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x
合集下载
第七章 非织造布 PPT
![第七章 非织造布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514da583c4bb4cf6ecd193.png)
(三)世界非织造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中,萌芽期。针刺 非织造布,纺粘法非织造布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商业化生产。 湿法非织造布机,水刺法生产非织造布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发展重要时期。 闪蒸法非织造布 第四阶段:90年代初至今,全球发展期。
单位:万吨
2005年全球非织造布产量区域分布(总计385万吨)
4%
5%
6% 17%
31% 北美
西欧 日本 亚太地区 拉丁美洲 中东地区 其它地区
8% 29%
2006年全球非织造布产量(按工艺分布)
7% 11% 6%
18%
3% 26%
29%Βιβλιοθήκη 纺粘熔喷针刺
水刺
热粘和及化学粘 合 浆粕气流成网
湿法成网
世界技术纺织品与非织造布消费量发展趋势(单位:千吨)
三、非织造基本原理
➢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具有各自对应的工艺原理。 ➢但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1)原料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
原料准备
• 主要为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粘合剂及后整理用试剂等。 • 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 • 干法和湿法成网用短纤维,必须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加油润
热熔粘合和热轧粘合。
非织造布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成网法)分类 干法非织造布 湿法非织造布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
• 干法成网:指天然纤维或 化学短纤维在干态条件下 采用机械、气流、离心力 等方法形成纤网。
• 湿法成网:以水为介质, 使短纤维均匀的悬浮于水 中,并借水流作用,使纤 维沉积在透水的帘带或多 孔滚筒上,形成湿的纤网。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课件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59f9cc804d2b160a4ec000.png)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
1
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国标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2
工艺流程
18
杂乱牵伸式梳理机 利用多对罗拉的小倍牵伸,使纤网中横向排列的 部分纤维朝纵向移动,改变方向,使纤网纵、横 向强力比变小。
19
20
美国兰多气流成网机
21
铺网机械
22
立式铺叠成网 立式交叉铺网机示意图 1-梳理机道夫 2-斜帘 3-水平帘 4、 5立式夹持摆动帘 6-成网帘
23
四帘式交叉铺叠成网
11
干法成网技术
•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 一、任务 •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别
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机械 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同 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12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包括棉、毛、丝、麻等
2、化学纤维
常用的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等,目 前化学纤维的用量约占95%以上。
其它纤维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3、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4、 功能纤维 阻燃纤维, 止血纤维 防辐射纤维 碳纤维、导电纤维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粘合、水刺 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布都需经过烘燥工 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式烘 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1
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国标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2
工艺流程
18
杂乱牵伸式梳理机 利用多对罗拉的小倍牵伸,使纤网中横向排列的 部分纤维朝纵向移动,改变方向,使纤网纵、横 向强力比变小。
19
20
美国兰多气流成网机
21
铺网机械
22
立式铺叠成网 立式交叉铺网机示意图 1-梳理机道夫 2-斜帘 3-水平帘 4、 5立式夹持摆动帘 6-成网帘
23
四帘式交叉铺叠成网
11
干法成网技术
•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 一、任务 •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别
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机械 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同 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12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包括棉、毛、丝、麻等
2、化学纤维
常用的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丙纶、腈纶等,目 前化学纤维的用量约占95%以上。
其它纤维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3、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4、 功能纤维 阻燃纤维, 止血纤维 防辐射纤维 碳纤维、导电纤维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粘合、水刺 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布都需经过烘燥工 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式烘 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第九节 非织造布后整理工艺及机械
![第九节 非织造布后整理工艺及机械](https://img.taocdn.com/s3/m/2b550a6ea45177232f60a280.png)
二、涂层 非织造涂层是在非织造基材上均匀地涂覆高分子聚合 物和或其它功能性物质,成为一种涂层材料。非织造基材 经涂层加工后,高分子聚合物一般不进入纤维内部,而在 非织造基材表面形成一连续的膜,单独承担某种功能。 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非织造材料原有的特性,更增 加了覆盖层的功能。有的涂层材料中,非织造材料只起支 撑和骨架作用,对功能的实现主要由涂覆层完成 。 非织造涂层材料在产业用、服装用、装饰用三大领域有 着广泛的用途。如服装、箱包、鞋用革;产业用的防渗土 工复合膜、膜结构建筑材料、蓬盖布、农用覆膜和地膜; 医疗用手术服、防病毒感染的隔离服、帷帘;装饰用遮光 窗帘及桌布、装饰革。
贴辊刮刀涂层
垫带衬刮刀涂层
(二)圆网涂层
(三)辊式涂层 辊式涂层主要以转动的圆辊筒给基材施加涂层剂 。它包括同向辊技术、反转辊技术、凹版涂层技术 和浸渍辊技术。
反转辊涂层 1-计量辊 2-施胶辊 3-层 转移涂层是将涂层剂涂在片状载体上使它形成连续的、均 匀的薄膜,然后再在薄膜上涂粘合剂,和基材叠合,经过烘 干和固化,把载体剥离,涂层剂(包括粘结层)膜就会从载 体上转移到基材上。聚氯乙烯和聚氨酯人造革常用该法生产 。工艺流程如下:
涂层工艺与设备 非织造材料的涂层大都采用与传统纺织品涂层一样的 工艺与设备,但必须充分考虑其张力和纵横向强力与传 统纺织品有较大的差异这一特性。较常用的涂层工艺有 刮刀涂层、辊式涂层、转移涂层、喷洒涂层、湿法涂层 等。 (一)刮刀涂层 刮刀形状: (a)楔形 (b)圆形 (c)钩型
悬浮刮刀涂层
(二)抗菌整理 抗菌整理是指在非织造材料等纤维制品上用具有抗菌 作用的试剂进行处理,赋予其抗菌防霉性能,使材料具有抑 制菌类生长的功能。 非织造材料抗菌整理的要求: 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对使用者无毒性,对皮肤无致敏 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整理剂不损伤纤维,不使材料产生色变 对环境无污染,可在环境中自然降解 与其它整理剂具有相容性 不影响原有材料特性 成本低廉,加工简便
非织造PPT
![非织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976d6f27d3240c8447efe8.png)
34
成纤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表征该高聚物远程 链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于该高聚物的加工性能及所得纤网 的性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当平均分子量相近时,分子量分 布宽度对流动曲线亦有明显的影响。
分子量分布宽度↑
剪切速率↓
非牛顿区负斜率↓
35
M n -数均分子量 M w -重均分子量
M -粘均分子量
32
二、 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
纺丝成网法生产过程中聚合物经历了复杂的物 理变化,聚合物本身的性质对最终产品的质量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纺丝成网法聚合物原料 基本性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成纤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分子结构与结晶能力 成纤高聚物的热性质 不同聚合物原料还有不同的要求,如聚丙烯原 料的等规度和熔融指数,聚酯原料的粘度等。
第二篇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
• 授课教师:许云辉 • 授课班级:10纺织工程 • 课程安排:2013年1~10周 • 课程总学时:40(课堂教学) • 教学实习学时:80
1
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
• 非织造布、非织造物、无纺织物、无纺布或不 •
织布 国标GB/T5709-1997定义: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 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38
分子量分布相似时,平均分子量对流动曲线的影响
39
2、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主链结构: 当聚合物主链结构引入双键时,由于诱导效应或共 轭效应,而改变链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与主链原 子不同价的原子、双键或环结构,则会改变链的柔性。 高聚物链的结构变化,均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和改变链的构型和晶格,以及分子间距离。 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 : 改变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 度重新分布,改变键的长度、能量和极性。由于未结合 原子和基团相互作用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柔性发生改变, 同时对大分子链的平衡构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晶 格产生显著影响。
成纤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是表征该高聚物远程 链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于该高聚物的加工性能及所得纤网 的性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当平均分子量相近时,分子量分 布宽度对流动曲线亦有明显的影响。
分子量分布宽度↑
剪切速率↓
非牛顿区负斜率↓
35
M n -数均分子量 M w -重均分子量
M -粘均分子量
32
二、 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
纺丝成网法生产过程中聚合物经历了复杂的物 理变化,聚合物本身的性质对最终产品的质量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纺丝成网法聚合物原料 基本性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 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成纤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高分子结构与结晶能力 成纤高聚物的热性质 不同聚合物原料还有不同的要求,如聚丙烯原 料的等规度和熔融指数,聚酯原料的粘度等。
第二篇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非织造布
• 授课教师:许云辉 • 授课班级:10纺织工程 • 课程安排:2013年1~10周 • 课程总学时:40(课堂教学) • 教学实习学时:80
1
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
• 非织造布、非织造物、无纺织物、无纺布或不 •
织布 国标GB/T5709-1997定义: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 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38
分子量分布相似时,平均分子量对流动曲线的影响
39
2、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主链结构: 当聚合物主链结构引入双键时,由于诱导效应或共 轭效应,而改变链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与主链原 子不同价的原子、双键或环结构,则会改变链的柔性。 高聚物链的结构变化,均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 小,和改变链的构型和晶格,以及分子间距离。 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 : 改变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 度重新分布,改变键的长度、能量和极性。由于未结合 原子和基团相互作用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柔性发生改变, 同时对大分子链的平衡构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晶 格产生显著影响。
服装用织物—非织造布PPT课件
![服装用织物—非织造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ab02ed4a7302768f993939.png)
第3页/共18页
非织造布与新型服装材料 非织造布的主要用途
医疗卫 生用布
家庭装 饰用布
服装 用布
工业 用布
农业 用布
其他
第4页/共18页
§2-1 服装用非织造布产
品
服装衬里
四大方面—
要求:挺括、平整、耐干湿洗、与外层织物的缩水率
等的变化系数要一致
非织造布服装衬里优点:挺各括向、均平匀整、、方耐便干裁湿剪洗加、
工、价格便宜
冬装保暖材料
滑雪衫、被子、睡袋的内芯
服装 更新快、周期短的时装、工作服、手术衣、防护衣
其它材料
仿麂皮材料 服装辅料:花边、围裙、内衣、内裤、护胸罩等
§5-2-2 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产品
产品:
非包扎性医用非织造布产品 原料:
三大方面
工艺:
包扎性医用非织造布产品
其它卫生用非织造布产品
第5页/共18页
液晶变色材料
调温材料
数字化材料
第10页/共18页
第11页/共18页
第12页/共18页
第13页/共18页
第14页/共18页
第15页/共18页
第16页/共18页
第17页/共18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5-2-3 日常生活用非织造布产 品
三大方面
家庭装饰用:窗帘、家具盖布、台布、沙发布、窗罩、墙布、揩布等 地毯类:针刺化纤地毯 非织造布涂层材料:人造革 (=非织造布底布+聚合物覆盖层)
第6页/共18页
非织造布与新型服装材料
第二节 新型服装材料
一、新型天然纤维材料
植物纤 维材料
彩棉、转基因棉、改良的麻织物、全棉免烫衣 料、丝光棉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63页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df44848f46527d3240ce053.png)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前
道 工
梳理机
序
后道工序 梳理机输出纤网方向 纵向(MD)
横向(CD)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一、梳理作用 彻底分梳混和的纤维原料,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使纤维原料中各种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和 进一步除杂 使纤维近似于伸直状态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四)杂乱梳理原理与机构 (1)凝聚罗拉
一前一后安装在道夫前面,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 罗拉2,速度依次降低,由此纤维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罗 拉纤维2时从受单推向挤排作列用转,变从为而一使定纤程维度产的生杂随乱机排变列向。。最终输出纤网中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梳理机的其它技术进展 高速高产 可梳理细度1.1dtex以下的纤维 纤网检测系统,通过自调匀整控制纤网长片段不匀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单锡林双道夫 梳理机为保证输出单纤维状态的均匀纤网,通常
锡林表面的纤维负荷是很轻的,每平方米的纤维负荷量 不到1克,理论上来说,纤维负荷量越小,分梳效果越 好。在锡林转速恒定情况下,要降低纤维负荷,就要限 制纤维喂入量,因此也限制了梳理机的产量。锡林转速 提高后单位时间内纤维携带量增加,为便于锡林上的纤 维及时被剥取转移,避免剥取不清,残留纤维在以后梳 理过程中因纤维间搓揉形成棉结,影响纤网质量,在锡 林后配置两只道夫,可转移出两层纤网,达到了增产目 的。
通常用非织造材料的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力的比值来判断纤网的定 向度或杂乱度。 MD:CD>>1或<<1,则纤网的定向度高; MD:CD≈1,则纤网的杂乱度高。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前
道 工
梳理机
序
后道工序 梳理机输出纤网方向 纵向(MD)
横向(CD)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一、梳理作用 彻底分梳混和的纤维原料,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使纤维原料中各种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和 进一步除杂 使纤维近似于伸直状态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四)杂乱梳理原理与机构 (1)凝聚罗拉
一前一后安装在道夫前面,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 罗拉2,速度依次降低,由此纤维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罗 拉纤维2时从受单推向挤排作列用转,变从为而一使定纤程维度产的生杂随乱机排变列向。。最终输出纤网中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梳理机的其它技术进展 高速高产 可梳理细度1.1dtex以下的纤维 纤网检测系统,通过自调匀整控制纤网长片段不匀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单锡林双道夫 梳理机为保证输出单纤维状态的均匀纤网,通常
锡林表面的纤维负荷是很轻的,每平方米的纤维负荷量 不到1克,理论上来说,纤维负荷量越小,分梳效果越 好。在锡林转速恒定情况下,要降低纤维负荷,就要限 制纤维喂入量,因此也限制了梳理机的产量。锡林转速 提高后单位时间内纤维携带量增加,为便于锡林上的纤 维及时被剥取转移,避免剥取不清,残留纤维在以后梳 理过程中因纤维间搓揉形成棉结,影响纤网质量,在锡 林后配置两只道夫,可转移出两层纤网,达到了增产目 的。
通常用非织造材料的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力的比值来判断纤网的定 向度或杂乱度。 MD:CD>>1或<<1,则纤网的定向度高; MD:CD≈1,则纤网的杂乱度高。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78张课件(1).ppt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PPT78张课件(1).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2f473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c.png)
(一)浸渍粘合法及机械
1、无网帘、单网帘、双网帘浸渍机
无网帘浸渍机
双网帘浸渍机
1—轧辊 2—导辊 3—浸没辊 1-上网帘 2- 轧辊
3-
3-浸渍槽 4-下网帘
双帘网浸渍机利用上、下网帘将纤网 夹持住并带入浸渍槽中,浸渍后的纤网, 经过一对轧辊的挤压,除去多余的粘合剂,
再经烘燥而制成化学粘合法非织造布。
定期更换。 2、转移式浸渍机 它采用上、下金属网帘6和7夹持纤网。粘
合剂由浆槽1流到转移辊2上,透过上金属网帘 的孔眼浸透到纤网中,溢出的粘合剂由下面托 槽流入储液槽3。浸透粘合剂的纤网经过真空吸 液装置时,抽吸掉余液。上、下金属网帘都装 有喷水洗涤装置。该机的特点是纤网呈水平运 动,且由金属网帘上、下夹持,故纤网不易变 形,车速可达l0m/min以上,适用于对宽幅纤网 的浸渍加工。这类饱和浸渍、真空吸液的粘合 生产线,一般生产速度为8~10 m/min,纤网最 低定量约为50g/㎡。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一、喂入机械
目前,非织造生产量较大的生产线采用 自动抓棉机,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 往复直行式抓取小车,如FA006型自动抓 棉机;另一类为环行式抓取小车,如 FA002型自动抓棉机 产量较小的采用人工抓取喂入。
间歇式喂棉机
1-喂棉帘 2-输棉帘 3-光电控制器 4-均棉罗拉 5-角钉帘 6-剥棉打手 7-活门 8-秤斗 9-秤
(四)烘燥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 粘合、水刺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 布都需经过烘燥工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 式烘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五)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花 色品种,改善外观。经过后整 理可使非织造布具有抗水性、 抗吸尘性、抗皱性、阻燃性、 抗静电性以及表面具有凹凸花 纹等效果。后整理包括机械后 整理、化学(功能)后整理、涂 层、叠层与复合整理等 。
产业用纺织品及设备课件第三章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产业用纺织品及设备课件第三章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1c3a399b6648d7c0c7462c.png)
喂棉帘,而自动称量机由凝棉器或气纤分离器将抓棉 机抓取的纤维送至自动称量机的棉箱内,纤维经初步 开松后落至称量斗中,由前方机台控制称量斗是否落 料,最终定量的纤维依次铺在混棉帘子上。通常一套 混和机组配置2~3台称量机可供两种或三种纤维原料混 纺用。称量方式有电子和机械两种形式。
产量250kg/h,机幅1060mm,剥棉打手和均棉罗 拉的直径均为320mm,最大称重量1350g/次,总功率 3.1kw,总重量ZBG011为2800kg, ZBG012为 2100kg。
FA006 B具有棉包找平、分组抓棉、小车行走记忆 和光电保护等功能。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FA006系列往复抓棉机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FA006系列往复抓棉机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三、混和开松流程及设备
(一)混和开松流程
1、成卷方式的开松混合工艺路线
这一配置属间断式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由园盘式抓 棉机、开松机、棉箱以及成卷机组成。最终将混合开松的 原料制成卷子,由人工将卷子放入梳理机的棉卷架,供下 道加工。这种配置比较灵活,适用于同种原料,多品种非 织造材料产品的生产要求,其加工的纤维范围为 1.67~6.67dtex,长度38~65mm。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三、混和开松流程及设备
(一)混和开松流程 3、与成分无关的批混合工艺路线
产量250kg/h,机幅1060mm,剥棉打手和均棉罗 拉的直径均为320mm,最大称重量1350g/次,总功率 3.1kw,总重量ZBG011为2800kg, ZBG012为 2100kg。
FA006 B具有棉包找平、分组抓棉、小车行走记忆 和光电保护等功能。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FA006系列往复抓棉机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FA006系列往复抓棉机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三、混和开松流程及设备
(一)混和开松流程
1、成卷方式的开松混合工艺路线
这一配置属间断式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由园盘式抓 棉机、开松机、棉箱以及成卷机组成。最终将混合开松的 原料制成卷子,由人工将卷子放入梳理机的棉卷架,供下 道加工。这种配置比较灵活,适用于同种原料,多品种非 织造材料产品的生产要求,其加工的纤维范围为 1.67~6.67dtex,长度38~65mm。
2020/10/4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干法成网前准
备
三、混和开松流程及设备
(一)混和开松流程 3、与成分无关的批混合工艺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按用途分类
1、医用卫生保健类 2、服装与制鞋类 3、生活、家装类 4、工业用布类 5、建筑土工类 6、农用材料类 7、军工材料类 用途非常广泛。
二、技术特点
1、原料使用范围广; 2、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生产速度高、产量大; 4、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如:餐巾、台布、贴墙布、地毯、服装衬
二、开松、混合机械 Unimix多仓混棉机 1-输棉管 2-立式储棉槽 3-输棉帘 4-输棉罗拉 5-斜帘 6-混棉室 7-均棉罗拉 8-剥棉罗拉 9-储棉箱 10-开棉锡林 11-落棉箱 12-出棉口 13-接排风管的排气口 14-接集尘气的排气口
第三节 成网机械
一、梳理成网机械 非织造布生产纤维的梳理机通常采用两类 罗拉式梳理机(常用)和盖板式梳理机
非织造布工艺及设备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一、非织造布的定义:
1、简单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 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我国对非织造布的定义:(GB/T57091997) 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 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 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 织造布。不包括纸张等。
1、阻燃纤维 2、止血纤维 3、防辐射纤维 4、碳纤维 5、导电纤维 等等。
第二章 干法成网技术
第一节 成网前纤维原料准备 一、任务 1、将不同性能、不同品种的纤维原料分
别喂入、开松,使纤维包中纤维块通过 机械打击、撕扯而松解成小块的纤维束。 2、将已开松的纤维束经多仓混合,使不 同性能的纤维得以充分混合。 3、制成均匀混合的棉层,供梳理机梳理。
梳理单元
1、大锡林 2、工作辊 3、剥取辊
1、2之间是分梳作用,2、3之间是剥取作用,3、 1之间是剥取作用。
2、湿法成网;圆网法、斜网法。 3、聚合物挤压法成网;纺丝成网、熔喷成
网、静电成网、膜裂成网。
纤网加固
干法成网加固: 机械加固—针刺法、缝编法、水刺法。 化学粘合—浸渍法、喷晒法、泡沫法、 印花
法、溶剂粘合法。
热粘合—热熔粘合法、热轧粘合法。 湿法成网加固:水刺法、化学粘合、热粘合 。 聚合物挤压法成网加固: 纺丝成网-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 。 熔喷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 静电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 膜裂成网-针刺法、热粘合
布等生活用品;以及过滤、绝缘、土建 工程材料;外观酷似真皮的高级人造麂 皮、航天飞机的防热外壳等高新技术产 品等。
第三节 纤维原料
一、纤维的分类与选用 (一)纤维的分类 1、天然纤维 包括棉、毛、丝、麻等 2、化学纤维 常用的有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丙纶、
腈纶等,目前化学纤维的用量约占95%以上。 其它纤维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
(四)烘燥
对干法成网化学粘合、湿法成网 粘合、水刺加固等方法形成的非织造 布都需经过烘燥工序。
常用的烘燥方法有接触式烘燥(烘筒 式烘燥)、热风烘燥和辐射烘燥三种。
(五)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最终产品的使用性能,增加花 色品种,改善外观。经过后整 理可使非织造布具有抗水性、 抗吸尘性、抗皱性、阻燃性、 抗静电性以及表面具有凹凸花 纹等效果。后整理包括机械后 整理、化学(功能)后整理、涂 层、叠层与复合整理等 。
(二)差别化纤维 1、定义: 所谓差别化纤维,是指在原来化学纤维成 分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改性 处理,使其在性能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 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2、常用差别化纤维 (1)低熔点粘合纤维 (2)超细纤维 (细度0.4旦以下) (3)高卷曲中空纤维 (4)异形纤维
(三)功能纤维
(纺纱用该类型)。 (一)普通罗拉式梳理机 纤维原料由自动抓取机定量输送到喂给帘
上,经预分梳部分后,由输送帘→喂入 罗拉→开松辊→开松锡林→大锡林→工 作→剥取辊→大锡林→道夫→成网
普通罗拉式梳理机
1-喂入罗拉 2-开松辊 3-开松锡林 4-大锡林 5-剥取辊 6-工作辊 7-风轮 8-斩刀 9-道夫
第二节 喂入开松混合机械
一、喂入机械
目前,非织造生产量较大的生产线采用 自动抓棉机,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 往复直行式抓取小车,如FA006型自动抓 棉机;另一类为环行式抓取小车,如 FA002型自动抓棉机 产量较小的采用人工抓取喂入。
间歇式喂棉机
1-喂棉帘 2-输棉帘 3-光电控制器 4-均棉罗拉 5-角钉帘 6-剥棉打手 7-活门 8-秤斗 9-秤
三、非织造布生产的工艺流程
非织造布的制造原理不同于传统的纺织加工工艺,其 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准备成网加固烘燥后整理成卷 (一)原料准备 非织造布所用的原料主要为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粘
合剂、后整理用试剂等, 纤维是形成所有非织造布的基础,可以是天然纤
维或化学纤维 ,成网之前纤维必须经过开松、除杂、 混合、加油润滑、喷洒除静电剂等工序。
(六)成卷
非织造布的成卷与一般传统 织物的成卷不同,在成卷的同时 要切边,而且卷装幅度宽、容量 大。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设备 的操作情况来设计相应的成卷工 艺。
第二节非织造布工艺的分类及技术特点
一、分类
非织造工艺的分类 (一)按纤网成形方法分类
1、干法成网;机械成网、气流成网、离心 动力成网。
二、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的发展过程 : 1942年美国首先开发出非织造布;发展迅速, 2001年产量达100多万吨。 西欧非织造布也很发达,2001年也达到100多万 吨; 日本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0年产连量达30 多万吨 ; 我国1958年起步研究,1965年 投产,2001年产量 达60万吨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二)成网
成是将纤维形成松散的网状结构材料(纤 网)的工序。
非织造布的成网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网、湿法成网 和聚合物挤压法成网三类。
(三)加固
加固是使纤网具有一定的强度而形成非织造 布的工序,对非织造布的强度、性能和外观等方 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非织造布的加固方法主要 有机械加固、化学粘合和热粘合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