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与天人之辩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始万物”,阴阳。
地:“生万物”,柔刚。
人:“成万物”,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几种主要的“天人合一”观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的涵义并不是固定的。
“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格化的至上神,也可指自然规律、命运、机遇等。
有关它的具体含义学术界中说法也比较多,比如冯友兰认为天有五义,即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张岱年认为“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人”的涵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它一般就指人类,但有时也有侧重,或者有更为具体的指称,如可以指统治阶级、圣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人为努力、人为造作等。
总之,天和人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涵义,而“天人合一”作为天人之间统一性的一个高度概括,也就具有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浅析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自然观浅析[摘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它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对于“天人合一”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中国人热爱于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对于中国当代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现代意义“天人之辩”是我国古代哲学争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实质上也是中国古人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
而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反映了传统哲学试图从物质大自然找到人类精神现象产生根源的一种尝试,也表现了古代哲人极为重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顺从、适应的协调关系。
尽管在这种传统思想中夹杂着一些唯心主义的糟粕和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但也不乏有一些合理的思想精华,特别是显现了中国人智慧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贯穿于其中的精神实质(强调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一致),对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庄子的思想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天人合一,真正能做到天人的人一定是圣人。
所谓圣人就是完美、心灵自由的人。
庄子认为圣人、或称为致人,与大一(即宇宙)是一体,宇宙永在,因此圣人也长生不老”。
可以从中看到在庄子眼里要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须是充满智慧的圣人,并且能够超越现实的界限和宇宙为一体,思想在宇宙之中,并翱翔于宇宙之中达到真正的致乐。
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试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之辩”
试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之辩”作者:郭丹丹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4期摘要:“天人之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这一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天人之辩”这一思想发端于夏商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至隋唐时期,在韩愈与刘禹锡、柳宗元之间关于此问题的论战之中,中国古代“天人之辩”思想发展至顶峰。
中国古代哲人在对天人关系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派生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的争论和探索,这不仅大大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而且对于当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天人之辩;天人关系;古代哲学一、中国古代“天人之辩”思想产生的基础任何哲学思想都产生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并随着一定时期和阶段的经济、政治、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天人之辩”思想即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古人看到闪电会非常的害怕,他们认为是不祥之兆。
每当下雨的时候,人们总以为是老天爷伤心了,古人总是把一些自然现象归结为他们的封建思想内的一种上天的旨意而不是了解自然后的科学解释。
中国古代对于农业的重视,引起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懈的探讨,因而“天人之辩”是中国古代争论最多、持续最长的核心论题之一。
我们在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天人之辩”思想内涵之时,必须要结合这一时期特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社会背景。
比如出现日食时,人们会认为君主有危险,如果正巧赶上君主出现疾病或者国家不顺利,他们恰巧作为这种自认为的思想去解释这一现象。
君主李世民当政期间,出现蝗灾,他会归于自己的罪过而痛哭流涕,俘获民心。
其实这只是君主为了安定民心的一种策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天人之辩”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的,当时认为的愚昧无知正是为天人之辩这种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二、中国古代“天人之辩”思想发展脉络据查阅资料和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手段落后,这一时期的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儒家的天人观:一、理解:自然的天,认为“天”是物质性的,是自然存在的,是万物的总名,是无意识、无意志、无目的的。
3.义理之天,认为“天”是“义理”,是抽象的法则或精神实体。
二、儒家的天人观:1.天人相通: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思想最大的特点是以人来界定天。
他说:“尽心尽力的人知道自己的本性。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本性,他们就知道天堂。
他们保持自己的本性,培养自己的本性,所以他们也关心天堂。
”努力弘扬人性之善,理解人性之善的真谛,从而与天堂直接相连。
在孟子看来,“性”是“天人之所”,所以“性”和“天”实际上是同质的。
通过人心的作用来表达与“天”同质的“性”,所以“知性即知天”。
“天堂”是宇宙中最高的存在。
人是从“天”发展而来的道德主体。
人的道德心受制于“天”,自然与人性是完全相通的。
2.天人相类:董仲舒论证了人与天的同质同构性,提出人副天数说。
他将在对“天”和“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比较之后,结论是,它们在形式上完全一致:“只有人才能连天地。
人有360节,连天的数目都有。
他的身体是骨肉,连地的厚度都有。
他有耳朵和眼睛,有智慧,有太阳和月亮的形象。
他的身体有空的孔口、静脉和山谷的形象。
他的心有悲伤、快乐、愤怒和空气。
看着人的身体天国是高的,与天堂相似。
".异同比较:无论是“天人相通”还是“天人相类”,他们论述的主要都是社会政治理和道德问题。
至于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他们倡导的不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而是理想主义的方法。
此外,儒家中有认为“天”是自然现象的一派观点,基本观点是“天人相分”。
其代表人物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浅析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
浅析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摘要]“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在先秦之前的奴隶社会已经发轫。
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关键词] 先秦天人之辩孟子荀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上, 天道与人道可以说是贯穿这一历史的两条主线:天道蕴含道的客体方面, 如宇宙的化生、世界的本原;人道蕴含道的主体方面, 如人的价值、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
若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上对哲学的划分, “天”大致可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宇宙论( 广义) , “人”可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人生论。
从这一粗略的对应关系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哲学对认识论的讨论是贫乏的。
而对天人“天人”关系的争辩则是哲学史上一个长久不息的主题, 它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学时代”, 至魏晋玄学时期演变为“自然”与“名教”之争,宋明理学则用“天理”与“人欲”之争来阐释天与人的关系, 直到王夫之对这一问题做出系统总结。
方立天在其著作中将中国哲学中天人关系归结为三类,他说: “天道与人道, 分属于自然与社会两个不同的领域。
中国古代有以天与人相合,有以天与人相分,亦有以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即既对待又统一。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 人民大学出版社)“天人”之辩虽然开始于春秋时期, 然而它在奴隶社会已经开始萌芽了, 这可以从远古的传说、原始宗教、文字记载中得到证明。
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一、诸子百家之前“天人”观念的演变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 上册) 中认为“天”有五义: “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的概念是在不断地变化、丰富的, 因而对天人关系的讨论也在不断地演变。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
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
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
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
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
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
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
”“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
”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
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
什么是“天人合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今天咱们谈谈“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天人合一”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要的世界观,或者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特征。
但是“天人合一”这个说法,其实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也很少被提及。
虽然在不同时代的古典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与所谓“天人合一”相近或相似的表达,但它的含义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的。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各种与“天人合一”相似或相近的表达,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不是相同的。
所以简单说:第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说中国古已有之。
但“天人合一”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世学者从中国古代文献中总结发展出的一个说法,并且又为我所用地,进行了重新定义。
第二,“天人合一”的思想或者概念,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被认为是传承有序的,非常重要的,或者主要的中国文化特征。
是大约20世纪以后,经过一些现代学者的再度引申发挥后,才开始被称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所谓“核心价值观”的。
那么“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致概括起来有四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认为:所谓“天人合一”的本意,是说“天人一体”,“天人不分为二“的意思。
比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庄子《齐物论》这里的所谓“天”指的就是“自然”,按今天的话说,大概的意思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万物与人和谐共生,是一个整体”的意思。
所以季羡林先生说,他认为“天人合一”的意思。
就是“人与自然要成为朋友,不能成为敌人。
”第二种理解认为:所谓天人合一的本意是说“天人感应”的意思。
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
“天人感应”论认为,所谓“天”是有意志的,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也能感动天意,由此二者合而为一体。
简单说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论”,最早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子思、孟子首先提出的,到汉代儒家董仲舒继承了这个理论,把其发展为了“天人感应论”。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
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初年和宋明时期。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天人相分”的观念,但远不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深远。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
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
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
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的观点。
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
”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
到后来,郑国子产更进一步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这显然是一种贬天命、重人生的思想,但讲得极其朴素简单。
世界思想史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和“信仰得救”三种学说的异同: 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都 信仰上帝,都 不反宗教!都 认为《圣经》是神圣的。 异:“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是为加强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 的统治和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 而服务的。 “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 解放了人的个性。
同
Company Logo
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区别 一、相同点: 1、 所处时代相似:奴隶社会大变革时代。 b 都关注人;都重视道德教育;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c 都是教育家,影响后世。言论见于学生著作中。
二、不同点:
1、代表的阶层和利益不同:孔子是为旧制度服务,要求恢复周礼;苏格拉底是为 了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度。 2、具体内容不同: 孔子:仁和礼;后者有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认识你 自己”。 3、作用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压抑个性,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发展和价值,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 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4、 影响不同:,孔子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后来成为维护封建专 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开创了古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 的学问。 5、形成原因不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工商业经济空前发展,但民主政治趋向衰落, 人的道德承受着考验,世风日下;孔子时期是中国大变革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 微,诸侯坐大;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产生时期。
思考:他们如何评价中国?原因是什么?
雨果:在欧洲,一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 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 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珍视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伏尔泰:在中国,在木板上刻方块字的工艺更为 完善。我们使用的活字和铸宇比他们优越得多,但未 被他们采用。他们深入研究天文,但只是把天文学作 为眼睛的科学而靠耐心取得成果。北京有一座装有许 多测星仪和浑天仪的天文馆,那些仪器的精确度实际 上不如我们的。 思考:他们如何评价中国?原因是什么?
【语言哲学】试析“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概念(江 怡)
通常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是以天人关系为主要问题,并由此把中国哲学称作“天人之学”;在对这种关系的解释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认为,天人问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并进而把“天人合一”解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然而,这种解释存在两个重要疑问:其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理解的“天”是指或主要是指“自然”吗?其二,“天人合一”究竟以什么为基础?本文试图解答这两个疑难,并对中国传统哲学中为何没有出现“人”的概念的原因做出初步的分析。
1,引子在进入21世纪前夕,不少中国学者随和外国部分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认为21世纪将会是属于中国,属于中国文化,把21世纪称作“中国的世纪”。
从情感上讲,这种热情的民族精神值得赞赏,但从理智的角度看,我们似乎应当冷静地分析一下,为什么外国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会认为中国可能成为新世纪的标志,中国的文化会在新世纪成为主流倾向。
其实,只要仔细阅读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就不难看出,西方学者的目的是为西方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寻找出路,而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四大古老文明只有在中国大地上才生长出了新的生命,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视角和观点,对当代西方文化的确可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博大精深,而只是要表明,当代西方学者钟情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是有其特殊的目的和要求的。
在理解了这种需求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再来分析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就有了正确的视角和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
据认为,在西方学者所推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被看作是最能代表中国哲学和文化精神的观念。
在各种论述中,这个观念不仅被看作是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哲学思想,更被看作是最早提出保护自然、注重环保的有力证据。
当然,现在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了这种简单地把“天人合一”观念等同于环保意识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仍然坚持认为,这个观念本身的确为当代西方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思想内容,因而把它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
中国古代辩证法名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追求事物的内在矛盾,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实现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名句,它们深刻地概括了这一思想体系,对我们现代人的学习和思考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天人合一" -《荀子》这个名句源自于《荀子·天论》一书,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观念。
"天"代表宇宙、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人"代表人类、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这句话意味着宇宙和人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当理解宇宙的规律并与之相应,亦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来推动宇宙的发展。
2. "一分为二" -《逻辑学引论》这个名句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之一,最早由赫尔岑在《逻辑学引论》中提出。
这句话强调事物的矛盾性,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面和矛盾的因素。
人们需要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实现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3. "矛盾统一法则" -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中有一条重要原则,即"矛盾统一法则"。
这条法则指出,所有事物都有矛盾的方面,同时又存在着矛盾的统一。
通过对事物矛盾的辨析和把握,可以实现矛盾的调和和发展。
4.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困而学之又次也" -《礼记·学记》这个名句出自《礼记·学记》,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知识获取的途径。
这句话告诉我们,天生具备知识的人居于上位,通过学习获取知识的人次之,而通过困难而学习的人又次之。
这反映了辩证法思维强调努力和实践对于知识获取的重要性。
5. "尚贤使能,无远弗届" -《孟子》这个名句出自《孟子》,意味着只要人们具备才能和素质,无论身在何地,都能够得到推崇和使用。
这一观点体现了辩证法思维中对人才的重视,认为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略论庄子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略论庄子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庄子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中也包含了辩证法思想。
庄子主张宇宙万物是不停变化的,并且他认为人类的存在也是如此。
因此,庄子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天人合一”:庄子认为宇宙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变化和交融,因此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他认为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同时强调尊重自然的规律,只有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和谐的目的。
因此,他的辩证法思想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将宇宙之间的变化以数学形式进行了描述。
他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是由多个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和而逐渐形成的。
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关于宇宙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描述,并且这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呈现出了一种极其强烈和杂乱的矛盾。
因此,庄子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在于要通过寻找矛盾和矛盾之间的调和来实现通达的目的。
三、“虚静皆大同”:庄子认为万物之间的变化和价值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庄子的辩证法思想也包括了“虚静皆大同”的思想。
他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到各种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共性和普遍性,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在宇宙中的存在意义。
这种认识方式的核心在于放弃特定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充分认识到各种现象之间的共同点,并且通过这些共同点来发掘出整个宇宙所共有的理性和智慧。
总的来说,庄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了宇宙和谐共存、多元和谐、虚静皆大同的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这种思想凝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曹西贝摘要:“天人合一”思想自中国古代以来一直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天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本文主要从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和宋明理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加以探讨,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道家;董仲舒;张载天人合一,最初可以追溯到殷商末年产生的《易经》,它是《易经》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认为人从属于天,天和人就是合一的,不可分割。
《易经》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指出:“乾道为男,坤道为女。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而后又运用“近取诸身”的方法,将八卦比作人身体的八个部位。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卦分别代表自然界的八种事物或现象,这八种现象与人的生命有密切的关系,被看作生命中不可的条件,至此,“天”、“人”就完全合一了。
《易经》强调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这说明了天地之道和人之道是缺一不可,不能分割的整体,我们不能片面地孤立事物,而是要考虑事物的整体性。
一、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商周时期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萌牙阶段,此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天”主宰“人”,但是已经开始与“德”联系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儒家天人观的基调,主要体现在孔子、孟子的思想中。
[1](一)、儒家经典的“天人合一”思想先秦时期可谓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儒家道家等纷纷出现“天人合一”思想,此时,“天人合一”思想已从人格神的关系,上升到了现实世界,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儒家的“天人合一”始于孔子,天人关系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具有畏天命,知天命的天命观。
他认为天命至高无上,人们应该敬畏天命。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孔子在此说了解他的只有天,是自然的天,他认为,“天”是道德权威性的最终根据,并且保留了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义。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阐述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影响阐述中国儒家“天人合一” 的和谐思想在远古时期就有提出,远古巫术礼仪中的“乐”和“礼”就是和谐思想的萌芽,“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本题意义的最高范畴是“道”。
从“道”这个本体的角度来看,天人关系体现为“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道与人道分属于自然和社会两个不同的领域。
天道表达着“道”的自然的、客体的方面,人道表达着“道”的社会的、人文的、主体的方面。
一、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负面影响人道与天道在其所指的范围来看是炯然而异的,一个指向客体,一个指向主体。
但是由于传统哲学中独特的本体论和人性论,又使得主客体、天道与人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就有了以这种联系去思考天人关系的思维倾向。
从天道与人道相异的角度,传统哲学中形成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从天道与人道相连的角度,传统哲学中则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1. 人性是天道与人道的关键,“至诚”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是天道与人道的关键,也是它们之间关系的枢纽,而“至诚”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正如《中庸》中的“尽性参天”思想,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中还说到“唯天下之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
”这就是说唯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天性,能充分发挥自己天性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别人的天性;而后才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才能帮助天地化育万物,最后才能与天地化为一体。
这也说明了“至诚”的境界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人性的必然归宿,只要人达到了至诚的境界,符合了天所要求的最高境界,人就达到了至善至美,也只有遵循效法天道,才能够使人的活动符合于“礼”,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一、知识题2、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3)“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3、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1)“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2)“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3)“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4、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就是说,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5、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
(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6、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
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7、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
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9、《大学》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滹》、《大武》。
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加上变徵、变宫。
11、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代王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结束。
第二年周平王率众迁都雒邑,开始了历时500余年的东周时代。
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战国结束于秦朝统一。
12、明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名著,多为下层作家所编所作,体现的也多是社会各级民众的历史观、现实感和他们的理想道德。
人类从古至今的探讨主题
人类从古至今的探讨主题天人之辩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包罗万象,其触及“和谐”一意者往往有之。
和谐者,盖和睦相处、相互协调之谓也。
概言之,其涵盖内容约分三层:一者人与自然的和谐,次者人与人的和谐,再者人与社会的和谐。
对于这一课题,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学者们所持的主张不尽相同,其认识的侧重点也各有所别,如儒者偏重于探讨人与人的和谐,而道者侧重于讨论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彼此并非泾渭分明,决然分割。
这里,我们择取有关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层面,谈谈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些相关认识与看法。
在古代发达的农耕文化基础上,中国历代学者对于天人关系的讨论一直十分关注,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主流,儒学不是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是把人与自然理解为一种和谐一致的关系,主张天人合一。
《易》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谓“天文”、“人文”分别指其内在的秩序,“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则直接表明其间存在的一致性。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期,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则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内核,既是天地人和合的思想,又指明天道与人道应该相辅相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传统中所谓的“天”与西方的“上帝”不同,既指自然之天,也可之带宗教色彩的神灵之天,也可理解为道德化的伦理之天,三层含义往往互相转换。
《论语》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正是基于此,《苟子》方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中庸》又云:“赞天地之化育。
”更是提倡人们应该善待自然万物、帮助自然界万物的《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强调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取法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从而反映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天人合一”辩
“天人合一”辩作者:李振宽近些年来,许多人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与自然万物相生相依,鼓噪“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殊不知“天人合一”在我国古代,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内涵。
“天人合一”在道家庄子那里是一种思想境界,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其意指的是“游心于道”的物我两忘,逍遥自得的精神自由。
而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诠释的是一种主从关系,是说人连同他效法的、生养他的天地,都要归结于道,而道的根本又是自然。
这里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指事物的本来面目,即事物循着自身规律而变化。
“天人合一”在儒家孟子那里,是人的心性与天的统一,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
认为人之心性受之于天,善性是天赋的,只有发挥心的作用认识了自己的善性,才能了解天命和天道,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
西汉董仲舒更是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为“天人感应”,认为人类从形体到精神都是天的复制品,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又可感应上天,人附天数,天人相类,“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露.阴阳义》)。
宋代的理学家们则把“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础归结于“理”,程颢说:“有道有理,天人一也” (《二程语录》)。
看来,儒家“天人合一”里的天是人格化了的天。
虽然孔子将人格化了的天改造为“命运”之天,但天仍然对人起着支配作用,他强调“畏天命”(《论语.季氏》),提倡“知天命”(《论语.为政》),并告诫人们“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日》)。
其实,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殷商以前就出现了,如(《诗经.商颂.玄鸟》)中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天人合一”主要是说天有意志,与人相通,人类社会的变化,个人命运的走向均为上天所安排,人间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
因此,“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我国的历朝历代,都是统治者推行“天命论”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天人之辩
中国古代天人之辩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天人合一是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
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他们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
主张消除一切差别,天人混一。
西汉董仲舒强调天与人以类相符,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宋以后思想家则多发挥孟子与《中庸》的`观点,从理性命等方面来论证天人关系的合一。
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但强调要相天造命,以人道率天道。
天人合一各说,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
二、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天人之辩,即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
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天人之辩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但也强调畏天命的必要。
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但又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
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
庄子则主张无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一切人为都是对自然的损害。
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后天人关系一直成为哲学上长期争论问题之一。
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思想体系。
唐中期,天人之辨又出现高潮,柳宗元用元气来解释宇宙起源和宇宙的无限性,刘禹锡对天与人的职能作了区分,并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
宋代理学家大都从物我合一论证天人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与天人之辩导读: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与天人之辩“天人合一”是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
最早由战国时子思、孟子提出,他们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天赋,尽心知性便能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
主张消除一切差别,天人混一。
西汉董仲舒强调天与人以类相符,“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宋以后思想家则多发挥孟子与《中庸》的观点,从“理”“性”“命”等方面来论证天人关系的合一。
明清之际王夫之说“惟其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但强调要“相天”“造命”,“以人道率天道”。
天人合一各说,力图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协调、和谐与一致,实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之一。
天人之辩,即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
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天人之辩”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但也强调“畏天命”的必要。
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但又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提出人应当顺从自然。
子思、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之说,认为人只要扩充“诚”的德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
庄子则主张“无以人灭天”,“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以为一切人为都是
对自然的损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