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件
6.为改善空气质量,有如下建议:①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②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行驶; ③将污染重的工厂烟囱加高;④ 加速燃气化建设,改烧煤为烧煤气或天然气。你认为以上建议合理 的是:__①__②__④___。
谢谢观看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Content s
录目
1 保护生命之源 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3 与自然和谐相处
(1) Cu O2
稀硫酸
CuO
CuSO4
(2) Cu 浓硫酸 CuSO4 〔已知:Cu + 2H2SO4 (浓)
CuSO4 + SO2↑+2H2O〕
从绿色化学的视角考虑,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更合理?
方案(1)更合理。 因为方案(1)不产生污染物二氧化硫, 且原料的利用率高。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 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 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 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树立绿色化学 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污染的防治应从三方面 考虑:一是消除污染源; 二是禁止向环境中排放 污染物;三是等污染物 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 再治理。哪一种方法更
好呢?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指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化学,它要 求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1)绿色化学的核心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 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②催化转化:2NO2+4CO N2+4CO2
常见的工业废气
工厂尾气
主要成分
硫酸厂尾气
SO2、O2、N2等
硝酸厂尾气
NO、NO2、N2、O2等
高炉煤气 炼钢烟气
CO、CO2、N2等 Fe2O3烟尘、CO等
焦炉气
H2、CH4、CO、CO2、C2H4、N2等
处理方式 一般用氨水吸收 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
中)

死亡
PM2.5
直径小于或 等于2.5微 米颗粒物
污染空气,形成雾霾天气,增加交通事故,危害 人体健康
三、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 想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 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 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 污染。
三、绿色化学

【课堂练习】 5.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SiO2制备高纯硅
【课堂练习】 6.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 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 是( A ) ①置换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分解反应 ④取代反 应 ⑤加成反应 ⑥加聚反应 ⑦酯化反应 A.②⑤⑥ B.②④⑤ C.只有⑥ D.只有⑥⑦
酸雨的形成及治理
• 1.硫酸型酸雨及治理
• (1)形成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治理:可在煤中添加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或氨水作为脱硫剂。反应原理如

化学与环境ppt课件

化学与环境ppt课件
农药残留
对农产品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食品安全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
化肥过量使用
导致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破坏 生态平衡。
农业废弃物
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 次污染。
工业废弃物对生态影响
固体废弃物
如废渣、尾矿等,占用 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
液体废弃物
如废水、废液等,含有 大量有害物质,对水体 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联合使 用,以提高修复效果。
05
化学物质对生态影响
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影响
重金属污染
如铅、汞、镉等,对土壤、水体和生物体造成长期危害。
有机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二噁英等,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放射性物质
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辐射损伤,影响遗传和生态系统稳定。
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生态影响
气体废弃物
放射性废弃物
如废气、烟尘等,对大 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
处理难度大,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
06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原则和实践
绿色化学原则
包括减少废弃物、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节能和降耗、利用可再生资源等,旨在从 源头上防止污染。
绿色化学实践
例如开发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优化化学反应条件以减少废物生成,利用生物 技术转化废弃物等。
无机污染物
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如 铅、汞、镉等)和氰化物 等,多来源于金属冶炼、 电镀等工业废水。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来源于核工业废水, 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强 的放射性。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与方法
物理法
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主要 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化学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化学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01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中的化学反应
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释放出热能,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转
化为电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02
废弃物热解气化技术中的化学反应
废弃物在高温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如
氢气、一氧化碳等),用于燃烧发电或化工原料。
03
废塑料油化技术中的化学反应
废塑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液态燃油和化工原料,实现
03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应用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中化学原理及应用
01
硫氧化物的去除
02
氮氧化物的控制
利用化学吸收、吸附、催化转化等方法, 将大气中的硫氧化物(SOx)转化为硫 酸盐或硫磺,从而降低其浓度和危害。
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非选择 性催化还原(SNCR)等化学方法,将 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水, 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化学与环境保护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化学基础知识 •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应用 • 环境污染案例分析及其治理措施 • 绿色化学理念在环境保护中推广实

目录
• 实验环节: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操 作演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引起广 泛关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使用方法
试管、烧杯、量筒、酒精灯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 镜等;遵守实验室规则,不随意触碰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 室整洁卫生。

4.2.2《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课件(人教版必修2)

4.2.2《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课件(人教版必修2)

800 ℃
2019/4/6
再如,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同样需要控制, 其中的氮氧化物还是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成因, 它比硫氧化物的消除难度大,一般采用CH4、H2、 NH3等在Pt、Pd等催化作用下是氮氧化物还原, 转化为N2、CO2、H2O等无害气体。
Pt CH4+4NO2======4NO+CO2+2H2O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 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 “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 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 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00~500 ℃
Pt CH4+4NO======2N2+CO2+2H2O
400~500℃
2019/4/6
水硅藻等)的迅猛生长, 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 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 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2019/4/6
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控制硫和氮氧化物,进而控制 酸雨等危害。例如: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酸雨类型 属于硫酸型的特点,主要采取燃料预脱煤、炉内脱硫 和烟囱排气除硫等措施,用CaCO3、CaO、Ca(OH)2、 NH3、水等吸收脱硫。 CaO+SO2====CaSO3
800 ℃
2CaSO3+O2====2CaSO4 SO2+2NH3+H2O====(NH4)2SO3
2019/4/6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化学原理
技术手段
生产 应用
源头
全部转化
100%
四、绿色化学
3.绿色化学示意图
4.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遵循的三原则(3R原则) 、 和 。
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
四、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就是污染后有效治理的化学思想( )(2)“绿色化学”就是指在化工生产中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质( )(3)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把CO、NO催化生成N2和CO2,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
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
二、化学与环境保护
(1)化学工作者进行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有可无,有污染治理就行(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NOx、SO2为次生污染物( )(3)“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
×
×
【判断正误】
提示 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是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的基础,非常必要。
解析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会加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

三、课堂检测
2.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必须重视处理“白色污染”。该“白色污染”指的是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解析 白色污染是指聚氯乙烯等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在颜色上不一定为白色,题中白色烟尘、粉末以及白色建筑材料都不属于白色污染,分别为粉尘污染和建筑垃圾。
【理解应用】
四、绿色化学
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原子利用率为: ×100%,试计算两种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方法一为________%,方法二为________%。
四、绿色化学
(2)试从反应物、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生产工艺,原子经济性反应,催化剂选择性等角度分析两方法的优劣。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高一化学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高一化学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

酸雨
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 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 危害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
臭氧空洞
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烃的排放
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赤潮和水华
使藻类过度繁殖,水质恶化,发生在海 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废水的任意排放
水中为赤潮,淡水中为水华
白色污染 聚乙烯塑料的大量使用、任意丢弃
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也称环境友好化学 1. 核心思想
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 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从源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2.“原子经济性反应” 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 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 SO2属于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用碱、碱性氧化物、某些弱酸盐溶液吸收;
➢ 从“元素价态”角度分析: SO2中硫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因此可用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吸收;
➢ 从工业生产实际角度分析: 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廉价易得、效果显著、不产生新污染物;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污水处理 ① 常用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②“三级”处理: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工业“废渣”及生活垃圾的处理
三个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两个目的: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回收利用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常见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形成原因
主要危害
温室效应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例1】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B )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复习课件(共22张PPT)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复习课件(共22张PPT)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5.酸雨危害: 死亡 ,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导致鱼类_____ 酸化 ,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2)使土壤______ 腐蚀 损坏; (3)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等_____ 危害 人体健康。 (4)______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6.酸雨的防治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5.6 的降水(包括雨、雪、霜、 3. 酸雨是指pH小于_____ 露、雾和雹等)。 二氧化硫 和汽车发动 4.酸雨的成因: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 氮氧化物 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 机产生的___________ 化学 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落。 发生______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甲烷、一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不是 形成酸雨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 解,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生态系统 ; (1)破坏水_____________ 渔业 生产; (2)影响工农业和________ (3)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3.水污染的治理与防治 化学方法 处理污水; (1)利用____________ (2)水污染的综合防治: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研究化学反应探究和工艺, a.___________________ 实现化工产品的无污染生产、研制无磷洗涤剂等。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研究高效率、低消耗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
水环境质量评价
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 属等。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重金属等。
化学方法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物识别与检测
通过化学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环境污染物治理技术
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开发环境治理技术,如 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
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化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 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养。
关注环保动态和政策法规
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环保动态和政策法规,了解环保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拓宽他 们的视野和思路。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
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教育学生树立节约意识,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如节约用水 、用电、用纸等,减少资源浪费。
废气处理
对于产生的废气,应采用 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吸收 、氧化、还原等,以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
废液处理
废液应分类收集、储存和 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环 境中。
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与回收
废弃物分类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 行分类,如有机废液、无机废液
、固体废弃物等。
废弃物处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应采用 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中和、沉淀
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
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 其环境行为。
环境友好材料开发
研发低污染、可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减少 环境污染。
06 环境保护意识培 养与行动倡议
增强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通过课堂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 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练习
5.下列物质的制备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C) A.制取Cu(NO 3 ) 2 :CuO+2HNO 3 =Cu(NO3 )2 +H2O B.制取CuSO 4 :Cu+2H2SO4 (浓)=CuSO 4 +SO2 ↑+2H2O C.制取氯乙烷:CH2=CH2+HCl→CH2Cl-CH 3 D.制取溴苯:C6H6 +Br 2 →C6H5Br+HBr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所谓水华(water blooms),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 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 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 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 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声污染监测
水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检测
水质检测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1)“三: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废气 、 废水 和 废渣 对环境的污染。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2) 大气污染物与次生污染物
CO、 NOx、SO2 酸雨
烟尘
挥发性有机物
阳光、空气和水蒸气等作用 次生污染物
雾霾
光化学烟雾
一、化学与环境保护
世界上最早出现光化 学烟雾污染的城市
人工光合作用是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实现对太阳能的转化、存储和利 用。
2003年美国启动“太阳神计划”,用半导体制成光化学二极管加上 不同的催化剂,实现太阳能的吸收,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我们需要的 化合物,
2014年第一个人工光合作用集成系统诞生,再到近几年的光合酶与 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结合实现太阳能的转化,都为人工光合系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 主要污染物

《化学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化学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绿色化学品
开发可生物降解、低毒或无毒的化学品
环境监测中的化学方法
大气环境监测
利用化学方法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等
水环境监测
采用化学分析手段监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 物等
土壤环境监测
运用化学技术检测土壤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
环境治理中的化学技术
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会对土壤生 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农药残留、 重金属污染和工业废弃物等,破坏土 壤结构和功能。
水体污染
化学物质的不当排放和处理会污染水 资源,如重金属、农药和有机污染物 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饮水安全构成 威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来自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系 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确
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 成土壤污染。
ABCD
农业污染源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导致 土壤板结、盐碱化、农药残留等问题。
土壤污染的危害
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 态环境。
土壤污染中的化学问题
重金属污染
01
铅、汞、镉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 农业,提高土壤质量。
化学修复技术
采用化学淋洗、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等方法 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恢复土壤功能。
05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
绿色化学原则
减少废弃物产生,设计更安全的化学品,节能降 耗
绿色合成方法
采用环保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优化合成路线
水体修复
对于已经污染的水体,采用化学沉淀、 吸附、氧化等方法去除污染物,恢复 水体功能。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化学】
难点
重点
清新的自然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然而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活中有哪些环境问题?如何避免环境污染?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与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粉尘等。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影响作物的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C.制CuSO4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D.制CuSO4 2Cu+O2 2CuO CuO+H2SO4(稀) CuSO4+H2O
C
2月02日:国际湿地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0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原子利用率与产率不同
绿色化学的要求。
1.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化学与环境保护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和无机污染物(以重金属为主)。
化学与环境保护ຫໍສະໝຸດ 从含碳、油或其他有机物的废物中回收固体燃料等。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在预防、治理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种类:维生素可分为维生素F、G、X、K、V,用的最多的是青霉素G,俗名为盘尼西林。
化学与环境保护
工业废水的处理
常用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混凝剂法
细小悬浮物

高中化学必修2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ppt)

高中化学必修2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ppt)

2.危害: 危害人类健康
影响植物生长 破坏建筑材料 改变地球气候
讨论: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治理:
调整资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 氢能、风能、地热等),减少使用煤、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减少工业 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 用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政府部 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 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分:化学污染、生物污 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1.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物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 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质等
1.来源:
煤 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等
地球人的行动:
1、开发“绿色资源”是当今世界上工业化国家 开源节流、化害为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2、兴建“绿色建筑”是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 然的一种潮流。
3、吃“环境餐”,以间接保护自然环境而且有 益于身体健康。
增强全球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 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 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 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 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 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乙烯生产环氧乙烷
2月02日:国际湿地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 杀人雾 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50年代伦敦的冬季烟雾污染,
4天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 8000多人死亡。

《化学与环境保护》 讲义

《化学与环境保护》 讲义

《化学与环境保护》讲义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空气污染到水污染,从土壤污染到垃圾处理,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严重性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而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环境监测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的化学分析,我们能够准确测定其中各种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从而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例如,利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技术可以检测出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能够测定重金属的含量。

2、污染治理化学方法为污染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例如,通过加入石灰乳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从而去除;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化学吸收、催化转化等方法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3、新材料研发化学研究推动了环保新材料的开发。

例如,可降解塑料的出现减少了传统塑料对环境的长期污染;新型吸附材料能够更高效地去除污染物;具有光催化性能的材料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将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三、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1、大气污染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等都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破坏生态平衡。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水体中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盐等。

水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系统,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3、土壤污染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置等会导致土壤中的化学物质积累,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物 烟尘及生产 性粉尘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厂、锅炉厂等 火力发电厂、石油化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使用硫化物的 企业、如造纸厂、丝缫厂等 焦化厂 炼铁厂、化工厂、煤气发生站、石灰窑、砖瓦窑、汽 车废气等 氮肥厂、硝酸厂、硫酸厂(铅室法)、染料厂、炸药制造厂、 汽车废气等
水污染使鱼类死亡
酸雨
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燃烧高硫煤排放的 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 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 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然后经某些污染物的催 化作用及氧化剂的的氧化作用生成硫酸,随雨 水降下形成酸雨. 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5.6.
酸雨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 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 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 物的生长.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 5.渗入地下,使水中铝、铜、锌、镉的含量比中性 地下水中高很多倍.
您 能 为 环 十 保 件 大 做 事 的
10 多用肥皂 少用不用洗涤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B )
(A)二氧化硫(B)氮气(C)一氧化碳(D)硫化氢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A C E)
(A)少用煤做燃料(B)把工厂烟囱造高(C)燃料脱硫 (D)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E)开发新能源 3、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的塑料。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目的是( D ) (A)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B)便于加工 (C)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D)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小小鸟
化学 与
环境保护
白色污染
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我们目前常见常用并常说的一 次性“塑料餐具” 。 当白色的、轻轻的但却有相当厚度的 塑料一次性餐具进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着实为这方便又实 用的小东西叫过好——它因不能重复使用而卫生,不需要洗涤 而方便,等等。 但很快,我们就认识到,这类塑料餐具,虽说在用后被我 们扔掉了,但却永远成为这个地球上的有机物垃圾。用专业 术语说就是,自然状态下不能分解。于是,这给人类带来方 便的东西也给地球带来麻烦。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野到山林, 从小河沟到扬子江,到处可见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于是, 人们开始呼吁治理这“白色污染”,消灭这“白色污染公 害”。
硫化氢
二硫化碳
化学纤维厂、石油加工厂、制药厂以及生产各种硫化物、杀 虫剂、二硫化碳等
化学纤维厂、橡胶硫化厂、生产二硫化碳的工厂等
氟化氢
氯化氢 铅 汞
制铝厂、磷肥厂、冰晶厂等
氯碱厂、镁厂等 印刷厂、蓄电池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汽车废气等 仪器仪表厂、灯泡厂、汞电解法氯碱厂农药厂等
绿



•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 目标: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料 和能源,且在各环节都实现无污染的反应途 径和工艺。
田 野
海 边
赤 潮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水中,营养 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 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大大增加,使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 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这种现象叫做“赤 潮”。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赤 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 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值得指 出的是,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 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 内涵: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拒用。
公民环保行为规范
• • • • •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尽量乘坐公交车辆 2、请用布袋购物 3、拒绝一次性用品 4、简单装修房屋
5、反对笼养鸟
6、分类回收垃圾 7、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8、及时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9、使用无氟冰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