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九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作品概览五教学设计湘美版
初中美术_美术九年级第5课《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门》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本课编写的意图是在于培养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的一个侧面了解社会,了解美术与祖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发展获得文化知识的能力。
教材从介绍门的功能、样式入手,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源展现门这一建筑部件上映射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现象。
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社会生活,探索和发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问题。
通过调查活动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学习收集信息和分析问题等方法,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1、了解门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能联系门的背景文化和地域特色对门的造型、材质、装饰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
2、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谁是最先步入华夏建筑文化之门的第一人?上古神话的回答是:有巢氏。
《韩非子•五蠹(dù)》描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大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有巢氏。
”大概自人类从树上爬下来,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栖身以后,便有了门。
活动一:小组讨论,想一想生活中传统式样的门有哪些构建组成?1、门头:指门上的小屋顶。
2、门楣: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就,古代按照3、门扇:门上可以关启的扇叶,是门本身做重要的部分。
4、门框:门的边框,恰在墙上,支撑固定门扇。
5、门槛: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或金属条。
6、看叶:为增加紧固的厚度,在门的上下镶嵌的铁片称为看叶,为了美观,这些构架都被加以美化,逐渐成为门的重要的装饰。
7、门钉:皇宫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九排,一排九个,一共九九八十一。
在古代“九”是最发的阳数,象征“天”,因此,皇宫上门钉为九九八十一个,而王府的门钉为七九六十三,逐层递减,老百姓家一个门钉也没有。
教师过度:首先是人们居所的出入口,如同人的“脸面”。
国有国门,家有家门。
在历史发展中,门又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特殊文化符号。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美术 教案设计
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走下神坛,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开创并完善了一种反神学权威、反封建特权的新的视觉语言。这个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高峰,基本风格和变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深远。
《大卫》雕塑M开朗基罗(意大利)
M开朗基罗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结构和运动,故而他的作品更能充分展示人体的力量之美。
《农民的舞蹈》油画彼得·勃鲁盖尔(尼德兰)
画家去除了宗教与神话的限制,走向民间,在朴实的平凡生活中发现了生命的美。
2、艺术直接表现生活
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现实的生活,以平民百姓为主题,甚至自然界的花草和禽鸟也可成为主题,思想的活跃使得文艺复兴艺术进入大师辈出的时代,极为深远的影响了后来的西方艺术。
课件:《暴风雨》乔尔乔内(意大利)
《草地》(水彩画)丢勒(德国)
《自画像》(油画)丢勒(德国)
无论是草地上的植物还是镜子中的自己,丢勒都以极其客观科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呈现在画面上。
三、思考练习:
请说一说《暴风雨》和《带金翅雀的圣母》中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查找资料,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同其他时期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写一篇200-3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认识。
2、尝试从画面空间、人物动作、表情等方面比较下面三幅《圣母子》作品的差别,并谈一谈造成这种差别的社会背景。
四、作业与课堂评价
九年级美术上册 美术作品概览(五) 湘美版
2004 年希 腊雅 典奥 运会
《拉奥孔》公元前一高世:纪2.02米
约公元前150年
古希腊的雕像的特点
• 写实、追求 一种和谐的 理想美。
古希腊的神像为什么都是裸体艺术?
• 古希腊对神灵的观念与众不同,它是以人 的形象和思想情感塑造神。因此古希腊的 神像 从外相上来看就是人像。他们认为人 体是最美的,向神灵展示人体,是对神最 大的敬奉,所以无论是人像还是神像都以 裸体的形式来展现。
美术作品 概览
猜猜 我是谁?
希腊
罗马
教学目的:
1、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概况及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建筑的基本方法
重点:
1、古希腊的审美风尚,及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2、古罗马建筑的风格的与内涵
古希腊美术
• 古希腊的历史最早溯到约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 12世纪。 • 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他们当时的 势力范围,远远超出现在希腊和意大利的地理范 围,影响到欧、亚、非三洲
• 罗马斗兽场
斗兽场内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的席位 按等级尊卑地位之差别分区。甚高、甚大、甚巧,仍 让人为往日的辉煌啧啧称奇
万神庙 公元二世纪
• 直径为43.4米 的万神庙大圆 顶的世界纪录, 直到1960年才 被在罗马所建 的直径达100米 的新体育馆大 圆顶打破
奥古斯都像
• 罗马帝国开国元首 • 高大健美,具有英
作品:《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规格:152厘米
创作时间:公元前 450年
掷
表现一个健美而又
铁
富有力量感的运动
饼
员形象,展现一种 和谐和理想之美。
者
雅典娜 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工艺女神
推荐K12学习九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门教案湘美版
1.了解门的基本结构二能从"历史"和"地域"两个方面比较传统建筑的差异。
2.能根据一定的资料,对"门"的某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一个问题。
3.了解并比较熟练地说出两种以上门的风格样式。
4.能较好地参与小组考察工作,创造性地完成组内交给的任务
欣赏古代民居大门:
小结:朴实,木制材料的运用,更显古色古香,具民族风格、传统韵味
2、现代的门
1)、欣赏图片,分析其技术性与艺术性
2)、小结:
技术性:材料:多元化
工艺:先进中西合璧
造型:大方、自然、简洁
装饰:几何组合、明快、自由
艺术性(文化内涵):富有现代气息,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及审美观念。
1、展示门,思考:能否把门都改成方形?
启示:门的造型要根据其功能、环境来设计。
2、找一找:对号入座,它们是“谁”的门?
3、展现自我:将你喜欢的门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达出来吧!
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选择具代表性的进行自评、展评。
2、师小结: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门的样式逐渐丰富,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含义和象征意义,是人的理性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3.古代的门
现代的门
教学回顾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第5课《门》
授课时间
12月1日~12月7
课型
综合·探索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班级
初三1~8班
内容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了解门的功能、构造等基本常识;通过对不同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建筑的兴趣,加深对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
新湘美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美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走下神坛》教案教学目的:1、学生能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生能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以及献身艺术的壮举。
教学重点: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的绘画作品的欣赏,2.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变迁。
教学难点:学艺术家勤奋、刻苦的献身精神。
教具准备:黑板、课本和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阶段(1)复习:同学们,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那么,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对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巨大的影响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课程学习中····(2)新课导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与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对比,以突出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
我们知道,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
请看屏幕,这是一幅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右边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虽然是同一主题,但在绘画语言和对人物神态的刻画等方面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完成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点中世纪的造型:概念化、僵滞。
色彩单调,神态呆板。
效果远离生活,没有生气。
使人敬而远之。
属性:宗教(封建)文艺复兴是造型:严谨、科学,真实自然。
色彩:富力而和谐。
神态鲜活,贴近现实生动使人倍感亲切,人文精神。
总结: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1、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地位,尊重人的情感,赞美人的力量。
反对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禁锢。
2、崇尚科学精神,探求真理与知识,尊重古典文化遗产并赞美自然的美丽,反对封建愚昧和虚伪的神学观念。
【配套K12】九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作品概览五教案2湘美版
美术作品概览(五)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成就和基本特征;初步掌握“欣赏.评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参与对经典雕塑作品的欣赏、讨论;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评述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外国古代经典美术作品产生探索的欲望;能以平和健康的心态对待人体艺术;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教学过程2.1 第一学时2.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设计一、视频导入1.播放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想一想: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个视频中,演员们扮演了什么样的形象?(模仿古希腊雕塑的形式)为什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要把古希腊雕塑作为开幕式的一项主要表演内容呢?(古希腊的雕塑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直接源头,西方雕塑的黄金时代。
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的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中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带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希腊,了解古希腊的雕像艺术。
二、探索发现1.走进希腊(希腊一词为典雅、优美。
)地图版图展示,国旗(蓝白相间)A地处欧亚非洲要冲-有利于吸收亚非文明,文化交往B四周临海,土地贫瘠-有利于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商品经济以平等为交换原则,也需要自由的环境,有助于希腊形成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的观念.C山岭,水域将陆地分隔成小岛屿 -有利于城邦民主制政治的建立。
D人口增多、土地短缺-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活动-有助于形成开放探索的民族精神2.人文环境对希腊的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希腊的神(雕像) 欣赏雕塑:《宙斯雕像》,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阿波罗雕像》,阿波罗所有男神之中最英俊的,是光明之神。
《雅典娜》,古希腊宗教和神话中的智慧与女战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回顾古埃及雕塑比较古埃及雕塑,狗头人身的神(阿努比斯死神),古希腊的神是希腊人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神和人既同形又同性,神具有人的相貌和性格,他们也像人一样地喜怒哀乐,具有常人的思想感情和弱点。
配套K12九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作品概览五教案1湘美版
美术作品概览(五)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概况及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较欠缺。
2、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较高,主动性不强,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3、学生风格各不同,相对而言,女生比较沉静听话,男生活泼有活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l、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2、古罗马建筑的风格的与内涵。
教学难点:1、学生不了解古希腊人的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也缺乏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础知识。
2、对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特点缺乏了解。
4教学过程4.1 ——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作品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美术概览(五)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图片提示,让学生猜国名。
问:这是什么国家? 学生回答:(略)(希腊、古罗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作品的魅力。
活动2【导入】二、新课讲授(一)古希腊雕塑1、古希腊的历史最早溯到约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
古希腊是有很多半岛和岛屿构成,这些岛屿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所以形成了古希腊的联邦奴隶主民主制。
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和比赛。
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荣光,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发现人体美,艺术家们创造美的人体。
2.出示雕塑《掷铁饼者》教师简介作品: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雕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掷铁饼的强烈动感与雕像的稳定感结合得非常好。
湘教版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湘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一课《走下神坛》主备教师:任课教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教学活动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现象和代表作品展开,《走下神坛》从人与神艺术主题的发展、变迁的历史线索切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对照和分析,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人文主义对西方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等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其中学习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及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
教学活动的设置各有所侧重,培养学生审美、评论和文化认知的多方面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中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及2、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各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本课重点难点分析: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思路:根据教材包含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教材意图,把握和控制难度,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材的内容材料多,跨度大,一味照本宣科必然拖沓。
所以,对材料进行选择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准备从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除熟悉与作品有关的内容外,还须精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和有关知识。
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五、教具准备: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第5课门教案
第5课门第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门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传统建筑中的门去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要特色。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概述门就是建筑的出入口,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宫殿、寺庙、园林、住宅,无论是单幢房屋,还是成组建筑,都各有它们自己的门。
由于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差别很大,情况多样,大者可以是城市、宫殿,小者可以是四合院、天井院住宅,因而门的种类就非常多,有城门、宫门、殿门、庙门、院门、宅门之分。
中国传统建筑大门代表一个家的家风(门风)资望(门望)等。
它的形式和内容是门所反映、所记载的历史与文化。
门上的雕刻装饰和色彩的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古代的文化内涵,封建的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
二、门的基本类型1、城楼门:2、殿式门:3、屋宇式门:4、随墙式门5、牌坊和牌楼三、门的基本组成1、门扇(门板门钉铺首看叶)2、门框(上槛联楹门枕石门簪门槛)3 、门斗4 、门头或门罩5 、门脸6 、门上附加装饰物(门神对联祈福避邪物应时装饰物)第2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2.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
3.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学难点: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欣赏、交流、讲解、尝试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猜谜语有耳能听,有口能说,有心就烦恼(打一字)二、讲授新课:1、门,首先是人们居所的出入口,同人的“脸面”。
[K12配套]九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作品概览五教学设计湘美版
讲解、欣赏、探究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及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知不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二、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艺术
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受伤的母狮》,十分引人注目。
三、古希腊艺术作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它们在雕刻、建筑等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美术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古罗马艺术作品
古罗马的美术是古希腊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华丽的《奥古斯都像》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的肖像。雕像的写实风格使人联想到传统的古希腊雕塑。
罗马大角斗场是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的创立者韦斯巴香驱使数万名奴隶和战俘于公元70-82年建造的。整个建筑呈椭圆形,长轴直径约188米、短轴直径约156米,可容纳45000人,建筑立面高48.5米,分为四层,下三层均采用“券柱式”,十分华丽。它的完善的型制,在体育建筑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充分说明了古罗马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美术作品概览(五)
课题
美术作品概览(五)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教学重
难点
掌握古代文明古国及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的异同。
五、课堂小结:(用多媒体展示)
作业设计
列举古希腊、古罗马主要艺术。
教学反思
米隆的《掷铁饼者》,抓住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瞬间,完美地表现了运动员健美的身体和强劲的力量,充分显示了古希腊美术家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
推荐九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门教案1湘美版
门1教学目标通过对门文化知识的了解,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美术修养。
并且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门,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传统门的了解不够,对门的绘制感兴趣但缺乏知识性引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门的文化和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门。
教学难点:??如何绘制一个自己喜欢的门。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门门是人的一生中经历最多的地方。
开门和关门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最普通的一部分,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的奥秘。
学生自学三分钟。
活动2【讲授】门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门?﹝生答:北京天安门、法国凯旋门﹞门,如同人的?脸面?,国有国门,家有家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国门。
欣赏图片:北京天安门、法国凯旋门、韩国崇礼门、芝加哥云门等。
接下来了解家门:北京四合院门、山西王家大院门、山西乔家大院院门。
那么中国古建筑大门结构有哪些部件组成呢?例:北京四合院大门,它是有门头、门楣、门扇、门框、门槛组成。
介绍中国传统大门的知识,中国传统大门的装饰、色彩、门槛在古代都是有一定的等级制度的。
中国传统大门的功能、文化取向不同,大门的用途也有不同。
例:宫廷、宅第、店铺、寺庙、牌坊。
不同地方、不同名族的门欣赏:福建土楼大门、山西王家大院院门、云南大理白族名居大门、西藏门、安徽居民大门等。
问:这些古建筑大门美不美?(生:美)它们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我们要不要保护它?(生:要)活动3【讲授】门对于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建筑及大门,我们应懂得珍惜与保护她。
古代大门在造型、装饰方面都很复杂。
例:它特别讲究雕花艺术。
并且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但是现代的门是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之分了,它在造型、选材、装饰方面更自由,更多样化了。
你知道现代大门用哪些材料做的呢?(生:玻璃、木材、铁艺等)现代门的样式也多种多样:有推拉的大门、有平移的大门、有旋转的大门还有智能化的大门。
在未来的世界还会出现什么样的门呢?纵观上述,同学们,你们喜欢古代的门还是现代的门?为什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幅自己画的门。
第5课 门-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门-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目标
1.了解门的演变过程,掌握门的构成方法;
2.了解门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3.能够用线描方法表现门。
课程内容
1.门的演变史;
2.门和中国文化;
3.线描门。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门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信息;
2)教师自己梳理好门的演变史和门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2.导入新课
教师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而引出听说读写的练习。
3.阅读、讨论
1)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门的演变史;
2)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门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3)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
4.练习
1)教师讲解线描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用线条表现门的形状;
2)学生进行线描练习。
5.巩固、延伸
1)通过对学生线描作品的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欣赏;2)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拓展延伸教材。
作业
1.按要求完成线描作品,要求逼真,清晰,精神。
2.了解其他国家的门的种类,并写出自己在心中观察到的门。
思考题
1.门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是什么?
2.门的演变史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参考资料
[1] 线描画技法. 美术教育. 2007年第5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纲要》. 2011.
[3]中国艺术史. 李禹东. 1996年.。
第5课 门-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门-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是九年级美术上册的第5课,主要教授门的画法。
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门的基本构造、门的造型特点以及门的色彩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门的基本构造和设计要素。
2.了解门的造型特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作品中。
3.学习门的色彩应用,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
4.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手工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1.门的构造和设计要素。
2.门的造型特点。
3.门的色彩应用技巧。
四、教学难点1.将门的造型特点应用到实际作品中。
2.学生创意和手工表现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仿制物引入门的话题,引发学生对门的兴趣。
2. 观察讨论(10分钟)•让学生自由观察门的形态,找出门的特点和美感。
•教师对门的构造和特点进行简单讲解。
3. 示范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门的构造和造型特点的演示。
•强调门的构造原理和造型特点,让学生理解门的设计要素和美感。
4. 练习创作(6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自由设计和画出自己的门。
•教师在辅导中指导学生在构造、造型和色彩运用中的具体表现,以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手工表现能力。
5. 展示评价(10分钟)•每位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本课中,教师重点教授了门的构造和造型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创作出自己的门,并进行展示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同时,该课程紧紧围绕门这一话题展开,让学生对门这一物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丝毫没有枯燥,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雕刻《拉奥孔》,以它精心的构思和对人体解剖的深入理解,在保持人的形体美的前提下,表现了拉奥孔及其两个儿子身遭巨蛇袭击时痛苦挣扎情景。
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采用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式——列柱围廊式,造型庄重宏伟,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配以大量精美的浮雕,从而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的典范。
五、课堂小结:(用多媒体展示)
作业设计
列举古希腊、古罗马主要艺术。
教学反思
教法学法
讲解、欣赏、探究
教
师
教
学
活
动
及
学
生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知不知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
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
二、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艺术
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受伤的母狮》,十分引人注目。
三、古希腊艺术作品
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它们在雕刻、建等方面创造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西方美术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古罗马艺术作品
古罗马的美术是古希腊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华丽的《奥古斯都像》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的肖像。雕像的写实风格使人联想到传统的古希腊雕塑。
罗马大角斗场是罗马帝国弗拉维王朝的创立者韦斯巴香驱使数万名奴隶和战俘于公元70-82年建造的。整个建筑呈椭圆形,长轴直径约188米、短轴直径约156米,可容纳45000人,建筑立面高48.5米,分为四层,下三层均采用“券柱式”,十分华丽。它的完善的型制,在体育建筑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充分说明了古罗马建筑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美术作品概览(五)
课题
美术作品概览(五)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图片的欣赏,掌握各地艺术风格的异同。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和对比,体会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自豪与骄傲。
教学重
难点
掌握古代文明古国及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