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主要成分的分析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探究8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探究8

宁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研究姓名梁玉彩性别女学号 30年级 07级专业化学教育系(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指导教师王芸芸2011年5 月16 日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论文完成日期:2011年5月16日指导教师签字: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黄芩苷的提取方研究摘要黄芩是我国传统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铜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目前,黄芩主要通过煎煮法、回流法等提取,但这些方法存在有效成分提取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参阅今年来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以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较高,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并且黄芩苷有很重要的药理作用,已成为多种中成药的组成之一,其提取方法有超滤、水提酸沉淀、醇提酸沉法等,今年来发展起来的先进方法值得关注。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提取方法Abstract: The skullcap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is copper compounds baicalin, Han baicalin, baicalein, wogonin and so on. Currently, baicalin mainly through boiling, reflux extraction method, etc., bu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se methods the problem of low extraction efficiency, by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this year, and to collate review to baicalin and baicalein were higher, Extraction of baicalin diverse, each wi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aicalin have importa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has become one of a variety of proprietary composition, methods of ultrafiltration and its extraction, water extraction and acid precipitation, alcohol extraction and acid Journal of Law, and so this year to develop advanced methods of concern。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

其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过敏作用、解热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本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其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肺热、咯血、肠炎痢疾、黄疸等疾病的治疗[1]。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黄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及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黄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目前从20多种黄芩中已经分离鉴别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苷、木蝴蝶素A、二氢木蝴蝶素A、白杨素等120多种黄酮苷元及苷类化合物[2]。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为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董建萍等[3]首次从川黄芩中分离出粘毛黄芩素-Ⅲ、粘毛黄芩素-Ⅰ。

1.2 挥发油杨得坡等[4]从黄芩根部鉴定出19个相对含量>1%的挥发性成分,其中苯二酸类化合物占26.1%,β-广藿香烯占14.54%,其后依次为异戊二烯、抗氧化剂BHA、α-/β-愈创木烯、乙酰苯等。

巩江等[5]的研究显示,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含有烯丙醇、苯乙酮、石竹烯、α-律草烯、香叶烯、γ-榄香烯等多种成分。

1.3 多糖多糖是由单糖链接而成的多聚糖,杨武德等[6]用硫酸苯酚分光光度法对黄芩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炒黄芩中多糖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酒黄芩、生黄芩、酒蒸黄芩、焦黄芩,而炭黄芩中多糖的含量最低。

黄芩的质量分析

黄芩的质量分析

黄芩的质量分析黄芩被称为中草药中的“不可多得的宝贝”,它的质量是影响用药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质量分析是黄芩的重要研究内容。

黄芩的质量分析:1.分分析。

黄芩的成分包括:黄酮类、芳香类、多糖类、杀菌活性物质、金属及其他有机物。

它们是黄芩药效及药力的主要成分,要求黄芩的成分在各个组分中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以保证其功效。

2.泽分析。

黄芩是一种植物,它的质量分析要通过色泽分析来确定黄芩植物的品种、新鲜程度及品质。

一般来说,新鲜的黄芩药材色泽黄绿相间,外观干燥,粒大、肥厚、柔软、伸条,具有明显的香气和清香。

3.分分析。

黄芩药材的水分含量是黄芩药效及药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药材是新鲜的还是保存时间长的。

一般来说,新鲜的黄芩药材水分含量需要在15%以下,太高的水分含量将会影响黄芩的功效,因此要求质量的黄芩药材的水分含量一定要控制在15%以下。

4.质类分析。

杂质类分析是检查黄芩药材中杂质的指标。

一般来说,黄芩药材的杂质有外来物质、变质物质、腐朽物质等,这些杂质会影响黄芩的效力,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要求黄芩药材中杂质的含量不得超过0.01%。

5.生物分析。

微生物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检测黄芩药材中的有害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链霉菌、霉菌等,以确定黄芩药材是否安全可用。

要求黄芩药材中的有害微生物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以确保黄芩的质量。

6.金属分析。

重金属分析是检查黄芩药材中的重金属的指标,例如铅、镉、铜、汞等,它们是污染物,会严重影响黄芩的功效,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要求黄芩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黄芩的质量。

综上所述,黄芩的质量分析包括成分分析、色泽分析、水分分析、杂质分析、微生物分析和重金属分析等研究内容。

质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检查黄芩药材的各项指标,以确保其功效及质量的可靠性,为人们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引言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黄芩苷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和超临界流体提取。

水提取法是最常见的传统提取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原料质量、工艺条件等因素影响。

乙醇提取法提取效率较高,但由于乙醇易引起环境污染和溶剂残留等问题,因此受到了限制。

超临界流体提取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其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要求严格。

1.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提取方法,通过超声波对植物组织进行破碎,促进活性成分的释放,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研究表明,在超声波条件下,黄芩苷的提取率明显提高,且提取时间缩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生物酶辅助提取法生物酶辅助提取法是利用生物酶对植物细胞壁进行降解,促进黄芩苷的释放。

研究发现,利用混合酶提取黄芩苷,提取率和纯度均较传统方法有所提高,且对原料的要求较低,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黄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和纯度。

研究结果显示,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提取黄芩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三、提取方法的比较传统提取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提取效率低、环境污染和溶剂残留等问题。

新型提取方法虽然提高了提取效率和纯度,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不同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可以加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生物酶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新型提取方法的研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降低成本,推动黄芩苷提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1. 酸水提法酸水提法是通常使用的提取黄芩苷的方法之一。

在本法中,黄芩干燥物通常使用硫酸、盐酸等酸性介质。

这种方法提取的黄芩苷量多,但酸性环境也会破坏黄芩苷分子结构,从而降低了黄芩苷的活性和药效。

同时,本法还会产生大量毒性废水,在工业生产中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近年来研究提取黄芩苷的一种新方法。

在本法中,常常使用的是纯水或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将黄芩干燥物与其混合,使黄芩苷在超临界流体中得到萃取。

这种方法的提取效率高,对黄芩苷的活性影响较小。

但其缺点是设备费用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在普通溶剂中加入超声波,产生高强度声波振动,使黄芩苷从干燥物中提取的方法。

该方法提取时间短,黄芩苷质量好,但是该方法易产生氧化等影响黄芩苷质量的副反应。

4. 水煎提取法水煎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黄芩苷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黄芩干燥物在水中煮沸煎煮,黄芩苷可溶于热水。

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等步骤,可以得到纯的黄芩苷。

该方法操作简单,设备上升,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综上所述,目前,提取黄芩苷的方法较多,酸水提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技术上来说效率高,但其存在副反应较多;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水煎提取法相对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由于黄芩苷的生物活性关系到药物的疗效,后续在提取的过程中要保持其物质本质的完整性。

未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不断优化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减少获得黄芩苷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黄芩苷的高品质提取,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理作用。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1. 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水提取和醇沉淀是传统的黄芩苷提取方法。

该方法的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提取效率较低,只能得到较低纯度的黄芩苷。

2.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技术具有物理化学反应速度快、热量传递效率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药物提取中。

超声波提取法在黄芩苷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相比,提取效率提高了2 ~ 3倍,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超声波功率和频率的选择、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控制。

3.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统计分子运动,加速化学反应,提高物质的传质率和化学反应速率。

研究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效率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但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提取温度、比例和环保性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流体的密度和粘度达到临界状态的物质,并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传递能力。

研究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环保的黄芩苷提取剂,提取效率高且易于回收,逐渐成为黄芩苷提取的重要方法。

5. 离子液体提取法:离子液体(Ionic liquid)是以离子为组成部分的介质,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相容性使得它在药物提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某些离子液体是黄芩苷提取的有效溶剂,其提取效率比传统水提醇沉法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可控性和环保性。

总之,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传统的水提醇沉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和离子液体提取法等已成为黄芩苷提取的主要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最佳操作条件及应用范围,以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纯度,推动黄芩苷的工业应用和开发。

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

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

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一、引言黄芩是中草药中常见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湿热泻火等药理作用。

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常常将黄芩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疮疖溃烂等疾病。

然而,黄芩的药效与炮制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紧密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对黄芩药效的影响。

二、黄芩炮制工艺黄芩的炮制工艺主要包括清、洗、炒、晒等步骤。

首先,将采集的黄芩进行清洗,剔除杂质。

然后,将清洗后的黄芩放入锅中,经过炒制处理。

炒制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药材的热性,以增强其清热解毒的药效。

最后,将炒制后的黄芩晾晒至干燥,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三、质量控制指标1. 含量测定黄芩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芩苷、黄芩素等。

应根据药效要求,测定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2. 总灰分测定总灰分是黄芩的无机盐和其他不可燃残留物的总量。

合格的黄芩总灰分不应超过5%。

3. 水分测定黄芩的水分含量是黄芩药材的一个重要指标。

应采用干燥法进行测定。

黄芩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8%以下。

4. 微生物限度黄芩的微生物限度是衡量黄芩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应检测大肠菌群、霉菌和化学合成抗生素等微生物指标,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的方法,对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采集新鲜黄芩药材。

2. 按照不同的炮制工艺处理黄芩药材,包括不同温度、时间和方法等。

3. 对黄芩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总灰分测定、水分测定和微生物限度等分析。

4. 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五、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黄芩的炮制工艺对其药效有一定影响。

在不同的炮制工艺条件下,黄芩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同时,黄芩的总灰分、水分以及微生物限度等指标也受到炮制工艺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黄芩的炮制工艺对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适当的炒制可以增加黄芩的有效成分含量。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芩苷。

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现代药物研究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将介绍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传统提取方法传统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和醋提取法。

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将黄芩粉末与水一起加热煮沸,然后过滤得到黄芩苷浸膏。

乙醇提取法则是利用乙醇溶解黄芩中的黄芩苷,再通过蒸馏或浓缩得到提取物。

醋提取法则是在水提取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醋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更易于贮存和使用。

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提取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二、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作用,能够提高溶剂渗透性,加速物质的传质和传热过程,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对于黄芩苷的提取,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和溶剂用量,保留活性成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目前,在超声波辅助提取黄芩苷的研究中,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乙腈、丙酮等。

超声波处理参数也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如超声波功率、频率、处理时间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为黄芩苷的提取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环保的新途径。

四、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是指在超临界状态下将溶剂的折点压力和温度调节到临界点以上,形成超临界流体,利用其溶解性和扩散性进行提取。

对于黄芩苷的提取,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有机溶剂提取的弊端,如有机溶剂残留、易燃易爆等问题,具有高效、选择性强、溶剂回收率高、环保等优点。

在超临界流体提取黄芩苷的研究中,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包括二氧化碳、乙烷等。

超临界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参数也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

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也为黄芩苷的提取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是对黄芩这种中药
材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方法进行探究。

黄芩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芩中含量较低,但是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可用于清热解毒、止血止痛、降低血压等方面。

因此,对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黄芩的药用价值,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该研究通常需要使用化学分离方法,如色谱法、电泳法等,以及物理分离方法,如离心法、过滤法等。

在实验中,需要对提取方法、分离方法、测定方法等进行探究,以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和测定准确度。

同时,还需要对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等进行选择和优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实验步骤通常包括:黄芩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黄芩苷的提取、黄芩苷的分离和纯化、黄芩苷的测定等。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和测定准确度。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是对中医药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的实验研究,它的成功开展有助于提高中医药的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

黄芩苷具有很多药用价值,如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功效,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总结。

一、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黄芩苷提取方法主要是采用水提取和酒精提取两种方法。

水提取是将黄芩粉末与水进行加热浸提,再经过浓缩、沉淀、洗涤等步骤得到黄芩苷提取物。

酒精提取则是使用乙醇或甲醇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然后蒸发提取溶剂得到黄芩苷。

这两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存在着提取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

二、超声波提取法三、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将黄芩材料与溶剂放置在微波辐射场中,利用介电加热效应,使得材料内部产生剧烈振动和摩擦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实现对黄芩苷的快速提取。

研究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提取效率高,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提取过程,且对有效成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黄芩苷的提取。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指在临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溶剂的密度和介电常数几乎为零,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特性,在此状态下对黄芩进行提取。

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提取黄芩苷时无需添加化学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芩苷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目前已经有了多种高效的提取方法。

每种提取方法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黄芩苷提取方法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黄芩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抗感染、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黄芩苷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为了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需要对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1.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常用的黄芩苷提取方法有醇提法、水煎法、蒸馏法等。

其中,醇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醇提方法的优点是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提取时间短、纯度高等。

但醇提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醇类有毒性等。

2.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可以对黄芩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优化方法包括改进提取剂类型、改进提取工艺条件、改进提取设备等。

2.1 改进提取剂类型醇提法中常用的提取剂有乙醇、甲醇、乙醚等。

可以根据黄芩中黄芩苷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提取剂,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比如,选择丙酮作为提取剂,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取出较多的黄芩苷,并保证较高的纯度。

2.2 改进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比、颗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通过调整这些提取工艺条件,可以使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得到提高。

比如,提取温度选择60°C,提取时间选择6小时,提取液比选择1:20,颗粒度选择40目左右,可以获得较高的黄芩苷提取效率和纯度。

2.3 改进提取设备提取设备的性能也会影响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优化提取设备可以提高提取效率、提高产率、节约能源等。

比如,使用微波辅助提取设备进行黄芩苷的提取,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取出较高的黄芩苷,并保证较高的纯度。

3. 黄芩苷的应用前景黄芩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清热解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芩苷还可以用于抗肿瘤、降低血糖、治疗肝炎等方面。

随着对黄芩苷提取工艺的不断优化,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之,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对于提高黄芩苷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推动其应用前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黄芩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的草本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它的根和茎具有清热解毒、干燥湿度、冷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冒、咳嗽、痢疾等疾病。

为了更好地了解黄芩的药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黄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黄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苯丙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绿原酸、咖啡酸等,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有机酸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甲酸、水杨酸等,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黄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

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抗菌成分。

黄芩还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合用,能够降低抗生素用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黄芩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其抗病毒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

在病毒感染初期,黄芩能够抑制病毒的吸附和复制,从而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

黄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其抗氧化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

长期服用黄芩可以改善身体的抗氧化状态,预防衰老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黄芩具有利尿作用,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水肿等症状。

其利尿成分主要是有机酸类化合物。

黄芩可以用于治疗尿道感染、肾炎等疾病引起的水肿症状。

黄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内服时,可以单味药煎服,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治疗各种疾病。

如与知母、栀子等配伍,可以治疗肺热咳嗽;与黄连、半夏等配伍,可以治疗胃热呕吐;与阿胶、地黄等配伍,可以治疗阴虚内热。

在外用方面,黄芩可以用于治疗痔疮、痈疽等疾病。

黄芩在中医美容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普济方》中记载的“三黄散”,就是以黄芩、黄连、黄柏为主要成分的外用制剂,可以治疗面部长疱、皮肤溃疡等。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黄芩,亦被称为金黄连、共和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其中黄芩苷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并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因此,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是水提法、醇提法、酸提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提取效率低、环境污染等。

因此,近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提取方法,如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本文着重介绍这些新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在介质中的穿透、吸收和转换作用来加速黄芩苷的提取。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优点。

然而,微波加热对黄芩苷的结构也会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其质量下降。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作用于黄芩,产生的超声波振动作用将黄芩中的黄芩苷分子释放。

该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是,超声波提取法也有一些缺点,如超声波对黄芩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代替传统有机溶剂进行提取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纯度高等优点,而且提取效率高。

但是,超临界流体提取法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和专业知识,所以要求提取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总之,不同的提取方法适合不同的情况。

如果需要快速高效地提取大量的黄芩苷,则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可以是不错的选择。

而如果需要提取质量高、环保的黄芩苷,则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这些提取方法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理解其对黄芩苷质量的影响,并找到更优的提取条件。

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成分的鉴定与检测

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成分的鉴定与检测

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成分的鉴定与检测黄芩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苦味素、黄芩素和
黄芩甙等。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芩苦味素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抑制癌细胞、抗氧化、提高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

黄芩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神经保护等功效。

黄芩甙则是一种苦味甙类化
合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为了鉴定和检测黄芩的主要成分,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黄芩中的各
种化学成分,并且可以有效地判断黄芩的品质和药效。

通过对黄芩主
要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从黄芩中分离黄酮类成分的方法

从黄芩中分离黄酮类成分的方法

从黄芩中分离黄酮类成分的方法黄芩,又名黄芩草、大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领域。

黄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具有很多药用价值,如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功效。

分离和提取黄芩中的黄酮类成分,对于利用其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人们逐渐摸索出了多种分离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方法,我们将在本文中就这些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1. 传统提取法首先要介绍的就是传统的提取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有机溶剂提取,再通过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等手段进行黄酮类成分的分离。

传统提取法的优点是技术成熟、操作简便,但缺点也十分明显,例如待提取物质含量低、提取效率低、溶剂残留等。

2. 超声波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波提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分离方法。

超声波可以使得溶剂在被提取物料中形成大量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破裂的瞬间可以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从而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得被提取物质更易被分离。

超声波法的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溶剂用量低,可以较好地保持被提取物质的活性。

3.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通常指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密度小、粘度小等优点。

超临界流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保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平衡状态,因此可以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剂。

这种方法的分离效果好,对植物原料的破坏小,可以充分保留黄酮类成分的活性。

4.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对于非极性、低极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分离能力。

在提取黄芩中的黄酮类成分时,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通过比对样品和标准品的色谱曲线来鉴定和定量目标成分。

气相色谱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但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以上几种分离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提高传统提取法的提取效率、降低超声波法的成本、探索新的超临界流体提取剂,以及改进气相色谱法的分析精度等。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本文以黄芩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60 ℃,液料比1:20。

该工艺提取得到的黄芩苷含量为2.75%。

本文为黄芩苷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提取工艺;正交实验1.引言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抗菌等功效。

其中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黄芩(产地:河南省商丘市)2.2 实验仪器提取器、旋转蒸发器、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2.3 提取工艺的优化2.3.1 单因素实验在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以黄芩苷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 单因素实验结果因素水提黄芩苷提取率/%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h 提取温度/℃液料比 40 4 40 1:10 0.6350 4 50 1:15 1.2560 4 60 1:20 2.1370 4 70 1:25 2.5570 2 70 1:20 2.4370 4 60 1:20 2.7570 6 50 1:20 2.4370 4 40 1:20 2.13从表1中可以看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黄芩苷的提取率均有影响。

在单因素实验中,乙醇浓度对黄芩苷的提取率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液料比对黄芩苷的提取率影响最小。

2.3.2 正交实验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我们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四个因素进行优化,共设计了16组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 正交实验结果实验号乙醇浓度/% 提取时间/h 提取温度/℃液料比黄芩苷提取率/%1 402 40 1:10 0.472 40 2 50 1:15 0.593 40 2 60 1:20 0.674 40 2 70 1:25 0.725 50 2 40 1:15 0.986 50 2 50 1:20 1.167 50 2 60 1:25 1.278 50 2 70 1:10 1.129 60 2 40 1:20 1.6210 60 2 50 1:25 1.8511 60 2 60 1:10 1.9712 60 2 70 1:15 1.8213 70 2 40 1:25 2.1314 70 2 50 1:10 2.3215 70 2 60 1:15 2.5516 70 2 70 1:20 2.43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我们得到了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60 ℃,液料比1:20。

中药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中药中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摘要:黄芩苷是由中药药材中黄芩中分离出的有效成分,这种物质提取于黄芩干燥后的根部,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

它对于医治传染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和解铅中毒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中重点介绍了几种最普遍的检测方式,导数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液质联用法,对比了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使用条件。

关键词:黄芩苷含量检测导数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1、引言黄芩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唇形科植物的药材。

黄芩苷是由中药药材中黄芩中分离出的有效成分,这种物质提取于黄芩干燥后的根部,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

它能够水解出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构成了黄芩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成分。

黄芩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成分之一,常用于医治传染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和解铅中毒等疾病。

它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以抑制细菌,利于排尿,黄芩苷还具有对抗炎症、清火利咽、安胎保胎、止咳等功效。

黄芩苷别名为黄芩甙,分子式为C21H18O11,是一种黄色的结晶物质,它的熔点在223℃到225℃之间,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在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有良好的溶解度。

在冰醋酸中呈微溶状态,丙酮、甲酸和乙酸中呈现难溶状态。

在水、乙醚、氯仿和苯中基本不溶解,所以实验要避免使用这几种溶液作为溶剂。

图1 黄芩苷化学结构式2、测定的药品的含量与纯度的方法2.1、导数光谱法导数光谱法分为:一阶导数光谱法、二阶导数光谱法和四阶导数光谱法。

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的时候最初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将预先筹备好的黄芩苷标准品、样本溶液和阴性的对照组溶液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记作A。

用A对测定波长求一阶导数,用求出的一阶导数对应波长作图,得到需要的一阶导数曲线图。

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确定出样品与黄芩苷标准品的最大吸收值,除掉阴性的干扰性,可以从图中直观看出对照溶液的波长(平行于基线)。

这样简单提取处理的样品就可以检测出黄芩苷的含量了,具有简单、高效、快捷的优点。

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

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

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黄芩苷(ScutellarIn)是一类具有多种物质和功能的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黄芩(ScutellarIa tinctorIA)及其他植物。

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压等作用,通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为了更好地利用黄芩苷的药效,研究人员必须有效地提取和分析黄芩苷的各个物质,以便更详细地了解其作用机制和毒性作用。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一般有水萃取法和溶剂萃取法两种。

水萃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其特点是使用简单,操作简便易行,而且可以提取到黄芩挥发油中的多种有价值物质。

然而,由于溶解性差,水萃取法不能提取出一些稳定的有机物和非挥发物,因此,水萃取法在提取全部黄芩苷物质时会产生显著偏差。

因此,水萃取法仅适用于提取黄芩挥发油中的有价值物质。

另一种提取方法是溶剂萃取法,它可以提取出黄芩挥发油和非挥发物中的所有有价值物质。

溶剂萃取法采用不同的溶剂萃取黄芩植物,以获得有价值成分。

溶剂萃取法具有操作简单、操作安全、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提取植物中的非挥发物,但由于与不同溶剂反应的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提取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黄芩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热重分析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黄芩苷测定方法,它可以快速、简便地测定黄芩苷的组成物质,而且准确度高。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特定波长处吸收能力来测定成分的方法,它可以测定出黄芩苷各成分的含量和组成,而且可以获得更高的检测灵敏度。

热重分析法一般用于测定植物中的游离脂肪酸,它可以测定出植物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植物中各种脂肪酸的组成。

以上是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的一些简单介绍,从而提供了更好地把握和利用黄芩苷的药效。

以上三种分析方法在黄芩苷的提取和测定中,都有不同的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完成黄芩苷的提取和分析。

综上所述,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提取和分析黄芩苷的成分,以便更好地利用其作用。

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芩,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中的瑰宝,自古以来便在中医药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揭示了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综述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包括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类型、提取方法以及结构鉴定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还将重点介绍黄芩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黄芩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黄芩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前沿信息,推动黄芩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的发展与应用。

二、黄芩的化学成分黄芩,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黄酮类、苯乙酮类、挥发油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黄芩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最为突出的化学成分之一,其中黄芩苷(baicalin)是最具代表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黄芩中还含有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等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除了黄酮类化合物外,黄芩中还含有苯乙酮类化合物,如黄芩酮(scutellarein)等。

这类化合物同样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是黄芩发挥药效的重要成分之一。

挥发油类化合物也是黄芩的重要成分之一,包括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多种成分。

这些挥发油类化合物赋予了黄芩特殊的香气和味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等。

黄芩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等,这些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黄芩的化学成分多样且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黄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将会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发掘。

黄芩苷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比较及其含量分析

黄芩苷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比较及其含量分析

1、3酶辅助提取法
酶辅助提取法是通过使用酶制剂,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以降解植物细胞 壁,从而释放出黄芩苷。这种方法可有效提高黄芩苷的提取率,但酶的价格较高, 可能增加生产成本。
二、黄芩苷的分离技术
2、1沉淀分离法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黄芩苷与其他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添加沉淀 剂或改变溶剂的性质,使黄芩苷沉淀下来。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存在分离不 纯的问题。
2、2柱色谱分离法
柱色谱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主要利用黄芩苷在不同性质的固定相 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常用的柱色谱介质包括硅胶、大孔吸 附树脂等。该方法能够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操作相对复杂,适用于实验室研 究。
2、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其主要利用超临界流体 (如二氧化碳)作为萃取剂,以实现对黄芩苷的萃取和分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 选择性和萃取效率,且对环境友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3、3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激发黄芩苷分子,测量其发射荧光的强度来确定其含量。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需要使用特定的激发光源和检测器。
结论:
黄芩苷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比较及其含量分析是中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各 种提取和分离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在含量分析方 面,应根据具体的样品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深入 了解和掌握,将有助于提高黄芩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推动中药产业的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黄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学的植物,其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清热解毒、 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研究黄芩 苷的提取分离工业化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综述黄芩苷提取分离工 业化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旨在解决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黄芩苷的产量 和纯度,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主要成分的结构
黄芩苷的检测分析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薄层扫描法(TLCS) 薄层扫描法(TLCS)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 黄芩苷-聚氯乙烯(PVC) 黄芩苷-聚氯乙烯(PVC)膜电极法 近红外光谱法 薄层薄层-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①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最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尤其以反相液相色谱为主( 最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尤其以反相液相色谱为主(因黄芩 苷极性较弱) 苷极性较弱) 对于黄芩苷来说,人们通常用C18柱或ODS柱作为固定相, C18柱或ODS柱作为固定相 对于黄芩苷来说,人们通常用C18柱或ODS柱作为固定相,普遍 采用甲醇磷酸作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276nm (276nm采用甲醇-水-磷酸作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276nm-280nm) 检测血清或药物当中的黄芩苷含量。 检测血清或药物当中的黄芩苷含量。 应用HLPC法测定中药中黄芩苷的含量,选定色谱柱后, HLPC法测定中药中黄芩苷的含量 应用HLPC法测定中药中黄芩苷的含量,选定色谱柱后,用适当 的流动相使制剂中黄芩苷内标物与其他成分能很好地分离, 的流动相使制剂中黄芩苷内标物与其他成分能很好地分离, 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峰面积, 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峰面积,用内标法或外标法由回归方 程计算黄芩苷含量。在测式注射液时可直接测定, 程计算黄芩苷含量。在测式注射液时可直接测定,其他剂型 需加一步除杂质,该法准确性高。 需加一步除杂质,该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HPLC)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 薄层扫描法 TLCS) (TLCS)
黄芩苷黄芩苷-聚氯乙烯 PVC) (PVC)膜电极法
优点
缺点
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价格昂贵, 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 价格昂贵,要用各种填 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 料柱,容量小, 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 料柱,容量小,流动相 消耗大 。 应用范围广 灵敏度高,操作简单, 灵敏度高,操作简单, 仪器要求不高易于普及 方便快捷、 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干扰较大
误差较大
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方法学上还不够成熟, 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在方法学上还不够成熟, 重现性好, 重现性好,分析快速 需要对浸泡时间及过滤 等
END 谢谢
紫外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仪器要 求不高易于普及,对于一些基层机构和药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求不高易于普及,对于一些基层机构和药厂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黄芩苷对紫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黄芩苷对紫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黄芩制剂 大多组成复杂, 大多组成复杂,共存成分和黄芩苷的紫外光谱发生不同程度的重叠常干 扰测定,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现多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方式, 扰测定,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现多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方式,应用双 波长,三波长和导数光谱法可不经分离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 波长,三波长和导数光谱法可不经分离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 单波长光度法由于黄芩苷制剂成分复杂干扰测定,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单波长光度法由于黄芩苷制剂成分复杂干扰测定,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测定前经过适当的提取分离和处理亦可用来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但测定前经过适当的提取分离和处理亦可用来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计算机辅助含量测定方法 是计算机辅助含量测定方法。 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是计算机辅助含量测定方法。其在干扰组分的 吸收光谱上具有线性吸收的三个波长处对被测组分的吸光度进行测量, 吸收光谱上具有线性吸收的三个波长处对被测组分的吸光度进行测量, 然后通过计算而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此法能消除某些干扰组分的影响、 然后通过计算而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此法能消除某些干扰组分的影响、 溶液混浊、 溶液混浊、吸收池不洁净或不完全配对所引起的误差并且解决随浓度不 同使本底值漂移、吸收峰不对称等给定量分析带来的困难。 同使本底值漂移、吸收峰不对称等给定量分析带来的困难。
中国药典关于黄芩苷含量分析测定的要求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附录Ⅵ D)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 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填充剂;甲醇- 磷酸(47:53:0.2) 为流动相; 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2500。 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 60℃减压干燥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 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 的溶液,即得。 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60μg 的溶液,即得。 取本品中粉约0.3g 精密称定, 0.3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0.3g,精密称定,加70 乙醇40ml 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 40ml, %乙醇40ml,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100ml 量瓶中,用少量70 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 70% 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滤入同 一量瓶中, 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 1ml,置 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 10μl,注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 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 不得少于9.0 9.0%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芩苷(C21H18O11) 不得少于9.0% 。
④ 黄芩苷-聚氯乙烯(PVC)膜电极法 黄芩苷-聚氯乙烯(PVC)
以黄芩苷与三辛基甲基氯化铵的缔合物为活性物质, 以黄芩苷与三辛基甲基氯化铵的缔合物为活性物质, 三辛基甲基氯化铵的缔合物为活性物质 制成PVC PVC膜 以此为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10 ,Ag/AgCl作为参比电极,10制成PVC膜,以此为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10mol/L黄芩苷溶液作为内参溶液 黄芩苷溶液作为内参溶液, 3 mol/L黄芩苷溶液作为内参溶液,可直接测定黄芩 苷的电位值。 苷的电位值。以标准溶液的电位值与溶液浓度的负 对数作图,在一定范围内为线性相关(5.0 10(5.0× 对数作图,在一定范围内为线性相关(5.0×10-5~ 2.0×10-2mol/L,斜率为52± 斜率为52 9)。 2.0×10-2mol/L,斜率为52±1 mv,γ=0.999 9)。 由此可计算待测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由此可计算待测样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黄芩主要成分的分析 研究方法
黄芩的简介
拉丁名】 Scutellariae) 英文名(Root 【拉丁名】 (Radix Scutellariae) 英文名(Root of Baikel Skullcap)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 秋两季采挖,去除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 地。春、秋两季采挖,去除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蒸透或开水润透 切片,晒干。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切片,晒干。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药性】 归肺、 大肠、小肠经。 【药性】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有效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 【有效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 芩素,黄芩新素Ⅰ Ⅱ,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素,7 去甲汉黄芩素,7 ,7芩素,黄芩新素Ⅰ和Ⅱ,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素,7-甲氧基去甲基汉 黄芩素, 此外还有挥发油,苯乙醇糖苷类成分等. 黄芩素,等.此外还有挥发油,苯乙醇糖苷类成分等. 药理作用有】 抗病毒、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及清除自由基;保肝作用; 【药理作用有】 抗病毒、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及清除自由基;保肝作用; 抗炎抗过敏作用;抗肿瘤作用;另外,中药黄芩还有保护神经元细胞、 抗炎抗过敏作用;抗肿瘤作用;另外,中药黄芩还有保护神经元细胞、防辐 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射、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活 抗肿瘤活性。 性、抗肿瘤活性。以下主要介绍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有关方法
其他分析检测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分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分 离分析方法,将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 离分析方法,将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具 有高效、高速、微量、操作简单和低耗的优点。此法快捷、 有高效、高速、微量、操作简单和低耗的优点。此法快捷、 灵敏、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分析,前景较好, 灵敏、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快速含量分析,前景较好,有 潜力。 潜力。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 (LC此方法快速、灵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此方法快速、灵敏、 选择性好, 选择性好,非常适于血浆中黄芩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近红外光谱法 利用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直接测定黄 芩原药材中黄芩苷含量。 芩原药材中黄芩苷含量。 薄层-比色法 薄层利用薄层色谱,通过紫外分析仪和荧光灯 利用薄层色谱,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测定吸收度
薄层扫描法(TLCS) ③ 薄层扫描法(TLCS)
薄层吸收扫描法具有分离和测定的功能, 薄层吸收扫描法具有分离和测定的功能,测定黄芩苷大多用 聚酞胺薄膜或GF254作为固定相,醋酸-甲醇-甲酸GF254作为固定相 聚酞胺薄膜或GF254作为固定相,醋酸-甲醇-甲酸-水以一定 双波长扫描 比例混合为展开剂,不需要显色剂直接行双波长扫描。 比例混合为展开剂,不需要显色剂直接行双波长扫描。 薄层扫描法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优点,但也有其缺点, 薄层扫描法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优点,但也有其缺点, 其误差常由于点样不精确,展开分离不完全, 其误差常由于点样不精确,展开分离不完全,斑点不集中所 用自动点样装置,选择合适的展开剂可以减少一定误差, 致,用自动点样装置,选择合适的展开剂可以减少一定误差, 且因斑点稳定性欠佳故分离后 应及时测定, 应及时测定,由于薄层板的差异以及 展开时温度、 展开时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的不同 使该法的重现性较差。 使该法的重现性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