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与思考-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现状与思考

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推进以来,教育公平成为一个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十八大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稳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共资源均等化”的改革方案。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偏远农村的一些小学办学条件依旧很差,存在很多问题。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办学基础,没有相应的教学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享用到更优质的资源,让更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对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各支教队支教地小学基础设施情况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了解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情况,我们联系了本校16支支教队发放了调查表,有效回收15份,有效回收率为93.6%。

(2)数理分析法。调查表回收后,将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在PC机上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3)实地走访法。为了对贫困地区小学的基础设施情况有

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我们三人赴甘肃岷县大哈小学进行了实地支教。

(4)文献资料法。阅读了国家对中小学基础设施验收标准的相关文件,以及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调研的相关书籍、论文资科,以提供参考。

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现状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每年都有众多支教队深入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我们依托本校众多支教队进行了支教地小学基础设施调查,之后对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实地支教经历,发现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校园校舍生均面积小,教室数量少且简陋

校园校舍国家两基验收标准为,农村小学生均校园面积不低于24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所调查小学中,这两项的达标率分别为26.7%和33.3%,校舍相对拥挤。

同时,教室数量少且简陋的问题也很突出。所调查小学中,93.3%的小学能满足一个年级一间教室,但有些学校的教室还只是简易的板房。建有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的小学所占比例分别为66.7%、33.3%、20.0%,建有美术室、音乐室的小学比例皆为6.7%。专用教室数量少也反映出偏远农村小学对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的重视程度低,教学条件差。

2、体育设施数量少、不配套、质量不达标、保管不善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规定,小学生均体育场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所调查小学中只有26.7%的小学符合这一标准。体育器材方面,存在数量少、不配套、质量不达标、保管不妥善等问题,体育器材使用寿命偏短,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方式相对单一。

3、多媒体及电脑设施数量少、使用差

所调查小学中,有一半的小学配备了多媒体,40.0%的小学有教学电脑,平均每所学校6台;93.3%的小学有办公电脑,平均每所学校8台。这些小学中,教师对电脑和多媒体的操作能力普遍较差,这些设备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教学效果。有些学校没有网也会影响电脑的使用效率。支教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学校存在对电脑管理不当的问题,电脑由于搁置时间过长而报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4、图书数量少、管理不合理

图书资料国家两基验收标准为,小学生均不低于10册,所调查小学中,这一标准的达标率为40.0%,生均图书依然偏少。

在我们实地调查和与学生们的沟通中了解到,很多学校的图书室是不允许学生借阅的,而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普九”与“两基”验收。图书室只是象征性成立,图书数量达标而质量却很差。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造成图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也无法让学生通过图书获取更多知识。

5、午餐就餐状况差

所调查小学中,有66.7%的小学设有食堂,40.0%的小学提供国家免费营养午餐。近一半食堂不足以容纳全部学生,学生多在教室吃从家带来的简易午饭或从附近小卖部买小零食,有些学生则不吃午饭,学生的就餐状况相对较差。国家提供的免费午餐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通常为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和一块馍。免费营养午餐对山区小学生的营养改善起到了积极效果,但惠及面不广,还有大量孩子的午餐问题有待解决。

三、改善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状况的建议

当前农村小学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建设经费不足、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资源不合理利用、管理不善、思想观念落后等,其中经费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筹资渠道少,对政府的教育经费依赖性大。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超过4%,而这一比例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依旧偏低,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投入,帮助学校解决基本的校舍、图书、教学设备等问题,改善其办学条件,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

2、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的教育投入毕竟是有限的,必要时可借用媒体的力量,让社会各界关注到小学的切实困难,充分调动公益组织、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方面的力量,筹措资金。大哈小学所在地区2013年遭受地震后,壹基金对当地小学生进行了每人500元的资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震带来的损失,对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也起到积极作用。

3、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做好资金长期使用规划

贫困地区小学的基础设施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应对小学基础设施改善做好长期规划,对政府每年教育财政资金做到合理有效使用。资金使用一定要切合学校实际情况,把每一分钱都应花在需要的地方,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建设,切实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4、转变思想,充分发挥优势,灵活利用资源

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资金与资源皆有限,要让有限的资源惠及更多的学生,便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农村小学相比城市小学有广阔的土地,体育课可进行放风筝、越野跑等特色活动;活动课可鼓励学生自制体育器材、手工艺品与模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借阅制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学生视野;音乐课可让学生跟随当地人学习地方特色音乐等,依托地方优势与地理优势,充分利用身边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创新学习方式,弥补资源短缺的不足,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