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3)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5篇)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是企业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生产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能得到及时收集、传递、分析和处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质量反馈的含义质量信息。
主要分产品质量信息和工作质量信息两个方面。
产品质量信息反馈是指生产的全过程中(包括开发设计一制造一售后服务)各阶段、各部门、各环节、名工序,在发现前阶段,前部门,上一环节和上道工序存在各种质量不良因素,以及用户反映的各种质量问题时,进行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分类、传递和处理。
工作质量信息反馈是指企业的任何部门、任何个人,对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员的活动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达不到要求时,而进行的信息反馈和处理。
(二)质量反馈方法、原则及程序1.质量反馈可分为厂内质量信息反馈和厂外质量信息反馈两大类。
2.质量信息必须以书面形式按规定及时反馈。
3.质量反馈的基本原则是后对前、下对上。
4.质量反馈一般按照质量信息反馈程序路线和传递方式进行。
为了提高各种质量信息的处理效率,除必要的定期质量信息反馈以外,各部门应选用最佳传递路线,尽可能地减少传递环节。
(三)质量信息的处理1.质量的反馈中心是全质办,各种规定的定期质量报表及重要的质量信息应及时报送全质办,全质办必须对每个信息及时反馈处理。
2.各责任部门在接到全质办或有关部门的质量信息后,一般问题必须在三天内作出反馈处理。
(四)外协、外购件质量反馈1.厂际质量保证体系内协作厂的质量问题,由各部门书面直接反馈给全质办,由全质办按厂际质保体系的要求,负责填报质量反馈表及时反馈给协作配套厂,同时存档备查。
2.外购件和质保体系以外的其他外协件的质量问题,各部门可超反馈到职能科室(如外购件反馈到供运科、外协件反馈到到供运科、外协件反馈到生产调度室),由职能科室与外协厂或生产厂解决,职能科室应将联系落实情况填写产品质反馈表报全质办。
反馈时间,如果在上述的时间内质量问题沿未笪到解决,有关职能部门应报全质办或分管厂长,以作进一步研究和采取措施。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范文是企业用于规范经营活动,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
下面是一份示例的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范本,包含重要内容和相关条款,以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以质量为核心,客户为中心,全面推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第四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决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管理创新。
第五条本制度的管理责任单位是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质量目标和政策,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第二章质量目标和策略第六条本企业的质量目标是:通过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第七条本企业的质量策略是:一、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和质量水平。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三、注重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做好售后服务和用户反馈,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八条本企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质量目标和政策、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质量控制、质量检测和测试、质量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和评审等。
第九条本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第四章质量控制措施第十条本企业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和测试、工艺控制、供应商质量管理等。
第十一条产品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测试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第十二条检验和测试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必须建立有效的检验和测试方法,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必须对检验和测试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本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加工或服务过程中,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实施质量控制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促进企业持续改进,制定本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加工和服务过程,以及所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流程、质量管理责任等方面。
第二章质量目标第四条公司的质量目标是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可靠产品,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具体的质量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减少产品缺陷率,达到产品合格率100%。
(二)提高产品交付准时率,满足客户需求。
(三)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第六条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质量管理的基本方针和要求。
(二)制定质量管理流程,确保产品从原料采购到最终交付过程的质量控制。
(三)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质量问题。
(四)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并制定纠正措施。
第四章质量控制流程第七条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包装、储存、销售和售后服务。
第八条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制定设计方案。
(二)进行产品试制和验证,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制定详细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
第九条在产品采购阶段,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二)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
第十条在生产阶段,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生产过程。
(二)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生产的每一道工序符合质量要求。
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3篇)
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制造企业的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和流程。
下面是一个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1.质量目标设置:制定公司整体的质量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确保每个人都明确对质量的要求。
2.质量计划编制: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质量计划,并明确实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3.质量目标监控与评估:定期进行质量目标的监控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质量管理流程:建立各类产品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全过程的质量可控。
5.质量检测与测量: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与测量手段和设备,确保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质量问题处理:建立质量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及时排查和处理质量问题,并追溯根本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7.持续改进:建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
8.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质量管理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9.内部审核与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审计,评估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10.外部认证:争取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9001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信誉度。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框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2)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制造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旨在指导制造企业制定、实施和监控质量计划,以实现持续改进和优质产品的制造。
二、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概述1. 范围:本质量计划管理制度适用于制造企业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并涵盖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2. 目标:确保制造企业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要求,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持续提升。
质量体系管理制度(3篇)
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是指组织为了实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通过制订、实施和持续改进各项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的工作。
一、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以客户满意为中心,通过建立和维护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制度,全面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二)原则1. 客户导向: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作为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来实现客户满意。
2. 领导承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当为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做出明确的承诺,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质量方针。
3. 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当牢记自己的质量责任,并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共同推动质量体系的实施和改进。
4. 过程管理:质量体系管理制度应当以过程为基础进行设计和优化,全面管理各个环节,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持续改进。
5. 数据驱动:质量体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一套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推动质量持续改进。
6. 不断改进:质量体系管理制度应当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估和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二、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一)质量方针公司应当制定一份明确的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并将其传达给全体员工。
质量方针应当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客户需求相一致。
(二)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核心文件,应当明确规定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实施规范和要求。
质量手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公司概况:描述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范围和服务范围等基本信息。
2. 质量方针和目标:列出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说明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3. 质量体系的组织:描述公司建立和维护质量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4. 质量体系的实施: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应当如何实施和监控质量体系,并确保其有效性。
5. 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描述质量体系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如管理评审、内部审核、不符合品和事故处理等。
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5篇)
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产品质量管理是公司所有管理活动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产品质量管理需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实施。
为了加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全体职工的质量工作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包括和公司发生劳动关系的所有劳动者)。
适用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第三条公司总经理对全公司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对全体成员的质量行为有奖励和处罚的权力;各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负责,对本部门成员的质量行为有奖励和处罚的建议权力;职工为本岗位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负责。
第二章技术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第四条在产品设计中,技术人员对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尺寸、技术参数等要求科学合理,保证产品质量可靠,并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避免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第五条为满足用户对改进产品质量的要求,产品设计人员必须及时补充、修改有关技术标准、图纸、资料等。
避免因补充、修改不及时,影响产品质量或使结构、质量等问题达不到用户的要求。
第六条对新产品的产品图纸、工艺图纸要及时进行标准化____。
对于新产品的试制,设计技术人员要跟踪到车间,负责验证产品及其质量的可靠性。
验证产品的工艺、工装、辅具等能否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避免因设计失误造成生产加工装配等环节中出现不合格产品的现象。
第七条试制和成熟产品的工艺、工模夹具图纸以及技术更改通知单等,发放要及时。
对在生产现场中出现的设计问题,设计技术人员原则上当天要给予答复,提出处理方案,避免因工作不负责任,互相推诿致使质量问题的发生。
第八条要做好公司产品标准、验收标准、产品说明书、包装标准等资料的保密工作,避免因管理不当,造成____。
第三章供应过程的质量管理第九条供应部门采购的原材料、配件(外协件)、工具和机器设备既要符合生产的需要,又要确保使用功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经济性。
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客户满意度,制定本《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第二条公司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责任、质量培训、质量评价、质量改进等。
第三章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第三条公司质量方针是“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第四条公司质量目标是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五章质量管理责任第五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负有最终责任,包括质量方针的确定、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管理策划的制定等。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负有责任,并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汇报质量管理情况。
第七章质量培训第七条公司实施全员质量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质量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
第八章质量评价和质量改进第八条公司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开展改进措施。
第九章质量控制管理的流程第九条公司质量控制管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质量计划制定:制定年度质量计划,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2.质量目标分解:分解公司质量目标为各部门的质量目标。
3.质量控制措施制定: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查、质量测试、质量培训等。
4.质量控制执行:执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5.质量评价与改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定期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第十章质量责任追究第十一条对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责任事故,公司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二条对于质量问题的处理,公司将追究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第十三章附则第十四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日起执行,公司内部质量控制管理细则与本管理制度不一致的部分,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五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所有。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二、质量方针和目标1. 质量方针:优质、安全、可靠、持续改进。
2. 质量目标: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系统,提升绩效和效益。
三、组织结构1. 企业质量委员会:由企业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查质量管理制度。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3. 各部门: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负责落实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四、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目标管理(1)确定质量目标和指标;(2)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3)定期评估和监控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4)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管理措施。
2. 质量控制管理(1)建立并完善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2)建立质量检验和测试的规范和程序;(3)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4)制定产品召回和退货的管理流程;(5)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可靠。
3. 过程管理(1)制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控制标准和程序;(2)建立并实施员工技能培训和管理制度;(3)确保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管控;(4)建立并实施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流程;(5)持续改进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客户满意管理(1)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和反馈机制;(2)及时回应客户投诉和需求;(3)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并根据结果改进工作;(4)建立并实施产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五、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1. 企业领导:负责制定和推动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部门质量目标的实现。
3. 员工:按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自身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六、培训和督导1. 培训: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包括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流程等方面的培训。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质量管理行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和相关合作伙伴。
第三条公司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做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第四条公司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持续改进、全员参与。
第五条公司领导要重视和支持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第六条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协助公司各部门落实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质量目标和指标第七条公司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指标、质量改进指标等。
第八条质量目标和指标应该具体、可衡量、有挑战性,并且与公司整体目标相一致。
第九条公司各部门要根据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第十条公司要定期评估质量目标和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质量责任和权力第十一条公司领导要明确质量责任,确保质量目标的达成。
第十二条公司领导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第十三条公司各部门要协作配合,共同承担质量责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公司对质量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质量管理能力和素质。
第十五条公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记录质量管理过程和结果,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可追溯性。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十六条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底层执行,确保质量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第十七条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和指标的制定、质量管理流程的设计、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等。
第十八条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国际标准和客户要求。
第十九条公司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确保其符合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条公司要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采取措施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3篇)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并达到客户要求和期望,制定的一套管理体系和操作规程。
下面是常见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内容:1. 质量目标和策略: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并制定实施策略,以实现目标。
2. 质量组织和责任:明确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分工,包括设立质量部门、确定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改进团队。
3. 质量计划和工作指导:制定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检验、检测、改进等工作,以及相关工作的操作指导和记录。
4. 质量保证: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检验、检测、验证等环节,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内部审核、客户满意度调查等,以及及时进行质量改进措施。
6. 培训和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7.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8.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潜在的质量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质量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9. 客户投诉管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客户投诉,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10. 内部沟通和沟通:建立内部沟通渠道,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升团队合作和质量效益。
以上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质量管理标准进行具体制定。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二)以下是一个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三)1. 质量政策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客户的满意度。
我们将遵循国际标准,追求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质量目标2.1 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和服务,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2.2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2.3 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次品率和投诉率,以提高客户满意度2.4 建立和维护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持续改进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3. 质量责任3.1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政策和目标3.2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质量管理工作3.3 全体员工负责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及时报告质量问题和风险4. 质量管理体系4.1 建立和维护符合ISO 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4.2 制定和维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和遵守质量管理制度4.3 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4.4 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组织的质量绩效5. 质量控制5.1 确保所有原材料和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5.2 设立和执行质量检验和测试程序,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5.3 记录和分析质量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5.4 制定和执行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防止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6. 客户满意度6.1 定期收集和评估客户反馈,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6.2 针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和意见,采取及时的纠正和改进措施6.3 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6.4 定期评估客户满意度,确定改进的重点和方向7. 培训和提升7.1 确保所有员工具备相关的岗位技能和质量意识7.2 提供定期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7.3 建立和维护员工参与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机制和渠道8. 审核和改进8.1 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8.2 进行管理评审,以确定改进的重点和方向8.3 制定和执行改进计划和措施,以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9. 文件控制9.1 确保所有质量相关的文件和记录按照规定进行管理和控制9.2 更新和维护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确保其准确和及时性9.3 定期审查和归档质量相关的文件和记录,以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以上是一个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组织的具体需求和要求。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4篇)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而制定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流程。
这个制度包括了企业内部对质量的要求和控制标准,以及对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措施。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要求,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和遵守这些要求。
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
这些文件描述了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流程,并规范了员工的行为和职责。
3. 质量控制: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
通过建立各种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4. 质量改进: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设立反馈机制、开展员工培训、改进产品或服务设计等,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5. 客户满意度管理:建立客户满意度管理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客户反馈信息,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建议,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6. 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其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企业才能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赢得市场竞争力。
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2)一、总则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活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职员,包括生产、销售、人力资源、采购等各个方面。
1.3 遵循原则:本制度遵循“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客户满意、法律合规”的原则。
二、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目标:企业制定质量目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具体指标和绩效目标,以保证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4篇)
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保护工人和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企业及其全体员工。
第三条施工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要求,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第四条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建设、责任制度、培训和教育、监督检查等方面。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施工企业应设立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确保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第七条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配备必要工具和设备,确保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查和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审核。
第三章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第九条施工企业应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涵盖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安全质量管理要求。
第十条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质量责任制度:明确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安全质量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约束机制;2. 安全质量管理规定:规定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和要求;3. 事故和质量事项处理制度:规定事故和质量问题的报告处理程序和责任;4. 安全质量培训和教育制度:规定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要求;5. 安全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规定安全质量监督和检查的方式和要求;6. 安全质量记录和报告制度:规定安全质量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安全质量培训和教育第十一条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质量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施工企业应制定安全质量培训和教育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方面。
第十三条施工企业应聘请专业教师或培训机构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和教育,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四条施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培训和教育的评估,不断改进培训和教育工作。
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范本(3篇)
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制造企业质量计划管理的工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制造企业,包括生产以及相关的研发、质量控制等部门。
1.3 定义1.3.1 质量计划:指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控制的工作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检验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1.3.2 制造企业:指从事生产制造业的企业,主要以生产为主要业务。
1.3.3 品质负责人:指负责制定和监督质量计划的责任人。
二、质量计划编制2.1 质量目标制造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公司战略,制定实施的质量目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2.2 质量检验计划2.2.1 质量检验计划应包括产品原材料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成品检验等环节,并明确检验的方法和标准。
2.2.2 质量检验计划应根据产品特性和风险等级合理划分抽样样本量,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验。
2.2.3 质量检验计划应由品质负责人编制,并经相关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后批准。
2.3 质量控制措施2.3.1 制造企业应制定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工艺参数的控制、设备严格的维护保养、操作人员的培训等。
2.3.2 制造企业应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自检,并记录检查结果。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2.3.3 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不合格品控制制度,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追溯。
三、质量计划实施3.1 组织与分工3.1.1 制造企业应明确质量计划的组织与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3.1.2 品质负责人应协调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确保质量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3.2 指导与培训3.2.1 制造企业应向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质量计划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其理解和掌握质量计划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3.2.2 品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3.3 监督与检查3.3.1 制造企业应定期对质量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印刷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印刷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本质量管理制度适用于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为确保印刷产品的质量,保证满足客户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二、质量方针1. 客户至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印刷产品和服务;2.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3. 严格管理:从源头到终端,始终保持严格的质量管理;4. 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组织架构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并对质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2. 生产部门:负责印刷产品的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3. 销售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反馈客户满意度;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培训、招聘和评估员工,以确保人员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四、质量管理流程1. 客户需求确认:与客户进行沟通,明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2. 工艺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工艺设计方案;3. 原材料采购:选择质量可靠的原材料供应商,并监督其质量;4.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5. 检验与测试:对成品进行检验与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6. 产品包装与交付: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和交付。
五、质量管理措施1. 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2. 部门合作: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共同解决质量问题;3. 管理评审: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4.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5.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改进产品和服务;6. 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潜在的质量风险,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六、质量问题处理1. 不良品处理:对于不良品,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2. 报废品处理:将不合格的产品报废,并进行记录和追踪分析;3. 故障分析:对质量问题进行彻底的故障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4. 改进措施:依据故障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执行和跟踪。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三篇)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产品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制定并严格执行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1. 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2. 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征求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意见。
3. 质量管理制度的修订应及时进行,并将修订内容通知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
4. 质量管理制度的修订应经过合法程序,并加强对修订后制度的培训和宣传。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合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操作程序和质量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
三、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价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选择和评价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2.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选择应基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过程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3. 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评价应定期进行,并记录评价结果,对不合格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应包括设备的验收、维护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设备故障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 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五、库存管理和溯源体系的建立1.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建立库存管理和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可控和可追溯。
印刷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三篇)
印刷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保证印刷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印刷企业,包括印刷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第三条印刷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实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原则。
第四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全面参与。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五条印刷企业应当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1. 制定印刷产品质量管理的制度、规范和标准。
2. 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和年度质量目标,并监督实施。
3. 组织印刷产品的质量检查、测试和评估工作。
4. 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
5. 组织质量管理的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
第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设立质量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八条印刷企业应当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梳理和规范。
第九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要素:1. 质量政策和目标的确定与提出。
2. 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划分。
3. 质量管理的组织与职责的确定。
4. 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规范。
5. 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进。
6. 质量培训和交流。
第十条印刷企业应当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详细描述,并确保全员能够理解和遵守。
第四章质量管理控制第十一条印刷企业应当对印刷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十二条质量管理控制的内容包括:1. 印刷原材料的采购控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2. 印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印刷工艺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靠。
4. 印刷过程的监控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5. 印刷产品的质量评估和抽检,确保产品出厂合格。
第五章质量管理改进第十三条印刷企业应当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建筑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本(3篇)
建筑业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范本为加强公司所属项目部修建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强化监管措施,理顺监管职责,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高公司开发工程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公司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职责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组成项目部,由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所承建工程的质量管理。
公司质量科为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具体监管执行部门,负责对公司所属建筑工程日常工程质量的监管;落实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项目经理根据工程特点聘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等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二、工作制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存在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质量隐患,甲方代表、项目经理、安全、质量科人员有权命令施工企业立即停工整改,直至消除质量隐患。
项目部经理全面负责本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监控在建工程质量管理。
项目部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的一切质量管理工作,每周组织工程例会,组织对项目部所属工地现场的施工进度控制的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公司质量科根据项目部的施工进度,定期、不定期的到公司所属各工地进行巡查,检查工程质量,监督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查遗补漏。
定期组织各有关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
三、奖惩公司每月根据日常检查、抽查情况对各项目组进行总结评比,奖优罚劣。
1、本年(月)度内未发生质量事故且工程质量在项目部评比中名列第一名的单体工程,对该项目工程的项目经理、施工员奖励元,下次工程安排予以优先考虑。
2、本年(月)度内每发生一次一般质量事故,扣项目部经理奖金____元,分管该工程的施工员____元。
如一般质量事故超过三次,按重大质量事故惩处。
3、年(月)度内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扣除项目经理奖金____元,分管该工程的施工员____元,施工单位与项目经理一年内不得参与公司任何工程的投标。
一般质量事故指存在质量问题,经维修或加固处理,能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影响观感与使用的;或由施工单位自行拆除,重新施工的,造成的经济损失在____万元以下,且对工期影响在____天以内的。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本单位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相关岗位及从业人员,旨在确保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
第二条本制度的核心理念是质量第一、安全至上、持续改进、全员参与。
第三条本单位领导应重视质量安全问题,落实全员责任制,推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应依法依规进行,遵循科学、合理、高效、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制度的实施、监督和评估。
第二章质量安全体系第六条本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
第七条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等内容。
第八条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安全目标、安全方针、安全标准、安全管理程序等内容。
第九条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质量安全管理职责第十条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是质量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质量安全管理政策、计划和目标,并确保其实施。
第十一条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质量安全培训,开展质量安全检查与评估工作。
第十二条各岗位负责人应根据本单位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本单位全体员工应按照岗位职责要求,积极参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十四条公司领导应加强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承担领导责任,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第四章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流程、质量风险评估等。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加强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
第十七条本单位应建立质量安全监控机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抽检等。
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建立质量异常处理程序,及时处理质量问题,防止问题扩大。
第十九条本单位应建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重大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为确保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标与职责:- 设定食品质量与安全目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被有效执行。
2. 组织管理:- 制定组织和管理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岗位的协调与合作。
3. 人员管理:- 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培训相关员工食品安全知识与技能,确保员工具备足够的食品安全意识。
- 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监督和指导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
4. 设备与设施管理:- 确保设备和设施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建立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制度。
5. 原材料采购与监控:- 确定符合相关标准的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与审核制度。
- 建立原料检验程序及标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 生产控制:- 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相关规定。
- 实施物料追溯制度,能够追溯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
7. 检验与分析:- 建立食品质量实验室,进行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和分析。
- 确定食品检验项目及标准,制定检验程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8. 不合格品管理:- 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及时处理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 进行不合格品的分析与评估,找出不合格品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9. 记录与文档管理:- 建立记录和文档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记录和文档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 定期进行文件和记录的审查与更新。
10. 持续改进:- 建立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审查制度,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与改进。
- 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制度的设置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是指企业为确保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
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施工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确保施工企业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在施工项目中必须严格遵守。
二、安全管理2.1 安全生产责任制2.1.1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的安全工作负有最终责任,必须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2.1.2 分工明确,层级责任制,层层传导,各级负责人要全力落实,确保安全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2.1.3 安全工作组织、人员配置要合理,做到科学决策、制度化管理。
2.1.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2.1 制定并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2.2 切实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都能够全面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2.2.3 检查和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2.2.4 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人员,严肃处理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3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2.3.1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落实到施工方案中。
2.3.2 加强工艺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和人员的防护措施。
2.3.3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巡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3.4 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质量管理3.1 质量保证体系3.1.1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质量职责、质量文件等。
3.1.2 制定并执行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施工过程和成果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3.1.3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工作,监督各个施工单位的质量工作。
3.2 质量控制措施3.2.1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做到合理布置、科学施工。
3.2.2 定期对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1)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2)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第二章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第二条企业每年的质量目标作为年度质量工作的依据,适用于与质量相关之各项作业,各有关部门应负责分管的质量目标项目的制定和统计工作,遵循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
第三条(制定与发放)技术工程部根据当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于年底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报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可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直接呈总经理批准。
经批准的“年度质量目标”应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做为当年质量工作的依据和努力方向。
定量目标应规定数据收集和汇总统计部门。
第四条(统计、核查与修订)定量目标的统计部门对分管项目定时进行汇总统计,并按季度将计算依据和结果报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内部质量审核时亦做为检查内容之一。
年度质量目标的修订,需经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报总经理批准。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3)质量策划控制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第五条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质量策划根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制质量计划。
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书的编制。
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
相关部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
第七条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价位、目标成本、研发费用等作出规则,确保研发阶段产品品质。
企业分管领导组织项目可行性评审。
2.项目立项后,须确定项目经理、制订“项目控制计划书”。
项目执行期间,企业分管领导定期检查项目进度。
样机交付评审时,应按规范要求输出齐套的设计文件,并通过样机鉴定验证,必须达到EMC、安规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样机设计完成后,企业分管领导会同项目组、技术工程部、计划部、采购部、品管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顾客代表参加,根据企划书对样机设计进行评审。
评审的内容包括样机软硬件配置的合理性、结构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适切性、投产的工艺性以及整机成本测算的盈利性等。
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作出相应修改。
4.样机通过评审后,应制订试生产计划,选择合格供应商,准备试生产相关的临时性技术文件、规范等。
使新部品进货检验和试生产顺利衔接。
5.计划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安排部品的采购、齐套。
6.技术工程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和有关设计文件资料编制各类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主导产品试生产验证以及工艺流程的完善和补充。
7.研发产品部项目组跟踪试生产的进度,协同技术工程部解决试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完成部品承认书的发布。
8.试生产后,技术工程部在研发产品部项目组配合下做好试生产总结,提交企业分管领导召集计划部、采购部、制造部、研发产品部、技术工程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进行试生产结果的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直通率的指标、故障现象的分布或严重程度、标准工时以及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的可行性、完整性等。
评审合格后,可以交付量产;评审不合格,不能投产,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9.新品试生产通过后,研发产品部应发布完善齐套的产品设计文件和标准,技术工程部应整理发布正规的工艺文件和检验规范。
第八条质量计划的更改与完善具体为:1.企业分管领导在产品立项及研制过程中,主导项目计划的更改和完善。
2.研发产品部依据产品定型评审的结果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执行工程变更。
3.计划部主导试生产计划安排的更改和完善。
4.技术工程部在产品试生产后,就工艺水平、部品的可靠性、直通率等方面作出评估和改善计划,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措施,包括提高员工工艺水平的培训、部品更换等。
品管部对产品销售后的顾客投诉,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第九条质量评审中的资源组织分工为:研发产品部负责评估和协调产品在立项和研制过程所需的资金、人力、培训仪器设备等资源。
计划部和制造部负责样机定型后试生产和量产相关的场地、库容、物料、人力(工时)、生产设备等资源的安排。
技术工程部主导评估生产使用的仪器、制具的购置。
**部门负责组织各类人员的培训。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4)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第四章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第十条为了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满足生产的需要,责任部门应选择、配置合适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并保持其所具有的精度和功能。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范围包括:企业所有检测仪器、检测软件、检测制具和检测平台(总称仪器设备)。
其中,检测仪器指外购的、由法定计量单位定期检定的检测用仪器、计量器具。
检测软件指检测用承载信息的媒体,如软盘。
检测制具指外购或自制的、自行定期校验的检测用工装器具。
检测平台指按要求自行组建的,作为部品检测用的工装,属检测制具范畴。
第十一条技术工程部负责仪器设备的控制。
各使用单位和人员应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负责维护与保管。
第十二条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的具体办法依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5)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第五章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第十三条为了正确分清部品、在制品、成品是否经过检验,检验是否合格,责任部门应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以防止未经检验或不合格产品被误用、转序或交付。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范围包括进货部品、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和成品检验和试验前后状态的标识。
第十四条品管部主导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控制。
IQC、OQC组分别负责进货、最终检验现场样本的检验状态标识。
计划部生资组负责进货部品及成品入库后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制造部负责生产现场部品、在制品、成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第十五条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的具体办法依据“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6)分承包商评价第六章分承包商评价第十六条为了选定合格的分承包方,确保提供品质稳定、交期迅速、价格合理、配合性佳的部品,企业对分承包商执行严格评价与考核,以满足本企业产品和生产的需求。
第十七条采购部主导分承包方的评价与考核。
研发产品部、工业设计部负责分承包方设计技术能力方面的评鉴,并协同采购部进行分承包方的预选。
品管部负责分承包方品质保证方面的评鉴与考核。
总经理或执行副总负责关键件供货分承包方确认的批准。
制造事业部总监负责外协件供货分承包方确认的批准。
研发事业部总监负责关键件、外协件以外的部品供货分承包方确认的批准。
第十八条分承包方的预选、分承包方的评鉴、合格分承包方的确认、合格分承包方的考核、考核结果处理、“合格分承包方名录”的发布和增删依据“分承包商评价程度”进行。
第十九条工业设计部负责本部门开发部品的供货(或外协)分承包方设计技术能力的评鉴,并协同采购部进行分承包方的预选。
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合格分承包方的选择与评鉴分别依据“生产设备控制程序”、“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
计量仪器检定和产品检测外协服务单位应选定国家或行业承认的法定计量、检测单位。
对每一合格分承包方都应建立档案,分承包方评鉴和考核等质量记录,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由采购部妥为保管。
第七章部品及客供品控制第二十条部品指组成成品的相关部件及配套件如包装箱等。
企业对部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为企业产品配套的部品品质能满足要求,为确定合格分承包方、进行批量采购提供依据。
控制范围包括企业生产所需所有部品(非顾客提供)之认定。
第二十一条研发产品部主导新部品认定全过程及相关资料的齐套,品管部协同进行新部品测试工作。
采购部配合完成样品及其资料的索取,并完成试产验证所需部品的采购。
计划部下达新部品试产任务。
制造部负责试生产的具体实施,做好生产各项环节相关记录,并参与结果分析。
技术工程部负责新部品进货检验规范的制订及试产验证的跟踪监控。
总经理或执行副总批准关键件的部品承认。
研发事业部总监批准外协件的部品承认。
研发事业部副总监(或助理)有权批准关键件和外协件以外的部品承认。
第二十二条部品具体控制办法依据“部品认定程序”。
第二十三条企业对顾客提供产品建立验证、储存、维护和回馈控制,适用于凡顾客提供的用于顾客产品中的部品及相关器材,包括顾客提供并用于顾客产品中的部品、软件、样品、仪器、设备、制具以及有关产品的书面文件等。
第二十四条商务部接受并组织评审具有客供品的合同,传递信息至有关部门。
采购部负责客供品的点收、登记。
计划部负责客供品的储存和生产计划的安排。
品管部负责客供品的验证。
技术工程部负责具有客供品合同的评审及工艺技术接口。
生产制造部负责客供品的生产。
第二十五条客供品具体控制办法依据“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
第八章进货检验第二十六条为了使进货部品及其在仓储期间符合本企业规定的品质要求,企业进行严格的进货检验,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部品不投产,满足生产和产品品质的需要。
凡生产所需而采购的各类部品均属检验范围。
第二十七条计划部负责进货的点收、送检与存贮和紧急放行申请。
品管部负责部品的进货、期限检验和紧急放行的评审。
采购部负责退货和配合进货的点收。
企业分管领导负责紧急放行的批准。
其中,紧急放行指因生产急需来不及进货检验面放行的部品。
第二十八条进货检验具体办法依据“进货检验程序”。
第九章过程控制与检验第二十九条自投料到产品入库全过程,责任部门应确定产品形成各阶段影响质量的过程或因素,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
第三十条产品部、技术工程部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工艺文件的制定。
计划部下达生产任务,技术工程部作生产技术准备。
制造部安排生产,使现场文件和资料、物料、工序、仪器设备、环境和人员等均处于受控状态。
品管部统计分析制程数据,对质量异常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并对特别制造中的特采、紧急放行部品的投产实行品质跟踪监控。
技术工程部对特别制造中的新产品、新部品的试生产及工程变更后首次生产实行品质跟踪监控。
其中,特别制造指对新产品、新部品的试生产,特采、紧急放行部品的投产以及易引起品质波动的工程变更后首次生产等实行特别监控的制造过程。
第三十一条过程控制的具体办法依据“过程控制程序”。
第三十二条为了加强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检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转序,责任部门应进行从部品投产到成品包装的生产过程检验,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成品。
第三十三条制造部负责过程检验及例外放行在制品的监控。
品管部负责过程首检、巡检和特别制造中的特采、紧急放行部品投产的跟踪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