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常用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45d09df08a1284ac85043a6.png)
S壁厚(mm)
1
5.30292599
S壁厚(mm) 10
满足σt≦[σt]
S壁厚(mm)
10
P压力 (kg/cm2) 20.86709806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656.5359477
C壁厚附加量 (mm)
S壁厚(mm)
1
2.934235977
S壁厚(mm)
P压力 (kg/cm2)
10 须满足σt≦[σt]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
σt=(P(Di+(S-C))/(2(S-C)φ); 必须满足σt≦[σ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应力校核
10
2000
0.85
压力容器壁厚计算
壁厚公式 S=PDi/(2*[σt]*Φ-P)+C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壁厚计算
8
500
1370
0.85
圆
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P]=(2[σt]φ(S-C))/((Di+(S-C))
筒 符号意义 壳 及单位
D直径(mm)
S壁厚(mm)
10
10.45697181
σ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0.130719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压力容器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材料用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1f03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b.png)
压力容器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压力容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储存或输送气体、液体或蒸汽等物质。
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所使用的材料。
合适的材料选择不仅可以确保容器的安全性能,还可以降低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压力容器材料用量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压力容器的材料用量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工作温度、容器尺寸、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所需的材料用量:材料用量 = (P V) / (σ K)。
其中,P为设计压力,V为容器的体积,σ为材料的许用应力,K为材料的强度系数。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用量,从而指导材料的选取和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材料用量的计算。
设计压力是指在容器内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通常由设计标准或规范来规定。
在计算材料用量时,需要将设计压力考虑在内,以确保容器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发生破裂或变形。
另外,工作温度也是一个影响材料用量计算的重要因素。
由于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工作温度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考虑其温度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工作温度越高,所需的材料用量也越大。
容器尺寸是另一个影响材料用量计算的因素。
容器的尺寸越大,所需的材料用量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在设计压力容器时,需要根据实际尺寸来计算材料用量,以确保容器的结构安全可靠。
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是影响材料用量计算的关键因素。
在计算材料用量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许用应力和强度系数,以确保所选择的材料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通常情况下,工程师们会根据材料的性能指标和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
总之,压力容器材料用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材料用量计算,可以确保压力容器在设计压力、工作温度和容器尺寸等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从而保证容器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化工设备的计算
![化工设备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bc587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5.png)
化工设备的计算1. 引言化工设备是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化工设备设计和操作时,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工设备计算方法,包括压力容器的计算、换热器的计算、反应器的计算以及离心机的计算。
2. 压力容器的计算压力容器在化工生产中常用于贮存、反应和分离等工艺过程。
在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容器内部的压力、温度、介质以及结构的强度。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压力容器计算方法:2.1 壁厚计算根据ASME标准,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t = (P * R) / (S * F)其中,t为壁厚,P为内压力,R为容器的半径,S为容器材料的应力强度,F为安全系数。
2.2 异性薄壁压力容器计算若压力容器是异性薄壁结构,则可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t = (R * P * (D1 * D2) ^ 0.5) / (S * F)其中,t为壁厚,R为容器的半径,P为内压力,D1和D2分别为容器两个主要方向的半径和直径,S为容器材料的应力强度,F为安全系数。
3. 换热器的计算换热器用于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
在进行换热器设计时,需要计算热量传递系数、传热面积等参数。
3.1 传热系数计算在流体流过管内换热器时,传热系数可通过Nu 数来计算,该数值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Nu = h * D / λ其中,Nu为Nu数,h为传热系数,D为管内直径,λ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3.2 传热面积计算传热面积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 = Q / (U * ΔT)其中,A为传热面积,Q为传热速率,U为整体传热系数,ΔT为热源与冷源之间的温差。
反应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
在进行反应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速率等参数。
4.1 反应物的摩尔比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计算,以确定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反应速率可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两种方法得到。
理论计算可根据反应动力学方程和反应物摩尔比来推导。
压力容器重量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d197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d.png)
压力容器重量计算公式
首先,计算压力容器本身的重量,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度。
不同材料的密度是不同的,例如常见的钢材的密度约为7.85 g/cm³,而铝材的密度约为2.7 g/cm³。
可以通过容器的体积和材料的密度计算得到容器本身的重量。
例如,容器的体积为 V,材料的密度为ρ,则容器本身的重量 W = V × ρ。
其次,对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容器,如球形、圆柱形、圆锥形等,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形状和尺寸来计算容器的重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形状的容器重量计算公式:
1.球形容器
球形容器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4/3)×π×r³×ρ,其中r为球的半径,ρ为材料的密度。
2.圆柱形容器
圆柱形容器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π×r²×h×ρ,其中r为圆柱的半径,h为圆柱的高度,ρ为材料的密度。
3.圆锥形容器
圆锥形容器的重量计算公式为W=(1/3)×π×r²×h×ρ,其中r为圆锥的底半径,h为圆锥的高度,ρ为材料的密度。
对于复杂形状的容器,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简单形状进行计算,然后将其各个部分的重量相加。
此外,还需要考虑容器的附件重量,如法兰、支座等。
附件的重量可以根据附件的材料密度和尺寸来计算,然后将其与容器本身的重量相加得到总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都是理想情况下的计算公式,实际制造过程中还需考虑平均壁厚、焊缝、椭圆度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压力容器支座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支座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8d5cc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5.png)
压力容器支座计算公式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存储和输送气体或液体的重要设备。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其支座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支座是指支撑压力容器的结构,其设计需要考虑到容器的重量、压力、温度等因素,以确保支座能够承受压力容器的重量和内部压力,同时保证容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正确地设计压力容器支座,本文将介绍压力容器支座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知识。
压力容器支座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容器的重量、内部压力、温度、材料强度等。
在设计支座时,需根据容器的实际情况确定支座的类型、尺寸、材料等参数。
在进行支座设计时,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支座的尺寸和材料,以确保支座能够满足容器的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压力容器的重量。
压力容器的重量可以通过容器的尺寸和材料密度来计算。
一般来说,压力容器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W = V ρ。
其中,W表示容器的重量,V表示容器的体积,ρ表示容器材料的密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容器的重量,从而确定支座需要承受的重量。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
内部压力是支撑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支座的尺寸和材料。
一般来说,压力容器的内部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P = F / A。
其中,P表示内部压力,F表示容器内部的力,A表示容器的横截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容器的内部压力,从而确定支座需要承受的压力。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支座的类型和材料来确定支座的尺寸和材料。
一般来说,支座可以分为固定支座、活动支座和滑动支座等不同类型。
根据支座的类型和材料强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确定支座的尺寸和材料:S = M / σ。
其中,S表示支座的截面积,M表示支座需要承受的力矩,σ表示支座材料的抗拉强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确定支座的尺寸和材料,以确保支座能够承受容器的重量和内部压力。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支座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
压力容器上常见几何体计算公式,在网站上自己总结的,请珍藏!
![压力容器上常见几何体计算公式,在网站上自己总结的,请珍藏!](https://img.taocdn.com/s3/m/3e82d21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7.png)
压力容器上常见几何体计算公式,在网站上自己总结的,请珍藏!在网站上自己总结的,请珍藏!望大家互传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计算:7.85×6×1.51×9.75=693.43kg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计算:20×20×0.00617×6=14.808kg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计算:50×50×6×0.00785=117.75(kg)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 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计算:50×5×6×0.00785=11.7.75(kg)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 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 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例:方通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 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 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其他有色金属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67×长m例:黄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67×6=4.446kg13.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796×长m例:紫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796×6=4.655kg14.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长m×宽m×厚mm×2.96例:铝花板 1m宽×3m长×2.5mm厚计算:1×3×2.5×2.96=22.2kg黄铜板:比重8.5紫铜板:比重8.9锌板:比重7.2铅板:比重11.37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周长—C,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长方形:a、b—边长C=2(a+b) ;S=ab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 C=πd=2πr=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面积S和体积Va-边长 S=6a2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a2=h(2r-h)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890123456789。
任务四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及校核
![任务四 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及校核](https://img.taocdn.com/s3/m/b890eb3f4b73f242326c5f00.png)
项目一压力容器任务四压力容器的强度计算及校核容器按厚度可以分为薄壁容器和厚壁容器,通常根据容器外径Do与内径Di 的比值K来判断,K>1.2为厚壁容器,K≤1.2为薄壁容器。
工程实际中的压力容器大多为薄壁容器。
为判断薄壁容器能否安全工作,需对压力容器各部分进行应力计算与强度校核。
一、圆筒体和球形壳体1.壁厚计算公式圆筒体计算壁厚:圆筒体设计壁厚:球形容器计算壁厚:球形容器设计壁厚:式中δ——圆筒计算厚度,mmδd——圆筒设计厚度,mmpc——计算压力,MPa。
pc=p+p液,当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Di——圆筒的内直径,mm[σ]T——设计温度T下,圆筒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可查表)φ——焊接接头系数,φ≤1.0C2——腐蚀裕量,mm2.壁厚校核计算式在工程实际中有不少的情况需要进行校核性计算,如旧容器的重新启用、正在使用的容器改变操作条件等。
这时容器的材料及壁厚都是已知的,可由下式求设计温度下圆筒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w]。
式中δe——圆筒的有效厚度,mm设计温度下圆筒的计算应力σT:σT值应小于或等于[σ]Tφ。
设计温度下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w]:设计温度下球壳计算应力σT:σT值应小于或等于[σ]Tφ。
二、封头的强度计算1.封头结构封头是压力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有半球形封头、椭圆形封头、碟形封头、锥形封头和平封头(即平盖),如图1-4所示。
工程上应用较多的是椭圆形封头、半球形封头和碟形封头,最常用的是标准椭圆形封头。
以下只介绍椭圆形封头的计算,其他形式封头的计算可查阅GB150—2011。
图1-4 封头的结构型式2.椭圆形封头计算椭圆形封头由半个椭球面和高为h的直边部分所组成,如图1-5所示。
直边h的大小根据封头直径和厚度不同有25mm、40mm、50mm三种,直边h的取值可查表1-7。
表1-7 椭圆形封头材料、厚度和直边高度的对应关系单位:mm图1-5 椭圆形封头椭圆形封头的长、短轴之比不同,封头的形状也不同,当其长短轴之比等于2时,称为标准椭圆形封头。
压力容器外圆弧长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外圆弧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c6abb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0.png)
压力容器外圆弧长计算公式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存储或输送气体、液体或其他物质。
在设计和制造压力容器时,需要考虑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压力容器的外圆弧长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容器的结构强度和耐压能力。
因此,正确计算压力容器外圆弧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计算压力容器外圆弧长时,需要考虑到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容器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压力容器的外圆弧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 = π (D + 0.5 δ)。
其中,L表示外圆弧长,π表示圆周率,D表示容器的直径,δ表示容器壁厚度。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我们知道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即L = π D。
但是在压力容器的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容器壁的厚度对外圆弧长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直径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壁厚,即D + δ。
但是由于壁厚是双向的,所以需要乘以0.5。
最终得到了上述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快速、准确地计算压力容器的外圆弧长。
这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评估容器的结构强度,从而确保其安全运行。
除了上述的基本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例如,当容器的壁厚不均匀或者存在其他特殊结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此外,对于特定材料和工艺要求,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修正计算。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最终的计算公式。
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正确计算外圆弧长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到容器的结构强度和耐压能力,直接影响着容器的安全运行。
因此,工程师和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确保容器的设计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总之,压力容器外圆弧长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需要结合容器的几何形状、尺寸、材料和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正确的计算和评估,可以确保压力容器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从而保障其在工业生产中的正常运行。
压力容器壁厚标准计算书(附带公式编辑)
![压力容器壁厚标准计算书(附带公式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a63829a9960590c69ec3762f.png)
10.45697181 σ 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0.130719
标 准 椭 圆 形 封 头
壁厚公式 S=PDi/(2*[σ t]*Φ -0.5P)+C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P]=(2[σ t]φ (S-C))/((Di+0.5(S-C)) 作压力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C壁厚附加量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mm)
标 准 椭 圆 形 封 头
压力校核 应力校核公 符号意义 及单位 应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σ t=(P(Di+0.5(S-C))/(2(S-C)φ ); 必须满足σ t≦[σ t] P压力(kg/cm2) 10 D直径(mm) 2000 Φ 焊缝系数 0.85 C壁厚附加量 (mm) 1
球 壳 与 球 形 封 头
壁厚公式 S=PDi/(4*[σ t]*Φ -P)+C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P]=(4[σ t]φ (S-C))/((Di+(S-C)) 作压力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C壁厚附加量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 σ t=(P(Di+(S-C))/(2(S-C)φ ); 必须满足σ t≦[σ 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应力校核 P压力(kg/cm2) 10 D直径(mm) 2000 Φ 焊缝系数 0.85 C壁厚附加量 (mm) 1
压力容器壁厚快速计算
![压力容器壁厚快速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1b1bfa816fc700aba68fc33.png)
壁厚公式 S=PDi/(2*[σt]*Φ-P)+C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壁厚计算
100
65
1150
1
圆
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P]=(2[σt]φ(S-C))/((Di+(S-C))
筒 符号意义 壳 及单位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压力校核
65
1150
1
0.3
应力校核公
σt=(P(Di+(S-C))/(2(S-C)φ); 必须满足σt≦[σ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应力校核
100
65
1
0.3
壁厚公式 符号意义 及单位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标 准 椭 圆 形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作压力
[P]=(2[σt]φ(S-C))/((Di+0.5(S-C))
符号意义 及单位
D直径(mm)
[σ]许用应 力(kgf/cm2)
Φ 焊缝系数
C壁厚附加量 (mm)
封
头
标
准
椭
圆
形 封 头
S壁厚(mm) 5
满足σt≦[σt]
S壁厚(mm)
5
P压力 (kg/cm2) 155.0932568
压力容器常用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d58571fc4ffe473268ab29.png)
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
管板利用率 η
0.75
间隙pt/mm
32
mm
壳体直径 D 折流板高度H
285 mm
≈ 400
100 mm 传热管长度
6
折流板间距 BD
120 mm
折流板数量
49 mm
壳程流体进口接管内气体流速
1
m/s
进接管直径 D1 0.041 m
壳程流体出口接管内气体流速
2.5 m/s
出接管直径 D2 0.178 m
2
层
54
根
换热器核算(管程传热膜系数核算)
0.0085 ㎡
1.17 m/s
17912 9.53 4111 0.0105
w/m3
12.6
黏度校正 0.95
1190.6 w/m2.℃
527.1 25.4 1.19
w/m2.℃ ㎡
心到管中心距离F/mm 19 22 26 30
注意:以下各公式黑色部分为公式,不可修改,不要填入数值,否则会造成错误,无法正确使用
盘管计算
列管计算
求面积
计算面积
盘管外径
38
管外径
盘管中径
340
根数
盘管圈数
8
长度
换热面积
1.02
换热面积
求圈数 换热面积
管外径 中径
圈数
0.68 25 250
11.02
计算根数 换热面积
管外径 长度
根数
求管径 换热面积
10 28.80 35791
℃ ℃ Kg/H
8.6
℃
0.10 ℃
0.9
26
℃
0.4
18371
我的公式压力容器重量计算
![我的公式压力容器重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831b2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8.png)
我的公式压力容器重量计算压力容器重量计算是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的重量计算可以为工程师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压力容器重量计算方法。
1.材料重量计算方法压力容器的重量主要由材料本身的重量决定。
首先需要确定压力容器的材料种类,常见的压力容器材料包括钢材、铝材、不锈钢等。
然后需要获取压力容器的体积和密度,通过体积乘以密度即可计算出材料的重量。
2.构件重量计算方法压力容器通常由多个构件组成,每个构件的重量也需要计算。
根据构件的材料种类和尺寸,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构件的重量。
例如,钢板的重量计算公式为:重量(kg)=长度(m)×宽度(m)×厚度(mm)×密度(g/cm³)/1000。
3.加工工艺重量计算方法在制造压力容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焊接、切割、钻孔等加工工艺。
这些加工工艺也会为压力容器增加一部分重量。
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和经验公式来估算加工工艺的重量增加。
例如,根据焊接长度和焊缝形式,可以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焊接工艺的重量增加。
4.附件重量计算方法压力容器还需要安装附件,如法兰盘、尺度表、压力表等。
这些附件也会为压力容器增加重量。
可以通过附件的尺寸和材料来计算其重量。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的重量计算涉及到材料重量计算、构件重量计算、加工工艺重量计算和附件重量计算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修正和调整,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压力容器重量计算时,务必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公式
![压力容器的壁厚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396f6806529647d272852a2.png)
圆 筒 壳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P]=(2[σ t]φ (S-C))/((D +(S-C)) i 作压力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C壁厚附加量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 σ t=(P(Di+(S-C))/(2(S-C)φ ); 必须满足σ t≦[σ 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应力校核 P压力(kg/cm2) 10 D直径(mm) 2000 Φ 焊缝系数 0.85 C壁厚附加量 (mm) 1
S壁厚(mm) 10
P压力 (kg/cm2) 20.86709806 σ 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656.5359477
满足σ t≦[σ t] S壁厚(mm) 10
C壁厚附加量 S壁厚(mm) (mm) 1 9.605851979
S壁厚(mm)
P压力 (kg/cm2)
10 须满足σ t≦[σ t] S壁厚(mm) 10
计算结果 C壁厚附加量 S壁厚(mm) (mm) 1 9.624407072
S壁厚(mm) 10
P压力 (kg/cm2) 10.43354903 σ t最大允许 应力 (kgf/cm2) 1313.071895
满足σ t≦[σ t] S壁厚(mm) 10
C壁厚附加量 (mm) 1
S壁厚(mm) 5.30292599
球 壳 与 球 形 封 头
壁厚公式 S=PDi/(4*[σ t]*Φ -P)+C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P压力(kg/cm2)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壁厚计算 10 2000 1370 0.85 最大允许工 [P]=(4[σ t]φ (S-C))/((Di+(S-C)) 作压力 符号意义 [σ ]许用应 C壁厚附加量 D直径(mm) Φ 焊缝系数 及单位 力(kgf/cm2) (mm) 压力校核 2000 1370 0.85 1 应力校核公 σ t=(P(Di+(S-C))/(2(S-C)φ ); 必须满足σ t≦[σ t] 符号意义 及单位 应力校核 P压力(kg/cm2) 10 D直径(mm) 2000 Φ 焊缝系数 0.85 C壁厚附加量 (mm)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6 8
180 216 26.25 1941.50
8 1728.00
长度 宽度 厚度 单重 数量 总重
360 1000
3 8.478
2 16.96
A+
B+
0
0
面积 厚度 单重 数量 总重
3.3395 16
419.44 2
838.88
C+
D+
0
0
圆钢直径 长度 单重 数量 总重
40
A-
B-
C-
D-
30
150
2400
重量汇总
上法兰
19.7
下法兰
138.1
上加强筋 6.0
下加强筋 54.0
门框 55.8
卷扬机板 20.7
电机板 9.4
第1节灯杆 1648.5
第2节灯杆 1318.8
第3节灯杆 1318.8
灯杆总重 5604.7
筒体外径 筒体壁厚 筒体展开角度 筒体长度 单重
按中径展开长度
数量 总重
0
E-
F-
G-
H-
J-
K-
0
0
0
0
0
0
L
0
0
L
0
3.86
4.16
0.3
0
0
0.30
2
A
*B
/C
D
0.59
8.2
2.7
7.85
2.82
A
3.86
A
100
B
6
B
2
C=A*B
23.16
C=A/B
50
R
100
%
0.97
Φ
7
接管厚度 厚度附加量 开孔直径
5
2.5
52
内伸高度 16
封头厚度δ
封头内直径 Di
10
1000
直边高h 25
内表面积A 1.162389
筒体 公称直径
碳钢 数量
按中径展开长度
1000
长度
398.52 不锈钢
2
碳钢总重
3173.01 按外径展开长度
1600
板厚
402.58
外表面积
797.04 不锈钢总重
3204.42 10 5.08
805.16
圆板 直径 碳钢重量 数量
50 0.09
2
厚度 碳钢总重
6 0.18
不锈钢重量 不锈钢总重
0.00 0.00
容积V 0.1505
封头重量 90.5
EHB封头
封头厚度δ 8
a-δ 71.5
封头外直径 Do
直边高h
159
25
b-δ
(a-δ)/(bδ)
31.75 2.251968504
总高度 65
内表面积A 0.033395
长半轴a 79.5 容积V
0.00074146
短半轴b 39.75
封头重量 2.2066
长度 660 500
重量 20.7 9.4
下口径总边宽 1800 1800 1800 1800
平均宽度 2100 2100 2100 2100
灯杆厚度 10 8 8 6
重量 1648.5 1318.8 1318.8 989.1
门板 25.7
第4节灯杆 989.1
E+
F+
G+
H+
J+
K+
0
0
0
0
0
EHB封头直径
159
219
273
325
377
426
总高度
65
80
93
106
119
132
直边高h
DN≤2000
h=25
DN>2000
h=40
设计压力 P 0.22
[σ] 133.3
[σ]t 152
150水试压 PED水试压
力
力
0.24
0.31
数量 6 12
重量 1
4.5
总重量 6.0 54.0
厚度 16 12
3
人孔 162 总重量
管座 50 1348.4
其它 50
直径 159 长度 80
壁厚 10
宽度 50
数量 1
数量 6
截面积 m2 0.0152
截面积 m2 0.0240
长度 m 0.64
体积 m3 0.0097
孔径 50
孔1 165
孔3 77
通孔 25
数量 2
截面积 m2 0.0039
孔2
当量孔dp
钢管 外径 碳钢 数量
60 450.73
24
厚度 不锈钢 碳钢总重
3 455.32 10817.50
长度 不锈钢总重
106884 10927.74
环板 外径 碳钢 数量
1052 87.83
2
内径 不锈钢 碳钢总重
628 88.73 175.67
板厚 不锈钢总重
20 177.46
封头厚度 14
减薄率 0.12
封头最小成形厚度
12.32
封头最小成形厚度
防磨罩半径
防磨罩长 度
20
1000
防磨罩按中径展开宽度
钢材厚度 3
67.54
钢材密度 7.85 数量
防磨罩角度 180.00 2.00
防磨罩重量 1.591 3.18
容器重量计算
容器规格 Φ1400X10
封头 172 封头数量 2
筒体 695
支座 15.8 支座数量
长度 1100 1100
重量 55.8 25.7
卷扬机板 电机板
灯杆长度 第1节灯杆 10000 第2节灯杆 10000 第3节灯杆 10000 第4节灯杆 10000
边数 12 12 12 12
上口径边宽 200 200 200 200
下口径边宽 上口径总边宽
150
2400
150
2400
150
2400
筒体Dn
筒体厚度t
So
165
165
1600
22
542.80
孔4 25.71
当量孔dp 51.36
筒体Dn 1400
筒体厚度t 28
So 451.28
沉孔
深
孔4
35
2
25.71
上法兰 下法兰
高杆 灯重
法兰厚度
20
35
法兰直径 400 800
法兰重量 19.7 138.1
上加强筋 下加强筋
门框 门板
厚度 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