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的常见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入新知识的过程,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概念、理解思想和接受新课内容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方法:1. 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实物、游戏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意义。
在教学有关时间的内容时,可以先讲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故事,如“小狗找骨头”,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猜测、探究,并且从问题中得出新的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逐步揭示问题的本质,最终引入新课内容。
在教学有关图形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段构成一个正方形?”让学生先思考这个问题,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只有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的线段才能构成正方形。
3. 引用法引用法是通过引用名言、谚语、成语、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句子或段落,来增加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名言或诗句,通过朗读和解释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启示和智慧。
在教学有关分数的内容时,可以引用《诗经》中的“风扬车轮兮两雌鸟,逐飞相随兮来复去”,通过解释和引导学生发现轮子和鸟的运动方式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4. 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通过进行实际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到新课内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记录和总结,通过实践来体验和理解新课内容。
在教学有关测量长度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对教室里的一些物体进行测量,然后比较测量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规律。
新课导入的方法 [浅谈科学新课导入六法]
新课导入的方法[浅谈科学新课导入六法]“良好的开端等于胜利的一半。
”一堂好的科学课必需一起先就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自觉产生对新学问的迫切须要。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
一、情景导入法教学新学问前,创设生动�开心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爱好。
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先让学生静听四周的声音。
在我们课堂的四周你听到那些声音?学生答复后再问:在家里你听到过哪些声音?上下学的路上你们听到过哪些声音?进而提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感到新颖好玩,急着要了解缘由,于是因势利导,出示课题,顺当地转入新学问的教学。
这样从已有经历或运用已具有的感知事物的实力启程来进展提问,让学生形成求知的“自我须要”,为学习新学问缔造良好的开端。
二、设疑导入法“思源于疑”。
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学生踊跃动脑思索、探究。
引入新课时,设置一些试验让学生在观看中产生疑问。
如在教学《大气压力》一课时,选择“瓶吞鸡蛋”的演示试验,在一个锥形烧瓶里倒进一点开水,用手晃几下后,将瓶里的水倒掉,然后将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瓶口,鸡蛋会渐渐地向瓶内移动,“为什么鸡蛋能到瓶子里去?”疑问油然而生,新奇心使学生急着要了解缘由,这样很自然地过度到新课的教学。
三、操作导入法心里学认为:“只有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手脑并用建立显明、清楚、正确的表象。
”通过对学生多种器官的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其产生剧烈的求知欲。
如教学《摩擦起电》一课,老师用一把塑料尺子在一名学生头上轻轻地摩擦几下,然后放在碎纸上,奇迹出现了,尺子把碎纸吸上来了。
在学生惊羡不已时进入新课,此种导入有较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效果。
四、竞赛导入法好胜是学生的一大心里特点,依据这一特点,以竞赛的方法导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好,诱发学生踊跃地思索。
如教学《电流》一课,先让学生动手将导线、电池、灯泡等组装起来,比一比看谁能先使小灯泡发亮,使学生带着一种竞争的心态,进入新学问探究的最正确状态。
新课导入的方法
新课导入的方法课程导入是在学术平台或者教学软件上将课程的内容导入的过程,它是课程服务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也是课程信息传输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导入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课程导入方式。
课程导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文本文件格式的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将数据转换为文本文件格式,然后使用支持此类数据结构的课程管理平台平台或教学软件,将文件上传到平台上,即可完成课程导入。
二是数据库格式的导入。
这种课程导入方法可以通过将数据转换为数据库格式,然后将数据库格式的文件导入到数据库中,最后直接读取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内容,将它们导入课程管理平台或者开发的教学软件,完成课程导入。
三是api接口的课程导入。
api接口的课程导入方式,是指通过接口的形式,将需要导入的课程内容,以接口的形式发送到相应的平台,再将课程内容完成导入,完成课程的导入。
四是zip文件格式的导入。
zip文件格式的课程导入,其实也是文本文件格式的课程导入,只不过是将需要导入的文件以zip压缩文件的形式上传到相应管理平台或教学软件,然后解压文件,完成课程导入。
上述提及的课程导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用。
如果要导入更多内容、大量数据,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库格式的课程导入;如果只需要少量内容,可以使用文本文件格式的课程导入;如果需要自动生成课程内容,可以使用api接口的方法;如果要同时传达多类型的数据,可以使用zip文件格式的课程导入。
另外,当要导入课程时,还应该注意对数据格式和材料内容进行检查,以免破坏原有数据结构,进而影响课程的正常使用。
新课导入的十种方法
新课导入的十种方法新课导入是教学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以下是十种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帮助他们预测和猜测新知识。
例如,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启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导他们思考答案。
2.图片法:展示一张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个图片。
通过图片,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新知识的内容。
3.实物法:用实物引出新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
例如,在教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可以使用一个地球模型让学生自己操作,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4.故事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新知识。
5.视频法: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引入新知识。
视频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6.音乐法:通过播放一段与新课相关的音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7.游戏法:设计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游戏或小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游戏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8.引用法:引用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名人名言或经典语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名人名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启发性,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新知识。
9.案例法: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引入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10.比喻法: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
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可以用生活中的日常事物来比喻新知识的特点和作用。
以上是十种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引入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一种将新知识引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讲解关于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将一个水果分成几份然后让他们体验分数的概念,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新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提出“如何用一根绳子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主动探索、发现和思考。
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一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编写或选择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故事,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有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在讲解时间的概念时,可以讲述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故事,如“小鸟妈妈每天飞到森林里找食物,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她总是准时回到巢穴喂小鸟们”。
四、实物导入法实物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入新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感受和认识新知识。
在讲解重量的概念时,可以使用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通过比较实物的重量来理解重量的概念。
六、问题反思法问题反思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问题的方式引入新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和理解新知识。
在讲解面积的概念时,可以回顾之前学过的长度和宽度的概念,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一)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但这种导入把握不好,容易平铺直叙,流于平淡,难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尽人意。
(二)直观导入直观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这种导入以强烈的视听效果、逼真的现场感受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在课的开始,展示直观教具和媒体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直观导入具有生动形象、具体感性的特点,它在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想像、培养学生观察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直观导入的同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提问或叙述,以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
(三)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爱听故事、爱听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采用故事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效果不仅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有关,还与讲故事的方式有关。
(四)实验导入实验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实验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
导入新课有哪些方法
导入新课有哪些方法
导入新课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 温故知新:在开始新课之前,可以先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铺垫新课的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复习练习等方式来回顾,并引出新课的概念和目标。
2.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引导、问题、故事或实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让他们主动去了解新课的内容。
3.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新课的知识和技能,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例如,带学生参观实地、进行实践活动等。
4. 引入问题: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思维激活,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入新课的知识内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 示范演示:通过以教师为中心的演示或模拟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课的内容和应用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探讨新课的问题和主题,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7.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音频等,将新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多媒体资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可通过丰富的图像、声音等元素来加深学生对新课的理解。
8.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相关的素材和资源,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和实践来理解新课的概念和原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理解。
以上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可以结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
课堂导入10种方法
课堂导入10种方法01直接导入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直接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02直观导入直观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03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指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04情景导入情景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05温故导入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这种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的知识。
06问题导入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
07实验导入实验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08悬念导入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09活动游戏导入活动游戏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做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新课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引人入胜,有的味同嚼蜡。
所以教学时要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实例,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实行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谈谈新课导入的几种做法。
一、开门见山式导入。
教师一上课便提出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这种方式简捷明快,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
如教学“圆的理解”时,教师能够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
二、设置悬念式导入。
教师能够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于最扣人心弦处戛不过止,让听众产生悬念。
利用这种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动手操作式导入。
即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样既符合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9个苹果分放在两个盘子里,当每个盘子放了4个时,还剩多少个?教师可问:“这1个在算式里叫什么?如何表示呢?”以此来导入新课。
四、通过计算式导入。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先让学生计算10÷3=、70÷33=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除不尽,且余数和商持续重复出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以此导入新课。
五、比较归纳式导入。
抓住具体实例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实行观察、比照、分析、综合,最后归纳出性质、法则或定律。
例如乘法的交换律,因为25×8=200、8×25=200,所以25×8=8×25,同理,36×15=15×36、72×18=18×72等,通过对每一组算式实行观察、分析、比较,启发学生归纳乘法交换律,以此引入新课。
六、利用迁移式导入。
数学知识有其紧密的内在联系,所以能够从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课上来,这样既沟通知识间联系,又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依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先复习比、除法、分数三者的联系,再复习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以此导入新课。
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几种常用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自我介绍法自我介绍导入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缩短距离,又可巧妙地导入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一节成功运用自我介绍法导入的课堂,一定是授课教师很好地将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化的介绍中来,这样会显得自然,流畅,产生一箭双雕的作用,比生硬地为了介绍而介绍要好得多。
复习导入法在每堂课开始,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
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复习导入一般通过提问、做练习、复述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而“知新”。
也可以用复述的方式先复习,再引入新课。
这样即复习了上一课,又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预习导入法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验证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最好设置几个问题,其中要有能让学生充分拓展的问题。
然后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但是,教师要注意布置的预习问题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
趣味导入法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
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活动由抑制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如教九年级 A great inventor时,可以以猜谜语来导入:“He is an American. He was born in 1847 and died in 1931. He liked making things. He made many things all his life. He made the first electriclight in the world. Do you know who he is?”学生积极思考回答:“Thomas Edison.”老师紧追不放:“Do you know any stories about him? ”。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去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情境引入法情景引入法是一种通过营造情境来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面积的时候,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房子、花园、田地等图片,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来引入面积的概念。
情境引入法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困惑学生的情境来引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法,然后再逐步引入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小明有一块蛋糕,他吃了一半,剩下的部分还有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再引入分数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问题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故事引入法故事引入法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编造一个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新知识。
在教学图形的时候,可以讲述一则有关动物王国的故事,让动物们通过各种不同的形状来建造自己的房子,从而引入各种图形的概念。
故事引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四、游戏引入法游戏引入法是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来引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到新知识。
在教学几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凑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来认识和掌握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游戏引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巧妙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创设情境,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一种较为生动活泼的新课导入方法。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鲜活的语言塑造出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就可以为新知识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老师可以讲述关于一位小商人的故事,他手里有一块巧克力,想把它分成几份,最后如何操作,以及如何进行测量,这样的情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数的概念。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利用问题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新课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以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引入新知识。
今天要学习的是三角形,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周围的三角形,进而引入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及性质。
三、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引入新知识。
通过生动的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要学习的是“平行线”,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实验,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然后画一条与之平行的线,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两条线之间的关系,引入平行线的概念。
四、图像导入法图像导入法是利用图片、图表等直观形象的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新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正在学习的是关于面积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表,让学生比较图中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形状的面积差异,并引入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小学数学导入新课的有效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
新课的导入方法
新课的导入方法一、复习法引入新课采取复习的方法引出新课,对于前后知识有连贯的内容比较合适。
复习的内容要和本节新课内容有联系,复习的目的要达到温故知新。
采取复习的方法导入新课,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开门见山法当将要学习的知识是学生容易理解时,教师就可以开门见山地说明学习内容、目的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短短几句话,就可导入新课。
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能节省时间,使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与要求,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三角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几何图形,所以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开门见山地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而导入新课的。
上课铃响了,师生互相问候后,就开门见山的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三角形。
通过对三角形的认识,同学要知道:1、三角形的组成要素;2、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的底和高。
开门见山的导入,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好了。
三、直观法引入新课这种方法一般采用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具先让学生观察,再作出结论,从而引出新课。
四、实验法引入新课实验方式引出新课最适合一些分组实验或小组实验的课型。
五、叙述式引入新课这种方法适应于新概念课的教学。
六、启发式引入新课采用启发式的方式引出新课,教师首先要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然后交给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整理、归纳,引出新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尝试法引入新课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尝试解答。
八、对比法引入新课具有类比性的知识可以采用此法引入。
九、采用故事法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缘故,对故事特别感兴趣。
数学教师授课时,如果能利用故事导入新课,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百万有多大》时,编了如下的故事导入新课:“一天,110民警接到了一个报案电话,称某厂的厂长提了3000万元现金,装在一个手提箱里,准备潜逃。
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新课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成功的导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石,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架起学生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启发学生积极考虑,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才能,进步其学习效率。
通常,老师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简介背景法.对于那些社会背景距如今较远,蕴意含蓄,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课前应采用简单介绍背景的方法,帮助学生读文,加深理解.
(2)以旧导新法。
在讲授新课前,利用文和文之间的内在联络,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温故之时,激起知新之趣。
(3)简介作者法。
老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新课作者的生平和有关情况,使学生缩短了和课文的间隔 ,易于同作者的思想感情达成互契和共鸣。
(4)设置悬念法。
一开场就给孩童设置疑障,造成悬念,可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激发思维兴致。
(5)创设情境法。
开篇时采用幻灯、音响、图片、演示、描绘等方式,创造渲染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进入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6)猜谜激趣法。
用猜谜的方式揭题,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常见的19种教学导入方式
常见的19种教学导入方式1.直接导入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研究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①交代新课研究内容导入。
②交代研究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
教学案例如下↓↓↓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研究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
(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XXX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
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
”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研究目标,更增强了研究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
③直接解题导入。
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
教学案例如下↓↓↓如历史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乱世’”,授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甚么是“贞观”,甚么是“开元”;甚么是“贞观之治”,甚么是“开元乱世”。
2.温故导入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与即将研究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教学案例如下↓↓↓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进修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生:“乌龟。
”师:“谁记得乌龟长的甚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1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
课堂常见导入方法
常见课堂导入方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是一开始导入新课就引人入胜。
然而用什么办法来导入新课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呢?人常说教无定法,这要根据课文内容来决定。
在实际教学中常用以下六法导入新课。
一、故事法。
如教《过桥》这课时,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一个雷锋的故事。
然后问:大家还想听雷锋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雪锋小时侯帮助小同学“过桥”的故事(揭示课题,板书:过桥)。
二、提问法。
如在教《海底世界》这一文时,老师提问: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海底世界有些什么奇异现象呢?三、看图法。
例一:如在教《小小的船》一课,先出示这课的挂图,让学生欣赏画面,再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小船是什么样的?想想什么东西的样子很像它?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见了些什么?课文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小的船》。
例二:1.出示课文插图(2)(或多媒体课件)。
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3.导人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四、猜谜法。
如在教《地图》一课时,老师打一谜语:“方方正正一张图,有山有川有河流,山上没有长树木,河中不见水儿流。
”让学生想想猜。
再将学生猜的谜底“地图”板书在黑板上。
五、唱歌法。
例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
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
你喜欢笑吗?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六、谈话导入法。
1.承前导人。
由对长城和《世界遗产名录》的体验和了解人手,相机出示《颐和园》中的三幅挂图或展示相应课件。
2.看图引入。
先让学生认真观赏三幅图,再谈突出印象。
揭示并板书课题。
交流(照应课前学生已有的准备):谁了解(插入曾三次被焚毁和遭破坏的简介)?谁去过?有想法吗?3.谈话:颐和园真是太美啦!今天,请同学们自由地去游、自由地去赏,再请你们用书中的话语把颐和园的美尽情地层示,有信心吗?那么,想怎样展示呢?(以美读、或以导游、解说等形式)非常好!现在,请你们选用自己最合适的读书方式开始进入颐和园(提醒学生注意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引入新课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上课也是如此,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有个良好的开端; 即精彩的新课引入。
所谓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
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上课前总是板着面孔,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XXX”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事,也就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有些教师对新课引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重视起来。
认为新课引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引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
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很有必要探讨一下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及其所采用的方法。
一、引入新课的作用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的新课引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至致,甚至会忘掉其它一切。
如我们看电影时,看到精采片断时会睁大眼睛屏住呼吸,忘记周围的一切, 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这说明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它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受信息的信噪比特别高,信息的传输效率也最高,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
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上来。
这样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述的问题上,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作好精神准备。
反之,如果教师在刚上课时,不注意引课技巧,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就如《大学》中指出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这就更谈不上学习了。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个道理。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无一不是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才获得最后成功的。
所以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一个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要讲的课上了,但由于教师引课枯燥无味,讲解晦涩难懂,因而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难保持长久。
所以要想巩固维持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向心力这节课时,有的教师,一上课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我来表演一个小杂技,叫作‘水流星’。
你们要认真看、仔细想,考虑这里面的奥妙!”于是把水灌满塑料杯,使劲地转了起来,“水流星”上下左右飞舞,而杯中的水却一点也不洒落,同学们看后都惊叹不已,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
这时教师才说:“我们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后,就能解释这个现象了。
”此时学生们都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瞪大眼睛听着讲课。
可见这样的引课,能使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3.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的进入新课的学习好的新课引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弓I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例如在讲人造地球卫星一节时,可以用这样一道题引入:”如果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的速度应该是多大?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们会运用前面讲过的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解决说明这个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在地球上的物体如果超出这个速度,就会脱离地球的吸引而进入太空,人造地球卫星就是用这个速度被送上轨道的。
这样的引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理解宇宙速度做了铺垫,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新授的知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本节课的内容更易被理解。
4.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良好的新课引入可以起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绪愉快地进入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课时,教师首先拿出一个分成两半的马德堡半球,向学生们说:“这是两个半球,一会儿我把它们两个合在一起,施展‘法术’,你们谁也别想把两个半球分开。
”说完便把两半球合拢,在讲台后用抽气筒将空气抽出、闭上气阀拿出来,找两个大个同学到前面来拉。
学生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拉开,教师再叫两人来帮忙,还是无济于事。
学生们沸腾了,都跃跃欲试。
这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看,只要我吹一口气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于是悄然把气阀打开,一吹气,两手轻轻一拉,球被拉开了。
同学们更惊讶了,纷纷议论着、揣测着其中的奥秘,全班同学都被刚才的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
大家就是在这样一个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了学习,怎能不全神贯注地学习新课呢!这样的课还能上不好吗!二、怎样搞好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的一般方法1直接引入法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如“今天我们讲第九章、第二节、电功率”。
直接引入法最简单容易,但引入效果一般都不好。
它不能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因为所提出的新课题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使学生感到茫然,不能集中思维和注意,缺乏学习的心向。
经常用此法引入,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此法。
2 •问题引入法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而且往往可通过问题的提出造成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
所以这种引入法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比直接引入的效果好得多。
问题引入法一般用于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前后知识相互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
这样在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
如在讲球面镜一节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子?一般的镜子为什么是平面的?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么是凸的?手电筒的聚光碗为什么是凹的?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和“解答”,这时教师通过对学生“解答”的评述引出“凸、凹面镜统称球面镜,它的成像规律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讲完课后,同学们就能对上述问题给予圆满的解释了。
”这样由于引课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现象,可他们却都说不清其道理,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对所讲述新课学习的指向性的作用。
在讲完新课后,弓I导学生解决引课时问题所造成的悬念,可增加学生对“收获”的喜悦。
3•复习引入法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弓I入新课的学习内容。
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
这种引课般适用于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具体运用的新课题教学,通过对基本规律的复习运用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
如对于振动和波一章新授课的引课,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系统的复习运动和力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复习,提出新问题;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方向均变化的力作用,贝U 物体将做什么运动呢?这样既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振动内容的新课,又将尚未完善的知识框架摆在了学生面前,从而引起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此课题的积极性。
v/Pv p> 4•实验引入法即通过实验的物理现象引入新课。
实验引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
正是由于实验引入法的上述特点。
所以教学中应多用、常用该法。
尤其在初中,应尽量创造条件做好实验,争取每节课,多少都做点小实验。
另外实验所用的器材应简单易行,以排除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神秘感,增加实验现象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
如初中讲大气压强时可做如图9-1所示的实验,先问学生:当将两试管一起倒置时, 大试管中的小试管是否下落呢?同学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掉下来的。
但实际演示的结果却恰恰相反,随着大试管中的水徐徐流出,小试管非但未掉下来,反而自动上升到大试管里。
学生们简直惊呆了,真是不可想象,都被这个奇异的现象紧紧地吸引住了。
这时,教师将话题引向课题,指明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并引出大气压强这一课题。
5.资料引入法即用各种资料(如科学发明发现史,科学家轶事、故事、科学幽默等),通过巧妙的编排、选择引入新课。
这种引课具有真实、可靠、生动有趣等特点。
通过引入科学史上的有关资料,能从中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能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从中学习到科学家们那种为真理、为科学忘我的追求而献身的精神。
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幽默,可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思维顺着教师所讲述的情节纳入学习物理的轨道。
这种引课法由于可较详尽地介绍史料,故一般用于比较抽象的单元教学的开头,使学生通过史料对这个单元知识的产生、发展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因而从心理上和思路上降低了单元教学的难度。
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幽默引课,在一定程度上讲更适宜初中的物理教学,因为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通过故事情节造成悬念,可使他们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态。
如在讲浮力时,给学生讲述阿基米德巧断王冠真假的故事,让学生带着为什么阿基米德进入浴缸后,看到水从缸中溢出就大声喊出:“我想出来了”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通过学习知识,使学生能解释前面的“为什么”,做到首尾呼应,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6. 文娱引入法即通过文化娱乐的形式,如游戏、迷语、诗歌、对联等引入新课。
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物理课获得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尝到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文娱引入法一般用于比较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的引课,在上课开始时设下有关的问题和悬念,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悬念的消除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消除疲劳。
如在讲平衡的种类一节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坐姿起立”的游戏,教师说:“同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注意听我的口令:坐直!背部贴紧椅背,不许向前倾斜,起立!”这时同学们就觉得像有人在向后拉自己一样,说什么也站不起来,弄得大家哄堂大笑。
教师借机说:你们为什么站不起来呢?因为有个东西在拉着你们!它就是‘重心',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