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15篇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15篇初中生物教案设计模板15篇教案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教师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便于教学评价,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教案设计,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生物教案设计(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能力目标:能够说出猫和马等一些生物所处分类等级的位置情感目标: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了解双名命名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教学工具多媒体电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上的一些内容师:上堂课我们练习了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那么,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生: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师: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生:种。
师:上节课讲的动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其中又可以分为哪些小类?生: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以分为体温恒定和体温不恒定;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师:很好,这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第二节从种到界二、讲授新课1、分类的依据师:幻灯片放映一则汤姆寻亲记漫画要求:1)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我汤姆猫相似多的保留下来,相似少的排除。
2)我每次最多只能排除三种生物。
生:根据教师幻灯片的播放进行一一排除,找到狗和猫的相似度是很近的`。
师:要求学生回答排除的依据是什么?生:依据是他们的相似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2、分类的等级师:汤姆最终通过分类找到了狗和猫的相似度很近的,那你能给汤姆找到那些亲戚类别以准确的命名吗?生:学生根据老师的幻灯片播放分别予以准确的命名师:你通过这些命名,能否知道分类学上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最小的单位是什么?从大到小依次是什么?生:的分类单位是界,最小的是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师:1)进行一些扩展(如界、门的扩展)2)接下来通过一个寄信的题目引导学生回答汤姆猫分类中的地位生:汤姆猫分类中的地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猫种师:为了进一步说明动物的分类等级,以马来进行再次讲解。
初中生物教案(优秀7篇)
初中生物教案(优秀7篇)初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生物技术和仿生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培养: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树立投身生物科学的远大志向。
二、教学设想: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本节内容与生活关系系密切,趣味性强,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则学生们自觉求知的欲望就会增强。
因此,在课前安排进行一次探究活动,调查和记录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了解的动物,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于调动学生动手参与调查实践活动的能力,了解动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关系,学生查阅资料和归纳总结资料。
因此,本课应以“课前调查,课上交流”为主线来组织教学,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样,能较好的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重点: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生物反应器、仿生五、教学难点: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调查方法2、仿生六、教学方法:调查、讨论、归纳法七、教具准备:教师收集有关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学的资料等,学生收集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收集有关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学方面的资料。
八、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思路:提前一周安排学生分组调察日常生活周围常见的动物及动物制品、收集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分组介绍课前调查体会、收集的小资料,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设疑,学生分组研讨,将调查结果、收集的资料归纳回答,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展望生物科技发展的前景,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2、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完成的分组调查任务,现在由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体会、总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汇报]学生代表会将他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到的情况资料,如:家养动物、养殖场饲养的动物的用途,商场内的动物制品、饮食、饭店等处调研的情况、动物园内饲养的情况、动物园内饲养的动物、家庭中饲养的宠物、药店中与动物有关的医药制品…………(在课前的调研活动之前安排好各组目标)[总结活动,得出结论]先发动学生根据各组汇报的`情况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初中生物《生物的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设想: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实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保护案例,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设想
1.多元化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生物分类体系的构建: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构建简单的生物分类体系。
设想:设计层次清晰的图表,结合具体生物案例,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起分类体系,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加深对分类体系的理解。
3.生物分类术语的运用:学生应熟练掌握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等分类术语,并能正确运用。
设想:通过分类游戏、术语接龙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术语,并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术语内涵的理解。
2.逐步引导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从依赖教师向自主学习转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物分类的实际意义,提高学习的现实感和实用性。
4.强调实践与应用:注重将生物分类知识应用于实际,如组织户外考察、开展生物分类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让学生根据所给生物图片,运用生物分类原则和方法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让学生绘制生物分类体系图,展示各类群之间的关系。
3.学生互相出题,考查对方对生物分类术语的掌握。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类体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初中生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生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一个单元,主题为“生命的多样性”。
该单元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威胁与保护措施。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探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爱护之情。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与探究能力,同时对生物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来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
此外,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内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2)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特征,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3)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法规;(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如生物入侵、生态平衡等;(5)培养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3)组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增强实践能力;(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敬畏之心,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态度;(4)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5)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5篇
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5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初中生物教案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得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教学准备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
1、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板书设计第三节免疫一、人体的免疫功能1、三道防线2、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二、计划免疫教学后记 1、对三道防线应做具体细致的介绍,多举事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时间关系,练习做的不够多,应当注意。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问:1、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2、疫苗是什么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免疫》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什么叫免疫资料分析三道免疫防线述: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琏球菌)资料1:问: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细菌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有什么样的功能回答问:皮肤所起的保护作用仅仅体现在杀灭病菌上吗(阻挡病原体入侵)述:除了皮肤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外,人体还有许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与外界相通。
问:这些腔道经常能接触到环境中的病原体,它们有相应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机制吗回答(腔道内表面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呼吸道表面汗毛--阻挡病原体)述: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资料2: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问:如果皮肤不慎被划伤,病菌侵入了人体,人体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防范措施呢思考唾液中溶菌酶--杀菌(小狗舔伤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述: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共18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共18篇〕第1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教学设计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的①描绘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根本条件,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理解和保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根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理解和保护这个家。
难点:搜集和分析^p 资料〔因为搜集和分析^p 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展分析^p 〕。
教学过程师:〔有条件的学校展示课件,无条件的学校展示挂图〕在无数颗星球中,地球作为一颗”蓝色水球“悬挂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吧!生:〔观看课件并且讨论〕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生:〔讨论发言〕我们都看到了美丽的草原、川流不息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森林、蔚蓝的天空、歌唱的小鸟、以及许多说不知名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师:大家观看得都非常仔细。
那么,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生:〔讨论〕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
比方: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师:这名同学答复得非常好。
可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如今,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可以生存的这个范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生:〔讨论〕有的同学说出“生物园”“生命圈”,其中有个同学说出“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师:〔边讲解边指示地球仪〕大家起的名字都非常好听,但是我们只能取其中最好的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哪个吗?类、有微小的浮游生物、有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等等。
师:看来水圈可真不简单呢,有这么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其中,但是,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这么多的生物呢?生:〔讨论〕不是。
师:那么,主要在水圈的哪个局部才有这么多的生物存在呢?生:〔讨论〕应该是在水圈的外表。
师:大家想得都很对。
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初中生物教案【最新9篇】
初中生物教案【最新9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初中生物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初中生物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4、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情景质疑: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产物、条件?2、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二、问题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学生先讨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然后参考教材,小组试做并进行交流对比。
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尝试应用:为保护环境,我们应怎么做?学习任务三: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自主学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生物教学九年级教案5篇
生物教学九年级教案5篇生物教学九年级教案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小编带来生物教学九年级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生物教学九年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2了解水蚤的分类地位、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等;3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的危害;2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强调“STS”教育思想,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尽可能多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1遵循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原则,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前进:实验方案指导着实验的进行并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将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分组讨论本组的实验方案,小组之间再互评,在教师的点拨下,最终设计出完善可行的实验方案。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探究目标逐步实现。
2重点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采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等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例如设计实验方案时必须遵循的原则,解决水蚤的心率高(200次至300次/每分钟)、难计数、易产生误差等。
实验结束后,及时引导学生认识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
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
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学策略通过预习学生从调查身边事物开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推理,归纳。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将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2023年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案例7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上节已讲遗传,本节讲变异现象。
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科学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
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观察法、比较法、分析和讨论法两个品种的小麦若干,关于变异种类的挂图,和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
1课时导入: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二片叶子(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
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
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
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二)变异的原因1.外界环境的影响:播放有关的资料,每个学生发放2--3个花生。
学生讨论热烈。
提问,讨论:产生花生性状变异的原因?(可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讨论,最后老师给予总结。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
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6篇
七年级生物学教案6篇七年级生物学教案1一、教学设计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三、教学对象及课时初中二年级、一课时四、教学手段实物投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讲解总结五、教学方法激趣法六、教学步骤(一)课文导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三)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
(问题由实物投影展出)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1、使用了逻辑顺序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五)教师总结全文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
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板书设计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与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绍。
第2——4段《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新鲜水果、蔬菜贸易,跨国宠物贸易。
第5段揭示态度:两种不同态度(截然相反)。
第6——7段采取措施:通过议案、成立部门。
第8段(七)作业七年级生物学教案2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常见生物的名称,增强关爱生物的情感。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总是表达观点的能力。
初中生物学教案范例模板
初中生物学教案范例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功能3. 能够描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教学重点:1. 植物细胞的结构2. 植物细胞的功能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2. 掌握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植物细胞的话题,引起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核、液泡等。
2. 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图,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位置。
三、植物细胞的功能(2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功能,如细胞壁的支持作用、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植物细胞各部分的功能,相互交流并进行展示。
四、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10分钟)1. 教师介绍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包括细胞壁、叶绿体等。
2. 学生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之处,通过讨论和绘制图表进行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细胞的重要性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可以选择文本形式或绘制细胞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能够基本描述植物细胞的组成和作用。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植物细胞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教案模板5篇
初中生物教案模板5篇初中生物教案(篇1)第一节生物的特性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巩固练习1.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我们来练习一下。
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教学反思: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目标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调查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人》第二节“人体的结构层次”,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人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层次的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认识到人体结构的精巧与和谐,增强对人体健康的重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胞组织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挂图,引发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1)发放细胞组织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识别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
(2)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人体八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例题讲解:(1)举例说明人体的一个细胞如何组成一个组织。
(2)以心脏为例,讲解器官的构成及功能。
5. 随堂练习:(1)判断题: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强调人体八大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一级人体的结构层次二级1. 细胞2. 组织3. 器官4. 系统2. 人体八大系统:1. 运动系统2. 消化系统3. 呼吸系统4. 循环系统5. 泌尿系统6. 神经系统7. 内分泌系统8. 生殖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答题:简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 答案:(1)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组织:由一定类型的细胞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结构。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自然科学的起始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引导性,而且学问的条理性较强,简单被学生承受。
这节课是帮忙学生熟悉自然这门课,培育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很好载体。
教材通过详细生物和非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征比照以及某些生物的特别点的展现来扩大学生的学问面。
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查找学问教学和方法教学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采纳实物或录像等直观教具以加强教学效果。
依据本节教材特点,采纳比拟、争论和列举实例分析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循着两条主线即学问目标线和技能目标线进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一、教学目标㈠认知目标通过对自然界物体的分类,介绍生物区分于非生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界和动物界的涵义。
㈡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观看、比拟、分类的科学方法。
㈢情感目标通过渲染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喜爱自然科学、探究自然界神秘的兴趣。
同时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教学重点:植物界和动物界的主要特征。
⒉教学难点:生物区分于非生物的特点。
二、教学预备生物与非生物、动物与植物等与教材相关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水母、鸵鸟、猪笼草图片,仙人球以及几株绿色植物实物。
三、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争论:①在同一季节,为什么有些地方山清水秀,有些地方却冰天雪地?②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一年中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替?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为什么会生锈?④成熟的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而氢气球却能往上升呢?学生代表发言后,说明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些问题,但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就能把握大自然的规律,就能更好地利用大自然,使大自然为人类效劳,用录像或幻灯片展现大自然的风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山青水秀的风光;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晶莹透亮的冰川;有直插云霄的高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
生物教案范例大全初中生
生物教案范例大全初中生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3.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的微观结构。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生物学》;
2. PPT课件;
3.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染色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细胞的好奇心。
二、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探讨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分裂等。
三、观察细胞的实验(20分钟)
1. 让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玻璃片上的细胞;
2. 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四、综合讨论(10分钟)
1. 引导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的特点;
2. 讨论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练习和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描述细胞的组成和作用。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分析更多生物现象。
中学生生物教学设计5篇
中学生生物教学设计5篇中学生生物教学设计1人的视觉和听觉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教具准备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
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
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
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
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
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5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5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顺利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活动方案制定工作,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的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研究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模板篇1一、教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初中生物教学设计----生态系统1.1知识目标(1)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情感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确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既考虑到新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又考虑到学生升入七年级以来进行的探究活动还不够多,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考虑到学生往往对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和生物学概念的不同之处把握不到位,对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判断不准确,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1)理解生产者概念的内涵;(2)正确书写并分析食物链。
3 课时分配 2课时4 教学设计思路(见表1)表l教学内容基本策略生态系统的概念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个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其内涵。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合插图进行“资料分析”,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观察与思考”时,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数图中食物链的条数,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播放有关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进行“资料分析”,比较出哪种生物体内有毒物动调节能力质多,分析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的原因。
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意播放关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实例的课识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
5 教学实施程序(见表2)表2教学教师的组织和引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内导容教师通过多媒体观看课件,并分析讨论作答。
引出教学课件展示蒙山森课题,林公园,提问,你蒙山森林公园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看到了什么?你花草树木,草丛里、树林间栖息着学习生态听到了什么?分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生物,阳光、系统的生析该公园中各种空气、水等非生物部分“养育”那里概念,通态因素之间的关的所有生物,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过分析实系系,该公园内所有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蒙山森林公园例来理统的松树可看作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可见,要解其内涵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判断某系统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概吗?蒙山森林公园就要分析其组成成分,只要具备了生念可看作是一个物和非生物部分(其中必须成分过渡到生态系统吗? 是,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分解者,但在“生态系自然界中不具有消费者的生态系统统的组是很少的),就能构成一个生态系成”这一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等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插认真进行“资料分析”,讨论, 练习观察生图进行“资料分插图的态析”,找出生态系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方法,培系统的组成成分,怎样的 ?养学生的统并讨论它们之间观察能的的关系,组织学生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细菌分力和处理组分组扮演动物、别扮演什么角色? 信息的成植物、细菌和非生能力,深物,并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并且讨论发言,阐明自己所刻理解生寻找其中的关系扮演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态系统,作用,从而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的组成,板书生态系统的解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组成。
方式的完成课后练习1。
转变,帮助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
引导学生尝试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然后用课件展示正确的连接尝试连接图中的食物链,数一数共有描述生态图,多少条?并写出所有的食物链。
然后系统中与课件展示的正确食物网比较,你的食物链讲解:你的连接连接的完全正确吗? 和食物和书写或许有些偏通过听讲、讨论学会, 网,差,通过尝试你要食明确: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物种成分组成,它们之间只是吃与被吃链的关系;物质和能练习书写量沿着食物链和食食物和物网流动。
食物链链,数食通常写成“甲?乙1(数食物链条数:数食物链条数时,要物链条数食 ?丙……”(一般不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分析超过6个营养级)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食物链中物的形式,其中对乙途停止; 某种生而言,乙以甲为物的增网食,同时又被丙所减会引起捕食,正是由于吃其他生与被吃,甲、乙、物怎样的丙被相互关联在一变化,起而构成了一条食树立生命物链; 2(正确书写食物链:食物链通常写成现象是“甲?乙?丙……”(一般不超过6个营养运动的、食物链的起点总级)的形式,其中对乙而言,乙以甲为普遍联系是生产者(绿色植食,同时又被丙所捕食。
起点总是生产的观物),数食物链条者(绿色植物),“?”表示了物质循环点,突破数时,要从绿色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教学难点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中途停止。
在一个生态系统3,尝试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让学生认中,生物种类多样减会引发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分识到生、数量庞大。
一析时,运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进行态系统中种绿色植物可能分析。
例如,在“草?鼠?蛇?猫头鹰”的物质是多种食草动物这条食物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和能量是的食物,而一种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沿着食食草动物既可能量会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由于生物链流吃多种植物,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随着动的,人可能成为多种肉蛇食物的增多、天敌的减少,蛇的数类是自然食动物的捕食对量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引起猫头界中的象,致使多条食物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
一员,人链相互交错、相类的生活互关联着,这样就离不开构成了食物网。
周围的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做练习,发现自己处在食物网的最高物,树和能量就是沿着位置。
立保护环食物链和食物网境的意流动的,识。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假如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右图中,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其后一段时间内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近一段时问所吃的食物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提问,在一片草木讨论交流后认识到, 阐明生态茂盛的草原上生系统的活的兔子,其数兔子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长。
因自动调节量能不能无限制为,当兔子的数量急剧增加时,食物能力是地增加?为什么?就会减少,兔的天敌也会增加。
这有限的,这说明生态系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增强爱护具有怎样的特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生物、点?什么样的生态度的。
只有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保护生物系统不容易被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自动调的情破坏? 节能力才强,才不容易被破坏,感,确立生保护生态态引导学生进行要使我们的环境变好,就要爱护生物系统、系“资料分析”,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保护环境统较出哪种生物体内统的多样性,的意具有毒物质多,分析识,有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认真观察插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一营养级别越高的生论, 培养学生定物,体内积累的有处理信的毒物质越多?如果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息的能力自这些积累了很多有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因为和合作动毒物质的鱼被人吃环境中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交流的能调了,会产生什么样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力,节的后果? 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能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能解释某力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树立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形播放有关人类活联系实成动破坏生态系统际,进行保实例的课件,介环保教育护绍一些著名的有观看课件, ,认识生毒物质富集的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汇报。
保护生态态例,如日本的水俣系统、系事件。
保护生物统提问,你身边有没圈的重的有类似的实例?若要性,形意有的话,请举例。
成保护生识你对此持何种态态系度?有何建议? 统、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人类活动会通过食物链影响生态系统,要从巩现在做起、从自培养学生固己做起,不应该随做思考练习题应用知小意把有毒物质排识解决实结放到生态系统中际问题! 的能力。
出示巩固练习题,小结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