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人生活四艺 味、嗅、触、视四觉的雅致
宋代点茶法的流程和特点
![宋代点茶法的流程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084d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4.png)
宋代点茶法的流程和特点宋人吴自牧在其所著的《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味(点茶之妙)、嗅(焚香之雅)、触(插花之趣)、视(挂画之道)被称为宋代“文人四艺”。
其中,宋人四艺,以“点茶”为首。
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
宋代点茶形成于五代宋初,流行于两宋时期,鼎盛于宋徽宗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茶皇帝”的宋徽宗著有《大观茶论》,详细论述了宋代点茶;明初,朱元璋下令罢供团茶,改贡散茶,从此点茶逐渐衰落。
此外,南宋时期,点茶也由杭州径山寺的日本僧人传到了日本和朝鲜,演绎成抹茶道和高丽茶礼。
宋代点茶可分为以下步骤:列具——备茶——炙茶——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燲(xié)盏——置茶——调膏——冲点击拂——鉴赏汤花——闻香尝味。
(可结合实际调整)宋代点茶法是中国古代茶艺的一种独特形式,其流程和特点均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茶的热爱和追求。
流程方面,宋代点茶法首先注重备器,选择适当的茶具,如茶碗、茶瓶等。
接着是炙茶,将茶饼进行烘烤,使茶香散发出来。
然后碾茶,将炙烤后的茶饼碾成粉末状,以便更好地冲泡。
接下来是罗茶,用茶罗将碾好的茶末筛过,去除杂质。
择水和取火也是关键步骤,需要选择清洁甘甜的泉水,并采用适当的火候来烧水。
候汤是等待水烧到适当的温度,这个温度对于冲泡茶叶至关重要。
熁盏则是用热水预热茶盏,以保持茶的温度和口感。
最后就是点茶,将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沸水,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与水充分融合,形成悬浮液。
特点方面,宋代点茶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注重茶汤的色、香、味。
宋代点茶法不再在茶中加入任何作料,纯粹清饮,因此更加注重茶汤的品质。
茶汤的颜色以纯白为上,茶香浓郁,口感甘滑。
2. 有较高的点茶技艺要求。
点茶法在碾罗、候汤、冲点、击拂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技艺要求,需要掌握适当的力度和节奏,才能冲泡出高品质的茶汤。
宋代文人的生活四艺
![宋代文人的生活四艺](https://img.taocdn.com/s3/m/cbf9d9e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8.png)
宋代⽂⼈的⽣活四艺11⽉8⽇,我写过⼀则《也谈“⽂⼈四艺”》的帖⼦,意犹未尽。
现在继续谈谈宋代⽂⼈中的“⽣活四艺”。
所谓“⽣活四艺”,是指在⽣活中显现的四种情趣。
如果说“⽂⼈四艺”是⼀个⽂⼈学⼠所应具备的⽣活技能(或处世技能);那么,“⽣活四艺”就是⽂⼈雅⼠在喧嚣⽣活的环境⾥,通过焚⾹、品茶、插花、挂画,独守内⼼,品味⽣活。
宋代⽂⼈的“⽣活四艺”是宋代社会的独有产物,它前⾯的隋唐,后⾯的元明清,在⽂⼈圈⾥,都没有形成“⽓候”。
这与宋代独特的社会环境有关。
史学界都认为,宋代⽂⼈与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不⼀样,他们都⽣活在⼀个⽐较宽松的⼤环境⾥。
宋太祖打下天下以后,曾⽴誓不杀⼤⾂;宋太宗曾说,⽂⾂弊病多如⿏洞,堵塞不尽,不必过分追究,⼤不了免去官职,最厉害的让他下⼤牢,蹲监狱就是了。
宋代也实⾏科举制,但门槛不⾼,不讲门第⾼低、不分富贵贫贱,都可参加科举考试。
范仲淹、苏轼⽗⼦,都出⾝贫寒,都通过科举考试,谋得⼀定官职。
宋代⽂⼈⼠⼤夫的⽣活待遇⽐较⾼,物质⽣活优裕。
他们在程朱理学影响下,既有儒学之道,⼜有禅宗意识,不像唐代⽂⼈那样乐于参加社会活动,⼤多收敛⽂⼈中常见的放荡、狂傲习性,在家玩起了宋代⽂⼈独有的“⽣活四艺”。
“⽣活四艺”,包括点茶、焚⾹、插花、挂画。
点茶,是唐宋时期的饮茶艺术,可以两⼈对饮,或多⼈对饮,也可⾃⼰独饮;焚⾹,不是为了求神拜佛,⽽在于增强⽣活情趣。
⾹⽂化起源于春秋时代,到了宋代,融⼊⽇常⽣活。
⽂⼈雅⼠相聚,品⾹读书。
如果不焚⾹,据说还有“⽆⾹何以为聚”的慨叹;插花,是秦汉以后在佛像前,或在祭坛上供花的延续与发展。
唐代宫廷兴花艺,到了宋代,成为⽂⼈的艺术追求,⽤以体现插花者的⼈⽣哲理;挂画,即挂于茶位两旁的有关茶的画作,作为平时居家鉴赏,或与友⼈“雅聚”时共赏。
在宋代⽂⼈中,也有“⼋⼤雅事”的说法。
这“⼋⼤雅事”,包括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献介绍: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情⾄性;善画者,⾄善⾄美;善诗者,韵⾄⼼声;善酒者,情逢知⼰;善花者,品性怡然;善茶者,陶冶情操。
宋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美学
![宋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b3d88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3.png)
宋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美学
宋代文人墨客的生活美学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中四点:
* 点茶。
宋代点茶法成为饮茶的主流方式。
人们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茶饼压辗成粉末后置于盏中,再用釜烧水,微沸初漾时以水注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水充分交融,混合成乳状再饮用。
当时的皇帝酷爱点茶,百姓自然跟风,而这种点茶的方式甚至深深影响到日本的抹茶道。
* 焚香。
中国的香文化在宋朝时达到鼎盛时期。
人们焚香时使用各种香型,如檀香、苏合、沉香等,香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焚烧,并不断地往香炉内添加香料以保证香气的持久。
文人雅士在品茶、读书或聚会时都喜焚香。
* 挂画。
宋代挂画以诗、词、字、画的卷轴画为主,所挂之画或为诗词字画、或为山水画、花鸟画等。
当时的文人雅士讲究挂画的内容和展示的形式,这种鉴赏活动成为家居或雅集的重要部分。
* 插花。
插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宋代花艺和插花发展为“花道”,以器皿和花材创作出各种风格的作品,装点生活和寄托情感。
插花理念体现了百态人生。
总的来说,宋代文人墨客追求精致、优雅的生活美学,善于运用各种艺术形式来提升生活品质。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https://img.taocdn.com/s3/m/b16cf85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d.png)
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宋风雅美学是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之一,被誉为“中国美学的精髓”。
它的美学思想丰富多彩,涉及众多方面,下面我将从十个侧面来向您
介绍宋风雅美学。
一、色彩美学:宋人重视色彩的强烈感染力和抒情效果,尤其注重色
彩的明暗、清浊、搭配和变化。
二、音乐美学:宋人认为音乐是感情传达的重要媒介,强调音乐的节奏、音色、曲式和情感表达。
三、诗词美学:宋人崇尚诗情雅致,追求“意在笔先”,强调诗词表
现的思想感情和意境表现的质感。
四、绘画美学:宋人善于创造具有传世价值的绘画艺术。
他们重视画
面构图、笔墨技巧和色彩表现,追求意境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五、建筑美学:宋人注重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同时也重视建筑的审
美意义和象征意义。
六、雕塑美学:宋人的雕塑作品富于生活气息和艺术表现力,他们注
重雕塑造型和材料选择,力求表现出雕塑作品的独特魅力。
七、舞蹈美学:宋人的舞蹈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强调舞蹈的节奏、步伐和舞姿,同时也注重舞蹈与音乐的协调。
八、戏曲美学:宋人的戏曲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音乐舞蹈的艺
术特点,他们强调戏剧的情节、角色和表演技巧,力求通过戏曲表现
出自己的审美情趣。
九、文学美学:宋人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性,他们注重文
学的深度和生命感,强调文学对人类精神的启示和熏陶。
十、人生美学:宋人提倡“养生美学”,认为要从饮食、居住、运动、休息、情感等方面来养生,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宋风雅美学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智慧的美学理论,它充
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宋代文人审美特点
![宋代文人审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bdb19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d.png)
宋代文人审美特点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文人群体在此时崛起并展现出独特的审美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还广泛影响了绘画、书法、陶瓷等多个艺术领域。
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既是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一、尚意重韵的文学审美宋代文人崇尚意境与韵味,这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他们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注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世界的认知。
与前代相比,宋代诗词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文人们倾向于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诗词的音韵美,通过对声韵的精心安排和运用,营造出一种优美的音乐感,使诗词更加易于传诵和记忆。
二、以书入画的绘画审美宋代文人画兴起,成为中国画坛的一股重要力量。
他们倡导“以书入画”,即将书法的笔墨技巧融入到绘画中,追求笔墨的意趣和画面的意境。
这种绘画风格突破了前代绘画以形似为重的局限,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和个性表达,使画面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深邃的意境。
同时,宋代文人画也非常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他们善于通过观察自然、感悟自然来获取创作灵感,将自然的美妙之处以笔墨的形式呈现在画布上。
三、追求意境的书法审美书法作为宋代文人必备的一项技能,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追求。
宋代书法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个性的表达,文人们通过笔墨的挥洒和字形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与前代相比,宋代书法更加追求自然流畅、简约大方的风格,避免了过分繁琐和矫揉造作的倾向。
同时,宋代书法家也非常重视笔墨的质地和墨色的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他们在书写过程中会精心选择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力求使作品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四、典雅精致的陶瓷审美宋代陶瓷业非常发达,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瓷窑和瓷器品种。
这些瓷器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宋代文人对陶瓷的审美追求也体现在典雅精致上。
大雅大俗宋朝风
![大雅大俗宋朝风](https://img.taocdn.com/s3/m/0e22a1766bec0975f565e246.png)
大雅大俗宋朝风作者:暂无来源:《收藏/拍卖》 2017年第6期文:吴钩图:本刊资料库宋朝是一个风雅的时代,我们不妨称其为“风雅宋”。
雅,是宋人的生活风尚与审美风格,不管是“极简”的宋瓷、清雅的宋式家具、精美的宋版书、精雕细琢的宋词、雅致的文人画、讲究意境的园林,还是文人间的雅集、文会、品茶、游园、鉴宝等生活时尚,都可以用“雅”字相形容。
宋朝又是一个极世俗的时代,传统社会的俗文化,是到了宋代才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宋朝的城市都有瓦舍,瓦舍之内设立勾栏、乐棚,勾栏中日夜表演杂剧、讲史、傀儡戏、皮影戏、魔术、杂技等节目,“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从瓦舍勾栏生长出了充满市井气息的俗文化。
四艺,雅与俗并行不悖在宋朝的士大夫群体中,流行四大雅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宋人认为,这四件雅事不可草率、马虎,应该以专业的态度对待它。
南宋时杭州有民谚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
”戾家,便是外行人的意思。
由此可见宋人的生活审美风尚:追求雅致、讲究品质。
但是,这么雅致的生活并不排斥市井俗夫,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它深入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一名市井中人也可以把玩四般闲事,享受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的雅趣,正如一个文人雅士也可以进入瓦舍勾栏欣赏通俗的文娱表演。
所以,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宋人的生活审美情趣,我会用“大雅大俗”这个词。
宋人审美,雅到极致,又俗得可爱,雅俗共赏,雅俗兼资。
烧香焚香,宋人将其发展成为文人雅道,“煮茗烧香了岁时,静中光景笑中嬉”,文人雅士的生活离不开焚香,不管是读书、闲居,还是雅集、宴客之时,他们都会烧一炉香,氤氲一室。
宋代的香品,一般都是合成的香料,叫做“合香”,并不是直接将沉香、檀香等拿去烧掉。
许多宋朝士大夫都喜欢亲手调香,并将调香当成文人生活的雅趣。
陆游就是一位调香高手,他的《焚香赋》描写的就是调香之法:“暴丹荔之衣,庄芳兰之茁;徙秋菊之英,拾古柏之实;纳之玉兔之臼,和以桧华之蜜。
从点茶中学习宋代极致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从点茶中学习宋代极致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d82340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0.png)
从点茶中学习宋代极致美学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宋代文人的生活四艺包括()A:插花 B:焚香 C:挂画 D:点茶答案:ABCD2.北宋建立之初,统治者实行()的国家政策,使国家在政治上趋于稳定。
A:崇武抑文 B:休养生息 C:屯兵备战 D:崇文抑武答案:D3.宋徽宗提倡写实主义的花鸟画风,被称为“宣和画风”。
()A:错 B:对答案:B4.书法上的“瘦金体”产生于南宋。
()A:错 B:对答案:A5.下列哪一项成就不是产生于宋徽宗执政时期()?A:大观茶论 B:宣和北苑贡茶录 C:宣和画谱 D:茶具图赞答案:D第二章测试1.下列对于中国主流饮茶方式的演变,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泡茶-点茶-煎茶 B:点茶-煎茶-泡茶 C:煎茶-点茶-泡茶 D:泡茶-煎茶-点茶答案:C2.唐代最主要的饮茶方式是()。
A:煎茶 B:点茶 C:茗粥 D:泡茶答案:A3.点茶法在()时期发展到鼎盛。
A:明代 B:宋代 C:唐代 D:五代答案:B4.宋代蔡襄()中饮茶法描写的是宋代点茶法。
A:茶经 B:茶谱 C:茶录 D:茶疗答案:C5.径山茶宴的发源地位于()。
A:浙江杭州 B:福建建阳 C:江苏苏州 D:江西修水答案:A6.宋代点茶的烧水过程非常讲究,被称为()。
A:候汤 B:烧水 C:煎水 D:择水答案:A7.宋代斗茶的颜色以()为最佳。
A:青白 B:灰白 C:黄白 D:茶白答案:D8.茶百戏是一种以茶和清水为原料使点茶茶汤的表面,幻变出各种文字和图案的独特技艺,在宋代又被称为()。
A:点茶 B:泡茶 C:水丹青 D:分茶答案:CD9.茶圣陆羽认为,煮茶用水的最佳选择是()。
A:山泉水 B:井水 C:江河水 D:雨水答案:A10.宋代是中国制瓷业发展的高峰,以下属于宋代“五大名窑”的是()。
A:柴窑 B:磁州窑 C:汝窑 D:钧窑答案:CD11.《大观茶论》全书一共包含()篇,对北宋时期贡茶的生产、采制、茶叶品质的鉴定、饮茶风尚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是研究宋代点茶的重要资料。
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5bcc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2.png)
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知识点总结古代文人,作为文化精英和时代的代表,不仅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备着独特的生活情趣。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着高雅的情趣,对艺术、自然与人文都有着深刻的品味和体验。
以下是我对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一、闲适的生活态度古代文人对于生活有着独特的态度,崇尚自由自在、轻松闲适的生活方式。
他们常常以闲散自得的状态,抛开俗世的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例如,唐代文人喜欢在田园中修身养性,欣赏自然美景,倾听鸟鸣虫语,抒发心情;宋代文人则迷恋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二、雅致的艺术追求古代文人对于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爱,他们崇尚优雅、精致、高尚的艺术形式。
诗歌、书法、绘画成为他们最为钟爱的艺术表达方式。
他们通过吟诗作赋,抒发情感;用毛笔书写,展现自己的文化修养;以画笔勾勒,描绘自然山水。
艺术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对美好世界的渴望。
三、茶道的独特体验古代文人中很多人都钟爱茶道,将茶艺视为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
他们认为品茶可以清心寡欲,增添生活情趣。
茶道注重工具、茶具的精致与功能,追求冲泡过程的雅致和流畅,以及茶香的回味和品尝。
茶道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体验。
四、诗词的境界追求古代文人中有众多的诗人,在他们的字里行间,表达了纷繁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他们通过诗歌的形式,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古代文人通过创作诗词,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追寻。
他们享受写作的乐趣,通过琢磨文字、咏史抒怀,寄寓自己诗人的情感与理想。
五、音乐的舒缓心灵音乐是古代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欣赏音乐,弹奏乐器,倾听悠扬的旋律,以此舒缓心灵。
在戏曲演出、音乐会以及私下的音乐雅集中,古代文人们都能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体味生活的美好和哲理。
音乐的意境通过古代文人笔下的描绘,被一代代的读者所欣赏和传承。
六、自然的亲近与观察古代文人常常追求与自然的亲近与观察,他们不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更注重汲取自然的灵感。
只需三步再现宋代文人高雅生活
![只需三步再现宋代文人高雅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8906dc7769dc5022abea00c6.png)
只需要三步再现宋代文人高雅生活引言一般说到“点香”或者“烧香”是大家都想到的是“拜佛”,一种民间祭拜仪式,雅味全失,沾满了求子祈财的味道。
而提起香道却还要追溯至宋朝时期,香文化达到了顶峰时期,看看人家是怎么玩香的:在房间里,桌上静摆着一个香炉,上面飘着袅袅轻烟,旁边的文人在认真地读书,或者下棋,或者弹琴,累了就抬头轻嗅一室清香,顿时倦意全无,精神焕发,说不尽的飘逸淡雅。
怎么样?是不是很向往呢!一起来看看,如果想要实现理想的宋代生活,需要做哪些~学习宋人第一步—选心爱的香炉宋朝读书人的案头一般都会放置一个小巧的香炉,这是宋人的一个焚香习惯,陈宓的《和喻景山》中就曾写到:“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
”官宦士大夫的家中甚至还有大型的香炉,它们造型独特,有鸭型或狮型的,称为“香鸭”和“金猊”,摆放在会客厅中,尽显富贵庄严之气。
而富山的香炉更显现代的简约大气之美,这款青铜制造的麒麟三足炉“麒麟踏祥云,人间百难消。
”世有麒麟,祥瑞必得,有驱邪镇宅招财寓。
最适合放置于书房,点上一炉盘香,就可以看书学习。
这款香座采用合金+陶瓷的材质制成。
陶瓷自然是高温烧制而成,略带颗粒感的表面看起来颇有质感,更增添了一点沉稳的气质;合金的盖子上雕刻着喜鹊落枝图,很是具有中国风了。
这样一黑一金的搭配作为摆件其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夺目,反而是恰到好处的融入了居室环境中。
当一缕烟袅袅升起,舒心的香气也随着散落在点滴角落。
学习宋人第二步—选品质好香宋人常用的香和我们现在的不同,我们经常用的是线香和盘香(印香),而宋人用的香丸和香饼,宋人用的香丸、香饼是人工调制的合成香料,叫“合香”。
这和我们现在喜欢在家中放香薰是一样的,美好的香薰可以美化环境,愉悦心情。
相比现代层出不穷的香水香薰还是更喜欢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以沉檀香料为基础的天然香,这种味道更佳纯粹,健康,甚至作为中医药材可以入药调理身体。
富山香堂的芽庄沉香芽庄沉香是越南沉香中的上品。
宋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
![宋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c1b21ed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7.png)
宋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一直喜欢宋朝的审美,简单素朴,文雅幽静,抛却繁复,不事雕琢,随性而行,返璞归真。
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经领先世界一千年。
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美的追求,不仅是一曲浪漫的宋词,更是一种生活风尚:追求雅致,讲究品质。
今天的我们大多繁忙,很少人能静下心来发现美。
而对宋人来说,这些只是寻常。
01最早的极简风如果唐朝是繁复的华丽风,那么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风。
宋人大多提倡简朴,讲究典雅平正,优雅简洁,希望通过低调和品味,来表现自己。
宋人更在意天性,返璞归真,美得自然,他们一扫唐代的奢华张扬,喜用墨写字、画画,用单色釉烧瓷……以素色为主,沉静雅致,素与简的穿衣风格,直到现在也被广泛运用。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
物以极简为美,生活也是。
活得越素简,越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
图 |《松涧焚香图》马远02风雅雅,是宋人的审美风格,雅,是风雅,也是质朴淡泊。
它没有瑰丽的色彩,没有过多的渲染,自有一种气质藏于其间。
表现在艺术上,是书法,绘画,瓷器,表现在生活上,是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图 | 宋·《胆瓶秋卉图》宋人对风雅的极致追求,更是形而至内的品性修为,善于发现生活情趣。
冰裂纹,本是烧坏的产物。
却在宋人的手上化腐朽为神奇。
败笔,不完美之中,诞生出了绝世的沧桑之美。
宋人饮茶之风及制茶之法登峰造极,全社会各阶层普遍饮茶。
茶肆十分兴旺,不仅在大城市,小城镇也比比皆是。
《水浒传》里就有多处反映,比如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
图 | 《文会图》(局部)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宋代的文人成就斐然,世所公认。
有人曾问,为什么宋朝会有这么多文人?他们为什么在面对权利和财富时,为什么可以不贪婪?蒋勋说:因为他们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图 | 张先《十咏图》无论是宋朝,还是千年后的今天,雅是唯一不会褪色的美。
宋代茶艺中的点茶,斗茶体会
![宋代茶艺中的点茶,斗茶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a9c40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f.png)
宋代茶艺中的点茶,斗茶体会
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点茶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茶人自己饮用亦用此法。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的“四事”或“四艺”。
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宋人烹茶时,先将茶饼碾碎,置碗中待用。
然后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冲点入茶碗将碾碎的茶饼冲成茶汤。
同时用茶筅快速用力打击,就会慢慢出现泡沫浮于汤面。
这个过程叫做“点茶”。
点茶讲究七汤
第一汤“疏星皎月”
第二汤“珠玑磊落”
第三汤“粟纹蟹眼”
第四汤“轻云渐生”
第五汤“结霭凝雪”
第六汤“乳点饽然”
第七汤“乳雾汹涌,溢盏而起”
由点茶衍生的还有分茶,也就是有趣的茶百戏文化,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其特点是仅用茶和水而不用其他的原料便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的咖啡拉花与茶百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茶百戏实现了用清水幻变图案,和一般绘画技法不同。
清水使深色的气泡微粒变浅从而形成色差出现图案,古人将这一现象称为幻变。
以一个小茶勺为工具,在茶面上随意勾勒,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梦回宋代,一茶一友,惬意舒适又美好,让人万分舒心一场茶事,茶浓香短,茶淡趣长。
在当下的一杯茶汤中寻得一份生活的静意,此刻弥足珍贵。
希望以上回答可帮到你。
宋朝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
![宋朝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f12e8df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2.png)
宋朝人的生活美学:生活有情调,灵魂有诗意来源:唐宋艺术(ID:gh_2ff6b08f0a6b)▎如果有机会穿越时空,你愿意去到什么朝代?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外患不断,但内乱不多,因而“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市民文化兴起,生活气息浓厚。
宋人业余生活丰富,生活品位高:抚琴弈棋,宴饮集会,踏春赏花,带雨种竹,汲泉煮茶,古鼎焚香……他们活得诗意优雅,又热气腾腾;他们带着无限的希望,努力耕耘;他们永远满腔热情,不自怨自艾;他们依心而动,热爱珍惜每一天;宋人,千年前已活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把日子过成诗。
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更懂美,没有人比宋人更懂得生活。
《梦华录》的热播,也让很多人梦回宋朝,对宋代生活方式生出无限向往。
《风雅宋》的作者吴钩说宋朝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气息的时代。
换而言之,宋人的闲情雅趣放在现代也很适用,而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中国式的宝藏生活”也正是现代人在高压下的心向往之。
本期策划,带你穿越时空,在十二个时辰中品味宋人的精致生活。
蒋勋:像宋人一样有品位地生活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闲,可以很潇洒,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位,重视生活里面怎样喝茶,不追求权力与财富,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的作者已经无可知晓,但是这幅画很好地反映了宋代文人生活里面一种美学风格最好的范例。
一位文人坐在家中榻上,手中拿着书卷,书童在为他倒茶,身后的屏风描绘的是江边景色,沙洲上高长着芦苇,芙蓉花下有一对鸳鸯,远处大雁振翅飞过,反映宋代文人向往山水,向往自然,山水自然是心中的品性。
画中屏风挂着的是主人自己的画像,当一位文人将自画像挂在家中,代表自己懂得重视自己存在的价值跟意义,自己会时刻反省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像是面对着镜子自我凝视,有了这样反躬自省的功夫,就懂得如何分辨人生中利害得失,就能以轻松姿态超脱利欲纷扰,找到属于自己的悠闲自在。
阐述南宋四家的艺术特征
![阐述南宋四家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c04ed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d.png)
阐述南宋四家的艺术特征
南宋四家是指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活跃于宫廷的四位名家:李唐、苏轼、黄庭坚和米芾。
他们都是南宋著名的文人画家,其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重视意境:南宋四家的画作注重表现意境,追求感性、凝练的艺术表达方式。
他们不拘泥于形式和技巧,而是更注重作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善于运用空灵、恬淡、清逸的笔墨来表现作品的氛围和意境。
2. 借古抒怀:南宋四家的艺术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古代文人士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他们通过借古抒怀的方式表达对时代局势和个人处境的不满或思考,呈现出了浓郁的文人气质。
3. 主张真趣合一:南宋四家主张融入真趣合一的艺术追求。
他们认为画家应该先用心去感受和理解自然界的万物,然后通过画笔表现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他们追求画作的自然真实,注重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与感受。
4. 崇尚意境高远:南宋四家的艺术作品中常常充满了意境高远的气息。
他们追求画作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希望通过画作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心境。
他们善于利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创造出含蓄深远的艺术效果。
总之,南宋四家的艺术特征主要集中在追求意境、借古抒怀、
真趣合一以及崇尚意境高远等方面,他们的艺术作品具有高度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风雅宋韵 美学
![风雅宋韵 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d02bc6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6.png)
风雅宋韵美学是中国宋代的一种美学风貌,它体现了宋代人对于简约、精致、清淡、韵味的追求。
宋代美学强调“大道至简”,即将繁复的事物化为至简的形式,表现出一种高雅、清新的美感。
在宋代,人们注重内心世界的修养,追求“风雅处处是平常”的生活美学。
这种美学不仅体现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宋代的书画、器物、建筑等艺术形式,都表现出一种简约而精致、清淡而韵味的美感,成为宋代美学的代表。
同时,宋代美学也注重雅俗共赏,即不仅文人士大夫阶层追求高雅艺术,市井生活也充满了趣味和美感。
宋代的“四艺”(琴、棋、书、画)成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宋代的陶瓷、漆器、织锦等手工艺品也广受人们喜爱。
总之,风雅宋韵美学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种重要风貌,它强调简约、精致、清淡、韵味,追求内心世界的修养和雅俗共赏的文化氛围,对后世的艺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四雅事
![宋代四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fbf9545856a561253d36f41.png)
宋代四雅事宋代被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
在社会人文艺术浓郁的熏陶下,宋代士大夫逐渐追逐于归隐生活。
宋代吴自牧笔记《梦梁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出宋代文人雅士对生活“四雅”或“四艺”的追求。
此四艺者,可透过嗅觉、触觉及味觉、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生活不断提升至艺术境界。
点茶一壶沉香好茶,款待远道而来的友人宋代时期流行的点茶法,将茶碾压成粉末之后放入茶盏中,注水后,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
日本的茶道就是承燃宋代的点茶。
中国茶道博大精深,是一门饮茶艺术,深入日常生活,于诗词歌赋、绘画中彰显其风韵。
乾隆皇帝就曾对这门艺术进行评价;“君不可一日无茶”,此间话语成为茶融入生活的真是写照。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煮茶方法,也是日常斗茶的进行方式。
它可以在二人或者多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单独煎(水)、自点(茶)、自品给人带来身心灵上的愉悦。
焚香一缕馥郁馨香,舒缓俗世烦忧中国香道文化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春秋之前,远在盛唐时期,人们对于调香、熏香及评香已成为一项高雅的艺术,有着特殊的情怀。
宋代香文化达到鼎盛,香文化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文人雅士相聚一起品香读书、著书,一边享受这氤氲香气,一遍读经论道。
历代帝王、文人墨客都有爱香的癖好,以至于有人感慨道“无香何以相聚”。
苏东坡在晚年与沉香为伴,终日焚香,创作诗词歌赋,度过一段有“香气”的日子。
插画一盆理念之花,品味人生百态中国插画艺术主要来源于隋朝以前,主要作用于佛堂的祭祀供奉,而唐代的花艺在宫廷内十分受欢迎,到了宋代更为普及。
一般的文人雅士,对于插花的喜爱尤为之极,于日常生活中入眼可见。
宋代插花技术逐渐突破,区别于唐代的富丽堂皇、绚丽多彩。
宋代插花多以清新、舒雅、庄重的线条美、赋予花朵以生命,走内涵路线。
注重花朵的品德节操,将插花视作“理念花”,对后世的花艺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延续至今,插花已经演变成一种生活情趣,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宋代文学的风格特点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
![宋代文学的风格特点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7073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7.png)
宋代文学的风格特点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1. 引言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而著称。
同时,宋代文人墨客也以其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感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2. 文学风格特点2.1 理性与浪漫并重宋代文学注重对情感的表达,但与此同时,理性思维也在写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种结合使得宋代文学在情感表达上显得真挚且准确。
2.2 婉约清新宋代文学追求温婉、含蓄的写作风格,强调修养、雅致,尤其体现在诗歌和词曲中。
这种婉约清新的风格赢得了广泛的喜爱,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线条流畅宋代散文以其清晰明快、条理分明为特点。
写作手法简练精巧,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内容,这也是宋代散文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所在。
3. 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3.1 追求自我修养与人生观念宋代文人墨客注重个体修行和内心净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他们倡导“君子之于物也,曰向其性”(《论语》),即顺应本性、追求内心真实的生活方式。
3.2 注重艺术和美学追求宋代文人墨客崇尚艺术与审美,他们以绘画、诗歌、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对美的执着追求不仅丰富了他们个人的精神世界,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3.3 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问题虽然宋代文人墨客以自身修行为主,但同时也关注社会现象和民生问题。
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风气和政治局势的忧虑,并致力于改善社会状况。
4. 结论宋代文学以其独特风格和桀骜不驯的思想态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文人墨客们以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影响了后世,创造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化遗产。
以上是关于宋代文学风格特点与文人墨客生活态度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宋代艺术的美学特征
![宋代艺术的美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f223a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7.png)
宋代艺术的美学特征
宋代艺术家注重表现生活的真实性,他们在创作中追求真实、自然和质朴,尤其是在绘画和诗歌中更为明显。
宋代画家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力求细致入微,反映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在宋诗中,也常常描写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二、强调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宋代艺术家强调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他们在创作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对人的关注。
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婉约的风格,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然、人文的怀念。
宋代画家则注重表现出画面的情趣和意境。
三、追求简约和淡雅
宋代艺术家追求简约和淡雅,他们在创作中强调画面的空灵和淡雅,讲究意境和境界的把握。
宋代画家的山水画,常常以墨色为主,注重意境的塑造和疏远感的表现。
宋代诗人的诗歌也以其淡雅、简约、清新的特点著称,表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四、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
宋代艺术家重视艺术的教化作用,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性和教育性,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宋代诗人的诗歌常常以“诗以载道”为宗旨,表现出诗歌的教化作用。
宋代画家的画作也常常以其寓意和道德教化的意义而著称。
综上所述,宋代艺术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真实性、情趣、简约和教化等方面,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也为后世的文
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宋朝四雅,领先世界一千年
![宋朝四雅,领先世界一千年](https://img.taocdn.com/s3/m/cd73cf9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c.png)
宋朝四雅,领先世界一千年宋朝流行“四般闲事”,哪四般?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些对于后人来说,是一门非常高雅的艺术,对宋朝人来说,不过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焚香、点茶、插花传入日本后,成就了日本传统三雅道:香道、茶道、花道。
焚香我国的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即焚于室内,以祛秽气;熏衣与被,以取芳馨。
宋代,是香文化的顶峰。
宋人把香事的诗意化、日常化推向极致。
焚香是宋朝文人雅士,在嗅觉、味觉、视觉、心灵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与心灵活动。
他们在读书、闲居,或是雅集、宴客之时,都会焚一炉香。
当然,宋朝市井中也有香道。
在市集酒馆喝酒,也有“香婆”会把点着的香炉,放在客官的酒桌上。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杭州的酒楼“各分小阁十余,酒器悉用银,以竞华侈。
……及有老妪以小炉炷香为供者,谓之香婆。
”可见在宋代,焚香已然是生活中一种普遍习惯,是平民文化的生活美学。
宋人杨万里在《焚香诗》中,写道:“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银为叶轻似纸”,首句写如碧水般色泽的香炉,后句的银叶则是今日的隔火砂片。
八百年前宋人发明的“隔火焚香”品香法,是现今日本香道的前身。
点茶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点茶就是宋代的茶道。
据史料记载,宋朝人用一套复杂的工艺将茶叶制成茶饼,烹茶的时候再将茶饼敲碎,研磨成茶末,用沸水冲点,这个过程就叫做“点茶”。
宋朝点茶和现代的咖啡拉花有些相似。
但它仅仅用茶末和水,就能绘出复杂的山水云雾、花鸟鱼虫,可以说难度系数更高了。
相传,宋徽宗本人就是一名点茶的高手。
他深谙饮茶之道,对茶的研究可与陆羽、蔡襄并列,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写茶书的皇帝。
他曾说:“咱大宋的茶道,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但是宋人点茶,更多的是将茶饼研成细末,与之冲水送服。
到了明清时代,饮茶方式改为冲泡,往后就没有继承和发扬宋朝的点茶文化。
宋朝文化繁荣北宋的文人雅士
![宋朝文化繁荣北宋的文人雅士](https://img.taocdn.com/s3/m/d85da9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2.png)
宋朝文化繁荣北宋的文人雅士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北宋的文人雅士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文人雅士的定义、北宋的文化繁荣、文人雅士的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人雅士的定义文人雅士是指那些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思想气质的人才,他们热爱文学艺术,有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批判精神。
这些文人雅士不仅追求个人的艺术成就,更追求对社会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二、北宋的文化繁荣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相对稳定,这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诗词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以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纷纷涌现,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
三、文人雅士的特点1. 独特的审美观念:文人雅士对美的追求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见解,他们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现出来。
2. 文风独特:文人雅士的作品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方式,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批判精神:文人雅士对时代和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不义的批判,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四、文人雅士的作品1. 《水调歌头》:这是苏轼的作品,以其自由奔放的诗风和对时代的批判性思考而著名。
通过这首词,苏轼表达了对时代政治黑暗和社会不公的愤怒和不满。
2. 《登鹳雀楼》:这是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表达,传递了对时代变迁和命运抉择的思考。
3. 《春江花月夜》:这是张若虚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的向往。
五、文人雅士的社会影响文人雅士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社会现象和时代问题的关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思考和讨论。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范本和指导。
文人雅士们的思想和创作对后来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宋文人生活四艺味、嗅、触、视四觉的雅致
导语: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亦有称“四事”者),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
这与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学与讲究个人品味的生活态度极为一致,亦与当今的东方美学主流意识不谋而合。
点茶:一壶沉香好茶,款待远方友人
宋代流行点茶法,将茶压辗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日本抹茶道就是然自宋代的点茶。
中国茶道是一门饮茶艺术,深入日常生活诗词、绘画中。
乾隆帝曾曰:“君不可一日无茶”,此语成为了茶融入日常生活的最佳写照。
点茶是唐朝和宋朝时期的一种煮茶方法。
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
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焚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烧香一词很通俗,按俗解后面马上要跟上磕头二字才是,实际上焚烧二字义本无别,似乎说焚香便雅了许多,实际上只是语言习惯而已。
这里的烧香绝不是指佛寺道观或祭祖打醮之类的香,而是为了增添日常家居生活情调的焚香。
中国用的香历史可追溯至春秋之前,盛唐时期调香、熏香、评香已成为高雅艺术,香道文化俨然成形。
宋代发展更达到鼎盛,香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文人雅士相聚品香读书,一边享受氤氲香气,一边读经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