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对抗面临严重挑战

合集下载

外辐射源雷达概述

外辐射源雷达概述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雷达面临的四大挑战:(1)隐身目标的威胁隐身飞机、隐身导弹和隐身舰艇和无人机的出现使得雷达散射截面积成百上千倍的减小,增加了雷达发现目标的难度。

(2)低空与超低空目标的威胁战术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等低空、超低空目标的入侵也给雷达探测带来了重大挑战。

(3)反辐射摧毁的威胁反辐射导弹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制导并将其摧毁,是电子对抗中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

为应对日益恶化的外部电磁环境,雷达往往需要发射更大的功率以达到同样的探测性能,从而增加了被发现甚至被摧毁的风险。

(4)强电子干扰传统雷达一般采用收发共置的布站方式,其发射电磁波一旦被敌方发现和定位,就极容易被干扰,进而丧失整个武器战争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

外辐射源(无源)雷达因能克服上述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外辐射源雷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于目标的红外辐射或自身发射的电磁波来对其探测,目标发射的电磁波主要来源于雷达、应答机、通信电台、导航仪、有源干扰机等通讯电子设备;第二类是利用广播信号、电视信号、手机信号、卫星导航信号等非合作照射源来探测目标。

当目标静默(不发射电磁波)时,利用第一类外辐射源雷达通过电磁波来探测目标就无法实现。

对于第二类外辐射源雷达,即使目标静默,也能探测到目标,因此对此类外辐射源雷达的研究成为热点。

外辐射源雷达的优势:(1)反隐身特性隐身目标一般只大幅度减少鼻锥±30°范围之内后向散射的RCS,前向与侧向的散射还是很强。

外辐射源雷达是一种双基地雷达,它可以通过接收目标前向与侧向的散射回波信号来探测隐身目标。

其次,外辐射源信号多数工作在甚高频、超高频等波段,波长较长,隐身飞机表面的吸波材料对该波段电磁波的作用极差;再者,外辐射源雷达在形式上属双(多)基地雷达,可探测到隐身飞机前向和侧向的散射信号,具有空域上反隐身的特点。

因此,外辐射源雷达具有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

(2)探测低空与超低空目标外辐射源雷达利用各种民用或商用信号作为照射源,频率一般较低,波长较长,因此照射源能够通过衍射穿过低空障碍物探测到目标。

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达 对抗 侦察 中 的关 键 环 节 和最 终 目的 ,其水 平 的 高 低直 接决 定 了雷 达 对 抗 侦察 性 能 ,进 而 决 定 了
的脉 冲外 部 特 征 ( 脉 冲描 述 字 P D W ) 中 的 几 个 分量 组成 特征 向量 ,与雷 达 数 据 库 中对 应 参 数 组 成 的特征 向 量 进 行 比对 ,来 确 定 雷 达 辐 射 源 类 别 。早期 雷达 对抗 环 境 中信 号 流 稀 少 ,雷 达 脉 冲

征 ,等 :雷达辐射源识别技 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辐射 源 自身 特性 选择 参 量 来 分类 ,对新 体 制 雷 达 仍 然 无法 识 别 。2 O世 纪 9 0年代 ,人 们 开 始 探 索 雷达 辐射 源信 号 的脉 内细 微 特征 ,即 脉 内特 征 分 析识 别法 。辐 射 源信 号 的脉 内特 征 相 比信 号 的 外
部 特 征受 噪声 影 响更 小 ,提 取 某 些稳 定 的脉 内特
信 息 无 法 达 到 良好 的识 别 效 果 。所 以考 虑 采 取
多通道数据融合 方式 ,对 多部传感 器上 传 的情 报 进 行 有 机 结 合 ,来 提 升 对 辐 射 源 识 别 的 准 确
度 。数 据触 合 的 本 质 就 是 对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处 理
现 状
雷达辐射源识别研究始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 国外 电子 战人 员称 之为 雷达 指纹 识别 。我 国于 2 0 世纪 8 O年代 开 始 研 究 雷 达 辐 射 源 信 号 模 式 识 别 技 术 ,至今 已取 得很 大 进 步 。整 体 来看 ,雷达 辐
射 源识 别技术 理论 研究 可 大致划 分 为 四个 阶段 。 ( 一 )第一 阶段— —特 征 参数 匹配 法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7期·57·文章编号:2095-6835(2017)07-0057-02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熊永坤,王东阳(91404部队,河北秦皇岛066200)摘要:通过对当前雷达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现状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指出了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新特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技术;电磁环境;生存能力中图分类号:TN974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7.07.057在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条件下,战场电磁环境变得相当复杂,这就对雷达的工作性能与生存能力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复杂电磁环境作战条件下的雷达能否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以确保其作战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已成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1雷达抗干扰现状目前,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已滞后于干扰技术的发展,雷达抗干扰能力已受到严峻的挑战。

比如,抗欺骗性干扰能力差,但欺骗性干扰对雷达的威胁已经超过压制性干扰,成为最常用的干扰之一,因此,需要尽快提出有效的抗欺骗性干扰方法;雷达只能应对单一干扰方式,对干扰的性质无法分辨,但抗干扰的方法只针对单一干扰环境进行研究,如果干扰方式未知或多种干扰方式并存,这些抗干扰方法就很难适用,且对同时包含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的复合干扰,雷达抗干扰的效果很不理想。

2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在现代战争中,任何雷达系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就不能保证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必须研究各种抗干扰方法,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使之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探测性能。

以下从4个方面研究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2.1设计理想的抗干扰雷达信号雷达信号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雷达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尤其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更要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干 扰 技 术 的发 展 方 向 。
低副瓣 、窄波束等特 点,上述特 点是确保能够 应频率捷变是频域抗干扰 当中最关键 的措施 , 从复杂 电磁环境 能够接 受到需要 的 电磁信息; 现代雷达系统应对干扰主要就是 由于许 多频域 其次就是雷达 系统必 须要 凭借高速计算机作为 参数会产生变化 。诸 如雷达 工作 的频率 、脉冲
杂 的矛盾体 ,在现代军事信息技术 的发展 下,
域 抗干扰的优化能够将雷达抗干扰系统 的综合 扰 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 为重 要,甚至雷达抗干 基本上 可以说没有干扰不 了的雷达 ,也没有抗 不 了的雷达干 扰。就看两者 内容 的技术更新速 性能大大提 升。 扰 技术成为影响战争的重要 因素 。 度 , 因此 两 者 可 以 相 互 促 进 发 展 ,在 雷 达 系统 3 . 3复杂 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的发展趋
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现代雷达干 扰技术 随时需 要更新 ,但是必须要遵循 以下特征。首先是雷 达系统 中的天线系统 ,其 必须要具备高增益、
本 文从 复 杂 电磁 环境 影 响 雷达探 测 工作 的 角度 出发 ,分 析雷 达抗 干扰 的特征 , 同时 着重 从 复杂 电 磁 环境 的条 件 下对 雷 达抗干 扰技 术 以及 相 关原 理进 行 深入 探析 , 并提 出 了新 的社 会 环境 下 雷达 抗
磁环境 下一 定要保 证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功能特 要将 分集 的带宽设置成大于瞄准干扰的带宽,
性 ,才 能够 满 足现 代 雷 达 系 统 抗 干 扰 的基 本 需
要。
频率分集技 术就能够对瞄准形式的干扰进行抵
抗。同时在 对抗宽带阻塞式干扰时只有通过增
加 雷达 频 率 分 集 的 带 宽 就 能 够 使 得 干 扰 机 加 大

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

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雷达技术发展简史和雷达技术在现代国防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述了几种先进雷达的体制和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外的先进雷达应用情况,提出了现代战争下雷达技术发展展望。

0 前言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缩写的译音,意思是无线电检测和定位。

近年来更广义的Radar的定义为:利用电磁波对目标检测/定位/跟踪/成像/识别。

雷达是战争中关键的侦察系统之一,它提供的信息是决策的主要基础。

雷达可用于战区侦察,也可用于战场侦察。

装有雷达导引头的导弹、灵巧炸弹能精确地、有效地杀伤目标。

在反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中,雷达是主要的探测器。

雷达技术在导航、海洋、气象、环境、农业、森林、资源勘测、走私检查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简要叙述雷达技术发展简史。

雷达技术首先在美国应用成功。

美国在1922年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检测到木船,1933年6月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首次检测到飞机。

该种雷达不能测距。

1934年美国海军开始发展脉冲雷达。

英国于1935年开始研究脉冲雷达,1937年4月成功验证了CH(Chain Home)雷达站,1938年大量的CH雷达站投入运行。

英国于1939年发展飞机截击雷达。

1940年由英国设计的10cm波长的磁控管由美国生产。

磁控管的发展是实现微波雷达的最重要的贡献。

1940年11月,美国开发微波雷达,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生产出了10cm的SCR-584炮瞄雷达,使高射炮命中率提高了十倍。

二战中,俄、法、德、意、日等国都独立发展了雷达技术。

但除美国、英国外,雷达频率都不超过600MHz。

二战中,由于雷达的很大作用,产生了对雷达的电子对抗。

研制了大量的对雷达的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并成立了反雷达特种部队。

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用雷达探测飞机、导弹、卫星、以及反洲际弹道导弹的需要,对雷达提出了远距离、高精度、高分辨率及多目标测量的要求,雷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脉冲压缩技术、单脉冲雷达技术、微波高功率管、脉冲多卜勒雷达、微波接收机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行波管、量子、参量、隧首二极管放大器等)、相控阵雷达。

防空雷达“四抗”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防空雷达“四抗”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接 威胁着雷 达 的生存 。
24 . 目标 隐 身
隐 身技术 的 出现促 使战 场军事装 备 向隐身化方 向发展 。 由于各种 新型探测 系统 和精确 制 导武 器的相继 问世 ,隐身 兵器 的重 要性 与 日俱增 。 隐身技术 ,主要 包括无 源 隐身 和有源 隐身 。现有 隐身技术 以无源 隐身 为主 ,相应 的一些 理论 和研究 成果 已 比较成 熟 ,并 得到广 泛 的使 用 ,主要 包括 外形 隐身 、电子 隐身 、红外 隐身 、视 频 隐身 和声 隐身 等措 施 。此外 ,
发 射功率 :
6 )采用 低/ 超低 副瓣 天 线 ( 线 副瓣 低 于一 0 B 为低 副瓣 ,低 于~ 0 B 为 超低 副 天 3d 称 4d 称 瓣 ) 自适应 数字 波束 形成 实现 干扰 置零 、 自适应 旁瓣 对 消 、旁瓣 匿影 等 技术 ,降低 雷达 、
从天 线 副瓣 方 向进 入 的干扰 ; 7 )采 用 频 率 分集 ( M MO雷 达 ) 如 I 、频 率 捷 变 、波形 捷 变 、重 频 参 差 、 变极 化 等 方
O八 一科技
防空雷达 “ 四抗 ”面 l 临的挑 战及对 策
・ 1・
防空雷达 “ 四抗”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刘华 林 王 宗全
( 中国兵器装 备集 团火控 技术 中心 四川 成 都 6 3 ) 17 1 1
摘 要 :雷达与反 雷达 的斗争是 一 个永 恒 的课 题 。 防 空雷达作 为 整 个 防空体 系的 眼 睛
探 测问题 。 23 反 辐射武 器摧毁 .
反辐射 武器使 防空 雷达不 仅面临 软杀伤 ,而且可 能被硬 摧毁 。 国外 现役反 辐射武 器 主
要 包括反辐 射导 弹和反 辐射无 人机 ,较 典型 的有美 国的 “ 舌 鸟” “ 准 ” “ 百 、 标 、 哈姆 ”反

新体制雷达与雷达“四抗”

新体制雷达与雷达“四抗”
系统的巡航时问,节省大量费用。
6低截获概率雷达
低截获概率雷达是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是雷达抗干扰、抗侦察、 抗摧毁技术、战术的综合体现。低截获概率雷达的低峰值功率和设计上采取的综合措施(减 少雷达的辐射时间、采用双(多)基地雷达技术和低截获概率设计),使其难以被电子支 援措施(ESM)或电子情报(EL巧rr)接收机侦测和识剐,因此雷达探测到敌方目标的同 时,被敌方截获到雷达信号的概率最小,使侦察截获接收机很难甚至不能发现雷达的存在. 抗反辐射导弹能力低截获概率雷达是反辐射导弹的克星,因为它可将辐射能量以类 噪音的形式扩散在宽频率范围上,从而使反辐射导弹定位系统精度下降,使雷达免遭反辐 射导弹的攻击。其主要原理,一是雷达发射的脉冲随机变化,使反辐射导弹难以捕捉和跟 踪一个“恒定”的信号;二是对雷达实施热屏蔽,以有效的抑制或屏蔽寄生电磁辐射,一降低 雷达的红外特征;三是降低雷达旁瓣,缩小波束辐射度,使反辐射导弹难以从主瓣方向进
型高性能的激光雷达也将相继问世,并必将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大显身手.
5超视距雷达
超视距雷达工作在短波波段(2"~30MHz),由于电离层对短波波段电磁波的折射性能 更好,因此,可以利用电磁波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反射和电磁波在地球表面跳跃传播, 探测地平线以下超远距离的空中和海上目标,其作用距离不受地球曲率限制。按电磁波传 播途径的不同,超视距雷达可分为地波超视距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和大气波导超视距雷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能够对抗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超低空突防和隐身目标的高灵敏度雷 达,不仅能精确测定目标距离、方位和速度,还具有普通雷达所不能胜任的探测隐身飞机、 潜艇、水雷、有毒气体和生物武器的能力,而且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因而其发展一直
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由于它具有分辨率高、特征稳定性好以及能产生三维图

雷达对抗战术发展趋势浅析

雷达对抗战术发展趋势浅析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修成日期:.//.-/&-/,作者简介:,:张澍范,男(,&(/年(月-),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军事学硕士生导师,兵种战术学学科带头人。

主持及参与九五计划课题和部、院科研课题共六项,主编及参与编写的专著及部队统编教材,/余部,并获军队优质教材奖、全军科研成果奖及军队科技进步奖等数项,发表论文#/余篇。

.:宛东生、黄岩泉,男,均系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兵种战术学硕士研究生。

雷达对抗战术发展趋势浅析张澍范宛东生黄岩泉(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摘要:雷达对抗战术是伴随着雷达及雷达对抗的发展而发展的。

通过对雷达对抗战术的发展阶段的回顾,在分析影响雷达对抗战术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对雷达对抗战术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雷达对抗战术预测!"#$%&’&()*+,-,.,$(/0,"*12,"3()4#3#25(6"*,20,#&62,1#7*’7&01)%23456789,:)%;<9=6>4?9=,1@)%2A 896B589(!C ?D E F <9G D !9=G 9??F G 9=H 9>E G E 5E ?,I J ),1?7?G ,.#//#’,*4G 98)!8&*2#7*:$4?E 8D E G D ><7K 8L 8F D <59E ?F M ?8>5F ?L ?N ?C <O 8C <9=P G E 4E 4?L ?N ?C <O M ?9E <7F 8L 8F 89L F 8L 8F D <59E ?F M ?8>5F ?>Q $4F <5=4E 4?F ?E F <>O ?D E G <9<7O 48>?><7F 8L 8F D <59E ?F M ?8>5F ?>E 8D 6E G D >89L <9E 4?R 8>?<7E 4?898C S>G ><9E 4?78D E <F >P 4G D 4G 97C 59D ?E 4?E 8D E G D ><7F 8L 8F D <59E ?F 6M ?8>5F ?>,E 4?L ?N ?C <O M ?9E E F ?9L <7F 8L 8F D <59E ?F M ?8>5F ?>E 8D E G D >G >L G >D 5>>?L >S >E ?M G D 8C C S Q 9,%:(23&:F 8L 8F D <59E ?F M ?8>5F ?>;E 8D E G D >;O F ?L G D E G <9;引言雷达对抗是在雷达信号环境范围内夺取制电磁权的重要作战行动,雷达对抗战术作为指导和进行雷达对抗战斗行动的方法,是人们对以往战斗实践进行的归纳总结和对未来战斗进行的预测展望而形成的全面、客观和深刻的理性认识,随着军事技术和新军事革命的发展,必将在信息时代迎来新的发展。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雷达技术一直是军事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战场上,敌方的干扰手段日益增强,雷达遭受干扰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雷达抗干扰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抗干扰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主要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包括:频域抗干扰技术、时域抗干扰技术、空域抗干扰技术和极化抗干扰技术。

频域抗干扰技术是指通过对雷达信号频谱的处理来抵抗干扰信号的技术。

常用的频域抗干扰技术包括频率捷变、频率差别处理、频率选择性滤波等。

时域抗干扰技术则是指通过对雷达信号的时域处理来抵抗干扰信号的技术,比如脉压信号处理、时域滤波等。

空域抗干扰技术是指通过对雷达波束的控制来抵抗干扰信号的技术,例如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干扰源定位技术等。

极化抗干扰技术则是指通过对雷达波的极化状态进行处理来抵抗干扰信号的技术,常用的技术包括极化分集、极化滤波等。

除了传统的抗干扰技术之外,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雷达抗干扰技术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在雷达系统中引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对干扰信号的自动识别和抑制,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尽管雷达抗干扰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点:1. 复杂多样的干扰信号:现代战场上的干扰手段多种多样,如宽带干扰、窄带干扰、抗干扰信号干扰等。

这些干扰信号具有复杂的波形特性和频谱特性,给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雷达系统自身特性:雷达系统本身存在着发射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等参数限制,使得其抗干扰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何在满足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抗干扰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智能化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系统对抗干扰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迫切。

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雷达抗干扰技术相结合,实现雷达系统的自适应、自学习、自优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威胁_环境下雷达生存与对抗技术浅析_朱华邦

四大威胁_环境下雷达生存与对抗技术浅析_朱华邦

3)采用 提高 雷达 天线高 度 的方法来增加雷达视距 , 延长预 警时间 。
4)发挥 雷达 群体 优势来 对 付低空突防飞行目标 。单部雷达 的视野有限 , 难以完全解决地形 遮挡问题 , 解决低空目标探测问 题的最有效方案是部署既有地面 低空探测雷达 , 又有各种空中平 台监视系统的灵活而有效的多层 次 、 多体制雷达 , 由其组成立体 复合探测网 。 4 雷达反隐身技术 4. 1 隐身飞机及其隐身方式
样一个共同的认识 :任何雷达都 是可以干扰的 , 而任何电子干扰 也都是可以防范的 , 这主要取决 于敌对双方所愿意投入的资源 。
雷达抗干扰的目的是将影响 雷达正常工作的各种干扰信号减 弱到能容许的程度 , 或者完全避 开干扰 , 保障雷达正常工作 。 雷 达抗干扰的重要性已被第三次和 第四次中东战争及历次战争所证 实 。 实际战争说明了这样一个事 实 , 即没有抗干扰能力的雷达很 难在 战争 环 境中 发 挥作 用 ;反 之 , 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越强 , 就 越能使防空警戒系统 、 武器控制 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 1. 2 雷达常用的几种抗干扰技 术
5)尽量 将雷 达设 计成低 截 获概率雷达 。 其途径有三 :①应 用一种能将雷达频谱扩展到尽可 能宽 的频 率 上的 编 码波 形 , 使 ARM 截获接收机 难以对它 实现 匹配滤波 ;②应用超低副瓣天线 (副瓣低于 -40dB);③雷达 实施 功率管理 , 旨在控制辐射的时机 和电平的大小 。
62
的问题 。 2. 1 ARM 的特点
ARM 又 称 为 反 雷 达 导 弹 。 它利用雷达辐射的电磁波束进行 制导 来摧毁雷 达 。 目前 的 ARM 具有以下特点 。
1)采用多种制导方式 , 一般 有被动制导雷达 、 被动红外 、 电 视制 导以及 捷联惯 性制 导等体 制。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摘要】雷达抗干扰技术在现代军事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定义、重要性、现有技术、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对雷达抗干扰技术进行了探讨。

现有技术包括频率捷变、信号处理、波形设计等方法,但仍存在挑战和局限性。

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神经网络、量子雷达等前沿技术上。

挑战主要包括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和日益智能化的干扰手段。

未来的发展需要注重创新和整合,以提升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进步不仅关乎现代军事优势,也关系到社会安全和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挖掘技术潜力,以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雷达抗干扰解决方案。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发展、探索、定义、重要性、现有技术、发展方向、未来趋势、核心挑战、展望、总结、关键词1. 引言1.1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雷达抗干扰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提高雷达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确保雷达系统正常高效运行的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雷达系统所面临的干扰日益增多,因此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在当今的军事应用和民用领域,雷达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现实中雷达系统常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干扰的影响,影响雷达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

如何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雷达抗干扰技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雷达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2. 正文2.1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定义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定义是指针对雷达系统在面对各种电子干扰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

电子干扰是指外部电磁源向雷达系统发送电磁信号,导致雷达系统接收到干扰信号而影响雷达系统的性能和工作效果。

雷达抗干扰技术旨在通过各种信号处理和干扰对抗方法,提高雷达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保证雷达系统正常工作并获取准确的目标信息。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等领域。

随着现代军事装备的发展,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干扰是指外部力量对雷达系统的工作产生影响,导致雷达性能下降或失效。

在现代电子战环境下,敌方可能采取各种电子干扰手段,对我方雷达进行干扰,威胁到我方战斗力和作战效果。

研究雷达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可以保障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作战效率和战场生存能力。

发展先进的雷达抗干扰技术还可以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实力,加强国家安全防护能力。

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下,进一步推动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对于提高我国军事装备水平和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雷达抗干扰技术是当代雷达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现代电子战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系统面临着越来越频繁和复杂的电磁干扰。

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目标检测和识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军事领域,雷达系统是重要的作战装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军事作战的胜负成败。

而现代战争环境复杂多变,电磁干扰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战术手段。

研究雷达抗干扰技术,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于确保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民用领域,雷达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地质勘探、航空等领域。

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提升雷达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实现更准确、更可靠的数据获取,为民用领域的各种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保障。

研究雷达抗干扰技术不仅对于军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民用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雷达抗干扰技术概述雷达抗干扰技术是指在雷达系统中应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有效抵御各种干扰,确保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能够可靠地工作。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作者:蒋国阳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01期由于电子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军事上广泛的应用,未来战场更加复杂化的电磁环境将会对雷达正常运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就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复杂电磁环境影响雷达探测工作的角度出发,分析雷达抗干扰的特征,同时着重从复杂电磁环境的条件下对雷达抗干扰技术以及相关原理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了新的社会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雷达抗干扰雷达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物,而且也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制信息权与制空权的战略争夺的重要技术,其拥有着远距离以及全天候运作的能力,在战争中具有十分高的地位。

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战场已经产生了各种复杂电磁环境,因此雷达在现代战场中将会面临多种电磁环境的干扰。

而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雷达抗干扰技术成为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

1 复杂电磁环境对雷达探测工作的干扰1.1 复杂电磁环境造成战场感知的虚假性由于现代化作战基本上就是信心作战,其战场范围不断的扩大,而且战场中的目标繁冗复杂,干扰是不间断的,同时雷达自身也需要隐身目标、超低空突防、反辐射导弹、电磁脉冲炸弹等等综合性因素的影响,一旦敌方采用多种电磁干扰,造成复杂混乱的电磁环境,使得电磁密度分布较大,最终造成空域饱和,使得雷达中的各种传感器失去应有的功能,从而没有办法对战场中的形势进行感知,对战场指挥人员是极为不利的。

1.2 基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兼容问题严重首先复杂电磁环境给雷达创造的环境较差,因此与其它电子系统、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难度更大,为了提升武器、信息设备的战斗性能,必须要对电子系统采用技术手段,对电磁兼容问题进行解决,但是相应的技术手段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代价以及时间周期;另外就是武器装备或者是系统自身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不仅没有办法使得整个雷达系统正常工作,反而还会干扰到其他系统的运转,无法使得整个信息系统联动起来,发挥出雷达信息作战的最大效用。

雷达反对抗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雷达反对抗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尽 量降低 红外 热辐 射 。
2 3 雷达反低 空突 防技 术 .
通过对 外界工 作 条件进 行测 量或 “ 习” 始 终处 于 学 , 最 佳状 态 。 自适应 雷达 有两 个方 面 的性 能 : 一是 天 线 波束 的 自适 应性 , 它可 调整 波束 零 点对 准 某一 方
由于 电磁 波 的直线传 播特 性 ,地球 曲率 ” 大 “ 会
力 补充 , 的特点 是可 盘旋 等待 、 机攻 击 , 飞抵 它 伺 在
目标 时爆 炸 , 可谓 防不 胜 防 。 那 么雷达 对 反 辐 射 导 弹 的攻 击 真 的无 能 为 力 了吗 ?其实并 非 如此 。1 )可 以在 雷 达 上 配备 专 门 的告警 设备 , 早 发 现并 引 导导 弹拦 截 , 尽 如美 国 的 T 4 ( 雷 达 就 是对 此 应 用 的 典 型 。告 警 设 备 P 3 E) 是 根据 导 弹脱 离 载 机 后 飞 向 雷 达 的径 向速 度 很 大 来 识别 的 。 由于 导弹是 在数 十公 里外 发 射 , 故各 告
的英 国空 军保存 实力 和夺 取 防空 作 战 的胜 利 , 到 起
2 雷 达 抗 干扰 技术 的现 状
2 1 雷 达抗 干扰 技 术 .
用干 扰发 射 机 发 出 电磁 波 对 雷 达 进 行 电 子 干
扰包 括 瞄准式 干扰 ( 频 率对 准 ) 阻塞 式 干 扰 ( 指 、 指
了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此后 , 达在 历 次 战争 中发挥 雷
c u tr a u e n n ls d rd ra t j o n eme s r s d a ay e a a n i a a — mmig tc n lg ,c u tr au e t h iu s t M ,c u tr a u e tc — n eh oo y o neme s r e nq e o AR c o n eme s r e h

机载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机载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机载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雷达作为探测系统,其本身也要具有隐蔽性能,必须在侦测敌方目标时保证自己的“安全”。

针对雷达系统的隐身雷达体制设想,探索将通信概念应用于雷达系统,以期实现其超宽谱、高时频特性的综合隐身性能,为形成新的具有隐身性能的武器装备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载雷达技术;发展现状;趋势1机载预警雷达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1发展现状预警机是空基预警探测体系的信息枢纽和指挥中心,它集预警探测、情报融合、情报分发和指挥控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负责对空中、海上及地面目标进行大范围搜索、跟踪与识别,并指挥和引导己方飞机、舰船以及岸基火控系统进行作战。

机载预警雷达因架设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上而克服地球曲率对观测视距的限制,扩大低空和超低空探测距离,发现更远的敌机和导弹,为防空系统提供更多的预警时间。

机载预警雷达在空中目标探测与跟踪、海面目标探测与识别、战场侦察与监视、武器精确制导与控制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机载预警机面临的挑战有:隐身目标已成现实威胁;电磁干扰环境日益严峻;复杂地形适应性;目标识别需求愈发迫切。

针对现代战争日益呈现立体化、一体化、网络化的特点,预警机需要将广泛分布于立体空间内的各种作战力量、各作战单元、各类作战要素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信息对抗和综合保障协调一致。

另一方面,隐身飞机已成现实威胁、电磁对抗环境愈益复杂、巡航导弹的广泛使用,预警机雷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不断扩展预警雷达的功能,大幅提升其反隐身、反干扰、反杂波、和目标识别能力,提升预警机与体系协同作战的能力。

1.2发展趋势(1)多源化、网络化、体系化。

多基联合预警,提高体系对抗能力。

受平台资源和雷达体制制约,在与强敌对抗时仅靠单架预警机很难完全担负起反隐身和反干扰作战任务,空中多平台协同作战是提升综合作战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单平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平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多平台有源/无源探测相结合等手段扩展探测空域与探测对象,提高体系反隐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并最终实现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变,提升体系、对抗能力;(2)宽带化、综合化、一体化。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

雷达抗干扰技术现状及发展探索未来的雷达技术将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未来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加先进的科技和全面的信息,方便我们对宇宙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雷达的抗干扰对抗技术,研究了雷达的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标签:空域对抗;极化对抗;频率对抗1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特点和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地进步,雷达的抗干扰技术也在不断的被完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导弹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军事之中,导弹是否能够完成精确的打击,完全取决于雷达技术。

雷达技术为导弹提供了一双“眼睛”,帮助它定位目标,现如今,雷达技术在军事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指挥军事战斗时,拥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军事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跟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新型的控制雷达的电子设备横空出世,能够对雷达进行电子打击。

在中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很多的电子设备以及措施成为了雷达的克星,使雷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所以目前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怎样使雷达在今后的应用中发挥本该具有的作用。

在现在的发展中,如果雷达没有抗干扰的能力,那么是很难去发挥作用的。

如果想让雷达发挥本该具有的作用,就必须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2 雷达的抗干扰对抗技术2.1空域对抗技术雷达空域对抗指的就是尽可能的降低在空间上雷达被对方侦察到进行干扰的概率,也可以说是在一个干扰比较微弱的空域中雷达波束的对抗方法。

雷达天线分为主瓣和旁瓣,主瓣比较窄,但旁瓣相对来说比较宽,假如雷达天线受到的干扰比较强烈,那么此时在旁瓣中接受的干扰会对雷达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会使得天线主瓣在检查目标时受到一些影響,因此雷达天线的旁瓣需要具备一个好的抗干扰能力。

实际上较低的旁瓣可以躲开干扰的影响,但是将雷达天线的旁瓣降低虽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去做到。

如果想要设计低旁瓣的天线,来自外界的干扰因素很多,导致设计较低的旁瓣时很难被实现,因此我们通常使用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旁瓣对消和旁瓣的消隐技术对旁瓣干扰进行抑制。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研究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研究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雷达已经成为军事和民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装备,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返回的信号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跟踪。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电子对抗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军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雷达电子对抗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手段来干扰、破坏或隐藏雷达设备,以达到干扰敌方雷达设备的目的。

本文将对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及其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雷达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历程雷达电子对抗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初是以电子干扰和伪装等手段对抗敌方雷达设备。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雷达电子对抗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电子对抗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电子干扰、电子对抗、电子反制等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战手段之一。

1. 电子干扰技术电子干扰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手段来对雷达设备进行干扰和破坏,以达到干扰、扰乱或瘫痪敌方雷达设备的目的。

电子干扰技术主要包括窄带干扰、宽带干扰、自适应干扰等手段。

窄带干扰主要通过对特定频率的干扰信号来干扰敌方雷达设备,宽带干扰则是通过对整个雷达频段进行干扰,而自适应干扰则是利用对敌方雷达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敌方雷达设备的最优干扰效果。

电子对抗技术是指通过侦察、情报收集、情报分析等手段对敌方雷达设备进行监视和侦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对抗。

电子对抗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电子对抗和攻击电子对抗两种手段。

侦察电子对抗主要是通过侦察和监视敌方雷达设备,采集其信号和参数,并进行实时分析,以为后续的干扰和对抗提供数据支撑;而攻击电子对抗则是通过对敌方雷达设备进行实时干扰和攻击,以瘫痪或破坏敌方雷达设备。

电子反制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对敌方雷达设备进行反制,以保护自身雷达设备免受敌方干扰和攻击。

电子反制技术主要包括频率捷变、脉冲压制、信号处理、多普勒频率扩展等手段。

这些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雷达设备的抗干扰和抗攻击能力,从而保证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作战效果。

电子防空作战中雷达对抗目标威胁分析与评估

电子防空作战中雷达对抗目标威胁分析与评估
收稿日期: 2014-03-02 作者简介: 金 修回日期: 2014-04-21
1
雷达对抗目标威胁因素分析
由于 现 代 空 袭 中 雷 达 信 号复 杂 多 元 且 空 袭武 器 平台一般具有隐身性 和高机动性 的 特 点 , 空袭 作 战体 现出更 高 的技战术 水平 , 因 此, 在 电子 防空 雷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Radar-Countermeasure Target Threaten in Electronic Air-Defense Operation
JIN Zhao, LIU Hong-liang, LIU Dao-wei, WANG Cheng-Wei Luoyang 471003, China) (EETC,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reaten assessment of t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arget which radar -countermeasure forces are confronted with in electronic air-defense operation,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threaten factors in radar-countermeasure target from technic, tactics, dynamic, static, etc. Secondly, a new decision-making
洛阳 471003) (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 河南

要: 针对电子防空作战雷达对抗力量在指挥与运用中面临的目标威胁评定问题, 首先从技术、 战术、 动态和
静态等方面全面分析了雷达对抗目标的威胁因素, 其次 , 运用可拓学的多目标优化理论和运筹学中的理想决策法的 原理和方法,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物元矩阵的理想决策模型, 最后, 实 例验 证 表 明 该模型 可行 、 有效 , 便 于 计算 机 辅 助决策, 为雷达对抗目标威胁评估提供一种新途径, 可为指挥员对空情威胁做出正确判断提供支持。 关键词: 电子防空, 雷达 对 抗 , 威胁评估, 物元模型, 理想决策 中图分类号: TN974 文献标识码: A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1. 干扰形式雷达干扰主要来自外部的电磁信号,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窃听信号、干扰信号、仿冒信号等。

这些干扰信号可以导致雷达误报、漏报、错误目标识别等问题,严重影响雷达的探测性能。

2. 抗干扰方法目前,科研人员在雷达抗干扰技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

主要的抗干扰方法包括频率多样性技术、相干抑制技术、自适应滤波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抵御各种形式的干扰信号,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3. 研究重点当前,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雷达对抗干扰信号的拒抗能力,包括提高雷达对低信噪比信号的接收能力、提高雷达抗多普勒频率闪烁干扰的能力等;二是如何减小雷达系统对外部干扰信号的敏感度,包括提高雷达天线的方向性、提高雷达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等。

二、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重点之一将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比如雷达、红外、光学等,可以提高对目标的探测与识别能力,从而降低对单一传感器的依赖,减小受干扰影响的概率。

2. 智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引入智能算法,可以实现雷达系统对干扰信号的自适应感知与调整,从而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3. 高性能硬件支持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还需要高性能硬件的支持。

高性能的处理器、集成电路、天线等硬件设备都将成为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重要保障,这些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将为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

未来,随着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智能化技术、高性能硬件的发展,雷达抗干扰技术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信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雷达抗干扰技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保障雷达的正常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中国气象雷达技术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气象雷达技术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气象雷达技术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李柏【期刊名称】《气象科技进展》【年(卷),期】2022(12)5【摘要】自第一部气象雷达问世以来,气象雷达技术不断创新发展,首先经历了模拟信号气象雷达,发现了因降水产生的“天使”回波,零度层亮带;同时提出了单体回波,晴空回波、回波分裂等经典气象雷达的概念,推动了气象雷达应用和发展。

其后又发展了数字化气象雷达,使得气象雷达进入了定量化测量的时代,极大地推动了气象雷达定量测降水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气象雷达全面进入到了多普勒气象雷达时代,多普勒气象雷达不仅能够给我们提供气象目标的热力结构特征,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气象目标的动力结构特征,如中气旋结构的发现。

为深入揭示其结构与演变提供了十分重要信息。

不仅如此,利用多普勒信息还有效减缓了地物影响这一难题。

现在世界主要气象发达国家正在建设的多普勒双偏振气象雷达,又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偏振变量,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特性,实现水凝物分类提供了坚实物理基础。

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气象雷达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气象目标是决定气象雷达技术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气象雷达技术发展的七个重要方向,并针对目前我国气象雷达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当前气象雷达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提出了我国气象雷达发展的技术体制和关键问题解决的思路。

目的是希望在气象雷达技术发展进程中多一些科学思想指导,使得我国气象雷达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向前推进,由气象雷达大国成为世界气象雷达强国。

【总页数】10页(P37-46)【作者】李柏【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相关文献】1.中国油气田开发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方向2.中国油气田开发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方向3.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4.见证天气雷达的“前世今生”——记中国气象局气象雷达探测工程总设计师高玉春5.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气象雷达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