固定水域 抱对数量 统计法
20
第二或器官蕴藏量调查(产量的估算)
投影盖度法估算蓄积量 U=X•Y U-样方上药材平均蓄积量(Kg/m2) X-样方上某种植物的平均投影盖度 Y-1%投影盖度药材平均重量(Kg) 样株法估算蓄积量 W=X•Y W-样方面积药材平均蓄积量( Kg/m2 ) X-样方内平均株数(n/m2) Y-单株药材的平均重量(Kg)
28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三、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四)药用植物生物量和药材蓄积量调查
生物量的测定
药材蓄积量的测定 某种药材蓄积量(总产量)= 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根据样方估算)×总面积
采收加工调查
入药部位、采收时间、产地加工方法等。 29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四、样品采集和标本制作 (一)药材样品采集
11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药用植物访问记载表
总号:
采集地点: 植物学名: 生态环境:
标本号:
日期:
年
月
日
土名:
植株量估计:
发育阶段: 市场销售情况及加工处理: 防治的病名和症状: 利用部分:
药方剂量和使用方法:
治疗时间及结果: 使用者或推荐者:
响,因此,在中药资源调查中,必须对土壤进行调查和 分析。
(四)图像资料及其他
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要注意绘制、拍摄各种图
表、照片等这些直观的资料可用于建立数据库和种类鉴
定等。 34
第三节 药用动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一、药用动物资源调查方法
路线统计法
样方计数法
动物资源 调查
捕尽法 固定水域 抱对数量 统计法
20
第二或器官蕴藏量调查(产量的估算)
投影盖度法估算蓄积量 U=X•Y U-样方上药材平均蓄积量(Kg/m2) X-样方上某种植物的平均投影盖度 Y-1%投影盖度药材平均重量(Kg) 样株法估算蓄积量 W=X•Y W-样方面积药材平均蓄积量( Kg/m2 ) X-样方内平均株数(n/m2) Y-单株药材的平均重量(Kg)
28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三、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四)药用植物生物量和药材蓄积量调查
生物量的测定
药材蓄积量的测定 某种药材蓄积量(总产量)= 单位面积平均产量(根据样方估算)×总面积
采收加工调查
入药部位、采收时间、产地加工方法等。 29
第二节药用植物资源的外业调查
四、样品采集和标本制作 (一)药材样品采集
[课件]中药资源与开发PPT
![[课件]中药资源与开发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b42709cfc789eb172dc8dd.png)
资源概念及原理
资源resources →是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非自然资源non-natural resources 人工资源artificial resources
良性循环←生态平衡→失调→资源危机
资源 保护 可持续利用
相关概念
植物、动物、矿物、 海洋生物、微生物
中性物质
挥发油
脂肪族 萜 类 芳香酚类
萜
类
物理吸附原理:吸附与解吸附的循环往复
基本要素:吸附剂、被分离物质、溶剂
强 强
溶剂
弱 强
吸附剂
弱
被分离物质
弱
化学结构研究
时 间 、 光 强 度 和 波 长 的 三 维 谱 图
三、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中药资源学科的发展历史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
hυ / 叶绿素
葡萄糖代谢
莽草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三羧酸循环 乙酰辅酶A
丙二酸单酰辅酶A
鞣酸类 苯丙素类 香豆素、木 脂(质)素
芳香族氨基酸
赤藻糖4-磷酸
黄酮类
生物碱类 肽 类 含氮化合物
(TCA) 丁酮二酸 α -酮戊二酸 丁二酸
脂肪族氨基酸
嘌呤、嘧啶
甲戊二羟酸
萜 甾 类 醇
脂肪酸类
δ -氨基乙酰丙酸
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 藏量的总和。
人工栽培、养殖和利用生物技术所生产的中 药资源属于非自然资源。
中药资源、民间药资源、民族药资源
一、中药资源及其作用和特征
中药资源范畴
数量: 《中国中药资源》 12772种 官方对外数据:12807种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划课件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29c9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1.png)
2021/7/26
16
1. 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 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 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 不同。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 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
我国各地中药材生产和流通情况?各 省市主要流通品种。
2021/7/26
据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含种 下分类单位)(表3.1),药用植物占全部种类的 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不足1%。
2021/7/26
3
表3.1 中药资源分类统计
类别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药用矿物
科数 383 395 —
属数 2309 862
—
种数 11146 1581
80
2021/7/26
浙江
浙贝母 延胡索 白芍 白术 玄参 麦冬 菊花 白芷 厚朴 僵蚕 丝瓜络 乌梢蛇 郁金 百合 乌梅 山茱萸 夏枯草 乌 药(浙八味)
查阅代表药材及产地县(乡)
2021/7/26
24
山 金银花 北沙参 全蝎 瓜蒌 酸枣仁 远志 蟾酥 东 黄芩 山楂 阿胶 茵陈 香附 牡丹皮 芍药 牡蛎
(东药 、泰山四大名药)
北药传统产区(含内蒙部分),查阅
代表药材及产地县(乡)
2021/7/26
22
内蒙古 甘草 麻黄 赤芍 黄芩 银柴胡 防风 锁阳 苦参 杏仁 肉苁蓉 地榆 升 麻 木贼 郁李仁
辽宁 人参 细辛 鹿茸 五味子 藁本 黄柏 党参 升麻 柴胡 苍术 山楂 薏苡 远志 酸枣仁
吉林 人参 鹿茸 五味子 桔梗 蛤蟆油 党参 黄芩 地榆 紫花地丁 知母 黄 精 玉竹 白薇 穿山龙
17
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 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
第三章 中药资源调查
![第三章 中药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ee8a35e10a6f524ccbf854c.png)
贮 量
45
6
7
8
9 10
样 地 数
4 16
48 240
118 236 708 1652
148 1184
22 198
6 60
合 计
582 4058
平均样地贮量
kg
2. 标准差及方差 标准差是说明每个单元的观测值对平均数的离
散情况。标准差越大,离散程度也越大,说明平均 数对总体的代表能力越弱。反之,代表能力越强。 标准差的平方叫做方差,它也是说明每个单元的观 测值对平均数的离散情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在该总体有36个单元(N=36),打算从里面 抽取4个单元成样本(n=4),在随机数字表上用任 意一行的两位数字,抽取1-36之间的随机数字4个, 分别为16、7、26、35,则此4个数字所对应的单元 就是被抽中的样本单元。
2. 简单随机抽样的符号和定义
三、中药资源调查的计划及实施步骤
1.调查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 综合性资源调查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的总体目标和各单项目标的确立; (2)有关调查地区相关资料的收集; (3)调查的总体设计和各阶段工作的设计; (4)调查的野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5)调查数据资料的内业处理方案; (6)调查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写大纲。
2.调查工作的实施步骤: (1)确定调查任务; (2)组成调查队,制定调查计划; (3)收集资料,座谈讨论; (4)制定调查线路,编制工作日程表; (5)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
四、中药资源调查总结报告
一般看来,中药资源调查的总结报告应该包括 如下内容:
(1)前言; (2)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3)资源种类及利用情况;
[课件]中药资源与开发PPT
![[课件]中药资源与开发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b42709cfc789eb172dc8dd.png)
三、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
现代主要中药资源学著作:
《中药志》《中草药汇编》《药用动物志》
《中国经济动物志》《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
《中国民族药志》《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中国中药资源》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 《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
《中国民间单验方》等
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与多种生物资源共生存 → 生态产业链平衡
一、中药资源及其作用和特征
中药资源的特征(2)
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 地道药材 中药资源的多用性 → 综合开发利用 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 → 珍稀濒危资源的保护
二、中药资源学及其研究内容
中药资源学 resourc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定义→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 形成、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的科学 是中药产业的支柱性学科 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生物学、农学、化学、管理学等
中国
埃及
尼罗河
黄河
印度
Indus
希腊
Tigris-Euphrates
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
印度河
三、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中药资源学科的发展历史
《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成书)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专著
载药365种,将药物按照上、中、下分类。
《神农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
载药730种, 记载了药物性味、主治、产地、采集、加工等
三、中药资源的作用及其特征
四、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发展方向
三、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药用植物资源PPT课件
![药用植物资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1bd8e2e53a580216fcfe6f.png)
清热药
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按有效成分分类
含糖类药用植物 甙类药用植物 生物碱类药用植物 挥发油类药用植物 含单宁药用植物 含有机酸类药用植物 含树脂类药用植物 含油脂与脂类的药用植物 蛋白质类药用植物 无机成分类药用植物
三、国内外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 利用近况及发展趋势
四、国内外对药用植物资源需求重 点方向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类药用植物资源 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类药用植物资源 抗风湿病与类风湿病类药用植物资源 抗肿瘤类药用植物资源 抗过敏类药用植物资源 增强妇幼保健类药用植物资源 防治性病与爱滋病类药用植物资源 抗衰老类药用植物资源 防治肥胖和促进健美类药用植物资源 美容和药膳类药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种类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 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目前,中国药用植 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包括9905种、 1208个种以下单元)。藻类、菌类、地衣类同属 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2科、179属、463种; 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 共计293科、2134属、10553种。也就是说,约95% 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 90%以上,而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 等孢子植物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 用植物资源的主体。
药用植物资源
第一节 概述
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 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 国内外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近况及
发展趋势 国内外对药用植物资源需求重点方向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及其研究 范围
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念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主要范围: (1)调查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蕴藏量等; (2)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及合理采收方
《中药资源调查》课件
![《中药资源调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29ac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9.png)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总结词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科学合 理的开发利用方式,保障资源的可持续 性。
VS
详细描述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社 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 来世代对中药资源的利用能力。这需要我 们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合 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科 技创新等。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管,防止 过度开发和非法采摘。
特征,进行鉴别。
理化鉴定
通过化学分析、光谱分 析、色谱分析等方法, 对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
分析。
生物鉴定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 DNA分子标记等,对 药材进行遗传背景和物
种鉴定。
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中药材种 植、生长状况进行大面积监测。
生态环境评估
遥感技术可对中药材生长的生态 环境进行评估,如土壤、气候等
法规政策完善
04
相关法规政策将逐步完善,为中药资源调查提 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
01
02
03
跨学科整合研究
加强与地理学、生态学、 植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形成多学科联合的调查 方法。
智能化技术应用
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中的 应用,提高数据处理和分 析能力。
数据分析与解读
数据分析
对采集的中药资源数据进行整理、统 计和分析,包括种类的多样性、资源 的丰富度、资源的生长状况等。
结果解读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当地中药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价值,提出保护和利 用建议。
04
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总结词
保护中药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中医药文化以及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专业课《药资源学PPT》
![中医专业课《药资源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651e900722192e4436f62f.png)
中药资源学
• 第一章 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简介 • 第二章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 • 第三章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 第四章中药资源调查 • 第五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六章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保护
第一章 ——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简介
• 中药资源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 研究中药资源的重要性 •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 中药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 道地药材资源
中药资源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 资源:指的是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包括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
•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 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 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 生药:指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 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 生药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动物、矿 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数量和 质量的变化,可持续利用及资源管 理的学科。
山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高山 荒漠土。 水成土壤: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等。
3、我国土壤的分布特征 3.1水平地带性 东部湿润地区由南至北:漂灰土、暗棕壤、棕
壤、黄棕壤、红壤与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西部三北地区由东向西:栗钙土、棕钙土、灰
钙土和荒漠土。
3.2垂直地带性 珠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 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 山寒漠土。
• 各地区道地药材 1、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人参、细辛、五味子、(关)防风、关黄 柏、关龙胆、刺五加、鹿茸 2、华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 母、苦杏仁、甘草
3、西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
4、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道地药材 “浙八味”:杭白菊、杭白芍、杭白芷、杭 麦冬、山茱萸、浙玄参、温郁金、元胡(延 胡索) 白术、凤丹皮、宣木瓜、江枳壳
• 第一章 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简介 • 第二章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 • 第三章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 第四章中药资源调查 • 第五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六章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保护
第一章 ——中药资源和中药资源学简介
• 中药资源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 研究中药资源的重要性 •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 中药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 道地药材资源
中药资源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 资源:指的是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 量,包括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
• 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 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 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 生药:指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 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 生药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动物、矿 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数量和 质量的变化,可持续利用及资源管 理的学科。
山草原土、亚高山草原土、高山 荒漠土。 水成土壤: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等。
3、我国土壤的分布特征 3.1水平地带性 东部湿润地区由南至北:漂灰土、暗棕壤、棕
壤、黄棕壤、红壤与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西部三北地区由东向西:栗钙土、棕钙土、灰
钙土和荒漠土。
3.2垂直地带性 珠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酸性棕壤、 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 山寒漠土。
• 各地区道地药材 1、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人参、细辛、五味子、(关)防风、关黄 柏、关龙胆、刺五加、鹿茸 2、华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 母、苦杏仁、甘草
3、西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
4、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道地药材 “浙八味”:杭白菊、杭白芍、杭白芷、杭 麦冬、山茱萸、浙玄参、温郁金、元胡(延 胡索) 白术、凤丹皮、宣木瓜、江枳壳
《中药资源调查》课件
![《中药资源调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6639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d.png)
《中药资源调查》PPT课 件
中药资源调查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课件将介绍中药资源调查 的背景、意义以及其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中药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调查中药资源的总体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 供依据。
挑战
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同时克服资源 稀缺和地域分布等困难。
利用
开发中药新品种,加强科研 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 化水平。
可持续发展
实施循环利用和替代计划,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 益。
现代化的中药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
实地调查
通过走访和观察,获取中药资源 的实际情况和分布状况。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卫星获取大范围中药资 源的信息和变化情况。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 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产业应用
临床应用
•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 的发展
• 新药研发和市场应用的推广
• 中药治疗方案的优化和 标准化
• 中药在疾病预防和康复 中的应用
未来中药资源调查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中药资源调查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 更大的支撑。
矿物质中药材
常用的有石灰、雄黄等,主要 分布在西南地区。
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和贮藏
1
采集
根据植物学特点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当
加工
2
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采集。
进行初加工、烘干、研磨等步骤,确保
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3
贮藏
采用干燥通风的方法,避免受潮、发霉 和虫害等情况。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法律 保护力度,加强种植和培育 工作。
中药资源调查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课件将介绍中药资源调查 的背景、意义以及其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中药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调查中药资源的总体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提 供依据。
挑战
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同时克服资源 稀缺和地域分布等困难。
利用
开发中药新品种,加强科研 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产业 化水平。
可持续发展
实施循环利用和替代计划,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 益。
现代化的中药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
实地调查
通过走访和观察,获取中药资源 的实际情况和分布状况。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卫星获取大范围中药资 源的信息和变化情况。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 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产业应用
临床应用
•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产业 的发展
• 新药研发和市场应用的推广
• 中药治疗方案的优化和 标准化
• 中药在疾病预防和康复 中的应用
未来中药资源调查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中药资源调查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 更大的支撑。
矿物质中药材
常用的有石灰、雄黄等,主要 分布在西南地区。
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和贮藏
1
采集
根据植物学特点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当
加工
2
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采集。
进行初加工、烘干、研磨等步骤,确保
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3
贮藏
采用干燥通风的方法,避免受潮、发霉 和虫害等情况。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法律 保护力度,加强种植和培育 工作。
中药资源学完整版PPT资料
![中药资源学完整版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e5b87225fbfc77da369b19e.png)
我国现有蒙药2230种。 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49科 116属 455种
(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蒙药标准》载药材和成药522种。
(三)维药
维吾尔族医药学吸取了阿拉伯、古希腊 等民族医药之长,又受中医药的影响而形 成的医药学体系。
全区现有维药600余种,《新疆维吾尔 族药志》载药124种。
用药特点: 习用芳香药物,如麝香、丁香、海狸香、 豆蔻等。 习用烈性药,如马钱子、曼陀罗、天仙 子等。
(四)傣药
傣药 悠久,2500年前的《贝叶经》 就有记载。
我国现有傣药1200种,《西双版 纳傣药志》载药520种。 用药特点:
①动物药种类多; ②药用部位独特,如药用蟑螂、蜘蛛 壳、青蛙、鸡冠、狗血等。
(五)壮药
壮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故广西称为广西壮族 自治区。
壮药尚未形成完整的医药体系,处于民间药 与民族药的过渡状态。
2、市场流通的中药材
市场流通的中药材约1200种: 常用约600味
按常用程度划分 少常用约200味 不常用约400味
从来源看
植物药约900味(根及根茎250味,全草180, 叶60,花70,果实种子230,藤木50, 菌藻20,加工品30味)
动物药约200味(无脊椎40,昆虫40, 龟、两栖、爬行类60,兽60味)
《药物识别》载蒙药678种。 土壤类型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草甸土等。
药用植物:山茱萸、辛夷、杜仲、射干、 8、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19世纪《本草图鉴》载蒙药879种。 蕨类植物以长江以南种类多,尤以云南最多,北方较少,西北罕见。
②善于解毒药的应用(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箭毒等) 矿物:龙骨、龙齿、麦饭石、大青盐、芒硝、花蕊石
(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蒙药标准》载药材和成药522种。
(三)维药
维吾尔族医药学吸取了阿拉伯、古希腊 等民族医药之长,又受中医药的影响而形 成的医药学体系。
全区现有维药600余种,《新疆维吾尔 族药志》载药124种。
用药特点: 习用芳香药物,如麝香、丁香、海狸香、 豆蔻等。 习用烈性药,如马钱子、曼陀罗、天仙 子等。
(四)傣药
傣药 悠久,2500年前的《贝叶经》 就有记载。
我国现有傣药1200种,《西双版 纳傣药志》载药520种。 用药特点:
①动物药种类多; ②药用部位独特,如药用蟑螂、蜘蛛 壳、青蛙、鸡冠、狗血等。
(五)壮药
壮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故广西称为广西壮族 自治区。
壮药尚未形成完整的医药体系,处于民间药 与民族药的过渡状态。
2、市场流通的中药材
市场流通的中药材约1200种: 常用约600味
按常用程度划分 少常用约200味 不常用约400味
从来源看
植物药约900味(根及根茎250味,全草180, 叶60,花70,果实种子230,藤木50, 菌藻20,加工品30味)
动物药约200味(无脊椎40,昆虫40, 龟、两栖、爬行类60,兽60味)
《药物识别》载蒙药678种。 土壤类型为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草甸土等。
药用植物:山茱萸、辛夷、杜仲、射干、 8、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19世纪《本草图鉴》载蒙药879种。 蕨类植物以长江以南种类多,尤以云南最多,北方较少,西北罕见。
②善于解毒药的应用(解蛇毒、虫毒、食物中毒、箭毒等) 矿物:龙骨、龙齿、麦饭石、大青盐、芒硝、花蕊石
《中药资源学》课件
![《中药资源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e9c4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3.png)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生态效益
文化传承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感。
05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野外调查与采样技术
野外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 ,了解中药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和 生产情况。
采样技术
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中药材样本进行采集,并按照标 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和保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等技术,开展濒危中药材的遗传 改良和品种选育工作,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探索人工模拟生态环境,为濒危中药材提供适宜的生长条 件,促进其自然更新和繁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采用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技术,对濒危中药材进行快速 繁殖,增加种群数量。
贡献。
02
中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药用植物资源
01
02
03
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介绍药用植物的定义、分 类、分布和应用情况。
常用中药材品种
列举常用中药材品种,如 人参、黄连、枸杞等,介 绍其药用价值、产地和采 收加工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强调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介绍保护措施和 相关法规。
药用动物资源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药资源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具 有重要意义。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伴随着中医药
学的发展而发展。
第五讲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ppt文档
![第五讲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cfa48ea31126edb6e1a10cf.png)
①中药化妆品的分类 ▼按功能和作用特点分类 清洁类:清洁霜、清洁奶液、净面涂膜、牙膏、洗
发香波、含漱水等。 保护类:奶液、雪花膏、防晒霜、发乳等。 营养类:人参营养霜、丝肽营养霜等。 治疗卫生类:雀斑霜、粉刺霜、去头屑洗发水、生
发水等。 美化类:纷底霜、粉饼、唇膏、香水、喷发胶、指
甲油等。
▼按使用部位分类 护肤类:薏米雪花膏、当归冷霜、杏仁蜜等。 发用类:人参香波、薏米发油、首乌发乳等。 美容类:人参防皱霜、黄芪祛斑霜、中草药面
②药用植物杂交育种 杂交:广义的杂交是指凡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 但最通常的含义是指已有生殖隔离的异种个体之间的交 配,一般指种间杂交。 杂种优势:杂交子代在一个或多个性状上都优于双亲。
③无性系育种 无性系育种是基于有性繁殖的基础,采用无性扩繁的育 种方式。 “有性提高,无性推广”,说明无性系发展提高的动力 仍然是有性过程。
银牙膏、白芷牙膏、西瓜霜中药牙膏。 中草药空气洁净剂、保健药枕、电热药毯、药物鞋垫、
防裂袜、健身鞋、中药保健服装、卫生香 (抗疲劳香、抗感解毒香)等。
③中药型卷烟和戒烟灵香水 目前,作为药物应用的主要有“罗布麻烟”、 “中南海”、“金健”、“长乐”、“人 参”、“薄荷烟”、“祝尔康”等。 药物型鼻烟:烟丝、麝香、龙脑混合制成,不仅有兴
2、中药资源的产品开发
主要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开发 而成的中药产品,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其他中药产 品和保健产品。 以中药资源为原料经提取加工后,作为其他医药产品或 轻工产品的原料和添加剂,也属于中药资源的产品开 发。 以中药资源为原料开发成天然色素、香精、香料、化妆 品、杀虫剂等产品也是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
膜等。 健美类:防晒霜、抗皱霜、健美减肥霜等。
【正式版】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PPT文档
![【正式版】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176ed2dd5bbfd0a7856739b.png)
中药资源与自然和 社会环境
一、气候条件与中药资源
(一)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1.光照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由光照强 度 、日照长度、光谱成分的对比关系构 成的,它们各有其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 律,随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不同的时间 而变化。
1.光照
光照强度 (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能量来源, (2)光强对植物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建成有直接
高山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1.光照 光照时间
(1)光周期现象 (临界光周)。
短日性植物( “长夜”植物)它们只有在日照短于 临界日照长度时才成花。紫苏、苍耳、菊花等的临界日 长度为15小时。水稻、玉米、大豆等。---南方
长日性植物(或“短夜”植物)它们只有在日照长于 其临界日长度时才成花。天仙子的临界日长度为10小时, 木槿为12小时,牛蒡、紫苑、除虫菊、油菜、小麦等。--北方
(一)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3.水分
水是药用植物生存的极重要的生 态因子,在药用植物生命活动的各 个环节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3.水分
水主要通过不同形态、量和持续时间三方 面的药用植物起作用。不同形态的水是指 水的三态,即固态(霜、雪和冰雹 )、液 态(雾、露、雨 )和气态(大气湿度 ), 量是指降水量的多少和大气湿度的高低, 持续时间是指降水、淹水、干旱等的持续 日数。这些都能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理生化活动产生极重要的生态作用,进 而影响药用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药用植物对水适应的生态类型
旱生植物
肉质植物 真旱生植物 (如麻黄、天门冬) 强光可增强果实的含糖量和耐贮性
蛋白质和脂肪,多数是碳水化合物转化而形成的光合作用的次生产物,二者的形成过程互为消长。 2、土壤的形态学特征
一、气候条件与中药资源
(一)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1.光照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由光照强 度 、日照长度、光谱成分的对比关系构 成的,它们各有其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 律,随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不同的时间 而变化。
1.光照
光照强度 (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能量来源, (2)光强对植物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建成有直接
高山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1.光照 光照时间
(1)光周期现象 (临界光周)。
短日性植物( “长夜”植物)它们只有在日照短于 临界日照长度时才成花。紫苏、苍耳、菊花等的临界日 长度为15小时。水稻、玉米、大豆等。---南方
长日性植物(或“短夜”植物)它们只有在日照长于 其临界日长度时才成花。天仙子的临界日长度为10小时, 木槿为12小时,牛蒡、紫苑、除虫菊、油菜、小麦等。--北方
(一)影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
3.水分
水是药用植物生存的极重要的生 态因子,在药用植物生命活动的各 个环节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3.水分
水主要通过不同形态、量和持续时间三方 面的药用植物起作用。不同形态的水是指 水的三态,即固态(霜、雪和冰雹 )、液 态(雾、露、雨 )和气态(大气湿度 ), 量是指降水量的多少和大气湿度的高低, 持续时间是指降水、淹水、干旱等的持续 日数。这些都能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生理生化活动产生极重要的生态作用,进 而影响药用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药用植物对水适应的生态类型
旱生植物
肉质植物 真旱生植物 (如麻黄、天门冬) 强光可增强果实的含糖量和耐贮性
蛋白质和脂肪,多数是碳水化合物转化而形成的光合作用的次生产物,二者的形成过程互为消长。 2、土壤的形态学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社会经济状况
主要调查与中药产业关系最密切的部门或领域。 ●中药产业在区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药产业的产值占区域社会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其 发展趋势以及定位;中药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中的地 位和重要性。 ●中药产品市场状况 中药产品的种类,历年中药野生品种的收购量、栽培 或养殖品种的产量、市场需求量等。 ●中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情况 ●交通运输及人口状况
③植被条件
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形、气候、土壤和其它 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植被类 型及其面积和特点、植物群落结构、优势植物种群及 其高度、盖度、密度或多度等。
3、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根据目的不同,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可以分为两大 类型:种类及其种群特征调查;药材蕴藏量调查。
①资料查阅和收集是最重要的物质准备工作。
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资料、 生产规划和研究报告等。
动植物资源资料: 有关地区生态系统、植被、植物群落、 (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等。
地图资料: 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农业和林业部门的 区划图。
地区药材生产和收购部门的历史资料: 历年收购的中药材品种、数量、分布、产地等。
②气候
●热量条件:年平均温度;最低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 均温度;绝对最高和最低温度;无霜期;地表0cm、 20cm、40cm深度的月平均温度;冻土天数;土壤冻结 深度等。
●水分条件:年平均降水量;各月平均降水量;干旱 期和降水集中期;冬季积雪时间及厚度;年平均相对 湿度;最低月和最高月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蒸发 量;最低月和最高月平均蒸发量等。 ●光照条件:年平均辐射强度;各月平均辐射强度; 年平均日照时数;各月日照时数等。 ●灾害性天气情况:暴风发生天数、每次持续时间及 强度;冰雹发生月份、每年平均发生次数、危害程度 等。
●标本及样品的采集
采集带繁殖器官的标本。
草本植物最好采全株,尽量保全性状的完整性。
雌雄异株植物需采集雌株和雄株。
寄生的植物,采集时连同寄主一并采集。 木本植物剪取带有花、果及完整叶片的枝条(20~
30cm为适) 遇以根皮或树皮为药用部位(或鉴别部位),应取
一块树皮或挖小段根作为样品,编同一标本 号,附着于标本上。 及时做好采集记录,对易改变或消失的特征,如花 的颜色、气味、毛绒等应详细记载,防止遗漏。
地向导。 防止中毒。切忌乱吃乱闻,谨防毒蛇猛兽。 镇定冷静,确定方向。
太阳的位置:在东北地区,夏天上午10点在东偏南,下午1点左右在 正南,下午3点以后在西南。
②确定取样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的取样原则是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并能 通过尽可能少的样本获得对总体特征的准确估计。 ●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 取样误差和非取样误差,两者构成估计值的总误差。 ●取样单位和取样方法 取样单位目前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把一定面积作为取 样单位;一种是把物种的个体作为取样单位。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取 样法和分层取样法。
2、生态条件调查
①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对热量和水分具有再分配作用,因而影响 药用植物资源的形成和药用动物的活动,对中药资源在 地域上的分布和资源质量具有一定影响。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 部位、地下水位深度等。
②土壤条件
土壤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土壤 理化性质和肥力特征、土地利用现状等。
地方病的资料、当地民间使用中草药品种等。
②仪器设备及调试、质量检测。 卫星定位仪(GPS)、海拔仪、野外成分分析箱等。
③生活物质和健康保健方面的准备工作。
3、技术准备
①制定技术方案
根据调查目的制定野外作业的技术方案,编写调查实 施细则(标准),明确精度、误差等要求。 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编制各种记录表格。
①药用植物种类及其种群特征调查
●种类鉴定 踏查:了解药用植物种类的分布规律 样方调查:调查不同生境条件下药用植物种类的变化
情况。 原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的采集方法
●熟悉当地情况。关键是要了解植物的生态环境和分 布情况。
●采集工具。标本夹,吸水草纸,枝剪(手剪和高枝 剪),铁镐,海拔表(或卫星定位仪),地质罗盘 (测定坡向和坡度),卷尺,野外记录本,号牌, 扩大镜,镊子,解剖针,铅笔,望远镜,小纸袋, 采集箱,防雨工具,麻绳等。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药用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可以分为三部分: 1、区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2、样方生长地域生态环境观测; 3、样方中药用植物资源的测定。
1、区域性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①地理环境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所在行政区划的位置及经 纬度;该地区及附近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 等。
第三讲 中药资源调查
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药用动物资源调查 资源调查的内业工作和资源评价
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计划任务书、各方协调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建 立组织机构(包括野外调查、后勤保障、技术支持 等)、各单位各部门职责、野外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2、物质准备
药用植物标本采集记录
中文名
科名
拉丁学名
采集地点 (省、市) 县 生境
乡、村、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海拔
(M)经度
习性(体态)
纬度
植物高 根
(M)胸径
(CM或M) 茎或树皮
叶形和颜色 花(花形和颜色)
果(果形和颜色)
用途或附记
采集者
采集号
采集日期
年月日
采集标签式样
采集号 地点
采集人 采集日期
长7cm,宽3cm
●野外作业的注意事项 保护资源,合理采集,严禁滥采滥伐。 保护环境,防止火灾。 带足饮食,分开携带;保持联系,防止走散;聘请当
药材样品的采集
全草类:有地上部分全草类和全株类,采集时应统一 要求。干燥时宜将茎叶分开。
叶类:不同位置的叶,化学成分可能存在差别。
花类:不同药材入药部位各不相同,应了解花的采收 期和药用部位。
果实类:果实类药材需规定成熟度。 皮类:分为茎皮和根皮两类。
●野外记录的要求和内容
野外采集应有现场记录。记录最为重要的内容,如 植物名、生境(山坡、林下或沟边等)、海拔、花 果颜色。标本号一定与记录号一致。书写工具应为 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