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x

合集下载

第七章 非织造布 PPT

第七章 非织造布 PPT

(三)世界非织造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中,萌芽期。针刺 非织造布,纺粘法非织造布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商业化生产。 湿法非织造布机,水刺法生产非织造布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发展重要时期。 闪蒸法非织造布 第四阶段:90年代初至今,全球发展期。
单位:万吨
2005年全球非织造布产量区域分布(总计385万吨)
4%
5%
6% 17%
31% 北美
西欧 日本 亚太地区 拉丁美洲 中东地区 其它地区
8% 29%
2006年全球非织造布产量(按工艺分布)
7% 11% 6%
18%
3% 26%
29%Βιβλιοθήκη 纺粘熔喷针刺
水刺
热粘和及化学粘 合 浆粕气流成网
湿法成网
世界技术纺织品与非织造布消费量发展趋势(单位:千吨)
三、非织造基本原理
➢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具有各自对应的工艺原理。 ➢但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1)原料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
原料准备
• 主要为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剂及后整理用试剂等。 • 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 干法和湿法成网用短纤维,必须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加油润
热熔粘合和热轧粘合。
非织造布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成网法)分类 干法非织造布 湿法非织造布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
• 干法成网:指天然纤维或 化学短纤维在干态条件下 采用机械、气流、离心力 等方法形成纤网。
• 湿法成网:以水为介质, 使短纤维均匀的悬浮于水 中,并借水流作用,使纤 维沉积在透水的帘带或多 孔滚筒上,形成湿的纤网。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课件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课件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
1
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国标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2
工艺流程
18
杂乱牵伸式梳理机 利用多对罗拉的小倍牵伸,使纤网中横向排列的 部分纤维朝纵向移动,改变方向,使纤网纵、横 向强力比变小。
19
20
美国兰多气流成网机
21
铺网机械
22
立式铺叠成网 立式交叉铺网机示意图 1-梳理机道夫 2-斜帘 3-水平帘 4、 5立式夹持摆动帘 6-成网帘
23
四帘式交叉铺叠成网
11
干法成网技术
•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 一、任务 •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别
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机械 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同 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12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包括棉、毛、丝、麻等
2、化学纤维
常用的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等,目 前化学纤维的用量约占95%以上。
其它纤维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3、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4、 功能纤维 阻燃纤维, 止血纤维 防辐射纤维 碳纤维、导电纤维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粘合、水刺 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布都需经过烘燥工 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式烘 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第九节 非织造布后整理工艺及机械

第九节  非织造布后整理工艺及机械

二、涂层 非织造涂层是在非织造基材上均匀地涂覆高分子聚合 物和或其它功能性物质,成为一种涂层材料。非织造基材 经涂层加工后,高分子聚合物一般不进入纤维内部,而在 非织造基材表面形成一连续的膜,单独承担某种功能。 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非织造材料原有的特性,更增 加了覆盖层的功能。有的涂层材料中,非织造材料只起支 撑和骨架作用,对功能的实现主要由涂覆层完成 。 非织造涂层材料在产业用、服装用、装饰用三大领域有 着广泛的用途。如服装、箱包、鞋用革;产业用的防渗土 工复合膜、膜结构建筑材料、蓬盖布、农用覆膜和地膜; 医疗用手术服、防病毒感染的隔离服、帷帘;装饰用遮光 窗帘及桌布、装饰革。
贴辊刮刀涂层
垫带衬刮刀涂层
(二)圆网涂层
(三)辊式涂层 辊式涂层主要以转动的圆辊筒给基材施加涂层剂 。它包括同向辊技术、反转辊技术、凹版涂层技术 和浸渍辊技术。
反转辊涂层 1-计量辊 2-施胶辊 3-层 转移涂层是将涂层剂涂在片状载体上使它形成连续的、均 匀的薄膜,然后再在薄膜上涂粘合剂,和基材叠合,经过烘 干和固化,把载体剥离,涂层剂(包括粘结层)膜就会从载 体上转移到基材上。聚氯乙烯和聚氨酯人造革常用该法生产 。工艺流程如下:

涂层工艺与设备 非织造材料的涂层大都采用与传统纺织品涂层一样的 工艺与设备,但必须充分考虑其张力和纵横向强力与传 统纺织品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特性。较常用的涂层工艺有 刮刀涂层、辊式涂层、转移涂层、喷洒涂层、湿法涂层 等。 (一)刮刀涂层 刮刀形状: (a)楔形 (b)圆形 (c)钩型
悬浮刮刀涂层
(二)抗菌整理 抗菌整理是指在非织造材料等纤维制品上用具有抗菌 作用的试剂进行处理,赋予其抗菌防霉性能,使材料具有抑 制菌类生长的功能。 非织造材料抗菌整理的要求: 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对使用者无毒性,对皮肤无致敏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整理剂不损伤纤维,不使材料产生色变 对环境无污染,可在环境中自然降解 与其它整理剂具有相容性 不影响原有材料特性 成本低廉,加工简便

非织造PPT

非织造PPT
34
成纤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表征该高聚物远程 链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于该高聚物的加工性能及所得纤网 的性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当平均分子量相近时,分子量分 布宽度对流动曲线亦有明显的影响。
分子量分布宽度↑
剪切速率↓
非牛顿区负斜率↓
35
M n -数均分子量 M w -重均分子量
M -粘均分子量
32
二、 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
纺丝成网法生产过程中聚合物经历了复杂的物 理变化,聚合物本身的性质对最终产品的质量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纺丝成网法聚合物原料 基本性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成纤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分子结构与结晶能力 成纤高聚物的热性质 不同聚合物原料还有不同的要求,如聚丙烯原 料的等规度和熔融指数,聚酯原料的粘度等。
第二篇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
• 授课教师:许云辉 • 授课班级:10纺织工程 • 课程安排:2013年1~10周 • 课程总学时:40(课堂教学) • 教学实习学时:80
1
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
• 非织造布、非织造物、无纺织物、无纺布或不 •
织布 国标GB/T5709-1997定义: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 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38
分子量分布相似时,平均分子量对流动曲线的影响
39
2、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主链结构: 当聚合物主链结构引入双键时,由于诱导效应或共 轭效应,而改变链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与主链原 子不同价的原子、双键或环结构,则会改变链的柔性。 高聚物链的结构变化,均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和改变链的构型和晶格,以及分子间距离。 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 : 改变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 度重新分布,改变键的长度、能量和极性。由于未结合 原子和基团相互作用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柔性发生改变, 同时对大分子链的平衡构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晶 格产生显著影响。

服装用织物—非织造布PPT课件

服装用织物—非织造布PPT课件

第3页/共18页
非织造布与新型服装材料 非织造布的主要用途
医疗卫 生用布
家庭装 饰用布
服装 用布
工业 用布
农业 用布
其他
第4页/共18页
§2-1 服装用非织造布产

服装衬里
四大方面—
要求:挺括、平整、耐干湿洗、与外层织物的缩水率
等的变化系数要一致
非织造布服装衬里优点:挺各括向、均平匀整、、方耐便干裁湿剪洗加、
工、价格便宜
冬装保暖材料
滑雪衫、被子、睡袋的内芯
服装 更新快、周期短的时装、工作服、手术衣、防护衣
其它材料
仿麂皮材料 服装辅料:花边、围裙、内衣、内裤、护胸罩等
§5-2-2 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产品
产品:
非包扎性医用非织造布产品 原料:
三大方面
工艺:
包扎性医用非织造布产品
其它卫生用非织造布产品
第5页/共18页
液晶变色材料
调温材料
数字化材料
第10页/共18页
第11页/共18页
第12页/共18页
第13页/共18页
第14页/共18页
第15页/共18页
第16页/共18页
第17页/共18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5-2-3 日常生活用非织造布产 品
三大方面
家庭装饰用:窗帘、家具盖布、台布、沙发布、窗罩、墙布、揩布等 地毯类:针刺化纤地毯 非织造布涂层材料:人造革 (=非织造布底布+聚合物覆盖层)
第6页/共18页
非织造布与新型服装材料
第二节 新型服装材料
一、新型天然纤维材料
植物纤 维材料
彩棉、转基因棉、改良的麻织物、全棉免烫衣 料、丝光棉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63页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63页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道 工
梳理机

后道工序 梳理机输出纤网方向 纵向(MD)
横向(CD)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一、梳理作用 彻底分梳混和的纤维原料,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使纤维原料中各种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和 进一步除杂 使纤维近似于伸直状态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四)杂乱梳理原理与机构 (1)凝聚罗拉
一前一后安装在道夫前面,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 罗拉2,速度依次降低,由此纤维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罗 拉纤维2时从受单推向挤排作列用转,变从为而一使定纤程维度产的生杂随乱机排变列向。。最终输出纤网中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梳理机的其它技术进展 高速高产 可梳理细度1.1dtex以下的纤维 纤网检测系统,通过自调匀整控制纤网长片段不匀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单锡林双道夫 梳理机为保证输出单纤维状态的均匀纤网,通常
锡林表面的纤维负荷是很轻的,每平方米的纤维负荷量 不到1克,理论上来说,纤维负荷量越小,分梳效果越 好。在锡林转速恒定情况下,要降低纤维负荷,就要限 制纤维喂入量,因此也限制了梳理机的产量。锡林转速 提高后单位时间内纤维携带量增加,为便于锡林上的纤 维及时被剥取转移,避免剥取不清,残留纤维在以后梳 理过程中因纤维间搓揉形成棉结,影响纤网质量,在锡 林后配置两只道夫,可转移出两层纤网,达到了增产目 的。
通常用非织造材料的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力的比值来判断纤网的定 向度或杂乱度。 MD:CD>>1或<<1,则纤网的定向度高; MD:CD≈1,则纤网的杂乱度高。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78张课件(1).ppt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78张课件(1).ppt

(一)浸渍粘合法及机械
1、无网帘、单网帘、双网帘浸渍机
无网帘浸渍机
双网帘浸渍机
1—轧辊 2—导辊 3—浸没辊 1-上网帘 2- 轧辊
3-
3-浸渍槽 4-下网帘
双帘网浸渍机利用上、下网帘将纤网 夹持住并带入浸渍槽中,浸渍后的纤网, 经过一对轧辊的挤压,除去多余的粘合剂,
再经烘燥而制成化学粘合法非织造布。
定期更换。 2、转移式浸渍机 它采用上、下金属网帘6和7夹持纤网。粘
合剂由浆槽1流到转移辊2上,透过上金属网帘 的孔眼浸透到纤网中,溢出的粘合剂由下面托 槽流入储液槽3。浸透粘合剂的纤网经过真空吸 液装置时,抽吸掉余液。上、下金属网帘都装 有喷水洗涤装置。该机的特点是纤网呈水平运 动,且由金属网帘上、下夹持,故纤网不易变 形,车速可达l0m/min以上,适用于对宽幅纤网 的浸渍加工。这类饱和浸渍、真空吸液的粘合 生产线,一般生产速度为8~10 m/min,纤网最 低定量约为50g/㎡。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一、喂入机械
目前,非织造生产量较大的生产线采用 自动抓棉机,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 往复直行式抓取小车,如FA006型自动抓 棉机;另一类为环行式抓取小车,如 FA002型自动抓棉机 产量较小的采用人工抓取喂入。
间歇式喂棉机
1-喂棉帘 2-输棉帘 3-光电控制器 4-均棉罗拉 5-角钉帘 6-剥棉打手 7-活门 8-秤斗 9-秤
(四)烘燥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 粘合、水刺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 布都需经过烘燥工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 式烘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五)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花 色品种,改善外观。经过后整 理可使非织造布具有抗水性、 抗吸尘性、抗皱性、阻燃性、 抗静电性以及表面具有凹凸花 纹等效果。后整理包括机械后 整理、化学(功能)后整理、涂 层、叠层与复合整理等 。

产业用纺织品及设备课件第三章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产业用纺织品及设备课件第三章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喂棉帘,而自动称量机由凝棉器或气纤分离器将抓棉 机抓取的纤维送至自动称量机的棉箱内,纤维经初步 开松后落至称量斗中,由前方机台控制称量斗是否落 料,最终定量的纤维依次铺在混棉帘子上。通常一套 混和机组配置2~3台称量机可供两种或三种纤维原料混 纺用。称量方式有电子和机械两种形式。
产量250kg/h,机幅1060mm,剥棉打手和均棉罗 拉的直径均为320mm,最大称重量1350g/次,总功率 3.1kw,总重量ZBG011为2800kg, ZBG012为 2100kg。
FA006 B具有棉包找平、分组抓棉、小车行走记忆 和光电保护等功能。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FA006系列往复抓棉机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FA006系列往复抓棉机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三、混和开松流程及设备
(一)混和开松流程
1、成卷方式的开松混合工艺路线
这一配置属间断式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由园盘式抓 棉机、开松机、棉箱以及成卷机组成。最终将混合开松的 原料制成卷子,由人工将卷子放入梳理机的棉卷架,供下 道加工。这种配置比较灵活,适用于同种原料,多品种非 织造材料产品的生产要求,其加工的纤维范围为 1.67~6.67dtex,长度38~65mm。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三、混和开松流程及设备
(一)混和开松流程 3、与成分无关的批混合工艺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按用途分类
1、医用卫生保健类 2、服装与制鞋类 3、生活、家装类 4、工业用布类 5、建筑土工类 6、农用材料类 7、军工材料类 用途非常广泛。
二、技术特点
1、原料使用范围广; 2、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生产速度高、产量大; 4、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如:餐巾、台布、贴墙布、地毯、服装衬
二、开松、混合机械 Unimix多仓混棉机 1-输棉管 2-立式储棉槽 3-输棉帘 4-输棉罗拉 5-斜帘 6-混棉室 7-均棉罗拉 8-剥棉罗拉 9-储棉箱 10-开棉锡林 11-落棉箱 12-出棉口 13-接排风管的排气口 14-接集尘气的排气口
第三节 成网机械
一、梳理成网机械 非织造布生产纤维的梳理机通常采用两类 罗拉式梳理机(常用)和盖板式梳理机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我国对非织造布的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1、阻燃纤维 2、止血纤维 3、防辐射纤维 4、碳纤维 5、导电纤维 等等。
第二章 干法成网技术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一、任务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
别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 机械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 同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梳理单元
1、大锡林 2、工作辊 3、剥取辊
1、2之间是分梳作用,2、3之间是剥取作用,3、 1之间是剥取作用。
2、湿法成网;圆网法、斜网法。 3、聚合物挤压法成网;纺丝成网、熔喷成
网、静电成网、膜裂成网。
纤网加固
干法成网加固: 机械加固—针刺法、缝编法、水刺法。 化学粘合—浸渍法、喷晒法、泡沫法、 印花
法、溶剂粘合法。
热粘合—热熔粘合法、热轧粘合法。 湿法成网加固:水刺法、化学粘合、热粘合 。 聚合物挤压法成网加固: 纺丝成网-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 。 熔喷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 静电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 膜裂成网-针刺法、热粘合
布等生活用品;以及过滤、绝缘、土建 工程材料;外观酷似真皮的高级人造麂 皮、航天飞机的防热外壳等高新技术产 品等。
第三节 纤维原料
一、纤维的分类与选用 (一)纤维的分类 1、天然纤维 包括棉、毛、丝、麻等 2、化学纤维 常用的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丙纶、
腈纶等,目前化学纤维的用量约占95%以上。 其它纤维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四)烘燥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 粘合、水刺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 布都需经过烘燥工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 式烘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五)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花 色品种,改善外观。经过后整 理可使非织造布具有抗水性、 抗吸尘性、抗皱性、阻燃性、 抗静电性以及表面具有凹凸花 纹等效果。后整理包括机械后 整理、化学(功能)后整理、涂 层、叠层与复合整理等 。
(二)差别化纤维 1、定义: 所谓差别化纤维,是指在原来化学纤维成 分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改性 处理,使其在性能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 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2、常用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三)功能纤维
(纺纱用该类型)。 (一)普通罗拉式梳理机 纤维原料由自动抓取机定量输送到喂给帘
上,经预分梳部分后,由输送帘→喂入 罗拉→开松辊→开松锡林→大锡林→工 作→剥取辊→大锡林→道夫→成网
普通罗拉式梳理机
1-喂入罗拉 2-开松辊 3-开松锡林 4-大锡林 5-剥取辊 6-工作辊 7-风轮 8-斩刀 9-道夫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一、喂入机械
目前,非织造生产量较大的生产线采用 自动抓棉机,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 往复直行式抓取小车,如FA006型自动抓 棉机;另一类为环行式抓取小车,如 FA002型自动抓棉机 产量较小的采用人工抓取喂入。
间歇式喂棉机
1-喂棉帘 2-输棉帘 3-光电控制器 4-均棉罗拉 5-角钉帘 6-剥棉打手 7-活门 8-秤斗 9-秤
三、非织造布生产的工艺流程
非织造布的制造原理不同于传统的纺织加工工艺,其 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准备成网加固烘燥后整理成卷 (一)原料准备 非织造布所用的原料主要为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粘
合剂、后整理用试剂等, 纤维是形成所有非织造布的基础,可以是天然纤
维或化学纤维 ,成网之前纤维必须经过开松、除杂、 混合、加油润滑、喷洒除静电剂等工序。
(六)成卷
非织造布的成卷与一般传统 织物的成卷不同,在成卷的同时 要切边,而且卷装幅度宽、容量 大。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设备 的操作情况来设计相应的成卷工 艺。
第二节非织造布工艺的分类及技术特点
一、分类
非织造工艺的分类 (一)按纤网成形方法分类
1、干法成网;机械成网、气流成网、离心 动力成网。
二、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的发展过程 : 1942年美国首先开发出非织造布;发展迅速, 2001年产量达100多万吨。 西欧非织造布也很发达,2001年也达到100多万 吨; 日本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0年产连量达30 多万吨 ; 我国1958年起步研究,1965年 投产,2001年产量 达60万吨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二)成网
成是将纤维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材料(纤 网)的工序。
非织造布的成网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网、湿法成网 和聚合物挤压法成网三类。
(三)加固
加固是使纤网具有一定的强度而形成非织造 布的工序,对非织造布的强度、性能和外观等方 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非织造布的加固方法主要 有机械加固、化学粘合和热粘合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