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在皮肤病临床应用(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在皮肤病临床应用(一)
【关键词】黄芩皮肤病临床应用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根。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枯老中空者称枯芩(片芩);细条者称条芩;条细中实而坚者称子芩。

黄芩味苦性寒,入肺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炭可止血,长于清肺热,泻上焦之火。

一般用量10克。

皮肤科临床取其清肺泻火之功,常用于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红斑类疾患。

主治:用于湿温、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1功用
1.1清肺胃火之功能:
本品专清肺胃上焦之火,可治疗痤疮、酒渣鼻等;同时对积热上熏之疾,如唇炎、唇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亦有治疗作用。

1.2燥湿清热之功能:
本品能泻大肠下焦之火,又治湿热疮疡之疾,如带状疱疹、湿疹等。

2药理作用
2.1抗菌作用
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平皿法试验对大肠杆菌、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2抗真菌作用
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
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及铁锈色毛癣菌。

黄芩水浸剂1:3浓度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K、W、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2.3抗病毒作用
黄芩可抑制HIV-Ⅰ病毒逆转录酶(RT)和细胞病变(CPE),抑制病毒荧光抗原(FA)、P24抗原和成人TCC白血病毒,抑制HIV-Ⅰ在H9细胞中生长。

2.4抗过敏作用
黄芩甙、黄芩素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对多型变态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Ⅰ型变态反应为强。

此外对佐剂性关节炎的继发性损害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佐剂所致骨退化和破坏的增强
2.5免疫调节作用
黄芩能明显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强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花环百分率。

黄芩甙可以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和脾脏B细胞分泌溶血素的含量,可提高IGM的水平增加IgG的含量,体内用药还可增强整体的免疫功能,因此黄芩有望成为新的免疫调节剂。

3临床作用
3.1痤疮、酒渣鼻
枇杷清肺饮化裁:人参、枇杷叶、桑白皮、黄连、黄柏、黄芩、甘草、丹参、金银花,水煎服。

3.2唇炎、舌炎
芩栀平胃散化裁:黄芩、栀子、陈皮、厚朴、苍术、甘草、荆芥、防风,水煎服。

3.3带状疱疹
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车前子、泽泻、当归、川木通、甘草、地黄、金银花、黄柏,水煎服。

3.4疖、痈、过敏性紫癜、湿疹属三焦热盛者
黄连解毒汤化裁: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水煎服。

3.5颜面丹毒、植物-日光性皮炎
普济消毒饮化裁:黄芩、黄连、陈皮、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牛蒡子、僵蚕等,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