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

合集下载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综合治理
加强果园的日常管理,如合理施肥 、浇水等,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
防治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
定期检查
对果园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 施。
效果评估
根据防治效果,对防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上级部门或果农反馈病 情及防治效果,促进防治工作的改进。
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转基因技术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猕猴桃的抗病性。他们将P. syringae pv. actinidiae 的抗药基因导入到猕猴桃植株中,以期培育出具有抗药性的新品种。
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综合防治技术
除了进行抗病性育种和转基因技术研究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综合防治技术,包括使用生物农药、加强田间管理 等措施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传播。
技术推广
为了将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科学家们正在与农业部门、果农协会等合作,推广这些防治技术,以帮 助果农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05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实践 与经验
防治策略和实施方案
预防为主
在冬季和早春季节,及时采取 预防措施,如清园、消毒等,
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科学用药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不同农药的轮换使用,以降 低病原菌的抗药性。
建立国际合作平台
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形式,建立猕猴桃溃疡病研究领域的国际 合作平台,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
引进先进技术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和理念,结合国内实际 情况加以消化吸收,提高我国对该病的防治水平。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和病原菌的变异规律
1 2 3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及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及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及防治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及防治1 病症诊断该病在猕猴桃枝干、新梢、叶片、花蕾及花上均可发生。

枝干发病初期首先浸出粘质的细丝状液体,进而变成暗红色的树液淌出,患病枝不易发芽,即使发芽不久便枯萎。

新梢顶部感染病菌后变成水渍状直至变成黑褐色,发生龟裂、萎缩枯死。

新梢长10-15cm左右,叶子上发生2—3mm的不规则形状褐色斑点,其周围伴有明显的黄色伞形病斑,梅雨季节是叶片发病盛期,梅雨过后不再发病。

蕾外侧变成褐色,严重时脱落;花瓣变成褐色,不开放,即使开花,花朵形状也不完全。

在植株上病原菌首先在感病菌枝的剪口等受伤部位发病或潜伏,当展叶时向新梢及叶片传染。

发病组织不管是皮层、木质部,还是中心髓都可以潜伏病原菌,其中皮层部位的病菌繁殖最活跃,并首先进行活动。

2 发病条件猕猴桃溃疡病菌是对高温适应性差的细菌。

在气温5℃时下可以繁殖,15—25℃是生育最适宜温度,在感病后7d即可见明显病症。

30℃短时间也可繁殖,但经过39h即死亡。

感染病菌叶片在5℃可以发病,能分离出黄色伞形耐低温型病原菌,15℃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大,28℃时病斑扩大不明显,30℃以上则不发病,在猕猴桃树体溢出液中该菌生长旺盛。

在传染途径上,一般是从枝干传染到新梢、叶片,再从叶片传染到枝干,干枯落叶及土壤不具传染性。

发病期风有利于传染和蔓延,一般可使病菌飞散100-300m。

3 防治要点(1)在耕作上注意土肥水管理,提高树势。

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以利恢复树势和养分积累。

修剪发病枝,剪子、锯等工具应利用酒精进行消毒,防止病菌传染扩散。

(2)化学防治易感染病菌,用甲基托布津液涂抹受伤枝的表皮等受伤部位及剪口,可有效防止发病。

(3)新梢迅速生长期,喷布链霉素、土霉素水剂效果好;收获后、修剪后或萌芽前喷布铜制剂如硫酸铜,对防止枝条发病效果好,并可减少叶片初期发病。

收获后至落叶前,在树干下部开洞,按每平方米树冠注入200-300ml土霉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注入链霉素也有良好防治效果,但超过300ml有药害。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猕猴桃虫(Pseudococcus affinis)传播的病害,能够给猕猴桃树造成严重的伤害。

溃疡病的症状包括猕猴桃果实和叶片上的溃疡和褐色斑点,这些斑点在感染的树上会出现掉叶和死亡的情况。

溃疡病对猕猴桃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关于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等方面。

病原菌方面,研究人员发现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Curtobacterium spp.)。

他们通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对其生长特性、致病力和抗菌性等方面的探索。

还有学者对病原菌的基因组进行了解析,以揭示其致病机理和抗药性的形成。

传播途径方面,猕猴桃虫是溃疡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猕猴桃虫对病原菌的携带和传播作用,并且发现了一些关键的传播因素,如温度、湿度和气候等。

还有学者对猕猴桃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深入了解它们对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机制。

防治方法方面,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控两种方式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化学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手段之一,主要采用农药喷洒的方法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药剂的适应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药剂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的发展规律,为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物防控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方式,目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培育有益微生物和利用天敌等方法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传播。

这些生物防治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人员对病原菌的性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溃疡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猕猴桃虫的防治、化学药剂的安全性和生物防治的应用等。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不仅口感清爽,而且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和保存条件对其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和保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猕猴桃溃疡病进行研究现状及展望的讨论。

一、研究现状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病原菌引起的,是猕猴桃上常见的一种病害。

病害的主要特征是猕猴桃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为深褐色或黑色溃疡,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溃疡病的发生主要是受到果实损伤、贮藏条件不当、环境湿度过高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病害病原学的研究:通过分离和鉴定,确定了引起猕猴桃溃疡病的真菌病原菌种类和特性,为病害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病原菌侵染机理的研究:通过对病原菌侵染猕猴桃果实的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了病菌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防治方法的研究: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研究人员积极探索了一系列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控制、生物防治、物理治疗等,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防治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集中在化学控制上,但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寻找更加安全、绿色的防治方法。

2. 病原菌抗性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推进,病原菌对某些化学药剂出现了一定的抗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需要探索新的防治途径。

3. 病害的持续发生:猕猴桃溃疡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持续发生的情况较为常见,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展望与建议针对猕猴桃溃疡病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并提出建议:1. 发展绿色防治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加大力度,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植物提取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方法的研究,寻找更加安全、环保的防治途径。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

该病主要表现为猕猴桃树皮出现溃疡和疮痂,导致树木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下降。

目前,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防治措施也比较有限,给猕猴桃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随着猕猴桃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开展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工作,探索其发病机制和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减轻猕猴桃种植业所面临的风险,保障猕猴桃生产的稳定发展。

1.2 研究目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中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和品质的降低。

为了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需要对其病原学、病理生理学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学特征,探究其致病机理,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分析猕猴桃溃疡病在病理生理学方面的表现及对猕猴桃植株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发病规律。

3.综合比较已有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总结其优缺点,为制定更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希望能够全面了解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机制及演变规律,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和健康生长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措施和未来展望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学研究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猕猴桃病害,导致果实褐色软腐败,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严重损失。

病原学研究是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的研究表明,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主要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复合性病害。

真菌方面,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猕猴桃褐腐霉、青霉等,它们在猕猴桃果实上形成黑色霉斑或软腐,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

猕猴桃溃疡病咋防治和治疗少施肥留短枝下降发病率

猕猴桃溃疡病咋防治和治疗少施肥留短枝下降发病率

2023-11-04CATALOGUE目录•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少施肥留短枝下降发病率01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疾病定义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树的枝干和叶片。

背景介绍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在中国、日本、韩国等猕猴桃主产区均有发生,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疾病定义和背景症状描述感染猕猴桃溃疡病的植株会出现树皮水渍状溃疡,枝条萎蔫,叶片失绿等症状。

影响评估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全树死亡。

疾病发生症状和影响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树体负载量等因素有关。

病因分析该病害的病原菌可随风雨传播,从寄主的气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在寄主体内繁殖并扩散至木质部,导致树体发病。

机制概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02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选择健康种苗选择无病毒、无溃疡的健康种苗,避免从溃疡病疫区调运种苗。

在选购种苗时,要仔细查看种苗的叶片、枝条和根部是否有异常症状,确保选购的种苗健康无病。

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避免树冠过于密集,减少病菌滋生。

定期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减少病菌的传播源。

加强水分管理,保持果园内适宜的湿度,降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速度。

加强果园管理科学施肥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如锌、硼等,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和免疫力。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避免树体徒长,降低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及时治疗病树01发现病树后,要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和病果,并集中销毁,防止病菌传播。

02在修剪病枝时,要使用锋利的剪刀或刀具,避免工具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消毒处理。

03对于严重的病树,可以考虑挖除并重新种植健康的种苗。

03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涂抹药物在猕猴桃树体上发现有溃疡病症状的枝条时,首先使用刀具将溃疡病部位刮除,然后涂抹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近年来猕猴桃栽培中却出现了一种名为“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害,给猕猴桃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症状是果实和叶片上出现溃疡和病斑,导致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

猕猴桃溃疡病已经成为当前猕猴桃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综合介绍。

目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目前已经对这种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真菌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并引起病害。

对其生长特性和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栽培管理等。

目前,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为猕猴桃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抗病品种筛选及遗传育种的研究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筛选出了一些对病害有一定抵抗力的品种,并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和高产性的新品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4. 防治技术的研究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研究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并开展了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还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和优化,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环境和管理条件下的防治技术方案。

二、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的展望虽然已经鉴定了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但是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只有对病原菌的生长规律和病害发生的分子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2. 抗病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抗病品种的培育是目前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的重要途径。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猕猴桃植株疾病。

该病在猕猴桃产业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目前,关于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已经确定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病原菌是一种名为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简称Psa)的细菌。

研究人员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深入研究了Psa的生物学特性。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因机制奠定了基础。

2. 猕猴桃抗性育种研究:由于猕猴桃溃疡病的侵害,研究人员致力于培育抗病品种。

通过研究猕猴桃的抗病性遗传规律,筛选出抗病性较强的猕猴桃品种。

也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抗病基因,使得猕猴桃植株对病原菌更具抵抗力。

3. 病害防控措施研究:为了有效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研究人员探索了各种防治方法。

开展了猕猴桃植株的消毒处理研究,通过消毒种植材料等措施减少病原菌传播。

也利用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进行病害防治,减轻病害对猕猴桃产业的危害。

未来,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以下几个方面:1. 病因机制研究:虽然已经确定了Psa是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病原菌,但其具体引起病害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需要通过研究细菌与猕猴桃之间的相互作用,解析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2. 抗病育种研究:目前,虽然已经培育出一些抗病性较强的猕猴桃品种,但是其抗性可能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且对不同的病原菌类型表现不同。

需要进一步研究猕猴桃的抗病遗传规律,提高抗病品种的育种效果。

3. 环境条件对病害传播的影响研究:环境条件对病害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影响,而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需要研究环境条件对猕猴桃溃疡病传播的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 ,加强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 推动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的
不断升级和优化。
04
结论与展望
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意义
1 2
控制病害传播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具有传染性 ,如果不加以防治,会对猕猴桃产业造成严重 损失。
保证果实品质
溃疡病的发生会导致猕猴桃果实表面出现疮痂 和溃疡,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
物理防治
在夏季高温季节,对果园 进行高温消毒,杀死病菌 。
高温消毒
射线处理
使用射线处理种子和苗木 ,杀死病菌,提高抗病性 。
检疫与防治效果Biblioteka 估定期对果园进行疫情监测 ,掌握猕猴桃溃疡病的发 病情况和流行趋势。
疫情监测
防治效果评 估
根据防治效果,及时调整 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 。
03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实践案例
3
维护生态平衡
溃疡病的发生会破坏猕猴桃树的健康,减少挂 果时间,影响猕猴桃生态系统的平衡。
目前防治技术的不足之处
防治成本较高
目前防治猕猴桃溃疡病需 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而 且需要多次施药,导致防 治成本较高。
抗药性问题
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导致 猕猴桃溃疡病菌产生抗药 性,影响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不稳定
通过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田间管理措施 ,增强猕猴桃树的抗病能力,减少溃疡病的 发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传播途径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通过风雨、昆虫、修剪工具等途径传播,特别是在高湿度条件下更容易传播。
防治现状与挑战
防治现状
目前,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 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其中,化学防治主要使用抗菌剂和杀虫剂 ,农业防治包括加强树体管理、合理施肥 等措施,生物防治则利用天敌和生物菌剂 等。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猕猴桃溃疡病毒引起的猕猴桃植株的病害。

该病害主要通过咬口、飞蝇和斑点蚜传播,病毒感染后,会导致植株出现病斑、坏死和凋萎等病症,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对于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的鉴定和筛选抗病品种两个方面。

1. 病毒的鉴定:研究人员通过病毒颗粒形态观察、核酸提取和PCR扩增等技术对病毒进行鉴定。

这些研究揭示了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猕猴桃溃疡病毒(KiMV),并与其他脆皮病毒属病毒有密切关系。

研究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可能与猕猴桃溃疡病有关的病毒,如猕猴桃轮纹病毒(KiCV)等。

2. 抗病品种的筛选:通过采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猕猴桃植株,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评价。

一些研究发现,一些猕猴桃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如'翠华'、'金煌'等。

研究人员还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方法,试图培育出更加抗病的猕猴桃新品种。

目前对于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措施相对较少,主要以农药喷雾为主,存在环境污染和抗药性产生的问题。

病毒的鉴定和分离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病毒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大规模筛选抗病品种的工作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望未来,对于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可以进一步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病毒生物学特性,包括病毒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和宿主植物范围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该病害。

可以开展猕猴桃溃疡病的抗病基因研究,寻找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或QTL,并进一步研究其遗传机制和功能。

可以尝试利用分子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技术,快速培育出抗病性较强的猕猴桃新品种。

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病毒的鉴定和抗病品种的筛选,以提高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和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猕猴桃栽培地区的严重病害,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由细菌引起,致病菌主要有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Psa)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foliorum (Paf)。

病害主要通过伤口、气孔和裂缝等途径侵入猕猴桃植株,引起植株发病并产生树体疮痂湿溃疡,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研究表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猕猴桃栽培管理有关,缺肥、喷施高氮肥、不合理的修剪等因素都会增加植株感病风险。

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是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合理施肥、喷施合适的农药、适时修剪和移栽等都可以减少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目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病性研究:研究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抗病性。

已经发现一些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可以通过育种选育抗病品种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2. 病原生物学研究: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和致病基因。

这对于深入了解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展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3. 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

这些研究将为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引进和培育抗病品种:通过引进和培育抗病品种,提高猕猴桃的抗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传播问题。

2. 基因组学研究:通过猕猴桃溃疡病的基因组学研究,深入了解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原理和抗病机制,为猕猴桃溃疡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防控研究:研究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与生态环境和病原菌之间的关系,开展生态防控实验,探索可行的生态防治技术。

4. 技术集成研究:将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进行整合,探索综合防治技术的最佳实践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怎样防治和治疗

猕猴桃溃疡病怎样防治和治疗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和治疗
2023-11-08
目 录
•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 猕猴桃溃疡病的预防措施 • 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方法 •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树的枝干、叶 片和果实。
症状
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期形成裂纹,导致树皮脱落,露出木质部,受害部位流 出菌脓。叶片上出现淡黄色或黄褐色斑点,后期产生灰白色菌丝。
防治不及时
由于溃疡病的发生具有隐蔽性 ,一些果农在发现病情时已经 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导致防
治效果不佳。
用药不当
一些果农在使用化学农药时,没有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喷施,导 致药效不佳或者产生药害。
缺乏综合防治意识
一些果农只注重单一的防治方法, 忽视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 方法的综合应用,导致防治效果不 佳。
05
总结与建议
总结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和治疗研究进展
01
生物防治
研究表明,使用微生物菌剂如芽孢杆菌和假丝酵母等,对猕猴桃溃疡病
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此外,一些拮抗菌如木霉菌和酵母菌等也被证明
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02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如铜制剂、苯并咪唑类药剂等被广泛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剂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VS
化学治疗
可以使用多种杀菌剂,如铜制剂、苯氧乙 酸类杀菌剂等,来治疗猕猴桃溃疡病。在 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 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
生物治疗
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来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例如,使用木霉菌等微生物 可以减轻病原菌对植物的侵染。

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与传 播途径
病原菌种类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种类包括革兰氏 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其中最常见 的是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该病原菌可在猕猴桃枝条、叶片和果 实上越冬,并在适宜条件下通过风雨 、昆虫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传播途径
风雨传播
防治细节
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可以更精准、均匀地覆盖植株表面,有效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果。而 智能传感器监测则能够实时掌握病情动态,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案例三
经验总结
将综合防治技术应用到整个猕猴桃产业 中,通过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共同 努力,实现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 了猕猴桃产业的产量和质量。
交替使用药剂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以免 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物理防治
人工摘除病叶
及时发现并摘除病叶、病 枝和病果等,减少病原菌 的传播和再侵染。
刮除病斑
用刀片刮除枝干上的病斑 ,并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 理,以阻止病害向深层扩 散。
加强果园管理
保持果园清洁卫生,定期 清理落叶、落果等残余物 ,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场所 。
猕猴桃溃疡病的 综合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 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与传播途径 • 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 猕猴桃溃疡病的预防措施 •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评估与
展望 • 案例分析:猕猴桃溃疡病的成功
防治案例介绍
01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
猕猴桃溃疡病的定义
01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 的传染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 树的枝干和叶片。
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对于容易感染溃疡病的品种,应避免 种植,或者在种植过程中采取更加严 格的预防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摘要】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中常见的病害,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病原分析和发生规律的探讨,揭示了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原因和发生机制。

主要症状包括果实表面出现黄褐色水渍和溃疡,严重时导致果实腐烂。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病害防控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水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策略,强调了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希望能为猕猴桃种植者提供参考和帮助,有效控制和预防该病害的发生,保障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病原、发生规律、主要症状、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策略、病害防治、重要性1. 引言1.1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树上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猕猴桃果实、叶片和枝干上。

这种病害会严重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导致果实变形、变小甚至腐烂。

病害初期在果实上出现小坑洼,逐渐扩大变浅,最终形成明显的溃疡。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溃疡,边缘为黄色或红色,中间为褐色。

枝干上出现溃疡,皮肤脱落,导致枯死。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主要是在高湿高温环境下易发生。

在夏季和雨季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

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并采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处理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注意猕猴桃树的生长环境,保持通风透光,适度修剪枝干,加强施肥、浇水和病害监测,也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综合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保障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和丰产。

2. 正文2.1 病原分析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主要为真菌病原体,主要包括褐根病菌、灰霉病菌、叶腐病菌等。

褐根病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它能够在猕猴桃根系和地下茎部引起褐根病的发生。

灰霉病菌则主要在果实和叶片上引起灰霉病的发生,而叶腐病菌则主要在叶片上引起叶腐病的发生。

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土壤、种子、水、风、昆虫等途径传播至猕猴桃株体内,引起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病原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繁殖迅速,使得病害迅速扩散,危害猕猴桃生长发育。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溃疡病已成为制约称猴桃发展的主要病害,从红阳品种开始发病,已感染到海瓦德、金香、徐香、秦美。

人们只注意到春季病态表现明显才防,其实溃疡病防治要采取综合办法,才能控制,现就防治溃疡病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一、表现症状最明显是春季开始在枝干上流血红色水后加浓变成红褐色,流到哪里感染到哪里,严重时整株染病,导致树体死亡。

叶、果上均有表现,目前在陕西还不太明显。

二、发病规律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陕西8-9月开始感染,但潜伏很少。

表现症状:第二年春温度4-20℃时发病,3-4月最为严重,到5月份随气温升高而减轻。

若遇冻害严重时,随之溃疡病发病加重;高氮肥使用区,枝叶旺长不健壮,发病也严重。

虫害严重区及修剪伤口过多区发病也严重,由伤口侵入,感染机率提高。

三、防治方法1.彻底防治害虫,减少因虫害引起的伤口感染,如大青叶蝉等,选用70%宝贵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2.减少伤口。

修剪时减少造成大的伤口,使病菌侵入无入之门。

大的伤口必须涂药保护。

3.修枝剪消毒。

特别注意剪有病树后不能用同一把剪剪无病树,要剪先消毒,可用酒精或火烧;一个果园先剪无病树,后剪有病树,也可用两把,一把剪有病树,一把剪无病树。

4.培养健壮树体,减少发病机率。

如周至县下河村赵志修果园,树体健壮,就无溃疡病发生,但周围果园就有发病单株。

5.掌握关键防治时间,8月开始,尤其9月病菌侵入,从源头上控制,可选用菌毒清400倍液+叶面肥如果友氨基酸600倍或选用25%金力士乳油6000倍+叶面肥+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布。

连喷二次,每隔15天一次。

6.春季发病。

发现流红水就刮除,先刮病部,待病部刮到好皮交接处时,刮刀消毒用酒精或火烧,再刮好皮,刮光后用50倍绿乳铜涂抹,或用石硫合剂原液+72%农用链霉素涂抹,刮下的病皮一定拾一块集中烧掉,不能留到园内。

7.无病区加强检疫。

有病种苗、果实不得进入无病区。

溃疡病是难治的病害,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就能治住,不能只治表面不治根本。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

培育抗性植株
采用嫁接、扦插等繁殖方法,培育具有抗性 的猕猴桃植株,增强其抵御溃疡病的能力。
种植与管理
规范种植技术
01
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技术,提高猕猴桃园的管
理水平,确保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力。
科学施肥
02 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猕
猴桃植株的营养均衡,增强其抗病能力。
及时修剪与清理
成功案例二:生物农药防治试验
生物农药选择
选用对猕猴桃无害且对溃疡病有效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试验。
施药时间和方法
在溃疡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隔7-10天施一次,连续施用3-4次。同时根据不同农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
防治效果
通过生物农药防治试验,有效地控制了猕猴桃溃疡病的蔓延,降低了发病率,减少了经济损失。
03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科学施肥
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 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合理灌溉
根据猕猴桃的生长需求,合理灌溉,保持土壤 湿度适宜,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精细修剪
定期修剪猕猴桃树,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 病菌滋生。
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
在猕猴桃生长期间,定 期喷洒杀菌剂,预防病
THANKS
农业生态防治
通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如增加植被、保护天敌等,提高猕猴桃的抗病能力。
物理防治
要点一
人工捕杀
人工捕捉和摘除病害虫卵、幼虫和成虫,减少虫害的发生 。
要点二
诱杀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色等习性,设置诱虫灯、诱虫板等物 理装置诱杀害虫。
04
猕猴桃溃疡病预防措施
品种选择与抗性培育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汇报人:2023-12-11•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原因•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目录•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案例•猕猴桃溃疡病的未来研究方向01猕猴桃溃疡病概述定义和症状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树的枝干和叶片。

症状发病初期,枝干皮层出现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周围组织略皱曲、凹陷,并伴有流胶现象。

叶片上出现褪绿小点,随后发展成黄色或黄褐色斑,严重时导致落叶和枝条枯死。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的猕猴桃种植区。

分布该病对猕猴桃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和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

危害分布和危害猕猴桃溃疡病通常在春季和秋季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发生时间传播途径影响因素病原菌通过风雨、昆虫、修剪工具等途径传播。

土壤贫瘠、气候条件不利、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猕猴桃溃疡病的加重。

030201发生规律02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原因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低温、高湿、寡日照等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春季和秋季是猕猴桃溃疡病的高发季节,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对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较为有利。

季节变化温度和湿度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对于溃疡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

一些品种对于病原菌的侵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而另一些品种则容易受到侵害。

抗病性猕猴桃的基因型也是影响其溃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某些基因型可能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而其他基因型则可能容易感病。

基因型树体管理树体管理不当,如修剪不规范、负载过重等,可能导致猕猴桃树体衰弱,进而容易受到溃疡病的侵害。

施肥与灌溉施肥和灌溉不当可以影响猕猴桃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对于溃疡病的抗病性。

例如,过度施肥可能导致树体抗病性下降,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则有助于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栽培管理因素03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施用有机肥,避免过度施用氮肥,以降低土壤酸度,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
9月份以后,易感病品种于嫁接口、枝蔓分杈、骨干枝、大 结果母枝基部用刀纵划树皮,涂抹膏剂噻霉酮、荧光假单胞 菌剂、菌毒清等,有较好的防病效果。
xx
五、综合防治
(二)防治措施: 5.及时治疗和清除病株
从2月底开始,每隔3~5天检查1次全园植株。局 部发病的病疤,彻底刮除,并对伤口消毒保护。涂药 范围大于病灶(上下范围)2~3倍,并处理好刮除的 菌脓和病皮。
一年保证4次灌水,即封冻水、萌芽水、花前水和坐果水。 11月上中旬进行冬灌,浇透水,有利于提高树体抗冻性。特 别要重视5月下旬至6月的灌水,保证土壤墒情良好,对防止 日灼十分有利。施肥后及时灌水促进肥效发挥。
xx
五、综合防治
(二)防治措施: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疏花疏果,合理负载。
落叶后及时修剪,促使剪口早期愈合,减少病菌 侵染途径,降低发病率。
不过度修剪,减少伤口形成,并对伤口用波尔多 液浆涂抹。
采果后剪去嫩梢,促进枝条成熟。 冬季修剪后及时清除地面各类残枝落叶和杂草, 集中烧毁,消灭其越冬场所。
xx
五、综合防治
去烧石剪病毁灰病部病消部保枝毒庄
xx
五、综合防治
(二)防治措施:
霉素1300 倍液或75%绿亨6号1 500倍液,连续喷施3~4次, 交替使用。结合喷药,加入0.3%~0.5% 磷酸二氢钾及0.1%~ 0.2%硼肥,有利于增强抗病性。
或选用菌毒清400倍液+“果友”氨基酸叶面肥600倍(或 选用25%金力士乳油6000倍+叶面肥+72%农用链霉素3000倍 液)喷布,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5)加强防冻
在建园选址时要考虑背风或营造防风林。 休眠期树干用硫酸铜、石灰、水、食盐按 1:2:10:0.1 配制的波尔多浆刷白,或树干捆草包膜 ,或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树干。 根颈部覆盖20~30cm 厚的草,或根颈堆土20~ 30cm,对根颈和树干进行防护。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发病主要与环境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猕猴桃栽培过程中,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是猕猴桃溃疡病易发的主要原因。

病害的主要症状为果实上出现黄色至褐色的溃疡,病害严重时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严重损害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猕猴桃溃疡病的控制,研究既要注重病害的发生规律,也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控制方法。

当前,主要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控制措施等。

物理措施包括剪除病叶、病蔓等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但又较为限制。

化学措施主要是使用杀真菌剂进行灭菌,但不同真菌对药剂的抗性不同,因此,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精准科学,避免过量施药或使用剂量不足导致细菌耐药等问题。

生物控制措施涉及生物防治、天然植物提取物等方面,这些方法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具有安全、便宜的特点。

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备受关注,其中一些重要的趋势包括基于遗传多样性的病害防治、基于植物信号分子的分子机制等。

例如,研究人员使用基因编码工具,探索植物抗菌机制,以实现快速有效的病害控制。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探索利用植物信号分子、代谢产物等来诱导植物抗病性,以达到病害防治的目的。

总体而言,针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需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探寻更高效、低毒、低成本的防治手段,并向农民普及这些有效的防治手段。

未来,研究人员可以从植物基因、植物信号分子和代谢产物等多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手段,制定出更加科学、先进的病害防治策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1
结果与分析
喷药防治 发病枝数 : 较对照低 , 其中噻霉酮和梧宁霉素
发病枝数较对照低 2% , 翠贝和农用链霉素发病 枝数较对照低 1% ; 发病株数 : 噻霉 酮较对照低 29% , 梧宁霉素 较对照低 27% , 翠贝和农用链霉素分别较对照低 23% 和 17% 。可见噻霉酮对海沃德溃疡病防治 效果最好 , 其次是梧宁霉素。
[ 1] [ 2] [ 3] 朱晓 湘 , 方 炎祖 , 廖新 光 . 猕 猴桃 溃 疡病 病原 研 究 [ J] . 湖南农业科学 , 1993, ( 6) : 31 33. 李瑶 , 承河元等 。 猕猴桃 细菌性溃 疡病流 行预测 初 探 [ J]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1, 12( 3) : 355 358. 李瑶 , 等 .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 [ J] . 安徽农业大 学 学报 , 2001, 28( 2) : 139 143. [ 4] 张锋 , 等 . 猕猴桃溃疡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 J] . 西北 农 林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 2005, 33( 3) : 71 75. [ 5] G . Ba lestra。 P hy topathol. M editerr . 2009, 48, 299 301.
4
结论
( 1) 综合比较喷雾防治药物药效: 噻霉酮 > 梧 宁霉素> 农用链霉素、 翠贝> 甲基托布津; ( 2) 海沃德喷雾防治效果 : 噻霉酮> 梧宁霉素 > 农用链霉素 ; ( 3) 华优药效比较: 农用链霉素 > 噻霉酮 > 悟 宁霉素, 且差异显著 ; ( 4) 噻霉酮喷雾防治效果海沃德 > 华优 > 西 选 2 号> 红阳 ; ( 5) 涂干防治效果较差; ( 6) 刮治和纵划涂抹药效 : 噻霉酮> 拂蓝克> 腐烂净; ( 7) 各种药剂对红阳防治效果最差。 参 考 文 献:
部位 ( 纵) 划道涂抹的方式 , 可使药剂有效接触菌 体, 杀灭或抑制病菌 , 阻止其扩散 , 取得了较好的 防治效果。 同时 , 试验筛选的噻霉酮具有较强渗透性 , 又 良好的愈合效果 , 可能是其防效效果的内在原因。 因为其渗透性强可以使药剂有效扩散 , 较大范围 地抑杀病菌; 愈伤效果好可以使伤口及时愈合 , 避 免药剂效力减退后引起的创口重复感染。 这同时提示 , 在进行纵划涂抹防治溃疡病药 剂筛选及制剂时, 要考虑药剂的渗透性及促愈合 效果。 另外 , 试验表明 , 单纯涂干效果不好。这也许 可解释为枝蔓表皮不易被渗透穿过。 试验中发现 , 按照刮 除病斑 , 涂抹药 剂的方 法, 虽然已刮除至好皮后涂抹药剂对刮治口有较
收稿日期 : 2011 01 03 基金来源 : 陕西省果业局果业发展项目 : 溃疡病溃疡病防治技术示范推广 。
94

西




2011( 4)
表 1 不同药剂对海沃德溃疡 病发生的影响 药品名称 翠贝 农用链霉素 噻霉酮 梧宁霉素 对照 发病枝数 119 139 148 99 30 总枝量数 1 853 2 208 2 826 1 903 450 表2 药品名称 噻霉酮 农用链霉素 梧宁霉素 发病枝数 37 24 50 百分比 ( % ) 6. 0 6. 0 5. 0 5. 0 7. 0 发病株数 67 76 72 58 20 调查株数 118 120 142 110 25 百分比 ( % ) 57. 0 63. 0 51. 0 53. 0 8. 0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孢杆菌猕猴桃致 病变种 ( pseudo monas syringae pv. A ct inidiae ( PSA) ) 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溃疡病近 年来在秦岭北麓猕猴桃产区对生产造成了严重危 害, 个别园片发病率达 62% , 因溃疡病导致的挖 树、 毁园现象时有出现。对其防治是生产上亟待 解决的问题。 溃疡病病菌主要在病枝蔓上越冬 , 也可随病 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早春病原细菌从病部溢出, 借风雨、 昆虫、 或农事操作工具传播。由植株的叶 痕、 气孔、 水孔、 皮孔、 伤口等侵入皮层发病 , 后期 病斑可侵染木质部。侵染后 3- 5 d 引起发病。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为病菌危害盛期 , 病斑扩大 , 病 斑皮孔中流出大量黄褐色液体, 阴雨天气菌液大 量溢出, 造成重复侵染。由于溃疡病一般在枝蔓 皮层发病 , 防治药物难以接触菌体 , 造成传染和爆 发。 溃疡病菌是一种低温性病菌[ 2] , 其侵染与低 温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侵染叶片、 花蕾、 果实, 主 要危害枝蔓, 根部不发病。一般以春季发病为主, 但近年发现早至上年 10 月, 迟至夏季 6 月都有病 斑出现。秋冬及早春以枝蔓病害为主 , 晚春及秋 季以叶部病害为主, 枝蔓春季发病时病症不明显, 至 5 月份气温升高病蔓上部 新梢突然青干。果 实、 花朵也有染病。 溃疡病发病率因品种、 树势、 栽培管理及气候 变化而有所不同。中华猕猴桃比美味猕猴桃易感 病, 红阳最感病 ; 树势弱、 树龄越大 , 越易感病; 冬 季暖冬或极 端低温、 春季气温低或 波动大, 湿度 大, 发生倒春寒 , 易引起发病; 栽培管理不科学、 偏 施氮肥、 枝蔓成熟度差易发病。 溃疡病之所以难防、 具有爆发性、 毁灭性的原
2011( 4)

西




93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研究
王西锐 , 李永武 , 雷玉山, 焦 阳 ( 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 , 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 : 采用纵划枝蔓涂抹药剂法防治猕猴桃细 菌性溃疡病 , 因使用不同时期而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 同时 ,
配合叶部喷药 、 科学栽培 , 可提高防治效果 。 单独涂干效果较差 。 关键词 : 猕猴桃 ; 溃疡病 ; 防治
[ 1]
因可能是因为病菌侵入后一般在枝蔓皮层内侵染 传播发病 , 防治药物难以接触菌体造成了防治的 困难。有研究显示 , 划道 可控制病斑扩展[ 3, 4] 。 为探索溃疡病防治有效药物及方法, 进行了本试 验研究。
1
1.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试验地选在周至县楼观台镇田峪河陕西省农 村科技开发中心果园 , 树龄 10 a, 基砧秦美, 2005 年春季高接换头海沃德、 西选二号、 华优、 红阳四 个猕猴桃品种。药剂选用梧宁霉素、 农用链霉素、 噻霉酮( 水乳剂及涂抹剂 ) 、 翠贝, 药剂防治以甲基 托布津喷雾为对照。 纵划涂抹方法( 包括涂干及刮治) 选用膏剂噻 霉酮、 拂蓝克、 腐烂灵。 1. 2 方法 试验于 2009 年 9 月开始 , 分喷雾、 涂茎、 纵划 涂抹药剂三种方式。 2010 年 4 月 2 日对试验树发病枝数、 发病株 数进行统计, 并计算枝发病率及株发病率。
以看出, 海沃德是比较抗溃疡病的品种 , 各种药剂 都对其有较好的防效 , 华优其次, 而西选 2 号和红 阳抗病性较差。这和其品种特性有较大关系。海 沃德为美味猕猴桃 , 华优为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 猴桃的杂交种, 较好的结合了美味的抗性和中华 的优质性状基因 , 而西选 2 号和红阳为中华猕猴 桃, 不很适应秦岭北麓气候 , 抗溃疡能力差 , 这与 前人的结论相似。 3. 2 叶喷防治效果 溃疡病主要危害叶部和茎干部 . 以茎干部危
害大。叶部病害会传到茎干。叶喷可能使药物传 导到叶腋芽中, 保护该芽。但其保护作用到底多 大、 持续多长时间有待研究。叶面喷布药剂具有 压低病原基数作用 , 主要防治效果还是取决于茎 干防治。药物进入茎干可能与病原 短兵相接 ,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后还需加 大药剂筛选 谱。 3. 3 溃疡病难防的原因 溃疡病为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 却能造成毁灭 性危害, 从其发病部位来看有其必然性。溃疡病 一般在枝蔓皮层发病 , 发病严重时病斑可达木质 部。防治药物难以接触菌体, 是其侵染发病的特 殊性 , 造成了防治的困难。因此, 用渗透性强的药 剂进行涂抹, 或挂瓶吸收 , 使药剂内吸最好通过维 管束进行传导, 可能对杀灭溃疡病菌有较好效果。 3. 4 划道涂抹方式的防效 实验采用的纵划涂抹法, 通过在枝蔓易发病
2. 3
涂干的防治效果 表 5 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涂干对西选二号、 红
阳溃疡病预防效果很差。华优、 海沃德茎干涂抹 防效较好 , 但与对照明显差异。同时这也许与其 品种本身抗病性不同有关 , 同时药剂之间差异也 有待进一步试验。
茎干涂抹发病率 备注 涂抹噻霉 酮 , 调 查的 发病 植株 已地 上部 分死 亡 , 未统 计枝蔓发病率 。 涂抹多羟基双 萘醛 , 调查 的发 病植 株已 地上 部分 死亡 , 未 统计枝蔓发病 , 未统计枝蔓发病率 。
不同药剂对华优溃疡病发生的影响 百分比 ( % ) 7. 0 4. 0 9. 0 发病株数 12. 00 11. 00 18. 00 调查株数 24. 00 28. 00 30. 00 百分比 ( % ) 50. 0 39. 0 60. 0
总枝量数 504. 00 588. 00 570. 00
由表 2 中可以看出, 三种药物喷雾后, 发病率 不同 : 枝条发 病率 : 农用 链霉素 最低 4% , 噻 霉酮 7% 其次, 梧宁霉素最高 9% , 且差异显著;
表5 品种 红阳 西选二号 红阳 华优 海沃德 海沃德 发病株数 2 10 10 10 12 10 调查株数 18 15 10 10 22 10 发病率 ( % ) 67 89 100 0 0 0
表 4 纵划涂抹噻霉酮对 海沃德溃疡病发病的影响 发病枝 数( 条 ) 处理前 58 处理后 27 发病率 ( % ) 处理前 3. 7 处理后 1. 76
百分比 ( %) 5. 0 7. 0 26 6. 0 发病株数 72. 00 12. 00 8. 00 6. 00 调查株数 142. 00 24. 00 8. 00 10. 00 百分比 ( % ) 51. 0 50. 0 100. 0 60. 0
表 3 噻霉酮对不同品种溃疡 病发生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