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融入农村美术课堂

合集下载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和资源不足,导致学生的美术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艺术素养,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一,结合当地民俗文化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等,设置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

以当地特色的传统节日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了解并表现出自己对这一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还能培养他们对美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其二,利用自然环境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丰富,山水田园、农村建筑等都是优秀的美术创作素材。

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水彩、素描等方式记录下自己所见所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其三,借助周边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实践。

农村地区的小学周边可能有一些其他学校、村委会、农民家庭等资源,可以与这些资源合作开展美术教学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著名的艺术家的画室,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和灵感来源;或者组织学生走进村子,与农民一起学习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了解当地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来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可以通过建立美术资源库,收集整理当地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农村特色等相关资料和素材,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美术爱好者、手工艺人等到学校开展美术讲座、指导学生创作,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美术创作相关的比赛、展览等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

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

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农村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农村美术教学应该结合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将学生身边的环境和实际生活融入到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艺术创造的源泉和灵感。

首先,农村美术教学应该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乡土风景,这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主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乡村,观察农民的劳动场景、感受农村的自然风光,然后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将这些场景和景色表达出来。

这既能够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校园文化也是农村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农村学校都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比如校园里的建筑、花草树木、校园活动等。

这些都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成为他们的创作素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写生活动,让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感受和思考。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美术活动,如美术展览、美术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在农村美术教学中,还可以结合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综合创作。

比如,学生可以以乡村故事为主题,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将故事表现出来,让乡土文化在学生的作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另外,学生也可以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创作背景,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将校园文化呈现出来,展示学校的特色和魅力。

综上所述,农村美术教学需要结合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美的魅力。

通过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乡村;通过校园文化的融入和发展,让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有更深的认同感。

通过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结合,农村美术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从小就拥有艺术的眼光和审美情趣。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乡土资源是指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社会风俗、民间艺术等,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应用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1、弘扬乡土文化。

乡土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征,乡村小学应结合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民间艺术等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弘扬乡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促进学科交叉学习。

乡土资源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可以辅助其他学科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乡村风景画时,可以了解农耕文化、地理等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

3、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乡土资源的应用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有趣、生动,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

同时,乡土资源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

1、通过实地考察、素描等活动了解乡土资源。

在美术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素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乡土资源的独特魅力,观察、感受乡村风光、手艺、民俗等,发现其中的美丽、精彩和价值。

2、通过讲解、PPT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文化价值。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艺术等,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价值。

3、在美术课堂上引入乡土元素,让学生进行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乡土元素引入到课堂当中,例如利用乡村风景、民间剪纸、布艺等成为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的元素,让学生进行创作。

4、举办乡村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创作成果。

通过举办乡村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他人,同时学生也能够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创作能力。

总之,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应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体验乡村的独特魅力。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匮乏、条件艰苦,很多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乡土风情画创作。

农村地区有独特的乡土风情,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感受农民的生活,然后将所见所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竹子、土陶、芦苇等,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利用竹子制作风筝、制作简易的农具模型,利用土陶制作陶艺作品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通过制作和欣赏手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

还可以通过文化节庆活动丰富课堂教学。

农村地区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乡土文化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传统的节日装饰品、参与传统的舞蹈和歌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邀请乡土艺术家到校进行交流和指导。

农村地区有很多具有乡土特色的艺术家,他们有着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可以邀请这些艺术家到校进行交流和指导,让学生亲身感受和学习乡土艺术的精髓,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

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农村地区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为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将“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

将“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

将“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摘要“乡土文化”蕴藏丰富,形式多样,是艺术学习的沃土。

结合新课标美术活动领域的要求,通过地方特色的美术活动课题活动,将部分优秀的莆田乡土文化(古谯楼、雕刻、红团纹样)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带着主人翁的自豪感进行创作,不仅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趣味、实用,而且达到了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乡土文化;古谯楼;雕刻;红团纹样;美术教学现在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注重开发与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拓展美术课堂教学、凸显美术教育的价值。

我的家乡——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它涵盖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俗语、民俗、宗教信俗、民间工艺等精神文明,其中古朴典雅的古建筑、誉满海内外的木雕工艺、独特的节日习俗等展现着无穷的魅力,都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

现在的孩子,自幼接受的知识大部分是电视、电脑传播的,反而对家乡历史文化知之甚少。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承莆田乡土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尝试将部分优秀的莆田乡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结合新课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美术领域的要求,设计编写了一些地方特色的美术活动课题,并进行实践教学,让孩子在快乐的美术活动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

一、游览历史古迹,提高观察、审美能力莆田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其中最具莆田特色的当属坐落于繁华闹市——步行街中段的“古谯楼”,它保持了宋代的建筑风格,是福建省保存最完整的谯楼建筑,是“兴化府”的象征,学生虽熟见却了解不深。

为此我结合“造型·表现”领域的要求,设计了《游古樵楼》美术活动。

我以“踏着历史的足迹寻找古樵楼的美”为主题,带领学生参观古樵楼。

在出发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都带着老师交代的问题,如“古谯楼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古谯楼与现代建筑有什么区别?”“它的美在哪里?”“找找古谯楼建筑局部的特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调查,向讲解员请教、收集材料,并认真拍摄照片或视频,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通过近两小时的参观游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各组间现场交流,进一步了解古谯楼,感受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乡土气息是指乡村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它包含着乡村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传统艺术以及地域特色等。

而美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场所,如何将乡土气息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乡土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乡村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中国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一些与乡土相关的中国画家和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乡村,观察和体验乡土生活,为他们提供与乡土文化直接接触的机会。

其次,乡土元素可以融入到学生的作品创作中。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设计等多种方式,表达对乡村的热爱和理解。

例如,在绘画课上,学生可以以乡村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己对乡村的感受。

他们还可以运用乡村特色的素材,如稻田、麦浪、农具等,来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乡村的认同感。

此外,乡村文化还可以作为美术课堂中跨学科学习的重要内容。

美术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例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共同探讨乡村文化的相关知识。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例如,在学习地理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的乡土特色,从而选择合适的素材和风格进行作品创作。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艺术修养。

最后,乡土气息的融入离不开美术教材的支持和创新。

教材应尽可能地涵盖乡土文化的相关内容,同时提供多种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给学生参考。

教师也可以根据乡土元素的特点,自行设计和编写教学资料,向学生介绍更多细节和案例。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始流入农村小学的教育中,其中美术课堂的教学也成为了热点。

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乡土文化元素,已经成为了美术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一、了解乡土资源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首先需要了解乡土资源的特点。

乡土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痕迹。

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生长的土地和民族的风情,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二、挖掘乡土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对乡土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

首先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手工艺人或者美术爱好者来学校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工艺的魅力,了解并学习到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

可以组织学生到乡村田间地头参与农民的生产活动,观察农村的自然景观,捕捉自然风光的特点,感悟自然之美。

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陈列馆等地方,学习和欣赏乡土文化的传统美术作品和手工艺品。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乡土资源的魅力,激发对乡土资源的兴趣和热爱。

三、融入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在对乡土资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挖掘后,需要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主题设定: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设立一些主题,如“我家乡的风情”、“农民的生活”、“我的家园”等,让学生以乡土资源作为创作的题材,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情。

2. 设计任务: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艺术作品制作任务,如水墨画、剪纸、竹编、陶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悟和表现乡土资源的魅力。

3.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摩、实地写生、教学实践等,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乡土资源的魅力。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导言:乡土气息是指一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独特的地域特色。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展现美感为目的,乡土气息的融入可以让学生体验并展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因此,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将乡土气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家乡的认知与表达,成为了美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为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思路。

一、激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是引导他们对乡土气息的认知和表达的首要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环境,参观民俗村落,接触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让学生亲身体验乡土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采集地方特色的照片、文物和手工艺品等,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独特之处。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乡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关注和思考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的感性认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学生感性世界的培养。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色彩、构图、用笔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审美体验来认识和表达乡土气息。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用画笔记录下家乡的自然风光、农村景色以及当地的建筑。

通过绘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对乡土气息的感性认知。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式教学来进行。

比如,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乡土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行创作。

1. 引导学生扩宽视野:多组织学生到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进行参观,接触不同流派、风格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研究家乡的艺术家,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2. 学习运用不同的艺术技巧:在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临摹和借鉴他人的作品,掌握和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例如,学习水墨画的表现力、彩绘陶瓷的细致和木雕的立体感等。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独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资源。

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应用乡土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美术体验,加深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以下是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引入乡村自然环境的元素。

乡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江河、田园风光、植物花卉等。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写生,观察和感受乡村自然景色的魅力。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情感和认识,同时培养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学生可以画出描绘乡村风景的山水画,或者以乡村植物为主题进行创作。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乡村自然环境的认识。

在美术教学中还可以融入乡村的人文特色资源。

乡村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如传统歌舞、剪纸、剪贴画、面塑等。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乡村文化的故事,介绍乡村的民间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对于乡村文化的兴趣。

学生可以学习并尝试运用这些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学习剪纸技巧,制作出具有乡村特色的剪纸作品。

这样既能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乡村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可以引入学生周边的社区资源。

乡村地区的社区建筑、传统手工艺品、乡土风俗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当地的传统建筑或手工艺品制作场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和实践的方式,学习到更多乡村特色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观察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画出描绘乡村建筑的作品,或者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巧,制作出乡村特色的手工艺作品。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乡土资源的重视越来越高,乡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现代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丰富和多样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当地的乡土资源。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美术课堂的素材使用。

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无法替代的乡土资源。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发现乡土资源中的美丽与价值,然后将这些发现用于美术创作。

在田野里捡拾些能够用来制作艺术品的自然材料,如芦苇、碎石、树叶等等;在乡村田间地头寻找历史文化遗迹,根据这些遗迹创作相关的艺术作品。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对当地的乡土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拓展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的乡土资源,设计相关的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绘制当地的自然风光、风景画,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当地的美丽和历史文化;或者通过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教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还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或者手工艺人来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当地的传统艺术,从而增强他们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的意识。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仅学到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收获。

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促进美术课堂的社会实践。

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乡土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乡土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乡土资源保护义工活动,举办乡土资源保护主题的美术创作比赛,开展与当地乡土资源相关的义卖活动等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乡土资源的观念和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保护乡土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美术课堂乡土文化融入的尝试

美术课堂乡土文化融入的尝试

美术课堂乡土文化融入的尝试作者:孙新颖概要:实践证明,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挖掘与利用乡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利用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材料来上课,让乡土之风吹进课堂,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新鲜感,更能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我们美术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美术资源,如家乡的风景、古建筑、农民画、民间工艺品等等,这些课程资源接近学生的生活,接受难度不大,可以充分利用。

将乡土美术资源加入到美术课堂不但可以教育学生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美,还能使学生感觉特别亲切,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一)活用自然景观,让自然之风进课堂我县地处广袤的华北平原,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肥沃的农田、清澈的潮白河、幽幽的树林、弯弯的林间小路这些自然景观为我们美术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

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家乡所处的地理优势,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学会观察,学会利用,并巧妙地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契机,适时让乡土自然资源之风吹入美术课堂。

(二)活用人文景观,让乡土文化进课堂香河文庙,是县城唯一留存的古建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文庙正好位于我校内,我抓住了这个有效的“地利”机会,让乡土之风尽情地刮入美术课堂。

我在上《身边的风景》一课时,就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首先让学生参观文庙,为他们讲文庙的历史,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再带领学生对文庙进行写生。

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既观察,感受人文景观之美,又能把自己的亲身体验描绘下来,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线描技法,也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表达情感和思想,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活用乡土文化资源,让民风民俗进课堂古人有言:“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故乡而言爱国者,是谰语也。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适时注入民风民俗,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爱乡爱国的教育。

在上《家乡的古建筑》一课时,我将欣赏课带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先播放香河天下第一城美丽的自然景观,因为天下第一城是传统美学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那里是最好的民风民俗教育基地。

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新教育·综合版乡土资源本身丰富多彩,非常有趣味性,将乡土资源有效应用到小学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课堂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虽然美术教科书考虑到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具有普适性,但仍难以照顾周全,特别像一些农村地区学校因教学设备、办学条件的局限,美术教科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会因绘制材料、学生经验或教学条件等局限而难以开展有效教学。

农村的教育设备本来就远没有城市充足,针对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教育手段,发掘乡土资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大化地利用农村乡土美术资源,也是提高农村美术课堂效率的一条捷径。

将乡土资源带进课堂,开展农村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不光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成本,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教学和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美术教育。

将乡土资源带入到美术课堂中来,是一种有效而又双赢的策略,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了丰富,使美术课堂增加了活力,传统的艺术观念也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心里,让优秀的传统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二、如何有效将乡土资源带入美术课堂中1.生活中的创作资源。

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如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园子里的瓜果蔬菜、种类繁多的动物和禽类等都给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教学资源,给美术课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去聆听鸟儿动听的叫声,听风刮着树叶沙沙作响,听小河流水的哗啦啦声,看植物一年四季颜色的变化。

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感官去欣赏大自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创作出更多别具一格的作品。

2.民间的传统文化。

农村处处充满了城里少见的艺术素材,比如窗花、年画、泥塑等,这些城里不常见的艺术资源都可以带入到美术课堂中来。

老师要不断地去发现和挖掘这些民间传统文化。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依然比城市有限。

特别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专业的教师,导致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单一和枯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中体验到乡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一、认识乡土资源乡土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所特有的物质、文化和自然资源。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土文化,体验乡土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乡土资源的种类很多,比如乡村的建筑风格、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民间传统的绘画技法、当地的自然景观等。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成为美术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和载体,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二、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1. 利用乡村建筑风格进行教学乡村的建筑风格是乡土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乡村建筑风格来进行建筑绘画的教学。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素描练习,了解当地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渊源,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利用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开展创作活动不同地方的手工艺品都有着独特的工艺和风格,是民间文化的珍贵遗产。

美术课堂上,可以利用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开展创作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观摩和模仿,了解当地的手工艺传统,并通过创作来表达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情感。

可以让学生们用竹编或者面塑来制作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对乡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利用民间传统的绘画技法进行教学乡土资源中还包括丰富多样的绘画技法,这些技法通常是民间传统的绘画方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和运用这些传统的绘画技法,比如泥画、剪纸、蜡染等,通过实践和感悟,让学生们了解这些技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创造力。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新时代文明城乡、农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匮乏,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土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山水、建筑、民俗文化等。

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可以通过山水画的教学,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家乡的自然风光。

农村地区往往自然风光秀丽,山清水秀,如远山如近水,绿树铺荫,蜿蜒曲折的小溪,都是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题材。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写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用笔墨去表现山水风景的美丽。

在学生绘画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

可以通过民俗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家乡的乡土情怀。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如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和传统戏剧等。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田园、田野,参与农耕,参观传统建筑,体验传统手工艺,观赏传统戏剧,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传统建筑、民间手工艺、传统节日等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

可以通过农村儿童的生活为题材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自己身边的人与事。

农村地区的儿童生活方式独特,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乡土气息,如田间劳作、牧羊放牛、游戏嬉戏等,都是可以成为学生创作题材的素材。

让学生用心观察、体验农村儿童的生活,用画笔表现出来,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又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对家乡乡土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师生美术创作的渠道等问题。

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

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

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农村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教育资源有限,艺术活动较为贫乏。

然而,农村地区由于其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校园环境,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合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农村美术教育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结合乡土文化是农村美术教育的核心。

乡土文化是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特色。

结合乡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传统手工艺品、民间艺术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乡土文化作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农村风景、描绘传统节日、绘制本地特色的建筑等作品,向外界展示农村地区的美和魅力。

其次,结合校园文化是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校园文化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创造力的重要环境。

结合校园文化,可以将美术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打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艺术装置、艺术展览等,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艺术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进行美术创作,例如在校园墙壁上进行壁画创作、在校园花坛进行花艺设计等。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作经验,还可以改变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的美观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增加学生的艺术参与度和创作积极性。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县级或乡级的美术比赛,让他们与其他学生交流切磋,提高艺术水平。

同时,在课堂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优秀的校园资源,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知名画家给学生上艺术家讲座,进行艺术指导,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

综上所述,农村美术教学需结合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既能传承本土文化,又能丰富学校的艺术环境,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乡土资源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乡土资源是指特定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地域风土、传统文化和特色产品等资源的总称。

这些资源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展示和实践。

农村地区的自然风光、农田风物、乡村建筑等都是极好的教学素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野、河畔、村庄等地方写生,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观察并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并在课堂上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利用乡土材料进行手工创作,如竹编、麦秸编、芦苇编、泥塑等。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欲望。

可以通过乡土资源开展美术主题教学。

乡村的传统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都是丰富的美术教学素材。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出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可以借助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跨学科融合。

农村地区的乡土资源涵盖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乡村经济发展、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和材料融入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了解乡村的发展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传统手工艺等内容。

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可以通过乡土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社会实践。

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学不仅需要课堂内的教学,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村庄,与乡村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接触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品展览、手工艺品制作、农民绘画展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乡村的艺术氛围和人文情怀。

可以组织学生到村里进行美术创作,以村庄、农田、村民为题材,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记录和展现乡土生活的美好与变迁。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退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作为乡村社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需要积极探索利用乡土资源,为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带来更多元、更具有本土特色的素材和来源。

以下是本文为大家总结的几点思路和建议。

一、通过田野调查,利用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农村地区多是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地方。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乡土文化相关的素材,例如实地考察田野风景、名胜古迹、民间工艺品、传统建筑等等。

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知识,创设环境、制作海报等形式,运用在美术课的教学中。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将乡土资源和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美术知识。

二、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乡村元素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能够适当地增加一些乡村元素,例如乡村风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描述的部分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农村文化的术语。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更加亲近自己的家乡文化,也可以刺激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组织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美术教学并不是一个仅仅在教室里演示技巧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切实体验、实践探索的过程。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例如制作农村风情画、土俗纪念品、乡村风景绘画等。

同时,也可以邀请当地有名的文艺工作者、美术家来学校进行互动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四、发挥美术作品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美术作品不仅仅只是学生展示创意和艺术天赋的工具,还可以作为社区建设的一种资源。

在美术课堂结束后,可以将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赠送给学校周围的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可以有效地扩大美术作品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展现学生的美术才华,带动社区建设和文化发展。

以上措施虽然不具备普遍性,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尝试,也可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和调整。

总之,利用乡土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地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精品文档6页

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精品文档6页

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乡村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和信息科学技术更换的速度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乡村的乡土人文,民间美术,地域风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作为新型的农村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学会利用,并巧妙地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契机,适时地增设弹性课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勇敢地尝试,从当地的乡土文化中进行乡土美术教学探索。

一、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常锐伦教授曾说:“作为教育的导向,应该使下一代公民树立起牢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根。

乡土美术是本地各民族历史积淀的文化造型载体,乡土美术教材所进行的教育正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

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乡土美术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才能立于世界之林,从而培养热爱乡土美术文化的感情,使维系民族情感的‘根’深深地扎于学生心中。

热爱乡土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久远的中国文化,能够让我们在学校的美术课堂上唱响连绵不断的美术文化之歌。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必须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乡土材料是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生动的与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因此,充分运用乡土材料介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来,既能将课堂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又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以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通俗易懂的生活内容,更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

二、乡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相结合实践与思考(一)途经之一:从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中窥探乡土美术文化,以人文景观为线索进行乡土美术教学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进展中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可观赏的景物和事物。

在其中保留和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美术、建筑、雕塑及宗教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文化融入农村美术课堂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有校本美术教材,以贴合学生的生活。

因此,笔者以为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来激活、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我们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阐述了笔者之五个方面探索:“寻乡之物,做艺术之品”;“集乡之人,画历史名人”;“观校之美,描校园美景”;“感乡之情,绘家乡风情”;“取废弃之材,拼贴新艺”,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乡土文化美术课堂有效利用
地处农村,没有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艺术展览,我们可以利用些什么呢?怎样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怎
样延伸美术课堂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笔者认为利用乡土文化这
片活水来激活、充实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

《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

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

”将乡土文化融合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美术课堂肯定会带来更多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就如何挖掘乡土文化,在美术课堂上有效利用阐述如下。

一、寻乡之物,做艺术之品
自然是美术的大课堂,在这个课堂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大自然中色彩斑斓的花卉,形态各异的石头,品种繁多
的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都是美术手工制作课绝好的材料,这些自然材料能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为美术学习提供无限的情趣。

教学《竹》一课,让我想到既然不起眼的竹子通过大家的巧手设计、制作,都能出现丰富的造型,那么色彩和造型更丰富的蔬果就更吸引眼球了。

于是,我让学生搜集家乡现有的各种蔬菜、水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制作各种水果、蔬菜造型的工艺品。

当学生面对日常所吃的蔬果时,情绪非常高涨。

原来这些东西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做成艺术品啊!这不有的同学用茭白、苹果、黑豆组合成了一只漂亮的小鸟,有的将西葫芦削去一角,与洋葱、青豆拼成了一只可爱的蜗牛等。

平常的材料换一个角度思考,就能形成全新的面貌。

学生大胆的想象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

这些洋葱、土豆、小西红柿一个个变成了鲜活的生命。

学习中学生与原材料接触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大胆的尝试与制作,唤醒了学生原始的生命活力。

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二、集乡之人,画历史名人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咱们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名人辈出。

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音乐家任光;辛亥革命志士王金发;近代山水画家郑午昌、当代画坛名家刘文西;围棋国手马晓春、琵琶演奏名家章红艳,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王文娟等。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美术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都
可以成为不可多得的美术教学资源。

教《简笔画》,我要求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向长辈聆听、收集家乡名人的故事。

课堂上,我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心目中最崇拜的家乡名人。

画时便注入了情感,不一会,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便跃然纸上。

达到了既提高学生作画能力,又了解了历史,增强了爱国、爱乡情感的目的。

三、观校之美,描校园美景
徐特立曾经说过:“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染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他还指出,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不仅可作教科书的补充,同时它本身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有便于学生创造力的展示。

我校是一所绿化学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内长满了各种植物。

有这么先天的优越条件,正好为我们提供了环境美育的前提条件。

于是我有目的的多增设了一些写生课,包括风景写生、静物写生等等。

如在教学《祖国美景知多少》后,我增设了《校园美景知多少》这一课,我给它安排两课时。

第一节以欣赏、交流、探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风景画的魅力,感受自己与校园的深厚感情。

让学生明白风景画不仅是画面美的享受,而且还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

通过学生的讨论把他们对校园的深厚感情激发出来。

四、感乡之情,绘家乡风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个地方其地域风情也大不一样。

家乡也有着形式多样的民风民情,人民的生活淳朴而又丰
富多彩,人们以其特殊的方式创造着美的活力,它们是艺术沃土上盛开的奇葩。

如: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包粽子、吃粽子;迎娶新娘第三天就要回娘家,俗称“回门”;正月十五要吃汤圆,舞龙舞狮、猜灯谜等。

为了让学生体验这一份民间传统的特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开设了《热闹的节日》这一课,让学生在亲自参加传统节日活动,目睹节日盛况,感受节日气氛的基础上,把家乡的传统活动画下来,对家乡传统文化进行审美体验,了解民风、民俗及相关知识。

在创作中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的艺术情感。

五、取废弃之材,拼贴新艺
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

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

春天有金黄的麦秆,秋天有柔软的稻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一堂手工课或拼贴课。

现在农村商店和城市一样,糖果、香烟的种类繁多,装潢精美标致,图案新颖美观,色彩鲜艳夺目,内容丰富多彩,我组织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然后再课堂中按自己所需拼、贴、剪、画等形式制作成各种图案。

我们这一地带有过年挂年历的习俗,学生们利用旧挂历同样可以制作、结串成门帘、窗帘等装饰品。

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在服装厂工作,我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弃毛线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毛线拼贴画。

通过对废弃物的收集、再加工,让学生明白了废弃物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我们肯动脑去创新,废弃物在我们的手里同样可以变成别具一格的工艺品。

这正应了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
缺少发现美。


美术课程资源在乡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善于在生活当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本地方的学生的乡土美术资源,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乡土美术资源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们的美术课堂将会是形式各异,多姿多彩,乡土文化也会在美术课上独放异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