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与创生_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第26讲 罗马法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结合所学可知,从《十二铜表法》到《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逐渐完备。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12年,《卡拉 卡拉敕令》颁布,从此,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B、D两项不正确。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 争,使阶级矛盾得以有效调适,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统治机构日臻 完备。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注意材料关键信息“贵族专政”“平民斗争”;第(2)问材料 二论述的是罗马帝国扩张及商业的发展,材料三体现了民族矛盾及公民法的 不适用性推动万民法产生。 [结论] (1)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2)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扩张,民族矛盾突显;公民法的狭隘性。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解析] 欧洲近代是民主社会,而罗马是奴隶制社会,两者的行为规范有质的 差别,故B项错误;古罗马并没有形成民主制度,“维护”一说无从谈起,故C项 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 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D项错 误;材料认为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罗马法属于大陆法系,故A项正 确。 [答案] A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三、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性 (1)对罗马: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激发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 政的积极性;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对世界: ①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②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2.局限性 (1)宣扬君权神授,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应。 (2)实质上是 奴隶主阶级的法律。
西方文化的三个源头
西方文化的三个源头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文明)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
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古罗马文明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1。
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2。
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希伯来人原来是闪族的一支。
闪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南部,起初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
他们曾三次大规模地向漠北迁移,进入有名的新月沃地。
就在这三次大北征中,吸收了这个人类文明摇篮的各种文化,酿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希伯来文化。
希伯来人,犹太人正名希伯来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
希伯来文化的辉煌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
论疆域,只有我国最小的省份——海南省那么大;但论文化,却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史。
他们有流传下来的古代宝贵的文库《圣经》,与中国、印度、希腊的名著并列为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文库之一。
3。
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_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检测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检测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在原始农牧业开展的根底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
人类文明产生之初〔〕A.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根本独立开展,明显多元C.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兴旺2.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它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成就,使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这说明〔〕A.农耕和畜牧经济开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3.人类文明最初犹如茫茫大海的几座孤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点状文明在空间拓展中相互连接。
古代文明扩展的方式有〔〕①武力扩张与征服②神话、艺术与文字传播③技术传播④宗教和思想传播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
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这说明〔〕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庄园是农村根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5.1547年开始,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为了打击大贵族的分立主义他〔〕A.公布新法典B.改组中央机关 C.实行“特辖领地制〞 D.对外侵略扩张6.中古时期的印度,有两大变化,一是四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统治者支持印度教的开展,二是13世纪初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B.今天的印度教是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C.德里苏丹国是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D.德里苏丹国以佛教为国教7.中南非洲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孤立的开展,但绝不是“洪荒僻壤〞,那里的居民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同步训练)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不包括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建立福利国家C.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2.美国历史学家海斯认为,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把国王和其他可能成为暴君的人的权力分散到许多封臣手中,以遏制他们的权力。
另外,它也抬高和推进了贵族政治、等级和阶级的种种特权。
据此推知,西欧封建制度()A.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B.推动了国王的统一事业C.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和割据D.适应了自然经济的需要3.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本单元。
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也有手工业,庄园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能够酿造啤酒。
庄园里的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
上述材料充分表明中世纪西欧的庄园()A.商品经济逐渐发展B.经济能够自给自足C.阶级矛盾并不尖锐D.主要劳动者是奴隶4.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
庄园内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
这揭示了()A.庄园经济的封闭性B.重复生产问题严重C.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D.庄园主实行劳役剥削5.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下,农民需为领主服一定的劳役。
11世纪以来,农民在服劳役期间,领主要为其提供较为丰盛的膳食,通常包括鱼、肉、啤酒等,如不兑现,农民有权拒服劳役。
这说明庄园制下()A.封建剥削已荡然无存B.实现了领主与农民的平等C.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形成了较明确的契约关系6.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
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A.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B.国王权力受到约束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
九上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母狼育婴铜像——罗马的城徽
罗马元老院会议上的辩论
三次布匿战争概况简表
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 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3世纪末期) 罗马打败了迦太基,夺取了西 西里、撒丁岛和科西嘉。
迦太基再次被罗马击败。
第三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世纪中期)
罗马攻占了迦太基城。
布匿战争是怎么回事? 它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
伯里克利
贴。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 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 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 前者治人,后者受治于人…… ——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 参照的政治体制形式,但终究 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二、古罗马 1、时间和位置:前 6世纪 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2、罗马共和国 扩张:前3世纪中期,罗马 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 进行三次争夺战,史称 “ 布匿 战争” 称霸:公元前 2 世纪中叶, 罗马称霸 地中海 地区。 衰落:原因 罗马帝国 前 27 年 屋大维 建 立元首制, 罗马从共 和时代进 入 帝国 时 代。
交 流展 示
海洋文明-----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罗马
古希腊
确立了奴隶主民主共和制 1.梭伦改革
2.伯里克利 当政时期
①民主政治发展 到最高峰 ②地中海的霸主
古代希腊
③希腊最繁荣的 城邦
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
①所有公民都可以担
任各级官职;
②公民大会决定国家 一切大事; ③担任公职参与政治 生活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
材料三: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不管他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3、4单元重点分析
年第4期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多元的社会结构
政治上:天主教会、封 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 (重要制度:封君封臣制)
经济上:庄园经济与城市商品 经济并存
文化上:天主教神学、日耳 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 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 (基督教占绝对统治地位)
统编九年级历史(上)第三、 四单元教材重点解析
概述
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只存在于亚欧 大陆和北非沿海地区;而北非封建国家往往 是亚欧国家的扩展和延伸。因此,封建时代 的大国多集中在亚洲和欧洲。
———朱寰 《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前 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 .第1页。
统编九年级(上)历史第三、四单元分 别讲述的就是欧洲和亚洲的封建社会。
重点解析
• 在传统观念“黑暗的中世纪”影响下,基 督教被视为西欧发展的绊脚石。20世纪以 来,中外学界重新认识基督教在西方文明 发展中的地位,充分肯定了基督教对社会 和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 ——刘霞 李强 《基督教对西欧封建时代的影响》, 《历史教学》,2019年第5期
• 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全面地看待 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重点解析
• 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欧的影响
• 1.负面影响:政治上,罗马教皇干涉欧洲诸王国 的世俗事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教权至上,教 权高于皇权。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领 主,控制了大量地产,使少地失地农民陷入依附 地位。同时,还通过征收什一税以及贩卖赎罪符 等方式,大肆敛财,压榨教徒。精神上,罗马教 会借助基层郊区组织,宣传基督教教义、清除有 悖教义的其他理念,打击所谓的异端思想,进而 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宣扬禁欲主义,违背人性。
西方文化史
欧洲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希伯来、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文化。
源头的源头:新月文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新月文明—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人文精神、英雄主义、悲剧中的理性思索、哲学智慧、科学精神、雅典民主等等,构成了西方文明中的最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西方文化源远流长的出发点和归宿。
古希腊文明虽然产生的晚,比古埃及和两河文明短暂,但经过罗马帝国的发扬,内涵丰富,成为西方文明之源。
离开了古典时代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爱琴文明(前3000-前1100年):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文明”一名,来自古希腊神话中之克里特贤王米诺斯。
它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希腊古典文明的前驱。
迈锡尼文明;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
特洛伊战争; 爱琴文明时期最为出名的一场战争。
希腊和特洛伊间的十年战争。
•荷马时代(前1100-前800年) :荷马史诗;英雄时期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
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时代与迈锡尼文明时代相比较,在社会制度方面确有倒退的情况,但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有重要进步现象。
•古风时代(前800-前500年) :城邦国家形成;希腊文明的特点,它保留城邦小国纷立的局面远较其他文明为长,而且是在城邦体制下达到其文明的繁荣昌盛的高峰。
那么,希腊城邦体制又有什么特点呢?应该说,这种形式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其公民政治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乃至建立起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海外殖民活动;希腊的海外殖民不仅和古代一般的民族迁移不同,更与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有别•古典时代(前500-前338年) :希波战争;温泉关战役。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第一次科学地、历史地被记录下来的史实•神灵崇拜和神话人→文化→知性人性慧性→原始社会三者统摄于神灵崇拜中。
辽宁省沈阳市翔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4.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 是
A.通过A航线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
B.B航线沟通了欧洲和印度的联系
C.通过C航线绕过好望角到达太平洋
D.沿着D航线可以实现环球航行
35.如图是16—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随着欧洲人的到来,美洲印第安人口不断增长
②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
③来到美洲的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和睦相处
④大量非洲黑人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1.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时,欧洲人迫切地寻求黄金反映了( )
C.人口增多推动房屋变迁D.叙利亚是人类文明起源
6.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这表明
①阶级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阶级和剥削的出现是社会的一种倒退
③私有制是社会阶级分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阶级分化是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因素
13.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典对租赁关系有如下具体规定:所租耕牛在租用期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租赁土地的地租一般标准是收成的1/3至1/2,如遇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这说明古巴比伦时期私人租赁关系( )
A.突出租赁双方的契约精神B.保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
C.强调维护出租者切身利益D.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A.文艺复兴在欧洲不断扩展B.欧洲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C.天主教会势力大幅度衰落D.东西方交流的渠道开始打通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B.爱琴文明 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4、(2014·山西省·10)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你能从下面两幅地图中得到的信息是(B)
亚非文明发源地
欧洲文明发源地
A.东方文明产生较早,西方文明出现相对较晚
B.东方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
C.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B.成为希腊霸主
C.自然科学发达
D.民主达到顶峰
3、(2014·四川内江·10)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
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
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
C 的光辉”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 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
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发祥地
米诺斯王宫遗址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
米诺斯王宫内部复原图
2.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1、雅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阿提卡半岛上,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 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
3、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得益于两次改革:
A、梭伦改革
B、伯利克里当政
伯里克利(前444~前429年),雅典民
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你怎样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
评价:1、具有民主性 2、具有局限性;民主只给城邦的成年男性,妇女、
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共和国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地点:意大利半岛中部
权力分配 行政权:两名执政官
实权:元老院
2、罗马的扩张
时间:公元前3世纪中期
岳麓版初三上册历史欧洲文明的起源知识点
岳麓版初三上册历史欧洲文明的起源知识点知识点一、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明,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地区的迈锡尼为核心,故又称克里特-迈锡尼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由此发轫。
前2000年之前地区艺术的分立发展显示了早期不同传统的存在,其中最显著的是米诺斯文明。
而在那之后的证据显示了一个政治统治在一段短时期或者两个时期内覆盖了整个地区,克诺索斯发现的贡品名录可能表明权力的中心始终位于那里。
商业活动在非常早期就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这点从传播到整个爱琴地区的米洛斯黑曜石以及尼罗河艺术对早期米诺斯艺术的影响上可以看出。
考古学家发掘出出口至米洛斯、埃及以及希腊大陆的克里特器皿。
米洛斯陶器也同样传到了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上的陶瓷艺术在前3千年中期在技术、样式和装饰上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可以媲美任何当时世界上的任何陶器作品。
对壁画艺术品或是金匠技术也可以作同样的评价。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一)地理位置雅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阿提卡半岛上,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城邦。
(二)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改革后的雅典社会是否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呢?(三)伯利克里时代伯里克利时代是指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始于波希战争的终结,终于伯里克利离世或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
在同一时期大批在政治,哲学,建筑,雕塑,历史以及文学上卓有成就的希腊人中,作为希腊将军、政治家和演说家,伯里克利仍然引人注目。
他支持文学艺术,给雅典带来之后再也未曾有过的辉煌,他还主持大量公共项目以改善公民生活。
所有这些使得雅典进入黄金时代,亦为古希腊的全盛时期,故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
在古希腊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历史上达到了空前的民主,人们享受到了宽松的自由生活环境。
柏利克里《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在政府工作中享受的自由,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得到。
”从言论表达方面来说,古希腊的人民在不仅在政治生活中享受到平等的表达,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由的表达。
2021届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消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2.下表是 1949——1952年农民货币收入情况项目1949 1950 1951 1952 指数指数指数指数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亿元)14.9 100.0 18.7 125.5 23.6 158.4 26.8 179.8 表中农民货币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C.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确立3.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4.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5.右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6.下表是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7.右图中划线的城市在新时期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推动它们开放的有利因素是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D.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8.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西方文明之源
前30年 前27年
屋大维成为军事独裁者
由罗马共和国 变成了罗马帝国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4、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
课堂小结
1、西方文明的源头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 2、古希腊文明的代表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3、雅典是奴隶制共和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民 主的发源地。 4、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 到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 公民大会。 5、布匿战争是奠定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的标志性 事件。BC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6、BC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7、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 社会的结束。
凯撒 Caesar·Gaius Julius (公元前100~ 前44)
凯撒遇刺
屋大维 Octavianus·Ga ius(公元前 63~公元14)
角 斗 士 的 训 练
灭 亡 西 罗 马 的 哥 特 骑 士
具体表现:
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
全体成年男性公1、罗马共和国的形成
前754年建立罗马城 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
2、三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二、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3、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前期的繁荣
前49年 凯 撒 夺取大权
1、古希腊文明(爱琴文明)
时间:始于 BC20世纪到 BC12世纪 发祥地:克里特岛 后来的中心——迈锡尼
一、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古希腊
2、雅典城邦的繁荣
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 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 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西欧文明源头探析
西欧文明源头探析[提要] 对于西方文明的源头,当今较为广泛流传的理论包含两种不同说法的“二因素说”。
一种是“两希源头”,即源于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另一种是“二因素说”,即古代日耳曼文明与罗马文明。
19世纪马克思·韦对基督教的研究开创了中世纪政治制度史的新纪元。
本文试将西方文明的源头归纳为“三因素说”,即:罗马法、古代日耳曼传统和基督教。
关键词:西方文明;源头;罗马法;日耳曼传统;基督教作为西方文明主干部分的西欧文明,历经四千余年,是世界历史中古老而又得到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
西方文明起源于西欧,并以西欧为重心得以推广演进,衍生出北美、澳大利亚等文明。
一、西欧文明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西欧历经2500年左右,依次由爱琴海文明、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化文明、罗马文明等四个次阶段性文明所组成。
(一)爱琴海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海文明。
到了公元前12世纪末期,来自北方的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3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城邦文明在爱琴海周围崛起。
(二)希腊古典文明。
公元前8~6世纪的200年间,城邦国家(Polis)如斯巴达、雅典相继出现。
希腊古典文明的总体特征是:它是古希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城邦奴隶制充分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在总体上表现了一种古代的民主和科学精神;它在精神文化上已从哲学、科学思想、人文社会知识到文学艺术和多样化的整体发展,贯穿其中的基本文化精神是崇仰理性和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它的文化有多源性和多元性,内涵丰硕、生命悠久,成为西方文明之源。
古典文明尤其是罗马法则提供了成熟的法律参照体系,促使中世纪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西欧法制社会的基础。
(三)希腊化文明。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不再为教士文所化垄:断,打大破学教的会兴起对被文认化为教是欧育洲的中垄世断纪;教育促“使最大美学好的兴花起朵;”。12世纪,西 欧的教育与为学文术出艺现复了兴新和的气宗象教,改冲革击着创传造统条的教件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
称,倘若亨利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 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 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还掀起了反对亨利的 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 浪潮。亨利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教皇 故意不予理睬,去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 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 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受尽精 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卡诺莎之辱
《至尊法案》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
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争权夺利,矛盾激化。教 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与罗马教
皇革除亨利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 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
王 权 : 中 古 前期 软 弱 ——中 古 后 期 加强 这导致亨利四世成为众矢之的,国内诸侯宣 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
上古
公元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中世纪
公元1500年左右
古代中国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220年
公元581年
公元907年
公元1368年
公元1840年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天津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名单
论文
天津商业大学
齐俊妍 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优化
专著 天津财经大学
杨珍增 金融深化差异对贸易收支失衡的影响
论文 天津财经大学
包群等 出口改善了员工收入吗?
论文
南开大学
高伟凯 自由贸易与国家利益
专著
天津市人民政 府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委员会
4
申报者
成果名称
成果类别 申报单位
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 周兴等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天津航空制造业
丁勇等
研究报告 中国民航大学
创新研究
公务员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以天津
李春梅等
研究报告 天津市规划局
市规划系统为例
王建廷等
滨海新区农村城市化“十二五”发展规 划及实施方案
研究报告
天津城建大学
王毓珣等 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
天津市教育 科普读物
科学研究院
吴延龙等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丛书四册)
专著 天津城建大学
尹贻林等 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
专著 天津理工大学
基于战略执行的营销标准化战略对服务性跨 吴晓云等
国公司绩效的影响
论文
南开大学
马连福等
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 IPO 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论文
南开大学
赵黎明等 中国国防支出经济效应研究
专著
天津大学
王其亨等 清代建筑哲匠样式雷世家综合研究
天津大学
姜岩等 天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
研究报告 天津农学院
张保银等 高新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研究报告 天津大学
陈卫东等 “智慧天津”电子政府建设问题研究
研究报告 天津大学
西方文明是怎么起源和发展起来的?
西⽅⽂明是怎么起源和发展起来的?西⽅⽂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化。
西⽅⽂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西⽅⽂化被⽤于许多⽅⾯,不管实际使⽤正确与否,包括美国⽂化、唯物主义、⼯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解说西⽅⽂明。
还有西⽅⽂化也根源于⽇尔曼⼈、斯拉夫⼈以及凯尔特⼈的流⾏⽂化,这些⽂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化的重要推动⼒量。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陷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学以及艺术,并此基础上作进⼀步的发展。
古希腊⽂明⼀开始受到古埃及和巴⽐伦⽂明的强烈影响,也可以说西⽅⽂明的最终源头可以追溯⾄古埃及和巴⽐伦。
西⽅⽂明离不开宗教的演变。
基督宗教最早产⽣于犹太教,⽽犹太教的许多宗教观念和神话传说则来源于古希伯来⽂明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民族的宗教、⽂化传统。
犹太民族所属的希伯来⼈和迦南⼈、叙利亚⼈、亚述⼈、巴⽐伦⼈以及阿拉伯⼈都属于古代的闪族。
古希伯来⼈离开两河流域后,曾去埃及居留。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率军攻占巴⽐伦,让流亡的4万多犹太⼈重返巴勒斯坦,结束了犹太民族历史上著名的“巴⽐伦之囚”。
他们在思想感情上和宗教信仰上产⽣了共鸣,相互影响各⾃的信仰,这在希腊时期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常明显。
成为早期基督宗教产⽣的时代背景⼀⼤特⾊。
因此,基督宗教与古代波斯⽂化有着种种历史和思想上的联系。
在西⽅传统中,⼈们习惯称西⽅⽂化(⽂明)为“基督教⽂化”或“基督教⽂明”。
因为西⽅⽂化有着三⼤源头:1、以苏格拉底、亚⾥⼠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2、古希伯来⽂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3、古罗马法制⽂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这三⼤⽂明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构筑起庞⼤的⽂化体系。
西⽅⽂明因罗马帝国的强盛,把它的⽂化传播到了它所统治的极限领⼟,⽽罗马⽂明⼜起源于古希腊⽂明。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1.唯物史观: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了解庄园法庭的相关内容。
2.史料实证:知道欧洲教会和城市发展的史实,体会二者对王权强化的影响。
3.时空观念:了解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历程。
重点:掌握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难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城市自治产生的影响。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了解西欧庄园的组成。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课讲授】【师】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
一、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背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思考封君封臣制度的组成以及封君与封臣之间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2.封君封臣制度(1)产生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权利和义务:封君授予封臣土地,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材料: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西欧中世纪史》【美】布菜恩·蒂尔尼西尼·佩因特【师】封君在分封土地时,往往会把士地上的农民一块儿授予封建主。
2022年四川泸县第一中学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泸县一中初2023届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1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发现”它并一度将其命名为“风暴角”的航海家是()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2.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他A.率领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一首《哭晁卿衡》,原来是个误会,但也说明了中日往来的密切。
“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仿唐制设立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制。
”实行这一措施的改革是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商鞅变法D.索伦改革4.回顾欧洲历史,常常有人提到“黑暗的中世纪”,但用史实说话,欧洲中世纪孕育了近代文明的曙光!“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史实是①租地农场出现②大学的兴起③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下图所示现象。
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C.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诞生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6.西班牙一直想要参与印度的香料贸易,以获取丰厚利润。
然而根据《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的规定,西班牙不得向东航行,而境内的阿拉伯问题使得其又无法打通向印度的陆上通道。
于是,哥伦布的向西航行计划实际上成为西班牙参与印度贸易的唯一可能性。
这说明哥伦布航行A.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B.发现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使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7.“伊斯兰教世界”是奉行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的统称,是当今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下列与“伊斯兰教世界”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阿拉伯帝国的扩张B.罗马帝国的扩张 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D.亚历山大东征8.“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
历史中古时期的欧洲精美版1
伊凡四世 (1530-1584)
地跨 欧亚 的大 帝国
16世纪中期
17世纪末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 • 8世纪前期,确立以土地的恩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欧 • 9世纪,西欧庄园逐渐流行;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
东罗马帝国 • 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编订并颁布
东
•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俄罗斯发端于9世 纪建立的基辅罗斯 国家
国家制度和宗教信 仰深受拜占庭影响
拜占庭帝国国徽
俄罗斯国徽
被 反抗蒙 蒙 古统治 古 中,莫 征 斯科公 服 国兴起
建立以莫 斯科为中 心的统一 国家,向 周围扩张
13世纪中期
16世纪初
伊凡 四世 强化 中央 集权
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做晚祷; 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的丰盛晚宴;跳 舞、喝酒、狂欢;以及出席庄园法庭。
——【英】亨利• 斯坦利• 贝内特著《英国庄园生活:1150-1400 年农民生活状况研究》
西欧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 自给自足的庄园
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6世纪亚欧非贸易路线图
君士坦丁堡是一座
繁忙的城市,来自每一 个国家的商人通过海路 或陆路进入它,除伟大 的伊斯兰城市巴格达之 外,在世界上没有任何 一个城市能与其比肩。
——【美】杰里·本特利等 《新全球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020年空中课堂 高一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侯建新内容提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呈现在当代,同样呈现在过去的历史长河里,因此探究历史上不同文明的特殊性非常重要。
西欧文明始于公元5世纪,初步成型于11—15世纪,源于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希腊罗马文明和基督教不同质的文化。
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欧洲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罗马法促使中世纪个人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有助于建构起上层政治框架。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三要素熔为一炉,逐渐生成西欧文明的雏形。
很明显,西欧文明是次生的、混合的文明,其创生过程也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16世纪后衍生为资本主义文明,后者表现了不凡的创造力,冲击了整个人类社会,同时也显现了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关键词西欧文明日耳曼罗马法基督教本文旨在分析西欧文明的来源及其主要成分,深化对欧洲文明特殊性的理解,进而解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相对于野蛮状态而言,一方面是开化的人,另一方面是原始的野蛮人或蛮族。
当时西方人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人类的唯一标准,文明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所拥有,所以“文明”一词只有单数形式。
19世纪初叶“文明”一词初次被用作复数形式,淡化了文明的价值判断,从而承认不同文明存在的合理性。
文明指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及方式,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集体生活所共有的各种特征”①。
因此,出现了埃及文明、中华文明、古典的希腊罗马文明之类的并列说法。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人类很早就创造了不同的区域文明。
任何一个文明体系都相当的繁复,不仅有物质层面,还有精神文化层面,它规范着人们的心理、观念和社会行为,是正在形成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架构的内在指导原则。
历史无数次表明,长期积淀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巨大影响和制约。
当人们还不能反省自己,不能识别和吸收其他文化,也就是说还不能主动地创造历史的时候,那样的影响和制约显得格外强大。
西欧文明逐渐成形于中世纪,发轫于中世纪以前,并且源于不同质的文化。
梅特兰曾经说过:“任何力图叙述历史的人都会感到,他的第一句话就会撕开一件无缝的天衣。
”②①②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F.波洛克,F.W.梅特兰:《英国法律史———爱德华一世以前》(F.Pollock and F.W.Maitland,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Before the Time of Edward I)第1卷,牛津大学出版社1898年版,第1页。
世界历史2011年第4期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在谈到西欧“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来源时,曾经特别指出它的“二因素”,即古代蛮族习惯(即古代日耳曼习惯法)和罗马法。
①梅因的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例如,梅特兰在研究英国法律史时就认为是罗马法体系与日耳曼习惯法构成了英国法律的来源。
②不过梅因的研究基本着眼于欧洲的封建制度,未推演至文明层面。
布赫馁尔也是这样,他分析西欧中世纪王权时提及基督教的、罗马的和日耳曼人观念的三个要素,同样未推演至文明层面。
韦伯和伯尔曼视野宏大,研究成果颇为引人注目,但他们几乎完全侧重于基督教因素。
韦伯系统阐释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生的意义,伯尔曼则集中论述了基督教信仰与西方法律传统形成的内在关系。
③也有学者提及欧洲文明创建于古典文明、基督教及日耳曼三种文化的综合,④不过未见系统论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不甚明了,不能呈现整体画面。
关于该话题,国内的一个误区是对欧洲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往往不大区分,统称为西方文明,认为古典文明是源头,近代欧洲则是后者的“复兴”,只是经历了一个“黑暗的中世纪”。
该历史画面虽然近年不断被修正,但仍然不尽如人意。
其实二者是不同的文明体系。
公元5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等一系列“蛮族王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前身),经过若干世纪逐渐发展起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方式,不同于古典的希腊和罗马:无论种族、文化、制度还是前途,莫不如此。
虽然欧洲文明吸收了古典文明的某些元素,但从整体上讲不失为一种崭新的文明,也就是后来的资本主义文明。
⑤本文的“西欧”概念是地缘与人文意义上的结合,既有西欧,也有中欧和一部分北欧和南欧。
西欧通常也指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笔者认为,西欧文明是次生与混合的文明,其来源似应为三要素,即古代日耳曼传统、古典文明和基督教。
日耳曼人的马尔克村社制度是西欧文明的胚胎;古典文明尤其是罗马法则提供了成熟的法律参照体系,促使中世纪权利概念逐渐形成并进入公法领域,成为法治社会的广泛基础;基督教的政治哲学及政治斗争,结束了神圣王权时代,建构起西欧社会的上层框架。
上述三要素均来自不同的区域文明,显然,西欧文明并非单一的和封闭的,而是若干不同文明要素的混合体。
与世界大多数文明的形成一样,西欧文明的创生过程是不同文明的融合和嬗变过程。
61①②③④⑤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5页。
F.波洛克、F.W.梅特兰:《英国法律史》第1卷,导言。
马克斯·韦伯著,彭强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哈罗德·J.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霍莱斯特指出,“中世纪欧洲文明创建于古典、基督教及日耳曼三种文化的综合”,他认为欧洲文明融合于六七两世纪期间,正式诞生于八世纪左右。
C.沃伦·霍莱斯特著,陶松寿译:《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页。
国内学者的类似观点见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许多严肃的学者从来不把“西欧”与古典的希腊罗马混为一谈。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节中,将前资本主义生产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即“亚细亚的”、“古典古代的”、“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
众所周知,“亚细亚的”指亚洲,“古典古代的”(the ancient classical)指希腊罗马,而“日耳曼的”则指罗马帝国覆灭后的西欧。
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不同形式。
马克思还提到斯拉夫等其他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491页。
汤因比对已知的31种文明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中被认为独立的文明有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河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14种。
他指出,希腊文明(显然包括罗马文明),无疑已经完结,被两个接替者所取代,一个是西方文明,另一个是拜占庭文明。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50、52页。
斯宾格勒认为,近代以前曾出现8种独立的文化系统,其中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并立的。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4、107—149页。
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一让我们先从日耳曼要素谈起。
公元475年,日耳曼人攻陷罗马城,西罗马帝国覆灭。
随之,大批日耳曼部落涌入西罗马帝国境内,纷纷建立起日耳曼政权,蛮族王国成为西欧的新主人。
萨拜因指出:“在六世纪和九世纪之间,西欧的政治命运永远地转移到了日耳曼入侵者之手;他们对古老的帝国结构的冲击终于把它粉碎了。
”①日耳曼人来自欧洲北部多雾的海边。
他们分为不同的部落,后来被统称为“日耳曼人”。
不知道有民族和国家观念的日耳曼人,只形成了暂时的集团或战斗同盟。
不同的日耳曼部落使用极为相近的语言,有着相同的传统、信仰和社会制度,其中最典型的是通行马尔克(Mark)村社制度。
在古代日耳曼部落里,马尔克制度几乎是唯一的制度,它在日耳曼人的全部生活里扎下了根,并且对中世纪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恩格斯指出:“在整个中世纪里,它却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和典范,浸透了全部的公共生活,不仅在德意志,而且在法兰西北部,在英格兰和斯堪的纳维亚。
”②中世纪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乡村。
在欧洲乡村公共生活中,有着马尔克传统的村社组织,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三十年西方的研究成果对此给予了特别的肯定。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庄园是欧洲中世纪乡村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中心,村庄仅仅被看作“古代公社的残余”。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关心村庄共同体、公地制度等,庄园反而逐渐淡出历史学家的视野,这种现象被称为“退出庄园”(the retreat from the manor)。
笔者认为,事实上,庄园和村庄同等重要,庄园始终没有完全取代村庄,即使在残酷的农奴制下,村庄共同体仍然具有抵抗手段和行动的空间。
无论一个佃户如何依赖他的领主,他都同时处于村庄共同体的权力之下,是其中的一员,参与活动,受其制约,也受其保护。
村社从没有丧失集体行为,而且得到广泛认同。
中世纪庄园的“敞田制”(open field),明显保留了村庄的共耕习俗。
敞田制本属于村社,被植入庄园并与领主经济结合起来,在欧洲存活了数百年。
敞田制由份地制、条田制、轮耕制和共享荒地林地的公地制组成,该制度直到近代的圈地运动以后很久才寿终正寝。
事实上,在中世纪的庄园里,村庄共同体承担着农业生产的管理职责,并通过一个耕作者会议来实施。
在大多数地方,这一会议就是庄园法庭,当若干庄园聚集在一个村庄时,则要召开村民会议(village meeting)。
③村社负责定期调整每一户的条田,负责确定犁地、播种、收割的时间,同时提供“草地划分员”(meadsman)等一类的管理人员。
面对领主或上级权威,当需要的时候,村庄共同体可以集体行动。
在意大利和法国农村到处都有具有自治特征的“公社”(communio,communia,communantia),他们大多经过集体盟誓,有着共同的原则、目标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如果佃户集体认为领主的劳役量超过习惯法,村庄共同体可以出面谈判,进行抵制。
英国某庄园因劳役量问题佃户与领主发生争议,漫长的诉讼斗争竟然经历了一个半世纪,最终以领主做出让步方告结束。
④倘若没有村庄共同体的存在,这样长时期乃至世代71①②③④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政治学说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7页。
琼·瑟克:《公地》(Joan Thirsk,“The Common Fields”),《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第29卷,1964年12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