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威尼斯商人(节选)

威尼斯商人(节选)

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剧本第四幕第一场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

二、课文结构课文是剧本《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全剧共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尚蒙延约,必然不辱使命。

敬祈钧裁。

”主要写夏洛克。

这部分以夏洛克出场为界又可分两层。

前一层通过公爵与安东尼奥的对话,侧面显示了夏洛克的冷酷、凶残的态度;后一层夏洛克登场,他坚持从还债失期人安东尼奥身上割肉,众人劝说、许愿、甚至谩骂,也不能使他改变,从而突出他的阴险、贪婪本质,这时冲突也愈趋激烈。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鲍西娅。

她假扮律师登场,使冲突解决有了转机。

她欲擒故纵,引发夏洛克坠人故意谋害公民的法网,夏洛克转为被动,受到惩罚。

三、情概括剧情冲突的焦点是围绕“一磅肉”进行的。

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要有一场激烈的冲突。

这一段对话,也从侧面描写了夏洛克自私、阴险、残暴的性格特点。

夏洛克一上场,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相继对他规劝、许愿、甚至谩骂,却招来了夏洛克的讥讽、挖苦,而坚持要“照约处罚”,而且当场磨刀,准备动手,显示了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的咄咄逼人之势和稳操胜券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夏洛克不顾舆论和羞耻,孤注一掷,将冲突引向非丧人一命不可的高潮。

就在戏剧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之时,鲍西娅上场,剧情有了转折。

她智慧超群,深谋远虑,发现了条约的漏洞,胸有成竹,用以逸待劳,欲擒放纵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将夏洛克引向陷阱。

她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微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又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了不答应三倍还钱的态度,再之后,则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

九年级语文下册13《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3《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3《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新版)新人教版《威尼斯商人》课文赏析——精彩的对白永恒的魅力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莎士比亚以他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期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也体现了莎士比亚对这种历史进步性的推崇,那么作者是如何借助戏剧的形式加以传达的呢?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的全面展示课文节选的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交相错杂,有利于把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地表露出来。

我们主要分析三个人物形象:贪婪和残忍的夏洛克、聪敏和机智的鲍西娅、侠义的安东尼奥。

夏洛克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作者也用较多的笔墨对其进行细致入微地描摹,可谓是入木三分。

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复杂性,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好”或者“坏”来评价,那样会有失偏颇。

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贪婪、吝啬、狡猾和残酷,而这一切又都源自于他对金钱的贪欲。

但在这出戏中作者要着力表现的是他的残忍,他因为自己的利益(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妨碍了他赚钱)和尊严受到损害(他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就无情地报复安东尼奥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结果适得其反,自食其果。

由于他的身份是犹太人和异教徒而倍受欺侮,从剧中其他人反复强调的话语可以看出来,当时这样的身份是受人歧视的,以致最后他落得人财两空,因此他又有令人同情的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夏洛克控诉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这虽然是他在为自己争辩但也是对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又具有一定的洞察力。

鲍西娅是剧中另一重要人物,她是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物形象。

她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美貌出众、热情大方、开朗活泼、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几乎是完美的化身。

她是这场官司的灵魂人物,正是她的机智使得安东尼奥化险为夷,解决了一大群“堂堂须眉”束手无策的难题,伸张了正义,体现了作者男女平等的主张。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和性格刻画研究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和性格刻画研究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和性格刻画研究■王雅颖/广西师范大学摘 要:莎剧语言优美精炼,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

莎翁用这些生动语言反映不同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

在喜剧《威尼斯商人》中,其语言特色和人物性格具有高度契合度,使读者感觉语言即是人物真实的写照。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语言特色 人物性格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形象生动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人物语言生动且不失个性、精练且富有表现力。

在《威尼斯商人》这经典剧作中人物台词生动的个性化特征得以体现。

本文将从用词和修辞凸显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一、第二人称代词体现心理活动及性格特征莎士比亚时期处于现代英语的早期,英语正从不太规范到规范演变中。

在剧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很大不同。

现代英语中you的中古写法为thou,第二人称代词在不同情境、语境下的使用很大程度反映的是说话人的地位差异、心理变化、性格体现等。

在戏剧里you用法较为正式礼貌,其大多表示尊重。

如在第四幕法庭上公爵作为和其他人物没有其他什么外在关系的角色,所有的人物角色均始终以you称呼他。

开场公爵和安东尼奥的对话中Ready,sopleaseyourgrace/Iamsorryforthee.Thouartcometoanswer(4.1.2-3)[1]安东尼奥用your而公爵用Thou,后萨莱尼奥等身份并非很尊贵的一类人物也用you称呼公爵,这体现人物尊重权威的性格特征。

而对于thou,在法庭上鲍西娅只是在执行法律程序或宣读法律条文时称呼夏洛克you,平时鲍西娅对他都是用thou。

由此体现鲍西娅爱憎分明,具有正义感和是非观的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代词是重要的身份象征和性格体现的一种符号。

You更多使用在正式场合让人物显得更为礼貌和尊敬,而thou带有更多感情表达比如亲近、蔑视等。

当社会因素和情感因素都在起作用时,用thou还是you就变成一种很微妙的选择[2]。

二、修辞体现人物性格《威尼斯商人》中语言优美凝练,此背景下作者通过修辞的运用深刻表现了人物性格特征。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以家庭、经济、法律角度为观照对象邢宽摘要: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一直被理解为喜剧,其中夏洛克形象一直是广大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讨论的热点人物。

本文主要以家庭、经济、法律等社会角度为观照对象,力图阐释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性家庭经济法律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作家。

他是英国乃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古典剧作家之一。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Ben Jonson)也曾评价说:“He was not of an age,but for all time。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时代)。

他也因其在文学上的独特成就而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之一。

《威尼斯商人》写于1596年,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

剧中主要肯定并赞美安东尼奥、鲍西亚等人以友谊、爱情为重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唯利是图的生活态度。

剧中成功地塑造出夏洛克这样一个鲜明生动而又复杂矛盾的典型形象。

从1623年第一版《莎士比亚全集》开始,《威尼斯商人》一直被归类为喜剧,主要也是因为剧中夏洛克的生动刻画和结尾处三对恋人的完美结合。

重读《威尼斯商人》或是重看该剧的电影版,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同情和心痛,为着夏洛克的家庭,经济,法律等社会方面的悲剧性。

本文将逐一分析,以资共赏。

家庭角度夏洛克唯一能爱和唯一爱的女儿杰西卡对他没有任何感激之情,毫不犹豫地与情人罗伦佐私奔,并卷走了他辛苦一生积累的财富。

众所周知这些财富是他用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声誉为代价换来的,是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夹缝中得来的。

他唯一的女儿和唯一可以得到心理安慰的财富都一起投入到基督教徒罗伦佐的怀抱了。

夏洛克在大街上哭喊着“我的钱!我的女儿!”,这是何等的伤心。

《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悲剧分析

《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悲剧分析

《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悲剧分析【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夏洛克是这部作品中典型的人物。

它是一个犹太的高利贷者,具有贪婪、吝啬、自私的特点,金钱是他一生唯一追求的目标,他靠着自己的智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但是到最后心爱的女儿离他而去,并改信基督教。

这个人物的悲剧形象具有着非常强的时代烙印和宗教冲突。

【关键词】夏洛克;威尼斯商人;悲剧分析前言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剧中的主要人物有安东尼奥、鲍西亚、巴萨尼奥等充满了朝气的年轻人,但是最主要的应该是高利贷的贷款者夏洛克,它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他是一个贪婪、吝啬、自私的犹太人,金钱是他人生的唯一目标。

他一直是人们谴责的对象,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公正的,所以造成他悲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宗教原因和民族背景造成的。

一、宗教冲突犹太民族是一个多苦多难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深受外族统治者的奴役,在不同的种族中,他们被认为是异类,但是他们是非常有智慧的,同时也是具有坚定信仰的。

夏洛克是犹太人,同样遭受着种族歧视带来的责骂和伤害,在剧中有人将其称之为杀人狗、异教徒等,并且有人会向他身上吐唾沫等等。

在剧中,最后,鲍西亚将夏洛克的所有钱都骗走了,这样就使他的宗教信仰有所改变了,这就使得夏洛克的悲剧出现,这与当时的社会总价关系是分不开的。

在民族歧视中,夏洛克是受害者,他经受了来自不同地方的谩骂,这也使夏洛克的生活充满了仇恨,他每天醒来的方式都不同,它对安东尼奥进行报复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利益,还存在对宗教和民族信仰的侮辱,这样就表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矛盾,也是两个民族间的矛盾。

基督教原本是犹太教的分支,但是后来成为新的一派,这两者之间的竞争逐渐恶化成一种憎恨,进而演化成两个民族间的仇恨,加剧了两者间的矛盾。

夏洛克成为犹太人的代表在这个社会中承受着一切,这种不平等使得他不得不代表整个民族对基督教徒进行控诉。

虽然基督教徒在不断的标榜正义,但是对犹太的迫害确实是从未放弃,在经济上采取剥削,在精神上进行压迫,致使夏洛克的反抗精神越来越强,最后直至夏洛克失去了一切,安东尼奥也不肯放过他,迫使其丢掉信仰,使夏洛克一无所有,这就体现了夏洛克的悲剧就是宗教间的冲突,是宗教本身的悲剧。

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以 《威尼斯商人》 中夏洛克一段台词为例

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以 《威尼斯商人》 中夏洛克一段台词为例

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论认知诗学分析方法的多维性——以《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一段台词为例熊沐清(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31)摘 要:认知诗学的母体学科是新兴的、庞大的认知科学,而不仅仅是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这种多学科性使它具有方法上的多维性。

另一方面,认知诗学又沿袭了以往文学批评和文体学等学科中重视语言与细读的传统,兼收并蓄,因而它具有阐释优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和论题,分别从社会认知、认知图式、认知历史主义、认知生态批评、象似性、文化创伤、及物性、隐喻、认知逻辑、可能世界、认知审美以及概念整合、原型、指示语等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认知诗学分析,从而有可能发现文本的新的侧面、新的美感或新的涵义。

我们基于这一思路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一段台词作了尝试性分析。

关键词:认知诗学;多维方法;阐释优势;夏洛克;台词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978-7-119-09247-8(2014)01-0003-20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Techniques of Cognitive Poetic Analysis:Illustrated with Shylock’s Speech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XIONG MuqingAbstract: Cognitive poetics’ mother discipline is the emerging and enormous cognitive science, not merely includ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It is the interdisciplinariness that endows cognitive poetics with multi-dimensional analytical techniques. Moreover, cognitive poetics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focusing on language and close reading from linguistic criticism and stylistics, which ensures it of interpretive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various target texts and research aims, literary criticism can b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by various cognitive poetic approaches or techniques, such as those of social cognition, cognitive schema, cognitive historicism, cognitive ecocriticism, iconicity, cultural trauma, transitivity, metaphor, cognitive logic, possible worlds theory, cognitive aesthetics, conceptual blending, prototype, and deixis, so that we may discover some new facets of the text, acquire some fresh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make some novel interpretations. This theme is thereby discussed with illustration of Shylock’s speech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Key words: cognitive poetics; multi-dimension; interpretive advantages; Shylock; dialogue认知诗学是一门新起的交叉学科,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学科体系尚不完备,不像传统学科那样有着比较明晰的、普遍认同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莎剧《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塑造-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莎剧《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塑造-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莎剧《威尼斯商人》中对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塑造-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戏剧作品,是莎士比亚创作讽刺类喜剧中最为着名的一部,同时颇富争议性.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众多的经典人物形象,其中夏洛克作为戏剧里的一个反面角色,其贪婪和卑鄙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夏洛克是一个在威尼斯经营生意的商人,其自身的犹太人血统和其贪婪的形象让其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都很愤怒,但是他的贪婪形象实际上包含了诸多方面,除了对犹太商人的贪婪进行鞭笞之外,也透过夏洛克的贪婪形象,影射着人类的各种不同的贪婪以及劣根性,这些形象都透射着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深刻解读与思考.一、夏洛克贪婪的多层次性在《威尼斯商人》中对主人公巴萨尼奥以及鲍西娅的爱情一直都被观众或读者所关注,二人排除了各种困难,最终有终成眷属,可以说是欢喜收场.可是对于《威尼斯商人》中的反面角色,犹太商人夏洛克,实际上其本身形象却不尽然是丑角和反面.犹太商人夏洛克的贪婪、残忍以及狡猾,这些实际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不仅是犹太商人的特质,而且是人类所普遍具备的本能.夏洛克的贪婪是因为时代的压迫,以及犹太人在威尼斯等欧洲地区的卑微地位,所以被迫转化出来的一种维持生存的本能.实际上,夏洛克的贪婪包含了多种层次的内涵,这些内涵实际上也是夏洛克形象里面悲剧性以及对人性、时代的深刻思考.首先,夏洛克的贪婪是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问题.因为犹太人信奉的不是基督教,而是一种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在威尼斯或者其他的欧洲国家地区,都会被视为异教徒,这一点在《威尼斯商人》剧作里面很多,诸如戏剧里面安东尼奥很多次当着他的面骂着异教徒或者杀人狗等,其实就是对夏洛克的鄙夷.这种鄙视的语境,让夏洛克没有办法堂堂正正地去做人,所以他的卑微地位让他变得更加贪婪,希望占有更多的金钱.其次,夏洛克的贪婪背后有一种复仇的心理.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其实包含着人情冷暖,妻子很早就去世了,女儿受不了自己的约束,最终在一个舞会上和一个基督徒私奔了.这样的悲剧,实际上加深了夏洛克对于基督徒的仇恨.夏洛克知道这些基督徒实际上就是在欺侮自己,所以夏洛克抓住机会了,就不断地恣意蹂躏这些高傲基督徒们的尊严.在他眼里,就是要割掉这个基督徒的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内心舒服.这种内心的仇视,让他更为贪婪,这种贪婪表现为非物质性,而是更多在精神上渴望战胜基督徒的复仇心理.而最为本质的,夏洛克的贪婪也是封建主义的压迫所导致的.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威尼斯就是一个少数族裔,并且他卑微的身份让女儿都弃他而去,这样的悲惨经历,归根结底仍然是欧洲封建主义的压迫.欧洲的封建主义表现为宗教精神上的垄断和物质财富上的垄断,夏洛克的贪婪就是他最终渴望自己能够战胜基督徒,并且获得各种财富.实际上,夏洛克的财富也不少了,他内心最大的贪婪,仍然是战胜那个不公平的时代.只是,夏洛克的贪婪也好,努力也好,复仇也罢,最终都是被时代所压迫,一切都化为乌有.二、夏洛克贪婪的特点:唯利是图夏洛克是一个放高利贷的犹太商人,所以他必然贪婪,而且他的贪婪是唯利是图的.这种老练的高利贷商人绝对不会做亏本生意.这种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商的态度.在《威尼斯商人》第一幕中,巴萨尼奥跟夏洛克借了3000 块钱,并且承诺三个月偿还,并且由安东尼奥签订借据.这样的一种看似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的商谈,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夏洛克这个犹太商人的锱铢必较.巴萨尼奥询问夏洛克的态度,夏洛克只是说了一句:安东尼奥是一个好人.(一)从安东尼奥是一个好人解读夏洛克的利益观念夏洛克放高利贷十分诈,同时也十分贪婪.夏洛克的观点就是觉得有利益可以谋取,那么也就不用想太多;如果没有利益,夏洛克必然是见死不救的.夏洛克非常清楚巴萨尼奥已经没有钱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很差,所以当巴萨尼奥跟他借钱的时候,夏洛克得想一想,巴萨尼奥能不能还上钱,也就是是否有偿债的能力,因此,多次反复询问巴萨尼奥的借钱数目,以及相关的偿还期限,包括担保人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资金不会出现问题.反正赔本的生意,夏洛克肯定是不会做的.这里面要特别注意到,在夏洛克和巴萨尼奥的对话里面,连续加了嗯?,表明了夏洛克对于巴萨尼奥这个没落的基督教豪门公子的不信任,夏洛克对其偿债能力表示深深的质疑,不过幸好最后听到了安东尼奥会做担保人,反正只要有担保人,那么自己就绝对不会亏本.除了金钱,夏洛克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夏洛克很清楚,帮助一个基督徒对自己根本没任何好处,因为基督徒不能让自己富有,更明确的是,巴萨尼奥已经家道中落了,所以对于借钱的风险,夏洛克也得思考清楚.如果巴萨尼奥不说出让安东尼奥做这3000 块钱的担保人,那不可能跟巴萨尼奥达成借钱的意向,而由安东尼奥来签订借据,这一点表明了自己的本金以及利息,起码有两个人做保障.夏洛克说出安东尼奥是一个好人,而巴萨尼奥还不太明白,反问夏洛克安东尼奥本来就是一个好人,而夏洛克笑着说,安东尼奥是个好人,是因为他是个有身价的人,是一个靠得住的人.对于夏洛克而言,好人就是那种能够有足够的身价去偿还这些债务的人,而坏人就是那些还不起自己债务的人,所以好坏都是用能不能够实现自己利益为目标.这里的解释将夏洛克这个犹太商人的本性揭露了出来,将这种诈和贪婪完全展现在戏剧中.(二)以安东尼奥作为担保人的实质:打击竞争对手为了真正实现这种唯利是图的目标,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业者,他无论如何都希望将安东尼奥这个生意上的对手彻底除掉,这样自己的生意才不会在威尼斯受到各种掣肘和竞争.夏洛克一直都希望能够消灭安东尼奥这个竞争对手,因为安东尼奥缺少现金,所以让自己的朋友出面跟夏洛克借钱,夏洛克竟然没有提出任何利息,然后用接近开玩笑的方式,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巴萨尼奥希望安东尼奥不要和这么狡猾的犹太商人去签订这样的合同,宁愿自己去忍受各种贫困,但是安东尼奥却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获得相应的金钱,这样才能够赢得美人归.夏洛克伪装自己的丑恶,将自己打扮得十分善良,用帮助安东尼奥以及巴萨尼奥的名义,定下了一磅肉的偿还方式,其实夏洛克这种做法,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所以夏洛克设下了一个阴谋,准备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安东尼奥走向.可见犹太商人夏洛克用心的诡诈.三、夏洛克贪婪形象的另一面:复仇与残忍夏洛克的贪婪还表现了另一面,那就是十分残忍.夏洛克十分清楚这样的一磅肉割下来,必然会造成安东尼奥的,在活人身上取下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取了这个人的性命.可是夏洛克却执意这样做,他的残忍实际上源自于以下原因.安东尼奥借钱不跟别人要利息,这种借钱方式,导致了夏洛克陷入到没有利润空间的困境中.安东尼奥是千千基督徒的代表,在犹太商人夏洛克的眼中,这样的基督徒,向来都仇恨自己的民族,所以他希望给自己的民族出一口气.所以,安东尼奥因为自己的商船触礁,不能够按照期限去偿还夏洛克这3000 块钱的借款,但是夏洛克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巴萨尼奥虽然已经娶到了美丽的小姐,而且也允诺要偿还犹太商人夏洛克的这一笔3000 块钱的借款,甚至翻了三倍,要用9000 块钱去帮助安东尼奥偿还,可是夏洛克都不要,坚持要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样的一磅肉,实际上表现了夏洛克的贪婪背后是复仇的残忍.夏洛克已经不是单纯地贪图钱财了,而是陷入了一种对于钱财以及复仇的贪婪里面.夏洛克宁愿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也不接受三倍的利息和本金,难道夏洛克不喜欢金钱了吗?不是,夏洛克这样的举动,恰恰反映了他的贪婪.因为从《威尼斯商人》中可以知道,安东尼奥在威尼斯借钱给其他的人,都不索要利息,这样长此以往,对于夏洛克的高利贷经营一定会造成很大的打击,而夏洛克讨要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实际上就是借用契约合同以及法律,企图去合法地杀死安东尼奥,从而消灭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对手,从这一点上看,只有贪婪到极致的人,才可能毫无怜悯地做出这样的残忍与复仇的方式.所以,即使面对着威尼斯大公爵的建议,夏洛克不管不顾,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夏洛克对于利益的绝对追求,这种唯利是图背后衍生出来的残忍都表明了夏洛克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一切,包括安东尼奥这样一个善良人的性命,这种无道的取财方式表现了十足的残忍.四、结语夏洛克在《威尼斯商人》这一部戏剧中,素来被视为对犹太人的丑化,但是人性的贪婪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基督徒,抑或是其他的人群,都是普遍存在的.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对于夏洛克极端的贪婪以及残忍进行刻画,实际上就是对于人性丑陋的一种鞭笞,而人与生俱来的劣根性,不得不让人反思.实际上,一旦人的贪婪没被约束,那么夏洛克这样卑劣和贪婪残忍的灵魂,也会赫然附体.所以,对于夏洛克的贪婪形象,不仅要以丑角的思路去看,而且要以人性的审视去看,从而反观社会,反观自我.[参考文献][1]何小颖.夏洛克的命运犹太人的悲剧:《威尼斯商人》重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李媛《.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悲剧色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李雪峰.我本善良:《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再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赏析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赏析

《威尼斯商人》语言特色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经典之作,代表了莎士比亚早期的写作风格。

原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时代,以及在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思考背景下,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息放贷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

如果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如何刻画人物、描写环境、铺垫故事情节等写作技巧,都可以从该作品的语言中窥探一二。

因此,对其语言特点的研究极具文学价值。

其语言具有以下特点:一、节奏美。

对于戏剧作品来说,主要的语言特征便是展现于舞台上,能够被观众所感动。

那么,这就要求戏剧语言必须注意韵律和节奏,这样演员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表达清晰,观众也才能演员清晰的对话中得到乐趣。

戏剧的节奏性是指“角色在对话时自然的语音停顿,相当于音乐上的节拍,或者说就是一连串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高低和时间的停顿”。

此外,戏剧语言要符合听觉美学的要求,有情感上的跌宕起伏,符合观赏艺术的特点。

在《威尼斯商人》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押韵的、重复的,句子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使得语言更有节奏感。

例如一组排比反问句式的运用,更加凸显出夏洛克自私恶毒的丑恶嘴脸,以及自以为胜算在握的得意心理。

还有另一段中的一系列排比句的运用,加快了语言节奏,反映出安东尼奥对自私贪婪、残暴无情的夏洛克已经不再抱有幻想,对自己惨遭其迫害的无奈和愤怒。

二、意象美。

戏剧意象富有象征意义。

它是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点和理性思考所凭借的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主观表达意识。

在戏剧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成为一个或数个虚构的舞台人物形象,通过对戏剧内容的情感加工,使虚构的舞台场景真实化,与故事中的人物、案例、命运的碰撞等情感融为一体,更加贴近生活且富有真实感。

《威尼斯商人》中多处出现动物类意象、植物类意象、希腊罗马S话以及《S 经》人物故事类意象、自然界现象类等等,这些意象相互对照、相互作用、相互干扰、相互对峙,形成莎剧意象的独特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基于语言文本解读《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式人物形象的塑造

基于语言文本解读《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式人物形象的塑造

基于语言文本解读《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崔玉玲刘春艳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28期一、前言《威尼斯商人》被视为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引起广大评论家的关注。

但也有人认为《威尼斯商人》既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或由于夏洛克所经历的压迫与苦难,其本身就是一部悲剧。

在传统的观点来看,夏洛克是一个贪婪、冷酷的放高利贷者。

事实上,夏洛克确实具有令人憎恨的性格特点,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又是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他的悲剧与他的宗教民族、悲惨命运与性格特征密不可分。

二、语言文本下夏洛克悲剧式人物形象产生的原因分析l夏洛克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性格是其人物悲剧产生的原因之一。

由于宗教产生的冲突与隔离,造成不同种族、民族甚至是性别的压迫,将一些人转变为异邦人。

在《威尼斯商人》中,尽管夏克洛是富翁,但仍被基督教徒所鄙视,即使是安东尼奥也不能容忍他的存在,甚至责骂他、羞辱他。

正如夏洛克所说,“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剥削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没有和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

您骂我是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

现在看来是您要来向我求助了。

您说,‘夏洛克,我们要几个钱’您曾把唾沫吐在我的胡子上,用您的脚踢我。

好像我是您家门口的一条野狗一样。

”(莎士比亚2018:81)这解释了夏洛克憎恨安东尼奥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对他的侮辱,也是因为借钱而不付利息,毫无疑问相当于截断了夏洛克的收入来源。

因此,作为一名生活在基督教徒社会中的犹太人,夏洛克遭受到了公开的侮辱与蔑视,也无法原谅安东尼奥对于他民族与宗教的鄙视。

“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我亏了本,挖苦我赚了钱,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

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

”(莎士比亚2018:103)这些不公正的、令人同情的经历都源于他的宗教民族,对他的侮辱在基督教徒的眼中都是合理的。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语言艺术探究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语言艺术探究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语言艺术探究汪阳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凯里556000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剧作家,在他闪耀的一生中,他所创作的作品如繁星一般在历史的长空中熠熠生辉。

而这其中,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戏剧之一的《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其余三部分别为《仲夏夜之梦(AMidsummer Night ’s Dream )》《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无疑是极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莎士比亚于1597年完成这部戏剧。

十六世纪末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发展黄金期,经济贸易极为发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英国在欧洲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而文学作家作为对社会环境感知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他们所感受到的社会气息无疑充分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便是如此。

受到当时英国繁荣兴盛环境的感染,莎士比亚将《威尼斯商人》的整体基调定位为乐观、明快、积极向上,这部作品不仅极力赞扬了友谊、爱情和真诚的可贵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将人文主义思想视为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工具的理想与信念。

《威尼斯商人》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除了其情节安排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外,整部作品的语言艺术也深受广大读者推崇,它不仅在推动故事方面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且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言不失为画龙点睛之笔,表现出了莎翁深厚的文学功底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威尼斯商人》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就是“法庭审判”,这一部分不论从情节安排,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是整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因此笔者试图节选这一部分作为分析内容,以此向读者展示这部旷世巨著丰富而高超的语言技巧。

一、在激烈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以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Anto -nio )和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Shylock )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故事主线,而到了两人签订割肉还债的生死契约时,全剧达到了故事的高潮。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作者:冯长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2期摘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所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在剧中夏洛克是一个放高利贷且贪婪自私自利的犹太人。

但是他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夏洛克是他那个时代的受害者。

对于夏洛克的评价不应仅考虑他的消极性格,还要考虑他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因素。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夏洛克这个角色进行了分析,探讨他是被人所唾弃的人还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最后呈现了夏洛克性格中积极的一面。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反面角色;受害者作者简介:冯长郭(1992.12-),男,山东邹城市人,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11.作为一个消极的人物对于仇人;安东尼奥是一个慷慨大方的基督商人,他总是无私的把钱借给别人。

相反,夏洛克以放高利贷谋生。

安东尼奥的行为令夏洛克很反感,在威尼斯夏洛克属于低级阶层,他的自私贪婪被基督教徒所不耻,甚至安东尼奥在公共场合蔑视他的行为。

当安东尼奥的船遭遇海险时,以致不能及时归还夏洛克的钱。

他坚持要法官执行他们的约定,即以安东尼奥的一磅鲜肉作为偿还。

一旦夏洛克得到报复的机会,他就会把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而置于他的仇人于死地。

对于自己女儿和仆人;夏洛克和杰西卡之间没有真正的父女感情。

他只是把他的女儿当做他财产的看守人,他把他女儿天天锁在家里,不让他接触外面的人。

而杰西卡把家看做是一座地狱,当她的父亲外出应餐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洛伦佐私奔请求。

夏洛克知道他女儿私奔后,从他朋友哪里得知他的女儿用珠宝换了一只猴子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宁愿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也不愿她带走我的珠宝。

可以看出夏洛克只是对女儿的责备和谩骂,并不关心女儿是否生死。

朗斯罗特是个忠实的仆人,一直在夏洛克家兢兢业业做工。

但是夏洛克从不把他当人看,给他很少的食物,导致他长期营养不良,骨瘦嶙峋。

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摘要:语用文体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运用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言语行为可以更加深刻地分析人物的双重性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为文本分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言语行为双重性格一Wales(1989)将“文体学”定义为对“文体的研究”,而Widdowson(1975)所理解的文体学的内涵则是“文体学是从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并将文学评论与语言学联系起来。

然而,文体学从其定义上和具体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Morris 提出了语用学这一概念并同时阐明了语用学与文体学有着密切关系。

语用学作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学分析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概念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Hu Zhuanglin,1980)。

由此,文体学家逐渐采用了语用学中的部分原则,并将自己的研究描述为“文体语用学”或“语用文体学”。

这两个概念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别的地方;前者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后者一部分是文体学的。

本文着重讨论应用语用学的理论进行文本分析即“语用文体学”。

戏剧是一种以对话为主来构建情节,展示冲突的艺术形式,其本质是对话的艺术。

戏剧中的人物对白不仅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和帮助完成某种行为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的话语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会产生有别于表面命题的深层含义。

因此,戏剧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语力,使各种言语行为的组合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人物的行为动机。

本文将运用言语行为的理论来研究剧本《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对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二《威尼斯商人》(1956)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中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文主义新形象,但剧中血肉最丰富,个性最复杂从而引起后世读者和评论家关注的却是反面主人公夏洛克。

这一形象和哈姆雷特,福斯塔夫一起成为莎士比亚笔下三大典型形象。

夏洛克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一面虔诚地读圣经,一面拼命赚钱,却过着清教徒的生活。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特点解析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特点解析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特点解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人物特点解析摘要:夏洛克是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配角,在这部喜剧中他时常与鲍西亚、安东尼奥等基督徒对立。

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厌恶的反面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直被学界从各个侧面加以研究解读。

人们对夏洛克的关注使他在这部喜剧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因此分析夏洛克的人物特点对于剖析喜剧《威尼斯商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夏洛克的性格出发,失败又可怜的父亲――夏洛克的家庭、聪明能干又唯利是图的商人――夏洛克的商业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夏洛克的生长背景、性格特点及行为动机。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人物特点引言《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这部喜剧具有极大的讽刺性。

剧本旨在颂扬爱情、仁爱与友谊。

同时也揭示了在资本社会发展早期,高利贷者与商业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透过这部具有讽刺意味的喜剧我们可以看到,莎翁对社会背景下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与辨析。

这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夏洛克虽然并非主角人物,但却同样闪耀着个性光辉,深入分析夏洛克的人物形象就会发现,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守财奴,他的性格特点中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他忠于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家庭,在商业活动中展现出过人的智慧。

而这些性格特点的形成又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行为动机。

因此,若要全面了解《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就必须辩证全面地看待夏洛克的人物特点。

一、夏洛克的狠辣形象威尔逊曾经将莎翁创作出来的著作给出如此归纳:“《威尼斯商人》这部著作里面的犹太商人夏洛克是其全部著作当中最让人难以想象与揣摩的角色,他的个性既有贪得无厌、吝啬、冷酷、狠毒的复杂面,又将事业成功的商人、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放高利贷之徒等多类身份融于一身。

由于他的贪得无厌、吝啬又极为贪财的性格,他整个人生都被社会与周围的人不屑一顾地对待,可以说尝遍了世间辛酸痛苦,但是他仍然不甘于显示懦弱,奋力向上。

礼貌原则、面子原则分析威尼斯商人

礼貌原则、面子原则分析威尼斯商人

• Here S adopts approbation of maxim which gives others maximize praise. • In fact, he can not control his joys and praises the judge"wise young judge! " ''Oh, learned judge! Oh, wise young man! " •
• Here P threatens Antoniao's face and save S negtive face again and again. • In fact, this is P's tactic to make S relax so that she can success finally.
• 巴萨尼奥:我愿出十倍于安东尼奥的借款,请您把法律稍为变更 一下,使我们能够救出安东尼奥的生命。 • 鲍西娅:请用你的脑袋想一想,先生。我们不能变更法律,要 是变更了一条法律,那么人们还会要变更别的法律的。
• • 夏洛克:噢,聪明年轻的法官啊! • • 鲍西娅;让我看一看借约,就是安东尼奥向你许下的诺言。 • 夏活克:给您。 • • 鲍西娅:我明白了。根据法律,夏洛克可以得到一磅肉,由他从 最靠近安东尼奥心脏的部位割下来。慈悲一点吧!让我撕毁这张 借约吧。不能撕?那么,安东尼奥,你做好准备;夏洛克,拿起 你的刀子准备割肉吧。 • 夏洛克;噢,博学的法官!噢,聪明的年轻人!
• 巴萨尼奥:我愿出十倍于安东尼奥的借款,请您把法律稍为变更 一下,使我们能够救出安东尼奥的生命。 • 鲍西娅:请用你的脑袋想一想,先生。我们不能变更法律,要 是变更了一条法律,那么人们还会要变更别的法律的。

《威尼斯商人》之夏洛克人物分析

《威尼斯商人》之夏洛克人物分析

《威尼斯商人》之夏洛克人物分析作者:许继莹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8期摘要: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直是倍受非议的人物形象之一。

他大多被冠以残忍,贪婪,视财如命,吝啬鬼的称号。

可是,当我们细细品读文本,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却发现夏洛克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一个牺牲品,一个悲哀的犹太人形象。

我们应以公平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人物。

关键词:夏洛克悲剧犹太人一、《威尼斯商人》概述《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杰出喜剧作品之一,作品当中的人物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个反面形象,但是造成夏洛克这样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只有透过社会政治等背景这层纱,我们才能对夏洛克这个人物进行全面分析。

该剧完成于1596年,它很好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工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商人之间尖锐的矛盾;同时,该剧还反映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矛盾。

对犹太人而言,那是个压抑的时代。

二、《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分析经济上,几千年来,欧洲国家在法律上禁止犹太人占有土地,同时基督教会也不许犹太人务农。

“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在手工业、贸易、金融等领域对犹太人加以限制。

欧洲各国统治者还通过增收重税、规定就业限制、无故罚款、没收财产等手段,发到掠夺犹太人财富的目的。

”①犹太人只能从事一些高利贷这类被基督教士认为肮脏、卑鄙的职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生存,犹太人别无他法,金钱的取之不易一方面造成了犹太人的视钱如命,一方面也使犹太人贪婪、吝啬的形象固化下来。

民族宗教上,《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就是一个受歧视的群体,遭人唾弃的厄运已经降临在夏洛克身上。

剧中的安东尼奥、公爵、葛莱西安诺等基督教人都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尤其是安东尼奥,他在称呼夏洛克时都是“那犹太人,犹太狗,畜牲的灵魂”我们可以看得出夏洛克是悲哀的,他是犹太民族悲剧的代表。

“夏洛克既是令人憎恨又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

在他身上渗透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的悲剧因素……他被迫从事当时最为人鄙视的放债业。

《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

《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

《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作者:谢建辉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8期摘要:戏剧冲突是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双方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等围绕着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契约”展开情节。

安东尼奥等人和夏洛克矛盾的激化,把剧情推向法庭审判的高潮,而鲍西娅的出场,以欲擒故纵之法,分三步降伏了夏洛克,使作品的中心得以突出。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在某种意义上,使虚构的东西看起来真实,可能被看做是一切艺术中最伟大、最高级的艺术。

”①《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乃全剧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最后都集中在这场戏里。

作者别具艺术匠心,精心安排情节,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环环相扣,使人深为吸引。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们不难认识到:“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

”②双方的矛盾是逐渐积淀起来的。

安东尼奥向来不喜欢放高利贷者,贱视夏洛克,并当众辱骂过夏洛克,并且借钱给别人从不收取利息,这就对犹太人夏洛克放债敛利的生意构成威胁,损害了其利益。

夏洛克不断窥测时机,冀图报复。

青年巴萨尼奥为了向鲍西娅求婚而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

但此时安东尼奥的海上投资并未收回,手中拮据,他无奈之际决定向夏洛克借三千块钱。

夏洛克规定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如期还款,就要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

夏洛克要安东尼奥立下契约时说“只要威尼斯没有他,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了”,就已经暗藏杀机。

当得知安东尼奥的商船在海上失事,投资无法收回时,夏洛克窃喜,遂找安东尼奥讨债。

矛盾骤然尖锐起来。

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且事出有因。

安东尼奥是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经商有道,有巨舸从事海外贸易,生意网点遍布各地。

他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仗义疏财,重视友情。

而夏洛克却代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形象,在安东尼奥看来,此人老于世故,唯利是图,凶残冷酷。

威尼斯商人的诙谐幽默的语言

威尼斯商人的诙谐幽默的语言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威尼斯商人的诙谐幽默的语言
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里,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就像一把把闪闪发光的小剑,刺中笑点的同时又能让你对角色和情节有更深的理解。

首先得说说夏洛克这个角色。

他一出场,那语言就带着一种独特的幽默。

比如说他在谈生意的时候,那种斤斤计较的话语就特别有趣。

他会用一些很夸张的表述来强调他对金钱的执着,像“三千块钱,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哩!”他把三千块钱说得好像是一个天大的数字,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他视财如命的性格,而这种夸张的表达就很诙谐。

还有鲍西娅,她女扮男装去法庭辩论的时候。

她的语言既充满智慧又很幽默。

她巧妙地利用契约上的漏洞来反驳夏洛克,像“且慢,还有别的话哩。

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她用这种很严谨又略带调侃的话语,把夏洛克打得措手不及,这种语言上的智慧和幽默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

再者,那些仆人们之间的对话也很有意思。

他们的幽默带着一种小人物的诙谐。

他们会互相打趣,用一些简单却很有趣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生活或者是对主人的看法。

比如他们会说“我的主人真的是个奇怪的人,他的想法就像天上的云,一会儿一个样。

”这种比喻虽然简单,但是却把主人那种多变的性格幽默地展现出来。

威尼斯商人里的诙谐幽默语言就像一串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精彩的语言片段,把整个故事点缀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
摘要:语用文体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

运用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言语行为可以更加深刻地分析人物的双重性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而且为文本分析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言语行为双重性格

Wales(1989)将“文体学”定义为对“文体的研究”,而Widdowson(1975)所理解的文体学的内涵则是“文体学是从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并将文学评论与语言学联系起来。

然而,文体学从其定义上和具体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Morris 提出了语用学这一概念并同时阐明了语用学与文体学有着密切关系。

语用学作为文学作品的语言学分析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概念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Hu Zhuanglin,1980)。

由此,文体学家逐渐采用了语用学中的部分原则,并将自己的研究描述为“文体语用学”或“语用文体学”。

这两个概念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差别的地方;前者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后者一部分是文体学的。

本文着重讨论应用语用学的理论进行文本分析即“语用文体学”。

戏剧是一种以对话为主来构建情节,展示冲突的艺术形式,其本质是对话的艺术。

戏剧中的人物对白不仅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和帮助完成某种行为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的话语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会产生有别于表面命题的深层含义。

因此,戏剧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语力,使各种言语行为的组合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人物的行为动机。

本文将运用言语行为的理论来研究剧本《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对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威尼斯商人》(1956)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中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文主义新形象,但剧中血肉最丰富,个性最复杂从而引起后世读者和评论家关注的却是反面主人公夏洛克。

这一形象和哈姆雷特,福斯塔夫一起成为莎士比亚笔下三大典型形象。

夏洛克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一面虔诚地读圣经,一面拼命赚钱,却过着清教徒的生活。

他冷酷无情,吝啬,狡猾;同时又遭受着种族歧视,是众矢之的。

以下是第一幕第三场的人物对白:
夏洛克三千块钱,嗯?
巴萨尼奥是的,大叔,三个月为期。

夏洛克三个月为期,嗯?
巴萨尼奥我已经对你说过了,这一笔钱可以由安东尼奥签立借据。

夏洛克安东尼奥签立借据,嗯?
巴萨尼奥你愿意帮助我吗?你愿意应承我吗?可不可以让我知道你的答复?
夏洛克三千块钱,借三个月,安东尼奥签立借据。

巴萨尼奥你的答复呢?
夏洛克安东尼奥是个好人。

Searle(2001)将“表达式”定义“为说话者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

以上那段引文中三个“嗯”字单独构成的句子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疑问态度,是属于表达式的范围。

这三个单部句虽然短小,但却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夏洛克盛气凌人的
放债者形象。

由于他所处的地位要占上风,所以他发出了符合他自己形势的言语行为。

他一字一眼地重复借债的数目“三千块钱”,以及借债的日期“三个月”;而当巴萨尼奥询问他的答复时他挤出了一句很违心的话“安东尼奥是个好人”,这句话是个“断言式”,因为其描述了安东尼奥的人品,表面看起来是对其的正面评价,但他又进一步解释到说安东尼奥是好人是因为他“有身价”,这更证明了他是以“身价取人”。

更有甚者,他为放在债的利息与安东尼奥结成宿怨,趁安东尼奥替人借债衍约之际,坚持从安东尼奥的身上割下一磅肉以罚之,在当地的二十个商人,有名望的绅士以及公爵的请求下依然三次说出这样的话“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

Searle(2001)对于“指示式”的定义是“说话者想让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命令,请求等。

”这里夏洛克发出的明显是其想要惩罚的强硬态度,可以认为是一种“命令”,令这一命令得以顺利实施的四个有效条件如下:
准备条件:S (speaker)能实现A(act)
真诚条件:S有意实现A
命题内容条件:S将未来的A施加于H(hearer)
本质条件:S迫使H实现A
夏洛克当时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言语行为是其所处的形势已经满足了以上的四个条件。

安东尼奥没能按约定日期还款,夏洛克确实有这个权利按约执行,但是在众人的劝说下他依然一意孤行,确实暴露他人性中的弱点。

他欲将安东尼奥置于死地而后快,露出了他残忍的嘴脸。

就此而言,夏洛克的确是一个贪婪残忍的放债人,的确令人瞠目。


本文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夏洛克对白的分析之中,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对白的行为表现形式进行了界定,而且分析了其中部分对白得以顺利实现的条件,以此来深入剖析夏洛克做出此种行为时心里的想法以及其所处的形势。

这样的方法可以为解析夏洛克既令人厌恶,又倍受同情的双重性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综上所述,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文本的语用特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体会文本的意义,分析人物的性格,而且可以为我们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比较客观而不是主观臆测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2000。

莎士比亚喜剧集[Z]。

朱生豪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

[2]Hu, Zhuanglin,1980. “Pragmatics” in Linguistics Abroad.
[3]Searle, J. R., 200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Wales, 1980. 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London: Longman.
[5]Widdowson, H. G. 1975. 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London:Longm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