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检测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人:
编制单位(章):编制日期:
一、工程简况
1.1工程简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泰兴市
3、建设单位:泰兴市城市水利工程建设处
4、施工单位:
5、设计单位:河海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建东风河中节制闸位于排水渠与两泰官河交汇处,威尼斯城小区东北角。节制闸的主要功能是汛期城区的防洪挡水和非汛期内河的换水、补水。新建长48m箱涵穿过羌溪路,箱涵为两孔,孔口净尺寸为2.5m×2m(宽×高)。闸室控制段设工作闸门,闸门材质为铸铁,启闭机为手电两用螺杆式双吊点启闭机,型号为QPL-2*50,吊点中心距为1.4m,启门力为2×50kN,配套电机功率为2×2.2kW。
将现状排水渠扩建至10m,南岸采用灌注桩排桩挡墙,北岸采用钢筋砼悬臂挡墙,墙顶高程4.50m,渠底高程0.30m。
拆除排水渠末端圆涵,新建净宽10m过路桥涵。
1.2周边环境概况
本工程位于泰兴市范围内,拟建场区周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根据总平面图及现场踏勘,场地周边主要环境如下所述:
1、河道北侧:基坑北侧为振兴路,最小距离16m,河道与道路之间为绿化带,绿化带下有一根DN500供水管线,距离基坑边支护的距离为2m。新建中节制闸闸口南侧两泰官河上有桥梁一座,最小距离处距离基坑21m。
2、河道南侧:基坑南侧为已建威尼斯小区,距离已建高层住宅楼最小距离基坑边6.5m。
5、本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
二、监测目的及依据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情况、材料性质、施工工况和外界
其它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理论预测值尚不能准确、全面、充分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
本工程的监测目的主要有:
1、通过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判断上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合理或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实现对下步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控制,从而切实实现信息化施工;
2、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本基坑围护和支撑结构体系处于受力均衡、安全、可控状态;
3、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使得整个基坑通过监测及早发现止水帷幕的渗漏问题,并及时、有效的封堵止漏,防止大面积涌砂而出现险情;
4、保证已有管线及已建建(构)筑物安全,若发现房屋沉降、位移或者变形过大的问题,及时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汇报。
2.2监测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业主提供的本工程相关资料。
6、同类工程实践经验。
2.3方案编制原则
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单位的要求,本监测方案的编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1、监测保护范围
基坑开挖施工期间,按二倍的基坑开挖深度确定本工程最大影响范围,按三倍范围进行调查和巡视。因此此范围内基坑本体和基坑围护墙体外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土体均作为本工程监测保护的对象。
2、监测点布设原则
(1)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时必须能客观全面反映本工
程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
(2)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并结合本工程周边环境及
地质情况特点科学合理布点。
(3)对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布点,布点尽量均匀,兼顾全局满足系统控制。
3、采用的监测仪器
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方法准确、监测频率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三、监测内容及项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监测内容为周边环境监测及基坑围护体系监测。各监测点的布设与施工顺序和保护对象必须相对应,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作业位置,监测保护的重点也会有所侧重。
本次拟定监测项目具体如下:
1、周边地下管线垂直位移监测;
2、南侧已建高层住宅楼垂直位移监测;
3、振兴路桥垂直位移监测;
3、坑外地表垂直位移监测。
四、基准点、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4.1基准点及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监测控制网分两种:平面控制网用于水平位移监测;水准控制网用于垂直位移监测。
1、控制点布设
平面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计划为同点,不少于3点,用于控制整个监测区垂直及水平位移。基准点设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之外较稳定的地方,且尽量采用固定观测墩;无条件布设固定观测墩时用划"十"字的测量道钉埋设。具体布设将在进场后据现场条件确定。
2、控制网联测
水准控制网采用水准路线测量,定期进行水准控制网联测(每1~2个月一
次),当基准点前后两次标高差值超过允许值,即以新高程值为起算高程;对水准仪定期进行i检查(一月一次),保证水准测量资料可靠性。
基准网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
平面基准点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定期进行平面控制网联测(每一~两月一次),检查各基准点的坐标,保证平面测量资料可靠性。
4.2监测点的布设
1、地下管线垂直位移
(1)布点原则:取距基坑开挖最近的管线,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如阀门、窨井上。监测点的布置应相互兼顾,各管线均按15m~20m间距布置,尽可能组成监测剖面(断面)形式。最终布设点位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布设方法:尽可能利用管线出露地表的部分作为直接点;现场水泥或沥青地面,直接在地下管线正上方对应位置冲击钻孔并直接在地下管线上部地面打入测量专用道钉,并确保其牢固。
2、建筑物沉降监测
(1)布点原则:根据基础类型及荷载有明显不同处及伸缩缝或老建筑物连接处的2侧,在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布置监测点,间距为10~25m。施工前面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已有的裂缝进行拍照,并对其裂缝长度和宽度进行详细记录。
(2)布设方法:沉降监测点尽可能利用建(构)筑物上原有的测量标志,如果没有测量标志,可采用在离墙角50cm处的墙面钻孔,埋入弯成“L”型的Φ10圆钢筋,用混凝土浇注固定,或用射钉枪直接打入钢钉于相应部位。高度以高出地坪0.3m-0.5m为宜。
3、坑外地表沉降监测
(1)布点原则:在基坑两侧对称布设1个点形成沉降监测剖面,剖面间距20m。
(2)布设方法:直接在道路路面或基坑周边土体设定位置冲击钻孔,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