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文献综述范文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文献综述范文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文献综述范文Writing is an essential skill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need to master in order to succeed academically and professionally. In this literature review, we will explore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high school English writing.One common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is the process approach, which emphasizes the stages of writing such as prewriting, drafting, revising, editing, and publishing. This approach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ir ideas, organize their thoughts,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Teachers can 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at each stage of the writing process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writing.Another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eaching writing is the use of writing prompts. Prompts can help students generate ideas, focus their writing, and practice specific writing skills. Teachers can provide different types of prompts, such as narrative, descriptive, expository, and persuasive prompt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variety of writing skills.In addition to teaching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using prompts, teachers can also incorporate peer feedback and revision into their writing instruction. Peer feedback allows students to receive input from their peer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riting. Revision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writing by making changes based on feedback and self-reflection.Furthermore, technology can be a valuable tool for teaching writing in high school. Teachers can use online platforms and tools to provide feedback, facilitate peer collaboration, and engage students in writing activities. Technology can also help students develop digital literacy skills and explore new forms of writing, such as blogging and multimedia composition.Overall, teaching writing in high school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By incorporating the writing process, prompts, peer feedback, revision, and technology into their instruction,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become more confident and proficient writers.高中英语写作是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以便在学术和职业上取得成功。

2022-2023年高一英语教学与研究综述

2022-2023年高一英语教学与研究综述

2022-2023年高一英语教学与研究综述一、教学工作总结这学期我在高一15班和16班当英语老师,这学期的教学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

以下是目前教学情况的总结:1.本学年已顺利完成高中英语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

2.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参加了学校的青年教师报告班。

3.组织学生参加“高级英语技能竞赛”4.组织学生进行“单词竞赛”5.每隔一周播放英语电影教学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总共参加20多场讲座。

7.每次课后,我都会反思并完成我的教学论文。

缺点:需要1。

加强xx课程标准的学习2.探索潜在学生的教学方法。

3.参加教师技能培训4.加强总结,勇于创造xx。

具体情况:1.教学就是教和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有老师就一定有学者。

学生是要教的科目。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X课开始的时候,我对他们一无所知。

我只是研究书本和教材(高中英语必修1和英语必修2),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生动活泼,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很容易接受。

但我从一开始就一针见血。

我在教第一节课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选了一节自己认为通俗易懂,不xx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令人满意。

结果下课后,我调查听学生的反应,才知道大部分学生对我口语的反应跟不上,教学的一些内容以前也没学过。

于是,下课后,我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谈,增进相互了解,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情况。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接受老师,才能和老师一起学习,逐渐主动学习。

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采用的是全英语教学法,使学生无法适应。

另一方面,班级中的“潜在学生”占大多数,而尖子生较少。

所以,我说得太深了,没有照顾到整体。

可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分析具体问题,因材施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这就是教育学所说的“在准备教学方法的同时,准备学生和自己”。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的学生和教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教法研究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教法研究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教法研究◎向梓源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动和发展,在英语教学上,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一直被普遍应用,新教材在原有的教材内容上进行了整理和创新,更加适宜于现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帮助高中生提高英语成绩和专业素养。

但在具体课堂的实施上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一些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能有效进行英语教学,阻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和进程。

所以本文从对英语新教材实施的理念和背景出发,更深入了解高中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并提出有效措施,为英语课堂的教学带来帮助。

1.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实行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的联系,英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能方便和加强各国的交流。

在学习、工作、外交、旅游等领域,都需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

所以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上会有更高的要求,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自己提供帮助。

有效学习英语,能够满足学生自身情感和心智的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国家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要发展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才能让学生在今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2.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基本理念2.1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英语学习上不仅在乎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美好的体验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教材特别注重学生情感上的体验,帮助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新教材选取各样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帮助提高英语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语言技能、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2.3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身的提高才是英语新教材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在教材的制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

2.4多方式教学课堂上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体验,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文献综述近些年来,英语阅读教学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综合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专业文献,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评价了近几年学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近几年学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近几年学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也是支撑未来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一大基础。

近几年学者就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有多个视角,如多元化课程设计、信息处理理论、活动教学理论、模块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1.多元化课程设计多元化课程设计是一种将课程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构建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的方法。

多元化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发挥教学内容的作用,以及如何从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

2.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理论是一种基于信息处理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其认识到读者受信息处理模型的层次性影响,并借助信息处理理论来洞察读者的思维及其活动过程,以衡量读者的阅读能力。

3.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是由泰勒提出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为其实践准则,将英语阅读教学变为交互式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以期达到语言学习的最佳效果。

4.模块化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了模块和活动的教学模式,它以英语阅读技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然后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模块,再以模块为单位,使学生进行阅读模块的实践操作,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5.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课堂内容抽象化为具体的现实场景,让学生能在有效的活动中大胆地实践,以模拟情境为学习背景,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结果。

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重点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英语阅读教学计划。

这些问题的探究,一方面是考虑教学内容,如何将教材内容有效地融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是考虑教学方法,如何设置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外研社版为例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外研社版为例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外研社版为例学号:200807>20145姓名: 周小辰:Email:zhouxiaochen888@126学院:教育学院中文论文题目: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外研社版为例英文论文题目:Comparison Research on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and New StandardEnglish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riterion单位代码10445学号2008020145分类号G423.3研究生类别全日制硕士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 ?? 以人教版与外研社版为例学科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申请人姓名周小辰指导教师魏薇教授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6 月18 日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 注 : 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 本栏可空 )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签字日期:2011 年月日签字日期:2011 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III引言. 1(一)问题的提出. 1(二)研究综述1(三)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方法4一、人教社版与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文本之比较5(一)概念界定 5(二)教材体例的比较6(三)教材内容的比较8(四)教材文化导向的对比 25二、人教社版与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与结果分析26(一)研究的设计与实施26(二) 外研社版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27(三) 人教社版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34三、两版教材的优点及不足. 39(一 )外研社版教材的优点及不足 39(二) 人教社版教材的优点及不足 40四、思考与建议40(一)对外研社版教材编者的建议 40(二)教师使用外研社版教材的建议. 41(三)学生使用外研社版教材的建议. 43结语 45注释 46参考文献48附录 5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致谢6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的开题报告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的开题报告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更是一门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学科。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英语学科在高中课程中逐渐拥有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而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探讨教材中文化元素的类型、数量和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教材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1.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概述2. 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类型及其数量分析3. 教材中文化元素的意义分析4. 改进教材的建议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内容分析两种方法。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类型、数量和意义进行详细分析,以此确定教材的文化导向,并提出改进教材的建议。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是对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元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出改进教材的建议,使教材的文化导向更加明确,文化元素的呈现更加充分,能够更好地满足高中生英语学习对文化素养的需求。

六、论文结构安排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文献综述、内容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建议。

其中,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结果。

文献综述部分对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内容分析部分对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元素进行分析。

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论与建议部分提出改进教材的建议。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青春岁月>>(下转第283页下)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邓亮英(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关于这套教材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针对是论文文献,收集这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从教材设计、教材理论、教材教学设计、教材评价、教材使用调查、教材比较、教材文化教学等七个研究方向对这类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显示,关于教材评价、教材教学设计、教材比较、教材使用调查以及教材文化教学方面的文献较少,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虽不少,但都缺乏创新,没有太大的突破性。

【关键词】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研究方向人民教育出版于2003年推出了新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NSEC),这套教材的编写思想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要求,力求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

与上世纪90年代由人教社出版、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相比,NSEC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变化很大。

NSEC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吸收当代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把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

一、研究起因新教材的出现引起国内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基于教材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更好的使用和改善这套新教材。

教材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了英语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了各种信息,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接触了各个领域的词汇,同时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给予学生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育。

教材集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很有价值,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

2000-2010年高中英语教材研究文献综述

2000-2010年高中英语教材研究文献综述
即教科书 。

就 目前形势而言 ,教材是高中英语课程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英语 教学活动 中起 着关键 性的作 用 , 也是决定 中国高 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 由于开 放程度不大 ,大部分外语学习者首选的学习资料仍然
lt 英讲 l挚 深程改 发展 ・ 葵 { 革与 阶段 擎 语教材的 展时 发 段 I } 英语课 ] 学 程恢复 I7- 8 阶段 9 81 0 9 年全圈 编巾学 教材 统 樊讲
(9 8 l8 ) 17 9 5 1 8一 9 5 “ 9 1 l 8 年 调整、提高”时期的中学啖 语教材
学英 语 课榭 稳 锭 胜阶段 1 8 — 9 年 “ 纲多本”时蝴的中学英 语教材 61 5 9 9
建立体的教 学环境 ,拓宽语言运用 渠道等 四个 方面着手 。 关键词 :文献法 ;高 中英语教材 ;分析和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G6 3 1 3 .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1( 0 1)0 — 1 1 0 64 8 9 2 1 5 03 — 4
Lie a ur e e e e e a t t r t e R n w ofR c nt T n—ye r S udy on Engls e t ih T x book ni i c ofSe orH gh S hool s
L U— a ynW U-ig I Xi a o J n
( lg f oeg ag ae Gan nNomaUnvrt J n nZh u, 40 0 Col eo F rinL n ugs n a r l iesy,i gxiGa o 3 10 ) e i a
Ab t a t Th s p p r ma n y a o t h eho o t r t r o lsi h e e r h p p r n En l h t x b o s o i h s h o ,wh c r sr c : i a e i l d p s t e m t d fl e au e t casf t e r s a c a e s o g i e t o k f h g c o l i y s i h ae

《新编人教版高中英语》文学选材的实证研究

《新编人教版高中英语》文学选材的实证研究

《新编人教版高中英语》文学选材的实证研究摘要教材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

我国现行高中英语教材 --- 《新编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简称《人教版》/NSEFC),因受交际法的影响,过于重视口头和实用语料,忽视书面和文学语料,凸显了当前教材编写重信息、重实用而轻人文素养的不良倾向。

该教材中的语料大多不够真实,体裁单一、内容枯燥,语言欠优美,存在较多局限。

通过(方法、过程)三个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在文学选材上的对比分析,本文对。

探讨,具体回答。

个问题:1)2)研究发现:文学作品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

积极作用最后,就完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提高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 原有文字,待删改:讨论了高中英语教材文学内容的选材原则,为在NSEFC英语教材中增加文学作品的做法寻找理论依据的支持,指出文学作品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用,并就NSEFC英语教材增加英语文学作品的可行性设想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学作品教材内容An Empirical Study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in "New SeniorEnglish for China"ABSTRACTTextbook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electing and using proper English textboo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However, the current English textbooks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SEFC), attach too much importance to oral and practical language materials, ignoring written and literary materials. As a consequence, students find it difficult to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feel, understand, appreciate and evaluate the beauty of language.To covercome the above limitations, this thesis proposes that English literature materials be added to the current textbooks.补充:具体方法、过程,结论、建议....##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textbooks., showing the tendency of textbooks compilation, that is, valuing information and practicality but neglecting humanism cultivating.Key words: English textbooks, literature, teaching materialsCONTENTS摘要 (I)ABSTRACT (II)CONTENTS.................................................................................................第一章引言 (1)1.1 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6)1.3研究方法 (7)第二章文献综述 (8)2.1大陆及港台地区相关研究 (8)2.3 海外华人对英语教材文学选材的研究 (10)第三章三大版本高中英语教材文学作品选材比较分析与思考 (11)改成5.1节,下详第四章文学选材的理念与理论依据 (16)4.1 选材理念 (16)4.2 选材的理论依据 (19)4.2.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9)4.2.2克拉申“二语习得”的假说 (21)4.2.3《英语课标》的要求 (23)第五章对人教版教材的探索实践 (25)5.1 《人教版》文学选材的缺陷把上面第三章改放这里,从三本对比中发现欠缺5.2 增加文学作品的方式与步骤 (25)5.1.1 结合语文教材 (25)5.1.2 结合不同教材版本 (25)5.1.3 结合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 (26)5.1.4 对NSEFC进行增、删、改,进行试验 (26)5.3增补作品的设计与实施 (26)5.2.1 教学内容选择 (26)5.2.2 教学方法 (28)5.2.3 教学过程 (30)5.3 问题与思考可以考虑删去该标题,把内容下移到结论章 (33)第六章结论 (35)参考文献 (39)致谢 (42)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在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学习,轻文本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

关于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教材研究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目的是研究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价的各个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展。

下面是一些关于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1. Brown, H. D. (200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earson Education.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原则,重点讨论了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材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并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案例。

2. Richards, J. C., & Renandya, W. A. (Eds.) (2002). Methodology in language teaching: An anthology of current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语言教学方法的综述性文献,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介绍和比较。

作者还讨论了教材在不同教学方法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教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3. Cunningsworth, A. (1995).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Heinemann.这本书主要讨论了教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作者介绍了一些教材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指导,帮助教师评估教材的内容、语言和组织结构。

4. Tomlinson, B. (Ed.) (2003). Developing materials for language teaching. Continuum.这本书涵盖了从教材设计的初级阶段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

作者讨论了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教材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教师设计和调整教材。

5. 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Prentice Hall.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语言教学方法的基础教材,其中包括了教材选择、教材设计和教材评价的讨论。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阎岩(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英语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其文化品格体现了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本文对国内有关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剖析英语教材的文化品格,从而促进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人教版;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1)11—0128—02一、文化品格的定义李红恩在《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文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或某一类人、某一类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

”[1]教材中的文化品格即指教材中所反映的文化气质、风格以及对文化的选择与传递。

二、对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从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主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材文化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通常采用与另一套教材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教材文化因素的分布。

如:张雅芝的《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对比》,阙惠娟的《人教版与外研社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英、美等“内圈国家”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如:高晋菊的《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角度评价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何艳的《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跨文化评估》,姜楠的《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上达到了2021年课程标准第七级、第八级的要求。

同时,教材所选择的文化内容增加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适用性研究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适用性研究
En g l i s h T e a c h e r s
Vo 1 . 1 5 No . 3
课 程 与 资 源
新 人教版 高 中英语教材 适用性 研究
黄 华穗
【 摘
要】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 书 英语》 ( N e w S e n i o r E n g l i s h F o r C h i n a )是 由中外专家
的转变 ; “ 主题为线 , 语 法其 中” 的教材编排体 系 。 英 豪 中学 回收 6 l 份, 龙川 一 中 回收 1 1 6份 , 惠 州市
教 材是 英 语 课 程 实 施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选 择 和使
重 要前 提 。

中 回收 1 2 2份 , 惠州 市实 验 中学 回收 9 9份 , 博 罗
学 科 自身 的 特 点 , 国家 教 育 部 制 定 了新 课 程 标 的课 题 。
准。《 标准》 体现 的基本理念是 : 重视共 同基础 , 建
因此 ,我 们课题 组 于 2 0 1 1 年 9月开 始设 计 问
构发展平 台 ; 提供 多种选 择 , 适应个性需求 ; 优化 卷 , 并 进 行 了“ 新版( 人教版 ) 高 中英语 教 材 适 用性 学 习方式 , 提 高 自主学 习能力 ; 关注学生情 感 , 提 研究” 的问卷调查。我们选择 了来 自 不 同城市和县
用合 适 的教 材 是 完 成 教学 内容 和 实 现 教学 目标 的 中学 回收 1 0 4份 , 博 罗 华侨 中学 回收 1 0 2份 。得 到
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后 , 我们课题组认真对 问卷进
随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 的实施 行 了分析 。为 了更 精 确地得 到 数据 , 我们 采 取 了 以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_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_阎岩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_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_阎岩

2014年第1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1,2014第30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30(总383期)Total No.383收稿日期:2014—05—28作者简介:阎岩(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研究综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阎岩(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英语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其文化品格体现了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本文对国内有关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剖析英语教材的文化品格,从而促进教材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品格;人教版;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28—02一、文化品格的定义李红恩在《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中对文化品格进行了如下阐释:“文化品格就是指人或事物(或某一类人、某一类事物)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风格、特点与特征,它既是对人或事物的文化属性的规定,也是其价值取向的重要表征。

”[1]教材中的文化品格即指教材中所反映的文化气质、风格以及对文化的选择与传递。

二、对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从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主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材文化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分析。

研究者通常采用与另一套教材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教材文化因素的分布。

如:张雅芝的《人教版与北师大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对比》,阙惠娟的《人教版与外研社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因素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选材上,注重英、美等“内圈国家”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研究背景20世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在这个世纪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我国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给我国的教育活动带来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变革.这一课程标准提出以后,各个阶段的教学,包括幼儿教学,初高中阶段的教学,以及高等教育等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新的课程标准与20世纪末以前的教育体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以前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活动中,教师才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在这样的活动中扮演着皇帝的角色,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下的孩子只能成长为传统思想的受害者和教师的翻版,而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则会非常低.因此,随着人们对这种教学方法和体系的反对呼声逐渐高涨,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成为可一种必然的趋势。

新的教学改革必然是要转变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简单地将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利用,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发挥自身主动性,又能在教师的带领下都能够有更多的进步。

但是,即便是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仍然无法彻底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表现和在该知识能力上的表现是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的。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结合上述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当前掌握知识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稳步地提高其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虽然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效率上达到统一是近乎不可能的,但是教师仍然要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来保证学生的共同进步.这就是所谓分层教学法在我国引进的背景。

这一教学方法已经在西方国家提出以后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教师开始积极地引进这一教学办法。

因此,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差异性问题已经得到了缓解。

出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能力的关注,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当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智力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而且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性格方面的特点来采取教学策略,防止学生因为得到了区别对待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分层教学法的特点能够给我国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保证我国的教育体系能够为我国的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人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国内研究综述在国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者们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合作研究法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2. 课堂环境:研究者们关注了课堂环境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

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师生互动可以创建积极的研究氛围,促进学生的研究效果。

3. 研究策略:研究者们研究了学生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研究策略,如词汇研究策略、阅读技巧和阅读推理等。

了解学生的研究策略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的研究也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1. 语篇理解:许多研究关注了高中生对英语语篇的理解能力,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工具,以促进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多媒体阅读:一些研究聚焦于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研究平台,教师可以提供更生动和丰富的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3. 文化意识:研究者们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阅读材料和文化解读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

- 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 学生的研究策略对于高中英语阅读的成功至关重要。

- 引入多媒体和跨文化元素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张三. (2018).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进展[J]. 外语研究,25(2), 10-20.- Li, M. & Wang, L. (2016). Cultivating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s Studies, 32(4), 78-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岁月>>(下转第283页下)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文献综述□ 邓亮英(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关于这套教材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的文献综述主要针对是论文文献,收集这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并且从教材设计、教材理论、教材教学设计、教材评价、教材使用调查、教材比较、教材文化教学等七个研究方向对这类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显示,关于教材评价、教材教学设计、教材比较、教材使用调查以及教材文化教学方面的文献较少,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虽不少,但都缺乏创新,没有太大的突破性。

【关键词】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研究方向人民教育出版于2003年推出了新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NSEC),这套教材的编写思想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要求,力求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

与上世纪90年代由人教社出版、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相比,NSEC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变化很大。

NSEC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吸收当代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型”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把评价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

一、研究起因新教材的出现引起国内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基于教材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更好的使用和改善这套新教材。

教材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了英语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了各种信息,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接触了各个领域的词汇,同时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给予学生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教育。

教材集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题材丰富,体裁多样,这些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很有价值,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

NSEC突出在“新”字上:从内容编排体系、教与学的途径、设计和体例等方面都使人感到面貌一新。

这给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颇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在教学方法上适应新教材,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上跟进新教材。

而关于教材的研究不仅给教材编写者改善教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给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要研究的主要是近几年的硕博论文,硕博论文具有它们显著的优点——系统性和科学性,更具参考价值。

随着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出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而研究趋势呈现出多样性:研究的范围很广,研究的角度多样化,研究的内容越来越细,研究理念与时俱进。

二、研究过程首先,在中国知网中,以主题“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搜索,找到146篇相关学位论文,其中在2006至2012年期间,关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论文有84篇。

然后,从教材设计、教材理论、教材教学设计、教材评价、教材使用调查、教材比较、教材文化教学等七个研究方向对这84篇论文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得出数据。

最后,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生成图表。

三、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作者用线性图清晰的展示了从2006年到2012年关于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方面的研究分布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呈逐年递增的形势。

尽管如此,有关这方面的论文相对来说偏少,总共也就84篇。

这主要是因为研究难度大,关于教材研究方面的理论偏少,而且本国的研究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时也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要和本国的研究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如此一来,有些文献在使用其他学科理论时会有点牵强附会。

因此,需尽快建立本国特色的教材研究理论基础。

作者在本文中所做的研究主要针对论文文献在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方面的调查与分析。

从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总结出来的数据分别用表格和柱状图呈现出来,如下图所示: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方向分析其中,教材设计研究是指研究整本教材和每个单元各个板块的设计特点和理念以及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这套教材;教材理论研究是指教材编写和使用所涉及的理论研究;教材教学设计研究是针对阅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等的教学设计研究;教材评价研究是指运用国内外教材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本套教材进行评价研究;教材使用调查研究是指调查不同区域本套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教材比较研究是指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分别从教材内容设计和教材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比较;教材文化教学研究主要关于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调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及文化教学等。

综合上面的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2006至2012年,关于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研究方面的论文总体上较少,只有84篇。

由于新课标的出现以及国外的研究成果的中国化,教材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的重复率高,缺乏创新精神,大多照搬国外理论,所以在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时多有脱钩现象。

教材评价方面的最少,只有8%,主要是因为国内关于教材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匮乏,而且大多借鉴国外理论成果,导致我国的教材改革总是举步维艰。

另外,教材教学设计研究方面的论文也很少,只有10%,覆盖面较广缺乏理论指导。

要有效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我国的英语教育的发展,还需学者们继续努力。

四、研究启示理论的出现是为了指导实践的,否则,理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做研究的最终目的。

因此,我们在做英语教材方面的研究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013年02月下青春岁月1、从本国、本区域实际出发鉴于有许多研究者依据国外理论研究研究本国的英语教学,还有很多研究者在对本国英语教学进行研究时太过笼统,但是,我们应看到国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而且,国内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在做某些特定的研究时一定不能忽视区域差异。

2、从教材本身出发教材是教学的根据,是教学得以实施的保障。

而且我们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普通意义上的教材——课本,而是广义上的教材。

“广义上的教材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

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

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

”(程晓堂,2002:1)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此,做好教材本身的研究对促进教学实践意义重大。

3、从教材使用者出发教材的使用者主要是学生和老师,“顾客是上帝”,他们就是教材领域的“上帝”,教材的好坏得从他们身上体现。

如,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便于教师操作,更好的运用于教学。

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和老师们对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这将对教材的编写及改进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1]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 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3] 胡壮麟. 教育科学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思路分析[J]. 基础教育课程, 2006:5.【作者简介】邓亮英(1987—),女,江西南昌市人,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之文化教学。

>>(上接第282页)《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九年级·物理》以下简称“初中物理教材”,充分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如在“STS”(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介绍和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时,就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对待,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需要,社会发展的关系。

例如:塑料、农药、化肥,这些发明对人类生活、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等在当时起到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白色污染”、“农药残留”、“土壤的僵化”这些由塑料、农药、化肥等发明产生的副作用,已经阻碍了当今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因此,在追究其利弊时,应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它,肯定他们为人类所做的贡献,控制他们对当今社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基于初中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要结合教案的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初中物理教材所做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同时渗透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将此思维模式融入正在进行的具体教学实践当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

因为在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时,也解决了很多物理“现象”。

例如,在讲到重力时,众所周知,“重力”知识在初中,基本处于概念性的讲解,(许多物理知识在初中阶段都作概念性的介绍)。

初中物理教材中提到“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即:“G=mg,g=9.8N/kg”也就是说,在实验室中有两个50g的钩砝,它的重力就应当是G=mg=0.1kg×9.8N/kg=0.98N,而实验室的弹簧称称出来的两个钩砝的重力往往不再“0.98N”的刻度上,就这一个问题,同学们往往会产生疑惑:因为老师讲的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现象都可以用“实际”或“实验”来证明,来检验,现在为什么理论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得出的“结果”不一致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物理过程,透过物理的表面现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清它的本质。

首先,要检查计算有无错误,实验操作有无失误,在这些情况都确定是正确的前提下,再和同学们探讨、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可以和同学们从这几个方面加以研究:首先,弹簧秤的“精确度”是否有待于更精确些,包括钩码质量的“精确度”。

其次,g=9.8N/kg的取值是否也有“精确度”等等问题。

总之,用开放的思维与同学探讨,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空间,继而向学生介绍高中、大学或更高层次的“物理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就“重力”这个知识,初中、高中、大学将会逐次提高学习、研究它的深度。

初中学生只是对此进行初步学习,到了以后还要更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是随时间、地点、条件等的不同而结果(“精确度”)的不同。

这样,不但学生会心悦诚服,同时,也对同学们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不但能更好的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学生知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够很好的克服“应试教育”,提高“素质教育”,这一点初中物理教材作了很好的设计引导,教材不单注意物理教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全面发展,所以有些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只是,在初中物理中都不强调,而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教材中都又安排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样做的原因在与教材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方式及更好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为以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