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俗语的由来故事
中国谚语故事
中国谚语故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中不乏许多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谚语。
这些谚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更是一种民族智慧的传承和延续。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一些关于中国谚语的故事。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孔子的先哲,他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孔子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立志要成为一名有德行有才能的君子。
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一个人要想实现伟大的目标,就要从脚下的每一步开始,脚下每一步都是通向伟大目标的起点。
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韩信的将军,他是汉代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韩信年轻的时候曾经在一家商店当过伙计,有一天,他看到一位客人买了一匹布,但由于商店老板疏忽,没有给客人找零钱,客人不耐烦地离开了。
韩信看到这个机会,立刻拿起了客人的零钱追了出去,成功地将客人找回来,并且赢得了客人的信任。
后来,韩信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是机智过人,因为他懂得把握时机,不失时机。
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老人,他养了一匹马。
有一天,这匹马不小心跑丢了,邻居听说后都来安慰他,但老人却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果不其然,过了几天,这匹马带回了一匹更好的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事难料,有时候看似不幸的事情,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4.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农夫,他在自家的果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结果果园里来了各种各样的鸟。
有的鸟吃果实,有的鸟吃虫子,有的鸟在树上筑巢。
农夫看到这个情景,感慨万千,他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之大,容纳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们要学会包容和接纳。
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慈祥的老人,他经常在河边教人们捕鱼。
有一次,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直接分鱼给大家吃,老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俗语典故揭秘
俗语典故揭秘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俗语,它们是汉语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些常见的俗语典故,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一、狐假虎威这是一个常用来形容某人借势欺人的俗语。
它的典故源自于古代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冒充老虎,以虎威吓唬其他动物,以此来获取食物和权势。
然而,当真正的老虎出现时,狐狸立刻暴露了自己的真面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借势欺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虚张声势终究会被真相揭露。
二、画蛇添足这个俗语用来形容做事过分,多此一举。
它的典故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有一位画家非常擅长画蛇,他以一只蛇为模板,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画。
然而,他却觉得画中的蛇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蛇的身上添加了一双脚。
结果,这幅画变得荒诞不经,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分追求完美只会适得其反,多此一举反而会破坏原本的美好。
三、杯弓蛇影这个俗语用来形容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的错觉。
它的典故来自于一个古代的故事。
相传,有一位猎人在山林中行走时,突然看到一条蛇,他立刻拔弓搭箭,准备射杀蛇。
然而,他的杯子里倒映出的弓影与蛇形成了交叉,他以为蛇已经咬住了自己的弓弦,惊慌失措地扔掉了弓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分紧张和恐惧会导致我们产生错觉,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
四、守株待兔这个俗语用来形容盲目等待机会而不主动行动。
它的典故来自于一个古代的寓言故事。
相传,有一位农夫在田地里砍树时,无意中砍倒了一棵株,正好露出了一个兔子窝。
农夫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他决定守株待兔,等待更多的兔子出现。
然而,事与愿违,没有更多的兔子出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机会是需要我们主动争取的,盲目等待只会错失良机。
五、一箭双雕这个俗语用来形容一举两得的情况。
它的典故来自于一个古代的传说。
相传,有一位射箭高手,他在比赛中射中了两只飞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次行动实现多个目标,做到事半功倍。
俗语的来历
一些俗语的来历(转)"二百五"的来历1.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2、源于唐朝故事。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
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
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
中国民间谚语故事
中国民间谚语故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民间谚语故事,欢迎大家查看。
1.斫断手指头潮汕人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总是用“斫断头指头”这个俗语。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
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
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
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
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
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
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
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
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
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
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
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
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
2.上梁不正下梁歪宋朝的时候,有个叫陈州的地方,这里连着三年都没有下过雨了,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到处流浪乞讨.朝廷知道后,便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到陈州发放粮食,救济灾民.临走时.刘衙内悄悄地对他们俩个说:"你们两个去陈州发放粮食救灾,这可是个发财的好机会呀!你们到那里这后,就把米价抬高,由五两一石改成十两一石,然后再往米里面和一些泥土和糠秕,这样我们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大赚一笔啦!"两人听了,会意地点点头,然后便离去了.到了陈州后,刘得中和杨金吾两人便按父亲说的那样,把米价改成了十两一石,往米里面掺了很多土和糠秕,还在称上面做了手脚,短斤少两.老百姓看到买来的米不仅价格高不够斤数,而且里面还有很多泥土和糠秕,心里非常气愤,于是便联合起来,到官府那里告状,谁知这件事情传到了包拯的耳朵里,包拯是当时有名的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官员,他知道后,亲自到陈州了解情况,调查清楚之后,便马上把刘得中、杨金吾抓了起来,按照法律判处了死刑.3.凡事学大丈俗语:“凡事学大丈”意指做事心中无数,盲目跟从。
俗语及其出处
俗语及其出处一、俗语及其出处俗语可是咱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智慧结晶呢,可有意思啦。
比如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出处可有点故事。
传说诸葛亮要去打仗,设计了一种新的战船,可就在要动工的时候,发现少了些部件。
这时候有三个做皮货的手艺人,也就是所谓的“臭皮匠”,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想出了办法解决了这个部件的问题。
后来就有了这句俗语,意思就是人多力量大,再聪明的人也可能抵不过大家一起出主意呢。
还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是长辈们经常用来教育晚辈的话。
老人们经历的事情多,有很多生活经验。
就像以前冬天要储备粮食,如果年轻人不听老人的话,没有好好储备,那到了大雪封山的时候就没吃的啦,这不就吃亏了嘛。
“吃一堑,长一智”也很常见。
谁在生活里没个磕磕碰碰呢?比如你第一次做饭,把盐当成了糖,那做出来的菜肯定不好吃。
但是经过这次教训,下次你就知道要仔细区分盐和糖啦,这就是吃了一堑,长了一智。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这体现了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
吃完饭之后适当走走,有助于消化。
以前的人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科学知识,但他们通过生活观察发现,那些饭后喜欢走动走动的人身体好像更健康,寿命也更长呢。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是告诫大家要珍惜时间。
时间就像金子一样宝贵,但是金子还能买到很多东西,时间却一去不复返。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那些珍惜时间的人,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而浪费时间的人,等到老了可能就会后悔啦。
“好马不吃回头草”。
想象一下,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它是有自己的方向的,一旦走过一片草地,就不会再回头去吃已经吃过的草。
这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事情要有决心,不要走回头路。
比如说你离开一个工作岗位,是因为你想寻找更好的发展,那你就不要轻易再回到原来的岗位,要勇往直前。
“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是说一个人很有求知欲,对事情非要弄个明白。
就像你看到一个魔术,一般人可能就看个热闹,但是有些人就非要知道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一直追问魔术师或者自己研究,不搞清楚就不罢休。
民间俗语的出处
民间俗语的出处民间俗语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它常常通过简短、形象的语言来传达一定的道理或经验。
这些俗语有的源于古代文献,有的则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或使用这些俗语来形容事物、解释现象或表达思想。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民间俗语的出处吧。
1. "一步登天"这句俗语源于《左传·宣公十年》。
在古代,官职分为九等,每一等都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力。
九品中的第一品是“登天”,即最高的官职。
因此,“一步登天”就成了形容一个人一下子就达到了最高的地位或境界。
2. "青出于蓝"这句俗语源于《晋书·王导传》。
古代有一位名叫王导的文学家,他的学生王衍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内容非常出色,王导对此非常欣赏。
后来,王衍的学生杨翮也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王导却认为杨翮的文章比不上王衍的。
于是,他就告诉杨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意思是说,后辈的表现超过了前辈,这就是进步。
3. "守株待兔"这句俗语源于《庄子·天运篇》。
故事中,有个农夫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的株上,他觉得非常幸运。
于是,他就决定每天守在株旁边,等待更多的兔子自己撞死在株上。
可是,事与愿违,没有兔子再次被撞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依靠运气和侥幸是不可靠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4. "亡羊补牢"这句俗语源自《管子·牧民》。
故事中,有个牧羊人发现自己的一只羊跑丢了,他没有立即去找,而是等到其他羊也都跑丢了才去找。
最后,他找到了一只羊,但其他的羊都找不回来了。
于是,他就明白了“亡羊补牢”这个道理,意思是说,事情出了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要等到事情变得更糟糕了再去解决。
5. "杞人忧天"这句俗语源于《列子·天瑞篇》。
故事中,有个杞国的人常常担心天空会塌下来,他一直活在恐惧中。
后来,有个人告诉他:“你能改变天空吗?你为什么要担心这个问题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些根本无法改变的事情而烦恼,要学会放下那些无谓的忧虑。
关于有趣的俗语的来历
关于有趣的俗语的来历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俗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有趣的俗语的来历1.二百五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
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
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
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怒: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2、吃醋唐代《朝野佥载》里记载:房玄龄怕老婆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
有名到唐太宗想赏几个美女给自己的爱卿,结果连一向正直的魏征都说:“这个恐怕不妥,皇上你这是害老房啊,要是让他家那口知道了,老房不得安生啊。
”皇帝不信,就怕内侍去房玄龄家里去打探口风,结果真不得了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外加一顿拳脚撕咬,老房衣冠不整几乎不能上朝,皇帝心里乐子大了,于是御驾来老房家里掺和,下旨:不可胡闹。
又下旨,天子欲赐十二名女子于房玄龄照顾饮食其居,以表彰房丞相为国操劳之苦,如果你应允这件事,那么这里有美酒一杯,自此以后和和美美,如果你要嫉妒你们家老公,不允此事,嗯,朕赐你毒酒一杯,诏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房氏“宁妒而死”拿起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呢?不过一杯醋而已,浓浓的酸意里却浸透着对夫君无限的爱,宁可死,也要吃醋。
吃醋的女人是不讲道理的,吃醋的女人也不能说是错的。
3.犬子"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但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
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
4.黄脸婆古代女性所用的化妆品落后,一般所用的搽脸粉含铅,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脸色变黄。
有关谚语的小故事十二则(5篇范例)
有关谚语的小故事十二则(5篇范例)第一篇:有关谚语的小故事十二则有关谚语的小故事十二则1、说曹操曹操就到汉献帝在李催与郭汜火拼时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后继续追拿汉献帝,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以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曹操被加封官爵。
故有“说曹操,曹操到”之说。
2、吃力勿讨好,阿旺炒年糕宁波谚语。
喻卖力干活,但得不到赞赏。
宁波的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
传统的宁波习俗中,保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即男子不做家务。
炒年糕须用慢火,心急而又不善于家务的男子不懂炒年糕的窍门,会以旺火炒年糕,年糕肯定会炒焦。
他出了力气不但得不到表扬,还会遭到妻子的臭骂。
由于“火旺”和“阿旺”谐音,于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讲作“阿旺炒年糕”。
3、孟母三迁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
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
可是这裏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
孟母感到这裏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於「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
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4、头悬梁锥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10则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10则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本文是关于10则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的汉字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风雨历程,最终发展至今天,俗语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人们日常的交流中,如果没有各种有趣的俗语穿插其中,那就像吃菜没有盐一样,食而无味。
那么在这些俗语里面,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典故吗?真实的原意是什么?一起来涨姿势吧?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10则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10则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1、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作为一个成语,常常用来表示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但是这个泰山可不是指的五岳泰山,它其实指的是一个叫泰山的人,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倒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话说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
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
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
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
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
”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2、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和狗了。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4、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俗语的典故
俗语的典故
•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 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 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作“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楚国或 楚地。“荆山玉”是指东周著名玉匠卞和 在荆山发现的璞玉,讹变为“金镶玉”, 也令人费解。
• 5、不见棺材不落泪
本作“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 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 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 泪,有些莫名其妙。
6、无奸不成商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 将”在古代指“副将”。原意是三个副将 的智慧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误将 “裨将”说成了“皮匠”。
•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作“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说 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讹 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但使人 感到具有触目惊心的恐怖气氛,而且与原 来含义大相径庭了。
本为“无尖不成商”。“无尖”的“尖” 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 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 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在那个时代, 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 资格当商人。不过现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 滑,“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名副其 实的“无奸不成商”。
•谢谢大家,
历史典故日常俗语的来历
历史典故日常俗语的来历健康美容关注导语: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词语,但关于这些词语的由来和典故,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整理了十个词语的起源,一起来涨知识吧!历史典故日常俗语的来历1、买东西:为何不是买南北?为什么要把购买商品说成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买东西”一词起源于东汉,当时有东西两京,到东京买货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相传,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见到好友盛温和拿着一个竹篮子便问:“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随即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和解释:“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
我的篮子是竹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更不会盛土,只能装木和金,所以只能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
”原来,“买东西”这个词还有这样的典故,下次买东西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这个小知识告诉你的小伙伴哦!2、露马脚:为何用“马脚”而非“人脚”?我们常用“露马脚”来形容某人撒谎露出破绽,但为什么要用“露马脚”而不是“露人脚”呢?相传,朱元璋与一位未缠“小脚”的马姑娘结了婚。
一天,马氏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马氏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
从此,“马脚”一词随之流传于后世。
3、马虎:一个惨痛的故事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
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
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此后,“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4、老头子:它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典故据记载,盛夏的一天,纪晓岚正袒胸露背地校阅书稿时,乾隆皇帝踱步走来,纪晓岚欲穿衣已经来不及了,便钻入案下。
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导读:10则俗语背后的历史典故1、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作为一个成语,常常用来表示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但是这个泰山可不是指的五岳泰山,它其实指的是一个叫泰山的人,关于这句俗语的来源,倒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话说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非常高明。
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
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有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
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受人们欢迎。
鲁班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
”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2、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和狗了。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4、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
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因为四川话管鞋叫孩子。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
有趣的谚语故事
有趣的谚语故事谚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们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人生和道德的认识。
在这些古老的谚语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有趣的谚语背后的故事吧。
1. 一石二鸟。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孔融的学者,他非常喜欢养鸟。
有一天,他的鸟笼里关着一只鸟和一只蝉。
孔融看到蝉在树上叫个不停,就想放了它,但又怕它会飞走。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取下了鸟笼的门,然后拍了拍手,鸟飞了出来,而蝉也飞了出来。
孔融高兴地说,“一石二鸟啊!”后来人们就用“一石二鸟”来形容一举两得的事情。
2. 画蛇添足。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位画家被皇帝召见,要求他画一幅蛇的画。
画家非常擅长画蛇,他很快就画好了一条蛇。
但是他觉得画得还不够完美,就在蛇的腹部画了一条腿。
当皇帝看到这幅画时,皇帝非常生气,他认为画家画蛇添足,毁了画的完美。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
3. 井底之蛙。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只蛙住在一口井里,它以为这口井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乌龟掉到了井里,它告诉蛙,井外的世界有多么广阔,可是蛙不相信,它认为井就是整个世界。
后来,有人把蛙捞出了井,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如此之大。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井底之蛙”来形容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4. 守株待兔。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农夫,他非常懒惰。
有一天,他在田地里坐着休息,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了一棵树上,当场死了。
农夫高兴地说,“真是天赐良机啊!”于是他决定守在这棵树下,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在树上。
但是事实证明,他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
后来人们就用“守株待兔”来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
5. 塞翁失马。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老人养了一匹马。
有一天,这匹马不小心跑到了邻居的地里,邻居非常生气,说要告老人去官府。
老人说,“没关系,也许这是好事。
”果然,不久之后,这匹马带回了一匹野马,使老人家的家庭更加富裕。
后来人们就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形容不幸中可能蕴含着幸运。
俗语的由来和故事
俗语的由来和故事
俗语,又称俗话,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人们口头的语言单位,通常以简单、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深邃的道理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俗语和它们的由来:
1.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源于古代小说《说唐全传》,形容在路上突然遇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或事情,打乱了原来的计划或安排。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来源于民间谚语,意为三个人合作可以胜过一个专家或高手。
3.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表达了人们追求更高目标、不断进步的愿望。
4.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表达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5. “瓜田李下,自避嫌疑”:这句话来源于古代的礼仪规矩,意指在容易引起别人误解的地方要尽量避免引起嫌疑,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6.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意为在做事前要反复考虑,然后再行动。
7.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表达了早晨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早晨的时间,好好利用它来完成一天的任务。
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指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和计划,就会有眼前的烦恼和忧虑。
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比喻不付出努力,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10.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来源于中国传统行业文化,意指在某些行业中,师傅教授徒弟后,徒弟可能会取代师傅的位置,导致师傅失业。
这些俗语都有其特定的出处和背景,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它们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理,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见俗语典故
常见俗语典故典故大家应该都了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常见俗语典故的内容,欢迎阅读常见俗语典故1你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看看自己的条件!"这是一句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的话。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用来形容一个人不自量力,不切实际地去奢望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这种奢望来自于两者的差距,就如同丑陋的猪戒想娶貌美如花的嫦娥为妻是一个道理。
关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召开蟠桃盛会,也不知道是不是孙悟空参加的那次,反正王母娘娘邀请了各路神仙。
蟾蜍仙虽然相貌丑陋,但也是名列仙班,所以也在被邀之列。
这位蟾蜍仙来得比较早,恰好在王母娘娘的后花园内遇到了天鹅仙女。
天鹅仙女美艳绝伦,大放异彩,蟾蜍仙被其美丽迷惑得神魂颠倒,大动凡心。
在天庭,神仙是不可以谈恋爱的,所以才有许多仙女来到凡间和常人婚配,而且是冒着重罚的危险。
这个蟾蜍仙显然巳经顾不了这么多了,他向天鹅仙女表白自己的倾慕之情,想得到天鹅仙女的垂爱。
那天鹅仙女自命清高,即使没有天规的约束,她也不会看上这其貌不扬的蟾蜍仙,更何况她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神仙呢?所以天鹅仙女不但当面回绝了蟾蜍仙,还大声地呵斥了他。
可是蟾蜍仙并不识趣,还是死缠烂打,这点有些像天蓬元帅。
天鹅仙一怒之下,状告至王母娘娘处。
王母娘娘大怒,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砸向蟾蜍仙。
罚其下界为癞蛤蟆,那月精盆化作一道金光侵人癞蛤蟆体内。
王母娘娘又悔将月精盆失手砸出,失却了一件宝物,令癞蛤蟆磨难结束后完璧归赵,方可重列仙班,并命雷神监督。
这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来历。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形容得非常贴切。
天鹅是飞禽,高高地飞在天空。
癞蛤蟆虽是水陆两栖,但终究脱离不了陆地。
所以癞蛤蟆只能抬头望着飞翔在天空中美丽的天鹅流口水了。
常见俗语典故2“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俗语被我们广泛应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毛主席的首创,当年林彪坐飞机出逃苏联的时候,毛主席就曾以此句来表达当时的心情。
俗语由来七例
俗语由来七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俗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日常的交流中,如果没有了各种有趣的俗语穿插其中那就像吃菜没有盐一样,食而无味。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以下这些俗语,它们身后还是有很多很有趣的典故!1、为什么夫妇入洞房被称为“周公之礼”?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
辅佐天子执政的周公为整饬民风,亲自制礼教民。
周公格外重视婚礼,从男女说亲到嫁娶成婚,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细致的规定,合称“婚义七礼”、“士婚义七礼”。
为让“士”人理解如何执行“七礼”,周公遂与妻子一起演礼,现身说法。
可演试到“敦伦”一节时,周公之妻拒绝了。
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
妻子不同意演试“敦伦”。
踌躇间,周公见到儿子伯禽摆弄的几个葫芦瓢,试合两爿能重新合为一个葫芦,他灵感顿生。
次日,周公把“士”人子弟召到辟雍(学校),讲解“婚义七礼”,说到“敦伦”时,他拿出一对原配的葫芦瓢来,以此为喻:未分之前如混沌一体,剖开之后如男女有别,敦夫妇之伦,就如同把葫芦瓢重新合为一体,其仪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载的万物推原之理,于是阴阳合谐,乾坤有序,维纲常而多子孙。
从此新婚夫妇均据“七礼”行事,原本的教具葫芦瓢也在婚礼上被奉为礼器:用根绳子拴住两个瓢柄,表示夫妇二体合一;又得一仰一合地摆在新房内,象征男俯女仰及子孙繁衍。
到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周公制定的婚仪亦渐废弛,孔子遂重修礼典。
修到“士婚义”中“敦伦”一节时,他认为时过境迁,可以省掉。
“六礼”于是产生。
不过民间照旧把世代相传的葫芦瓢置于婚仪中。
孔子又顺遂民意收葫芦瓢入礼书,称为“合卺”,不算婚仪中的正规礼器,而是夫妇“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后以酒漱口的器具。
时间一久,不少人认为这是喝“同心酒”的器具;也有人仍学前辈的做法将其一仰一合地放着,哪里还知晓它的本义呢。
考古发现,如半坡和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存中,都有模拟葫芦整体和纵剖面的陶制器物,有人就认为这是人类原始的交媾符号;而在漫长的风俗实践中,葫芦也经常扮演男女结合象征物的角色。
有关野史俗语
有关野史俗语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关于野史、民俗的俗语传承下来。
这些俗语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被丰富和赋予新的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有关野史俗语的故事吧。
一、刻舟求剑“刻舟求剑”这个俗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一个人在河边刻了一块记船的位置,然后把剑丢进河中。
待他再次捞出剑时,却发现剑已经生锈了。
这个人的剑客朋友问他:“你把剑扔进河里的,为什么现在却找不到了呢?”这个人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已经把剑刻在船上了,还怎么可能在河里找得到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注重现实,不要拘泥于过去。
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真理”,却忽略了实际情况,导致事情与我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二、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这个俗语来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则神话。
故事中,一个农夫在田间工作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一棵树上摔死了。
农夫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于是便决定守在那棵树旁等待更多的兔子。
可是等了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没有再见到兔子。
这个农夫输掉了他的田产,因为他固执地守株望兔,最终颗粒无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盲目等待机会,并不能保证我们一定会成功。
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地守株待兔,等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三、杀鸡取卵“杀鸡取卵”这个俗语来源于《庄子·外篇》中的一则寓言。
故事中,一个农夫为了赚钱,决定杀掉自己家的鸡,然后把它们的羽毛取下来。
农夫的妻子觉得这个做法不太对,便劝他不要这样做。
可是农夫却认为这个计划是万无一失的,于是还是继续进行了。
结果,农夫家里的鸡真的被杀光了,而他的妻子也因为没有阻止他而感到内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关注眼前利益,却忽视了的长远利益,最终会导致我们失去更多。
在的生活中,我们应当珍惜每一只“鸡”,因为它们最终都会变成“凤凰”。
四、饮水思源“饮水思源”这个俗语来源于《论语·子路》中的一则故事。
故事中,孔子在一次外出时,不小心将自己的伞弄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罪羊”的出处
这是一个宗教典故。
在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烙祭,献给上帝。
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
”后来,亚伯拉罕把小树林中的一只公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为燔祭。
在《新约》中又说,耶酥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
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思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酥为赎罪羔羊。
在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现在替罪羊这个词,已被广泛用来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一字千金”的由来
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大书——《吕氏春秋》。
书成之后,把“稿本”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赏给千金。
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据说,竟没人能够拿走这笔高额的“奖金”。
于是,这个故事引出了一个“一字千金”的成语。
“座右铭”的由来
东汉书法家崔援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遇朝廷大赦,才。
回到故乡。
崔援自知因一时鲁莽惹起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以后凡是把一些格言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用以自勉的,就叫做“座右铭”。
“孺子牛”的由来
据《左传·哀公六年》记载:“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这里所说的孺子,是指春秋时期齐景公的幼子——荼。
齐景公特别宠爱他的孺子,有一次,齐景公趴到地上,嘴衔绳子,装作牛,让荼当牛骑。
荼正玩得高兴,不小心从“牛”背上跃了下来,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折断了。
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他幼儿的宠爱。
鲁迅《自嘲》诗里:“俯首甘为孺子牛”,是用这个典故,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了他甘为人民大众的牛的高贵品质,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打牙祭”一词的由来
“打牙祭”就是吃肉的意思。
吃肉为什么叫“打牙祭”呢?首先得从“祭”字讲起。
祭,就是祭奠、祭祀。
过去人们在逢年过节时总要特别想法子弄点好吃的。
那时候,所谓好吃的,最高境界就是吃点猪肉。
有好吃的首先当然要记住祖先,要先献给祖先——祭祀。
由于祭祀只是个仪式,所以只切不大一绺,放在神龛面前,点上冥币、蜡烛表示表示而已。
祭了祖先之后便将这一小坨肉切细“祭”自己的牙齿,于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说。
“三只手”一词小考
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坛黄金》,第一次用了“三只手”一词。
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龙克利奥怀疑仆人偷了他家一坛金子,他要仆人伸出手来查看。
看了一只,又看另一只,却不甘心,还要看“第三只”。
从此,小偷的代名词就是“三只手”,至今如此。
“千里送鹅毛”一词的来历
回纥使臣缅伯高,于唐贞观年间,遵国王令,带了一只他们认为世间稀有的白天鹅,及珍珠宝物进朝。
到湖北沔阳地区,天鹅大叫,缅伯高以为天鹅口渴,便打开笼子放到湖里喝水,不料天鹅展翅高飞,慌乱间,缅伯高伸手一抓,却只抓得一片鹅毛。
这下可不得了,进贡的珍宝没了,如何是好?他想不出挽救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用丝缎把鹅毛包裹好,写上一首诗,送给唐太宗:“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号。
上覆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物轻情义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看了诗,诚恳地收下天鹅毛,安抚一番,按照礼节回赠一些中原土特产。
缅伯高没想到唐朝天子这么大度,转忧为喜。
回国后,在回纥大赞唐朝天子臣民的友好之情。
从此,中国民间便流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口头禅了。
高抬贵手的来历
旧时乡下演戏,往往先由乡绅们出钱,包下戏班子在祠堂庙宇中演出,然后他们再向群众卖票赚钱,群众凭票进场看戏。
戏场当然只开一扇边门,由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把门收票。
无人进场时,壮汉双腿跨在门槛上,双手挺在门框上,以防无票的溜进戏场。
农村的孩子很想看戏,但又无钱买戏票。
有的孩子便瞅空边向守门壮汉哀求,边察言观色,掌握“火候”,伺机轻轻托起壮汉胳膊说:“叔叔,请您把胳膊抬高一点吧!”于是孩子便趁势从壮汉胳肢窝下钻进去看戏了。
后来,文人便把“请抬高胳膊”雅化为“高抬贵手”,意思就是请人“开恩”,推而广之,便应用于各种场合的求情。
“桃李”一词的由来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
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
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
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
以至于流落北方。
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
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来的刺还会刺人。
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象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