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中
地方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教学的意义与路径
地方文化融入初中美术课教学的意义与路径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审美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对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的发展。
在此前提基础上,人们越发重视对于美的重视。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理念,挖掘地方文化素材,让学生感知美术就在自己的身边,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将地方文化资源嵌入美术课堂,整合美术素材,激活美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依照美术新课标的根本要求,想要认识艺术、学习艺术,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
关键词:初中美术;地方文化;教学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中学的不断推广和深化,美术教育在当代中学教学中逐渐受到师生的重视。
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对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学生对美术缺乏必要的兴趣,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及重视,导致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热情大打折扣,没有学生的足够参与,对教学成果甚至是教师的教学热情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因此,学习地方文化,正是拓宽知识视野的重要渠道,更是获得艺术文化熏陶的起点,在美术课堂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引领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这对唤醒民族自豪感、塑造人文修养、培养健全人格均有积极意义,促进美术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1地方文化素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1.1地方文化素材有利于激活美术兴趣从以往美术课堂的学习反馈来看,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缺乏美术创作素材,传统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导致大家只是机械化的临摹,缺乏美术想象力,无法体会艺术美与生活美。
对此,我们要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活学活用教材,这才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
因此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延伸美术教育的范围,从课上延伸到课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大自然,感知地方文化,激活美术兴趣。
1.2地方文化素材有利于丰富美术资源基于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除了强化知识教育以外,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与实践力等综合发展。
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
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1. 引言1.1 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意义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意义在于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激发学生的地域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将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了解和尊重自己所属地区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艺术情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结合地域性文化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意义重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地域性文化资源是指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资源,包括风俗习惯、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地方建筑、历史传说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地域性文化资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而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与地域性文化资源的结合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西方文化和艺术,而忽视了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挖掘。
这导致了学生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了解不足,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也受到一定影响。
研究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这也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策略,倡导学校和教师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应用,推动美术教学走向更加深入、全面和有意义的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以期为美术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分析地域性文化资源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情况,深入了解地域性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地域性文化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地域性文化资源如何融入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发展;总结并提出有效的结合策略,探讨如何促进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传承与美术教学的培养相结合,为未来的美术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多样性成为了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对于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方文化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特色的资源,包括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风情、地方建筑等。
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美术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传统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1.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欣赏著名的民间剪纸、泥塑、刺绣等作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品,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2. 传统工艺我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深受人们喜爱。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邀请当地的手工艺人来进行传统工艺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制作传统工艺品的过程,了解其技艺和传承价值。
老师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传统工艺品制作的课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民俗风情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民俗风情,这些风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以民俗风情为题材进行创作,让学生们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出当地的传统风情,从而增进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地方建筑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1. 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校园中的建筑和景观也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以校园建筑和景观为题材进行写生和创作,让他们通过观察和表现校园的建筑和景观,增进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感情,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三、地方传统节庆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1. 传统节庆每个地方都有其传统的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地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
质 的美术教育。 承载着发展与传承这种地方文化资 源的重任。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地域特色文化资源,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是美术课程价值体现的需
的相关课程 的开设 . 将会对 中小 学开展 民族传统 文化艺术教育有着不无裨益的作用。
生对优秀本土文化的历史和情感认同 , 培育和发展 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 推动灿烂中华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
一
、
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
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 , 是美 术课程价值体现的现实要求。美术作为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在人 类 文明的发展 史上 , 是 记 载 和传 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 。《 全 日制义务教
多工作。 可 以尝试利用传统节 日中的一些美术文
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给教师留出了充分发挥 的空间 , 教师要根据 自身条件及特 有的地域环境及文化背
景,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 发挥创造性 , 扩展更大的教 学空间, 把教材用得更活更好。
积极挖掘整合地域文化资源。 地域文化的最大 特点 , 在于它以其独特 的艺术魅力 , 在不同的地 区 体现着不 同的风格与特征 。以美术学科为例 , 研究 地域美术 , 需要我们依据地域特色的不同, 通过不 同的美术中心区的筹建, 依托分析 、 探讨、 整合 、 继承 和发扬等必要环节 , 切 实构 建中华美术 的多地域 研究体 系。而在 中国广袤 的国土上 , 依 靠各地 的 高校师资 力量 , 整合地域 文化资源 , 建立起 各有 美 术特 色 的、 具 有较强地域 性 、 专题 性的美术 文 化 中心 区.不仅可 以引领 当地 的美术 文化建设 , 还 可 以积极有 效地引领全 国美术 的 良性 竞争化 发展。而在 中小学 中, 通过体现 着地域 美术资源
美术课教学对地域文化的融入与实践研究
美术课教学对地域文化的融入与实践研究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美术课作为学生了解和体验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教学对地域文化的融入与实践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教授美术技法和作品欣赏,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递。
本研究旨在探索美术课教学如何更好地融入地域文化,以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来探讨美术课教学对地域文化的融入与实践,通过调查获得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 研究过程(1)明确研究目标:分析美术课教学对地域文化的现状和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提出融入地域文化的教学策略。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计:选择两组同等条件的学生,其中实验组接受融入地域文化的美术课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美术课教学。
(3)方案实施:根据实验组教学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4)数据采集:通过实验和调查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
实验数据包括学生作品评价和学习成绩。
调查数据包括学生对融入地域文化教学的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等。
(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和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总结融入地域文化的教学效果。
三、方案实施1. 教学内容设计(1)地域文化介绍:通过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美术作品等,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
(2)地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艺术展览、传统工艺品展销等,亲身体验地域文化。
(3)地域文化创作: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讲授与讨论:教师通过讲授和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当地的传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3)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设计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地域文化的实践。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资源文化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资源文化。
(一)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综合探究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做出界定,即“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美术文化涉及的门类很多,这就需要美术老师kaifaliyong ,模糊学科门类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很愉快的很自然的情况下接受相关学科的知识。
在我们的身边,会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有的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流失,有的正在被我们重新认识和保护。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关注传统文化,尤其是本身就具有很多审美价值的文化遗存,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去感受、理解、欣赏,用美术手段来记录、表现。
例如:我在上《悠悠北山街》这一课中,由于北山街是在杭州,很多学生可能去过西湖,但没有真正欣赏过北山街,因此对于课文中的许多地方都不知道,对于它的历史也不是很了解。
由于条件时间限制,不可能带学生去杭州北山街一一目睹其建筑。
因此,整节课的安排是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其历史建筑物的特色,教师对一些历史建筑物进行讲解。
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了解,培养学生关注、尊重、热爱地方传统文化的情感。
原先的作业设计是用速写及绘画的表现手法,画画北山街的景物,我选择学生结合刚才欣赏过的作品表现技法,表现家乡的景,我们的家乡龙游也有许多的美景,溪口也有老街,,更重要的是它蕴涵的文化。
带学生走出校门去校园附近的老街走走,感受身边的文化,再尝试着去画画。
在本课中,我将地方文化巧妙地与课本内容结合在一起,联系生活实际,师生共同挖掘身边的美术文化。
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在美术课堂教学时,选择合适的课题、恰当的切入点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美术,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把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课堂
把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课堂摘要:美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书本的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把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课堂,既让学生对当地文化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又能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我们必须抛弃一切落后及不成熟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美术教学,而引进外来资源教学就是其中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综合探究能力,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地方文化特色;美术课堂;融合地方文化资源主要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一般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的进入美术课堂,成为师生共建知识的平台。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的、有机的结合进行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内容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和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对于发展学生的智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异的教学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方特色文化与美术课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就是我要阐述的把地方特色文化引入美术课堂好处的几点见解:一、地方文化需要美术课堂的传承文化要想成为人类精神的精髓,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否则就会衰退,甚至消亡,一旦消失,或许再也无法恢复,地方文化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我们通常采取的保护措施是送进博物馆或就地用铁笼子圈起来,起不到其精髓的传承。
就地方文化来说,我个人认为。
除了其自身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外,周围人的态度、欣赏的目光,也是推进其绵延的动力之一。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就表明美术教学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
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尤其不能忽略在课堂教学中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美术地域文化教案
美术地域文化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美术地域文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 探索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4. 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如中国的山水画、西方的油画、非洲的部落艺术等
2. 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美术创作的影响,如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
3. 展示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作品,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4.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结合所学地域文化特点进行表现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介绍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引导他们结合所学地域文化特点进行表现
4. 总结: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讨论和总结,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美术作品,评价其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教学延伸:
1. 邀请当地美术家或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指导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美术地域文化
3. 开展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和欣赏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表现形式,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1. 引言1.1 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地方文化资源是指每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包括民俗、风情、建筑、服饰、习俗等。
这些地方文化资源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也展现了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
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启发他们对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通过接触和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丰富美术教育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地方文化资源应当成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1.2 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地方文化资源的运用意义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文化资源是学生接触和了解自己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能够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地方文化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地方文化资源的运用能够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美术创作素材。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传统,将这些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激发创作灵感,提升美术作品的质量和深度。
通过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地理、民俗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可以表现出对地方文化的热爱和理解,还可以通过作品展现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理解,实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
中小学美术课堂中地方文化资源的运用意义重大,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拓展艺术视野,促进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本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本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育界也越来越关注小学美术教育,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也指明:“将本土化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与传承本土民族文化”。
我国的本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还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美术教学经验,分享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为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本土文化资源1本土文化的特征每一个地方的本土文化资源和其他地区的都会有所不同,具有地域特点和本地文化特征。
按照种类划分这一角度来讲,本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了自然资源、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
而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背景以及自然景观都有不一样的特性,其文化表现的方式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总而言之,本土文化具有着相对较强的历史性、传承性以及地域性,其内涵也十分的丰富多彩,能够代表当地的整个地区文化面貌。
2小学美术教学应用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2.1满足了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小学的美术课程教学当中应用文章文化资源,能够积极践行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以不断地开发美术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同时这也是教学改革中关键的一项内容。
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采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而并将其转化成科学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这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有效开发本土文化资源,首先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凸显课程知识、学生自主实践为核心的教学任务,并以整合师资、教学内容、学生以及教学前提为主要途径。
这一过程的课程教学,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发展、多样互动的美术学习过程。
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美术的教学重点需要突出课程的创新点,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本土美术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高效、生动、趣味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他们学生的积极性。
2.2充分展示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把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校本课程开展的基础。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地方文化资源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地方文化资源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够充分体现地方教育特色,促进当地人才的培养、文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
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到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进而产生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
地方文化资源包含很多种,如当地的好人好事、红色经典故事、特色水果种植等。
这种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小学美术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地方文化资源引言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领悟美术课程中艺术元素,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绘画能力。
美术课程不能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美术作品中有生活元素、时代特色、地域特性。
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都是在室内进行的,以教材内容为主,虽教师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但学生美术作品缺失了一些灵性。
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引入地方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启发学生创作。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美术课堂改革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理念被素质教育理念所取代,小学美术课堂的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术课堂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画画的技巧,还要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文化与学生的生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在教育改革中提出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地方文化资源就是美术课堂的重要文化资源,做好文化资源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有利于促进美术课堂改革的发展。
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学习的好时候,进行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认知,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扩充其文化认知。
此外,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学习也会更有积极性,最终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同时,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地方文化资源的策略(一)挖掘区域资源,热爱家乡文化区域性美术教学应立足于本地民俗风情,注重体现地方特色。
地域文化美术课程设计
地域文化美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如民间艺术、地方特色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表现手法。
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特点及其形成背景。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美术现象。
2. 提高学生运用美术技法表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能力,如绘画、剪纸、陶艺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创意思维,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创作,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我国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尊重、欣赏和传承地域文化的态度,激发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地域文化美术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地域文化美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域文化,提高美术素养,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和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引言:介绍地域文化美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b. 地域文化美术特点:分析民间艺术、地方特色建筑和自然景观的表现手法。
c. 地域文化美术鉴赏:对比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其艺术价值。
d. 地域文化美术创作: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引言及地域文化美术特点概述。
b. 第二课时: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及其表现手法。
c. 第三课时:地方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美术鉴赏。
d. 第四课时:地域文化美术创作实践与展示。
3.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a. 第一章:地域文化美术概述(引言、地域文化美术的重要性)。
b. 第二章:民间艺术(剪纸、泥塑、年画等)。
c. 第三章:地方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徽派建筑、土楼、桂林山水等)。
d. 第四章:地域文化美术创作(创作方法、技巧及其应用)。
如何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应用到中小学美术课堂中
如何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应用到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摘要:我国民族文化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在持续发展中逐渐结合地域优势、地区自然环境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将其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文化传播、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的价值,重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多个方面阐述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地域民族文化;文化特色;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关注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于渗透,实际上是对文化教育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关注。
在新课标改革、素质教育推行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整合、利用与渗透,逐步夯实学生文化基础、筑牢学生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在未来社会参与中能够坚持文化自信,并利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文化创新。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着眼本区域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传播,突出地域特点并激发学生乡土、文化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下文将对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开展论述,旨在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一、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价值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要求美术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将地域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中,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多样、精彩的教学资源,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亲和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在文化自信力、文化自觉性的引领下利用美术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创造美,助推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
与此同时,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情感。
地域民族文化源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
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文化资源,借助具体教学内容、把握适宜机会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家乡、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改善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1]。
如何将本土文化引入高校美术课堂
丰富 了课 堂 , 更 保证 了本 土艺术 的传 承 , 体现 了教学 的有 序
性 和长效性 。
如何 才能将 本土 文化更好 地 引入高 校美 术课 堂 ,是 高 校 教师需要思考 的 。我 国是一个 历史悠 久的文 明古 国 , 每一
2 彳1 用独 到的教 学资 源 . 拓展教 学 。不 同 的学 校有不 同 的教学 资源 。 包 括 自然与人 文环 境及 特殊 的人才 资源 , 因地
些本土 艺术 家跟学 生交 流 , 开 阔学 生 的视野 . 明确 学生 的 思维定 势 、 回归人类 本性 。 有 益于 学生情 感观 念 的形 成 和 民
学 习 目的 , 激 发学 习兴趣 。在学 习本 土艺 术 的过 程 中 , 冲破 族 气质 的造就 。 三、 充分 利用 多媒体 教学 手段 美 术教学 多是 以视觉 教学 为主 。数 字技 术教学 手段 的 应用 能强化 教学效果 。例如 教师亲 自拍 摄 、 收集 一些本 土文 化具 代表 性 的图片 。其 色彩效 果 和艺术 感染力 是课 本 图片 难 以 比拟 的。再如 利用视频播 放 民间美 术的制作 过程 , 其 生
如 何 将 本 土 文 化 引 入 高 校 美 术 课 堂
赵 鑫
( 衡 阳师 范学院 美术 系 , 湖南 衡阳 4 2 1 0 0 1 )
摘 要 : 我 国幅员辽 阔 , 不同的地 方形成 了独特 地域 的文化代 表和 文化特征 , 具 有浓郁 的本 土气 息 , 反 映 了一个 地域 内 劳动人 民的审 美情趣 , 是 中国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是 中华民族精神 的重要载体 。如何 才能将本 土文化 更好地 引入 高校 美术 课 堂, 是 高校教 师 需要 思考 的。 我 国是一 个历 史悠 久的文 明古 国, 每 一个省 市区都有 丰富的文化 历 史资源。 如何看待 这些 文化 历 史资源在 美术教 育 中的作用 , 是 急 需解 决的 问题 。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浅谈乡土气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摘要】乡土气息是美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灵感。
本文首先探讨了乡土气息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目前美术教育存在的现状。
接着从融入乡土文化、引入乡土元素、展现乡土气息的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还提出了如何提升学生对乡土气息的认知与理解以及乡土气息与学生创作的关系。
总结了乡土气息在美术课堂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
通过这些探讨和总结,有助于拓宽美术教育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创造力,使他们在美术创作中能够表现出更丰富多彩的乡土气息。
【关键词】乡土气息、美术课堂、乡土文化、美术教育、乡土元素、表现方式、认知、理解、学生创作、乡土情怀、影响、重要性、培养、学生成长。
1. 引言1.1 乡土气息的重要性乡土气息是指每个地方特有的文化风情和风土人情。
它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人们的生活习俗、传统的工艺技艺等等。
乡土气息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创作,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乡土气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土气息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和表现乡土气息,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通过表现乡土气息,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乡土气息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应当充分发挥乡土气息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和探索家乡的乡土文化,提升他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水平。
1.2 美术教育的现状美术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学校美术课程往往更注重技法和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乡土气息的传承和挖掘。
许多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只是简单地模仿名家作品或者抽象艺术,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
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地方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课程标准中,对于各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内容和要求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并未规定具体的地方文化元素,这就给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空间。
教师可以选择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建筑、手工艺品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教案设计和教学讲解,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地方文化资源可以用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中小学美术课程强调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和艺术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和模仿名家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造诣。
而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创作题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地方传统节日的形象、地方名胜古迹的景观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
通过对这些地方元素的描绘和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的精髓。
地方文化资源还可以用于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地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活动,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学生还可以参与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相关活动,如参与地方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参与地方传统艺术表演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亲身体验和认同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的地方文化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要注意创新地运用地方文化资源,不要僵化地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加入自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想法。
美术课程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以甘肃彩陶为例
美术课程中的地域文化特色——以甘肃彩陶为例□李毅摘要: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发明了陶器。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我国的彩陶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我国最早发现彩陶的地区之一。
甘肃彩陶历经几千多年的发展,无论从分布地域、数量还是工艺水平看,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教师应该把握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利用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彩陶艺术博物馆等资源,把身边的彩陶艺术与中学美术课堂有机融合。
部分学生对彩陶文化的历史不够了解,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彩陶文化,让学生感受从了解到探究、从陌生到理解的过程,让文化传承浸润于学生心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即文化。
教师要让身边的历史文化瑰宝从听、看、想变成实践,让学生体验彩陶艺术,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关键词:甘肃彩陶美术课程地域文化特色一、研究的起源:甘肃地区地方资源一彩陶概述陶器是判断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陶器的起源与创造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是远古时期物质文明的重要创造。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重现陶器文化的辉煌,如何承前启后、取其精华,都是现今人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甘肃历史底蕴厚重,民族众多,多种文化共生,是我国早期文明最辉煌的地方之一。
甘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足迹已经遍及各地,而且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大地湾文化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
一些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陶罐被发现于天水秦安村村落中,当地家家户户都有几件陶器。
以往,很多当地人并不知道陶罐的价值,在干农活时从田间地里挖出来只是将其带回家用以储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渐提升,对于这些藏于地下几千年的陶器的艺术价值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天水彩陶的出土将中国的彩陶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从马家窑文化开始,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丰富的彩陶为特征,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如何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融入学校的美术教育
如何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融入学校的美术教育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与家长对学校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与道德情操,同时要通过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与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基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美术教育的现实意义,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阐述了两者的融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美术教育;融合途径引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教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美挖掘出来,并与日常美术课堂教学融合,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与地方文化归属感。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
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二、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术教育的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将其作为教育资源融入学校美术教育中,不仅有助于开拓师生艺术视野,同时能够使学生深度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并形成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二)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术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能更好的实现学校美术教育目标(三)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在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形成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利用本土资源,上好美术课
利用本土资源,上好美术课《美术新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
怎样利用乡土文化这片活水来激活美术课堂教学,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利用当地古建筑进行教学美术教师应充分考虑当地城市和周边农村的文化建筑、园林、民宅等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
我将这些地方的建筑拍成图片,然后做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奇心,还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发到文游台、盂城驿、奎楼、明清一条街等地实地考察、写生,品味家乡古建筑基石纹样上线条的美感。
有的学生试着用纸蒙在瓦当上描摹,有的用速写本写生家乡的古建筑,还有的用手抚摸,感受石刻纹样的凹凸变化,体验古人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手法。
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非常熟悉,但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又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利用校内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及特殊的人才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利用、挖掘,并把它实施课堂教学中,对美术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挑战。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开发、利用好教材资源。
美术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
它是教材的延伸和发展。
如四年级《花卉写生》一课,教师就可开发利用学校校园的自然资源,让学生写生学校的植物、花卉,即经济又实用......。
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校内橱窗画展对学生进行教学,如美术教师可发挥专业特长的特点,利用橱窗画展进行教学与创作,学生通过交流和研究,把各种彩纸制作出装饰效果较强的美术作品。
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
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近年来,随着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变,美术课程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中。
然而,仍有很多学校和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徘徊,难以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资源,难以创新美术课程。
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特色。
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注重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对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走进中国本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地方文化的独特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探讨其中的难点和瓶颈,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一、地方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的现实意义1.传承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或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它由该地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其人民的文化心理等众多方面综合构成。
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常常被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因此,通过美术教育来传达和弘扬地方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更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地方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到美术课程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从而引导学生重视祖国山河、认识本家乡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加深与学生的情感沟通美术是一门具有情感性的艺术,能够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感知世界的美与丑,正与邪,美术课程结合当地的特色,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美术教育,从而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的情感联系。
二、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的方案1.注重地方文化的资源搜集与整理,打造特色课程地方文化与美术融合的关键是资源搜集与整理。
要在美术课程中向学生呈现出当地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首先需要在征集地方文化相关的美术作品、绘画文化画册和照片等素材资源,这些素材是制定美术教学方案的重要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地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中
作者:殷东侠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02期
“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美术的各种表现形式向来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单纯的绘画技能、技巧和简单的艺术欣赏只是美术教育的初级目标,而把美术教育放到一定的文化和自然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视觉形象,更多地了解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才是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同时也使美术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一、“湿地风光”日益深入人心,艺术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储备
艺术创作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大自然优美的风光是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
中国古人推崇“师法自然”,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是现代艺术理论的共识,这些观点说的都是要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营养,经过艺术家自身的提炼与加工,融合艺术本身的特质,最终成就传世之作。
中国地大物博,南国的灵秀山水、北国萧瑟草原、东方浩瀚海洋、西方漫漫戈壁,这些震撼人心灵的风光吸引着一代代的艺术家为之追逐与探索。
令人庆幸的是,盘锦也拥有这样令世人惊叹的风景。
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红海滩,认识了苇海。
远眺着红海滩接天连日的碱蓬草,在无边无尽的苇海中泛舟垂钓,看着黑嘴鸥、丹顶鹤等珍稀鸟儿在湿地中觅食,“湿地之都,大美盘锦”——盘锦人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家乡自豪感。
这些景致激发着盘锦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批批优秀的工笔画家、油画家、版画家脱颖而出,辽河美术馆国家级艺术作品的展出,更为这个年轻的城市增添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教室,学习美术知识,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他们即将成为盘锦未来的艺术之星。
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二、民间地域文化,赋予“大美盘锦”更丰富的人文内涵
浩荡的辽河孕育着盘锦独特的乡土文化。
大辽河上口子高跷秧歌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主特色的民间艺术,风格喜庆热烈,表演技术精湛,深受民间喜爱。
古往今来,二界沟镇,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
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故辽河口民间称其为“古渔雁”。
他们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承载者。
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民
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内容上带有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对该群体的历史生活习俗与传统、信仰等有全方位地反映。
二界沟“古渔雁”民间故事,是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08年1月,大洼县西安镇上口子高跷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除此之外,田庄台舞龙、荣兴朝鲜族农乐舞、新开的舞狮等,引领人们在参与和享受的同时,完成民间习俗的传承和演变;满族民间服饰、剪纸、油塑等,依托传统的美术符号,在现代的舞台上演奏着唯美的乐章;苇艺草编、香蜡制作、永顺泉酿酒等,在生产生活中,烙印下强烈的盘锦符号;盘锦鼓乐、盘锦民谣在喧闹的现代交响之中,依旧铿锵悦耳……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盘锦生生不息,成为历史的宝贵记忆,在本地区传承、演变,夯实着盘锦的文化底蕴。
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为美术课堂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选择,也为孩子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三、努力丰富自身修养,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俗话说:“要想给人一瓢水,就得拥有一桶水”,因此,不断地增加自身的文化修养,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好的思想准备。
在从事湿地和黑嘴鸥的保护、宣传过程中,盘锦市也注重对民间流传的关于黑嘴鸥传说的发掘和整理。
2010年,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的刘德天老师组织编写了《黑嘴鸥的传说》一书,系统地介绍了黑嘴鸥、碱蓬草以及盘锦各地地名的由来,这也是盘锦建市以来,对地方文化挖掘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有益探索。
我有幸参与了这本书的编撰工作,为图书绘制了插图。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深入地了解了盘锦的民间传说,丰富了我的地方文化知识,也为盘锦的文化传承储存了能量。
当我第一次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孩子们全神贯注的表情以及意犹未尽的情景更是坚定了我要将更多的盘锦文化传播下去的信心。
我相信,这些优美的传说,不但可以帮助盘锦的孩子们更好地做一个盘锦人,也会成为更多的人了解盘锦的一个窗口。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黑嘴鸥的传说》一书的插图绘制,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是对自己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
为图书做插图,首先要对文字部分进行充分地阅读、理解。
考虑到本书的整体风格,我最终决定采用电脑绘画的手法来进行创作,也就是通常说的CG。
尽管以前使用过PS等电脑绘图工具,对于电脑画图有过一定的接触,但是使用电脑手绘板来表达笔触和画面质感的CG技法,却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从传统的物理绘画到电脑CG表达,软件的熟悉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来解决,而对传统思维习惯的改变,则是对我最大的一个挑战。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术专业毕业生,电脑是我的弱项,摒弃传统的画笔、画
纸,采用电脑手绘技法形成电子文件,对我来说既是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也是互联网时代一种与时俱进的必然。
五、将地方自然资源融入课堂,在实践中摸索美术课堂教育
2016年,辽河油田基础教育管理中心教研室组织编写地方性教材课题研究,围绕着盘锦的地方特色,组织教学,根据我自身的实际情况,我选择黑嘴鸥作为我的课题研究方向。
我的《黑嘴鸥的美丽家园》一课的设计,通过黑嘴鸥的传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集中在美丽的传说中。
接着介绍湿地的知识,进一步推出红海滩的主要元素——碱蓬草及苇海、油田等黑嘴鸥的生存环境。
这样很快就由远及近把学生们带进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家乡场景之中。
在增长学生基础绘画技能的同时,借助黑嘴鸥民间传说的穿插,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最终达到强化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乃至树立环保意识的大目标。
短短的40分钟能够传达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但是通过趣味性的环节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掌握鸟类基本绘画知识与技能,培养其了解自然环境、感受地域文化的兴趣,种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种子。
“湿地之都 ·大美盘锦”,如今这张靓丽的名片已经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盘锦,盘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最好时期。
作为盘锦人,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城市的变化,我们也有责任为了它的发展而奋斗。
相信,通过我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盘锦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