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参考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87~89页例1、例2,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分数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星期天,小明和小兰去野餐。我们来看看这两名同学带了哪些食品。(出示例题情境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每种食品的数量)

依次讨论: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个?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几瓶?

结合学生的交流,强调: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作“平均分”。

进一步讨论: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自然引出“半个”。

启发: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那“半个”蛋糕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野餐时分食物的情境,一方面能有效唤醒他们原有的“平均分”的经验,为初步认识分数作好适宜的认知铺垫;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表达平均分结果的过程中体会到:有时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从而引发扩展数概念的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分数的内在动机。】

二、建构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1)教学例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出示蛋糕图,引导: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半个”是其中的几份?

指出:“半个”是2份中的1份,可以用1

2

来表示。(在蛋糕图中的1份上板书

1

2

追问:这一份(指2份中的1份)是这个蛋糕的1

2

,那么另一份(指2份中的另一

份)呢?(在另一份上也板书1

2

明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介绍1

2

的写法和读法,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读一读。

结合1

2

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小明和小兰各分得多少蛋糕?现在你知道用哪个数表示吗?

【设计说明:“半个”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1

2

”则是这一生活经验数学化的结

果。借助直观演示,能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这样处理,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知识建构方式的准确把握。】(2)教学“试一试”——手操作,拓展认识。

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你能表示出这张纸的1

2

吗?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追问:这几种折法都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张正方

形纸的1

2

结合学生的交流,强调:不管怎样对折,只要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

它的1

2

进一步要求:你还能折出一张纸的

1

4

吗?

学生尝试操作后,指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1

2

;把一张纸平均分

成4份,每份是它的1

4

;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1

8

……

追问:由上面的操作,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设计说明: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

2

,可以有不同的折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折法中

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关于1

2

准确而清晰的表象,并为继续认识其

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由认识1

2

到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是分数外延的扩展。这样的

扩展既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经验,又能使他们已有的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得以及时巩固。】

2.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他们说清楚这个图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各自判断后,讨论:都分成了4份,为什么有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

4

表示,而有些却不能?

指出:只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才是这个图形的1

4

【设计说明:“想想做做”第1题,在交流中重点关注“图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

涂色部分是这样的几份”,突出了分数的本质属性;第2题提供了1

4

的正例和反例,有

利于通过比较和判断进一步明确: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平均分”是建立分数概念的必要条件。】

3.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

(1)教学例2。

同桌两人合作,用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别涂出它们的1

2

1

4

学生操作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表示出这两个分数的。

要求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比较1

2

1

4

的大小,并试着说明理由。

进一步要求:再拿出一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

8

,然后把

1

8

与上

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

学生比较后,讨论:通过上面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